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新区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0.73 MB
- 文档页数:173
介绍要点一、温江---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二、温江八大功能分区中涉及和盛镇的功能区情况三、和盛镇2011规划四、友庆片区五、国际科教艺术城片区温江----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区位介绍:成都平原腹心,属于成都市主城区,西部新城核心区域。
东临成都市青羊区,南毗邻双流县,西接崇州市,北靠郫县、都江堰市。
水文状况:温江河流均属于岷江水系。
境内四条大河—金马河、杨柳河、江安河、清水河自东南呈扇状分布,其走向与县境地势一致。
气候类型: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平均气温15.9℃。
平均降雨量972mm,平均日照1168小时。
平均相对温度84%。
素有“金温江”之称。
行政区划:柳城街道、公平街道、涌泉街道、天府街道、和盛镇、金马镇、永盛镇、永宁镇、万春镇、寿安镇。
人口面积:幅员面积277平方公里,人口近40万。
功能片区布局介绍:1、科技园片区(天府街道、金马镇)2、光华涉外经济区(涌泉街道)3、文化产业片区(涌泉街道、公平街道)4、金马国际体育城片区(金马镇、和盛镇)5、成都国际医学城片区(永宁镇)6、国际乡村度假产业片区(寿安镇、万春镇、和盛镇)7、现代农业产业片区(永宁镇、和盛镇)8、和盛职教片区(和盛镇)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成都金马国际体育城•规划统筹区域约2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约4平方公里;•预计总投资约680亿元,建设周期8-10年;•增加就业岗位3-5万人;•年吸纳旅游者600万人次。
发展部署:•两年跑马—亚洲一流赛马中心投入运营•五年成链—以赛马业为龙头集体育、旅游、休闲、研发、优质配套为一体的产业链初步形成•十年兴城—形成一座产业结构及设施完善、影响力大、经济效益高的现代化运动休闲新城产业发展规划方向:•以运动休闲产业为核心•以专业体育竞技赛事为引领•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和旅游休闲产业•形成以体育产业为特色的高端体育产业集群产业类型:项目板块划分示意图项目发展情况:马术体育公园:已完成5号通道施工;已完成一期工程施工前期工作准备;滑雪场:由室内滑雪场馆、室内滑冰场馆及五星级酒店、大型会议中心等组成;已开展方案设计及搬迁工作,计划于9月正式动工。
成都市温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一、规划背景 1(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1(二)“十二五”面临的发展环境 4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6(一)指导思想 6(二)发展目标 8三、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 11(一)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形态 121、深入打造生态田园型现代化新区 122、全力推进功能区建设 123、建设生态田园示范线 14(二)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 161、完善提升城市功能 162、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163、提升人口城市化质量 17(三)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171、加强新村建设 172、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173、创新农业农村经营方式 18(四)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体系 181、构筑立体交通网络 182、建设智能温江 213、推进城乡市政公用设施一体化 22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4(一)推进“兴三”进程 241、大力发展健康产业 242、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253、提升发展商务商贸产业 254、积极培育信息产业 26(二)加强“优二”力度 271、推动现代制造业高端化 272、推动园区转型发展 28(三)做优做强都市农业 291、促进特色农业提档升级 292、建设农业科技总部基地 30五、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31(一)扩大消费需求 311、有效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312、培育新消费热点 323、改善消费环境 32(二)优化投资结构 321、调整政府投资导向 322、全面拉动社会投资 333、提高投资管理水平 33(三)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331、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332、强化人才资源保障 34六、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35 (一)深入建设“绿色温江” 351、加强生态建设 352、加强环境治理与保护 363、完善环境管理机制 36(二)着力打造“低碳温江” 371、推进产业低碳化发展 372、大力发展低碳建筑和低碳交通 373、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38(三)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381、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382、节约利用能源资源 383、节约利用水资源 39七、加快建设“文化名区” 39(一)提高全社会文明素质 39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40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0(二)全面繁荣文化事业 401、完善公益性文化设施 402、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 403、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41(三)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411、优化发展环境 412、培育市场主体 413、繁荣文化市场 42(四)塑造区域文化特色 421、加强文化保护与传承 422、深入推进文化植入 42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43(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431、深入推进以创业促就业 