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造瘘口病人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3
肠造瘘口的护理
肠造瘘口的护理主要是对皮肤的保护,注意要点有:
1.局部皮肤护理:术后3~4天开放结肠造瘘口即人工肛门,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洗净造瘘口周围皮肤,涂上氧化锌软膏,以防排出的稀大便浸渍皮肤而出现皮炎。
待粪便成形有规律时,可只用清水洗净皮肤,保持干燥。
不可用碱性肥皂,消毒药水或化学药剂等清洗造瘘口周围皮肤,以避免损伤皮肤。
亦不可涂抹任何乳液与药膏,以避免造瘘口袋粘不住。
在清洁造瘘口周围皮肤时可用一块湿纸巾盖住造瘘口避免排泄物流出,污染造瘘口周围皮肤。
2.在护理过程中,要留意造瘘口的颜色有没有异常,正常的造瘘口是鲜红色,若造瘘口颜色变成暗紫或黑色,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3.手术后初期,造瘘口会有肿胀的现象,通常一至二个星期便会收缩,直至一至二个月后,收缩便会停止,尺寸也会固定。
4.若造瘘口有渗血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因为,造瘘口表面是布满微血管的,不用担心,只要用湿纸轻轻地按住渗血处就能止血。
但是,如果排泄物带血或血是由造瘘口内部流出,则必须立即去医院就诊。
5.饮食:只要吃均衡饮食就可以了。
但在尝试某种新食物时,最好不要一次吃得过多,如无不良反应,可逐步增多。
平时应多吃蔬菜、水果。
应尽量避免粗糙的纤维食物,如:坚硬的肉类、玉米,爆米花,芹菜,凤梨,麦麸,椰果,豆芽,坚果类。
结肠造瘘口的护理关键信息项:1、护理人员资质与责任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资质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责任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患者基本信息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诊断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护理频率与时间安排日常护理频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殊情况护理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护理用品与设备造瘘袋型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毒用品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辅助设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观察与记录项目造瘘口状态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患者身体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录频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护理目的本协议旨在规范和明确结肠造瘘口的护理流程、标准及相关责任,以确保患者的造瘘口得到妥善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11 适用范围本协议适用于负责结肠造瘘口护理的专业护理人员以及接受护理的患者。
112 护理原则护理应遵循无菌操作、轻柔处理、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异常的原则。
21 护理人员资质与培训211 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医疗护理资质,并接受过结肠造瘘口护理的专业培训。
212 定期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以更新护理知识和技能。
22 护理人员责任221 严格按照本协议的要求进行护理操作。
护理研究22结肠造瘘术后怎样护理窦小英眉山市中医医院 四川眉山 620010 临床中,结肠造瘘术是很多直肠、结肠、肛管疾病患者的重要史料手段。
然结肠早手术中拖出的肠管经常会由于强烈的痉挛和无节制收缩,而导致肠管充血、水肿、坏死的情况,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带来严重的伤害。
因此,结肠造瘘术后优质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水平,防止造瘘口并发症,提升患者自护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那么,如何做好结肠造瘘术后护理,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心理护理结肠造瘘术可能会对患者造成心理创伤,患者常会产生抑郁、自卑、依赖等方面的心理问题。
尤其是腹壁需要做永久性人工肛门者,手术对其所造成的心理创伤可能远低于生理创伤。
因此,在术前医护人员应当对患者详细说明人工肛门对治疗的必要性,并且提高患者对人工肛门的认识,使其了解在后期日常处理中并不复杂,并且不会对患者日后的生活与工作造成影响,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接受度,勇敢面对现实,树立生活的信心。
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注重与患者在术后保持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
