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手抄报资料:大禹治水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手抄报初一历史范文
导语:在初一历史学习中,要求学生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
古代历史上所作的奉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
出塞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做出了重大奉献。
下面是给大家的手抄
报初一历史,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1、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约170万年前,是我国境内的最早的人类.已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
2、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约70——20万年前,已具备了
人类的根本体质特征(四肢),但仍保存着一些猿类的特点(头部).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使用打制石器(被称为“旧石器”).食物打猎和采集,住山洞,会使
用天然火(取暖、照明、烧烤食物、驱赶野兽).会保存火种,还会
管理火.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3、山顶洞人:约18000年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模样同现代人根本一样,仍用打制石器,已经掌握磨制、钻孔技术,能人工取火,缝制兽皮衣服.
1、河姆渡遗址:约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代表南方长江流域),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耒、耜,从事原始农业生产,种水稻,饲养家畜,定居(干栏式建筑).
2、半坡遗址:约6000年前,陕西西安半坡村(代表北方黄河流域),广泛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麻、蔬菜,纺麻织布,制作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子.
3、大汶口遗址,有随葬物,出现贫富分化.
远古的传说
1、黄河流域两大部落: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黄帝打败炎帝,结成黄炎联盟,构成华夏族的主干,它是汉族的前身,所以中华民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始祖.
2、禅让制: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先后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有尧、舜、禹.
3、大禹治水:用疏导的方法.。
大禹治水的童话故事大禹治水的童话故事:尧王那个时候,发过一场后来再没有过的大洪水。
尧王领着大臣、子民爬上了姑射山,跑得跌跌撞撞,直喘粗气,回头看时,山下茫茫一片全都是水。
水挤水,浪拥浪,波推波,发出惊心动魄的声响。
很远很远的水面像是漂浮着一个馒头,那是个山头,人们说是洪水浮山,现今山西南部还有浮山县。
那时担当治水重任的是崇伯鲧。
崇伯鲧本是天上的一匹白马。
这白马长得英俊极了,浑身没有一根杂毛,亮得比玉石还雅洁,两只蓝莹莹的大眼闪动着幽幽的光芒,跑起来如迅雷闪电,快极了。
可惜,天马行空,独往独来,谁也降服不了它。
天帝只好把它罚到人间,遭受磨难,经受锻炼。
哪里知道,下凡托生的崇伯鲧自认为是仙体神胎,高人一头。
若是谈论起天下大事,他那张嘴比这遍地的洪水还要波涛汹涌。
众大臣推荐他治理洪水,就是看中了他这果敢不凡的举止。
崇伯鲧领受了重任,一看这肆虐涌流的洪水还真没招了。
别看他平时谈天说地,口若悬河,玩真格的却不知该从哪儿下手。
忽然想起天帝的息壤,早就听说过那是治水的宝物,用上一点,就能够长高好多。
洪水涨得再快,也长不过息壤。
趁着夜色,崇伯鲧骑着猫头鹰飞上天去偷了息壤,回到姑射山时,一只乌龟晒着太阳恭候他们。
好像这乌龟生来就是驮息壤的,崇伯鲧翻开口袋一倒,乌龟背上出现了一座小山,其实是个小土堆。
可是,千万不要把这小土堆不当事,崇伯鲧只用手指一拈,轻弹一点儿,就会筑起一道堤坝,而且,那堤坝随水长高,就堵住了滚滚洪流。
崇伯鲧高兴极了,人们更高兴,大家把他尊为治水英雄。
不料,洪水越积越多,大地上成了水汪汪的海洋。
这一天,水神共工匆忙跑回天庭报告,人间要成水国了。
天帝这才知道罚下凡尘的那匹天马偷走了息壤堵水,当下大怒,这息壤岂是随便可以使用的!若是不疏通水路,只用息壤塞堵,还不把大地弄成一片汪洋?天帝立即颁令,命火神祝融赶往人间,收回息壤,杀死崇伯鲧。
祝融匆忙赶到人间,手起刀落,“轰卤一声,崇伯鲧人头落地了。
奇怪的是,崇伯鲧仰身躺在地上,脖子上却不流一滴血,众人都很奇怪。
关于中国神话故事的手抄报中国神话故事手抄报神话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中国神话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奇幻的故事情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读者和研究者。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中国神话故事,让我们一起潜入神秘的古代中国世界吧。
