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本科学位课程 电路实验 双口网络的等效参数和联接
- 格式:pdf
- 大小:4.58 MB
- 文档页数:62
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定及最大功率传输条件的
研究实验心得
在实验前,我们详细研究了有源二端网络的特性和相关理论知识。
我们了解到,有源二端网络是指在电路中含有主动元件(如放大器)的二端网络。
实验的目标是测定该网络的等效参数和确定最大功率传输条件。
为了准确测定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参数,我们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实验方案。
首先,我们准备了各种测量仪器和设备,如函数发生器、示波器和万用表等。
接下来,我们按照实验步骤依次连接电路,并通过调节函数发生器的频率和振幅来获取相应的电压和电流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了实验环境的干扰因素和电路连接的稳定性。
我们尽量避免在实验室中进行其他电路实验,以减少干扰。
同时,我们仔细检查了电路连接的质量,确保接线牢固、电路无短路或断路等问题。
在获得了实验数据后,我们进行了仔细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绘制电压-电流曲线和功率-电流曲线,我们确定了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参数,如电阻、电感和电容等。
我们还计算了最大功率传输条件下的电流和功率数值。
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了实验设计的细节决定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将更加注重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环境的控制,以获得更准确的实验数据和结论。
电路分析实验讲义实验要求:1、按时上课,不迟到、早退,不无故旷课,有事有病要请假;2、课前按实验讲义认真预习,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按要求写在实验报告上。
3、按要求设计实验方案,连接,线路,让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打开电源进行实验。
4、认真如实地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原始数据纸上,不得抄袭别人的实验数据。
5、认真完成实验报告,按时交实验报告。
6、实验成绩以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综合构成,缺实验请在规定的时间上补做,过期不补,缺两次实验成绩不及格。
7、实验严格按课表,不得随意交换,因故交换请提前说明,同意后方可。
指导教师:2013年10月25日实验一: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目的:验证线性电路的叠加原理的正确性,从而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实验原理:叠加原理:在有几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是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与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其他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 倍.KHDL-1型电路原理实验箱(含直流稳压电源+6、+12,直流数字毫安表),数字万用表DY2105。
实验内容:1、 按实验电路图2-1接线,取E1=+12V,E2=+6V。
2、 令E1电源单独作用时,用数字万用表的电压档和毫安表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数据记入表格中。
3、 令E2电源单独作用时,重复实验步骤2的测量和记录。
4、 令E1和E2共同作用时,重复上述的测量和记录。
5、 将E2的数值调到+12V,重复上述第3项的测量并记录。
(表格1)实验注意事项:1、 测量各支路电流时,应注意仪表的极性,在数据表中用+、-号记录。
2、 注意仪表的量程和及时换挡。
1、 根据实验数据验证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
2、 各电阻器所消耗的功率能否用叠加原理计算得出?试用上述数据进行计算并作结论。
一。
1,由香农公式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第一道让我傻掉……)2,2FSK 调制中可以牺牲带宽来降低对功率的要求,问,可否无限?3,用同相正交环来解调DSB 信号(居然要背costas 环!)4,重复码0000,1111,求e,t,...(没做出来,不记得,关于纠错、检错能力)5,试问使用非均匀量化编码的理由二。
信号加噪声Si(t)+ni(t)通过RC 低通滤波器(见书40 页),R=5,C=2,Si=Acos(20*pi*t+theta).ni(t)是白噪声。
(1)求输出信号频谱S0(f)(2)求输出噪声功率(3)求输出信噪比三。
关于Nyquist 升余弦频谱的。
给了频谱图(1)求滚降系数。
(2)若为8PSK,求码元速率,信息速率,频带利用率……以为升余弦不会考的,sigh……四。
关于匹配滤波器的实现,类似197 页6-6 题。
……哎,计算能力非高中时代可比,唯一看着顺眼的题目还……五。
1,画出2FSK 相干解调的框图;2,求其相关系数,并分析它与2△F 的关系,并图示;3,说明从FSK 过渡到MSK,并说出MSK 的三个特点(倒!这也要!)4,说出MSK 调制相对于一般二进制调制的优点(上面不会,这个自然也不会啦)ps:想必大家从wangqiong 的表现已经看到了,今年考题跟去年的不太一样啊。
所以ddmm 们千万不要像我们一样掉以轻心:(考试范围:1-8 章不考的内容:2.63.54.4.5 4.5.3 4.5.4 4.6 5.6 5.76.3 6.67.48.5.3~8.5.5 8.79-10 章要考的内容:9 章:9.1 插入导频法、非线性变换法、数字锁相环法、集中插入法。
10 章:10.1 10.2 10.3一。
概念题。
4*51。
给出数字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两个质量指标及定义式.2。
画出无记忆二进制信道模型。
3。
有两个随机事件A 和B,假设P(A)>P(B),问,哪个信息量大。
4。
画出7 位巴克码(1110010)的局部自相关函数图型。
实验报告三 二端口网络各参数的测算及验证1、电路课程设计目的(1)测量二端口网络的开路阻抗参数、短路导纳参数、传输参数等;(2)验证等效二端口网络的传输参数与级联的两个二端口网络传输参数之间的关系。
2、设计电路原理与说明 具有两对引出端钮的网络,如果每一对端钮都满足从一端流入的电流与另一端流出的电流为同一电流的条件时,则将这样的一对端钮称为端口,上述条件称为端口条件。
只有满足端口条件的四端网络才可称为二端口网络或双口网络,否则只能称为四端网络。