加强与患者交流,从专业角度给予患者需要的支持、关心以及安慰,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鼓励患者积极学习结肠造口的相关护理知识与方法,通过正确面对现实,加快心理康复,振作起来积极迎接新生活。
二、结肠造瘘口护理第一,加强对患者造瘘口的观察,及时发现其异常情况。
结肠造口一般于术后的2-3天,等到肠蠕动恢复后开放。
造口开放前,需要观察肠段是否发生回缩、坏死、出血等情况。
第二,保持造瘘口的清洁,在术后短期内(一般指24小时之内)对造瘘口进行清洗,使用生理盐水、碘伏溶液进行结肠造口粘膜及周围皮肤的清理,并使用生理盐水纱布外敷。
第三,进行结肠造口扩张,在造口开放后,开始进行造口扩张。
穿戴好医护专用手套,在食指上涂抹石蜡油插入造口,注意插入动作缓慢,插入造口长度约为2-3指的关节处;插入后,在造口内停留3min到5min。
结肠造瘘口护理常规结肠造口术是外科中常见的手术,分为临时性造口和永久性人工肛门。
临时性结肠造口术多用于结肠或直肠损伤、先天性肛门闭锁、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
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多用于结肠或直肠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低位直肠癌患者。
【术后护理】1.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常有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应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一方面要细心、耐心,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安慰、支持和鼓励患者;另一方面要联合家属一起多关心鼓励病人,鼓励患者尽早动手学习肠造口的护理方法,促进其心理健康,提高重返社会的信心。
2. 结肠造口护理(1)观察造口有无异常,结肠造口一般于术后2~3天,待肠蠕动恢复开放,造口开放前应用凡士林或生理盐水纱布外敷结肠造口,敷料渗湿后应及时更换,防止感染。
观察肠段有无回缩、出血、坏死等现象。
(2)造口开放当日:用0.9%生理盐水溶液清洗造口,保护腹壁切口(3)造口扩张:造口开放后,即开始扩张,戴上手套,用示指涂以石蜡油,缓慢插入造口至2~3指的关节处,在造口内停留3~5分钟,开始时每日1次,7~10天后改为隔日1次。
3.造口周围皮肤护理由于造口周围皮肤长期受粪便和肠液的刺激而导致周围皮肤糜烂或溃疡,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和处理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指导患者用纱布或棉球以温开水清洗造口周围皮肤,由内向外擦,再彻底擦干,不要使用碱性肥皂或任何消毒剂,它们会使皮肤干燥,容易损伤,清洁完后还可以在造口周围涂以氧化锌油加以保护,可有效地防止造口周围皮肤病的发生。
4. 正确选择造口袋根据患者的造口情况、个人喜好、经济状况来选择不同类型的造口袋,并告知患者当造口袋慢1/3时及时倾倒。
5.饮食护理: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高营养为主,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少使用易成生恶臭气味的食物,如洋葱、蒜苗;尽量不使用辛辣、酸、酒等刺激性食物。
6. 并发症护理(1)造口周围炎是一种最常见的并发症,保持局部皮肤干燥、清洁,排便后用温开水清洗造瘘口周围皮肤待干后涂氧化锌软膏,并指导患者平时饮食应尽量做到干湿分开,已使大便成形。
肠造瘘口病人的护理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肠造瘘口病人的护理一、心理准备腹壁需做永久性人工肛门者,心理创伤超过生理创伤,术前应详细说明人工肛门对治疗的必要性,处理并不复杂,亦不会影响生活和工作,使患者面对现实接受事实,并树立起勇敢生活下去的信心。
二、人工肛门袋的使用1.使用前清洁造口及周围皮肤并用软纸擦干。
除去胶片外面的粘纸贴于造口位置,轻压胶片环及其周围,使其紧贴皮肤。
用防水纸胶贴于胶片周围,防止洗澡时水渗入胶片内。
2.将便袋尾端包住夹子再与外夹相扣,再关闭夹子的一端,便袋关闭完毕。
3.将使袋两旁的扣洞用腰带扣上,稳固便袋。
4.便袋内容物超过三分之一时应将便袋取下清洗,替换另一便袋。
5.便袋取下后拔开便袋夹,使便流入马桶,清洗晾干备用。
三、造瘘口护理1.观察造病口肠粘膜的血液循环,肠造口有无回缩、出血及坏死。
2.术后早期勤换药,肠管周围用几士林纱布保护,直至切口完全愈合。
3.使用造口袋后,应观察造口袋内液体的颜色、性质和量,如造口袋内有气体及排泄物,说明肠蠕动恢复,可开始进流质。
4.造口处拆线后,每日进行扩肛1次,防止造口狭窄。
5.保护造口周围皮肤,减少肠液的刺激及湿疹的出现,常用氧化锌软膏或防漏膏保护皮肤。
四、健康指导1.注意个人卫生,防止食物中毒等原因引起腹泻,避免食过多的粗纤维食物,如笋、芹菜等、忌洋葱、大蒜、豆类、山芋等刺激性气味或胀气的食物,以免造成肠管和造口的梗阻以及频繁使用造口袋引起生活工作的不便。
调节饮食使大便成形,必要时口服收敛药。
2.教会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如肛门袋的使用、局部皮肤的护理等。
3.训练排便习惯,如为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造口术者,可定时反复刺激,以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4,适当掌握活动强度,避免过度增加腹压,导致人工肛门结肠粘膜脱出。
