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活动成本法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7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是指通过历史运作数据,确定不同作业项目的成本构成,进而为企业决策
提供准确的成本依据的一种成本算法。
在物流企业中,作业成本法被广泛应用于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核算以及价格制定等方面,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成本分析
物流企业需要了解每个作业项目的成本构成,从而分析每个作业项目的盈利能力。
通
过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分析不同作业项目之间的成本差异性,找出成本高的项目,并且
制定相应的成本降低措施,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成本控制
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成本控制能力。
企业可以通过设定成本标准,监控不同
作业项目的成本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成本控制措施。
例如,在仓储作业中设置库内储存成
本指标,可以帮助企业把握库内储存成本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成本压力点,采取措施降
低成本。
三、成本核算
作业成本法可以为物流企业提供精准的成本核算。
通过对每个作业项目的成本构成进
行分析,企业可以建立更加准确的成本计算公式,实现各个环节的成本累积,最终得出每
个作业项目的最终成本,从而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成本依据,为价格制定提供支持。
四、价格制订
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
在制定价格时,企业需要考虑作业项
目的成本构成,并根据成本构成确定合理的价格。
通过作业成本法,可以计算出每个作业
项目的最终成本,帮助企业制定更加准确的价格策略,既能够保证企业的盈利,又能够满
足客户的需求。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和控制企业成本的方法,适用于物流企业这种以提供物流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企业。
在物流企业中,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成本计算、成本控制和成本优化等方面。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可用于成本计算。
物流企业的成本主要包括运输、仓储、包装等方面的成本,而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与某一作业直接相关的成本,如运输线路的燃料消耗费用;而间接成本是指与多个作业共同相关的成本,如仓储设备的折旧费用。
通过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物流企业可以更准确地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可用于成本控制。
物流企业需要对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分析每个作业的成本构成,找出影响成本的关键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在运输成本方面,物流企业可以通过优化运输路线和调度,减少运输成本;在仓储成本方面,物流企业可以优化货物仓储方式,提高仓储效率,降低仓储成本。
通过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物流企业可以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摘要:作业成本法有效的克服了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对于间接费用分配不公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从而为企业提供经营决策所需的真实、客观的财务信息。
对物流企业来说,作业成本法既重要又实用,被认为是确定和控制物流费用最有效的方法。
本文以作业成本法的相关理论作为研究出发点,分析了传统成本法在物流企业应用的局限性,并提出了现代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物流企业;应用1.作业成本法的相关理论1.1作业成本法的产生和发展作业成本法最早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美国会计学家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在1941年首次对作业、作业账户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George.J. Staubus)在《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中对“成本”“作业”“作业成本计算”等概念作了全面的阐述,并指出应将作业作为成本计算的对象,根据资源投入量分配每种资源的完全成本,由此出现了作业成本法的萌芽。
20世纪8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库伯(Robin Cooper)和哈佛大学教授卡普兰(RobertS .Kaplan)在对美国的一些公司进行市场调查后,发展了斯托布斯的思想,提出了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又称作业成本计算。
1988年至1989年,库伯相继发表了关于ABC理论的四篇论文,基本上对ABC的现实需要、运行程序、成本动因的选择、成本库的建立等做了全面分析,奠定了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
之后,作业成本计算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英美等国家日益兴起,制造、交通运输、医药和电子设备等行业也不断扩大其应用范围,作业成本法逐步得到了发展与完善。
1.2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状况自20世纪80年代末作业成本法的研究在美国兴起不久,余绪缨教授便在《会计研究》上撰文向国内介绍作业成本法。
在这之后,为了说明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余绪缨教授又多次发表文章详细系统地介绍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内容、框架、内部联系以及应用前景,奠定了我国会计理论界研究作业成本法的基础。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应用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运营环境。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物流企业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
