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星星点灯》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9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三年级下册《星星点灯听:小星星变奏曲(选段)愉快的梦》优质课教案公开课
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
听赏《小星星变奏曲》星星点灯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由莫扎特作曲《小星星变奏曲》感觉变奏后的情绪。
2.能够正确区分主题旋律和变奏旋律,并能用合适的声势动作来表现不同旋律速度的不同感觉。
3.在分辨主题的基础上对变奏有明确的了解,并能够创编简单变奏旋律。
4.通过欣赏小星星变奏曲,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和综合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分辨主题旋律和变奏旋律。
教学难点分辨并声势表现不同旋律,并进行变奏创编。
课前准备课件、钢琴
一、激趣导入:
1.师:请你跟着屏幕上闪烁的小星星唱一唱,它闪烁练成了一首什么歌曲?
2.师:可爱的小星星还为我们带来了一首美妙的乐曲。
听一听,想一想和我们刚才唱的歌曲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提示:(比歌曲长了还是短了?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学生回答(速度发生了变化,后面变快变紧凑)
二、认识变奏及变奏方法:
变奏曲:变奏曲是将主题旋律进行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结构组成的乐曲。
变奏方法:改变主题的速度、节拍、节奏等等
三、教师简介作品及作曲家莫扎特
(莫扎特是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出生在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
3岁起即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4岁跟父亲学习钢琴并开始作曲,在幼年时被誉为“音乐神童”。
他的父亲列奥波尔得为了使小莫扎特能迅。
第八单元星星点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夏夜》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感受夏夜萤火虫闪烁飞舞的音乐形象,并能用轻巧、甜美的歌声表现。
2.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做到声部和谐、层次清楚。
教学重难点1.顿音要唱的短促而有弹性。
2.有后半拍休止符的音符要唱的短而轻盈。
3.二声部合唱声音和谐。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在本学期的好几首歌曲中出现了▼,它是什么音乐符号?(老师手拿▼)师:有顿音符号的音应该怎么唱?(板书:短促而有弹性的)师:说的好,不如唱的好,看,那这段旋律怎么唱呢?1)师指读,注意这个长音唱3拍。
2)跟着钢琴唱一唱。
3)老师指挥合唱。
师:高声部唱前两个小节,低声部唱后两个小节,然后合起来,最后一个长音看我的手势结束。
二、学唱歌曲。
1)导入: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新歌,歌曲的名字就在歌曲的歌词中,仔细听,猜一猜?(板书:夏夜)师:再听,听的时候思考:歌曲的节拍?韵律?情绪?(韵律动作做出来吧)(板书:节拍3/4,韵律:强弱弱,情绪:活泼、欢乐地)2)重点节奏的学习。
师:(老师说歌词)歌曲的歌词中说到夏夜里谁提来一盏一盏小灯笼?小灯笼像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那不是灯,也不是星,那是什么呢?(萤火虫)师:如果用你的手来表现一只可爱的萤火虫,在夏夜里是怎么样闪烁光芒的?师:歌谱中哪几个小节表现萤火虫在闪烁光芒?师:听,老师这样唱对吗?你们来唱一唱。
师:有后半拍休止的音应该怎么唱呢?(板书:50短而轻盈)3)学唱歌谱。
第一遍:指读歌谱,注意顿音。
第二遍:老师和学生一起跟着钢琴唱。
第二遍:学生单独唱。
(看学生的情况可以请一位小指挥来指唱歌谱)4)学唱歌词。
第一遍:读歌词。
第二遍:接受快的班级师:来(演唱)扮演回声。
师:怎么样能接的很好,当你不唱的时候,你是否就在想空空空,还是?默默地在心里唱。
6)唱领唱的部分师:四个有回声的小节都把第一个音符变成了一个三拍的长音,一起来演唱不加回声的这段歌曲吧。
7)合唱。
苏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星星点灯音乐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星星点灯》中的歌词和曲调。
2.能够简单演奏歌曲的前奏和间奏。
3.能够用手鼓伴奏唱歌并掌握合拍。
二、教学重点1.歌曲《星星点灯》的歌词和曲调。
2.演奏歌曲的前奏和间奏的音乐技巧。
3.合拍演唱,掌握合拍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掌握歌曲的前奏和间奏的音乐技巧。
2.合拍演唱,掌握合拍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星星点灯》。
2.播放歌曲,并让学生跟着唱。
