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崇明生物一模(有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14
上海崇明2019高三上年末考试-生命科学高三生命科学〔一模〕本试卷分为第I 卷〔第1-5页〕和第II 卷〔第6-12页〕两部分,全卷共12页。
总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第I 卷【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1、人和哺乳动物的耳蜗和前庭器分别是……………………………………………………〔〕A 、声波感受器和触觉感受器B 、声波感受器和平衡感受器C 、平衡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D 、平衡感受器和声波感受器2、以下生物中,除细胞膜外几乎不.含磷脂分子的有………………………………………〔〕 ①大肠杆菌②草履虫③肺炎双球菌④青霉菌A 、②③B 、②④C 、①③D 、①④3、在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 和35S 标记噬菌体的DNA 和蛋 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A 、①④B 、①⑤C 、③④D 、②⑤4、以下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要树立保护环境的法制观念B 、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C 、进行自然保护的唯一手段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 、加强动物资源保护,首先要禁止任意捕杀动物5、假设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用a 表示,那么幼嫩细胞a 1与衰老细胞a 2的大小为〔〕A 、12a >aB 、12a =aC 、12a <aD 、无法判断6、以下有关生命科学发现史的描述。
不.正确的选项是......…………………………………………〔〕A 、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确认了DNA 的分子结构B 、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S.Ruben)和卡门(M.Kamen)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 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C 、20世纪40年代,卡尔文及其合作者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探明了CO 2 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移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D 、1880年达尔文父子通过禾本科植物幼苗在单侧光下会向光弯曲现象提出了植物向光性 的原因④ ④ —CONH —C —⑤—C —COOH H H7、以下关于人体内环境与自稳态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毛细淋巴管中的淋巴细胞生活在组织液和淋巴液中B、心血管系统中有足够的血液充盈是血压形成的前提C、内环境的自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可能与高密度脂蛋白过低有关8、培养爱滋病病毒时,应选用………………………………………………………………〔〕A、无菌的牛肉汤B、含多种无机盐的培养液C、固体培养基D、适宜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T淋巴细胞9、下图表示某蛋白质的结构,其中“—S—S—”表示连接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键〔二硫键是由2个“—SH”连接而成的〕。
上海市崇明中学2019学年5月高考模拟考试(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考生注意:1.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学校、姓名、学号。
2•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第|卷(共60 分)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一)1分题(共8题)1•在人体活细胞内不能进行的是A .核苷酸合成核酸B .生长素的合成C.糖原分解成葡萄糖 D .氨基酸合成胰岛素2. 要使目的基因与对应的载体重组,所需的两种酶是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②DNA连接酶③DNA解旋酶④RNA聚合酶A .①②B .③④C.①④3. 以下所示是某同学在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装片的物镜、细准焦螺旋。
请问其中视野最亮的是4.下列哪项是血浆中找不到的蛋白质5•下列性状中,属数量性状的是A .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B •豌豆的紫花和白花C.人类的肤色 D .狗毛的直曲6•“马铃薯的块茎繁殖”属于下列哪个生物学范畴A .植物细胞融合B .有性繁殖C.杂交育种 D •无性繁殖7.下列细胞内的反应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是D .②③4个视野,每次仅调整目镜或A •胰岛素B •抗体C.淀粉酶 D •凝集素A. DNA复制 B .暗反应&有同源染色体存在,但在光镜下一定看不到同源染色体之间两两配对联会的是 ()A •初级精母细胞 D •根尖分生区细胞(二) 2分题(共20题)9•以下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四个阶段 ,其中哪些阶段应用了植物细胞全能性学说 ?()① 预备阶段 ②诱导去分化阶段 ③再分化阶段 ④移栽阶段 10•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 构成了化合物 的是 A .