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叠氮化钠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5
迭氮化钠安全管理范文迭氮化钠(Sodium Azide)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室的有机合成和药物研究中。
尽管它有许多有用的应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在使用和储存迭氮化钠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实验室环境的安全。
首先,使用迭氮化钠前必须了解其危险性。
迭氮化钠是一种高度毒性且易爆的物质,可对人体和环境造成重大伤害。
因此,在使用迭氮化钠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培训并了解其危险性。
研究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室外套、安全眼镜、手套和防护面具。
这些装备能够提供有效的保护,防止迭氮化钠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在接触迭氮化钠后,必须立即将受影响的区域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使用迭氮化钠时,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迭氮化钠应在通风良好的实验室中使用,并与其他化学品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操作过程中,避免产生火花或火焰,以减少迭氮化钠爆炸的风险。
迭氮化钠必须储存在干燥、密封的容器中,并放置在专用的储存柜中。
在存储迭氮化钠时,必须远离火源和其他可燃物。
在处理迭氮化钠废物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迭氮化钠废物必须经过专门的处理,不得随意倒入下水道或普通垃圾桶。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定期检查迭氮化钠的储存条件和容器的完整性。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总之,迭氮化钠的安全管理范文中应包括对其危险性的介绍、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操作规程的遵守、储存条件的维护和废物处理的规定。
通过遵循这些安全措施和规定,可以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实验室环境的安全。
迭氮化钠安全管理范文(二)迭氮化钠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化学品,它具有强烈的爆炸性和感光性,因此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必须严格遵循安全管理措施。
本文将针对迭氮化钠的安全管理进行详细阐述,内容包括实验室环境安全、操作手册编制、设备和仪器安全、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等方面。
以下是迭氮化钠安全管理范本。
一、实验室环境安全1. 实验室必须配备防爆设施,如爆炸-proof的柜子、通风设备等,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良好功能。
叠氮化钠的安全隐患及使用对策在有机合成中,用叠氮化钠(NaN3)可以完成许多设计规划,我们公司每天都有许多人在用NaN3,例如:NaN3属于剧毒品,又是比普通炸药更敏感的起爆剂。
对于它的剧毒特性,我们公司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良好的通风条件,只要大家按照规范做好个人防护,并不对人构成威胁。
但它的易爆特性(包括它的一些反应产物)却使人吃过不少苦头。
隐患及对策:1、NaN3受热、接触明火、或受到摩擦、震动、撞击时可发生爆炸。
所以不能用金属勺或刮刀进行取样称量等操作。
好在NaN3没有吸湿性,不会板结成团,只需牛角勺就能取样。
2、因为剧毒,所有接触过NaN3的器具和后处理水溶液都要用NaClO消解去毒。
3、如果产物不忌碱,体系PH≥9为好,这样的环境体系,多余的叠氮钠容易用水洗干净。
如果PH小于9或偏酸,多余的NaN3就变成水洗不掉的爆炸性更强的HN3。
4、带有叠氮基(-N3)的产物也有强大爆炸性,需要特别对待和处理好。
带有叠氮基的分子通常只是中间体,很少作为最终产物,目前已知的只有作为治疗爱滋病的首选药物叠氮胸腺嘧啶脱氧核甙(AZT、也称齐多夫定)以及抗生素叠氮西林等极少数药物的分子上挂有叠氮基。
带有叠氮基的分子在溶液里表现温和,即使加温回流都很安全,但是当浓缩至干或接近干的状况下,就会发生猛烈爆炸,已经有多起教训。
