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
- 格式:docx
- 大小:9.46 KB
- 文档页数:2
一、ICU镇静镇痛1,镇痛危重病人疼痛包括身体与精神两方面,都需要充分镇痛。
(1)阿片类止痛剂需要静脉应用阿片类止痛剂,首选芬太尼,氢吗啡酮和吗啡。
定期或持续输入阿片类药物优于“按需”(PCA),PCA应用需要患者的充分理解和掌握操作方法。
用于急性疼痛快速止痛,首选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肾功能不全,首选芬太尼或氢吗啡酮。
间断治疗首选吗啡和氢吗啡酮,因为其作用时间长。
吗啡、芬太尼药效比较吗啡芬太尼负荷量 5~15mg 50~150ug持续量 1~6mg/h 30~100ug/h起效 10~20min 1~2min持续 4h 1h(2)非阿片类止痛剂NSAID或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某些情况的阿片类药物辅助。
NSAID治疗时密切监测肾功能及胃肠道出血,肠内途径首选。
2,镇静镇静必须在提供充分的镇痛,去除可逆性诱因后开始。
用于急性躁动快速镇静,首选咪达唑仑或安定。
需要快速苏醒时首选异丙酚。
咪达唑仑建议短期使用,持续输入超过48~72小时其苏醒和拔管时间无法预测。
间断静脉给药或持续输入可考虑劳拉西泮。
逐渐减少剂量或每日中断给药。
持续输入异丙酚48小时后应监测甘油三酯浓度,相应热卡记入营养支持。
镇静,镇痛大剂量或持续7天以上应逐渐减少剂量,以预防戒断。
常用镇静药物比较安定劳拉西泮咪达唑仑异丙酚负荷量0.1~0.2mg/kg 0.04mg/kg 0.025~0.1mg/kg 0.25~1mg/kg间隔 3~4h 6~12h 1~4h轻度镇静 0.03~0.04mg/kg/h 1~3mg/kg/h深度镇静 0.06~0.15mg/kg/h 3~6mg/kg/h起效 1~3min 5~15min 1~2min <1min唤醒不定 <10min3,谵妄首选氟哌啶醇。
应用氟哌啶醇治疗时,应当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QT间期延长和心律失常)二、ICU常用评分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备注:将三类得分相加,即得到GCS评分(最低3分,最高15分)1.选评判时的最好反应计分(运动评分左侧右侧可能不同,用较高的分数进行评分),改良的GCS评分应记录最好反应/最差反应和左侧/右侧运动评分2.三项指标的分数加起来得到的总分,就是所谓的「昏迷指数」,可以做为预后的参考。
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完整版)近年来,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免疫损害宿主增加、病原体变迁和抗生素耐药率上升等原因,肺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升高。
据统计,我国每年肺炎患病人数达250万,死亡12.5万,其中老年人占70%[1],肺炎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目前临床工作中肺炎不难诊断。
然而,正确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早期、准确诊断和预测肺炎,才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现将有关肺炎病情及预后评估的相关方法和生物学标记物综述如下。
1 量化评分1.1 肺炎严重性指数(pneumonia severity index,PSI)评分系统Fine等[2]于1997年正式提出一个两步评分系统-PSI,又称PORT(patient outcomes research team)分级:①区分Ⅰ级即低风险患者,年龄<50岁,无肿瘤、肝肾疾病、脑血管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基础疾病及生命体征异常;②Ⅱ~Ⅴ级计算总结,按年龄、基础疾病、生命体征、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及放射学特点等肺炎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初步临床估计,逐项积分,见表1。
PSI是临床常用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评估工具,是患者危险因素的积分系统。
其将肺炎分为5个级别,Ⅰ级为低风险患者,Ⅱ~Ⅴ级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评分,≤70分为Ⅱ级,71~90分为Ⅲ级,91~130分为Ⅳ级,>130分为Ⅴ级。
Fine等[2]总结了PSI 危险分层的意义:①决定起始的治疗方式,Fine等[2]推荐Ⅰ、Ⅱ级患者门诊治疗;Ⅲ级患者短期住院治疗;Ⅳ、Ⅴ级患者住院治疗。
②有助于向患者交代预期的临床转归,目前较多文献主张简化分类方法,PSIⅠ~Ⅲ级为低危险状态,Ⅳ~Ⅴ级则为高危险状态,据Fine等[2]研究结果显示,低危险状态患者病死率小于3%,高危险状态则为9%~30%。
一、ICU镇静镇痛1,镇痛危重病人疼痛包括身体与精神两方面,都需要充分镇痛。
(1)阿片类止痛剂需要静脉应用阿片类止痛剂,首选芬太尼,氢吗啡酮和吗啡。
定期或持续输入阿片类药物优于“按需”(PCA),PCA应用需要患者的充分理解和掌握操作方法。
