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2.汉武帝的推动 (1)政治上,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削弱地方势力,解除了王国对 中央集权的威胁;同时,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刺史代表朝廷监视地方官吏 和豪强。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经济上,汉武帝把地方的铸币权、盐铁和酒的经营权收归中央,又在全 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3)思想文化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 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 以儒家经典作为教材,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儒士进入各级政府机构。 (4)军事上,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取得漠北战役的胜利,使匈奴 无力与西汉对抗。
材料二 天子为治第,令骠骑(将军)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解读 汉武帝想为霍去病建造住宅,让霍去病去看看,霍去病却说:“匈奴还 没有被打败,无心考虑私家的事。”这体现了霍去病胸怀国家、先公后私 的家国情怀。
返回目录
重难探究 汉武帝大一统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1.经济基础:西汉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到汉文帝 和汉景帝时期,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封建治世——“文景 董仲舒 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 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四、北击匈奴 5.公元前119年,汉军发起漠北战役。汉武帝派大将 卫青 、 霍去病 率 精骑出击匈奴,取得胜利。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置 武威 、 张掖 、
酒泉 、 敦煌 四郡。
返回目录
课堂•互动理解
材料解读 材料一 (桑弘羊)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往县置均输 盐铁官。
——《史记·平准书》 解读 桑弘羊于是奏请增设大司农手下的属官数十名,分别掌管各郡国采 买物资的事务,各县通常都要设置负责均输和盐铁的官员。这则材料说明 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