若m 为腺嘌呤,则b 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 .在禽流感病原体、幽门螺杆菌体内 b 均为4种 C . ATP 脱去两个高能磷酸键,可形成b , a 为核糖D •若a 为脱氧核糖,则由b 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8种11•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现代解释的叙述 ,错误的是()A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B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C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12. 番茄的染色体数目是 24, 一个番茄细胞发生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中有三个退化消失。
上海市崇明县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第一次调研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下图,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A.⑤→①→③→④→②B.①→⑤→③→④→②C.⑤→①→④→③→②D.①→⑤→④→③→②【答案】C【解析】【分析】如图①是组织;②是人体;③是消化系统;④是胃,属于器官;⑤是一个细胞。
【详解】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再由这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
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
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所以C正确。
2.海南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每到冬季,会有大量内地的退休老人到海南过冬,形如“候鸟迁徙”,有些鸟类的“候鸟迁徙”的这种行为属于()A.先天性行为B.学习行为C.保护行为D.适应行为【答案】A【解析】【分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A.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
候鸟每年规律性的迁徙行为是鸟类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符合题意。
B.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不符合题意。
C.保护行为是进行地一系列保护自己的行为,不符合题意。
D.适应行为是个体在其生活环境中满足各种自然要求和社会要求的行为,不符合题意。
上海崇明2019高三第一学期年末考试试题--生物高三生命科学本试卷分为第I卷〔第1-4页〕和第II卷〔第5-12页〕两部分,全卷共12页。
总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1、某单细胞生物,体内不具有叶绿体但有光合色素,它最可能是………………………〔〕A、衣藻B、草履虫C、颤藻D、产甲烷细菌2、核糖体中合成的物质不.可能..具有的功能是………………………………………………〔〕A、调节生命活动B、携带遗传密码子C、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参与主动运输3、以下动物体的结构中,不存在获取化学信息的感受器的是……………………………〔〕A、蜜蜂的口器B、雄蛾的触角C、蛇的颊窝D、猴的鼻腔嗅粘膜4、以下细胞中无氧呼吸产物不同的是………………………………………………………〔〕A、缺氧条件下的马铃薯块茎细胞B、剧烈运动时的人骨骼肌细胞C、酸奶生产中的乳酸菌D、受涝的植物根细胞5、以下关于微生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对于人类的传染病来说最主要的传染源是易感人群B、通过与SARS患者的口腔分泌物接触病原体而患病的传播属于病媒传播C、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染链包括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D、同一种微生物传染病可以有一条以上的传播途径6、关于非特异性免疫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吞噬作用构成了机体抗感染的第二道防线B、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表现为特异的抗感染作用C、一种人类通过遗传巩固下来的天然免疫功能D、皮脂腺分泌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7、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为材料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这时观测到a、b间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是………………………………………………………〔〕A、在膜外是b→aB、在膜内可以是b→a,也可是a→bC、在膜内是b→aD、在膜外是a→b8、如下图,甲、乙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交病毒”丙,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9、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各不相同。
