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经济动物养殖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6
特种养殖是指专门针对特定动植物进行饲养、繁殖和经营的一种养殖方式。
这些特殊的养殖对象往往具有独特的生态特点和经济价值。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特种养殖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特种养殖方式。
一、蚕桑养殖蚕桑养殖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特种养殖方式。
蚕桑养殖主要以家蚕为养殖对象,通过饲养蚕宝宝并收获蚕茧来获取丝绸的原材料。
蚕桑养殖需要准备适合蚕宝宝生长的桑叶,并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
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时给蚕宝宝更换桑叶,并控制好温湿度。
蚕桑养殖的好处是,既可以获取丝绸的原材料,又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此外,蚕桑养殖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桑树的种植和绿化。
二、花卉养殖花卉养殖是一种以花卉为主要养殖对象的特种养殖方式。
花卉养殖可以分为室内养殖和露天养殖两种方式。
不同的花卉养殖方式需要不同的环境和技术,但基本的养殖原则是相同的。
花卉养殖有许多好处。
首先,花卉是美丽的,可以作为装饰品使用,并能提供愉悦的视觉享受。
其次,花卉也是一种绿化材料,在城市和农村的绿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花卉养殖也可以成为创业的机会,通过销售花卉来获取经济收益。
三、蜜蜂养殖蜜蜂养殖是指专门饲养蜜蜂以获取蜂产品的养殖方式。
蜜蜂养殖主要以蜜蜂为养殖对象,通过蜂巢采集蜜蜂的蜜、蜜蜂浆和蜂蜡等产品。
蜜蜂养殖需要提供适合蜜蜂生长的蜂箱,并提供充足的花蜜和花粉作为蜜蜂的食物。
蜜蜂养殖的好处是,蜜蜂可以帮助传粉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蜜蜂还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蜂产品,如蜂蜜、蜂蜡和蜂胶等,这些产品具有很高的经济和保健价值。
四、水产养殖水产养殖是一种以水生动植物为养殖对象的特种养殖方式。
水产养殖包括养殖淡水生物和养殖海水生物两种方式。
不同的水产养殖方式需要不同的水质、养殖设备和饲料等条件。
水产养殖的好处是,可以提供丰富的水产品,如鱼类、贝类和虾蟹等。
水产养殖可以帮助缓解渔业资源的压力,保护生态环境,并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
特种经济动物:是指有别于传统的养殖业而言的,除家畜、家禽和家鱼以外的其他有较大经济价值且不同程度被人工驯养,又能进行人工养殖的各种野生动物。
脱盘(或脱角):即是鹿头上角盘(骨化的残留茸根)或骨质角于翌年春季新茸萌发时脱落的过程。
三叉茸:梅花鹿小鞍子茸愈长愈大,经大鞍子,二杠,瓜角阶段,开始分生第二分枝,待生长至分生第三分枝均称三叉茸。
砍头茸:从第二颈椎处颈下切开皮肤和动脉管。
此时压脖杠的人须机动灵活,即要固定住,又不能压得过紧,以免影响排血,放完血后沿刀口将颈皮做环形切断,再向前方把肌肉用尖刀横向切开,从一、二颈椎间将头部分解下来。
刺激性排卵动物:如兔和水貂,是指卵巢发育成熟的卵泡,必须经过交配刺激的诱导之后才能排出的动物。
二杠茸:指具有一个侧枝的花鹿茸。
王子鹿填空题1.梅花鹿在我国养殖的品种有:双阳梅花鹿、长白山梅花鹿、西丰梅花鹿。
2.国内养殖马鹿的品种有:天山马鹿、塔里木马鹿、东北马鹿。
3.食用狗肉的国家有:中、韩、朝、越南、印尼等。
4.人工养殖的水貂按毛色可分为:标准黑、彩色两大类。
5.人工养殖的狐的生物学分类:赤狐、银黑狐和北极狐,前二者是狐属,后者是银狐属。
6.貉按南北可分为:南貉,北貉7.中国养殖最多的貉是:乌苏里貉8.梅花鹿和马鹿的妊娠周期:9.公鹿的生长周期为:1年;四阶段是:生茸前期、生茸期、配种期和配种恢复期;三阶段为:配种期、生茸期、越冬期。
10.蚯蚓的主要习性是“六喜”:喜阴暗、喜潮湿、喜安静、喜温暖、喜甜酸味、喜同代同居;“六怕”:怕阳光、怕震动、怕水淹、怕闷气、怕农药、怕酸碱。
11.蚯蚓的品种:大平2号、北星3号、大平3号。
12.三大毛皮动物的妊娠期平均值:47天,50~58天,54~65天。
13.犬的妊娠期:60天。
14.水貂的发情特点:季节性多次发情;狐的发情特点:季节性一次发情;貉的发情特点:季节性一次发情简答题一、犬的生物学特性1.忠于主人,感受情深厚;2.犬的智力发达;3.嗅觉、听觉灵敏、视觉不发达;4.犬的情绪变化丰富。
1、经济动物的特点:(1)具有地域的特异性:特种经济动物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其分布范围有限,对生活环境有特殊的要求(2)其特异性具有相对性:包括地域上、时间上的相对性(3)驯化历史较传统,比家畜禽驯化晚(4)有特殊的价值,如观赏价值、要用价值、肉用价值、皮用价值等。