有经验指标可供参考:有机过氧化物,如果过氧比值超过5%(氧原子量16 与分子量M的商≥5%),就有爆炸危险性,不能与金属接触,也不能受热,更不能用明火烘干,比值越高危险性越大;而有机叠氮化合物的叠氮比值超过5%(氮原子量14与分子量M的商≥5%),也有爆炸危险性,既不能与金属接触,也不能受热,更不能用明火烘干。
这就产生一个安全处理原则:带有叠氮基的产物不要旋蒸,更不能蒸干。
好在带有叠氮基的分子通常只是中间体,还要继续往下做。
它一般不需要以纯品存在,可以继续存在于溶液里接着进行下步反应。
首先,最好的萃取溶剂是下一步反应所用的溶剂,这就会有两个问题,一是萃取溶剂本身就是下一步反应所用的疏水溶剂(如醚类、二氯甲烷、甲苯等),不需要旋蒸,接着往下做。
叠氮钠的安全处置方案叠氮钠是一种具有极强氧化性的化学物质,它在空气中极易产生爆炸性物质,因此在日常操作中需要注意安全。
本文主要介绍叠氮钠的安全处置方案,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一、叠氮钠的性质叠氮钠(Na3N2)是一种灰白色的晶体粉末,其分子式为Na3N2,摩尔质量为148.238,其熔点为850℃,相对密度为2.63。
叠氮钠的水解反应产生氨气和氢氧化钠,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二、叠氮钠的危害叠氮钠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与水、有机物等很多物质反应时会产生气体,极易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
叠氮钠还具有高度腐蚀性,能够腐蚀金属和皮肤,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三、叠氮钠的安全处置1.避免叠氮钠与水、有机物或其他化学物质接触,避免产生剧烈反应。
2.在叠氮钠的存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
3.在处理叠氮钠时应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穿戴橡胶手套、防护服等。
4.对于叠氮钠的废弃物或残渣,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全处置,不能直接倾倒到自然界中。
5.在遇到紧急事故时,如叠氮钠泄漏或其他危险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处置。
四、应急措施1.在叠氮钠泄漏时,应立即疏散人员,并封锁现场进行隔离处理。
2.在进行叠氮钠泄漏处理时,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和措施,如使用防爆装置、避免直接接触等措施。
3.尽可能将泄漏的叠氮钠贮存在合适的容器中,避免接触空气和其他物质,如有必要可用化学吸附剂进行吸收处理。
五、结论叠氮钠是一种具有很强氧化性和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其安全处置非常重要。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要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保证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各种应急措施也非常重要,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处置。
使用叠氮化钠的安全操作规程叠氮化钠(NaN3)是一种可致命的有毒化合物,正确使用和储存该化合物非常关键。
以下是使用叠氮化钠的安全操作规程:1.了解叠氮化钠的性质和危害:叠氮化钠是一种无色结晶性粉末,易爆炸且剧毒。
咳嗽、头晕、昏迷和窒息是叠氮化钠接触的症状。
该化合物还可与金属起反应形成极易爆炸的化合物。
2.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叠氮化钠前,戴上防护眼镜、实验手套、长袖衣物和长裤,以防止化合物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3.在通风良好的区域中使用:确保在具备良好通风条件的实验室环境中操作叠氮化钠。
如果没有此类环境,请在化学抽风罩下进行操作。
4.禁止直接吸入尘埃:叠氮化钠的粉尘易于吸入并对呼吸系统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在用粉末形式的叠氮化钠进行操作时,必须避免直接吸入。
可以使用有效的工程控制措施,如化学抽风罩,以控制粉尘的扬尘。
5.妥善储存叠氮化钠:叠氮化钠应该储存在与其他化学物质隔离的专用储存区域中。
存放时应避免与氧化剂、酸、有机溶剂和可燃物接触。
理想的储存温度应在0℃至10℃之间。
6.在操作期间小心谨慎处理:使用叠氮化钠时,必须小心并严格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
粉剂形式的叠氮化钠应该迅速而谨慎地倒入所需的容器中,并尽量对气泡和/或异物进行检查和清除。
7.避免金属接触:叠氮化钠与许多金属反应形成易爆炸的化合物。