2019-2020学年崇明县三乐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体液调节就是指激素调节的过程B. 血糖不足时,肝糖原与肌糖原可再次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C. 患糖尿病是因为饮食含有糖分高所引起的D. 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2. 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大分子都在核糖体上合成B. 淀粉、糖原、核糖都是生物大分子C. 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组成D. 生物大分子都可以为生命活动供能3. 下列激素中,可直接影响婴幼儿智力发育的是()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C.性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4. 科研人员研究核质互作的实验过程中,发现T-CMS细胞质雄性不育玉米可被显性核恢复基因Rf2(R基因)恢复育性,T-URF13基因(T基因)表示雄性不育基因,其作用机理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线粒体的内外均有核糖体分布B.细胞中R基因和T基因均成对存在C.R基因通常不会通过父本传递给下一代D.核(质)基因型为Rr(T)的个体自交,后代中出现雄性不育的概率是1/25. 金链花由于受到能分泌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的病原体的侵袭,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支,称为“扫帚病”,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类物质能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B. 该病原体分泌的细胞分裂素类物质是一种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C. 侧芽生长失控是因为该部位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增大D. 正常生长的金链花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生长素含量不足6. 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措施来降低体温。
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A. 适当撤减衣服B. 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C. 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D. 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7. 胰岛素分子共有51个氨基酸2条肽链组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分子合成时脱水分子50个B.该分子共有肽键50个C.该分子的R基共有49个D.该分子至少有氨基2个8. 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B.氧气C.葡萄糖D.胰岛素9. 某同学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为了确定无水乙醇、CaCO3和SiO2的作用,进行了4组实验来验证,4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第④组是进行了正确操作的对照组。
崇明区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高三年级质量调研生物试卷(等级考)2018.12 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全部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等题型。
一、选择题(共40 分,每小题2 分。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若要在高倍镜下测得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的长度,下列操作不必要的是A、标定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B、调节物象至清晰C、转动目镜调整测微尺的方向D、调节光源使亮度达到最高2.图1 为氨基酸的结构示意图。
氨基酸作为能源物质时,在酶的作用下脱去一个化学基团,该基团可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
该化学基团是A、①B、②C、③D、④3.通过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筛选获得具有高效降解土霉素能力的菌株。
表1 为各菌株在以土霉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应选择进一步培养的菌株是A、T1 B、T2 C、T4 D、ZC-34.一般认为,类固醇激素的跨膜运输方式如图2 模式1。
研究发现,在昆虫体内的一种类固醇激素跨膜进入细胞需要转运蛋白,如模式2。
则该类固醇激素的跨膜运输方式是A、自由扩散B、协助运输C、主动运输D、胞吞胞吐5.线粒体内的mtu1 基因突变后,会导致3 种“ 氨基酸运载工具” 无法准确识别相关信息,从而无法合成蛋白质。
由此可知,该基因突变阻断了下列活动中的A、DNA→DNAB、DNA→RNAC、DNA→蛋白质D、RNA→蛋白质6.将小鼠迷走神经元与“感觉肠道细胞”一起培养时,两者会形成突触(如图3),同时“ 感觉肠道细胞” 分泌的谷氨酸在100 微秒内被神经元接收,阻断这些谷氨酸分泌会使得信号传递嘎然而止。
这里谷氨酸在突触传递中扮演的角色是A、钠离子B、神经递质C、突触后膜受体D、突触小泡7.器官移植不仅会发生细胞(免疫)性排斥反应,也会产生体液(免疫)性排斥反应。
所以在器官移植后,若要排除“排斥反应”,则需要检测①致敏T 细胞②抗体③淋巴因子A、仅①B、仅②C、①②③D、①③8.噬菌体裂解酶是噬菌体在感染细菌后期表达的一类细胞壁水解酶,研究者将该酶部分结构(CBD)人工合成后,发现CBD 可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结合从而抑制细菌感染。
2019年上海市高中生物一模专题汇编:免疫及植物激素调节【选择部分】(2019年崇明一模)7.器官移植不仅会发生细胞(免疫)性排斥反应,也会产生体液(免疫)性排斥反应。