一、神话的起源和特征中国神话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远古时期。
这些故事是由古代的先民创造的,并在传说和口口相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它们通常用来解释自然现象、人类行为和社会秩序等复杂的现象。
中国神话的特征之一是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
传说中的人物多是普普通通的农民、渔民和工匠,他们通过奋斗和智慧克服了各种困难,取得了成功。
这些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真实面貌,向我们展示了勤劳、智慧和坚持的力量。
二、《山海经》中的神话《山海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记载了许多神话故事。
这部作品包含了大量的地理和生物知识,并描绘了一片神奇而神秘的世界。
其中一些著名的神话故事如下:1.《女娲补天》:传说女娲用五彩石修补了天空,创造了人类并赋予他们智慧和生命。
这个故事象征着人类起源和文明的诞生。
2.《大禹治水》:传说尧禅位给了大禹,他通过艰苦卓越的努力和智慧,成功地平定了洪水,保护了人民的生活。
大禹的治水故事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天灾和生活困境的勇敢和顽强。
3.《蓬莱仙岛》:蓬莱仙岛是中国神话中的一个仙境,传说中仙人常居住在这里。
这个故事反映了人们对长生不老和仙境的向往。
三、《西游记》中的神话《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神话故事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以诗意和幽默的方式描绘了四位主要人物的冒险和成长历程。
其中涉及了许多神话故事,如:1.美猴王孙悟空: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他具有超凡的智慧和力量。
他以其机智和顽皮而闻名,并通过与天兵和妖魔的斗争,最终获得了正式的名号。
2.白骨精:白骨精是一个恶魔,能变成美貌的女子引诱和伤害人类。
她的故事讲述了爱与欲望之间的斗争,以及善良和邪恶的力量。
手抄报初一历史
手抄报初一历史
手抄报初一历史1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包括:
1、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约170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已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
2、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约70――20万年前,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
质特征(四肢),但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头部).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使用打制石器(被称为“旧石器”).食物
来源于打猎和采集,住山洞,会使用天然火(取暖、照明、烧烤食物、驱赶野兽).
会保存火种,还会管理火.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3、山顶洞人:约18000年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模样同现代人
基本一样,仍用打制石器,已经掌握磨制、钻孔技术,能人工取火,缝制兽皮衣服.
手抄报初一历史2
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
1、河姆渡遗址:约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代表南方长江流域),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耒、耜,从事原始农业生产,种水稻,饲养家畜,定居(干栏式建筑).
2、半坡遗址:约6000年前,陕西西安半坡村(代表北方黄河流域),广泛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麻、蔬菜,纺麻织布,制作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子.
3、大汶口遗址,有随葬物,出现贫富分化.
手抄报初一历史3
远古的传说
1、黄河流域两大部落: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黄帝打败炎帝,结成黄炎联盟,构成华夏族的主干,它是汉族的前身,所以中华民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始祖.
2、禅让制: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先后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有尧、舜、禹.