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在物流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研究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分析其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作业成本法概述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
它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各种作业的识别、计量和核算,将资源消耗与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进行匹配,从而更准确地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具有科学、合理、精细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三、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1. 作业识别与分类在物流企业中,作业主要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信息处理等。
通过对这些作业的识别和分类,可以明确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和资源消耗情况,为后续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提供基础。
2. 资源消耗的计量与核算作业成本法要求对各项作业所消耗的资源进行计量和核算。
在物流企业中,资源消耗主要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消耗。
通过对这些资源的计量和核算,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各项作业的成本。
3. 成本分配与计算根据作业成本法的原理,需要将资源消耗分配到各项作业中,并进一步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
在物流企业中,可以通过建立成本池、确定成本动因等方式,将资源消耗分配到各项作业中,并计算出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四、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效果1. 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作业成本法能够更准确地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避免了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中的一些缺陷,如间接费用分配不准确等问题。
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结构,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2. 优化成本控制与管理通过作业成本法,物流企业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各项作业的成本情况,识别出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和重点。
封面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以顺丰为例作业成本法在物流行业的应用——以顺丰为例摘要在物流业持续发展的现在,快递业逐渐变成当代物流的关键分支与构成部分。
时效性加快了物流周转的速度,同时也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为物流这个“第三利润源”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
减少物流费用逐渐变成此行业管理的重要工作。
本文主要研究现代物流公司的特征,对此类公司成本核算问题进行分析,站在物流提供者层面分析作业成本法在此领域内的使用,使用此方式寻找精准的成本内容,分析怎样使用上述方式强化对物流公司的成本管理,表明物流公司可以使用作业成本法来发掘与统计现实物流费用,且为物流公司其余决策提供最佳方案。
本文最先分析作业成本法主要知识和观点。
进而,利用实例论述此管理方式在顺丰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过程,并与传统成本计算法进行了比较。
同时,指出顺丰物流公司运用作业成本法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为作业成本法在快递业的推广应用贡献一丝绵薄之力或起些借鉴作用。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成本核算;物流企业;顺丰Study on Financial derivatives risk preventionABSTRACTIn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now, the courier industry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key branch of modern logistics and components. Timeliness accelerates the speed of logistics turnover, but als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use of funds for logistics, the "third source of profit" to provide an endless supply of power. Reducing logistics costs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part of this industry management.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logistics companies, the analysis of the cost accounting of such companies, at the logistics provider level analysis of the use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in this area, the use of this approach to find accurate cost content, analysis of how to use the above way to strengthen the logistics company's cost management, It shows that the logistics company can use activity-based costing to discover and statistic the actual logistics cost and provide the best solution for the rest of the logistics company.