所以在器官移植后,若要排除“排斥反应”,则需要检测()①致敏T细②抗体③淋巴因子A.仅①B.仅②C.①②③D.①③【答案】C(2019年崇明一模)13.图5为根和茎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图中N点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A.抑制根生长B.抑制茎生长C.促进根生长D.对茎的促进效果比对根的更好【答案】C(2019年嘉定一模)7.右图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向光弯曲生长示意图,该图能表达的含义及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背光侧细胞发生弯曲B.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能起到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C.向光侧细胞较小是因为强光下生长素失去作用D.向光侧细胞分裂太快导致向光侧细胞体积较小【答案】B(2019年金山一模)10.为研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小麦胚芽鞘生长影响。
用初长为5mm的胚芽鞘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6所示(对照组仅用蒸馏水处理)。
据图判断,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无外源生长素,胚芽鞘也能生长B.浓度1的生长素可促进胚芽鞘生长C.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双重性D.浓度5的生长素可促进胚芽鞘生长【答案】D(2019年闵行一模)16.图8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某植物芽生长的影响,可正确解释植物呈宝塔状株形的顶芽和侧芽的生长素浓度组合是()图8A.顶芽m,侧芽n B.顶芽n,侧芽g C.顶芽i,侧芽g D.顶芽i,侧芽m【答案】B(2019年杨浦一模)8.图4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茎生长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浓度在PM之间,促进茎生长B.大于M点的生长素浓度,茎不生长C.生长素浓度越高,生长促进作用越明显D.如果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P,则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为M【答案】A(2019年长宁一模)2.一定浓度范围内,与生长素作用类似、能促进植物生长的是()①赤霉素②萘乙酸③脱落酸④乙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2019年长宁一模)3.图1所示的机体免疫过程属于()①体液免疫②特异性免疫③细胞免疫④先天性免疫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简答部分】(2019年长宁一模)现代生物技术(12分)图16是医学研究中制备抗体的两种技术路线模式简图。
2019-2020学年上海崇明县东门中学高三生物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曲线中能正确表示人体消化酶作用规律的是A.Ⅰ和ⅠB.Ⅰ和ⅠC.Ⅰ和ⅠD.Ⅰ和Ⅰ2. 基因在转录形成mRNA时,有时会形成难以分离的DNA-RNA杂交区段,称为R环结构,这种结构会影响DNA复制、转录和基因的稳定性。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DNA-RNA杂交区段最多存在5种核苷酸B. R环结构中可能有较多的G-C碱基对C. 细胞DNA复制和转录的场所在细胞核中D. 是否出现R环结构可作为是否发生复制的判断依据3.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酵母菌相比,乳酸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细胞核、细胞器B.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C.用台盼蓝染色法鉴别细胞的死活时,凡是被染成蓝色的细胞都是活细胞D.细胞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主要遗传物质是DNA4. 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实例的是()A.胰岛B细胞产生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与肝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B.细胞内通过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D.吞噬细胞对抗原处理后,以直接接触方式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5. 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中发现了青蒿素,其分子式为C15H22O5。
下列与青蒿素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是()A. 脱氧核糖B. 磷脂C. 血红蛋白D. 核酸6. 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每种氨基酸分子都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B. 已知胰岛素分子有A、B两条肽链,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则胰岛素分子中肽键的数是49个C. 有些蛋白质起信息传递作用,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性激素等D. 蛋白质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是氨基酸互相结合的方式多种多样7. 新型冠状病毒是引起人类患新冠肺炎的病毒,该病毒的有关物质可以分别被蛋白酶和RNA酶水解。
