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课件植病研究法---研究前的准备
- 格式:ppt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64
植病研究方法范文植病研究方法是指为了深入了解植物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等问题,所采用的一系列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植病研究的常用方法,包括病原微生物鉴定、病害病原体的培养与保存、病害病原鉴定、病原特性研究、病害生态学研究、病害诊断与防控技术研究等。
1.病原微生物鉴定对于植物疾病,首先需要通过实验室方法将病原鉴定为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
常用的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组织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比如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2.病害病原体的培养与保存为了进行详细的病原特性研究和病害生态学研究,需要用纯培养物对病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通常使用人工培养基对病原进行培养和繁殖,并将其保存在病原库中,以备后续研究和防治使用。
3.病害病原鉴定通过对病害病原进行鉴定和分类,可以为我们了解病害的产生机制和扩散规律提供重要的参考。
常用的方法包括传统的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因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
4.病原特性研究病原特性研究是研究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生殖方式、致病机制等内容。
这些研究可以为我们了解植物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为病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常用的方法包括病原菌的生长曲线测定、 virulence factor 的筛选和相关酶活性测定等。
5.病害生态学研究病害生态学是对植物病害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发生、发展和传播规律的研究。
通过对病害的病原、寄主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揭示病害发生的原因和传播途径。
研究方法包括病害流行规律的调查和分析、传播途径的追踪和控制、病害的模拟和预测等。
6.病害诊断与防控技术研究根据病害的特征和病原微生物的特性,可以发展出一系列的病害诊断和防控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病害的快速鉴定和分类方法、病害的早期预警系统、病害的综合防控策略等。
研究方法包括田间调查、监测和数据分析等。
综上所述,植病研究方法是围绕病害的病原微生物鉴定、病害病原鉴定、病原特性研究、病害生态学研究、病害诊断与防控技术研究等方面展开的。
植病研究法试题山西农大植保必备植病研究法试题一、填空题1.实验室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热力灭菌、辐射灭菌、化学灭菌和过滤灭菌。
2.PDA培养基,从化学成分来源看,属于半组合培养基;从物理状态来看,属于固体培养基;从使用的目的和范围来看,属于非选择性培养基。
3.植物病害控制的方法主要有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植物检疫抗病育种 4. 根据调查的目的和所用的方法,植物病害调查分为有一般调查、重点调查、和调查研究。
5. 发病程度记载的方法主要有有发病率、和严重度。
6.常用的植物组织表面消毒液有酒精、次氯酸、次氯酸钠和升汞液。
7. 细菌血清学反应主要包括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结合反应 8. 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
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的形状分别是杆状和球状 9. 病毒的核酸主要包括单链/ 双链/ dna/ rna 10. 植物病毒病的外部症状主要包括花叶环斑畸形变色坏死变质内部症状主要包括花叶组织病原坏死组织病原畸形组织病原矮化组织病斑变色组织病变11. 介体与所传病毒之间的关系主要有持久性半持久性非持久性 12. 由种子带菌传染的病害接种方法有浸种和拌种由土壤带菌传染的病害的接种方法有土壤接种和拌根由流水和雨水传染的病害的接种方法有针刺注射喷雾喷洒涂抹二、简答题1.病原物与“病因”的区别?3.病害流行学主要研究什么?它研究在环境条件影响下,寄主群体和病原物群体相互作用导致病害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与植物病害生态学关系密切。
4.植物病害的症状学主要包括那些内容?5.植物病理生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哪些?内容包括病原物侵染的生理生化机制;病原物与寄主间的相互识别及其机制;病原物致病因素及其作用过程;病原物与病植物上其他微生物的关系,寄主的抵抗反应;病害体系中的毒素、酶、生长激素和其他大分子物质的作用;病植物的代谢生理;植物生理病理学的实验方法等。
6.植物病理学方面的文献只要有哪些?7.我国有关植物病理学方面的期刊有哪些?8.国外有关植物病理学方面的期刊有哪些?9.参考文献(书/期刊)该如何记载?10.病害的调查在植病研究中的意义?11.以小麦病害为例,设计一个一般调查的表格。
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植病研究实验室实习时间: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实习内容:植物病害检测与分析、实验室管理与维护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植物病害的发生和传播速度加快,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我国植物病害防治水平,培养植病研究人才,我选择了XX植病研究实验室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植物病害检测与分析方法,掌握实验室管理与维护技巧,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及收获1. 植物病害检测与分析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种植物病害的检测与分析工作。
实验室采用了形态学、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方法进行病害诊断。
我熟悉了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并学会了使用显微镜、离心机、PCR仪等实验设备。
通过实习,我掌握了植物病害检测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植病研究奠定了基础。
2. 实验室管理与维护在实习过程中,我负责了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
包括实验室卫生清扫、实验材料与设备的整理、实验试剂的配制与储存等。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合理规划实验室空间,确保实验材料与设备的安全,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此外,我还参与了实验室制度的修订与实施,提高了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
3. 参与科研项目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导师的一个科研项目,主要研究植物病害发生与防治机制。