432、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443、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44(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451、完善城乡社会保险制度 452、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463、改善困难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 46 (三)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 461、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462、着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473、积极发展体育事业 484、加强人口管理和服务 48(四)优化创新社会管理 491、深化城乡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 492、大力发展社会组织 503、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50(五)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511、健全民主制度 512、加强法制建设 51九、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51(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521、扎实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 522、深化镇(街)机构改革 52(二)深入推进农村“四大基础工程” 521、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522、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533、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534、推进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54 (三)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 541、完善财政体制 542、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54(四)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 551、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552、推动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55(五)深化开放合作 551、营造国际化城市氛围 562、实施城市营销战略 563、推进现代投资促进活动 564、加强多层次区域合作 57十、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57(一)建立分类指导的实施机制 57(二)强化重大项目支撑 58(三)健全规划管理体制 59(四)健全规划实施监督评估制度 59“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是全市深入推进试验区建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也是温江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率先实现城乡全面现代化,建设生态田园型现代化新区的攻坚时期。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温江区城市总体规划(2014-2020)》的批复正文:----------------------------------------------------------------------------------------------------------------------------------------------------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温江区城市总体规划(2014-2020)》的批复成府函〔2015〕56号温江区政府:你区《关于审定〈温江区城市总体规划(2014-2020)(暨卫星城总体规划)〉的请示》(温府发〔2014〕96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温江区城市总体规划(2014-202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温江区是成都市重要的教育科研基地,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卫星城。
三、规划期限为2014-2020年,2030年为远景展望。
四、城市规划区范围为温江区全域。
在成都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行为,应符合《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
规划形成一个卫星城,一个小城市,三个特色镇,一个一般镇的城镇体系。
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保护好成温邛高速路以北区域的自然水系和田园风光,建设美丽乡村,统一全区规划建设标准,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础设施一体化。
五、到2020年,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76平方公里以内,城区北至成温邛高速(公平及农科城段北至天乡路-民飞路),西至金马河、东及南至温江区区界。
建设用地的使用应与温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坚持集约高效利用土地。
城区之外的各级城镇规划规模应在镇总体规划中具体论证确定。
六、坚持“四态合一”的规划建设理念,充分体现现代化的城市形态、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优美化的城市生态融合发展。
七、按照“独立成市”要求,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形成功能复合的城市中心,提升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质量,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
成都市温江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情况温江区城乡规划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新”和“统筹”为主线,以建立城乡规划编研成果、管理制度、技术支撑三套体系构建依法行政基础,以统筹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片区产业项目三种手段和实施网格化监管践行科学发展。