3、大禹治水:用疏导的方法.。
大禹治水读书笔记说起大禹治水,那可真是一段传奇的故事。
小时候就常常听长辈们讲起,如今再仔细研读,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大禹治水,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儿。
在那个洪水泛滥的年代,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啊!水患不断,庄稼被淹,房屋冲垮,人们流离失所,天天提心吊胆,不知道明天又会遭遇什么。
大禹,这个被命运选中的英雄,毅然挑起了治水的重担。
他没有被困难吓倒,没有因为任务艰巨就退缩。
一开始,他也是走了不少弯路。
就像咱们平常做事儿一样,谁能一下子就找对方法,顺顺利利地把事儿给办了呢?大禹先是学着前人用堵的方法。
嘿,您别说,一开始他还真以为这能行得通。
他带着人们搬石头、运泥土,把那洪水来的地方堵得严严实实。
心想:“这下子,洪水总该进不来了吧!” 可谁知道,这洪水的力量比他想象的大多了。
堵了这边,那边又冲开了;堵了那边,这边又垮了。
那场面,简直就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搞得大禹和大伙是手忙脚乱,累得气喘吁吁,却一点儿效果都没有。
这时候,大禹可没有灰心丧气。
他坐在河边,看着那汹涌的洪水,心里琢磨着:“这堵不行,那得换个法子呀!” 于是,他开始到处观察,走走停停,看看这水的走势,瞧瞧那地形的高低。
有一天,他走到一个山谷里,发现洪水经过这里的时候,虽然湍急,但是顺着山谷的走势,居然能流得顺畅一些。
大禹眼睛一亮,心里有了主意:“既然堵不住,那咱就疏通,让水有个去处!”说干就干,大禹带着大伙开始了疏通河道的大工程。
这可真是个苦差事啊!他们要翻山越岭,走遍每一个角落,勘察地形,规划河道。
有时候,遇到高山挡住了去路,就得想办法把山挖开;有时候,碰到淤泥堆积的地方,就得一锹一锹地把泥挖出来。
大禹自己更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
那干活的劲头,就像是有使不完的力气。
他手上磨出了血泡,肩膀上被石头压出了伤痕,可他一点儿不在乎。
有一回,他们在挖一条河道的时候,遇到了一块巨大的石头。
这石头卡在那里,水流过不去,大家都犯了愁。
大禹二话不说,拿起工具就往上冲。
大禹治水200字读书笔记(优秀8篇)大禹治水200字读书笔记篇1昨日,我读了中国历史故事中的《大禹治水》。
看完以后,我为大禹为了治水而三次经过家门却都没有进去的这种为百姓的精神感动了。
《大禹治水》这篇*主要说了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尧统治的年代,发了一场大水,让很多人被洪水夺去了生命,尧便派一个叫鲧的人去治理洪水。
鲧用老法子去治理洪水,但鲧治理了九年,一点成效也没有。
之后,舜接替了尧的位置,发现鲧治理洪水没有用,就让鲧的儿子禹继续治理洪水。
禹是个聪明人,他没有用父亲的老办法治理洪水。
禹用一个办法让洪水流向大海。
在禹治理洪水的十三年中,有三次经过自我家门口,都没有进去。
第一次走过家门口时,他的妻子刚刚生下一个男孩,孩子在屋里哇哇大哭,可禹想到洪水还没有治好,就狠狠心转身离开了。
禹每次经过家门都是看一看就匆匆忙忙走了。
百姓们听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十分感动。
最终在大禹的带领下,洪水全都流入了大海。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像大禹一样为了百姓们而不顾自我的人,我们最熟悉的清洁工人就是其中之一。
有一次,我去上学的时候,看到一些清洁阿姨在广场周围打扫卫生。
不时都有人把一些垃圾丢在地上,破坏地面的清洁。
清洁阿姨们就会告诉他们,乱丢垃圾是不对的,可有些人不但不改过来,还对清洁阿姨破口大骂。
但这些可敬的清洁阿姨并没有还口,只是默默的扫掉地上的垃圾,默默地保证我们城市的清洁。
读完《大禹治水》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只要默默的为人们做出贡献,人们自然就会尊重你。
大禹治水200字读书笔记篇2我们学了《大禹治水》这一课,我懂得了坚持不懈和三不入门的感人精神。
在很久很久以前,洪水把村庄和田野淹没了,鲧看见人们这种样子心里很紧张,就偷息壤,虽然息壤永远都用不完,但没有把洪水治掉,天地知道了,就让后人把鲧致死,鲧在临死之前对禹说:“你一定要把洪水只好,”禹改变了做法,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了九条,他犹豫叫泡在水里很长时间,脚跟都烂了。
为了治水,禹三十岁才结婚,住了四天就告诉妻子,我治水十年,三次路过家门,都没有进来。