用二端口概念分析电路时,仅对二端口处的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感兴趣,这种相互关系可以通过一些参数表示,而这些参数只取决于构成二端口本身的元件及它们的连接方式。
一旦确定表征这个二端口的参数后,当一个端口的电流、电压发生变化,再求另外一个端口的电流、电压就比较容易了。
设计二端口网络电路图如下()1000rad s ω=图一开路阻抗参数(Z 参数)理论计算:当I 2 =0时,受控源与电容并联再与电阻串联()1111112I j I I U ⨯-⨯+= ()11212j I I U -⨯+=21110113I U Z j I ===-2221013I U Z j I ===-当I 1=0时,受控源电阻均不作用,电路中只有电容作用12U U = 1112021I U Z j I ===-1222021I U Z j I ===-131 3.16213131j j Z j j --⎛⎫⎛⎫== ⎪ ⎪--⎝⎭⎝⎭短路导纳参数(Y 参数)理论计算: 当U 2=0时,电容短路不作用111U I =⨯ 11220I I I ++= 2111011U I Y U ===2221013U I Y U ===-当U 1=0时,电阻、电容、受控源并联()221U I =⨯-112221I I I j U ++=⨯ 1112021U I Y U ===-1222023U I Y j U ===+1111333 3.162Y j -⎛⎫⎛⎫== ⎪ ⎪-+⎝⎭⎝⎭传输参数(T 参数)理论计算:()210213I U j A U -===+()21023I I j C U -===()210213U U B I ===- ()210213U I D I ===- 11 1.0540.3333310.3330.33333j T j ⎛⎫+ ⎪⎛⎫==⎪ ⎪ ⎪⎝⎭ ⎪⎝⎭两个上述二端口网络级联的T 参数理论值为:874 1.1810.4589999'1410.4580.1579999j j T T T j j ⎛⎫++⎪⎛⎫=⋅==⎪ ⎪ ⎪⎝⎭-++⎪⎝⎭3电路课程设计仿真内容与步骤及结果 (1)将图一中的电气元件接好;(2)1-1’端口接入电源,2-2’端口开路,测量U 2 I 1 ;图二1111220 3.16269.571U Z I =≈= 2211208.713.00069.571U Z I =≈= (3)1-1’端口开路,2-2’端口接入电源,测量U 1I 2 ;图三1122220 1.000220.002U Z I =≈= 22222201.000220.002U Z I =≈= (4)1-1’端口接入电源,2-2’端口短路,测量I 1 I 2 ;图四11112201220I Y U === 22116603220I Y U === (5)1-1’端口短路,2-2’端口接入电源,测量I 1 I 2 ;图五11222201220I Y U === 2222695.702 3.162220I Y U =≈= (6)由图二有122201.054208.710U A U =≈= 1269.5710.333208.710I C U =≈= 由图四有122200.333660U B I =≈= 122200.333660I D I =≈= (7)将两个上述二端口网络级联,组成新的二端口网络(8)将新的二端口网络的1-1’端口接入电源,2-2’端口开路,测量U 2 I 1 ;图六12220 1.181'186.262U A U =≈=1 285.3320.458' 186.262IC U=≈=(9)将新二端口网络的1-1’端口接入电源,2-2’端口短路,测量I1 I2;图七1 22200.458' 480.220UB I=≈=1 275.4600.157' 480.220IDI=≈=4、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对比及仿真中的注意事项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完全符合,不仅验证了Z、Y、T等参数的计算结果,而且也验证了等效二端口网络的传输参数与级联的两个二端口网络传输参数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说明一、指导思想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教育应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上反映这种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技术。
同时,要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变化以及毕业自主择业相适应。
在制定本专业培养计划时,既注意到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又注意到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在加强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拓宽专业教育。
二、学制四年。
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掌握计算机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应用各领域中有关教学、科研、开发和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四、基本要求♦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还应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应对新事物具有敏感性和适应性;♦应对学过的知识具有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应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开拓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应具有善于用文字和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与别人和作共事、协同工作的能力和竞争能力;♦应具有良好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
五、课程体系及构成本专业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总学分196.5,共分四个知识模块:1、公共基础知识模块必修55.5学分,选修17学分,占总学时36.9%。
2、学科基础知识模块,必修79学分,选修4学分,占总学时42.2%3、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知识模块必修17学分,选修10学分,占总学时13.7%4、专业前沿及特色知识模块必修6学分,选修8学分,占总学7.2%。
六、主干课程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共10门,它们是:计算引论、数理逻辑、数字逻辑、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和微型机技术。
七、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上机及专业外语等教学安排本专业在四年中安排了军训、学农、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科研工作实践、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共约44周。
