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竭的急救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3
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治疗措施一、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左心衰竭(acuteleftheartfailure)是由于心脏瓣膜疾病、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左室前后负荷过重导致急性心肌收缩力下降、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排血量下降,从而引起以肺循环淤血为主的缺血缺氧、呼吸困难等临床症候群。
急性肺水肿是最主要表现,可发生心源性休克或心脏停搏。
【诊断提示】(1)有急性弥漫性心肌损害(如心肌梗死、心肌炎等)、急性左室后负荷增高(如高血压危象、急进型恶性高血压、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急性左室前负荷增高(如乳头肌功能不全、乳头肌断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静脉补液过多过快等)及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病史和临床表现。
(2)有急性肺水肿表现,如突然胸闷、气急、端坐呼吸、面色苍白、口唇发绀、阵咳、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严重时咯血,听诊两肺有广泛湿啰音和哮鸣音;X线检查可见以肺门为中心的蝴蝶状阴影。
(3)伴发心源性休克时有烦躁、出汗、发绀、四肢发凉、心率快、血压下降、尿量减少。
(4)可有心源性昏厥(因心排血量急剧减少所致的急性脑缺血)、一过性黑矇、短暂意识丧失,晕厥持续数秒钟可有四肢抽搐、呼吸暂停、发绀等表现,称为阿-斯综合征。
(5)血流动力学监测,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增高,心脏指数(CI)下降。
当PCWP <18mmHg,CI正常,提示肺淤血;当PCWP为25~35mmHg,CI为2.2~2.5L/(min·m²),提示肺水肿;当PCWP>18mmHg,CI<2.0L/(min·m²),提示心源性休克。
(6)严重心功能不全可导致心脏停搏。
【治疗措施】1.一般处理若无休克和心源性昏厥,应取坐位或半卧位、两腿下垂。
2.吗啡3~5mg静脉注射,或5~10mg皮下或肌内注射,必要时10~15min重复给药,共2~3次。
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压和呼吸抑制。
无吗啡时可肌注哌替啶50mg。
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急救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49—01急性左心衰竭是由于心脏瓣膜疾病、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左室前后负荷过重导致急性心肌收缩力下降、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排血量下降,从而引起以肺循环淤血为主的缺血缺氧、呼吸困难等临床症候群。
急性肺水肿是最主要表现,可发生心源性休克或心搏骤停。
是临床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
1 临床表现1.1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最常见和最突出的症状,呼吸运动本来是一种不自觉的自主活动,但在呼吸困难时,患者感到憋气而需要用力和加快频率地呼吸,呼吸可达20~30次/min。
可咯出或自鼻、口涌出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甚至咯血。
有窒息感,极度烦躁不安、恐惧。
1.2 血压下降,交替脉,脉搏细速。
1.3 面色苍白或发绀,大汗淋漓,四肢湿冷.1.3 双肺布满湿罗音,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
2 急救护理措施2.1 体位立即协助病人取坐位,双腿下垂(急性心肌梗死、休克患者除外),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荷,增加肺活量以利呼吸,使痰较易咯出。
2.2吸氧有效的保持气道开放,立即给予高流量鼻导管氧气吸入(5-6升/分),鼻导管深度8-10厘米为宜,并要求患者闭口呼吸,否则很难提高肺泡氧分压。
肺部有湿罗音时,在湿化瓶内加20%-30%的酒精,有利于消除肺泡内的泡沫,由于酒精对肺泡及支气管粘膜有一定刺激性,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宜间断使用。
病情严重者给予面罩加压给氧,必要时给予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保证血样饱和度在95%以上。
2.3用药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2.3.1 镇静吗啡可使人镇静,降低心率,同时扩张小血管而减轻心负荷。
用药后需观察病人有无呼吸抑制或心动过缓。
2.3.2 利尿应立即选用快作用强利尿药,如静注呋塞米(速尿)20~40mg或布美他尼(丁尿胺)1-2mg,以减少血容量和降低心脏前负荷。
急性左心衰竭的救治急性左心衰竭是由于心脏瓣膜疾病、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左室前后负荷过重导致急性心肌收缩力下降、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排血量下降,从而引起以肺循环淤血为主的缺血缺氧、呼吸困难等临床症候群。
急性肺水肿是最主要表现,可发生心源性休克或心搏骤停。
需要及时抢救。
