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鸡蛋保存期间蛋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2
鸡蛋贮藏过程中的介电特性和新鲜品质变化鸡蛋包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易于消化和吸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营养食品。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蛋类最多的国家,禽蛋供给主要以鸡蛋为主,鸡蛋、鸭蛋、鹅蛋分别占禽蛋总产量的84%、12%、4%左右。
然而,存放时间的延长和其他原因造成了鸡蛋品质下降。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收购的鸡蛋中,由于腐化变质所造成的损失占收购量的10%以上,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鸡蛋贮藏过程中缺乏实时有效的检测手段,缺乏严格的挑选和分级,使鸡蛋品种混杂、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收购时禽蛋腐败、变质等现象频频出现。
如何在鸡蛋贮藏过程中检测品质,杜绝以次充好,做到优质优价,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当前我国蛋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鸡蛋品质检测及提高鸡蛋商品价值的研究,在禽蛋品质无损检测中出现了以下几种方法:利用机器视觉进行禽蛋品质分级;利用可视近红外分光技术检测禽蛋的内部品质;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检测整蛋内部的物理化学变化;利用声学特性进行禽蛋裂纹的检测;其他技术。
通过采集禽蛋图像,根据禽蛋不同品质显示不同的图像特征,进而建立禽蛋图像与品质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以达到禽蛋品质检测的目的。
利用禽蛋不同品质下冲击或振动特性的不同,建立两者间的相关性等。
随着对鸡蛋介电特性基础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基于鸡蛋介电特性的品质检测将成为鸡蛋电特性研究的重点。
利用介电特性可实现农产品的全自动简便、无损检测;可充分利用获得的信息,结果直观可靠,能够反映内部品质特征;同时对加工过程进行快速、在线处理,为自动化分级提供理论依据和品质等级评价的算法,具有传统技术不可比拟的优点。
本研究在总结上述方法原理的基础上,选用介电特性检测方法和破坏性试验,探讨鸡蛋在不同贮藏时间内的品质变化。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与仪器供试鸡蛋采用购自银川市西夏区宁阳店的五谷杂粮鸡蛋,为同种同龄鸡产后的鲜蛋,品种为塞上一宝。
龙源期刊网 不同的储存条件对鸡蛋成分和胚盘质量的影响作者:蔡霞来源:《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6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S814.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6)03-0041-01蛋品质是关于鸡蛋的不同标准的统称。
通常包括一系列的品质特性,如蛋壳颜色、蛋白质量等。
因此有必要正确地保存鸡蛋以避免蛋品质下降或减缓其下降的速度。
蛋品质也通常被看作是孵化率和雏鸡质量的影响因子。
因此,本研究的开展旨在检测储存温度、条件和时间对蛋品质特性、货架期以及胚盘大小的影响。
共110个鸡蛋被用于两个实验。
第一个实验将60枚鸡蛋分成两个处理组:涂油和不涂油。
每组(n=10)鸡蛋在室温下储存0 d、2 d、4 d、6 d、8 d和 10 d。
使用了2×5因子排列的完全随机设计(Completely Randomized Design,CRD)。
试验二包含了两个处理组:冷储藏(18 ℃)和室温储藏(23 ℃~26 ℃)。
受精蛋在每个条件下储存1 d、3 d、6 d、10 d和14 d。
测定蛋黄比例、蛋壳、蛋白以及胚盘大小等参数。
数据分析采用SAS Proc. GLM程序(P试验1的结果显示蛋壳厚度受涂油保存的影响。
蛋黄重和哈夫单位受保存时间的显著影响。
哈氏单位随着保存天数的增加而下降。
试验2中,蛋重未受保存条件的显著影响但是受保存时间以及保存条件与保存时间之间相互作用的显著影响。
胚盘的大小在寒冷温度下与室温下相比显著减小,并随着保存天数的增加显著增大。
类似的,蛋黄重随着保存天数的增加而增加。
根据研究的发现可总结为用哈夫单位来测量的食用蛋蛋品质并没有受到涂油保存的影响,但随着保存天数的增加而降低。
而受精蛋胚盘的质量同时取决于保存温度和时间,鸡蛋成分:蛋黄、蛋壳和蛋清更依赖保存时间。
蛋类贮存技术标准1. 引言蛋类是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食品之一,蛋类的贮存技术对保持蛋类的营养价值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蛋类的质量和食品安全,制定一套蛋类贮存技术标准是必要的。