《电路》课程简介课程内容:《电路》课程是高等学校本科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技术基础课。
课程的内容包括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电路定理、动态电路的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二端口网络等。
同时对非线性电路、拉普拉斯变换也作了简单介绍。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讨论线性、集中参数、非时变电路的基本理论与一般分析方法。
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具备必要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创新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实践研究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进一步从事电路理论研究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Brief IntroductionCourse Description:The electric circuits course is designed to serve as an important fundamental technical course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r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urriculu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electric circuits course include: circuit model and circuit laws, equivalent transform of resistor circuits, common analysis of resistor circuits, circuit theorems, dynamic circuit analysis, sinusoidal steady-state analysis, mutual inductance circuit analysis, Three-phase circuit, Non-sinusoidal periodical current circuits and spectrum of signal, matrix form of circuit equation, two-port nets etc. It also introduces Non-linear circuits and Laplace transform. The main task of the this course is to study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and common methods of lumped parameter linear time-invariant circuit analysis. After learning the course, student can master the basic conceptions, fundamental theories and essential methods of circuit analysis, and will satisfy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for experiment. This course have the advantage of cultivating the serious scientific style,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capacity, practice ability, summarizing ability for the student. It will lay the foundation of the further study and research on the electric circuit theory.《电路》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内容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内容:1.1 元件与电路模型概念,线性与非线性的概念。
个人收集整理-ZQ参考教材:.《电路基础》陈洪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年.《基本电路理论》王蔼主编苏中义等改编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第三版).《电路》邱关源编高教出版社(第四版)复习大纲:.集中参数电路地基本概念,基尔霍夫定律,图论地基本概念与基尔霍夫定律地矩阵形式及特勒根定理..电路元件概述.线性定常、、元件.三种基本地电源波形.多端元件(耦合电感器、理想变压器、受控源、回转器、理想线性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电阻网络概述,支路电流法,电阻网络等效变换,含源(包括含受控源)电阻网络地等效变换,具有对称性质地网络地计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线性定常电阻网络地节点分析,网孔分析,基本回路分析及基本割集分析..电路地基本定理(置换定理、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互易定理)及其应用..动态电路地时域分析和拉氏变换复频域分析.包括动态电路地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瞬态响应与稳态响应;三要素法;定常特性;阶跃响应与冲激响应;任意输入响应;网络函数地概念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正弦稳态电路地基本概念,相量法与相量图,阻抗与导纳,正弦稳态分析地一般方法,网络定理及向量图在正弦稳态分析中地应用,正弦稳态电路中地功率与正弦稳态电路中地谐振现象,网络函数和频率响应地分析与应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相电路地基本概念,对称三相电路地计算,简单不对称三相电路地计算,三相电路地功率计算及测量..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线性定常电路地稳态分析,非正弦周期信号作用下有效值、平均值及功率计算..双口网络地基本概念、参数计算及分析方法,双口网络地相互连接及正规性试验,具有端接地双口网络地分析方法,无源与含源双口网络地等效电路.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线性定常电路状态方程地列写..非线性电阻网络地分析.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