多动症及其早期干预 课件 (1)
- 格式:pdf
- 大小:588.41 KB
- 文档页数:19
儿童多动症课件一、内容综述儿童多动症,简单来说就是孩子过度活跃、行为冲动,难以集中注意力。
这样的孩子往往在学校表现不佳,与同龄人的关系也可能出现问题。
他们的行为可能包括无法安静地坐着,经常打断别人的话,或是冲动地做出决定等。
虽然这些症状可能给孩子带来困扰,但我们也不要过度担忧。
事实上多动症并不是一种可怕的疾病,而是一种可以通过专业帮助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状况。
接下来我们会更详细地了解多动症的表现、原因和应对方法。
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的健康努力!1. 儿童多动症的概念及定义儿童多动症,听起来好像是一个孩子过于活泼的表述,实际上它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
简单来说儿童多动症就是孩子过度活跃,他们的行为常常过于冲动和无法自控。
这可不是简单的活泼好动,而是一种影响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健康问题。
孩子们可能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行为冲动、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这样的状况可能会影响他们在学校的表现,影响与同龄人的关系,甚至影响家庭和谐。
所以我们要重视这个问题,理解这并不是孩子的错,也不是家长能轻易纠正的。
它是一种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的疾病,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下儿童多动症的相关知识吧。
2. 多动症在儿童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各位家长和老师,我们不得不谈论一个对儿童生活产生影响的问题——多动症。
说到多动症,可能大家并不陌生,但真正了解它的家长可能并不多。
其实多动症在儿童中的普遍性相当高,想象一下在我们身边,那些活泼好动、精力旺盛的孩子,他们之中有一部分可能就是受到了多动症的影响。
许多家长可能因为孩子的好动而忽略多动症的可能性,或者对此问题不够重视。
但我们必须明白,多动症并不是孩子“调皮捣蛋”,而是一种需要关注和治疗的疾病。
我们不能仅仅因为孩子的活泼好动就忽视了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因此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每一个小动作、每一个变化,细心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
家长们和老师都应该增强对儿童多动症的重视度,努力理解和接纳孩子的同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多动症及其早期干预
目录
⨯一、含义
⨯二、成因
⨯三、类型及表现
⨯四、影响及早期干预策略
一、含义
⨯多动症全称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简称ADHD,在我国又被称为多动症,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
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
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性障碍和适应
不良。
⨯多动症是学龄前多发并持续到青春期的一种神经
发育类型的精神障碍。
二、成因
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多动症儿童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多巴胺比普通人相对较少
⨯带有特定基因的多动症儿童的大脑区域中,与注意力相连接的区域较薄
2、环境因素
⨯母亲吸烟
⨯铅中毒
3、脑损伤
大脑中的额叶损伤会引起儿童注意力缺失,导致儿童患多动症的几率增加
4、其他原因
⨯食品添加剂和糖
⨯欧米茄-3脂肪酸的缺失⨯父母管教方式过严
三、类型及表现
⨯注意力不集中型
⨯过动-冲动型
⨯混合型
1、注意力不集中型
⨯这一类型的儿童的特征表现以儿童注意力不集中为主,在幼儿园中,最常见的多动症类型即为注意力不集中型。
⨯DSM-5中列举出这类儿童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常常忽略细节,在作业、工作或其他活动中经常粗心犯错误;⨯在工作或活动中很难集中注意力
⨯当直接对话时,经常表现出没有听的样子;
⨯经常不服从指令,不能完成作业、家务或工作中的任务(如抓不住重点或经常走弯路);
⨯在组织任务或活动中经常有困难;
⨯经常逃避、不喜欢或不愿意做需要花费心思的活动或工作;⨯经常会丢失任务或活动中必要的东西(如学习材料、铅笔、书、工具、钱包、钥匙、文书工具、眼镜、手机等);
⨯经常容易分心;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健忘。
2、过动-冲动型
⨯过动-冲动型的人经常坐立不安,不停的说话,很难安静的坐很长时间(如吃一顿饭或做作业);儿童经常跑、跳或不停攀爬;个人经常感觉到不安或冲动,有时候经常在不恰当的时间打断别人。
⨯DSM-5中列举出这类儿童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经常坐立不安或在椅子上玩手玩脚或扭动身体;
⨯在需要坐着的情况下经常离开座位;
⨯在不适当的情况下,经常跑跳或攀爬(青少年或成年人可能会感到不安);
⨯无法安静的玩耍或参加休闲活动;
⨯经常像被发动机驱使一样动个不停;
⨯经常过度的讲话;
⨯在一个问题没有陈述完之前,答案就脱口而出;
⨯经常无法等待轮到他;
⨯经常打断或干扰别人的交谈或活动。
3、混合型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症状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这些症状也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人中。
兼有以上两种类型的症状表现的即为混合型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除以上症状外,一个人如果被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还应包含以下条件:
⨯上述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过动的症状出现于12岁之前;
⨯几个症状需要出现在两个以上的环境中(如家中、学校或工作中、其他活动中,与亲人或朋友的相处中);⨯有明显的证据能够证明这些症状影响或降低了生活、学习或工作的质量;
⨯这些症状不是其他精神病类的症状(如情绪障碍、焦虑症、或人格障碍等)。
四、影响及早期干预策略
⨯学业成绩较差
⨯出现退缩、自卑、反社会等心理问题⨯影响家庭关系和社交
早期干预策略
⨯帮助孩子建立一个日程表。
尝试让孩子按照日程表的安排起床、睡觉等;
⨯鼓励孩子每天把书包、衣服、玩具等放在固定的位置;
⨯尽量减少外界的干扰,如让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中写作业,避免他人或电视、音乐等的干扰;
⨯为孩子提供选择以减少他们的不知所措和过度刺激,如在两套衣服中选择一套;⨯在与孩子交谈时,说话要具体明确;
⨯经常赞美鼓励孩子,并建立奖惩规则,进行适当的强化和惩罚;
⨯积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机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营养的食物,进行大量的体育锻炼,保证孩子的睡眠质量
•药物治疗等干预措施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下进行•根据儿童的性格特点、症状类型、家庭情况等选择适合的干预方法
•家长要调整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