5.会阴部切口用1: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配制浓度以杨梅红色为标准,如切口未完全愈合者应教会消毒切口及更换敷料。
结肠造瘘术病人护理查房1.病人基本情况的了解与评估:在护理查房时,首先需要了解病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
对病史进行详细询问,了解术前病情、手术方式及术后情况。
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
2.伤口情况的观察:检查伤口的质量,评估伤口愈合情况。
要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裂开等情况,注意伤口是否有感染迹象,如局部红肿、温热、有脓液等。
3.引流管的管理:结肠造瘘术后,常会留置引流管来引排手术部位的分泌物。
护理人员要观察引流管的颜色、量、气味等,了解引流液的性质。
如引流液量过多、变色、有恶臭味,应及时通知医生。
4.腹部情况的观察:观察病人腹部的形态和肠鸣音。
如腹部有明显隆起、胀满感、腹部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可能是肠梗阻的表现,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5.水电解质平衡的评估:结肠造瘘术后,由于部分结肠功能丧失,影响了水电解质的吸收和排泄。
护理人员应关注病人的饮水量、尿量以及临床表现,如口渴、尿量减少,及时监测和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
6.营养状况的评估:结肠造瘘术后,病人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厌食等情况,影响了营养吸收。
护理人员应关注病人的饮食情况、体重变化等,及时调整饮食方案,保证病人的营养需求。
7.患者的排便情况:结肠造瘘术后,病人常常需要通过人工造瘘暂时取代自然肛门排便。
护理人员要观察病人造瘘口的情况,如有渗液、渗血或排泄物异常等,应及时处理和记录。
8.疼痛管理:护理人员要关注病人疼痛程度及其对活动和休息的影响。
根据病人的疼痛评估结果,合理使用镇痛药物或其他非药物镇痛方法,以减轻病人的疼痛感。
9.皮肤护理:术后病人的皮肤容易受到刺激和损伤,特别是因引流管的使用和病人长时间卧床不起。
护理人员要定期检查病人的皮肤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避免湿疹、床疮等皮肤问题的发生。
10.病人心理护理:结肠造瘘术后,病人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等心理问题。
护理人员要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与病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提供支持和安慰,帮助其克服心理困难。
肠造瘘口护理常规
一、护理常规
1.术后取患侧卧位,以免粪便污染切口。
2.发现造瘘口变蓝或变黑,立即报告医生。
3.造瘘口未开放前应及时更换敷料,并用凡士林纱布覆盖。
4.正确使用人工肛门袋,更换前,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清洗造瘘口周围皮肤,自然凉干或用纱布擦干,必要时涂抹鱼肝油氧化锌油膏。
5.保持造瘘口的通畅,定期用食指扩张造瘘口。
6.当病人愿意时,协助病人看、摸和护理造瘘口。
7.在出院前至少要观察1次病人护理造瘘口的情况。
二、健康教育
1.帮助病人正视并参与造口的护理,正确使用和更换人工肛门袋。
2.掌握适当的活动强度,避免增加腹压致肠黏膜脱出
3.合理饮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等致腹泻,避免进食产气或刺激性食物。
4.回肠造瘘的病人,对于高纤维食物要细嚼,天热锻炼时应增加液体摄入;结肠造瘘病人,无特殊食物禁忌。
5.建立定时排便的习惯,如有便秘,可经造瘘口灌肠。
6.定期门诊复查。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口患者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79例直肠癌术后,其中39例结肠造瘘口患者进行观察,术前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加强护理,并进行护理知识宣教、健康教育指导及加强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结果:患者术后6个月排便规律者45例(56.96%),排便时无不适者60例(75.95%)。
结论:采取正确及时的结肠造瘘口护理及护理指导是确保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直肠癌;结肠造瘘口;护理
1 临床资料
收集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行直肠癌手术患者79例,男46例,女33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59岁。
病理分型:直肠高分化腺癌16例,中分化腺癌30例,低分化腺癌20例,末分化腺癌13例。
其中结肠造瘘口患者39例,男28例,女11例。
本组79例患者无手术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15天,术后无出血、感染、造口狭窄及造口坏死等情况发生,患者术后6个月排便规律者45例(56.96%),排便时无不适者60例(75.95%)。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术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和情绪低落,对手术是否成功有一定的顾虑,护理人员要耐心反复细致地做好心理疏导及解释工作。
