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期结售汇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596.50 KB
- 文档页数:13
远期合约案例
一家广东省内贸易公司向美国出口产品,收到货款100万美元。
该公司需将货款兑换为人民币用于中国国内支出。
同时,公司需从美国进口原材料,将于3个月后支付100万美元的货款。
此时,这家贸易公司是持有美元,短缺人民币资金,若当时的美元兑人民币为8.10,公司以8.10的价格将100万美元换成了810万人民币,三个月后需要美元时,公司还要去售汇(用人民币换回美元用于支付)。
这样,公司在做两笔结售汇交易的同时,承担着汇率风险。
如果三个月后人民币贬值为8.15,公司就必须用815万人民币换回100万美元,产生了5万人民币的损失。
在中国银行开办掉期业务后,这家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对冲风险:叙做一笔3个月美元兑人民币掉期外汇买卖:即期卖出100万美元买入相应的人民币,同时约定3个月后卖出人民币买入100万美元。
假设美元三个月年利率为3%,人民币三个月年利率为 1.7%,中国银行利用利率评价理论加之风险预期再加之金融产品风险等级得出的掉期点数为-450,则客户换回美元的成本就固定为8.055。
如此,公司解决了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还达到了固定换汇成本和规避汇率风险的目的。
实验三:外汇风险防范一、实验内容分析以下案例,写出分析思路与结论。
案例1(1)利用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业务规避汇率风险某年9月20日,广东一企业出口一批货物,预计3个月后即12月20日,收入2 000万美元。
若银行9月20日开报的3个月远期美元对人民币双边价为8.3649~8.4068,该企业同银行签订了人民币远期结售汇合同。
试分析该企业避免外汇汇率风险的结果。
而如果12月20日市场汇率变为8.2649~8.3068,若不做远期结售汇,该企业的损益情况又会是怎样?(2)利用期权交易规避汇率风险一美国制造商购买日本某企业商品,货款为24亿日元,双方约定3个月后以日元支付。
如果签订进出口合同时的期权价格为200 000$,协议价格为$1=JP ¥240;同时,3个月的远期汇率为$1=JP¥240。
则该美国企业有两种选择:一是用外汇期权交易规避汇率风险;二是用远期外汇交易规避汇率风险。
假设3个月后市场汇率将出现下列三种情况,试分析该美国企业分别采用这两种交易方式在三种情况下的损益情况,并比较这两种交易方式的特点。
日元升值,3个月后现汇汇率为$1=JP¥220;日元稳定不变,3个月后现汇汇率仍为$1=JP¥240;日元贬值,3个月后现汇汇率为$1=JP¥260。
案例22009年下半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逐渐增大,不少企业已做了相应的准备。
但即便如此,汇率依然成为出口企业为之困扰的难题之一。
最近,一服装公司的经理比较头痛:公司准备向美国出口一批服装。
双方将在2010年1月1日签订合同,约定以美元支付总额为500万美元的货款,结算日期为2010年7月1日。
目前,汇率为1美元兑人民币6.85元。
由于美元一直贬值,公司结汇后的人民币收入可能会明显减少,如何回避美元贬值所导致的外汇风险呢?如果选用避险工具后,美元却升值了,又如何处理呢?银行介绍,目前的汇率风险回避工具包括远期、掉期、期权、掉期期权以及它们的组合。
具体的使用,要看企业使用外汇的实际状况。
远期外汇买卖业务案例分析一、方案背景2006年2月,A公司主动与郑州交行联系,告知6月9日将有一笔出口货款600万美元入账,公司想用这笔款项来兑换日元以备当月日元付汇之用。
公司希望交行能为其制定一个合适的换汇方案,即可固定换汇成本,又能起到规避汇率风险的作用。
郑州交行国际部人员首先对美元对日元的走势进行了分析,认为美联储自2004年6月至今已连续13次加息,市场担心此轮加息周期可能将于今年某一时间结束,如果这样,将对美元形成利空影响,而美元兑日元长期来看将有下跌可能。
二、方案的设计与选择郑州交行国际部人员认为A公司此番用美元买日元的交易存在着时间与期限上的不相匹配。
经过一番研究之后,交行向客户推荐了远期外汇买卖业务和外汇期权业务两个方案。
但这两个方案各有利弊。
在远期外汇买卖方案中,通过一笔卖出美元买入日元的远期外汇买卖业务,可以固定美元兑日元的换汇成本,同时可以避免美元兑日元汇率下跌所带来的汇率风险。