2、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特点:(1)高投入,高产出,资金周转快(2)高效益、高风险(3)季节性、环节性和技术性强(4)信息性强(5)规模生产、规模效益3、特种经济动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1)品种的评定标准不明确,市场不规范,抄种倒钟现象十分严重(2)所做的研究工作相对较少,品种选育、繁殖、饲料加工、畜禽舍设计与规划、环境控制等养殖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大多数经济动物不具备集约化生产的技术条件(3)动物产品的加工相对落后,产品规格化成本都低,销售渠道不畅,常因产品无法转化,造成价格暴跌,挫伤养殖户的积极性(4)缺乏正确的宣传和引导,过分夸大经济动物的养殖效益,常出现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局面,生产的稳定性差4、犬的生理特性(1)嗅觉极灵敏,喜吃肉食和腥味食物(犬嗅觉细胞的数量是人的40多倍,优于人类上百倍);(2)听觉灵敏(是人类的16倍);(3)视觉较差(全色盲);(4)味觉较迟钝;(5)智力较强;(6)不耐热,爱好清洁(适宜温度是15~17℃);(7)有极强的归家本领;(8)有排尿标记的习性;对光和火有强烈的恐惧感;以声音表达情绪5、种犬的选择种犬的品质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优劣,因此(1)要选择体质健壮、生长发育良好,繁殖力强,遗传性状稳定的犬(2)优良的公犬一般体态匀称,被毛紧密,膝距适中,头型端正,臀部较肩部略高,背平直,胸围宽,腹部紧,尾直,锤而有力,口齿整齐,生殖器官发育良好,雄性强,无遗传缺陷(3)纯种犬要在本品种内选择,以防品种退化,对有相同缺点的公母犬不宜交配(4)配种年龄最好是壮龄配壮龄,或壮老结合,不能老配老,严禁近亲交配6、哺乳期仔犬的饲养管理(1)a、哺乳期仔犬被毛稀少,保温能力差b、大脑未发育完全,体温调节机能低,特别怕冷c、消化机能不健全,容易患病(2)及时吃初乳a、仔犬可以从初乳中获得15%的免疫球蛋白b、初乳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和丰富的维生素,并且还有多种抗体(3)及时补饲a、从15日龄开始,以后逐渐增加,仔犬需要量大,而母犬的泌乳量减少,因此需要补饲b、补饲应该少喂多餐,促进仔犬消化系统发育,可以给一些味美的粥,并加入适量鱼肝油和骨粉c、补饲可及时仔犬拉肚子(4)及时分群断奶,45天左右母犬停止泌乳。
简述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基本特点摘要:一、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定义与分类二、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基本特点1.经济价值高2.养殖技术要求高3.品种多样性4.生态环境适应性强5.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正文: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是指针对具有特殊经济价值的动物进行的人工饲养和繁殖。
这类动物通常具有高经济价值、技术要求高、品种多样、生态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
在我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场的广泛认可,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一、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定义与分类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家禽、家畜、水产、宠物、野生动物等。
这些动物在养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以为养殖户带来丰厚的收益。
同时,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也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二、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基本特点1.经济价值高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如肉鸡、肉羊、水产等。
这些动物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价格,有利于养殖户提高收入。
2.养殖技术要求高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对技术要求较高,包括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繁殖等方面。
养殖户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提高养殖水平,以确保动物的健康成长。
3.品种多样性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品种繁多,如肉羊有萨福克羊、杜泊羊等,家禽有肉鸡、蛋鸡等。