【病因】1、与冠心病有关的心肌梗死,特别是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乳头肌和腱索断裂、室间隔破裂穿孔等;2、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瓣膜穿孔、腱索断裂所致瓣膜性急性反流;3、其他:高血压血压急剧升高,原有心脏病基础上快速性心律失常或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输血、输液过多、过快等。
【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最常见和最突出的症状。
患者感到憋气而需要用力和加快频率地呼吸,呼吸可达20~30次/min。
(1)端坐呼吸端坐呼吸是急性左侧心力衰竭竭的特有体征。
表现为平卧时呼吸急促,斜卧位时症状可明显缓解。
严重时,患者被迫采取半坐位或坐位,故称端坐呼吸。
最严重的病例,常坐在床边或靠背椅上,两腿下垂,上身向前弯曲,借以增强呼吸肌的作用。
这是一种减轻肺淤血的代偿机制。
(2)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是急性左侧心力衰竭竭肺淤血或慢性肺淤血急性加剧的临床表现。
典型者均发生在夜间平卧后或熟睡数小时后突然憋醒,被迫坐起,呼吸急促或伴有咳嗽。
轻者,坐起后数分钟可缓解;重者伴咳嗽、咳泡沫痰和哮喘。
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水肿是肺毛细血管压急剧而且持续增高的结果,毛细血管内液体大量外渗而不能被淋巴组织所吸收。
根据肺水肿的发展过程和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以下5期:(1)发病期症状不典型,患者呼吸短促,有时表现为焦虑不安。
体检可见皮肤苍白湿冷、心率增快。
X线检查见肺门附近可有典型薄雾状或“蝴蝶状”阴影。
(2)间质性肺水肿期有呼吸困难,但无泡沫痰。
端坐呼吸、皮肤苍白,常有发绀。
部分患者可见颈静脉怒张,肺部可闻及哮鸣音,有时伴有细湿啰音。
(3)肺泡内肺水肿期有频繁咳嗽、极度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等症状。
左心衰的急救办法是什么心脏是我们非常重要的身体器官,一旦心脏方面出现了问题的话,则会给生命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在很多的因素作用下,心脏病的患者病情可能会突然的加重,如若不能及时采取措施急救的话,会有致命的危险。
比如左心衰就是比较厉害的疾病,那么,左心衰的急救办法是什么?对此来看看下文的介绍。
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种以呼吸困难、胸闷、咳嗽、气喘为主要表现的心脏病急症。
常见于心肌梗死、心肌炎、血压骤升、风湿性心脏病及输液过快、过量时发作,有时也可在原有的各种心脏病基础上因劳累、激动、感冒、气候骤变、妊娠分娩等诱因促发。
由于此症常在夜间突然发生,如能正确、及时地进行现场或家庭救助,可有效缓解症状,减轻病人痛苦,为进一步救治创造条件。
首先要准确判断病人的呼吸困难是急性左心衰竭的心源性哮喘还是支气管哮喘。
这两者的表现都是“喘”,但抢救的方法和原则截然不同。
在没有医护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如何尽快地区分两者呢?简单地说,除了参照过去的有关病史外,就是要搞清楚病人的“喘”与体位是何种关系。
急性左心衰的“喘”常在睡眠中突然发生,平卧时“喘”明显加剧,端坐时“喘”减轻;而支气管哮喘的加重和缓解,与体位改变的关系不明显。
家庭抢救急性左心衰竭关键的措施是让病人采取坐位,可坐在床边或椅子上,双腿自然下垂或踩在小板凳上,上身前倾。
这种姿势能有效地减轻心脏的负担;同时横膈下降,使肺活量增加,呼吸困难有所缓解。
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往往有濒死感,心情紧张,心率加快,心脏负担加重,对病人十分不利。
家属应尽力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情绪,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家中如有吸氧条件可立即给病人吸氧,氧气最好能经过湿化瓶再入鼻腔,若将湿化瓶中的水倒出30~40%,然后加入等量的酒精,其效果会更佳。
左心衰的急救办法是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之后,一定要及时的打急救电话,及时送患者到正规的医院急救,不要耽误病情。
另外,注意对患者的心情进行安慰,缓解其紧张的感觉。
尽量的让患者坐着,身体前倾,减轻心脏的负担,等待急救车的到来。
急性左心衰的急救处理及护理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因左心排血功能受损,而出现呼吸困难病症。
急性左心衰竭具有发病速度快、死亡率高的特点。
为防止病情的扩大化,降低患者生命风险,有必要对患者采取急救处理。
与此同时,要构建科学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确保患者及早恢复身体,提升患者身体健康水平。
一、体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心脏负荷比较大,为降低患者心脏负荷,保证患者顺利呼吸,要对患者进行体位处理,即让患者置坐位,双下肢下垂。
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可以为治疗工作赢取更多的时间。
二、氧疗由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存在呼吸困难的症状,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氧疗处理。
包括:给予高流量鼻导管氧气吸入,便于患者呼吸。
在患者肺部有湿啰音时,就需要在湿化瓶内加入50%的酒精,以此发挥肺部作用,为患者建立良好的呼吸通道。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更加需要开展氧疗工作。
针对此类患者,主要通过面罩加压给氧的方式,为患者送入氧气。
如果患者仍旧存在呼吸困难的症状,还需要给予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强化氧疗处理效果。
三、病情监测为提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的安全性,要密切的检测患者病情。