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main knowledge and viewpoint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Then,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st accounting process of this management mode in Shun Feng Logistics enterprise, and compares it with the traditional costing method.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points out som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by the application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in Shun Fung logistics company.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we hope to contribute a little to the application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in the express industry.Keyword:Activity-based costing; Cost accounting; Logistics enterprise; Shun Feng目录一、前言 (1)(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2)(三)研究方法 (3)二、作业成本法的相关概念 (4)(一)作业成本法的定义 (4)(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4)三、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 (5)(一)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现状 (5)(二)物流企业在作业成本法中的核算原则 (6)(三)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步骤 (6)四、作业成本法在顺丰中的应用 (8)(一)公司简介 (8)(二)作业成本法在顺丰中的操作实施流程 (8)(三)顺丰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分析评价 (15)五、顺丰物流运用作业成本法的对策 (18)(一)建立完善的核算体系 (18)(二)强化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 (18)(三)不断改进和完善作业成本管理体系 (18)(四)重视作业成本核算软件开发和应用 (19)结论 (20)致谢 (21)参考文献 (22)一、前言(一)研究背景与意义1. 研究背景国内快递公司和其他国家规模庞大的公司进行比较,发展时间短暂,在领域准则、规章制度与公司本身管理等部分并不完善,在规模能力、发展等级等部分都不如外资公司。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的物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一个占有重要地位的行业。
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成本核算已经不能满足物流企业管理的需要,突出表现在间接费用分配不合理,不能提供准确全面的成本信息,从而使成本核算失去其客观性和决策相关性。
本文将针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物流企业的特点,对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物流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物流企业是为客户提供物流及后勤保障服务的经营组织,生产的是一种无形产品——物流服务。
物流企业的成本可以分为两类:营运成本和非营运成本。
其中,营运成本是指与物流服务有直接联系的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营运间接费用。
非营运成本主要包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
直接材料成本是指可以归结到某种物流服务产品成本之中的材料,如用于包装的纸箱和包扎带等;直接人工成本是指可追溯到所提供的服务产品的人工费用,如专门为某产品录入、查核、跟踪各种单证的人员发生的人工费用;营运间接费用是物流企业成本中除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材料成本以外成本的统称,在整个营运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装卸、运输、搬运设备的折旧和维修费等。
由于物流企业一般在全国各地设立分公司和营业部,物流成本常常是跨公司、跨部门发生的,营运间接费用比例高,客户需求呈现个性化。
传统的成本核算不能提供准确、详细的成本信息,不能满足企业管理与决策的需要。
下面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1.营运间接费用分配不合理,扭曲了成本计算结果。
物流企业的营运间接费用包含的项目范围广、种类多,在营运成本中所占比例很大,如运输车辆的营运、维护,仓库的折旧,装卸与搬运设备的折旧、维修等。
长期以来,物流企业采用单一的标准对营运间接费用进行分配,如以产量或人工工时作为标准进行分配,不能真实地反映成本的实际情况,扭曲了成本计算结果。
2.成本费用责任不明确,不便于业绩评价与考核。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的应用研究——以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为例目录1 前言 (2)1.1研究背景及意义 (2)1.1.1研究背景 (2)1.1.2研究意义 (3)1.2国内外研究现状 (3)1.2.1国外研究现状 (3)1.2.2国内研究现状 (4)1.2.3研究评析 (5)1.3本文研究思路与结构 (5)2 作业成本法理论基础 (6)2.1作业成本法概念 (6)2.2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 (6)2.3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6)3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成本核算现状 (7)3.1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简介 (6)3.2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现行成本核算模式存在的问题 (7)3.2.1 成本归集不全面 (8)3.2.2 间接成本分配不合理 (8)3.2.3 非增值作业比重较高 (8)3.3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现行成本核算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8)3.3.1 资源与作业归集匹配度不高 (8)3.3.2 间接成本分配标准单一 (9)3.3.3 业务展开涉及了较多非必要作业 (9)4 