但由于远期外汇买卖缺乏灵活性,到期日必须按约定价格进行交割,从而享受不了美元兑日元汇率上涨所带来的好处。
在外汇期权方案里,客户买入一个美元兑日元看跌期权,在6月7日某一时点当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下跌,低于执行汇率时,有权按执行汇率卖出美元买入日元;当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上涨,高于期权的执行汇率时,则不行使期权,而是按实际汇率卖出美元买入日元。
这个方案可以避免美元兑日元汇率下跌所带来的损失,又可以使客户享受到美元兑日元汇率上涨所带来的好处。
但是客户作为期权的买方,需向银行支付一定数额的期权费。
A公司的财务经理张经理在详细了解了这两个方案后,对外汇期权方案比较感兴趣,但认为期权费作为一种财务费用在财务记账上有一定难度,同时对公司来讲是也一种财务负担,公司不愿意在避险方案上承担多余的成本支出。
在这种情况下,郑州交行国际部人员请教了总行有关资金理财人员。
总行相关人员在了解了客户的实际需求后,帮助郑州分行设计了一款区间远期外汇买卖产品。
案例:1.回避汇率风险或保值(1)进口商某年外汇市场行情为:即期汇率 GBP/USD=1.4248/783个月掉期率 10/20假定一美国进口商从英国进口价值50万英镑的货物,3个月后支付。
若美国进口商预测3个月后英镑将升值为GBP/USD=1.4338/68。
问:(1)若美国进口商预测正确而又没有采取保值措施,则3个月后美国进口商需多支付多少美元?(2)美国进口商如何利用远期外汇交易进行交易?(3)若美国进口商采取保值措施而又预测错误呢?解:(1)若美国进口商没采取保值措施,则3个月后美国进口商的50万英镑需支付的美元为50万×1.4368=71.84万美元。
如按合同签订的汇率算,只需支付美元:50万×1.4278=71.39万美元。
因此,需多支付71.84-71.39=4500美元。
(2)美国进口商利用远期外汇交易进行保值的具体操作:美国进口商与英国出口商签订贸易合同时,与银行签订远期外汇交易合同,按英镑与美元的3个月远期汇率1.4278+0.0020=1.4298买入英镑50万,则3个月后美国进口商支付50万英镑只需美元:50万×1.4298=71.49万美元,避免损失71.84-71.49=3500美元。
(3)若美国进口商采取保值措施而3个月后英镑汇率下降,则美国进口商仍要按与银行签订的远期汇率买入50万英镑,不能享受英镑汇率下降带来的好处。
保值避免了汇率风险,同时也让渡了汇率反向变动可能带来的收益。
(2)出口商某年外汇市场行情:即期汇率 USD/JPY=122.90/123.20,2个月掉期率 30/20假定日本出口商向美国进口商出口价值100万美元的仪器设备,2个月后收款。
若日本出口商预测2个月后美元将贬值为USD/JPY=118.90/119.20。
问:(1)若日本出口商预测正确而又没有采取保值措施,则3个月后日本出口商少收多少日元?(2)日本出口商如何利用远期外汇交易进行交易?(3)若日本出口商采取保值措施而又预测错误呢?解:(1)若日本出口商没采取保值措施,则2个月后日本出口商收到100万美元可兑换的日元为:100万×118.90=11890万日元。
进出口贸易第六章国际结算案例[全文5篇]第一篇:进出口贸易第六章国际结算案例第六章国际结算[案例1] 某笔进出口业务,约定分两批装运,支付方式为即期不可撤销信用证。
第一批货物发送后,买方办理了付款赎单手续,但收到货物后,发现货物品质与合同严重不符,便要求开证行通知议付行对第二批信用证项下的货运单据不要议付,银行不予理睬。
后来议付行对第二批信用证项下的货运单据仍予议付。
议付行议付后,付款行通知买方付款赎单,遭到买方的拒绝。
问:(1)银行处理方法是否合适?(2)买方应如何处理此事为宜?案例分析:答:(1)银行的处理方法是合适的。
本案凭即期不可撤销信用证支付方式结汇。
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信用证是一种自足文件,银行在输信用证业务时,只根据信用证的有关规定审核出口商提交的单据,只要“单证一致,单单一致”,银行就承担第一性的付款责任。
因此,本案中的议付行对第二批货物的议付,是符合信用证业务的做法的。
[案例2] 某纺织品进出口公司与国外按CFR条件签订一份棉织品出口合同,合同规定装运期为10月份,但未规定具体开证日期。
外商拖延开证,我方见装运期快到,从9月底开始,连续多次电催外商开证。
10月5日,收到开证的简电通知书(详情后告),我方因怕耽误装运期,即按简电办理装运。
10月28日,外商开来信用证正本,正本上对有关单据做了与合同不符的规定,我方审证时未予注意,交银行议付时,银行也未发现,开证行即以单证不符为由,拒付货款。