[大禹治水的故事简介]大禹治水的故事一:[大禹治水的故事]古代历史神话故事篇一:穿岩十九峰穿岩十九峰是新昌三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
自唐宋以来就享有盛誉,尤其是宋朝左丞相王,对穿岩十九峰依次作了栩栩如生的描写,给每个山峰都定下了峰名。
但这些峰名是怎样取定的呢?他没有点出。
笔者找了一些资料,得到启发,整理于后,以飨读者。
相传古时大禹治水到了镜岭,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他在一座山峰上凿了一个洞,系住大船,就是现在的《缆船峰》。
自从大禹治水以后,镜岭、澄潭一带水患杜绝,百姓安居乐业。
可是好景不长,镜岭东边的山上出现了一条蟒蛇,常常侵扰当地百姓,这时,从县城郊嫁到镜岭的一个新媳妇《新妇峰》,设法与大蟒蛇相斗。
她每日做一些蒸饼《蒸饼峰》,点着香蜡烛《香炉峰》赶到大佛寺,祈求文殊、普贤《文殊峰、普贤峰》两菩萨,降临镜岭指挥摇旗压阵《祺盘峰》,铲除大蟒蛇,为民除害。
新媳妇的虔心终于感动了菩萨。
文殊、普贤骑着白象、狮子《狮子峰》,带着头戴幞头《幞头峰》的神将前往镜岭,摆旗《摆旗峰》、擂鼓、敲钟《覆钟峰》、打磬《磬峰》,请泗洲菩萨《泗洲峰》协助,用长缨缚住大蟒蛇,欲将凌迟处死,以祭“三才”即天、地、人。
此时大蟒蛇吓得浑身打抖,拚命哀求菩萨饶命。
于是,菩萨发了慈悲,命大蟒蛇化作一把利剑《卓剑峰》,改恶从善,学得斯文一些《笔架峰》,长期矗立守卫山巅,维护安宁,该山峰是十九峰中最小的一座山峰。
同时又命神将骑着良马从肠岫《肠岫峰》出发,前往黄岩购米运粮,接济镜岭、澄潭一带百姓,故有“黄岩熟,新昌足”的说法。
可是时间一长,黄岩至新昌一带的路上出现歹徒拦路抢劫粮食。
神将与歹徒展开斗争,歹徒被神将惩服。
因为歹徒好吃懒做,神将惩罚它永远饥饿《鹅鼻峰》。
在打斗中神将的良马也被歹徒刺伤,马鞍移了位《马鞍峰》,马鞍下面出现了空隙,就是现在的“穿岩洞”,在洞口可以望海《望海峰》,该峰是穿岩十九峰中最高的峰,海拔400米。
大蟒蛇被治,歹徒得到应有的惩罚,穿岩山、镜岭、澄潭一带更加宁静、安定。
历史手抄报设计资料历史是延伸的。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历史手抄报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史前时期的人类500万年前~公元前5000年早期人类的进化南方古猿、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旧石器时代与血缘家族的演变、旧石器时代早期血缘家族的出现、旧石器时代中期、旧石器时代晚期、母系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的产生、新石器时代近亲结婚的禁止及对偶婚的产生。
原始农业的出现、原始畜牧业的出现、父系氏族公社金石并用时代的来临、父系氏族公社的形成私有制的产生、军事民主制国家产生、原始社会的文化、原始的宗教、原始绘画、原始雕刻,原始音乐。
古代文明的出现公元前5000~前500年亚洲(公元前5000~前500年)苏美尔·阿卡德城邦的建立和统一、苏美尔的政治结构神庙、大经济阿卡德统治、南部两河流域乌尔第三王朝、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汉谟拉比的统治、亚述帝国亚述国家的产生和演变、亚述帝国的建立、新巴比伦王国、新巴比伦王国灭亚述、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史诗、古代两河流域的科技、巴比伦的天文学、巴比伦的数学成就、腓尼基文明、腓尼基的兴起、腓尼基发达的经济、赫梯和古巴勒斯坦赫梯的兴亡、古巴勒斯坦的统一犹太教的产生、古代印度文明、早期哈拉巴文化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出现、四大吠陀婆罗门教的创立、列国时代的印度十六国的建立、摩竭陀国称霸城市的再度兴起、沙门新思潮佛教的产生与释迦牟尼、中国第一王朝——夏朝、大禹治水、阶级社会的产生、夏启建国、少康中兴、夏桀亡国、商朝的兴衰、成汤建商商朝的灭亡、商朝的农业生产技术、神奇的甲骨文、发达的青铜文化、礼乐统治下的西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周公制礼作乐、西周的宗庙祭祀、国人暴动与宣王中兴、三星堆文化、纷乱的东周、平王东迁、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清净无为”的道家、孔子创立儒学、《考工记》问世、波斯帝国的兴衰、波斯帝国的建立、大流士一世改革、大流士的对外政策、波斯帝国的经济、波斯帝国的衰亡。
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有关大禹治水神话故事大禹治水是古代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是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版本一禹为鲧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