使患者了解本病的相关知识,增强患者亲友的情感支持和经济支持,通过采取这些护理措施,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明显减轻,能积极配合手术。
2.1.2 饮食及术前准备(1)术前给予病人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少渣或无渣饮食。
(2)术前3天应用肠道抑菌药物,如甲硝唑0.4g每日3次,对无明显梗阻症状者,术前给予番泻叶代茶冲饮,缓泻清理肠道,术前晚行排便灌肠,术晨清洁灌肠,术晨留置胃管及尿管等。
2.1.3 造口定位于术前1天,协助医师进行腹部造口定位,造口位置根据疾病、手术方式、个体差异而定,应在患者处于任何体位(站、坐、卧)时都能看见,便于自己护理[2]。
2.2 术后护理
2.2.1 心理护理肠造口术后患者常有抑郁、自卑、依赖等心理问题。
医护人员应在术后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给予患者支持、关心和安慰。
同时鼓励患者尽早学会肠造口的护理方法,促进其心理康复,勇敢地正视现实,振作起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2 结肠造口护理(1)观察造口有无异常,结肠造口一般于术后2~3天,待肠蠕动恢复后开放,造口开放前应观察肠段有无回缩、出血、坏死等现象。
(2)保持造口清洁,用生理盐水、碘伏溶液等清洁结肠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3]。
(3)造口扩张:造口开放后,即开始扩张,戴上手套,用示指涂以石蜡油,缓慢插入造口至2~3指的关节处,在造口内
停留3~5分钟,开始时每日1次,7~10天后改为隔日1次。
(4)指导患者自我护理造口,采用示范,参与自我护理的模式,护理时让患者观看全过程1~2次,到独立操作1~2次,以确保患者在出院前能完全自我处理造口为止。
2.2.3 造口周围皮肤护理因粪便外溢导致造口周围皮肤红、肿、皮疹、糜烂、化脓等病理改变。
指导患者用温开水清洗造口周围皮肤,用温纱布或棉球由内向外清洁。
并在造口周围涂以氧化锌油加以保护,可有效地防止造口周围皮肤病的发生[3-4]。
2.2.4 正确选择造口袋根据患者的造口情况、个人喜好、经济状况来选择不同类型的造口袋,让病人最好选择两件式透明造口袋,便于观察护理。
2.2.5 日常生活指导(1)饮食与排便护理:建议均衡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保持大便成形,并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2)日常沐浴指导:使用有底板的造口袋,只要在底板与皮肤接触处封上一圈防水胶布,即可安心沐浴。
(3)性生活指导:首先嘱病人应检查造口袋是否封闭,有无渗漏,并排除袋内排泄物,选择合适的体位,避免造口受压。
2.2.6 健康教育指导康复期的肠造口患者均有学习的愿望,主要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指导:(1)嘱病人衣服要柔软、舒适,避免穿紧身衣裤,以免压迫、摩擦造口,影响血液循环。
(2)加强对患者家属的造口护理教育,以协助患者提高造口护理能力。
(3)工作方面:告知患者在身体状况完全康复后,仍然可以参加工作,但避免重体力劳动,以免形成造口旁疝或造口脱垂等。
(4)运动方面:可适量参加一些不剧烈的体育运动。
3 并发症护理
3.1 瘘口周围炎是一种最常见的并发症,应严密观察局部皮肤红肿、压痛、糜烂、溃疡等。
保持局部皮肤干燥、清洁,排便后用温开水清洗造瘘口周围皮肤,用碘伏棉球消毒皮肤,最后涂氧化锌软膏[3]。
通过上述护理,本组仅发生4例瘘口周围炎,均在出院时痊愈。
3.2 造瘘口狭窄手术24小时后开放,每天1~2次用手指伸到造口内左右上下移动,扩张瘘口,可有效防止造瘘口狭窄。
3.3 出血应严密观察造口敷料有无新鲜血液渗出,如有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本组未发生出血患者。
3.4 造瘘口肠坏死是结肠造瘘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术后应严密观察造瘘口周围的血运情况,及肠黏膜的颜色、光泽、皮肤是否红润,如果肠黏膜色泽青紫或色黑或有恶臭味,应及时通知医师给予正确处理。
建立联系卡,增进医患双方随时沟通,及时有效地解决随时出现的问题,通过相互了解、支持等方式和方法,帮助造瘘口患者尽快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完全康复[5]。
【参考文献】
[1] 华秀琴,朱阿丽.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与对策[J].现代护理杂志,2008,3(5):87-88.
[2] 钟华,庞娟.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2):32-33.
[3] 朱红芳,周月芬.结肠造口患者的健康问题调查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24(2):45-46.
[4] 古兰英,邓玉军.结肠造口手术期病人心理特点与护理的探讨[J].临床医学,2010,20(9):62-63.
[5] 任红丽,张惠萍.结肠造瘘口的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11,14(16):2241-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