2. 蛋类贮存温度蛋类贮存时的温度是确保蛋类保持新鲜度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国家标准,蛋类贮存的温度应控制在3-5摄氏度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蛋类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在贮存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设备和措施,保持蛋类的温度处于理想范围。
3-5摄氏度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蛋类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在贮存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设备和措施,保持蛋类的温度处于理想范围。
3. 蛋类贮存湿度适宜的贮存湿度也是保持蛋类质量的重要因素。
蛋类贮存时的湿度应控制在75%-85%之间。
过高的湿度会导致蛋壳吸水膨胀,从而增加蛋壳被污染的风险。
而过低的湿度则容易导致蛋壳变干,影响蛋类的品质。
在贮存过程中,应注意监测和调节贮存环境的湿度。
75%-85%之间。
过高的湿度会导致蛋壳吸水膨胀,从而增加蛋壳被污染的风险。
而过低的湿度则容易导致蛋壳变干,影响蛋类的品质。
在贮存过程中,应注意监测和调节贮存环境的湿度。
4. 蛋类贮存时间蛋类的贮存时间应根据不同种类和保存方式进行合理设置。
一般来说,鸡蛋的贮存时间不宜超过30天,而鸭蛋和其他蛋类的贮存时间则相对较短。
在贮存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检查蛋类的贮存时间,并及时进行消费或处理。
30天,而鸭蛋和其他蛋类的贮存时间则相对较短。
在贮存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检查蛋类的贮存时间,并及时进行消费或处理。
5. 蛋类贮存蛋类贮存时应选择适当的贮存。
贮存应具备以下要求:- 材质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不与蛋类产生化学反应;- 应密封良好,防止氧气进入,减少品质下降的可能性;- 应具备一定的耐冲击性和抗挤压能力,防止蛋壳破损。
在选择贮存时,应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并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进行贮存。
6. 蛋类贮存管理蛋类贮存过程中,应进行有效的管理,以确保贮存环境的卫生和蛋类的品质。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蛋品保藏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不同保藏方法对蛋品品质的影响。
3. 通过实验,提高蛋品保藏的技术水平。
二、实验原理蛋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品之一,但蛋品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发生品质下降,如腐败、变质等。
为了延长蛋品的保质期,保证其食用安全,常用的保藏方法有冷藏、巴氏杀菌、气调保藏等。
本实验主要研究不同保藏方法对蛋品品质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新鲜鸡蛋:50枚,重量约为50克/枚。
2. 冷藏设备:冰箱、冷藏箱等。
3. 巴氏杀菌设备:杀菌锅、温度计等。
4. 气调保藏设备:气调保鲜膜、气体发生器等。
5. 分析仪器:pH计、水分测定仪、感官评价等。
四、实验方法1. 冷藏保藏实验(1)将50枚新鲜鸡蛋放入冷藏箱中,温度设定为4℃。
(2)每隔3天,随机抽取5枚鸡蛋进行品质检测,包括pH值、水分、感官评价等。
(3)持续观察并记录鸡蛋品质变化。
2. 巴氏杀菌保藏实验(1)将50枚新鲜鸡蛋放入杀菌锅中,水温升至80℃,保持5分钟。
(2)杀菌后,将鸡蛋放入无菌容器中,室温下冷却。
(3)每隔3天,随机抽取5枚鸡蛋进行品质检测,包括pH值、水分、感官评价等。
(4)持续观察并记录鸡蛋品质变化。
3. 气调保藏实验(1)将50枚新鲜鸡蛋用气调保鲜膜包装,将氧气浓度降低至5%以下。
(2)将包装好的鸡蛋放入气调保鲜箱中,温度设定为4℃。
(3)每隔3天,随机抽取5枚鸡蛋进行品质检测,包括pH值、水分、感官评价等。
(4)持续观察并记录鸡蛋品质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冷藏保藏实验结果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冷藏保藏的鸡蛋在3天内品质保持良好,pH值、水分和感官评价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但在第9天时,鸡蛋的pH值开始上升,水分和感官评价也有所下降,说明鸡蛋品质开始下降。