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内蒙南部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伯。
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同时也是奴隶社会的创建者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孟子;滕文公下》)远古的时候,洪水肆虐,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这时,出了两位治水英雄:鲧和他的儿子禹。
他们治水的神话流传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
鲧是一个聪明能干、造福民众的英雄,他不但创制了农具耒耜,驯服驾驭了耕牛,教导人民播种五谷,创建城郭,更带领人民筑堤防洪,战胜洪水。
当时洪水实在太大了,鲧填了九年,依然是“滔滔洪水,无所止极”。
鲧为了制服洪水,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不待天帝允许,私自取了“息壤”去治水,救黎民百姓。
息壤是天庭中一种生长不息的土壤,取一点投向大地,就能积成山、堆成堤。
鲧的行为触怒了天帝,被天帝殛杀于羽山之野。
鲧死后尸体三年不腐,天帝命人剖开他的肚子,肚子里跳出一条虬龙,这就是鲧的儿子禹。
大禹出生后,鲧的尸体化为一条黄龙,永远沉入了羽渊。
治水英雄鲧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禹继承父亲的遗志,决心治理滔天的洪水。
大禹治水采用两个办法,一是填堵筑堤,二是疏通引导。
大禹让黄龙帮助勘察地形,用尾巴划开地面,让洪水流向应当去的地方。
黄龙长着两只美丽的翅膀和强有力的尾巴。
大禹又让曾助鲧治水的玄龟,背着息壤,去填堵筑堤。
大禹还与兴风作浪的恶神进行了殊死的战斗。
狂暴的共工,制造洪水,直到今天的山东曲阜,中原大地一片汪洋。
禹在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大会诸神,定与共工决一死战。
首先擒杀了共工的主要助手相柳氏。
相柳氏身为长蛇,有九个头,食于九座山,所到之处立即变为溪泽。
中国古代历史手抄报中国古代历史悠久,绚丽多彩。
从夏商周到秦汉,再到唐宋明清,每一个时期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
下面将为您带来一份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历史手抄报。
一、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几个朝代之一,夏朝开国君主是大禹,商朝开国君主是商汤,周朝开国君主是周武王。
夏商周时期,社会生产力和文化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和文化遗迹。
1. 夏朝夏朝是中国最早的一个朝代,主要发源于黄河流域。
夏朝首任天子大禹治水有功,被后人尊称为“治水圣王”。
夏朝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发展,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2. 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王武丁是商朝的开国君主。
商朝时期,青铜器的制作技术达到了极高水平,商代青铜器被誉为“青铜时代的杰作”。
3. 周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了周朝,开创了封建制度。
周朝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对中国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
秦汉时期,社会生产力和文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 秦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帝的君主,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秦始皇统一文字,度量衡,修筑了万里长城,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开创了汉唐时期的盛世。