养殖户可以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养殖。
4.生态环境适应性强特种经济动物具有较强的生态环境适应性,如水产养殖在水域、陆地均可进行;野生动物养殖可在山区、平原等地域开展。
这为养殖户提供了更多的养殖场所选择。
5.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扶持。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特种经济动物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为养殖户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前景。
总之,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原则
1.科学管理: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应基于科学的管理原则,包括饲养、疫病防控、繁殖等方面。
科学管理可以提高特种经济动物的生长速度、肉质品质和繁殖能力。
2.合理饲养:特种经济动物的饲养应根据其生理特点和饲养需求进行合理配方和饲养措施。
合理的饲养可以提高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效益,减少饲料浪费和环境污染。
3.疫病防控: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过程中,疫病防控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定期的疫苗接种、疫病监测和隔离措施,可以减少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特种经济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4.环境保护: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应遵循环境保护的原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资源的浪费。
采取合理的废弃物处理、节约能源和水资源的措施,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5.市场导向: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应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生产。
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选择适宜的养殖品种和经营模式,可以提高特种经济动物的销售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一、名词解释1.特种经济动物:是指传统的家畜家禽以外的其它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且不同程度被人驯养的野生动物。
2.乳鸽:3.鸽乳:4.初配年龄:第一次交配的年龄。
5.初乳:6.假妊娠:指母兔经交配或爬跨刺激排卵而未受精,卵巢形成黄体,表现妊娠的现象。
7.体成熟:8.性成熟:动物生殖器官开始产生具有受精能力的生殖细胞时间。
9.发情周期:二、填空题1、按用途和特点经济动物可分为皮毛、药用、特种珍禽、观赏动物、实验、指示、宠物。
2、仔兔/仔犬分为闭眼期和开眼期时期。
3、母兔是刺激性排卵动物可以有计划繁殖。
4、人工初生动物要做到定时、定量、定温、定质。
5、小型哺乳动物检查妊娠的方法有摸胎法、称重法、试情法。
6、犬的妊娠期是58~66天。
7、训犬的基本要领:诱导、强迫、禁止、奖励,训犬的基本技能:随行、坐下、卧下、街行。
8、鸽子是素食性动物。
9、鸽子的孵化期为17天。
10、鸽子性成熟的年龄为5~6月龄。
11、蛇是变温动物。
12、鸽子配种的公母比例为1:1。
三、问答题1、饲养经济动物的意义?2、兔子生理特点有哪些?简述与饲养管理的关系?答:生理特点:采食性:草食动物,喜吃多叶性饲料和加工的颗粒饲料,不喜欢吃禾本科牧草和动物性饲料。
有啃咬硬物习惯;挑食喜欢食物;有惯食性,饲养时不要突然更换饲料。
食粪性:家兔的食粪性是指家兔吃自己部分粪便的本能行为。
这属正常的生理现象,对家兔有益。
通常家兔排出两种粪便,一种是粒状的硬粪,在白天排出。
一种是团状的软粪,在夜间排出。
家兔排出的软粪时会自然弓腰用嘴从肛门处吃掉,稍加咀嚼便吞咽,每天所排的软粪全部被自己吃掉,只有当家兔生病时才停止食粪。
3、种公兔饲养管理的要点是什么?‘‘四不配’’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要点:1、营养要全价,主要保证蛋白质供应,2、能量饲料比例要合适,3、饲料体积不宜过大,以免造成草腹,配种困难,4、加强运动和卫生,减少生殖器官疾病的发生,5、合理配种使用:未到年龄公兔,不过早参加配种,防早衰;青年兔实行隔日配种制度;成年兔,1天可配2次,连续2天,休息1天。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总结汇报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以及市场需求的养殖模式。