监测的事项包括: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
同时要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皮肤颜色,了解患者肺部啰音变化等。
在病情监测中,要做好监测记录,为后续治疗与护理管理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四、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按医嘱正确用药建立静脉通道是急性左心衰的急救处理的重要环节,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要高度地重视该项工作。
建立静脉通道涉及的工作包括:使用周围静脉留置针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性。
为防止静脉留置针拖出,需要对静脉留置针进行固定处理,以便患者有效呼吸。
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要注重观察所建立静脉通道的通畅性。
如果发现静脉通道受阻,就需要应用合理的措施对静脉通道进行处理。
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医生会针对患者病情提出药物治疗方案。
护士需要认真地听医生的药物治疗方案,并重复药物类型、药量等。
急性左心衰竭抢救流程【适用范围】继发与心脏功能异常而在短期内出现左心衰竭症状和体征的患者。
【目的】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减少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减轻肺淤血,改肺通气。
【抢救步骤】1.病情评估:(1)症状:突然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大量泡沫样或血性泡沫痰。
(2)体征:表情恐惧,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大汗淋漓,四肢湿冷,两肺布满湿啰音,可有心脏扩大,心动过速,舒张期奔马律。
2.取坐位或半卧位,两腿下垂。
3.给予心电、血压、氧饱和度监测,通知医生,同时准备好急救车负压吸引装置等。
4.吸氧,面罩给氧,4~6L/min,氧气流经20%~30%乙醇或1%二甲硅油,去除肺内泡沫。
5.镇静,遵医嘱应用吗啡5~10mg或哌替啶(杜冷丁) 50~100mg肌注,严重发绀、COPD、老年、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慎用或禁用。
6.利尿,遵医嘱静注呋塞米(速尿)20~40mg,注意防止低血压及电解质紊乱。
7.扩血管,遵医嘱应用①硝酸甘油或异山梨酯(消心痛)舌下含化,也可用硝酸甘油静滴。
②酚妥拉明10 mg加入5%葡萄糖液200ml静滴,由0.1 mg∕min 渐增至1.0mg∕min:;或硝普钠10mg加入5%葡萄糖液200ml静滴,从15~20ug ∕min渐增,直到症状缓解或收缩压降至100mmHg后逐渐减量停用。
8.加强心肌收缩力,根据医嘱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2~20ug∕(kg•min)或多巴胺5 ug∕(kg•min)。
9.症状不缓解,氧饱和度持续低,配合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10.必要时遵医嘱应用地塞米松10mg静推或静滴。
11.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纠正心律失常。
应用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
1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抢救记录。
【抢救流程】。
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需要紧急救治以避免危及生命。
下面是急性左心衰竭救治的完整流程:1. 到达急诊科:-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生命体征等情况,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
-立即处理危及生命的问题:对于存在危及生命的问题,如严重呼吸困难或休克等,应立即进行急救措施,如给予辅助通气或静脉液体复苏等。
-确认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来确认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
2. 有氧供应和呼吸支持:-给予吸氧:通过给予吸氧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确保通畅的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清除分泌物、采取适当的体位等。
-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堵塞:如有需要,可进行吸痰或气管插管等操作。
3. 控制液体平衡:-快速建立静脉通路:通过快速建立静脉通路,以便进行液体治疗和给药。
-给予限制液体摄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液体负荷,限制患者的液体摄入量,以避免液体过多造成心脏负担增加。
-根据液体平衡调整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液体平衡状况,调整利尿剂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4. 药物治疗:-给予利尿剂:利尿剂可以增加尿量,减少体内液体潴留。
-给予血管扩张剂:血管扩张剂可以扩张血管,降低心脏的后负荷。
-给予正性肌力药物:通过给予正性肌力药物,可以增强心脏收缩力,改善心脏泵血功能。
5. 监测和评估:-监测生命体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
-监测血氧饱和度:通过血氧饱和度监测,评估患者的氧合情况。