汉高祖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他推行“文景之治”,发展了农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三、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为繁荣的时代。
唐朝开创了长达数百年的盛世,宋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文化繁荣的朝代之一。
1. 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唐朝的盛世。
唐朝时期,文化繁荣,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如杜甫、李白等。
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_大禹治水的民间故事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古代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
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禹隐去龙身,幻化成一个英姿勃勃的少年,额上长着三只闪光明亮的大眼睛。
他痛恨天帝残忍无道,滥发大水淹死人民,又杀了自己的父亲。
他决心治理好洪水,完成父业,解救人民。
水神共工知道鲧的儿子禹又要来治水了,就成心和他作对,掀起了更大的洪波,一直从西方淹到空桑,就是现今山东曲阜的地方。
整个中原变成了一片水国。
禹见共工这般凶横,十分气愤,感到要治平洪水,必须先除掉这个祸害。
于是就召集天下诸神,在东南海岸的茅山,共商讨伐共工的大事。
四方之神应邀而来。
众鸟之神伯益,众林之神乌木由,掌管天条天律的天神童律,掌管时辰的天神庚辰,按时到了茅就连天上的夔龙、应龙也瞒着天帝参加了会议。
唯有防风氏姗姗来迟。
禹见事情尚未开始,就有人不遵守号令,为严明纪律,就命人把防风氏杀掉。
一两千年后的春秋时候,吴王和越王打仗,越王被围困在会稽山。
仗打得很激烈,会稽山都被毁平了。
会稽山就是古茅山,因禹在这里会聚诸神,计议事情,后就改叫会稽山。
人们从毁坏的山中发现了一节骨头,这骨头大得出奇,装满了整整一辆大车,几匹壮马还拉不动。
有人请教孔子,孔子考证,这就是大禹治水时杀掉的防风氏的残骨。
可见当年禹的神力和威力之大了。
禹率领诸神和共工展开的激战。
共工于的是残害人民的坏事,没有谁愿意帮助忙,很快就被打败。
只得潜水逃跑,再也不敢来捣乱了。
禹为治是洪水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为对整个地形:眈势有所了解,使派大神大章和竖亥将土地丈量了一下。
大章从东极走到西极,量的结果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零七十五步;竖亥从南极走到北极,量的结果也是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零七十五步。
在:丈量中,他们发现在广阔的大地上除了无数个纵横交错的河流之外,还有很多个三百仞八尺为一仞以上的深渊。
禹认为要治理好洪水,除了父亲的阻塞法外,还要用疏导法,江河要流通,深渊要填平。
大禹治水的手抄报内容以下是 6 条关于大禹治水的手抄报内容:1. 大禹治水那可是超级厉害的呀!你想啊,洪水泛滥成灾,那得是多大的困难啊。
可大禹不畏惧呀!他就像个英勇的战士,带领着大家勇往直前。
比如说,咱要是遇到那么大的困难,咱能像大禹那么坚定不退缩吗?大禹为了治水,走遍了千山万水,付出了多少艰辛啊!这就是他的伟大之处呀!2. 嘿,你知道大禹治水为啥能成功不?那是因为他有智慧啊!他能想出各种巧妙的办法来治理洪水。
就好像我们学习遇到难题,得动脑筋找方法一样。
他查看地形,因势利导,多了不起呀!要是没有大禹,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咱还能有现在这样安稳的生活吗?3. 大禹治水可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哦!他的身边还有好多一起努力的人呢。
这就好比打篮球,光靠一个人可赢不了比赛,得团队合作呀!大家齐心协力,劲儿往一处使,才能战胜洪水这个大怪兽。
要是都各干各的,能成功治水才怪呢,你说是不是?4. 哇塞,大禹治水的精神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学学!那是一种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精神。
不管遇到啥挫折,他都不放弃。