本文将对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进行总结汇报,包括其概述、发展现状、优势和挑战等方面。
一、概述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是指养殖那些具有高经济价值和独特特性的动物,如蜜蜂、爬行类动物(如蟒蛇、鳄鱼等)、宝贝贝(如珍珠蚌、紫貂等)等。
这些动物多具有高效的繁殖能力、适应性强和收益高等特点,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
二、发展现状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
首先,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种类越来越多,供求逐渐平衡。
其次,养殖技术得到了大幅提升,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益,还缩短了养殖周期。
此外,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产业也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包括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三、优势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有以下几个优势:1.市场需求旺盛:特种经济动物的产品多具有独特的加工和药用价值,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市场需求旺盛稳定。
2. 投资回报高: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投资回报相对较高,盈利能力强。
而且,养殖规模灵活,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
3. 生态环境友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一般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相对较小,能够与周围环境协调发展。
四、挑战特种经济动物养殖面临一些挑战:1. 养殖技术不稳定:由于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品种繁多,对养殖技术的要求也不同,技术不稳定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2. 市场风险: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受市场波动和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影响较大,投资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洞察力和风险意识。
3. 保护动物资源:一些特种经济动物属于珍稀动物,养殖中需要加强动物保护,合理利用资源。
五、发展建议为了进一步促进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技术研发和培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使其更稳定和可靠。
2.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监管和管理,保护动物资源并建立起健全的市场机制。
3.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市场认知度,吸引更多投资者加入。
54个特种养殖项目皮毛动物:银狐、貉、北极狐、水貂、海狸鼠。
食用和药用动物:果子狸、野猪、梅花鹿、马鹿、疣鼻栖鸭、绿头鸭、环颈雉、火鸡、珠鸡、石鸡、蓝孔雀、蓝胸鹑、鹌鹑、非洲鸵鸟、大美洲鸵、鸸鹋、巴西龟等。
宠物:花鼠、仓鼠、麝鼠、毛丝鼠、豚鼠等。
作观赏用的野生动物:鸡尾鹦鹉、虎皮鹦鹉、费氏牡丹鹦鹉、黄领牡丹鹦鹉等。
一、特种经济动物定义1、狭义上来说,特种经济动物指的是具有特定经济用途和经济价值,可以给人类提供特殊产品,借此来满足人类不同需求的人工规模化饲养的动物。
主要包括2003年发布的54种可以用于商业性经营利用的陆生野生动物。
2、广义上来说,特种经济动物指的是已经驯化成功了,但是仍未广泛应用的野生动物以及还在驯化中的野生动物。
主要包括特种水产经济动物,禽畜特殊品种以及需要驯养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
二、54个特种养殖项目1、皮毛动物:银狐、貉、北极狐、水貂、海狸鼠等。
2、食用、药用动物:果子狸、野猪(杂交)、梅花鹿、马鹿(除开塔里木亚种)、疣鼻栖鸭、绿头鸭、环颈雉、火鸡、珠鸡、石鸡、蓝孔雀、蓝胸鹑、鹌鹑、非洲鸵鸟、大美洲鸵、鸸鹋、巴西龟、鳄龟、中华鳖、尼罗鳄、湾鳄、暹罗鳄、中国林蛙、黑龙江林蛙、猪娃、虎纹蛙、蝎子、双齿多刺蚁、大黑木工蚁、黄蹦蚁、蜈蚣等。
3、宠物:花鼠、仓鼠、麝鼠、毛丝鼠、豚鼠等。
4、只准观赏的野生动物:鸡尾鹦鹉、虎皮鹦鹉、费氏牡丹鹦鹉、桃脸牡丹鹦鹉、黄领牡丹鹦鹉、白腰文鸟、黑喉草雀、七彩文鸟、橙颊梅花雀、红梅花雀、禾雀、栗耳草雀、金丝雀等。
三、特种经济动物分类1、草食类:梅花鹿、马鹿、羚羊、香樟、牦牛、骆驼、小尾寒羊、肉兔、野兔等。
