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5)
- 格式:ppt
- 大小:3.42 MB
- 文档页数:16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材分析】本课位于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秦朝一统以及汉朝建立的史实。
在此基础上,本课内容主要讲述了汉武帝为巩固汉朝统治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形成了自秦朝以来新的大一统的局面,并简略介绍了王莽新政以及东汉灭亡的史实。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汉朝经历的确切时间。
(2)掌握汉武帝为巩固新的大一统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3)知道王莽新政以及东汉灭亡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在比较秦朝的各项制度和汉朝的各项制度的异同来理解汉武帝时期的所采取的措施的过程中,掌握通过比较来理解史实的方法。
(2)通过小组讨论郡县制和分封制对巩固中央集权带来的影响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自主探究历史现象及其意义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形成对汉武帝的正确评价。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统一的多民族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意识。
【教学重点】汉武帝新的大一统的措施。
【教学难点】汉朝的一统于秦朝一统的区别。
【教学方法】比较法与自主探究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导入】猜古代皇帝的名字:打得赢就是上帝(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康熙)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姜鹏曾用十六个字形容一个皇帝的一生——内强皇权,外服四夷,迷信神仙,晚年改辙。
请问这个皇帝是谁?(汉武帝)(教师总结:姜鹏博士的这十六字总结,前八个字概括了汉武帝一生的功绩,简单来说,就是缔造了一个新的大一统的格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回到汉朝体会汉武帝的雄才伟略。
)环节一:画年代尺教师在黑板上画汉朝历的年代,让学生在相应的年代填上相应的事件。
(此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汉朝的大致时间和经历的重大事件,有利于对史实的梳理)阅读卡内容探究请学生自行阅读书本阅读卡上的《西汉的分封与七国之乱》,小组讨论:如果你是汉武帝,如何避免类似七国之乱事件的发生。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汉朝经历确实切时间。
掌握汉武帝为稳固新的大一统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知道王莽新政以及东汉灭亡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在比拟秦朝的各项制度和汉朝的各项制度的异同来理解汉武帝时期的所采取的措施的过程中,掌握通过比拟来理解史实的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郡县制和分封制对稳固中央集权带来的影响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自主探究历史现象及其意义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形成对汉武帝的正确评价。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统一是历史开展的趋势,统一的多民族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意识。
【教学重点】汉武帝新的大一统的措施。
【教学难点】汉朝的一统于秦朝一统的区别。
【教学方法】比拟法与自主探究法相结合。
【教学流程】导入:汉族、汉语、汉人、汉文化、汉字。
“汉〞从何而来,为什么它能成为我们的代表呢?让我们走进中国历史上的西汉王朝,分析其原因。
环节一:西汉初年的统治师:学生阅读课本,思考以下问题1.西汉的开国皇帝是?2.他得到天下后,考虑最多的问题应该是什么?3.西汉初年社会状况如何?后来经历了怎么样的开展过程?4.汉景帝的继任者是谁?学生阅读课本,一一答复。
教师讲解后,展开幻灯片4,介绍汉武帝,问与汉武帝相关的知识,大家学过的纪年方法。
展示幻灯片5,提示大家,公元前140年为“建元元年〞。
〔过渡〕汉武帝即位后,祖宗留下来的基业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学生简要说明。
师:经济上,文景之治,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的开展;政治上,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但是政局依然非常不稳定,诸侯王问题悬而未决。
展示幻灯片6,教师介绍“七国之乱〞出示资料: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制弓箭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问:这说明了什么?有怎么样的影响?生略问:汉武帝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环节二:汉武帝稳固统治的措施〔一〕政治上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为什么要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稳固中央集权〕2、推恩令的核心内容是什么?〔除了诸侯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允许诸侯王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其他的子弟建立新的候国〕3、推恩令发挥了什么作用?〔实力强大的诸侯国逐渐被分成许多小侯国,再也没有力量与中央对抗〕4、与汉景帝削藩的措施相比,你认为推恩令高明在哪里?〔汉武帝不费财力、兵力,以和平的手段,削弱了诸侯国势力,使之无力对抗中央,而且大多数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不仅不会对抗中央而且对此心存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