2.乐理知识讲解(10分钟)1.教师介绍“前奏”和“间奏”的概念。
2.向学生演示前奏和间奏,并解释其作用。
3.小组讨论,让学生自行总结出前奏和间奏的特点。
3.演奏歌曲的前奏和间奏(20分钟)1.教师向学生演示前奏和间奏的演奏方法。
2.让学生分组演奏前奏和间奏。
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奏前奏和间奏,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演奏方法。
4.合拍演唱(1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合拍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合拍的重要性。
2.向学生演示如何用手鼓伴奏歌曲并掌握合拍。
3.让学生分组合拍演唱,并互相检查。
5.总结(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让学生自行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并作出反思。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歌曲《星星点灯》的歌词和曲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简单演奏歌曲的前奏和间奏,并能够用手鼓伴奏唱歌并掌握合拍。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仍存在着合拍不准、漏拍等问题,需要加强训练。
另外,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需要更注重学生的互动与参与,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三年级下册《星星点灯唱:夏夜美丽的黄昏》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
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夏夜》
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感,能随音乐展开自己的想象,并尝试用音乐的方式展现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2、能用轻巧、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夏夜》,自如地与同学合作用歌声变现夏日夜晚的情景和幻想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对歌曲中富有特色的节奏及音高进行感知和体验。
并能用优美、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表情地歌唱。
2、调动学生参与音乐体验的积极性,充分展示个性,不断提高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3、感受×0 ×0 ×0的跳跃感,0××××短而轻盈。
用断音与连音两种唱法对比表现萤火虫的形象。
4、在老师指挥下进行二声部合唱,0××××时值准确,进入准确。
提高合唱兴趣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今天老师上课前为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远看是颗星,近看像灯笼,到底是什么,原来是只虫。
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呀?生:萤火虫二、学习歌曲
师:对了,是萤火虫。
可爱的萤火虫还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下面我们一起看着萤火虫的图片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曲,听听看这首歌曲的情绪如何?生:活泼、欢快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萤火虫会在什么季节出来呢(夏天),萤火虫发光时是怎。
苏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星星点灯音乐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中的节奏型和音高的概念。
2.学习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星星点灯》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感受音乐中的节奏型和音高的变化。
2.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三、教学难点
1.让学生掌握如何把歌曲的曲调和歌词结合在一起演唱。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互动式教学法
3.情境式教学法
五、教学内容
1.起立唱歌
教师带领学生起立,通过唱唱歌曲《星星点灯》,帮助学生感受音乐节奏,并
体验音乐的魅力。
2.学习歌曲的曲调
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认真听,感受歌曲的曲调,并教给学生歌曲的音高变化。
3.学习歌曲的歌词
教师将歌曲的歌词分段教给学生,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读,反复模仿。
