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4空中导航
- 格式:ppt
- 大小:4.51 MB
- 文档页数:40
《民航概论》主要知识点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民用航空基本概念1.航空的概念及其与航天的区别;答:人类在大气层中的所有活动统称为航空,在大气层之外的飞行活动称作航天。
2.常见航空及航天领域的应用;答:3.航空业所包含的部分;答:航空器制造业,军事航空,民航航空。
4.民用航空的定义及两大组成部分;答:定义:使用各类航空器从事除了军事性质以外的所有的航空活动称为民用航空。
成:航空运输,通用航空5.航空运输与通用航空分别所包含的航空活动;答:航空运输:以航空器进行经营性的客货运输的航空活动。
通用航空:(1)航空作业,(2)其他类通用航空6.民用航空系统的组成部分(民航主管部门、航空公司、机场、民航院校及其单位性质)。
答:政府部门,参与航空运输的各类企业,民航机场,参与通用航空各种活动的个人和企事业单位第二节世界民航发展历史1.第一架有动力可人为操纵的飞机的发明时间和发明者;答:1909年法国人莱里奥2.世界上第一部国家间航空法,第一次确立国家空中主权原则:巴黎公约》(与《芝加哥公约》对比)1919年;3.世界国际航空法的基础,并规定成立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公约: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芝加哥公约》)1944年;4.1947年成立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
5.1852年,法国,飞艇,由人进行操纵的有动力的航空器。
6.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飞机。
7.1909年,法国,布莱里奥(louis Bleriot)成功的飞过了英吉利海峡(40KM),首次国际航行。
8.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航空技术的发展。
9.1919年,巴黎和会(法国草拟航空公约,38个国家签署),巴黎公约,第一部国家间的航空法。
10.1919年,德国,首先在国内民航运输,后成立了“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第三节中国民航发展历史1.中国第一架飞机1909年发明,发明者:冯如;2.中国第一条航线:北京——天津,1920年;3.中国第一条国际航线:广州——河内,1936年;4.二战时期从昆明经喜马拉雅山往返印度的“驼峰航线“;5.建国初期的“两航起义”;第二章民用航空器第一节民用航空器的分类和发展1.航空器根据与空气的密度关系及有无动力的分类标准;答:航空器根据获得升力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由于总体的比重轻于空气,依靠空气的浮力而漂浮于空中的称为轻于空气的航空器。
领航与导航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一、空中导航的三个基本问题;1.定位:导航的首要和基本问题,是确定应飞航向和飞行时间的基础;可以采用的定位方法:目视,无线电,区域导航等;定位后判断偏航,进而修正航向等参量。
2.确定应飞航向:目的是修正风的影响,使飞机沿着预定的航迹飞行;要根据飞行高度上风速、风向和预定航迹的关系确定实际应飞航向。
3.确定飞行时间:目的是准确把握飞行进程,及时修正飞行速度,确保飞机能够准时到达目的地;根据飞行计划的要求,利用航路检查点检查飞机的飞行进程,采取相应的措施消磨和吸收飞行时间。
二、导航的类型:1.无线电领航(Radio Navigation)(1)根据无线电的传播特性,利用无线电领航设备进行定向、测距、定位,引导飞机飞行。
精度高;(2)定位时间短,可以连续、实时的定位;能够在昼夜、复杂气象条件或缺少地标的条件现使用,大大扩大了飞行时空。
局限性:地面限制、电磁干扰(3)测向系统:ADF、VOR、ILS、MLS(方位角、仰角、距离);测距系统:DME;测向测距系统:VOR/DME,TACAN ;测高系统:RA ;测距差系统:OMEGA、LORAN2.惯性导航INS(Inertial Navigation)(1)利用惯性元件测量飞机相对于惯性空间的加速度,在给定的初始条件下,利用导航计算机的积分运算,确定飞机的姿态、位置、速度,引导飞机飞行。
(2)完全自主导航;不受气象条件和地面导航设施限制,隐蔽性好;系统校准后短时定位精度高。
(3)定位误差随时间而不断积累,存在积累误差;成本高。
3.卫星导航通过测量飞机与导航卫星的相关位置来解算领航参数4.)区域导航(1)惯性导航、卫星导航以及飞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不断发展,使得导航手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飞机无需局限于地面导航设施形成的航线逐台飞行,而是根据飞行管理计算机系统管理来自惯性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或地面导航设施的导航信息,编排更加灵活的短捷的希望航线,计算飞机的航线偏离信息,并通过与自动驾驶耦合,实现自动驾驶,引导飞机沿着最佳的飞行路径飞行,从实践和设备上摆脱了地面导航设施的束缚,这种实施导航的方法称之为区域导航(RNAV:AreaNavigation)第二章地球知识一、地球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旋转椭球体,椭球的基本元素包括:极半径a,赤道半径b,扁率e=(b-a)/a 。
深航招飞入职培训计划第一章培训背景近年来,飞行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新入职飞行员的培训也越发严格。
作为一家国内知名的航空公司,深圳航空一直致力于提高飞行员的专业水平和飞行安全意识,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飞行体验。
为了更好地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我司将全面提升对新飞行员的培训计划,以确保他们在飞行职业生涯中获得全面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
第二章培训目标新飞行员入职培训的目标是使学员在短时间内获得必要的航空知识和技能,掌握公司相关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流程,培养良好的飞行态度和团队精神,具备完成首次和临时任务所必需的飞行技能。
第三章培训内容1.航空知识培训航空基础知识:航空器结构、动力装置、飞行控制系统;航空气象:气象知识、天气对飞行的影响;空中导航:航空地图、飞行规划、导航设备使用;飞行原理:机翼升力、飞机稳定性、动力性能等。
2.操作规程培训飞行程序:起飞、巡航、航向、下降、着陆等程序;交通管制:地面运作、无线电通讯、航空公司规章;机务操作:检查飞机状态、设备使用、飞行紧急情况处理。
3.模拟飞行训练使用飞行模拟仪进行实际飞行模拟训练,培养学员的飞行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情景处理能力。
4.实地操作训练分段训练,学员根据实际飞行任务,进行基地和外线培训。
第四章培训安排1.岗前准备阶段学员入职前,公司将提供飞行员岗位相关的入门培训资料,学员可提前学习相关知识,做好入职前的准备。
2.基础理论培训学员入职后,将进行为期3个月的基础理论培训,培养学员的航空知识和操作规程。
教学内容包括航空知识、操作规程、运行管理、飞行经验分享等。
学员需参加每周的理论课程学习,参与学员互动讨论和模拟飞行训练。
3.模拟飞行训练基础理论培训结束后,学员将分组进行模拟飞行训练,采用飞行模拟仪进行实际的模拟飞行培训。
学员将进行飞行程序、交通管制、机务操作等训练,以培养学员的飞行技能和操作流程。
4.实地操作训练模拟飞行训练结束后,学员将进行为期一年的实地操作训练,进行基地和外线培训,学员需在指导教官的指导下,根据实际飞行任务,进行实地操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