就跟我们追求梦想一样,遇到困难就放弃,那啥也干不成呀!想想大禹治水经历的那些苦,咱这点困难又算啥呢?5. 大禹治水的时候多辛苦啊,风里来雨里去的。
但他从来没抱怨过一句呀!他心里只有治水这件大事。
这就像咱爸爸妈妈为了咱的幸福努力工作一样,多么无私啊!咱可不能辜负了大禹的付出呀,得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呢!6. 大禹治水绝对是个传奇呀!他的故事流传千古。
我们今天还在讲他,还对他充满敬佩。
这说明啥?说明伟大的人永远被人铭记呀!咱也要努力,争取以后也能成为让别人记住的人呢!结论:大禹治水的故事充满了激励和启示,我们要从他的身上学到勇敢、智慧、坚持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神话故事大禹治水内容禹,姓姒,名文命),字密。
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
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
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修己。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神话故事大禹治水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
在诸侯的拥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阳城为都城,一说以平阳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国号夏。
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大禹治水》要说大禹,应该先说他的父亲鲧。
因为大禹是为了继承其父的遗志而出生,并且如愿以偿地完成了其父未竟的事业,因而名垂青史的。
鲧是黄帝众多子孙的一个,他生活在尧的时代。
舜在位的时候,发生了巨大的洪水灾害,天下洪水泛滥。
大水铺天盖地,老百姓有的在树梢上像鸟儿一筑巢,有的在山顶洞里像野兽一样穴居,有的干脆在木筏上安家,随着水流东漂西荡。
所有这些简陋的住所在风雨之中,随时都有倾覆和被淹没的危险。
飞禽走兽游蛇也无处藏身,来和人争抢地盘。
由于洪水长期不消退,滋生了大量的野草。
而人们赖以生存的庄稼却无法生长,食物也越来越少。
衰弱的灾民既要忍受饥饿、疾病和寒冷的折磨,还要随时随地提防毒蛇猛兽的侵害,那悲惨绝望的日子,是多么可怕啊。
这个时候,仁慈而盛明的尧开始为人们处于这样的困境而忧虑不安起来,他召集有文治武略的大臣,来商讨如何对付如此泛滥的洪水。
天上众神,对于天下万民所遭受的苦难都无动于衷,惟有鲧真心哀怜难民。
鲧和防风是好朋友。
防风是一个巨人,站立的时候好像山那样高,躺下的时候好像河那样长。
鲧则刚好相反,他的身体非常小,长三寸,重六两。
当两人站在一起时,大小对比十分明显,常常令人发笑。
鲧对防风说,找们俩应该为苍生百姓去治理洪水。
于是向地皇请命。
地皇帝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他俩听说在天帝那里有一种名叫“息壤”的神奇东西,那是一团能无限膨张、生长不息的泥土。
碰到水就会不停地生长,可以用来治理洪水。
中国神话大禹治水童谣1. 大禹治水真厉害呀,他的故事传千代呀。
就像英雄去打怪呀,为了大家把水害除开呀。
例子:你说大禹是不是超级勇敢,就像蜘蛛侠一样厉害!2. 洪水泛滥好可怕呀,大禹勇敢来招架呀。
不怕困难往前跨呀,我们都要把他夸呀。
例子:要是没有大禹,那得成啥样啊,难道我们都要被水淹啦?3. 大禹到处去奔波呀,寻找治水好方法呀。
那劲头可足了哇呀,不治好水不回家呀。
例子:他这股子劲儿,不就跟咱努力学习一样嘛!4. 三过家门而不入呀,大禹心中有大谋呀。
一心只为治水忧呀,这种精神要学够呀。
例子:谁能做到像大禹这样啊,哎呀,真的太了不起啦!5. 挖河引流办法妙呀,大禹智慧真不少呀。
洪水慢慢退掉了呀,大家开心哈哈笑呀。
例子:这办法多好呀,就像我们解决难题找到巧妙的途径一样!6. 大禹治水功劳高呀,百姓从此没烦恼呀。
他的事迹忘不了呀,永远流传多自豪呀。
例子:这可是大功劳啊,我们能不记住他吗?7. 跟着大禹治水忙呀,众人齐心力量强呀。
一起克服大困难呀,这种团结真真棒呀。
例子:我们做事情也得像他们这样齐心协力呀!8. 大禹治水的故事呀,口口相传到现在呀。
我们也要记心怀呀,勇敢向前不等待呀。
例子:这么棒的故事,我们怎么能不记着呢?9. 大禹就像那灯塔呀,照亮我们前行路呀。
学习他的好品质呀,未来一定美如画呀。
例子:他不就是我们的榜样嘛,像灯塔指引我们呢!10. 中国神话真精彩呀,大禹治水放光彩呀。
我们都来把它爱呀,传承下去乐开怀呀。
例子:这么精彩的神话,难道你不喜欢吗?结论:大禹治水的童谣充满了魅力和教育意义,能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记住这个伟大的神话故事,感受大禹的精神,值得我们一直传唱下去。