4.练习唱歌
学生分组练习唱歌,教师在旁边指导。
5.演唱
每个小组轮流上台表演唱歌,通过同伴的鼓励和点评,鼓励学生展现自我。
六、教学后记
音乐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和练习,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增强自信心,提高自己的表现能力和艺术素养。
教师需要通过情境式、互动式、讲授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将学习内容传递给学生,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第八单元星星点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唱《夏夜》2、听童声合唱《摘星星》3、采集与分享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感受夏夜萤火虫闪烁飞舞的音乐形象,并能用轻巧、甜美的歌声表现出来。
2、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做到声音稳定、层次清楚。
3、通过音乐欣赏,发展想像,提高收集资料并与他人交流分享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用音乐的方式表现出的萤火虫形象,并能用歌声表达出对音乐的感受;通过音乐激发学生的想像。
教学过程1、教师播放表现星空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并请学生说出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形象?为什么?2、演唱有关表现星星的歌曲,如《闪烁的小星》。
3、“在晴朗的夏日夜晚,当我们在户外漫步,夜空中的星星总是对着我们眨眼睛,谁知道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它离我们有多远?”、“太空中有什么?”……请学生说说对“星星”、对太空的了解,也可结合书中的图片师生进行交流,引发学生对宇宙奥妙的好奇和探究欲望。
4、欣赏歌曲《摘星星》,听听歌曲中小朋友表达的心愿:欣赏时可出示曲谱,有音像资料更好。
(此曲为略听)5、教师布置采集与分享作业:课后请同学们收集有关天文的知识、图片、故事及相关歌曲等,下节课与同学交流共享。
6、“在夏日的夜晚,还有谁也会眨着眼睛和我们打招呼?”(教师此时以倾听为主,学生可自由回答,激起对夏日趣事的回忆)7、教师再次播放表现星空的音乐片段,并配以“萤火虫漫天飞舞”的画面,请学生们感受:“音乐可以表现这样的形象吗?为什么?”8、师生交流:“你见过萤火虫吗?它么季节出现?”“萤火虫的形象是什么样的?你能模仿一下吗?”“你知道有关萤火虫的知识吗?”“闪闪烁烁的萤火虫象什么?”……9、师生欣赏歌曲《夏夜》表现的萤火虫形象,学生说出对音乐的感受。
10、跟随音乐模仿萤火虫“飞舞”和“闪烁”的形象:学生可自由模仿,也可跟随教师的领舞一起表演。
11、教师出示根据P43页图制作的投影片,边放音乐边做“萤火虫”闪烁的动作;教师还可边唱歌谱,边表演萤火虫闪烁、飞舞的形象(歌声要强调、夸张一些,给人以闪烁、停顿、翩翩起舞的感觉),请学生感受音乐是怎样描写萤火虫飞舞的形象的。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三年级下册《星星点灯唱:夏夜美丽的黄昏》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
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夏夜
教学目标:
1、能用天真、纯朴的情感、轻巧、甜美的声音通过合唱的形式表现萤火虫轻盈、可爱的形象。
2、能感受到合唱为歌曲增加的艺术魅力。
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做到声部和谐、层次清楚。
3、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体验音乐带来的美感。
4、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等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1、能用优美、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表情地歌唱。
2、调动学生参与音乐体验的积极性,充分展示个性,不断提高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教学难点:
1、感受×0 ×0 ×0的跳跃感,0××××短而轻盈。
用断音与连音两种唱法对比表现萤火虫的形象。
2、在老师指挥下进行二声部合唱,0××××时值准确,进入准确。
提高合唱兴趣和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师春天,很快就要迎来夏天,回忆一下,夏天给你怎样的感觉呢?(很炎热••)。
第三课时(总第二十四课时)上课时间:月日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欣赏:《愉快的梦》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愉快的梦》,指导学生用轻柔连贯的声音进行歌唱,表现歌曲美丽恬静的意境,感受八六拍轻盈、摇荡的节奏特点。
2.了解八六拍的含义,并能在歌唱时突出节拍的特点。
3.进一步学习二声部的合唱技巧。