-定期评估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密切观察:-观察病情的进展: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进展,包括症状变化、体征变化等。
-观察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后患者病情的变化,如呼吸困难的缓解、体征的改善等。
6. 密切观察(续):-观察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后患者病情的变化,如呼吸困难的缓解、体征的改善等。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根据观察到的治疗效果,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给予其他治疗措施。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发布时间:2022-12-21T02:19:32.762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25期作者:周南[导读] 探讨急性左心衰急诊治疗过程中相应护理对策。
周南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江苏南京2112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急诊治疗过程中相应护理对策。
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5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采取摇号方式将其分为对照与观察组两组,均为25例患者,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针对性急诊护理干预手段,对两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相关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效率显著提升,同时住院时间大大缩短,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于急性左心衰患者而言,针对性急诊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可有效提升抢救效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与常规组相比患者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急诊;护理措施引言:急性左心衰作为临床中常见危重症,若未能及时展开救治可能会引发各种综合征,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但在此过程中还应当配合有效的护理,以此来提高抢救效果,改善其预后情况。
本文主要探讨了不同护理措施在急性左心衰急诊治疗中的应用差异,具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对象均为院内2020.04.01-2022.04.01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人数对等的两个组别,对照组与观察组男女人数、平均年龄分别为15、10例(63.02±2.69)岁与13、12例(64.55±3.02)岁。
两组各项资料经对比相对较为均衡(P>0.05)。
1.2 方法对照组沿用常规护理,主要是遵医嘱在用药方面展开相应的指导,视患者情况给予氧气支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配合医生对其展开救治。
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辅以针对性急诊护理干预,以此来提高护理的相符性与全面性,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①体位,通常情况下,患者多有着呼吸短、胸闷等表现,对此改善该症状,护理人员还应当帮助患者做好体位调整工作,结合以往经验,可处于坐位,肢体为放松下垂的状态,该体位能够使得患者血液迅速转移,最大程度的减少回流现象,对患者心脏压力也可起到减轻作用。
急性左心衰竭的急救措施
一、急性左心衰竭的急救措施1. 急性左心衰竭的急救2. 急性左心衰竭有什么症状3. 急性左心衰竭的食疗方二、急性左心衰竭的原因三、急性左心衰竭如何预防
急性左心衰竭的急救措施
1、急性左心衰竭的急救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
其他应用四肢轮流三肢结扎法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在情况紧迫,其他治疗措施尚未奏效时,也能对缓解病情有一定的作用。
吸氧:立即高流量鼻导管给氧,在吸氧的同时使用抗泡沫剂使肺泡内的泡沫消失,增加气体交换面积,一般用50%酒精置于氧气的滤瓶中,随氧气吸入。
吗啡3~5mg,静脉注射,仍是治疗急性肺水肿极为有效的措施;(使患者镇静、减少躁动所带来的额外心脏负担,医学教育|网搜集同时具有小血管舒张功能而减轻心脏负荷)。
快速利尿:呋塞米20~40mg于2min内静脉注射完,10min内起效,可持续3~4h,4h后可重复一次。
洋地黄类药物:洋地黄类药物用毛花甙丙静脉给药,最适合用于有心房颤动伴有快速心室率并已知有心室扩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者。
首剂可给 0.4 ~ 0.8mg , 2 小时后可酌情再给 0.2 ~ 0.4mg .
氨茶碱0.25g,以葡萄糖水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并有一定的正性肌力及扩血管利尿作用,可起辅助作用。
2、急性左心衰竭有什么症状2.1、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急性左心衰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在呼吸困难的时候,患者会感到憋气,这样就需要更加用力的呼吸,呼吸的频率也会加快。
一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