用于急性疼痛快速止痛,首选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肾功能不全,首选芬太尼或氢吗啡酮。
间断治疗首选吗啡和氢吗啡酮,因为其作用时间长。
吗啡、芬太尼药效比较吗啡芬太尼负荷量5~15mg 50~150ug持续量1~6mg/h 30~100ug/h起效10~20min 1~2min持续4h 1h(2)非阿片类止痛剂NSAID或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某些情况的阿片类药物辅助。
NSAID治疗时密切监测肾功能及胃肠道出血,肠内途径首选。
2,镇静镇静必须在提供充分的镇痛,去除可逆性诱因后开始。
用于急性躁动快速镇静,首选咪达唑仑或安定。
需要快速苏醒时首选异丙酚。
咪达唑仑建议短期使用,持续输入超过48~72小时其苏醒和拔管时间无法预测。
间断静脉给药或持续输入可考虑劳拉西泮。
逐渐减少剂量或每日中断给药。
持续输入异丙酚48小时后应监测甘油三酯浓度,相应热卡记入营养支持。
镇静,镇痛大剂量或持续7天以上应逐渐减少剂量,以预防戒断。
常用镇静药物比较安定劳拉西泮咪达唑仑异丙酚负荷量0.1~0.2mg/kg 0.04mg/kg 0.025~0.1mg/kg 0.25~1mg/kg 间隔3~4h 6~12h 1~4h轻度镇静0.03~0.04mg/kg/h 1~3mg/kg/h深度镇静0.06~0.15mg/kg/h 3~6mg/kg/h起效1~3min 5~15min 1~2min <1min唤醒不定<10min3,谵妄首选氟哌啶醇。
应用氟哌啶醇治疗时,应当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QT间期延长和心律失常)二、ICU常用评分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睁眼反应得分言语反应得分运动反应得分正常睁眼4回答正确5按吩咐动作6呼唤睁眼3回答错误4对疼痛刺激能定位5刺痛睁眼2言语错乱3对刺痛有躲避反应4无睁眼1含糊不清2刺痛时肢体屈曲(去皮层状态)3无反应1刺痛时肢体过伸(去脑状态)2无反应1备注:将三类得分相加,即得到GCS评分(最低3分,最高15分)1.选评判时的最好反应计分(运动评分左侧右侧可能不同,用较高的分数进行评分),改良的GCS评分应记录最好反应/最差反应和左侧/右侧运动评分2.三项指标的分数加起来得到的总分,就是所谓的「昏迷指数」,可以做为预后的参考。
CPIS、PCT和D-二聚体对新生儿RDS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后评估的价值分析张少雨;刘秀兰;孟林;桑艳锋;张冬梅;刘咏梅【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D二聚体、降钙素原(PCT)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131例新生儿RDS并发VAP患儿根据病情转归分为生存组(75例)和死亡组(56例),记录所有患儿诊断VAP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的CPIS评分、PCT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诊断第3天、第5天,死亡组患儿的CPIS评分、D-二聚体、PCT均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诊断时间的延长,生存组患儿CPIS评分、D-二聚体、PCT逐渐降低(P<0.05),死亡组患儿CPIS评分、D-二聚体、PCT逐渐升高(P<0.05).结论:监测CPIS评分、PCT、D-二聚体对新生儿RDS并发VAP的预后评估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期刊名称】《承德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5)005【总页数】4页(P380-383)【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作者】张少雨;刘秀兰;孟林;桑艳锋;张冬梅;刘咏梅【作者单位】承德市中心医院儿科,河北承德 06700;承德市中心医院儿科,河北承德06700;承德市中心医院儿科,河北承德 06700;承德市中心医院儿科,河北承德06700;承德市中心医院儿科,河北承德 06700;承德市中心医院儿科,河北承德06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导致新生儿生后不久出现呼吸窘迫并进行性加重的临床综合征,发病后多需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常见的医院感染[1-2]。
肺部感染治疗方案评分标准简介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可以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
治疗肺部感染需要一个评分标准,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评分标准下面是一个常用的肺部感染治疗方案评分标准,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评分:1. 咳嗽:评估咳嗽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 0分:偶尔咳嗽或没有咳嗽。
- 1分:轻度咳嗽,间断出现。
- 2分:中度咳嗽,频繁出现。