教学重点: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表现歌曲恬静优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巩固二声部的合唱技巧。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1.聆听《摇篮曲》和《小白船》2.师:这两首歌曲都是描写了什么时间的故事啊?那么你有什么感受呢?3.师:是啊,听着这么柔和的音乐,大家都想甜甜的入睡了,那么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都做了些什么样的梦呢?三、新授师:有一个日本小朋友,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听着这首优美的音乐也进入了甜甜的梦乡,而且他做了个神奇而愉快的梦,那么他梦到了些什么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一起走进他的梦乡.......1.初听歌曲,说一说他都梦见了什么?2.复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3.师: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你知道吗?交流八六拍,表示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6拍。
4.配乐朗诵歌词。
师:这首歌曲不光旋律美,歌词也很美,让我们跟随优美的音乐用轻柔的声音读一读歌词吧。
5.学唱歌曲6.完整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7.聆听二声部合唱,并能尝试演唱二声部旋律。
四、拓展师:刚才,我们用优美的歌声表达了对这首歌曲的喜爱,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这首歌曲呢?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创造、表现这首歌曲?(学生考虑、、讨论,并纷纷说出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诵、舞蹈表演、打击乐器伴奏、画画等)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总第二十三课时)上课时间:月日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唱:《美丽的黄昏》教学目标:1.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美丽的黄昏》。
2.能够初步学习二部轮唱,并能通过和谐的轮唱表现歌曲优美、安谧的意境。
3.从歌曲的情调意境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创造,参与实践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二部轮唱,并能有效地控制好声音。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太阳,并在下面画一座小山,让太阳在山的中间山峰处。
2.师:同学们,你觉得太阳是刚刚升起还是要下山了?师:那么请听老师的旋律,然后再判断。
(教师弹奏音阶下行,引导学生得出,太阳慢慢下山了。
)3.师:太阳下山了,美丽的黄昏来到了。
黄昏的景色真迷人,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美丽的黄昏。
三、欣赏《美丽的黄昏》师:同学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给这么迷人的黄昏景色配上合适的黄昏音乐效果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一下吧!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
2.讨论歌曲,说一说听完歌曲后有怎样的感受?3.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三拍子旋律。
4.采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独唱、齐唱)5.学习轮唱,并能尝试用轮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6.随伴奏有感情、完整地演唱歌曲。
四、拓展师:刚才大家已经能够通过歌声很好地表现这首歌曲了,下面让我们尝试加入打击乐器来丰富这首歌曲吧!请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完整地表现歌曲。
(打击乐器:碰铃、沙锤等)五、课堂小结。
第八单元星星点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从简易创编引入,结合声势、图形谱开展轮唱训练,并为学习歌曲《美丽的黄昏》打好基础。
2、学唱歌曲《美丽的黄昏》,通过和谐的二部轮唱表现歌曲意境。
3、从歌曲的情调意境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创造,参与实践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美丽的黄昏》,通过和谐的二部轮唱表现歌曲意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二部轮唱,音准、音色的控制及音乐情绪的表现。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欣赏歌曲《美丽的黄昏》。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音乐问好!二、导入新课1、做“三度接龙”游戏,请学生们唱已出现的乐句。
