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学网上作业题
- 格式:doc
- 大小:200.50 KB
- 文档页数:55
6套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试题1⼀、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 ),逻辑变项是( ) .2,⼀个充分条件假⾔判断,只有当前件( )⽽后件( )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 ),( )和(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定义中,被定义项是( ),种差是( ) ,邻近属概念是( ).⼆,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为"这⼀定义的逻辑错误是( )(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3)定义⽤否定联项 (4)以⽐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 )(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 )(1)可能⾮P (2)可能P(3)必然⾮P (4)不可能⾮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 (1)违反同⼀律的要求 (2)违反不⽭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 ) (1)反对关系 (2)⽭盾关系(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1)⼤项不当周延 (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 (4)两否定推结论8,"p∨g"的等值判断( )(1) p→g (2) p∨g(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 )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3)⽭盾关系 (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 )(1)p∧q (2) p∨q(3) p→q (4) p∧q三,问答题1,同⼀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2,推理与论证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3,如何提⾼类⽐推理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四、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1,共同犯罪就是⼏个⼈共同犯罪。
法律逻辑学⽹上作业题东北农业⼤学⽹络教育学院法律逻辑学作业题库第⼀章引论简答题1.指出下列各段议论中“逻辑”⼀词的含义: (﹡﹡)(1)写⽂章要讲逻辑。
就是要注意整篇⽂章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要有⼀种关系,要有⼀种内在联系,不要互相冲突。
思维的规律性、科学性(2)出现重复,部分是由于术语上的缺点,部分是由于缺乏逻辑修养。
逻辑学或逻辑知识(3)把党的⼯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中国⾰命合乎逻辑的发展。
客观事物本⾝发展的规律性(4)从中学时期就训练好⼀种逻辑的头脑,以后⽆论学什么、做什么,都将受益⽆穷。
思维的规律性、科学性2.简述逻辑学的功能(﹡)⾸先,他从理论上揭⽰了正确思维的特性,有助于我们由⾃发的逻辑思维提⾼到⾃觉地逻辑思维。
其次,逻辑学不仅具有理论指导的功能,⽽且也具有⽅法论的意义。
第三,逻辑学还有助于⼈们准确的表达思想,提⾼论辩能⼒。
第⼆章概念的⼀般逻辑知识及其应⽤⼀、填空题1.“附加刑指罚⾦、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这句话是从(外延)⽅⾯来明确“附加刑”这⼀概念的。
(﹡)2.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法⾏为”这个概念是(否定)概念,它的论域是(⾏为)。
(﹡)3.从概念间的关系来看,“集合概念”与“⾮集合概念”具有(⽭盾)关系;“联合国”与“中国”具有(全异)关系;“动物”与“昆⾍”具有(真包含)关系;“⼩说家”与“作家”具有(真包含于)关系;“宪法”与“国家的根本⼤法”具有(全同)关系。
(﹡﹡)4.在种属关系中,外延⼤的那个概念叫做(属)概念,外延⼩的概念叫(种)概念。
5.在划分时,如果划分的母项外延⼤于划分⼦项外延之和,就要犯(“划分过窄”)的错误;违背“每次划分必须按同⼀标准进⾏”的规则,就会犯(“多标准划分)的错误。
(﹡)6.划分是揭⽰概念(外延)的逻辑⽅法、它由(划分的母项)、(划分的⼦项)和(划分的标准)这三部分组成。
(﹡)7.概念的概括和限制的逻辑基础是(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
法律逻辑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引论标准答案简答题1.(1)思维的规律性、科学性(2)逻辑学或逻辑知识(3)客观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性(4)思维的规律性、科学性2. 首先,他从理论上揭示了正确思维的特性,有助于我们由自发的逻辑思维提高到自觉地逻辑思维。
其次,逻辑学不仅具有理论指导的功能,而且也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第三,逻辑学还有助于人们准确的表达思想,提高论辩能力。