大禹治水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起重要作用。
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依靠艰苦奋斗、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
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等为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
大禹治水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
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
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历史意义 内容简介 大 禹 治 水。
历史手抄报资料:大禹治水
历史手抄报资料:大禹治水历史手抄报资料:大禹治水尧、舜、禹三位,是我国远古时期著名的帝王。
其实,在当时他们只能算是部落联盟的首领。
远古时代没有文字,历史全靠人们的口头流传保存,在民间传说中,在人民的心目中,尧、舜、禹都是英明的帝王。
尧的祖父是黄帝。
尧16岁就登上了帝位,他很善于治理天下,国内四方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他统治了国家约100年时间,活了110多岁才逝世。
在他逝世前经过人民的推荐,他自己又严格考察,最后选定了平民出身,有德有才的舜作为接班人,并且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舜。
舜,又叫葵舜,姓姚,名字叫重华,是今天河北省一带的人,当时叫冀州。
舜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死了,父亲是个瞎子,乡里人叫他瞎老头。
舜的后母生了个儿子叫象,是舜的同父异母弟弟。
舜的瞎父亲心眼很坏,弟弟象更是一个手辣心狠的家伙,经常动坏主意谋害舜。
但舜对父亲和后母还是很孝敬,对弟弟象也很仁爱。
舜登上帝位以后,他同父异母弟弟象很害怕,有一天主动跪在舜面前,请求哥哥惩罚。
舜扶起象,对他说:过去的事就别提了,今后你改了就好。
舜虽然已经贵为天子,但拜见自己的父亲还是恭恭敬敬,和当年做普通老百姓的时候一样。
瞎老头惭愧地对舜说:孩子,我当年
对不起你,请你原谅我这个瞎子。
舜在位期间,国内发生一次大水灾,现在的中原地区,特别是黄河两岸变成了一片汪洋,人民被迫放弃了原先耕种的土地,纷纷逃到高山野岭上,以野菜、野果充饥。
早在尧帝的时候,就任命了一位治水官员,名字叫鲧(gǔn)。
鲧是一位十分尽职的治水官员,他率领民工,用泥土和石块筑坝,把洪水围住,随着水位提高,鲸也增高和加固堤坝,于是堤坝越来越高,越加越宽,逐渐在延长。
这样,总算暂时把洪水制服了。
舜接替尧登上帝位的时候,就曾经召见鲧,并向他发出警告:洪水就像一头猛兽,现在你只是把猛兽锁在笼子里,并没有把它消灭,这是无穷的后患。
俗话说,困兽犹斗,它总有一天要冲破笼子,给国家带来灾难。
围住洪水,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治水方法,鲧除继承传统,采用老方法之外,又实在想不出别的好办法。
鲧听了舜的警告以后,他又率领人加高加固堤坝。
经过整整9年的日夜奋战,直到所有的堤坝都加固完工后,他才松了口气说:即使水位再涨高5尺,我的大坝也能抵挡得住。
同时,他又向舜作出保证:如果是我的堤坝出问题,危害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愿意用生命承担责任!
就在鲧作出保证的当年,天就像是被谁捅破,暴雨整整下了3个多月。
鲧用9年时间所筑的堤坝,全都被洪水冲毁、冲垮。
这头猛兽真的破笼而出,奔腾咆哮,恣意横虐,吞食人民的生命和财产。
田
地被淹没了,房屋被冲垮了,人民死于洪水,葬身鱼腹。
在这场洪水中,儿童死得最多,整个国家面临着灭种的危险。
活下来的人,被围在若干小块高地上,很多人拥挤在一起,又缺少食品,接着又是瘟疫流行,成年男女在瘟疫中死去大半。
这时,鲧主动对舜说:请将我处死吧,不然没法向活下来的父老兄弟交代。
舜接受了鲧的请求,含泪将鲧处死了。
治水官员鲧被处死了,但洪水还得治理。
任命谁担任新的治水官员呢?有人向舜推荐说:鲧的儿子禹从小跟随父亲治水,对水情熟悉,又总结了父亲的经验,接受了父亲的教训,是位很合适的人选。
舜觉得有些为难。
禹的父亲鲧是因为治水失误被处死的,现在再叫禹继承他父亲未竟之业,禹会接受这个任命吗?
历史手抄报资料:大禹治水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