2. 巴氏杀菌保藏实验结果巴氏杀菌保藏的鸡蛋在3天内品质保持良好,pH值、水分和感官评价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但在第9天时,鸡蛋的pH值开始上升,水分和感官评价也有所下降,说明鸡蛋品质开始下降。
鸡蛋品质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作者:徐淼刘忠刚黄竹姜丹解桂香王丽娟唐日益丁毅刘冰曹岩峰来源:《家禽科学》2021年第09期摘要:鸡蛋的实际食用品质由蛋的品质优劣决定,鸡蛋品质的改变可直接或间接的改变鸡蛋的营养、食用价值以及实际的经济效益,如果蛋品质差的鸡蛋进入到百姓餐桌会使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
因此,通过先进的实验室设备进行鸡蛋蛋品质的系统性检测,将成为蛋禽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工作,对蛋禽的饲养管理和选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鸡蛋;蛋品质;蛋壳颜色;蛋壳强度;哈氏单位中图分类号:S8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085(2021)9-0043-07随着人民物质水平提高,追求科学安全饮食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对高品质鸡蛋的消费需求有所加强。
研究发现,禽蛋作为理想的蛋白质,其营养利用率可达99.6%[1]。
据统计,全球平均每人每年消费165个鸡蛋,且随着人们饮食方式的改变和收入的增加,预计2025年鸡蛋消费量还将持续上升[2]。
鸡蛋的实际食用品质由其品质的优劣决定,鸡蛋品质的改变可直接或间接的改变鸡蛋的营养、食用价值,通过提高对禽蛋的蛋品质检测手段,可以达到减少鸡蛋破损率、提升鸡蛋食用品质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3]。
因此,本文系统性地阐述了鸡蛋品质的实验室检测常规指标、科学的试验方法以及现代先进技术在其中应用进展,以期为蛋禽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 鸡蛋的蛋品质含义鸡蛋品质包括鸡蛋的外在品质和内在品质,鸡蛋品质的优劣对其营养成分、食用价值以及售价均有影响[4-5]。
表1[6-9]是通过对传统蛋品质的指标进行整合、归纳得出的具体参考指标。
2 鸡蛋的外在品质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2.1 蛋壳的品质蛋壳品质是鸡蛋重要的经济性状和外观性状[10]。
据不完全统计,来自不同地方的收购蛋的蛋壳破碎率:集约化蛋禽养殖场12.3%,小型养殖场7.6%,蛋商自行收购6.9%[6]。
现代实验室用于蛋壳品质检测的指标为蛋壳重、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壳比例以及蛋壳颜色[11]。
鸡蛋在储存过程中微生物及蛋品质的变化研究薛艳蓉;茂文;赵瑞生;王呈;刘波;李建国【摘要】为了探讨贮藏时间对鸡蛋微生物及蛋品质产生的影响,从某大型养殖场随机采集同批次健康鸡蛋,在模拟市场销售的条件下贮藏,期间检测新鲜鸡蛋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新鲜度评价指标,每隔2 d检测1次,27 d结束.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鸡蛋细菌总数总体上呈逐渐增加趋势,鸡蛋外壳细菌总数从103 CFU/枚增长至109 CFU/枚,而鸡蛋内容物细菌总数也从0 CFU/枚增长至105 CFU/枚;检出了大肠菌群,但未超出国家农业部无公害鸡蛋标准.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鸡蛋蛋重降低,气室高度增加,浓蛋白减少,在第12天开始出现散黄现象.试验表明,新鲜鸡蛋的保存期不宜超过12 d.【期刊名称】《畜牧与饲料科学》【年(卷),期】2017(038)008【总页数】4页(P67-69,72)【关键词】鸡蛋;微生物;蛋品质;储存时间【作者】薛艳蓉;茂文;赵瑞生;王呈;刘波;李建国【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79.3;TS253.7鸡蛋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为人体提供优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维生素、脂肪和矿物质,被誉为“完全蛋白模式”、人类理想的营养库[1]。
鸡蛋价廉质优,是广大顾客首选的蛋白质营养食品。
我国禽蛋消费主要以鲜蛋为主,约占蛋品消费的90%以上。
常温条件下鸡蛋在贮藏过程中,蛋品质会随着贮存时间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水分蒸发、重量减轻、蛋白水样化、气室增大、哈氏单位变小、散黄等。
常温下鸡蛋品质与贮存时间的相关性分析刘会珍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系,廊坊,065000摘要:研究了常温条件(25℃,相对湿度60~80%)贮藏中鸡蛋品质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贮存时间与失重率呈正相关关系,与蛋黄系数呈负相关关系;蛋白系数和蛋白pH值的变化综合反映了鸡蛋品质的下降过程,在前6天变化迅速,6天以后变化趋势缓慢。