因此,在使用叠氮化钠时,要尽量避免与金属接触。
如果必须与金属接触,确保金属完全干燥。
8.避免可燃物:叠氮化钠易于爆炸,应与可燃物保持足够的距离,并确保实验室中没有可燃物或易燃物品。
9.合理处理废弃物:将废弃物放入专用容器中,应尽量将其转交给专业的废弃物处理机构进行处置。
10.知识更新和培训:及时获得关于叠氮化钠的最新信息,并定期进行员工培训,以确保他们了解化合物的最新安全信息和正确操作方法。
总而言之,使用叠氮化钠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防止化合物的泄漏和爆炸。
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潜在的危险和事故的发生。
使用叠氮化钠安全隐患及对策1. 简介叠氮化钠(NaN3)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实验室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
然而,使用叠氮化钠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如果不正确使用和处理,可能会对人身安全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叠氮化钠的安全隐患,并提供相应的对策。
2. 安全隐患2.1 毒性叠氮化钠是一种剧毒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吸入叠氮化钠粉尘或接触叠氮化钠溶液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眼睛刺激、皮肤过敏等症状。
误食叠氮化钠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2.2 爆炸性叠氮化钠具有高度的爆炸性,特别是在受热或受击时更容易发生爆炸。
当叠氮化钠与酸性物质或有机物接触时,可能引发剧烈的爆炸反应,造成火灾和爆炸。
2.3 热分解叠氮化钠在高温下会发生热分解,产生有毒气体氮气。
大量的氮气积聚可能导致氧气不足,对人体造成窒息危险。
3. 对策针对叠氮化钠的安全隐患,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以确保使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
3.1 实验室操作在实验室使用叠氮化钠时,应遵循以下操作准则:•戴上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眼镜、手套和防护服;•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进行操作,以确保有足够的新鲜空气流通;•严禁与酸性物质或有机物混合使用;•避免叠氮化钠的直接接触,尽量使用工具进行搬运和操作;•不得超过叠氮化钠的安全操作温度范围。
3.2 储存与处理对于叠氮化钠的储存与处理,应注意以下事项:•将叠氮化钠储存在密封良好、干燥和通风良好的容器中,远离酸性物质和有机物;•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储,特别是可燃物;•使用防爆储存柜进行储存;•不要将过期或无用的叠氮化钠随意丢弃,应按照相关规定处理;3.3 废物处理正确处理叠氮化钠废物非常重要,以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根据当地法规,将废物叠氮化钠放置在密封容器中,并将其交给专业的废弃物处理机构处理;•不要将废液直接排入下水道或土壤中;•在废物处理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准则;4. 总结使用叠氮化钠时,我们必须意识到其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保护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
叠氮化钠急处置技术方案概述叠氮化钠是一种具有极强爆炸性的化合物,常见于研究实验室中的化学试剂。
叠氮化钠可以在接触到强酸、强氧化剂、高温或剧烈摩擦时,不稳定分解并产生爆炸。
因此,在使用和操作叠氮化钠时,必须非常小心谨慎,并掌握正确的急救处理技巧。
本文将介绍叠氮化钠的安全知识及急救处置技术,以便在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处理并确保人员安全。
安全防护措施1.在操作叠氮化钠前,应仔细阅读化学品安全说明书,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
2.操作过程中应佩戴防护衣、防护手套、眼罩和防护面罩以保护身体。
3.操作时应使用化学抽风机、安全柜等设备,避免产生易燃、易爆或有毒的物质。
4.存储叠氮化钠应保持通风干燥,避免受潮、受热或受到摩擦。
急救处置技术当不慎接触到叠氮化钠时,应迅速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皮肤接触1.立刻将受感染的部位暴露在水龙头下,用水冲洗至少10分钟。
