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1.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 2.匆匆 3.桃花心木 4*.顶碗少年 5*.手指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学弈
一、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 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 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 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 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为:谓,说。 其:他,指后一个人。 与:吗。 非:不是。然:这样。
说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 不是这样的。
3、读熟课文,读懂故事
学弈
弈秋,通国之 善弈者也。使 弈秋 诲 二人弈,其一人 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 一人 虽 听之,一心以为 有鸿鹄 将至, 思 援弓缴 而射之。虽 与之 俱学,弗若 之矣。为是 其智 弗若与?曰:非 然也。
一夜的工作》;《口语交际·习作三》;《回顾·拓展三 》 第四单元: 《14.卖火柴的小女孩》;《15.凡卡》;《16*.鲁宾逊漂流记》;
《17*.汤姆·索亚历险记》;《口语交际·习作四》;《回顾·拓展 四》 第五单元: 《18.跨越百年的美丽》;《19*.千年梦圆在今朝》;《20.真理诞生 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1*.我是最好的老师》;《口语交际·习作 五》;《回顾·拓展五》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
第一单元: 《1.文言文两则》;《2.匆匆》;《3.桃花心木》;《4*.顶碗少
年》;《5*.手指》《口语交际·习作一》;《回顾·拓展一》 第二单元: 《6.北京的春节》;《7*.藏戏》;《8*.各具特色的民居》;《9*.
和田的维吾尔》;《口语交际·习作二》;《回顾·拓展二 》 第三单元: 《10.十六年前的回忆》《11*.灯光》;《12.为人民服务》;《13*.
要求: 1、必须交代时间、人物、事件起因、经过、
结果 2、尽量不要看课本 3、发言清晰、响亮、流畅
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日
两小儿各抒已见
孔子不能定谁是谁非
初出
日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两小儿 辩日
如车盖(大—近) 如盘盂(小—远)
{
}
沧沧凉凉(凉—远)如探汤(热—近)
孔子 不能决
返回
四、质疑、讨论、思考
学生质疑、讨论
2、通过学习,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5、我能背
学弈
弈秋,通国之 善弈者也。使 弈秋 诲 二人弈,其一人 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 一人 虽 听之,一心以为 有鸿鹄 将至, 思 援弓缴 而射之。虽 与之 俱学,弗若 之矣。为是 其智 弗若与?曰:非 然也。
知识巩固 (一)
一、解释词意。
弈: 下棋 善:善于,擅长 援: 引,拉 弗若: 不如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 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 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 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 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 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 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 说:不是这样的。
4、读书明理
1、两个人同时在最好的老师指导下 学棋,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诲:__教_导_ 鸿鹄: _天_鹅__ 俱: _一_起__ 然: _这_样__
知识巩固 (二) 二、解释下面“之”和“其”的含义
通国之善弈者也( 的
)
之 思援弓缴而射之( 天 鹅 )
虽与之俱学( 他,指 那个专心学习的人
)
其一人专心致志( 他们,指学弈的两个 其
为是其智弗若( 这个人,指不专心学习的人
看图用自己的话叙述故事
两 小 儿 辩日
选自《列子 汤问》
一、读课文 正音
dòu
yú cāng
辩斗 盘盂 沧沧凉凉
tāng shúwèi zhì 探汤 孰为 汝多知乎
返回
二、学生分组讨论
1、疏通文意,理解文中有关字句 2、学生就不懂得字词质疑,其他学生讨论、
回答 3、重点字句检测
三、复述故事
yì yǔ jù fú yǐ 学弈 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 huìhónghú zhuó yú 诲 鸿鹄 弓缴 弗若与
【字音】
思援[yuán]弓缴[zhuó]而射之 为[wèi]是其智弗[fú]若与[yú]?
学弈
弈秋,通国之 善弈者也。使 弈秋 诲 二人弈,其一人 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 一人 虽 听之,一心以为 有鸿鹄 将至, 思 援弓缴 而射之。虽 与之 俱学,弗若 之矣。为是 其智 弗若与?曰:非 然也。
此不为( )而( )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 ) ,及其日中如( ) ,
2.理解句意,读懂课文。
学弈
弈秋,通国之 善弈者也。使 弈秋 诲 二人弈,其一人 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 一人 虽 听之,一心以为 有鸿鹄 将至, 思 援弓缴 而射之。虽 与之 俱学,弗若 之矣。为是 其智 弗若与?曰:非 然也。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之:他,指前一个人。 俱:一起。 弗若:不如。 矣:了。 虽然与第一个人一起学,但是不如他。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 知”,要诚实谦虚。 4、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同结 论,要注意客观科学地分析事情。
返回
五、背诵(减字法)
1、初试背诵(减去文中少量字句,引导背诵) 孔子( ) ,见两小儿( ) 。问其( ) 。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 ) ,而日中时( )也。” 一儿以( ) ,而日中时( ) 。 一儿曰:“日初出( ) ,及日中则( ) ,
) )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
1、使弈秋诲二人弈。 (人们)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 2、思援弓徼而射之。
想着引弓箭去射天鹅。 3、为是其智弗若与?
以为(说)是这个(人)的智力比不上(那个人)吗?
试一试
说说下列“之”分别指什么。 1.一人虽听之 ( 弈秋)的教导 2.思援弓缴而射之 ( 鸿鹄) 3.虽与之俱学 ( 他,指前) 一个人 4.弗若之矣 ( 他,指)前一个人
教师引导质疑
太阳是远是近,两小儿各有不同的结论,其 根据是什么?
两小儿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孔子 答不出来,他的态度是怎样的?可取
吗? 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启示
1 、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 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要不断学习。
2、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 大胆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