通过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开展实验、分析数据等环节,我深入了解了科研工作的全过程。
在项目研究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协作,提高了自己的科研素养。
4. 学术报告与交流实习期间,实验室组织了多次学术报告与交流活动。
我认真听取了导师和同学们的研究报告,分享了科研心得与经验。
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我拓宽了学术视野,激发了科研兴趣,为今后的学术生涯打下了基础。
三、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系统地学习了植病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
在实验室管理与维护方面,我学会了如何确保实验材料与设备的安全,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植病研究方法
《植病研究方法》
一、植物病害检测
1、植物病害检测的方法包括:
(1)鉴定法:了解病害的种类及其症状,从而根据病害症状来判断病害的种类。
(2)检查法:根据病害的发生和发展特征,进行病害的检查,以确定病害的种类。
(3)检查实验:根据实验收集的病害特征以及实验室实验的结果,进行检查实验,以判断病害的种类及病原体的特征。
2、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植物病害检测上的应用
(1)PCR技术可以用反应的速度和准确度,相对快速地识别出植物病害的病原体。
(2)免疫检测技术可以及时准确的检测出植物病害的病原体,并且可以准确的鉴定出植物病害的种类和病原体的特征。
二、植物传染病的防治
1、采取免疫抗性技术。
选择病毒抗性品种进行种植,提高作物耐病性,采用竞争性消毒技术,减少病原体的传播,提高作物抗病性。
2、采取检疫技术。
根据植物病害的种类和发生的部位,采取正确的植物检疫技术,以防止病害的蔓延。
3、采取施肥管理技术。
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周期及不同的农事管理措施,采取合理的施肥管理,以延缓发病,提高作物与病原体的
生理耐受性。
三、植物病害的预防
1、采取植物调查管理技术,定期对植物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病情,防治病害,防止病害的蔓延。
2、采取农药防治技术,采用有效的农药合理施用,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3、在农田管理上做好病害防治措施,减少野外小病毒对农作物的危害,保证作物病害的发病率和病害程度的低于正常发病率和正常病害程度。
植物爱惜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育方案制按时刻: 2021-05-12学位授予大体要求(植物爱惜)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第一部份学科概况和要紧研究方向一、学科概况植物爱惜学作为一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理论紧密联系实践的学科,通过研究植物病害、植物害虫、农田杂草、农业害鼠等农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进展规律与危害机理,并提出预防与操纵有害生物的策略和综合治理技术。
植物爱惜学与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及草业科学等一级学科联系紧密、彼此依存、一起进展,而且动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工学中的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所取得的研究功效推动和增进了植物爱惜学的学科建设和快速进展,反过来植物爱惜学又丰硕和进展了相关学科的研究内容,为这些学科提供了研究材料。
植物爱惜学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为保障粮食平安、爱惜生态环境、保证农业增产、增进农人增收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和高素养人材。
植物爱惜学由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植物检疫与农业生态健康等二级学科组成。
植物病理学要紧研究各类植物病原微生物和寄生线虫与植物的彼此作用、病害的发生进展规律、病害的危害机理和植物的抗病机理,并利用这些基础探讨植物病害防治的理论与技术;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要紧研究各类农业昆虫与植物的彼此作用、虫害的发生进展规律、虫害的危害机理和植物的抗虫机理,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害虫防治的理论和技术;农药学以农业化学品为基础,吸收和利用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所取得的研究功效,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和农药利用技术的开发,保证农药在生产中的应用达到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的绿色标准;植物检疫与农业生态健康以预防有害生物入侵和保障农业生态平安为目标,要紧开展植物检疫、杂草防治、鼠害防治及农产品平安生产的应用基础与有效技术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爱惜学科历史悠长,是国家重点学科,是我国植物爱惜高级人材培育与科学研究的基地。
一、填空 1.实验室中常用的灭菌方法:热力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灭菌法、化学灭菌法。
2.PDA 培养基,从化学成分看,属于半组合培养基;从物理状态看,属于固体培养基;从使用目的看,属于非选择性培养基。
3.植病控制方法:植物检疫、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农业方法、生物方法 4.植病调查分为:一般调查、重点调查、调查研究 5.发病记载方法:直接计数法、分级计数法 6.常用植物组织表面消毒液有:酒精、次氯酸钠、升汞 7.细菌血清学反应包括: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结合反应 8.病毒由 核衣壳 和 包膜 构成,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的形状分别是 螺旋对称 和 9.病毒的核酸包括: DNA 、 RNA 。
10.植物病毒的外部症状包括:花叶类型、环斑类型、畸形生长、变色、坏死与变质。
内部症状主要包括:花叶和条纹症识别和初步诊断是有意义的。
4.植物病理生理学研究内容:①病原物侵染的生理生化机制②病原物与寄主间的相互识别及其机制③病原物致病因素及其作用过程④病原物与病植物上其他微生物的关系⑤寄主的抵抗反应⑥病害体系中的毒素、酶、生长激素和其他大分子物质的作用⑦病植物的代谢生理⑧植物生理病理学的实验方法等。
5.植物病理学方面的文献:①应用真菌学文献摘要Review of Applied Mycology (R.A.M.)②植物病理学评述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 ③植物病理学高级论述Plant pathology :an Advanced Treatise ④植物病害高级论述Plant Disease an Advanced Treatise 6.我国有关植物病理学方面的期刊有哪些:植物病理学报,植物保护学报,微生物学报,真菌学报,病毒学报,线虫学报,植物生理学报,真菌学报,农药学学报、农药、中国农业科学。
7.国外有关植物病理学方面的期刊有哪些:①美国: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害、分子植物病理学②英国:应用生物学记录、生理植物病理学、植物病理学③法国:植物病理学记录④日本:日本植物病理学会记录⑤加拿大:加拿大植物病理学杂志⑥印度:印度植物病理学⑦德国:植物病理学杂志 8.参考文献(书、期刊)如何记载:文献常用卡片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