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行为消退法
• 行为消退的定义 行为消退的行为学定义是:行为消退发生在
– 一个往常被强化的行为; – 不再导致具有强化作用的结果; – 且因为这个原因,行为在以后不再发生。
• 消退原理 • 假如在一定的情景中,某人发出一个先前被强化
了的反应 , 而该反应并不跟随通常的强化结果 时 , 那么,当他下次遇到相似的情景时,该人特 别少会再有同样的反应。 • 简言之 , 假如环境不理睬一个行为 , 则该行为 将消失。
3、选择强化物
通过家庭访谈与与洛洛沟通,得知有效强化物 “X”(机器人玩具)
详细过程
• 事先与洛洛交谈,帮助他进一步认识上课随便打人行为 的不良后果,增强他减少这一不良行为的意愿,并向他说 明假如他上课少打人一次就奖励一张代券,三张代券就 可换得一个”X"(机器人玩具)。取得该生的同意后,订 立口头契约。
操作性条件反应:
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与影响下,于1937年提 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行为受它的结果的控制;受到强化 ( 奖赏 ) 的行为则会得到巩 固(重复);没有得到强化 , 行为将减弱并最终消失。
操作条件作用原理
行为
按杠杆
行为增加
结果
食物
图示:操作条件作用强化的过程
理论的核心是:假如一个人或者动物做出组织所希 望的行为,那么组织就与此相联系提供强化这种行 为的因素;假如做出组织所不希望的行为,组织就应 该给予惩罚,据此,就让组织成员学习组织所希望的 行为并促使组织成员矫正不符合组织要求的行为 。
经典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注意到狗在嚼吃食物时分泌大量的唾 液,唾液分泌是一种本能的反射,巴甫洛夫还观察到, 较老的狗一看到食物就分泌唾液,而不必尝到食物 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