第二章概念的一般逻辑知识及其应用标准答案一、填空题1.外延2.否定、行为3.矛盾;全异;真包含(属种);真包含于(种属);全同4.属,种5.“划分过窄”;“多标准划分”6.外延;划分的母项;划分的子项;划分的标准7.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8.被定义罪名概念=种差十邻近的属概念9.集合10.单独概念;普遍概念11.定义过窄12.全同;同一个13.“每次划分必须按同一标准进行”和“划分的子项必须互不相容”;“多标准划分”和“子项相容”14.定义项的外延必须与被定义项的外延相等、定义过宽15.集合,非集合16. 概括和限制17.单独概念;哲学范畴18. 肯定的;全称19.主项、谓项、联项、量项20. 认识性内涵21.思维反映客观对象的方式;22.认识性;规定性;23.词项;24.归类;二、单项选择题1.B. 2.B. 3.C. 4.C. 5.B. 6.D. 7.D. 8.A. 9.A. 10.A. 11.C. 12.D. 13.C. 14.A. 15.D. 16.D 17.C 18.C 19.C 20.B21.A 22.A 23.B三、多项选择题1.A.B.C. 2.B.D.E. 3.A.B.C.E 4.C.E. 5.A. C.D 6.A.B.C.E. 7.A.C8.D.E. 9.A. D.E. 10.A.B.C.D.E. 11.B.C. 12. A.B.D 13.BD 14.ABD15.CE 16.ABCD 17.ABC 18.BD四、名词解释1.认识性内涵:其构成性质是通过对象间性质的比较而确立的,它是人们关于概念所指称的那类对象认识的成果。
东农16春《法律逻辑学》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 "爱因斯坦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中的"爱因斯坦"与"世界著名科学家"这两个概念之间是()。
. 真包含于关系. 真包含关系. 交叉关系. 矛盾关系正确答案:2. "地球的卫星"这一概念是()。
. 单独概念. 普遍概念. 否定概念. 属性概念正确答案:3. “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这一定义()。
. 是正确的. 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 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 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正确答案:4. “近年来“考博”的热度并不亚于“考研”,从今年北师大报考人数逾千的事实就可略见一斑。
”这句话在使用概念方面()。
. 犯了“属种概念并列使用”的错误. 犯了“集合概念误用为非集合概念”的错误. 犯了“把交叉概念关列使用”的错误. 没有任何逻辑错误正确答案:5. "书不可不读,报不可不看"这一语句中的"书"和"报"这两概念都属于()。
. 属性概念. 集合概念. 非集合概念. 否定概念正确答案:6. "不发达国家"这一概念的论域是()。
. 非洲国家. 亚洲国家. 欧洲国家. 国家正确答案:7. "命题"与"概念"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是()。
. 从属关系. 全异关系. 交叉关系. 全同关系正确答案:8. 在语句"人民警察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和"人民警察应该成为遵纪过法的模范"中,"人民警察"这一个概念()。
. 在两句中都是集合概念. 在两句中都是非集合概念. 在前一句中是集合概念,在后一句中是非集合概念. 在前一句中是非集合概念,在后一句中是集合概念正确答案:9. "中国"与"北京"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是()。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大16秋《法律逻辑学》在线作业3一、单选题(共17 道试题,共85 分。
)1. 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A. 所有的S是PB. 所有S不是PC. 有S是PD. 有S不是P正确答案:2. 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关系。
A. 即对称又传递B. 对称但非传递C. 非对称但传递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正确答案:3. 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未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提起诉讼,人民法院认定其请求成立的,应当( )A. 及时作出新的判决B. 裁定适用已作出的判决、裁定C. 重新审理D. 裁定驳回起诉正确答案:4. 若与均真,则()。
A. p与q均真B. p真q假C. p假q真D. p与q均假正确答案:5. "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A. 违反同一律的要求B. 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C. 违反排中律的要求D. 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正确答案:6. "p→q"负判断是()A. p∧gB. (p∨qC. p∨gD. p真且q假_正确答案:7. "《家》、《春》、《秋》是巴金的小说"和"《家》、《春》、《秋》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这两个判断()联言判断。