- 3分:严重咳嗽,持续不断。
2. 咳痰:评估咳痰的量和性质。
- 0分:没有咳痰。
- 1分:少量,黏稠或清晰的咳痰。
- 2分:中等量,黏稠或带有血丝的咳痰。
- 3分:大量,浓稠或带有脓血的咳痰。
3. 发热:评估体温的升高程度。
- 0分:体温正常或轻微升高(37-38摄氏度)。
- 1分:中度发热(38-39摄氏度)。
- 2分:高热(39-40摄氏度)。
- 3分:超高热(大于40摄氏度)。
4. 胸痛:评估胸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 0分:没有胸痛。
- 1分:轻度或间断性胸痛。
- 2分:中度或持续性胸痛。
- 3分:严重或剧烈胸痛。
分级和治疗根据评分结果,可以将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个级别,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轻度肺部感染(评分0-4分):建议口服抗生素治疗,并鼓励休息和水分摄入。
- 中度肺部感染(评分5-8分):建议静脉抗生素治疗,并观察病情变化。
- 重度肺部感染(评分9-12分):建议住院治疗,使用静脉抗生素,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结论肺部感染治疗方案评分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快速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还应结合患者的年龄、基础健康状况和其他特殊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以确保个性化的治疗效果最佳。
[Note: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medical advice.]。
降钙素原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范兆普;赵雪峰【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年(卷),期】2015(000)006【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 PCT)与临床肺部感染( CPIS)评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65例VAP患者根据临床转归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动态监测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第5天及转出或死亡前PCT、CPI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CPI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性( P>0.05);生存组第5天和转出或死亡前PCT、CPI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等指标明显低于死亡组( P<0.05);PCT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r=0.647,P<0.01),PCT、CPIS评分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735,P<0.01和r=0.548,P<0.01)。
结论动态监测PCT与CPIS评分对VAP患者预后评估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总页数】3页(P1083-1084,1085)【作者】范兆普;赵雪峰【作者单位】834000 新疆克拉玛依,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急诊科;834000 新疆克拉玛依,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血清降钙素原和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分析 [J], 王浩;张勇;张培荣;胡金凤2.降钙素原联合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预后的价值 [J], 凌双;杨春万;林尚奋;慕容锐;李展鹏;麦玉婵3.临床肺部感染评分-降钙素原监测数据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与预后的预测价值 [J], 潘宜4.降钙素原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对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J], 何炳灵;郭述良5.降钙素原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评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后的研究 [J], 郭亚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常见评分量表临床意义一、肺炎关于肺炎的评分,主要涉及到3个评分系统:CURB-65评分、CRB-65评分、PSI评分和CPIS评分。