作业成本法在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9)4.1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使用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9)4.1.1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使用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 (9)4.1.2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使用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 (9)4.2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物流成本分析 (10)4.2.1 建立作业中心 (10)4.2.2 界定资源消耗 (10)4.2.3 成本动因 (11)4.2.4 成本计算 (11)4.3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应用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17)4.4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建议 (19)5结论 (19)参考文献 (21)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经济模式的快速发展,我国物流产业也实现了较好的发展。
各个物流企业在行业环境中虽然有着较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非常显著的挑战。
对于各个物流公司来说,在当前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非常显著的成本压力。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的应用作业成本法是一种计算成本的方法,适用于制造业、服务业、零售业以及物流业等。
在物流企业中,作业成本法能够提供完整的成本控制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述作业成本法是一种计算成本的方法,该方法基于每个工作岗位实际的成本产生。
在成本核算过程中,每个工作岗位的成本都会被记录下来,例如人工工资、租金、设备费用、办公用品等。
在制造业中,作业成本法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生产线上的制造过程中。
然而,在物流企业中,作业成本法同样需要应用,因为物流业务包括仓储、运输和配送环节,每个环节自然存在其独特的成本。
1. 仓储环节仓储环节是指货物在仓库中存放和管理的过程。
在仓储环节中,作业成本法应用于仓储员、搬运工、设备维修、电费耗用等方面。
通过作业成本法计算,物流企业可以将成本分配到每个工作岗位,从而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成本。
例如,仓储员和搬运工人力成本可以通过计算工作时间、工资水平、合同等方式得出;设备维修成本可以通过计算设备使用时间、维修工人工资等方式得出;电费成本可以通过计算仓库用电量、用电价钱等方式得出。
2. 运输环节3. 配送环节配送环节是指货物在最终目标地点的交付过程。
在配送环节中,作业成本法应用于送货员、仓库发送员、车辆保险等方面。
配送环节在成本控制和管理中尤为重要,因为它涉及到货物到达客户手中的整个流程。
例如,送货员成本可以通过计算送货时间、工资水平等方式计算;仓库发送员成本可以通过计算时间、工资水平等方式计算;车辆保险成本可以通过计算保险费用、保险购买次数等方式计算。
三、总结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主要出现在仓储、运输和配送三个环节中。
通过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物流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成本,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物流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成本核算和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一、我国物流成本以及物流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1.物流核算不准确。
在很多企业中,都存在着核算不够准确的问题,其财务报表中一般物流核算只是对企业对外运输业或者向仓库支付对外运输业者所支付的运输费用,对于企业内部物流中心相关人员的产生的费用、设备折旧费用、固定资产税等各种费用并没有单独计算,而是与企业的其他经营费用统一进行计算,这就导致很多企业很难掌握企业的实际物流成本,并不符合现代物流管理的要求。
2.企业物流核算标准不统一。
多数企业在进行企业成本计算和控制的过程中,一般都是根据自己企业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来进行把握和进行的,企业之间很少对物流成本进行必要的对比和分析,这就导致很难对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一个横向的成本比较,很难算出产业平均物流成本,使得企业物流成本计算和控制缺乏一个基准,很难达到物流成本控制的效果。
3.企业物流成本责任不明确。
由于很多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只是简答对各项经营成本进行统一计算,并没有单独的将物流成本进行必要的计算,这就导致很难对企业的各项物流费用做出很明确的计算和分析,企业的物流部门也不能全面的掌握其中成本成分。
举一个突出的例子来说,就像物流成本中的保管费用,很多都将进货过量和一些销售残留品放在仓库中维持,很多也将紧急输送的产品也纳入其中,这就给物流成本的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也使得物流过量服务产生的成本及标准服务混杂在一起很难区分。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述作业成本法产生的时间较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由美国的会计大师埃里克.科勒教授提出的。
其发展一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强调产品成本的计算,其将产品的动因分为数量成本动因和交易成本动因,通过不断改善基本消除了不增加价值的成本动因以及不增加价值的作业,相对以外的成本计算方法要科学准确很多,但是其还没有做到将各种动因成本联系起来,也很难满足企业长期的发展决策的需要。
第二个阶段,除了重视产品成本外,还更加重视对成本形成过程的分析,这一举措极大拓展了企业内部的作业范围,虽然还没有深入到企业外部作业及其成本动因的分析,但是对于企业内部作业及其成本动因的分析就要科学很多。
物流企业活动成本法的应用
[摘要]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物流企业面临巨大的压力,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成本系统来帮助管理者寻求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增强竞争力的途径。