崇明区2019届等级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生命科学1.若要在高倍镜下测得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的长度,下列操作不必要的是A. 标定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B. 调节物象至清晰C. 转动目镜调整测微尺的方向D. 调节光源使亮度达到最高【答案】D【解析】【分析】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观察清楚→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直至获得清晰的物像(切勿用粗准焦螺旋)。
【详解】不同放大倍数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不同,所以应标定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A正确;换用高倍镜后需要调节物象至清晰,B正确;测量过程中常需转动目镜,以使测微尺与保卫细胞的长径平行,C正确;在使用高倍镜时,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明亮,获得清晰的物像即可,无需使亮度达到最高,D错误。
2.图为氨基酸的结构示意图。
氨基酸作为能源物质时,在酶的作用下脱去一个化学基团,该基团可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该化学基团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A【解析】【分析】题图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见每种氨基酸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它们都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上还连了一个H和一个R基团,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详解】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是:水、二氧化碳、尿素,其中尿素含氮,是较好的土壤氮肥,因此该化学基团应是①(氨基)。
故选A。
3.通过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筛选获得具有高效降解土霉素能力的菌株。
表为各菌株在以土霉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应选择进一步培养的菌株是A. T1B. T2C. T4D. ZC-3【答案】C【解析】【分析】要筛选获得具有高效降解土霉素能力的菌株,培养基中应只有土霉素为唯一碳源,不具有高效降解土霉素能力的菌株在此培养基中不能的生存。
【详解】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以土霉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土霉素的浓度为50mg/L和100mg/L 时,生长情况最好的都是T4,应选择进一步培养的菌株是T4,C正确。
百度文库百度文库崇明县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高三一模测试卷生 命 科 学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不食不洁生水和生贝壳类海产品是防止霍乱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可推断霍乱弧菌的传播方式是的传播方式是A .空气传播.空气传播B .接触传播.接触传播C .媒介物传播.媒介物传播D .病媒传播.病媒传播2.某同学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如图1所示的细胞结构,所示的细胞结构,他所观察的细胞最有可能所属的生物是他所观察的细胞最有可能所属的生物是 A .颤藻.颤藻 B .细菌.细菌 C .人.人 D .菠菜.菠菜3.下列物质能和双缩脲试剂反应出现紫色现象的是.下列物质能和双缩脲试剂反应出现紫色现象的是A.B .C .D .图1CH 2OHH HOOHOHOHHHO NH 22 C COOHH HHO P ~O P ~O P O CH 2OOO O OH OHOHOH OHNH 2N NN NH 2N C CO NH C CO NH C COOHH HHHCH 3 CH 2 COOH4.突变酵母的发酵效率高于野生型,常在酿酒工业发酵中.突变酵母的发酵效率高于野生型,常在酿酒工业发酵中 使用。
图2为呼吸链突变酵母的呼吸过程,下列相关叙为呼吸链突变酵母的呼吸过程,下列相关叙 述错误..的是的是 A .突变酵母乙醇代谢途径未变.突变酵母乙醇代谢途径未变 B .突变酵母依旧能产生.突变酵母依旧能产生[H] [H]C .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种群增殖速率大于突变体.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种群增殖速率大于突变体D .通入氧气后,突变酵母产生ATP 的主要部位是线粒体的主要部位是线粒体5.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图3所示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所示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由甲到乙需将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由甲到乙需将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B .甲、乙、丙不能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甲、乙、丙不能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C .与甲相比,乙液泡内溶液浓度较低.与甲相比,乙液泡内溶液浓度较低D .由乙到丙的过程中需滴加清水引流.由乙到丙的过程中需滴加清水引流6.二战期间,人们用每分钟100次响铃的铃声来次响铃的铃声来 提醒水兵前往作战基地,战后,退役水兵和学提醒水兵前往作战基地,战后,退役水兵和学 生共同完成如图4所示的研究。