2、杂食类:肉狗、香猪、小型猪、果子狸、麝鼠、竹鼠、蛇、蛤蚧、野猪、毛驴、猫、牛蛙、林蛙、美国青蛙等。
3、特禽类:中国黑凤鸡、白凤鸡、贵妇鸡、珍珠鸡、七彩山鸡、火鸡、褐马鸡、金鸡、宫廷黄鸡、丝光鸡、绿壳蛋鸡、麻雀、山雀、鹌鹑、孔雀、鹧鸪、绿头鸭、野鸭、野鹅、肉鸽、鸵鸟、观赏鸟等。
绪论一、特种经济动物的概念及其特点1,特种经济动物的概念所谓经济动物,从广义上来讲泛指对人类有益、并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
从动物学的观点来看,它几乎包括了较高等的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动物及较低等的两栖类、鱼类、节肢类、软体类和多种昆虫类动物。
从这个意义来讲,家畜、家禽也属于经济动物。
狭义的经济动物是指除家畜、家禽以外,由人类饲养和保护,其本身或其产品有较高经济价值又有不同生物学特性的一类由野生变为驯养的动物。
特种经济动物是针对某一地区传统养殖业而提出的新概念,目前尚无确切的定义。
人们习惯上把具有某种特殊经济性状且价值很高的经济动物称为特种经济动物;通常是指具有特殊的药膳用、毛皮用、肉蛋用和观赏用等价值,并能产生较高经济效益的动物。
2,特种经济动物的特点(1)有特殊的价值。
(2)驯化历史较传统家畜禽晚。
(3)其特异性具有相对性。
地域上的相对性:时间上的相对性:(4)有地域的特异性。
(5)季节性繁殖。
二、特种经济动物的分类1.按动物的用途分类毛皮动物类:药用动物类:观赏动物类:伴侣动物类:2.按动物的自然属性分类特种兽类:特种珍禽类:特种水产类:其他类:3.按照动物的生物学分类原则分类哺乳类:鸟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其他类:三、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研究的内容生物学特性,繁殖,育种,饲料,饲养管理,产品初加工,病害防治四、发展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意义1.提供特定产品,满足人们特殊需求(发展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2.发展农业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是当前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3.增加出口创汇,支援国家建设4.资源共享,促进文明建设(有利于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5. 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五、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现状任何一种动物的养殖要发展成一种产业,都必须经历抓捕驯化、小群饲养、适度规模养殖和集约化生产四个阶段。
由于经济和科技落后、生活水平低等因素,使得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长期处在抓捕驯化和小规模生产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经济动物的生产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经济动物的生产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品种的评定标准不明确,市场不规范,炒种倒种现象十分严重,影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正常发展。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考试题型参名词解释1、特种经济动物:特种经济动物是指具有特殊经济价值和特别用途的动物。
泛指除家畜家禽以外的其他人工养殖的动物。
包括经济价值较高的兔、鹿、貂、鹌鹑、肉鸽、乌骨鸡、火鸡、鸵鸟等,以及猫、狗、鹦鹉、八哥、斗鸡等具有特别用途的动物。
2、驯化:驯化是通过给动物创造新的环境,对动物行为的控制与运用,给予食物及其他必要的生活条件而使其适应人工养殖条件并能保证实现生产目的的行为和过程。
3、冬眠性(蛙):蛙属于变温动物,其体温和活动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一般在10月中旬以后,气温低于10℃时,停止活动和摄食,潜入水底淤泥或潮湿的松土层中冬眠越冬,翌年3月气温回升到10℃以上时,越冬期结束。
4、晚成鸟:晚成鸟是指雏鸟从卵壳里出来时,发育还不充分,眼睛还没有睁开,身上的羽毛很少,甚至全身裸露,腿、足无力,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要留在巢内由亲鸟喂养的鸟。
如肉鸽。
5、全进全出制:一个生产区内同时只能引进饲养同一品种、同一日龄的特禽,到时统一淘汰。
分为同一栋禽舍和同一生产小区的全进全出。
其优点是可以腾出空闲时间,进行严格彻底的场地消毒,防止疫病的传播。
6、嗜睡性(兔):家兔白天在一定条件下很容易进入睡眠状态,此时,家兔除听觉外,其它刺激不易引起兴奋7、抱性(火鸡):母火鸡一般每产10-15枚蛋就要出现一次抱窝行为。
8、早成鸟:雏鸟孵出时即已充分发育,被有密绒羽,眼已经睁开,腿脚有力,早成鸟在绒羽干后,可随亲鸟觅食。
大多数地栖鸟类(如鸡)和游禽类(鸭)属于早成鸟。