2.用肥皂或洗手液轻轻清洗皮肤,并用干布将皮肤擦干。
3.若皮肤出现烧灼症状,应到医院看医生。
眼睛接触1.立刻将眼睛暴露在水龙头下,用低水压的清洁水冲洗至少15分钟。
2.用手指轻轻撑开眼睛,确保水渗入双眼。
3.然后就医,看医生检查眼睛情况。
吸入叠氮化钠1.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继续接触叠氮化钠。
2.如果呼吸困难,请使用人工呼吸或呼吸器,以确保呼吸通畅。
3.尽快就医进行治疗。
吞食叠氮化钠1.保持稳定,不要让其进一步危及生命,不能自行采取措施。
2.立即进行胃洗,用温水冲洗消化道至少15分钟。
3.保留胃内容物以进行化验,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总结叠氮化钠是一种危险性较大的化学试剂,使用时必须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并严格遵守安全防护措施。
在不慎接触到叠氮化钠时,应迅速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叠氮化钠的风险,并掌握正确的急救处理技术。
叠氮化钠使用注意事项叠氮化钠是一种强氧化剂,使用时需要谨慎。
以下是叠氮化钠的使用注意事项:1.防止与有机物接触:叠氮化钠是一种非常强的氧化剂,与有机物接触可能引发剧烈的反应,甚至爆炸。
因此,在使用叠氮化钠前,必须确保工作区域的清洁,避免与有机物、易燃物质等接触。
2.避免潮湿环境:叠氮化钠对水非常敏感,可以与水分反应产生剧烈的爆炸。
因此,在使用叠氮化钠时,要确保工作环境干燥,并避免与水分接触。
3.存储注意:叠氮化钠必须存放在密闭容器中,远离易燃物和有机物。
存放区域应通风良好,并进行防火处理。
存放期间,要定期检查容器是否有泄漏或损坏,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处理。
4.使用防护设备:在与叠氮化钠工作时,需要佩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
防护镜可以保护眼睛免受溅射物和气体刺激的伤害。
防护手套应选用化学耐腐蚀的手套,以防止皮肤受到腐蚀。
防护服可以避免身体暴露于叠氮化钠及其反应产品。
5.小心操作:在与叠氮化钠工作时,要小心操作,避免产生火花和碰撞。
一些金属工具或设备可能对叠氮化钠产生剧烈的反应,因此要避免使用这些工具。
6.预防火灾:由于叠氮化钠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可以引发火灾。
因此,在使用叠氮化钠时,要远离明火、高温和火源,避免发生火灾。
7.慎重处理废弃物:由于叠氮化钠是一种有害物质,废弃物的处理需要慎重。
废弃物应进行专门收集和处理,以防止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总之,叠氮化钠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化学试剂,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小心操作,并且必须戴上适当的防护设备。
任何错误的操作都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发生,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因此,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操作,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叠氮化钠使用注意事项
1. 叠氮化钠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化学品,必须在严格的实验条件下使用,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2. 叠氮化钠具有强烈的爆炸性,不宜在光线强烈或温度过高的环境下存放或使用。
避免碰撞和震动。
3. 在处理叠氮化钠时,必须全程佩戴符合安全标准的防护设备,包括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4. 叠氮化钠遇到水或湿气会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导致爆炸危险。
因此,处理时必须避免潮湿环境,严格遵守防护标准。
5. 在处理叠氮化钠时,必须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噪音及振动,以免触发爆炸。
6. 叠氮化钠应在专用通风设备下进行操作,保持室内气流顺畅,以便及时排除产生的有毒气体。
7. 在处理叠氮化钠期间,必须保持紧急处置设备齐全,并随时做好事故应急准备工作。
若有事故发生,必须立即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8. 处理结束后要及时清理现场,并将剩余物料进行妥善存放和处置。