2019崇明生物一模(有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2崇明区2018年等级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生 命 科 学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作答必须全部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选择题的作答必须用2B 铅笔涂在答题纸的相应区域。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若要在高倍镜下测得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的长度,下列操作不必要...的是A .标定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B .调节物象至清晰C .转动目镜调整测微尺的方向D .调节光源使亮度达到最高2.图1为氨基酸的结构示意图。
氨基酸作为能源物质时,在酶的作用下脱去一个化学基团,该基团可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
该化学基团是A .①B .②C .③D .④3.通过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筛选获得具有高效降解土霉素能力的菌株。
表1为各菌株在以土霉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应选择进一步培养的菌株是菌株 土霉素浓度(mg/L )25 50 100 T1 ++ + + T2 ++ - - T4 ++ ++ ++ ZC-3+++-图1表13A .T1B .T2C .T4D .ZC-34.一般认为,类固醇激素的跨膜运输方式如图2模式1。
研究发现,在昆虫体内的一种类固醇激素跨膜进入细胞需要转运蛋白,如模式2。
则该类固醇激素的跨膜运输方式是A .自由扩散B .协助运输C .主动运输D .胞吞胞吐5.线粒体内的mtu1基因突变后,会导致3种“氨基酸运载工具”无法准确识别相关信息,从而无法合成蛋白质。
由此可知,该基因突变阻断了下列活动中的 A .DNA →DNA B .DNA →RNA C .DNA →蛋白质D .RNA →蛋白质6.将小鼠迷走神经元与“感觉肠道细胞”一起培养时,两者会形成突触(如图3),同时“感觉肠道细胞”分泌的谷氨酸在100微秒内被神经元接收,阻断这些谷氨酸分泌会使得信号传递嘎然而止。
这里谷氨酸在突触传递中扮演的角色是A .钠离子B .神经递质C .突触后膜受体D .突触小泡7.器官移植不仅会发生细胞(免疫)性排斥反应,也会产生体液(免疫)性排斥反应。
所以在器官移植后,若要排除“排斥反应”,则需要检测①致敏T 细胞 ②抗体 ③淋巴因子A .仅①B .仅②C .①②③D .①③图2图3感觉肠道细胞突触48.噬菌体裂解酶是噬菌体在感染细菌后期表达的一类细胞壁水解酶,研究者将该酶部分结构(CBD )人工合成后,发现CBD 可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结合从而抑制细菌感染。
下列与CBD 的分子结构相同的是A .噬菌体裂解酶的活性部位B .噬菌体的衣壳蛋白C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壁D .淀粉酶9.人骨骼肌内的白肌细胞含少量线粒体,适合无氧呼吸、进行剧烈运动。
白肌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产物有A .酒精和CO 2B .酒精和乳酸C .乳酸和CO 2D .仅乳酸10.某试验田中,有一株二倍体黑麦的基因型是aabb ,其周围还生长着其它基因型的黑麦,若不考虑突变,则这株黑麦的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 .aabb B .aaBb C .AABbD .AaBb11.图4为DNA 分子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决定DNA 分子多样性的结构是A .①B .②C .③D .④12.西班牙研究统计了110种海岛鸟类以及1821种大陆鸟类的脑部大小样本的数据集,发现生活在海岛上的鸟类比它们的大陆近缘种的脑部更大,说明A .海岛环境引发了鸟类脑部的定向变异B .海岛环境的不可预测性导致了对更大脑容量的自然选择C .大陆环境引发了鸟类脑部向更小的方向变异D .海岛鸟类和大陆鸟类有共同的祖先13.图5为根和茎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图中N 点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A .抑制根生长B.抑制茎生长C.促进根生长D.对茎的促进效果比对根的更好14.“体外多酶系统”模仿的是体内代谢途径,即在体外将一系列酶及辅酶组合构建成复杂的生化反应网络,通过催化底物并生成所需产物的一种新型生物制造平台。
该平台的构建流程是①酶的分离提纯②酶的发酵生产③调试反应条件④多种酶固定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②①④③D.③①②④15.蚕豆病是吃蚕豆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贫血,是伴性遗传病。
比较常见的情况是父母双方都健康,所生男孩都有50%的患病概率。
由此推测这类家庭母亲的基因型(用字母A/a表示)是A.X A X A B.X A X a C.X a X aD.X A Y a16.由于缺乏显著的外部性状差异,中国大鲵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个物种。
但研究者在基因组水平上分析发现,研究数据支持至少5个物种的划分。
原有基于“一个物种”认识的人工养殖等保护措施可能会使中国大鲵A.灭绝速率减缓B.物种多样性增加C.遗传多样性增加D.物种多样性降低17.在炎热高温季节或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环境下劳动,会因汗腺功能衰竭等原因导致中暑。
下列对中暑症状的说明正确的是A.散热减少,体温升高B.产热减少,体温下降C.散热减少,体温下降D.产热增多,体温下降18.研究人员尝试打开皮肤细胞中与大脑细胞功能相关的基因并关闭无关基因,以诱导皮肤细胞转变成脑细胞。
该过程模拟了下列生命活动中的A.细胞分裂B.细胞生长C.细胞分化D.细胞变形19.健康人的HTT基因含有6~35个CAG重复序列,而引起亨廷顿氏疾病的HTT基因中含有36个或以上多至250个CAG重复序列。