9、离地饲养制:禽群离开地面活动于铁丝网上,周围栏网以禽群钻不出去为宜。
便于管理和清粪,可减少疾病发生,育雏成活率高。
10、人工催眠(兔):将兔腹上背下固定好,用手顺毛方向抚摸其胸腹部,同时,用食指和拇指按摩其太阳穴,家兔很快就进入睡眠状态。
11、品种:品种是畜牧学概念,是人们为了一定的生产目的,在自然和社会双重条件下,经过长期有目的的人工选择的、有一定生产和外观特点、且遗传稳定的畜禽群体。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项目大全(珍禽系列)特种养殖与常规养殖相比,风险更大,可能带来的收益也更高。
常规养殖是经常性的,而特种养殖有一定的机遇性。
这就需要农民朋友提高市场风险意识,适当扩大或缩小养殖规模,或者改变养殖品种,准确把握住市场“脉搏”。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我国特种养殖的各种项目,今天先来看看珍禽类有哪些吧!鹌鹑鹌鹑是一种食用性很强的家禽,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食物--鹌鹑肉和鹌鹑蛋,被人们加工成各种各样的食品在市场中出售,是最受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
并且还具有很多的药用价值,是国内一致公认的珍贵食品和滋补品,具有动物人参之称。
鹌鹑每年平均产蛋率达85%~90%,饲料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见效快,好管理,好饲养。
在笼养条件下,每3平方可饲养400只左右(以6层笼计算),养1000只鹌鹑,40日龄左右产蛋,平均每日产蛋20斤左右,每日850~900枚,每日可获利25元左右。
山鸡山鸡养殖在我国养殖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是目前国内开发最成功的著名珍禽之一,已经在我国各地特别是城市、沿海地区、香港、澳门等地形成了一股吃山鸡、吃野味的消费习惯和潮流。
目前国内山鸡的缺口还十分巨大,据统计仅广东、福建、上海等沿海地区年需求量就达5000万只,而全国实际供应量不到600万只。
因此,目前人工养殖山鸡仍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经济效益。
野鸭养殖野鸭市场潜力大。
除了放养之外,均采用玉米、米糠、豆胚、绿粉等喂养,原生态养殖,颇受市场青睐。
绿头野鸭既可摆上市民餐桌,羽毛又可做防寒保暖材料,雄性绿头野鸭羽毛还可做服饰及工艺加工品。
经济效益可观。
肉鸽肉鸽是人类理想的保健食品。
肉鸽的饲养周期短,周转快。
乳鸽一般25—30日龄可以上市,而一只肉用仔鸡需50~60天才能上市,这样鸽的制种所需成本比鸡要少。
据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调查,目前专业户养殖肉鸽,每年养100对种鸽,销售乳鸽每月可获利600-800元,年纯收入7000~9000元。
如果将优良乳鸽进一步培育,作为种苗出售,价值更为可观。
特种动物养殖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近年来发展很快,特种经济动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从利用价值上可以将特种经济动物分为药用动物、裘皮(革)用动物、肉用动物和观赏动物等几大类。
狭义而言,我国目前饲养的特种经济动物主要指国家林业局在2003年发布的可以从事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54种陆生野生动物。
广义而论,特种经济动物还包括一些水产经济动物(鱼、虾、蟹和贝等)。
畜禽的特殊品种(乌骨鸡、鸽和观赏犬等)和因特殊需要驯养繁殖利用的陆生野生动物(鸿雁、熊和狍等)、本文对目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特点1.1高投入、高产出和高风险与普通畜禽养殖相比,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成本相对较高,主要表现个引种费用相对较高,需要较大的场地和特殊的笼舍设计,饲料价格相对较高,卫生防疫和产品加工的方法各异等。
同时,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效益较好,利润较普通畜禽养殖高,但高效益的项目风险也比较大,市场行情的波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1.2养殖技术和产品加工技术要求较高特种经济动物的种类繁多,因各自的生物学特性不同,需要不同的饲养管理方法,需要饲养人员掌握相关的科学技术,如蓝狐和鹿的人工授精技术等。
日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还相对缺乏。
市场上特种经济动物的成品配合饲料种类很少,与畜禽养殖业无法相比、特种经济动物疾病防治用的疫苗和药品等也多是使用畜禽药品,只是在剂量上有所调整。
特种经济动物的产品加工技术复杂,如鹿茸、裘皮的加工方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很大,不同等级的产品价格相差悬殊。
1.3供、求市场行情的变化较难掌握任何产业都会受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表现的尤为突出,市场行情难以把握,波动幅度巨大。