试分析:我方应从此事件中吸取哪些教训?案例分析:教训有:(1)在合同中一般应明确规定买方开到信用证的期限,而在本合同中却未做出此项规定,考虑欠周。
(2)装运期为10月份,而出口公司直到9月底才开始催证,为时过晚。
(3)10月5日收到简电通知后,即忙于装船,过于草率。
(4)以信用证付款的交易,即使合同中未规定开证期限,按惯例买方有义务不迟于装运期开始前一天将信用证送达卖方,而本案的信用证迟至装运期开始后第23天才送达,显然违反惯例。
汇率风险案例分析本节将使用具体案例来说明企业该如何选择风险管理的组合以及使用风险管理组合的效果。
案例一:使用贸易融资与即远期结售汇的组合优化风险管理方案交易背景国内某生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大部分用于出口,生产所需原材料中有部分需要进口,而其它成本与费用均在国内产生。
企业的财务报告货币为人民币。
某年 3 月1日,企业的财务规划显示,3个月后企业将有一笔 100万美元的支出用于生产所需的原 材料进口,6个月后将有500万美元的出口收入,其它美元支出暂无。
由于担心美元兑人民 币汇率波动而造成企业的汇兑成本上升,企业希望对其外汇收支进行汇率风险的管理, 并希望尽量降低风险管理成本。
根据企业的收支结构,企业既有美元的收入,也有美元的支出,但时间上不相匹配,并且美元收入的金额远远大于美元支出的金额,多余的美元需要结汇用于 国内支出,因此企业可以使用掉期来解决外汇收支在时间上不匹配的问题, 而剩余的外汇收 入可以使用远期结汇来锁定结汇汇率。
当然,为了降低风险管理的成本, 企业还可以使用贸 易融资与即远期结售汇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提前收汇、锁定汇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以下计算涉及如下数据: 人民币利率3个月1.71 %, 6个月2.07 %,美元LIBOR3个月4.92 %, 6个月5.04125 %,客户贸易融资利率 LIBOR+ 50BP,计算结果的 货币单位为百万人民币,负值代表支出。
方案一:100万美元的远期对远期掉期, 400万美元的远期结汇。
0 -1X 7.96967.8829 X 4+7.8829 XI 400万美元即期结汇,融资利息部分叙做远期售汇,出口收入美元用于出口押汇的本金还款。
3月1日现金流量6月1日现金流量 9月1日现金流量 万案500万美元的6个月出口押汇,100万美元的即期对远期掉期,6月1日现金流量 —1X 7.98959 月 1 日现金流量 一5X( 5.04125 %+ 0.50 %)+ 2X 7.9224方案三:100万美元的远期对远期掉期,400万美元的6个月出口押汇,400万美元的3个月远期结汇,融资利息部分叙做远期售汇,出口收入美元用于出口押汇的 本金还款。
外汇远期案例
外汇远期合同是指在交易时刻双方约定的一个汇率,用于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结算外汇交易。
下面是一个外汇远期案例:
某公司需要在三个月后向境外供应商支付100万美元的货款。
为了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公司决定与银行签订外汇远期合同锁定汇率。
首先,公司向银行询问当前的外币兑换汇率。
假设当前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换6.5人民币。
然后,公司与银行商
定了一个三个月后结算的远期交易,即在三个月后按照约定的汇率交付100万美元。
银行为这个交易收取了一定的利息,以弥补为提供远期交易服务所承担的风险。
假设银行收取的利息是2.5%。
在签订合同后的三个月里,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可能会发生变化。
如果美元大幅度贬值,公司将受益,因为按照合同约定的汇率,公司仍然只需支付100万美元,但是在汇率下跌的情况下,这些美元的价值会更低。
相反,如果美元大幅度升值,公司将会损失,因为在汇率升高的情况下,公司需要支付更多的人民币才能购买100万美元。
最终,到了合同规定的结算日期,汇率变为1美元兑换6.7人
民币。
根据合同,公司支付给银行的人民币金额为670万。
这意味着公司在三个月后成功锁定了较低的汇率,避免了汇率上升的风险。
总结起来,外汇远期合同为公司提供了一个能够规避外汇风险的工具。
尽管这种工具有一定的成本,但在面对实际的外汇交易时,能够减少公司的风险暴露,并为公司提供一定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