2、视唱、创编旋律(先出现一乐句,第二乐句随创作一一出示)。
1 –2 |3 –1|4 –3 | 3 2 1 | 4 –3 | 3 2 1|(1)学生们观察这歌谱唱会它。
(2)第二乐句请学生们根据要求自己创作:创作要求a:节奏和第一乐句相同b:每个音符比第一乐句高三度音。
请一组同学接龙依次唱出创作的音符。
(3)学生们自己唱唱创作的优美旋律。
三、感受体验1、读歌词2、听范唱歌曲《美丽的黄昏》。
思考:这是一首怎样的歌曲?3、老师唱歌曲和旋律,生用拍手伴奏。
4、唱歌谱两遍,要求:第一遍唱准:(添加)然后,讨论:一、二两乐句旋律有什么特点?第二遍要求唱出高低起伏。
5、唱歌词:唱三遍,要求:第一遍填准歌词:第二遍有变化地唱:第三遍跟伴奏陶醉地唱。
唱完,问学生:我们采用的是什么演唱形式?然后再听录音机学生演唱,思考:他们的演唱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引出“轮唱”。
该怎么唱,再听录音找答案。
师生实践两次,弄清两声部怎样同时结束。
然后,分组实践。
(1)一起跟琴唱,要唱出优美、轻盈的情绪。
(2)师范唱两遍,让生比较选择。
(3)再一起有表情地唱歌词。
(4)引导学生重点唱好轮唱。
问:两声部一前一后唱同一旋律叫什么?请学生说说。
用各种方式学唱轮唱(师生轮唱——分两组轮唱——听录音机小朋友唱),针对性地再唱。
(5)现场录音,针对唱的情况进一步对歌曲进行演唱处理。
四、拓展延伸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1、摸一摸,猜一猜:碰钟。
2、玩声音游戏:声音远——你就坐着:声音近——你就站起:声音回旋耳边——你就举手。
3、指名用碰铃X- -节奏为同学演唱伴奏。
4、出现铃鼓,进行打击乐合作:先出现碰铃,当轮唱时加入铃鼓节奏X X X。
五、课堂小结第八单元星星点灯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夏夜》,感受夏夜萤火虫闪烁飞舞的音乐形象,并能用轻巧、甜美、富有表现力的歌声表现歌曲。
2、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做到声部和谐、层次清楚。
3、通过音乐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歌曲演唱、表演和音乐互动中能展开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夏夜》,感受用音乐的方式表现出的萤火虫形象,并能用歌声表达出对音乐的敢受。
通过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1、通过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二声部合唱,做到声部和谐、层次清楚。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欣赏歌曲《夏夜》,初步感受夏夜萤火虫闪烁飞舞的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在欢快音乐声《闪烁的小星》中走进教室。
2、师生音乐问好。
二、导入新课师:“在晴朗的夏日夜晚,满天的星星都一闪一闪的,就像在对着我们眨眼睛,你能不能用自己的歌声和动作来表现闪烁的小星呢?”1、欣赏《小星星变奏曲》(1)让生谈一谈感受。
(2)介绍莫扎特。
(3)复听。
说一说每段“小星星”情绪可以用怎样的词语表达?(4)演唱《闪烁的小星》并做柯尔文手势。
三、感受体验1、猜谜导入歌曲,感知音乐形象(1)师:夏夜,星星在天空中调皮的眨着眼睛,草丛里也有一种小昆虫在闪烁发光,你们知道是谁吗?(2)你了解萤火虫吗?萤火虫体内有一种物质叫荧光素,当它和氧气接触时会发光。
科学家受到萤火虫发光的启发,发明了省电的荧光灯。
萤火虫的成虫期仅有两周时间,虽然它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它们却是夏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和萤火虫有关的歌曲——《夏夜》2、聆听感悟:情感体验,歌曲教学让我们一起来听《夏夜》,想像一下,萤火虫闪闪烁烁满天飞舞的情景。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是几拍子的?(播放《夏夜》)生:活泼、欢快的、开心的、跳跃的3拍子3、生听拍子,身体跟音乐简单律动。
师:“那让我们把身体动起来,随着3拍子的强弱,去感受一下漫天飞舞的萤火虫吧。
”(摇摆或做强弱规律)4、引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1)齐读,纠正错误读(2)生读,师加入拍手(3)尝试跟伴奏读并加入拍手5、学唱第一声部(1)八分音符,八分休止符师:萤火虫提着小灯笼飞来飞去,就像天上的星星洒落人间,我们来找一找歌谱中表现萤火虫一闪一闪的节奏。
(课件上描红八分休止符)(2)跟师分句学唱歌谱(3)学唱歌词(4)歌曲情绪处理师:同学们,这是一首谜语歌曲,在谜底没有揭示前,要用怎样的表情怎样的声音来演唱?生:神秘,疑惑的表情,音量不要太高师:揭示谜底时又要用怎样的情绪,音量来演唱呢?生:用肯定的语气,音量要比以前高一些。
(6)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师:小朋友们唱得真棒,老师仿佛看见萤火虫就在我们的身边闪烁师:刚才我们一直是全班齐唱的,老师都听腻了,你们有什么好建议吗?领唱与齐唱、独唱、分组唱、接口唱6、学唱第二声部老师这还有一种演唱方式,请小朋友听听歌词红色的部分有什么变化?(1)听录音,感受二声部旋律。
