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复习过程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是一项综合了临床、影像学和微生物学标准等来评估感染严重程度,预测患者使用抗菌素时应该是调整或者停止的评分系统,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暴露。
这些指标共7项,包括:体温、白细胞计数、气管分泌物、氧合情况、X线胸片、肺部浸润影的进展情况和气管吸取物培养。
最高评分为12分,当W6分时可以停用抗生素。
其他一些临床指南也提供了一些优化降阶梯治疗第二阶段的治疗方案,并可缩短抗生素疗程。
可以考虑采用计算机辅助抗生素处理系统,以有效帮助临床医师选择抗生素,降低治疗费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注:气管吸取物培养或痰培养
无致病菌生长0分
有致病菌生长1分
两次培养到同一种细菌或者格兰染色与培养一致2分
CPIS评分降低,病情缓解
CPIS>6分,病死危险性高CPIS。
评分越高,病情越重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是一项综合了临床、影像学和微生物学标准等来评估感染严重程度,预测患者使用抗菌素时应该是调整或者停止的评分系统,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暴露。
这些指标共7项,包括:体温、白细胞计数、气管分泌物、氧合情况、X线胸片、肺部浸润影的进展情况和气管吸取物培养。
最高评分为12分,当W6分时可以停用抗生素。
其他一些临床指南也提供了一些优化降阶梯治疗第二阶段的治疗方案,并可缩短抗生素疗程。
可以考虑采用计算机辅助抗生素处理系统,以有效帮助临床医师选择抗生素,降低治疗费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一、ICU镇静镇痛1,镇痛危重病人疼痛包括身体与精神两方面,都需要充分镇痛。
(1)阿片类止痛剂需要静脉应用阿片类止痛剂,首选芬太尼,氢吗啡酮和吗啡。
定期或持续输入阿片类药物优于“按需”(PCA),PCA应用需要患者的充分理解和掌握操作方法。
用于急性疼痛快速止痛,首选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肾功能不全,首选芬太尼或氢吗啡酮。
间断治疗首选吗啡和氢吗啡酮,因为其作用时间长。
吗啡、芬太尼药效比较吗啡芬太尼负荷量5~15mg 50~150ug持续量1~6mg/h 30~100ug/h起效10~20min 1~2min持续4h 1h(2)非阿片类止痛剂NSAID或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某些情况的阿片类药物辅助。
NSAID治疗时密切监测肾功能及胃肠道出血,肠内途径首选。
2,镇静镇静必须在提供充分的镇痛,去除可逆性诱因后开始。
用于急性躁动快速镇静,首选咪达唑仑或安定。
需要快速苏醒时首选异丙酚。
咪达唑仑建议短期使用,持续输入超过48~72小时其苏醒和拔管时间无法预测。
间断静脉给药或持续输入可考虑劳拉西泮。
逐渐减少剂量或每日中断给药。
持续输入异丙酚48小时后应监测甘油三酯浓度,相应热卡记入营养支持。
镇静,镇痛大剂量或持续7天以上应逐渐减少剂量,以预防戒断。
常用镇静药物比较安定劳拉西泮咪达唑仑异丙酚负荷量0.1~0.2mg/kg 0.04mg/kg 0.025~0.1mg/kg 0.25~1mg/kg 间隔3~4h 6~12h 1~4h轻度镇静0.03~0.04mg/kg/h 1~3mg/kg/h深度镇静0.06~0.15mg/kg/h 3~6mg/kg/h起效1~3min 5~15min 1~2min <1min唤醒不定<10min3,谵妄首选氟哌啶醇。
应用氟哌啶醇治疗时,应当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QT间期延长和心律失常)二、ICU常用评分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睁眼反应得分言语反应得分运动反应得分正常睁眼4回答正确5按吩咐动作6呼唤睁眼3回答错误4对疼痛刺激能定位5刺痛睁眼2言语错乱3对刺痛有躲避反应4无睁眼1含糊不清2刺痛时肢体屈曲(去皮层状态)3无反应1刺痛时肢体过伸(去脑状态)2无反应1备注:将三类得分相加,即得到GCS评分(最低3分,最高15分)1.选评判时的最好反应计分(运动评分左侧右侧可能不同,用较高的分数进行评分),改良的GCS评分应记录最好反应/最差反应和左侧/右侧运动评分2.三项指标的分数加起来得到的总分,就是所谓的「昏迷指数」,可以做为预后的参考。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是一项综合了临床、影像学和微生物学标准等来评估感染严重程度,预测患者使用抗菌素时应该是调整或者停止的评分系统,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暴露。
这些指标共7项,包括:体温、白细胞计数、气管分泌物、氧合情况、X线胸片、肺部浸润影的进展情况和气管吸取物培养。
最高评分为12分,当≤6分时可以停用抗生素。
其他一些临床指南也提供了一些优化降阶梯治疗第二阶段的治疗方案,并可缩短抗生素疗程。
可以考虑采用计算机辅助抗生素处理系统,以有效帮助临床医师选择抗生素,降低治疗费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注:气管吸取物培养或痰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0分有致病菌生长 1分两次培养到同一种细菌或者格兰染色与培养一致 2分CPIS评分降低,病情缓解CPIS≥6分,病死危险性高CPIS 。
评分越高,病情越重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是一项综合了临床、影像学和微生物学标准等来评估感染严重程度,预测患者使用抗菌素时应该是调整或者停止的评分系统,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暴露。
这些指标共7项,包括:体温、白细胞计数、气管分泌物、氧合情况、X线胸片、肺部浸润影的进展情况和气管吸取物培养。
最高评分为12分,当≤6分时可以停用抗生素。
其他一些临床指南也提供了一些优化降阶梯治疗第二阶段的治疗方案,并可缩短抗生素疗程。