根据鸡蛋在贮藏过程中品质指标的变化,将鸡蛋品质分为4个等级:鲜蛋、次鲜蛋、陈旧蛋和散黄蛋,鸡蛋在常温条件贮藏6天,其品质由鲜蛋迅速降为次鲜蛋,6天后各指标变化速度趋于平缓,18天鸡蛋品质逐渐趋于陈旧蛋,25天出现散黄蛋,30天散黄率达60%以上。
关键词:鸡蛋;常温贮存;鸡蛋品质Acorrelation Study on Egg Quality and Time of Storageat The Normal TemperatureLiu huizhen(Department of Animal Science,Langfang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 065000)Abstract:Exterior and interior quality of eggs were studied at normal temperatu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ime of storage wa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weight losing rate, minus correlation with yolk coefficient.Albumen coefficient and the value of albumen pH reflected declining of egg quality. After 6-d storage, fresh egg become hypo-fresh, banality eggs after 18-d storage, appered dispelling yolk eggs after 25-d storage, the rate of dispelling was exceeding 60% after 30-d storage.Key words:shell egg;at the ambiet tempreture ;egg quality0前言鸡蛋在常温条件下贮藏时,其内部性状发生改变,品质也随之降低,严重影响了鸡蛋的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1]-[3]。
品种和储存时间对鸡蛋蛋黄氧化指标和常规蛋品质的影响巩思佳;付松川;杨静;庄景杰;郜周阳;徐桂云;郑江霞【期刊名称】《中国家禽》【年(卷),期】2022(44)2【摘要】试验旨在探讨两个品种鸡蛋在不同储存时间蛋黄蛋白质和脂质氧化指标、营养成分和常规蛋品质、微生物污染情况的变化趋势。
将490个褐壳蛋和360个绿壳蛋编号后置于室温下储存,从采集当天开始,每隔7 d测定50个鸡蛋的蛋黄共轭二烯、丙二醛和表面巯基的含量,同时测定常规品质;在采集当天和储存70 d后测定30个鸡蛋蛋黄氨基酸、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在采集当天、储存21 d、储存70 d后检测10个鸡蛋的微生物指标。
结果显示:两种鸡蛋蛋黄中的初级氧化产物共轭二烯在前28 d逐渐升高(P<0.05),28 d后显著下降,致使次级氧化产物丙二醛的量显著上升(P<0.05),蛋白质表面巯基含量逐渐降低(P<0.05),上述3个指标在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绿壳蛋蛋黄中的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高于褐壳蛋(P<0.05),两种鸡蛋的哈氏单位、蛋黄系数等常规品质指标在储存期间变化显著(P<0.05);整个试验期间均未在鸡蛋表面和内容物中检出沙门菌等致病菌,蛋壳表面菌落总数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
综上所述,品种和储存时间对鸡蛋蛋黄氧化指标、营养成分、安全性和常规蛋品质均存在显著影响,绿壳蛋营养价值高于褐壳蛋,储存期间的氧化进程也快于褐壳蛋,故存储期与褐壳蛋有差异。
【总页数】10页(P77-86)【作者】巩思佳;付松川;杨静;庄景杰;郜周阳;徐桂云;郑江霞【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73【相关文献】1.杜仲叶提取物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蛋黄胆固醇含量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2.饲粮中不同水平浒苔对蛋鸡蛋黄品质、抗氧化能力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3.饲粮核黄素水平对产蛋期北京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浆生化指标及血浆、蛋黄、蛋清中核黄素含量的影响4.日粮中添加菜籽饼和亚麻籽饼对鹌鹑产蛋性能对鹌鹑产蛋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蛋品质及蛋黄脂肪酸组成的影响5.不同硒源对蛋鸡蛋品质、血清及蛋黄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