活动成本法的引入,为物流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与分析、提供准确成本信息的手段。
[关键词]物流成本活动成本法案例分析
现代物流通过对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的协调管理,达到了缩短物流运作周期、降低物流成本、优化物流资源配置的目的。
在很多物流企业中,物流成本占很大比重,物流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水平的高低和竞争力的强弱,所以,人们对物流的关心首先是从关心物流成本开始的。
一、物流成本
物流活动是创造时间价值、空间价值的过程,要保证生产和物流活动有秩序、高效率、低消耗地进行,需要投入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物流成本是企业的物流系统为实现商品在空间、时间上的转移而发生的各种耗费的货币表现,具体包括订货费用、订货处理及信息费用、运输费用、包装费、搬运装卸费、进出库费用、储存费用、商品损耗、分拣、配送费用等。
在物流成本核算中采用活动成本法,按活动动因为分配基础,可为企业提供相对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有利于管理层做好成本控
制工作,提高物流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水平。
二、活动成本法计算原理
活动成本法,是以活动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活动,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各项活动,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活动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活动、客户、服务合同)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一般来说,物流活动成本计算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分析和确定资源,建立资源库;分析和确定活动,建立活动成本库;确定资源动因,分配资源耗费至活动成本库;确定各项活动动因,分配活动成本至成本对象。
活动成本法核算过程如图1:
当成本归集到各活动成本库后,应按活动动因及活动成本额计算出活动成本动因的分配率。
活动动因分配率的计算式为:
ri= (i=1,2,3,…,n)(1)
式中:ri——i成本库的活动成本动因费率;
ci——i成本库的活动成本额;
di——i成本库的成本动因总量。
当活动动因分配率计算出来后,就可以按不同成本对象所消耗的活动量的多少分配活动成本。
ohj= .dij(i=1,2,3,…,n;j=1,2,3,…,m)(2)
式中:ohi——j产品分配的间接费用;
ri——i成本库的活动成本动因费率;
dij——j产品消耗成本库i的成本动因量。
活动中心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的间接费用,加上可直接追溯到成本对象的直接费用,就可以最终计算出成本对象应承担的活动成本。
tci=dmi+dli+ohi(i=1,2,3,…,n)(3)
式中:tci——j产品的总成本;
dmi——j产品的直接材料费;
dli——j产品的直接人工费;
ohj——j产品分配的间接费用。
三、物流企业案例分析
某仓储分公司也是物资配送服务中心,该公司仓储活动流程为:收货→验收→保管→发货→发运。
某月该公司签订了两份物流合同,其基本内容都是:
甲合同要求30000件零件一次到达该公司仓库,每三天运送3000件到b地。
乙合同要求30000件零件分三次到达该公司仓库,每天运送1000件到b地。
甲、乙合同租用公司仓库各1000平方米,合同期限都为一个月。
直接材料等可以忽略不计,人工费用和材料费用全部为间接费用,
企业全部营运成本只有营运间接这一部分。
公司成本核算期为一个月,本月只承接了甲、乙两份合同。
(1)分析和确认物流活动
甲、乙两份合同所涉及的活动有:①运输活动→用汽车将零配件运到公司仓库;②入库活动→搬运装卸货物进入仓库;③验货活动→检查货物数量、包装是否完好;④保管活动→零配件在仓库的保管;⑤出库活动→搬运货物发出仓库;⑥配送活动→运送货物从仓库到b地,每次配送运输只需一辆车。
(2)确认各类资源消耗及资源动因,分配资源成本至活动成本库。
①确定资源耗费
据公司统计部门中得到以下数据,营运间接费用中人工费为20000元,折旧费为52000元,材料费为10000元。
②确定资源动因
人工费的分配:工资费用耗用的动因在于各项活动运用的职工人数,如表1。
其他费用可通过财会部门得知数据,表2是分配的资源成本。
(3)确定活动成本动因,计算活动成本动因分配率
①确定各活动的活动动因
根据各活动与实际消耗活动之间的关系,选择活动动因如表3所示。
②确定各活动的活动动因数
③计算活动成本动因分配率
按式(1)确定活动成本动因分配率。
计算结果如表5。
(4)计算甲合同和乙合同各自承担的间接费用,计算甲合同和乙合同的成本。
(5)对计算结果的分析
以活动成本法的观点,乙合同产品的成本高于甲合同产品的成本原因有:
①乙合同产品的单位运输成本高;主要原因是乙合同30000件零件分三次运达仓库,增加了运输活动的服务次数。
②乙合同产品的单位配送成本高;主要原因是乙合同30000件零件每天运送1000件到b地,增加了配送活动的服务次数。
这种成本信息较真实地反映了甲合同和乙合同的物流服务成本水平。
因为乙合同需要的物流服务更加复杂,消耗的服务活动更多。
在活动成本法下,采用了多元化的分配标准分配间接费用,即为不同的活动耗费选择相应的成本动因来向产品分配费用,更符合“谁受益谁分担”的原则。
四、物流企业应用活动成本法的优势
活动成本法将产品生产过程划分为若干个活动成本库,按照引起间接费用的多种“成本动因”进行分配,细化了物流企业比重较高的间接费用,从而使计算的物流服务成本更合理、更准确。
活动动因分析过程,即:活动的识别,活动的计量以及活动消耗资源费用的归集和确认,它本身就是分析评价各个活动增值性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有助于各个部门或者生产小组进行责任考核,明确成本究竟是怎样发生的,便于采取有针对性的行动,进行成本控制;有助于企业对物流服务进行定价;也有助于对服务产品和客户进行盈利性分析,这样既可以降低产品成本,也可以优化产品组合。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jr1010
[参考文献]
[1]cooper.kaplan r.s.measure costs right make the right decis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9-10).96-103.
[2]唐纳德.j.鲍尔索克斯,林国龙译,1999,物流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3]左杰.活动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1-32.
[4]杨凌云.浅析活动成本管理法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财会通讯,2009(5).
[5]屈航.浅谈活动成本法的发展历程及国内外应用,财会通讯,2010(7).
[6]朱从华.基于活动分析法的物流成本管理,中国商贸,2010(23).
[7]阳志琼.活动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会计研究,2011(20).
(作者单位: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