可以考虑采用计算机辅助抗生素处理系统,以有效帮助临床医师选择抗生素,降低治疗费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等,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学生。
3、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内容。
CPIS、PCT和D-二聚体对新生儿RDS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后评估的价值分析张少雨;刘秀兰;孟林;桑艳锋;张冬梅;刘咏梅【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D二聚体、降钙素原(PCT)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131例新生儿RDS并发VAP患儿根据病情转归分为生存组(75例)和死亡组(56例),记录所有患儿诊断VAP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的CPIS评分、PCT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诊断第3天、第5天,死亡组患儿的CPIS评分、D-二聚体、PCT均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诊断时间的延长,生存组患儿CPIS评分、D-二聚体、PCT逐渐降低(P<0.05),死亡组患儿CPIS评分、D-二聚体、PCT逐渐升高(P<0.05).结论:监测CPIS评分、PCT、D-二聚体对新生儿RDS并发VAP的预后评估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期刊名称】《承德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5)005【总页数】4页(P380-383)【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作者】张少雨;刘秀兰;孟林;桑艳锋;张冬梅;刘咏梅【作者单位】承德市中心医院儿科,河北承德 06700;承德市中心医院儿科,河北承德06700;承德市中心医院儿科,河北承德 06700;承德市中心医院儿科,河北承德06700;承德市中心医院儿科,河北承德 06700;承德市中心医院儿科,河北承德06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导致新生儿生后不久出现呼吸窘迫并进行性加重的临床综合征,发病后多需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常见的医院感染[1-2]。
肺部感染治疗方案评分标准简介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可以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
治疗肺部感染需要一个评分标准,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评分标准下面是一个常用的肺部感染治疗方案评分标准,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评分:1. 咳嗽:评估咳嗽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 0分:偶尔咳嗽或没有咳嗽。
- 1分:轻度咳嗽,间断出现。
- 2分:中度咳嗽,频繁出现。
- 3分:严重咳嗽,持续不断。
2. 咳痰:评估咳痰的量和性质。
- 0分:没有咳痰。
- 1分:少量,黏稠或清晰的咳痰。
- 2分:中等量,黏稠或带有血丝的咳痰。
- 3分:大量,浓稠或带有脓血的咳痰。
3. 发热:评估体温的升高程度。
- 0分:体温正常或轻微升高(37-38摄氏度)。
- 1分:中度发热(38-39摄氏度)。
- 2分:高热(39-40摄氏度)。
- 3分:超高热(大于40摄氏度)。
4. 胸痛:评估胸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 0分:没有胸痛。
- 1分:轻度或间断性胸痛。
- 2分:中度或持续性胸痛。
- 3分:严重或剧烈胸痛。
分级和治疗根据评分结果,可以将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个级别,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轻度肺部感染(评分0-4分):建议口服抗生素治疗,并鼓励休息和水分摄入。
- 中度肺部感染(评分5-8分):建议静脉抗生素治疗,并观察病情变化。
- 重度肺部感染(评分9-12分):建议住院治疗,使用静脉抗生素,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结论肺部感染治疗方案评分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快速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还应结合患者的年龄、基础健康状况和其他特殊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以确保个性化的治疗效果最佳。
[Note: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medical advice.]。