我国毛皮兽养殖业已有近50年的历史,计划经济时代,裘皮主要供出口创汇,市场行情虽有变化,但对养殖业影响不大;改革开放后,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几个时期。
以水貂为例,上世纪80年代末,水貂种兽存栏量达到100余万只;年生产水貂皮近500万张;1988-1989年度,因国际毛皮市场大幅度滑坡,我国的水貂养殖业遭受巨大打击,貂场倒闭80%以上;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水貂养殖业又有很大幅度的发展,目前存栏已达600万只以上;但貂皮市场何时会达到饱和,市场的准确需求量是多少尚无人能说清,水貂养殖业仍然面临着巨大风险。
1.4行业管理相对薄弱,倒种、炒种和欺诈现象较多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涉及林业、农业和商业等多个行业,各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没有成立强有力的行业管理组织,供求市场混乱,存在着倒种、炒种和欺诈等现象。
2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准备条件2.1养殖目的明确,有足够的资金和抗风险能力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不能抱养投机和暴富的心理,在资金投入时要进行详细的预算。
动物养殖至少要经过一到两个生产周期才能见到效益,在见效前的场房建设、引种、饲料、水电和人工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资金投入,因此在投资前要做好详细的预算,因实际财力制定养殖规模。
2.2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专业人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发展很快,如果投资规模较大,必须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专业人才,按行业标准建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
即使是一家一户式的小规模饲养,也应掌握或了解先进的养殖技术,如利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蓝狐的改良、选用合适的饲料配方等。
2.3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养殖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可以从事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陆生野生动物时亦需办理驯养繁殖许可证,同时还要依法符合动物防疫、检疫的要求。
例如,对肉用特种经济动物产品的卫生检疫要依照相关的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办理。
2.4充分了解市场,选择合适的养殖品种市场调查在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中非常重要,热门品种和紧俏品种不一定是好品种,有经济效益的,最适合自己的才是好品种。
原则上是以销定产,鹿、水貂和蓝狐等大规模养殖的物种,产品市场亦相对较大,虽然竞争激烈,但产品相对容易销售。
饲养花鼠主要作为宠物出口国外,虽说目前花鼠养殖场数量极少,出口价格也较高,但如果没有专门的出口渠道,仅靠需求量很小的国内市场,盈利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鸵鸟肉和杂交野猪肉的年产量并不高,但因市场需求量较小,供、求市场脱节,部分地区产品供不应求,部分地区产品严重积压,个别地区的杂交野猪肉价格和家猪基本相同,因此盲目进行养殖很难见到效益。
2.5选择合适的地点建场特种经济动物的种类繁多,因各自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和市场需求不同适合分不同的地区饲养。
例如,鳄鱼、虎纹蛙等特别适合在气候温暖的海南饲养;水貂、狐和貉等毛皮兽适合在寒冷的北方饲养。
非典过后,因广东省禁止销售和食用果子狸,以广东省作为主要销售市场的周边省区的果子狸养殖业遭受毁灭性打击。
因海南省没有制定禁止销售和食用果子狸的政策法规,所以目前在海南省饲养果子狸仍然有利可图。
2.6加入行业组织,及时了解信息我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行业组织发展较慢,虽然在一些地区和一些科研单位成立了相关的养殖协会,但多数协会结构单一,其指导性和组织性不强,科技含量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挂靠在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养殖委员会成立于1991年,十几年来为我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一定要加入相关的行业协会,加强交流,加强学习,及时了解有关政策和行业信息,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3.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中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办法3.1养殖种类的选择如果以前没有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经历,刚刚步入本行业时,应选择容易饲养、种源充足、供求市场都很大的常规品种,尽管利润有限,但风险较小,而且可以积累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经验,如梅花鹿、马鹿、蓝狐、野猪和雉鸡等。