A. 都是B. 前者是而后者不是C. 都不是D. 前者不是而后者是正确答案:8. 依据宪法制定机关的不同,可以将宪法分为()A. 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B. 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C. 钦定宪法、协定宪法与民定宪法D. 纲领性宪法与确认性宪法正确答案:9. 适用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 )A. 可以进行调解B. 应当进行调解C. 不能进行调解D. 必须判决正确答案:10. 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A. 主项和谓项B. 主项和量项C. 谓项和联项D. 量项和联项正确答案:11. 在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中,如两个判断是互相矛盾的,那么它们()A. 常项和变项都相同B. 常项相同,变项不同C. 常项和变项都不同D. 常项不同,变项相同正确答案:12. "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 )A. 定义过宽B. 定义过窄C. 定义用否定联项D. 以比喻代定义正确答案:13. “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法律逻输学作业题作业题(一)一、埴空题1.决定性质命题不同类型的词项是()和()。
2.在归纳推理中,前提与结论有必然性联系的是()。
3.按照在证明中所用的推理形式的不同,可以把证明分为()、()、()三种。
4.AEIO四种性质命题当中,主、谓都周延的是()命题,主、谓项都不周延的是()命题。
5.己知p V q为假,可知p的值为();耳的值为()。
二、真值表请列出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三、欧拉图1.设M与P不相容,所有M是S。
试用欧拉图表示S、P两个概念外延间关系2.已知概念A与槪念B交叉,概念B真包括概念C,请用欧拉图表示槪念A 与概念C可能具有的各类关系四、分析题1.什么是划分?划分的规则有哪些?2•简述假说概念及假说各阶段的具体内容3•请用三段论规则说明下列三段论是不是正确“有些案件是刑事案件,有些案件是青少年作的案,所以,有些青少年作的案是刑事案件。
”4.“司马迁写《史记》用了18年,王充;写《论衡》用了30年,宋应星写《天工开物》用了20年,哥白尼写《天体运行论》用了30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22年,马克恩写《资本论》用了40年,没有一部科学若等例外,由此可见, 任何一部科学若著都是作者几十年辛勤劳动的结晶。
”这个推理属于什么推理?是不是正确?若正确,写出一般结构形式;若错误, 说明理由。
5.假言推理有几种形式?请写出每种形式的正确式。
6.某律帅为其委托人肅护时说:“被吿在军队时,曾经荣立过三等功。
按照有逹功表现者可以减轻或免去惩罚的决定,请法庭在昼刑时给予考虑。
”试问: 该押护词是不是违背形式逻揖的大体规律,为何?五、综合题形式逻辑的大体规律有哪些?试详述各规律的内容和要求,及违背规律的逻揖错误有哪些。
作业题(二)一、壇空题1.按照差等关系,S1P真,贝lj SAP _______ o2.对SEP迸行换质,取得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 。
对SEP进行换位,取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3.在种属关系中,外延大的那个概念叫做_______________ 概念,外延小的概念叫__________ 概念。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法律逻辑学作业题库第一章引论简答题1.指出下列各段议论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1)写文章要讲逻辑。
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在联系,不要互相冲突。
思维的规律性、科学性(2)出现重复,部分是由于术语上的缺点,部分是由于缺乏逻辑修养。
逻辑学或逻辑知识(3)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中国革命合乎逻辑的发展。
客观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性(4)从中学时期就训练好一种逻辑的头脑,以后无论学什么、做什么,都将受益无穷。
思维的规律性、科学性2.简述逻辑学的功能(﹡)首先,他从理论上揭示了正确思维的特性,有助于我们由自发的逻辑思维提高到自觉地逻辑思维。
其次,逻辑学不仅具有理论指导的功能,而且也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第三,逻辑学还有助于人们准确的表达思想,提高论辩能力。
第二章概念的一般逻辑知识及其应用一、填空题1.“附加刑指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这句话是从(外延)方面来明确“附加刑”这一概念的。
(﹡)2.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非法行为”这个概念是(否定)概念,它的论域是(行为)。
(﹡)3.从概念间的关系来看,“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具有(矛盾)关系;“联合国”与“中国”具有(全异)关系;“动物”与“昆虫”具有(真包含)关系;“小说家”与“作家”具有(真包含于)关系;“宪法”与“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全同)关系。