师:你觉得一声部和二声部的配合像什么现象?(回声)(2)学生学唱第二声部①钢琴弹一声部,师生唱二声部②断音记号;奇怪师:二声部接唱的旋律要用奇怪的口吻,更轻的音量来演唱。
③秘诀:心里也要跟唱第一声部(3)师一声部,生二声部(4)教师指挥,学生根据教师手势演唱。
要求:第一声部唱好,三拍拖足;第二声部奇怪的口吻,轻师:同学们美妙的歌声把老师带到了凉风轻拂,星空满天的夏夜。
四、拓展体验:欣赏《萤火虫》1、闪闪亮光的萤火虫总能为美丽的夏夜增添无数的诗情画意。
许多词曲作家都爱歌唱萤火虫,在五年级的音乐书上也有一首《萤火虫》,今天,让我们先睹为快吧!2、萤火虫用自己微弱的光照亮夜空,用自己短暂的生命给我们带来欢乐,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像萤火虫一样发出光亮照亮别人,那么整个世界就会像夏夜那样美好。
第八单元星星点灯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夏夜》《美丽的黄昏》,欣赏歌曲《愉快的梦》。
2、能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吐字清晰,灵巧。
教学重点:欣赏歌曲《愉快的梦》,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吐字清晰,轻快地演唱。
教学难点:能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吐字清晰,灵巧。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复习《夏夜》《美丽的黄昏》。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放歌曲《愉快的梦》的伴奏音乐,教师带领学生律动走进教室。
2、师生音乐问好。
二、复习《夏夜》《美丽的黄昏》1、演唱《夏夜》2、演唱《美丽的黄昏》3、师生互评4、合唱: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同时演唱不同的曲调叫“合唱”三、感受体验欣赏歌曲《愉快的梦》1、欣赏歌曲师:老师这有一位日本小朋友做了个梦,我们一起进入她的梦中,听,她梦里都有什么?(第一次欣赏歌曲,让学生说出梦里有什么,学生通过听和说对歌词进行浅意识的熟悉。
)2、跟录音哼唱师:让我们乘上梦之船,一起到美好的梦境中去遨游吧!(展示愉快的梦动画,让学生跟唱,感受歌曲意境,更进一步熟悉歌词。
)四、拓展延伸1、我的创编“梦之船’(1)随音乐哼唱你编创的歌词。
(2) 师生交流创编歌词(3)师生交换尝试唱创编歌词。
2、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梦”的诗歌。
师:你知道那些有关“梦”的诗句吗?生:互相交流。
师:不知道没关系,我们可以自己来做诗,你们都可以成为小诗人!昨天我做了一个梦,可是今天早上醒来就是怎么也想不起来做的什么梦了,你们有没有这样啊?所以我灵机一动做了一首诗。
小朋友听听老师写的好不好?师:梦像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想捉住它却又游走了;梦像一滴雨,从天上落下,像捧住它,却已经着了地;梦——还像什么?你能不能来做一首!师:我们做了这么多诗,你有没有发现梦是怎么样的?(空洞的、虚无飘渺的)那,请你来表现一下梦的虚幻。
五、课堂小结1、播放《我的未来不是梦》。
师:梦是飘渺虚无的,可是梦想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老师有一首歌送给你们。
2、总结师:每个人都要有一个梦想,每个人都要为梦想而努力,只有这样,理想才会变为现实,美梦才会成真。
3、放飞理想师:老师为每一同学准备了一张彩色纸,在旁边的抽屉里,请你拿出来叠一只梦想之船,一起放飞你的理想吧!第八单元星星点灯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能流畅地运用竖笛吹奏《和我划船》。
2、全班合奏时能与其他同学一起整齐地吐奏与换气。
教学重点:能教流畅地运用竖笛吹奏《和我划船》。
教学难点:学生能整齐地吐奏与换气。
教学准备:竖笛、钢琴、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练习运用竖笛吹奏学过的乐曲。
欣赏乐曲《和我划船》,熟悉《和我划船》的旋律。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音乐问好!二、竖笛练习(八)1、复习持笛姿势,教师逐个检查,纠正姿势(指腹平按、轻触孔边)。
2、请学生上台来展示。
3、分小组讨论、练习吹奏的方法。
问题:什么样的声音最好听?怎样能吹奏出好听的声音?4、分小组展示他们讨论的结果。
5、学生评议。
6、复习7、6、5、4、3、2、1高音1八个音。
教师指出不足。
7、学生自由练习。
8、检查。
(要求学生能吹出干净动听的音色)三、体验感受1、出示练习谱《和我划船》。
2、教师分声部范奏,学生倾听。
3、生随琴划拍试唱曲谱,注意三拍子的强弱。
4、师逐句教吹奏。
5、教师分声部吹谱,学生持笛无声地按指。
6、学生分声部齐吹奏,教师纠正学生错误(每三小节换一次气)。
7、集体正确吹奏(齐奏时能整齐地吐奏与换气)。
四、拓展延伸1、欣赏南师大附小表演的《和我划船》合奏。
2、同学们集体合奏《和我划船》。
3、随伴奏音乐吹奏《和我划船》。
4、请若干名学生上台合奏。
5、评价鼓励。
五、课堂小结1、鼓励性谈话,增添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
2、布置作业,吹奏本课练习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