不能将叠氮化钠随意倾倒,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叠氮化钠使用注意事项叠氮化钠(NaN3)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在实验室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它也是一种具有毒性和爆炸性的物质,因此在使用和储存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注意事项。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叠氮化钠具有剧毒。
它可以通过吸入、皮肤接触或食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具有损害作用。
因此,在使用叠氮化钠时,必须戴上防护口罩、手套和防护服,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其次,叠氮化钠具有高度的爆炸性。
这是由于其在加热或受到冲击时会分解产生氮气,氮气的体积急剧扩大,从而产生巨大的压力,导致容器破裂或爆炸。
因此,在储存和处理叠氮化钠时,必须避免直接加热、冲击或摩擦,以防止其意外爆炸。
叠氮化钠还具有一定的灼伤性。
在使用过程中,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如果不慎溅入眼睛或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叠氮化钠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氧化剂等易发生反应的物质。
容器应密闭保存,并标记清楚有毒、易爆等标志。
在储存和处理过程中,要保持容器的完整性,避免损坏或挤压。
在实验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要制备叠氮化钠溶液。
这一过程需要小心进行,以避免溅溢或喷溅。
在制备过程中,可以先加入少量的叠氮化钠粉末,慢慢加入溶剂并搅拌,以防止剧烈反应。
制备好的溶液应小心保存,避免振荡和震动,以防止发生意外。
当不再需要使用叠氮化钠时,应遵循相应的废弃处理程序。
由于其具有毒性和爆炸性,不能将其随意倾倒或混合。
应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进行安全的废弃处理。
总之,叠氮化钠在实验室中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化学试剂,但必须注意其剧毒和爆炸性质。
在使用和储存中,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戴上防护用具,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直接接触和意外爆炸。
同时,在制备和废弃处理中,也要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使用并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使用叠氮化钠的安全隐患及对策在有机合成中,用叠氮化钠(NaN3)可以完成许多设计规划,但是NaN3 属于剧毒品,又是比普通炸药对热更敏感的起爆剂。
对于它的剧毒特性,只要大家按照规范做好个人防护,并不对人构成威胁。
但在它的取样、反应后处理、反应产物,后处理液的处理等操作过程中,由于它的易爆特性、不但反应失败造成损失、耽误项目完成时间,而且还可能会造成人员伤害,许多人吃过不少苦头。
隐患及对策:1、NaN3 受热、接触明火、或受到摩擦、震动、撞击时可发生爆炸。
所以不能用金属勺或刮刀进行取样称量等操作。
好在NaN3 吸湿性小,一般不会板结成团,只需牛角勺就能取样。
2、因为剧毒,所有接触过NaN3 的器具和后处理水溶液都要用NaClO 消解去毒。
3、多余的NaN3 或HN3 以及带有叠氮基的产物在溶液里通常表现温和,即使加温回流都很安全,但是当浓缩至干或接近干的状况下,就会发生猛烈爆炸,已经有多起教训。
所以不能直接浓缩反应液,如果反应需要加温回流,注意冷凝水不能断流,以防溶剂挥发至干而引起爆炸。
4、后处理萃取时,如果产物不忌碱,体系PH≥9 为好,在这样的环境体系中,多余的叠氮钠容易用水洗干净。
如果PH 小于9 或偏酸,多余的NaN3 就变成水难洗掉的、爆炸性更强的HN3。
5、带有叠氮基(-N3)的化合物遇热也有强大爆炸性,需要特别对待后处理的萃取液。
带有叠氮基的分子通常只是中间体,很少作为最终产物,目前已知的只有作为治疗爱滋病的首选药物叠氮胸腺嘧啶脱氧核甙(AZT、也称齐多夫定)以及抗生素叠氮西林等极少数药物的分子上挂有叠氮基。
安全经验值:当含单个叠氮基的化合物的分子量超过280 时,对热才不会敏感,相对比较安全。
含叠氮基化合物的分子量越小,叠氮基成分的相对比例就越高,爆炸性也就越大。
带有叠氮基的中间体,通常还要继续往下做,它一般不需要以纯品存在,可以继续存在于溶液里接着进行下步反应。
安全处理原则:带有叠氮基的产物不要旋蒸,更不能蒸干。
所以萃取溶剂最好是下一步反应所用的溶剂,这样我们可以避免旋干操作,从而避免旋干时存在的爆炸危险。