(﹡﹡)4.在种属关系中,外延大的那个概念叫做(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叫(种)概念。
5.在划分时,如果划分的母项外延大于划分子项外延之和,就要犯(“划分过窄”)的错误;违背“每次划分必须按同一标准进行”的规则,就会犯(“多标准划分)的错误。
(﹡)6.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它由(划分的母项)、(划分的子项)和(划分的标准)这三部分组成。
(﹡)7.概念的概括和限制的逻辑基础是(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
(﹡﹡)8.法律概念定义的一般结构形式是(被定义罪名概念=种差十邻近的属概念)。
(﹡)9.从概念是否反映集合体来看,“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各地”中的“这次会议的代表”表达(集合)概念。
(﹡﹡)10.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数量,“这个犯罪分子”是(单独)概念;“这些犯罪集团”是(普遍)概念。
(﹡﹡)11.在下定义时,如果被定义项的外延大于定义项的外延,那么就会犯(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12.“法院”与“行使审判权的国家机关”这两个语句表达了(全同)关系的概念,而“马达”与“电动机”这两个语词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
(﹡﹡)13.“这个书亭出售的书很多,有工具书、字典、文艺书、科技书和社科书。
”这一划分,违反了(“每次划分必须按同一标准进行”和“划分的子项必须互不相容)规则,犯了(“多标准划分”和“子项相容”)错误。
(﹡﹡﹡)14.“刑法是国家的法律”作为“刑法”的定义,违反了(定义项的外延必须与被定义项的外延相等)的规则,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15. 在“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与“中国人是黄种人”这两个语句中,从反映对象是不是集合体的角度看,前一个“中国人”表达的是(集合)概念,后一个“中国人”表达的是(非集合)概念。
(﹡﹡﹡)16. 属概念与种概念外延间的反变关系是对概念进行 ( 概括 ) 和(限制)的逻辑根据。
(﹡)17. 概念限制的极限是( 单独概念 );概念概括的极限是( 哲学范畴 ) (﹡)18. 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肯定的);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全称)(﹡﹡)19. 任何一个性质判断都是由(主项)、(谓项)、(联项)、(量项)四个部分组成的(﹡)20. 根据概念内涵确立的方式不同,可分为(认识性内涵)和规定性内涵。
(﹡)21.所谓思维形式,就是指(思维反映客观对象的方式)。
(﹡)22. 根据概念内涵的确立方式不同,可分为(认识性)内涵和(规定性)内涵。
(﹡)23. 在判断中出现的、作为判断组成部分的概念,叫做(词项)。
(﹡)24. 在思维过程中,确定某一个或某一类具体对象是否属于某一概念指称对象的思维活动,叫做(归类)活动。
(﹡﹡)二、单项选择题1."地球的卫星"这一概念是( B )。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否定概念D.属性概念2."书不可不读,报不可不看"这一语句中的"书"和"报"这两概念都属于( B )。
(﹡﹡)A.属性概念B.集合概念C.非集合概念D.否定概念3.在语句"人民警察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和"人民警察应该成为遵纪过法的模范"中,"人民警察"这一个概念( C )。
(﹡﹡﹡)A.在两句中都是集合概念B.在两句中都是非集合概念C.在前一句中是集合概念,在后一句中是非集合概念D.在前一句中是非集合概念,在后一句中是集合概念4."中华民族是勤劳、善良的"中的"勤劳"与"善良"这两个概念( C )。
(﹡﹡)A.都是实体概念B.前者是实体概念而后者是属性概念C.都是属性概念D.前者是属性概念而后者是实体概念5."命题"与"概念"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是( B )。
(﹡﹡﹡)A.从属关系B.全异关系C.交叉关系D.全同关系6."中国"与"北京"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是( D )。
(﹡﹡﹡)A.真包含关系B.交叉关系C.真包含于关系D.全异关系7."不发达国家"这一概念的论域是( D )。
(﹡﹡)A.非洲国家B.亚洲国家C.欧洲国家D.国家8."爱因斯坦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中的"爱因斯坦"与"世界著名科学家"这两个概念之间是( A )。
A.真包含于关系B.真包含关系C.交叉关系D.矛盾关系9.“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这一定义( A )。
(﹡﹡)A.是正确的B.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C.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D.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10.“近年来“考博”的热度并不亚于“考研”,从今年北师大报考人数逾千的事实就可略见一斑。
”这句话在使用概念方面( A )。
(﹡﹡﹡)A.犯了“属种概念并列使用”的错误B.犯了“集合概念误用为非集合概念”的错误C.犯了“把交叉概念关列使用”的错误D.没有任何逻辑错误11.下列连续概括中,正确的是(C )。