引发该疾病的变异类型是56A .碱基对替换B .碱基对缺失C .碱基对增添D .染色体片段重复20.滇粳优1号水稻中含有毒性蛋白基因(ORF2)和解毒蛋白基因(ORF3),两者紧密连锁(交换概率极低),ORF2产生的毒蛋白可杀死其它不含ORF3的配子。
图6所示杂种水稻类型中能够产生的可育配子多数为A .B .C.D 图67二、综合题(共60分)(一)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相关问题(13分)2018年7月德国科研者在受精卵...形成后的第一次分裂过程发现来自父母双方的染色体并非携手共进,如图7。
21.(2分)据图7可知,受精作用发生在 。
A .有丝分裂B .减数第一次分裂C .减数第二次分裂D .减数分裂完成后22.(2分)与图7中纺锤体形成相关的细胞器是 。
23.(3分)下列对图7受精卵第一次正常分裂时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描述及排序是 。
①不同来源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 ②不同来源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两侧 ③在两个纺锤体的牵引下,染色体分离④在两个纺锤体的牵引下,同源染色体分离⑤细胞分裂,不同来源的染色体分配在两个子细胞中 ⑥细胞分裂,不同来源的染色体均分在两个子细胞中 24.(3分)图7中的两种异常分裂现象表现为 。
(多选)A .两个纺锤体牵引不同步B .两个纺锤体方向不一致8C .形成了两个纺锤体D .着丝粒不分裂25.(3分)请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描述图7中异常子细胞与正常子细胞的异同点?。
(二)回答下列有关生物体内血脂的平衡及其调节的问题(12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的发病率在显著增加并且呈现年轻化态势,目前最有效的疗法是饮食干预法(方法如图8)。
在不改变患者体重情况下,Boren 教授运用同位素示踪法对饮食干预后肝脏脂肪含量降低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图9为部分代谢途径的变化过程,其中“+”表示增强,“-”表示减弱。
26.(2分)结合图8判断,下列对于NAFLD 患者饮食建议合理的是 。
A .增加脂质的摄入B .减少食物的总量C .减少糖类摄入同时增加蛋白质和脂肪D .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27.(2分)图9中脂蛋白X 的含量是检测甘油三酯去路的重要指标,脂蛋白X 是 。
A .乳糜微粒(CM)B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 .低密度脂蛋白(LDL)D .高密度脂蛋白(HDL)28.(6分)图9中物质A 为 。
根据图9,请说明饮食干预后肝细胞内糖、脂肪、蛋白质图8 饮食中各营养物质供能占比 (内圈为正常饮食,外圈为干预后的饮食)图99转变关系的变化(建议用词:减弱和增强): 。
29.(2分)研究结果显示,进行饮食干预后,一种肠道微生物链球菌的丰度显著增加,并会产生大量的叶酸(维生素B9)。
研究者假设:叶酸的增加可能会使肝脏脂肪急剧减少。
若假设成立,与叶酸作用结果相同的激素有 、 。
(三)回答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问题(11分)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给许多地区带来了较大危害,在用除草剂“草甘膦”进行防除的同时难免会影响本地植物的生长。
为此,研究者研究了低浓度草甘膦处理前后加拿大一枝黄花和白茅(本地物种)的光合特性,结果如图10。
30.(3分)大量研究已表明,草甘膦能有效抑制多数外来物种的生长发育,根据表2和表3可知草甘膦抑制植物生长发育的原因有 。
(多选) A .抑制光反应ATP 的合成B .抑制暗反应ATP 的水解C .影响光能的吸收D .影响光能的转化31.(2分)净光合作用是植物光合能力的重要指标,其大小决定物质积累能力(总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 — 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
图10中当光照较弱时净光合速率为负值,原因是总光合作用速率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呼吸作用速率。
叶片处理浓度 叶绿素的量 (dmp ) 胡罗卜素的量 (dmp ) 叶黄素的量 (dmp ) 0 14285 1426313058 0.1mM 4816 6218 5900 1.0 mM321554254843处理 (mM ) ATP 活力(μ mol ATP mg chl -1 h -1) 对照 52.75 27.5 620.5表2 草甘膦对叶绿体色素的影响 表3草甘膦对膜上..ATP ...酶.活力的影响 图101032.(2分)对比图10中“对照组”曲线,加拿大一枝黄花相比白茅更有生长优势的原因是 。
A .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光的利用效率更高B .随光照增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净光合速率不断上升C .白茅净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D .光照较强时加拿大一枝黄花净光合速率下降33.(4分)结合图10中数据分析,施用低浓度的草甘膦是否能起到有效防治入侵物种的目的,请阐述理由: 。
(四)回答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问题(12分)亨廷顿舞蹈病是由单基因(HTT )突变导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科院利用基因编辑(CRISPR/Cas9)技术首个成功培育出亨廷顿舞蹈病的基因“敲入”猪模型,为制备其它神经退行性疾病大动物模型提供了技术范本和理论依据。
具体操作过程如图11。
34.(2分)基因编辑技术所使用的CRISPR/Cas9系统需要对特定的DNA 序列识别并切割,其功能类似于基因工程工具酶中的 。
35.(4分)过程①所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
过程②体现的生物学原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