降钙素原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范兆普;赵雪峰【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年(卷),期】2015(000)006【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 PCT)与临床肺部感染( CPIS)评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65例VAP患者根据临床转归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动态监测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第5天及转出或死亡前PCT、CPI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CPI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性( P>0.05);生存组第5天和转出或死亡前PCT、CPI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等指标明显低于死亡组( P<0.05);PCT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r=0.647,P<0.01),PCT、CPIS评分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735,P<0.01和r=0.548,P<0.01)。
结论动态监测PCT与CPIS评分对VAP患者预后评估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总页数】3页(P1083-1084,1085)【作者】范兆普;赵雪峰【作者单位】834000 新疆克拉玛依,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急诊科;834000 新疆克拉玛依,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血清降钙素原和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分析 [J], 王浩;张勇;张培荣;胡金凤2.降钙素原联合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预后的价值 [J], 凌双;杨春万;林尚奋;慕容锐;李展鹏;麦玉婵3.临床肺部感染评分-降钙素原监测数据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与预后的预测价值 [J], 潘宜4.降钙素原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对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J], 何炳灵;郭述良5.降钙素原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评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后的研究 [J], 郭亚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常见评分量表临床意义一、肺炎关于肺炎的评分,主要涉及到3个评分系统:CURB-65评分、CRB-65评分、PSI评分和CPIS评分。
CURB-65评分和CRB-65评分CURB-65评分是由2003年美国胸科协会提出,目前其应用较为广泛,其总分由0分到5分不等。
该评分的临床意义一般为:①总分0-1分,为低危,仅需院外治疗;②总分2分,为中危,需短期住院或密切观察下院外治疗;③总分≥3分,为高危,需住院或ICU治疗。
CURB-65评分系统应用简洁方面,便于掌握,临床可操作性强,且其敏感度颇高,有利于临床操作。
CRB-65评分和CURB-65评分相比差距就在于去掉了“尿素氮(U)>7mmol/L”这一指标,其评分的临床意义基本与CURB-65评分相同(分值≥2分视为高危,应住院治疗),其优点就在于适合不方便进行生化检测的医疗场所。
PSI评分PSI评分系统则较为复杂,其评分内容更加细致,对病情的判断更加准确,其评分标准大致如下:PSI评分可用于评估死亡风险,其一般临床意义有:①低危:I级(<50岁,无基础疾病)、II级(≤70分)和III 级(71-90分)②中危:IV级(91-130分)③高危:V级(>130分)CPIS评分CPIS评分即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其评分指标项目较多,涉及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等多个方面,其内容比较复查。
CPIS评分的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临床病情越严重,越需要及时处理,当CPIS评分≤6分时可以考虑停用抗菌药物。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GOLD肺功能分级其中GOLD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其共分GOLD1-GOLD4共4级,其COPD气流不可逆受限的严重程度分级是基于舒张后的FEV1数值。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COPD的一个必备条件,经典地当FEV1/FVC<0.70(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表明存在持续性不可逆气流受限。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C P I S)
注:气管吸取物培养或痰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0分
有致病菌生长 1分
两次培养到同一种细菌或者格兰染色与培养一致 2分
CPIS评分降低,病情缓解
CPIS≥6分,病死危险性高CPIS 。
评分越高,病情越重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是一项综合了临床、影像学和微生物学标准等来评估感染严重程度,预测患者使用抗菌素时应该是调整或者停止的评分系统,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暴露。
这些指标共7项,包括:体温、白细胞计数、气管分泌物、氧合情况、X线胸片、肺部浸润影的进展情况和气管吸取物培养。
最高评分为12分,当≤6分时可以停用抗生素。
其他一些临床指南也提供了一些优化降阶梯治疗第二阶段的治疗方案,并可缩短抗生素疗程。
可以考虑采用计算机辅助抗生素处理系统,以有效帮助临床医师选择抗生素,降低治疗费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