(﹡﹡﹡)A.假言命题——命题——思维B.假言命题——命题——推理C.假言命题——命题——思维形式D.假言命题——命题——逻辑12.下列连续限制中,正确的是( D )。
(﹡﹡﹡)A.青年——有作为的青年——学生B.青年——青年工人——工人C.青年——青年学生——学生D.青年——优秀青年——优秀的男青年13.将“中国”概括为“亚洲国家”,限制为“上海市”,则( C )。
(﹡﹡)A.概括与限制都正确B.概括与限制都错误C.概括正确而限制错误D.概括错误而限制正确14.“概念可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这一语句作为划分,则( A )。
A.是正确的B.犯了“划分过宽”的错误C.犯了“多标准划分”的错误D.犯了“多标准划分”和“子项相容”的错误15.“地球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
”这一语句( D )。
(﹡﹡﹡)A.是划分,合符划分的逻辑要求B.是划分,犯了“划分过宽”的错误C.是划分,犯“划分过窄”的错误D.不是划分,是分解16.“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国家,无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阶级专政的工具。
”这几个判断对“国家”这个概念是从( D )来说明的。
(﹡﹡)A.仅从内涵方面 B.仅从外延方面C.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 D.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17.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 C )。
(﹡)A.所有的语词都是表达概念 B.所有的语词都不表达概念C.所有的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 D.有的概念是通过语词来表达18.如果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并且有的b是a ,有的b不是a;那么,a与b这两个概念具有( C )关系。
(﹡﹡)A.全异 B.全同 C.交叉 D.真包含于19.“物理学就是研究物理的科学”作为定义,犯了( C )的逻辑错误。
(﹡﹡)A.定义过宽 B.定义过窄 C.同语反复 D.循环定义20.“犯罪不是合法行为”作为定义,犯了( B )的逻辑错误。
(﹡﹡)A.定义过宽 B.定义用否定联项 C.定义过窄 D.以比喻代定义21. “基层人民法院就是审判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的国家机关”,这是用( A )的方法给“基层人民法院”下的定义。
(﹡)A.属加种差定义B.功用定义C.发生定义D.关系定义简单枚举22. “我最爱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英国的、法国的、古典的,我都爱读。
”这一陈述在逻辑上犯有以下哪项错误( A )。
(﹡﹡)A.划分外国文学作品的标准混乱,前者按国别,而后者却按时代B.外国文学作品,没有分是诗歌、小说还是戏剧等C.没有说是外文原版还是翻译本D.在“古典的”后面,没有接着指出“现代的”23.“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
”在“收入”这一属概念下,这句话中的“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这两个概念属于( B )。
(﹡﹡﹡)A.矛盾概念B.反对概念C.交叉概念D.相容概念三、多项选择题1."红的物体"这一概念是( ABC )。
(﹡﹡)A.普遍概念B.肯定概念C.实体概念D.属性概念2."不聪明"这个概念是( BDE )。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实体概念D.属性概念E.否定概念3.概念和语词的关系可表达为( ABCE )(﹡)A.语词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 B.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C.任何概念都要用语词来表达 D.任何语词都表达概念 E.有的语词不表达概念4.下面五组概念中,不具有从属关系的有( CE )。
(﹡﹡﹡)A.卫星——月球B.主刑——刑罚C.法院——刑庭D.鸟——动物E.性质命题——主项5.下列定义中,不正确的有( ACD )。
(﹡﹡﹡)A.生命就是生命体的生理现象B.命题是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C.期刊是每月定期出版的刊物D.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E.亲属是指跟自己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6.下列语句中,属于划分的有( ABCE )。
(﹡﹡﹡)A.历史可分为古代史与现代史、中国史与外国史B.玉石可分为软玉和硬玉C.全异关系包括反对关系和矛盾关系D.性质命题包括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E.婚姻法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继子女7.“如果所有的a是b,那么a与b的外延关系可能是( AC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真包含于关系 D.交叉关系 E.全异关系8.违反“定义项外延与被定义项外延之间必须是全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