CURB-65评分和CRB-65评分CURB-65评分是由2003年美国胸科协会提出,目前其应用较为广泛,其总分由0分到5分不等。
该评分的临床意义一般为:①总分0-1分,为低危,仅需院外治疗;②总分2分,为中危,需短期住院或密切观察下院外治疗;③总分≥3分,为高危,需住院或ICU治疗。
CURB-65评分系统应用简洁方面,便于掌握,临床可操作性强,且其敏感度颇高,有利于临床操作。
CRB-65评分和CURB-65评分相比差距就在于去掉了“尿素氮(U)>7mmol/L”这一指标,其评分的临床意义基本与CURB-65评分相同(分值≥2分视为高危,应住院治疗),其优点就在于适合不方便进行生化检测的医疗场所。
PSI评分PSI评分系统则较为复杂,其评分内容更加细致,对病情的判断更加准确,其评分标准大致如下:PSI评分可用于评估死亡风险,其一般临床意义有:①低危:I级(<50岁,无基础疾病)、II级(≤70分)和III 级(71-90分)②中危:IV级(91-130分)③高危:V级(>130分)CPIS评分CPIS评分即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其评分指标项目较多,涉及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等多个方面,其内容比较复查。
CPIS评分的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临床病情越严重,越需要及时处理,当CPIS评分≤6分时可以考虑停用抗菌药物。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GOLD肺功能分级其中GOLD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其共分GOLD1-GOLD4共4级,其COPD气流不可逆受限的严重程度分级是基于舒张后的FEV1数值。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COPD的一个必备条件,经典地当FEV1/FVC<0.70(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表明存在持续性不可逆气流受限。
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完整版)近年来,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免疫损害宿主增加、病原体变迁和抗生素耐药率上升等原因,肺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升高。
据统计,我国每年肺炎患病人数达250万,死亡12.5万,其中老年人占70%[1],肺炎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目前临床工作中肺炎不难诊断。
然而,正确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早期、准确诊断和预测肺炎,才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现将有关肺炎病情及预后评估的相关方法和生物学标记物综述如下。
1 量化评分1.1 肺炎严重性指数(pneumonia severity index,PSI)评分系统Fine等[2]于1997年正式提出一个两步评分系统-PSI,又称PORT(patient outcomes research team)分级:①区分Ⅰ级即低风险患者,年龄<50岁,无肿瘤、肝肾疾病、脑血管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基础疾病及生命体征异常;②Ⅱ~Ⅴ级计算总结,按年龄、基础疾病、生命体征、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及放射学特点等肺炎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初步临床估计,逐项积分,见表1。
PSI是临床常用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评估工具,是患者危险因素的积分系统。
其将肺炎分为5个级别,Ⅰ级为低风险患者,Ⅱ~Ⅴ级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评分,≤70分为Ⅱ级,71~90分为Ⅲ级,91~130分为Ⅳ级,>130分为Ⅴ级。
Fine等[2]总结了PSI 危险分层的意义:①决定起始的治疗方式,Fine等[2]推荐Ⅰ、Ⅱ级患者门诊治疗;Ⅲ级患者短期住院治疗;Ⅳ、Ⅴ级患者住院治疗。
②有助于向患者交代预期的临床转归,目前较多文献主张简化分类方法,PSIⅠ~Ⅲ级为低危险状态,Ⅳ~Ⅴ级则为高危险状态,据Fine等[2]研究结果显示,低危险状态患者病死率小于3%,高危险状态则为9%~30%。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是一项综合了临床、影像学和微生物学标准等来评估感染严重程度,预测患者使用抗菌素时应该是调整或者停止的评分系统,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暴露。
这些指标共7项,包括:体温、白细胞计数、气管分泌物、氧合情况、X 线胸片、肺部浸润影的进展情况和气管吸取物培养。
最高评分为1 2分,当W6分时可以停用抗生素。
其他一些临床指南也提供了一些优化降阶梯治疗第二阶段的治疗方案,并可缩短抗生素疗程。