选择药用动物和裘皮用动物养殖只需了解国内、外大市场的行情即可,选择肉用动物养殖一定要了解周边市场的需求。
有文章介绍蓝孔雀的养殖市场前景很好,除了肉的价格高昂,还可以将雄孔雀制成标本高价出售。
因蓝孔雀肉在广东市场销量较大,所以在广东省及其周边省区养殖尚可,在其他地区大规模养殖则必须考察当地市场;如果与标本公司签定了合同,尚可能制成标本出售,所以在普通养殖时根本不能考虑标本的利润。
海狸鼠养殖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有文章介绍海狸鼠产品经深加工后,每只经济效益可超过千元,但实际上无人从事产品深加工,盲目发展最终导致海狸鼠养殖业的全面崩溃。
所以,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前必须了解所要养殖品种的真实市场价值和养殖成本,慎重做出选择。
3.2引种问题确定了养殖的种类,然后就是如何选择优良种源的问题。
选种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如果没有足够的经验,一定要请专家协助,参照选种标准,选择有实力的养殖场进行引种。
因种兽的价格相对较高,很多经销商都将商品兽当作种兽出售,扰乱了养殖市场。
近十年来,我国相继从芬兰、挪威和美国等国引进了大量的优质种狐,对改良我国种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一些场家用改良狐冒充进口原种狐,杂交后代出现严重退化,使许多养殖户蒙受经济上的损失。
3.3技术问题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
在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时需注意两方面的技术问题,一是不要选择技术尚不完善的养殖物种和养殖方式,比如蚂蚁养殖和全人工圈养林蛙技术尚不成熟,疾病多、死亡率高、经济效益差,不要轻信商家的宣传资料,盲目投资。
二是要学会辨别技术的真伪,不要轻信商家的宣传资料和一家之言,许多骗子学了些简单的养殖技术就自称为专家教授,大肆行骗,也有个别学者为了个人利益胡乱鼓吹不成熟的养殖技术,这些都不利于我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
仅以蓝狐的人工授精技术为例,据我国最早开展蓝狐人工授精技术研究的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专家统计,我国人工授精母狐的受孕率高低差别很大,较高的受孕率达到或超过了80%。
但一些蓝狐养殖企业宣称其掌握的人工授精技术可使母狐的受孕率达到98%和99%,具有极大的欺骗性。
3.4炒种与诈骗加入行业协会,多向专家咨询,摈弃暴富心理是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中防止被骗的关键因素。
在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恶意炒种现象屡见不鲜,价值只有几元的豚鼠被炒到几百元,几十元的海狸鼠被炒到几万元,上千元的鸵鸟被炒到十几万元,最后受损失的多是普通老百姓。
炒种有几个最主要的特征,一是放种回收,将要炒作的物种高价出售,再与养殖户签订高价回收合同,待骗到一定余额时逃之夭夭。
二是对炒作的物种进行商业包装,更名改姓,将海狸鼠称为海龙,将豚鼠称为中国黑豚,将仓鼠称为珍珠獾,将番鸭称为鸳鸯鸭等。
三是夸大炒作物种的经济价值,如养殖蓝孔雀除了出售肉,制成标本还可以卖几千元;将海狸鼠体脂肪开发成化妆品,经济效益每只可达一千元;在鸵鸟蛋壳上进行雕刻绘画,可以卖几千元。
这些宣传都带有极大的欺骗性,养殖户很容易上当。
四是把养殖技术尚未成熟的物种宣传成如养殖畜禽般简单易行,如关于蛇类养殖的书籍出版了几十本,但养蛇技术至今尚未过关。
此外,在哈尔滨进行大规模的商品鳄鱼养殖,在广东省和海南省养殖蓝狐等,都不符合客观规律。
3.5综合开发提高特种经济动物产品的加工质量和对特种经济动物产品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是保证我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每种特种经济动物都有其自身的主要产品,如貉和蓝狐的毛皮,鹿的茸角和鸵鸟的肉等。
如果对貉肉进行加工并进入食品市场,开发鹿的茸肉兼用品种,对鸵鸟皮进行深加工,就会获取更大的利润,同时降低了养殖的风险。
国家有关部门和有实力的企业目前十分重视特种经济动物产品综合开发利用的研究,所以在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时也应选择有综合开发潜力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