既然最好的萃取溶剂是下一步反应所用的溶剂,那么就会有两个方面,首先是萃取溶剂本身就是下一步反应所用的疏水溶剂,如醚类、二氯甲烷、甲苯等,这样就不需要旋蒸,接着投料往下做。
另一个情况是下步不是疏水溶剂,而是甲醇、乙醇、THF 等亲水溶剂,解决方案是,先用低沸点乙醚或二氯甲烷进行萃取,然后加下步的较高沸点的亲水溶剂,将乙醚或二氯甲烷置换出来,留下供下步反应的溶剂和叠氮物。
6、带有叠氮基的产物有爆炸危险性,如通过结晶能得到带有叠氮基的固体产物,切忌与金属接触,也不能受热,不能用烘箱或红外灯烘干,建议用真空干燥器等适当方法。
7、后处理的水溶液,通常都含有过量的NaN3,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引起爆炸,已经有深刻教训。
处理反应后的后处理水溶液,先要用足够量的水,至少500 倍于过量叠氮钠的水进行稀释,之后才能在玻璃棒的不断搅拌下,用次氯酸钠水溶液处理,按照多余1 克的NaN3 约需10 毫升饱和NaClO 溶液的比例处理。
【中文名称】迭氮(化)钠【英文名称】sodium azide【中文同义词】迭氮(化)钠迭氮化钠叠氮化钠叠氮钠迭氮钠疊氮鈉三叠化钠【英文同义词】aziumHYDRAZOIC AZIDE SODIUM SALTSmiteSODIUM AZIDESODIUM TRINITRIDEazide,sodiumazoturedesodium(french)azoturedesodium(french)azydeksoduhydrazoicacid,sodiumsalthydrazoicacid,sodiumsalt.【CAS No.】26628-22-8【分子式】NaN3【分子量】65.01危险性概述回目录【健康危害】本品和氰化物相似,对细胞色素氧化酶和其他酶有抑制作用,并能使体内氧合血红蛋白形成受阻,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
如吸入、口服或经皮肤收,可引起中毒死亡。
高血压病人口服本品有显著降压作用。
本品在有机合成中可有叠氮酸气体逸出,吸入中毒出现眩晕、虚弱无力、视觉模糊、呼吸困难、昏厥感、血压降低、心动过缓等。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爆炸性,高毒,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回目录【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消防措施回目录【危险特性】受热、接触明火、或受到摩擦、震动、撞击时可发生爆炸。
本品与酸类剧烈反应产生爆炸性的叠氮酸。
与重金属及其盐类形成十分敏感的化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
【灭火方法】由于火场中可能发生容器爆破的情况,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回目录【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活性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回目录【中国MAC(mg/m3)】0.3【TLVWN】ACGIH 0.29mg/m3【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理化特性回目录【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六角结晶性粉末。
【熔点(℃)】275(分解)【相对密度(水=1)】1.85【闪点(℃)】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溶解性】溶于水、液氨,不溶于乙醚,微溶于乙醇。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炸药及用作分析试剂等。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回目录【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
【禁配物】酸类、酰基氯、活性金属粉末、强氧化剂。
毒理学资料回目录【急性毒性】LD50:27 mg/kg(大鼠经口);20 mg/kg(兔经皮)废弃处置回目录【废弃处置方法】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
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运输信息回目录【危险货物编号】61033【UN编号】1687【包装类别】O52【包装方法】用内衬塑料袋的金属盒或内放玻璃瓶的塑料盒盛装,严封后再装入坚固严密的木箱,箱内衬垫不燃材料。
每盒净重100 克,每箱净重不超过半公斤。
【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高考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阶段,我们要学会给高三的自己加油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