可以考虑采用计算机辅助抗生素处理系统,以有效帮助临床医师选择抗生素,降低治疗费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注:气管吸取物培养或痰培养
无致病菌生长0分
有致病菌生长1分
两次培养到同一种细菌或者格兰染色与培养一致2分
CPIS评分降低,病情缓解
CPIS> 6分,病死危险性高CPIS。
评分越高,病情越重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是一项综合了临床、影像学和微生物学标准等来评估感染严重程度,预测患者使用抗菌素时应该是调整或者停止的评分系统,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暴露。
这些指标共7项,包括:体温、白细胞计数、气管分泌物、氧合情况、X 线胸片、肺部浸润影的进展情况和气管吸取物培养。
最高评分为1 2分,当W6分时可以停用抗生素。
其他一些临床指南也提供了一些优化降阶梯治疗第二阶段的治疗方案,并可缩短抗生素疗程。
可以考虑采用计算机辅助抗生素处理系统,以有效帮助临床医师选择抗生素,降低治疗费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是一项综合了临床、影像学和微生物学标准等来评估感染严重程度,预测患者使用抗菌素时应该是调整或者停止的评分系统,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暴露。
这些指标共7项,包括:体温、白细胞计数、气管分泌物、氧合情况、X线胸片、肺部浸润影的进展情况和气管吸取物培养。
最高评分为12分,当≤6分时可以停用抗生素.其他一些临床指南也提供了一些优化降阶梯治疗第二阶段的治疗方案,并可缩短抗生素疗程。
可以考虑采用计算机辅助抗生素处理系统,以有效帮助临床医师选择抗生素,降低治疗费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体温(12小时平均值,℃)36~380分38~391分>39或<362分白细胞计数(*109/l)4~110分11~171分〈4或>172分无痰或少许0分分泌物(24小时吸出物性状数量)中~大量,非脓性1分中~大量,脓性2分气体交换指数(PaO2/FiO 2,kPa)或者以250(mmHg)为界>330分〈332分X胸片浸润影无0分斑片状1分融合片状2分注:气管吸取物培养或痰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0分有致病菌生长 1分两次培养到同一种细菌或者格兰染色与培养一致 2分CPIS评分降低,病情缓解CPIS≥6分,病死危险性高CPIS . 评分越高,病情越重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是一项综合了临床、影像学和微生物学标准等来评估感染严重程度,预测患者使用抗菌素时应该是调整或者停止的评分系统,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暴露。
这些指标共7项,包括:体温、白细胞计数、气管分泌物、氧合情况、X线胸片、肺部浸润影的进展情况和气管吸取物培养。
最高评分为12分,当≤6分时可以停用抗生素.其他一些临床指南也提供了一些优化降阶梯治疗第二阶段的治疗方案,并可缩短抗生素疗程.可以考虑采用计算机辅助抗生素处理系统,以有效帮助临床医师选择抗生素,降低治疗费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感谢聆听......谢阅...。
重症医学-30(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总题数:33,分数:66.00)1.以下有关非特异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包含内容错误的是(分数:2.00)A.急性胰腺炎评分(Ranson) √B.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APACHE)C.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SAPS)D.病死概率模型(MPM)E.炎症反应器官功能不全评分(IRODS)解析:[解析] 疾病评分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疾病特异性和疾病非特异性评分系统,都是要反映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
其中前者是针对单个疾病的,各种不同疾病的评分系统之间无法进行比较,与传统的非特异性评分系统比较,能够更好反映疾病的病情和预后判断。
后者是广泛应用于多种不同疾病的评估,适用于不同疾病的患者间进行比较。
2.以下有关治疗干预评分(TISS)的涵义错误的是(分数:2.00)A.TISS是根据所需采取的诊疗和护理措施进行评分的方法B.是护理和医疗工作的反映C.能很好地反映病情严重程度√D.适合于所有的住院患者E.TISS还可以用于ICU的记账工作并记录治疗费用解析:[解析] 治疗干预评分(TISS)可能是应用危重病患者的第一个总体评分系统,适用于所有的住院患者,对每日76个项目进行收集,主要是针对每位患者的干预或者治疗措施,因此,是护理和医疗工作的很好反映,但是不能反映疾病严重程度,因为,由于临床医师在对于类似患者治疗的积极程度和强度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另外,TISS还成功地用于ICU的记账工作并记录治疗费用。
由于IESS反映了对医疗的依赖程度,故还能作为患者转出ICU的评价标准。