通过近几年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已步入科学、规范、高效、便民的健康发展轨道,全区以“三个集中”为特点的科学发展和依法行政的规划基础已初步形成,同时在城乡统筹实践中锻炼和造就了一支作风顽强、善打硬仗的高素质规划干部队伍,为城乡规划的科学制定和全面贯彻实施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一、构建规划编研体系,引领区域科学发展多年来,不断健全优化城乡规划编研体系,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民生规划的编研力度,逐步形成了从宏观到微观、从策略到实施的相对完善的城乡规划编研体系。
特别是在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创新思路、改进方法、强化措施,基于以“三个集中”为核心理念的城乡规划编研体系得到不断健全完善。
(一)城乡规划编制方面:6年来,全区已投入3800余万元编制各层级城乡规划7O多项,实现了全区域总规满覆盖,城区和重点镇及一般镇城镇区控规满覆盖,主要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等专业规划满覆盖,“全境温江”城乡规划体系基本形成。
其中编制完成温江区发展战略规划、城乡形态研究、“三区两带”产业功能区规划等谋略层面的战略规划5项;文庙片区保护规划、“一路两河”城市设计、光华大道沿线城市设计、江安河绿地景观风貌规划等策划层面的城市设计22项;温江区城市分区规划,两个重点镇万春、永宁城镇总体规划,两个新市镇和盛、寿安城镇总体规划以及一般镇永盛镇等总规层面的总体规划12项;城市排水专项规划、电力规划等统筹层面的专业专项规划30项;新城区、老城区、科技园工业区、职教园区等实施层面的控制性详细规划11项;花土社区、惠民社区、天乡路社区等新型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24项。
成都市温江区城镇及村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2014)成都市温江区规划管理局目录第一部分总则 (1)1、目的 (1)2、适用范围 (1)第二部分温江城镇地区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第一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2)1. “三线”管理 (2)2. 用地比例 (2)3. 建设用地规划指标控制 (5)4. 建设用地停车 (9)5.全民健身活动场所 (10)第二章建筑形态管理 (11)1. 建筑面宽 (11)2. 建筑高度 (12)3. 建筑间距 (12)4. 建筑退界 (15)5. 建筑屋顶 (18)第三章公共开敞空间规定 (18)1.公园绿地 (18)2.湖泊水系 (19)第四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定 (19)1. 文化服务设施 (19)2. 医疗卫生设施 (20)3. 体育设施 (20)4 . 教育科研设施 (20)5. 养老设施 (20)6 . 农贸市场 (20)7 . 行政管理 (20)8. 社区综合体 (20)9 .工业集中发展区(点)公服设施配置 (20)第五章历史文化保护 (21)第六章道路交通及停车场管理 (21)1. 城市快速路系统 (21)2. 城市道路系统 (22)3. 公共交通 (22)4. 停车场 (22)第七章地下空间规划 (22)第三部分温江农村新型社区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3)第一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23)1. 用地选址及布局 (23)2. 用地标准 (23)3. 建筑高度及风貌 (23)4. 建筑退界 (24)第二章公共服务设施 (24)1. 布局原则 (24)2. 公共配套设施指标 (24)3. 其他设施 (25)第三章道路交通及停车场 (26)1. 道路选线 (26)2. 道路分类 (26)3. 桥梁 (26)4. 停车 (26)第四章基础设施 (27)1. 总则 (27)2. 给水设施 (27)3. 排水设施 (27)4. 防灾设施 (27)第四部分温江智慧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要求 (29)第五部分附则 (30)附录一名词解释 (31)附录二建筑间距图示 (33)第一部分总则1、目的为推进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加强规划管理,确保规划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成都市城镇及村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等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技术规范,结合温江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2019年第8期现代园艺“公园城市”理念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探寻———以温江区光华等5个公园概念设计方案为例王珏(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摘要:“公园城市”是新时代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思想。
以温江光华等5个公园的概念设计方案为例,围绕“人、城、境、业”4个要素探索建设路径,紧密结合温江四级规划体系,统筹设计了5个璀璨相连、产城融合的大美公园。
关键词:公园城市;温江四级规划体系;人文生态环境1背景概述———总书记“公园城市”理念1.1项目意义规模空前的城市化进程使得数以亿计人口涌向城市,在享受都市生活带来的便利时,却不得不面对千城一面的景象,人与自然的关系正渐行渐远。
幸运的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诉求,赋予了城市发展更高的标准。
1.2“公园城市”理念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公园城市”这一最新理念,知名规划专家给出了当前的答案“在原来田园城市、花园城市、园林城市的基础上升级的新版本,在当今的城市规划设计中,一大进步正是在城市中融入公园,这一理念将会引领城市未来发展。
”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1.3设计内容2018年,成都市规划局公布《成都市100个公园概念设计方案全球征集公园名录》,开展征集100个新建公园的概念设计方案。
项目启动覆盖全域,聚力建设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
其中既有13333.33hm2的大型公园,也有6.67hm2的小型公园。
其包括运动、生态、城市、社区、带状、综合等十几种公园的类型。
其中,温江区将新建5个公园。
分别为光华公园、杨柳河公园、江安河公园、金马河公园及鲁家滩公园。
2“公园城市”建设案例解析“公园城市”是对理想城市环境的形象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