3.以下改良早期危险评分表内容错误的是(分数:2.00)A.收缩压B.心率C.心律√D.呼吸频率E.意识状态解析:[解析] 改良早期危险评分表包括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状态5个内容。
4.以下改良早期危险评分表中意识状态分成几个级别(分数:2.00)A.3B.4 √C.5D.6E.7解析:[解析] 改良早期危险评分表中意识状态分为警醒、对声音有反应、对疼痛有反应及无反应4个状态,故选择B。
基于CPIS 评分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肺部感染的研究张 慧(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宿迁第一人民医院),江苏宿迁223800)摘要] 研究基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 )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肺部感染的效果。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8月在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08例脑卒中患者,应用随机平行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基于CPIS 评分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前后NIHSS 评分、GCS 评分及血白细胞计数(WBC )、C 反应蛋白(CRP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SIL -2R )、降钙素原(PCT )水平。
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1.1%(6/54),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4.8%(8/54),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0%(20/54)和59.2%(32/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护理后2组NIHSS 评分均明显降低(P 均<0.05),GCS 评分均明显升高(P 均<0.05),且观察组NIHSS 评分、GCS 评分变化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P 均<0.05);护理后2组WBC 、CRP 、SIL -2R 、PCT水平均明显升高(P 均<0.05),但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均<0.05)。
脑卒中后对患者开展基于CPIS 评分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和免疫炎性因子水平,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关键词] CPIS 评分;预防;脑卒中;肺部感染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23.10.022[中图分类号] R74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23)10-1427-04 脑卒中急性期可伴有多种并发症发生,有统计学资料显示,感染一直居于脑卒中后并发症的榜首,发生率为21%~65%,其中肺部感染又占据极大比例,可达到47%,严重影响患者预后[1]。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是一项综合了临床、影像学和微生物学标准等来评估感染严重程度,预测患者使用抗菌素时应该是调整或者停止的评分系统,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暴露。
这些指标共7项,包括:体温、白细胞计数、气管分泌物、氧合情况、X线胸片、肺部浸润影的进展情况和气管吸取物培养。
最高评分为12分,当W6分时可以停用抗生素。
其他一些临床指南也提供了一些优化降阶梯治疗第二阶段的治疗方案,并可缩短抗生素疗程。
可以考虑采用计算机辅助抗生素处理系统,以有效帮助临床医师选择抗生素,降低治疗费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注:气管吸取物培养或痰培养
无致病菌生长0分
有致病菌生长1分
两次培养到同一种细菌或者格兰染色与培养一致2分
CPIS评分降低,病情缓解
CPIS>6分,病死危险性高CPIS。
评分越高,病情越重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是一项综合了临床、影像学和微生物学标准等来评估感染严重程度,预测患者使用抗菌素时应该是调整或者停止的评分系统,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暴露。
这些指标共7项,包括:体温、白细胞计数、气管分泌物、氧合情况、X线胸片、肺部浸润影的进展情况和气管吸取物培养。
最高评分为12分,当W6分时可以停用抗生素。
其他一些临床指南也提供了一些优化降阶梯治疗第二阶段的治疗方案,并可缩短抗生素疗程。
可以考虑采用计算机辅助抗生素处理系统,以有效帮助临床医师选择抗生素,降低治疗费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