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16.17 KB
- 文档页数:3
母猪繁殖性能与公猪精液品质作为影响养猪场生猪繁殖效率的重要因素,对养猪场养殖经济效益的高低有着决定性影响。
所以,种猪场必须在综合分析影响母猪繁殖性能与公猪精液品质的内外部因素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才能为养猪场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作为养猪场来说,应该在积极借鉴现有成熟养殖经验的基础上,合理运用先进技术,找出影响种猪繁殖性能的内外部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提高种猪繁殖性能和水平。
文章主要是对养猪场影响母猪繁殖性能与公猪精液品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一、影响母猪繁殖性能因素1、胎次影响母猪随着胎次的增加,健仔数与初生窝重也随之升高,直至第四胎次达到峰值后,后续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
由此可以判定,第四胎次为母猪繁殖性能的最佳胎次,这种卧狮型特点显著的胎次结构,有效提升了母猪整体繁殖效率。
养猪场在发展过程中,采取的引入优良后备猪,逐步淘汰问题母猪的养殖模式,确保了卧狮型胎次结构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养殖人员只需根据经营发展的需求,合理挑选品种优良的后备母猪,有效增强生猪的疾病抵抗能力,降低母猪的死亡率,延长母猪的繁殖年限,为养猪场创造了更多经济效益。
养猪场的母猪在第2胎时的弱仔数较低,主要是因为第2胎次的母猪在经过一次分娩后,其繁殖器官已经完全适应了分娩过程,因此母猪在第2胎次时的弱仔数也相对较低。
而第4胎次弱仔数较多,主要是因为母猪在妊娠后期,胎儿之间为了获得满足其发育需求的子宫面积,出现了胎儿之间相互竞争的情况,如果此时子宫容量无法满足胎儿正常发育需求,就会因为子宫内拥挤阻滞胎儿在子宫内的正常发育,而这也是导致第4胎次弱仔数量较多的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随着母猪胎龄的不断增长,繁殖性能也随之下降,而母猪生产次数增加的过程中,其子宫内部物理和生理结构在长期损伤后,无法恢复至以往的水平,母猪年龄与胎次的增加以及生殖器官的衰老,不仅会造成死胎数量的持续增加,而且会导致母猪免疫系统抵抗力下降,增加了母猪的疾病发生率。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在养猪行业中,母猪的繁殖力是影响养猪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提高母猪的繁殖力,不仅能够增加生猪的产量,还能够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在实际生产中,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健康状况的维护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母猪的繁殖力。
本文将从饲养管理、疾病预防和营养保健等方面,介绍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一、饲养管理1. 合理选配种猪母猪的繁殖力与种猪的品种和遗传素质有很大的关系。
养殖户应根据自己的生产条件和需求,科学地选配种猪。
一般来说,应选择繁殖性能优良、繁殖率高的种猪,以提高后代的繁殖力。
母猪的配种管理是影响繁殖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配种时,应严格按照配种标准进行,选择适龄健康的母猪和种猪进行配种。
要注意控制配种的时间和次数,避免配种过多或过频导致母猪疲劳和生殖系统功能紊乱。
3. 合理的饲养环境母猪的饲养环境对其繁殖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应为母猪提供干净整洁的舒适饲养环境,保持饮水和饲料的清洁卫生,提高母猪的舒适度和生产效率。
4. 合理的饲料供应母猪在繁殖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支持胎儿生长和发育,因此应合理设计饲料配方,保证母猪在繁殖期的营养需求。
要注意控制饲料供应量和次数,避免过度肥胖或营养不足对母猪的生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5. 精心的产房管理母猪在怀孕期间需要特别细心的产房管理。
应确保产房的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光线充足,保证母猪在产房的舒适度,有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和母猪的产后恢复。
二、疾病预防1. 控制传染病传染病是影响母猪繁殖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养殖户应定期对母猪进行疫苗接种,保证母猪的免疫力稳定,避免因传染病影响母猪的健康和繁殖能力。
2. 预防疾病的发生除了定期接种疫苗外,养殖户还要做好母猪的日常健康检查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母猪的疾病,保证母猪的生理健康状态,保障其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
3. 饮水卫生管理母猪在繁殖期需要大量的清洁饮水,因此要保证饮水卫生,避免饮水过脏或感染病原体,导致母猪的疾病和影响繁殖能力。
元明粉在母猪上的应用
元明粉是一种用于猪饲料中的添加剂,应用于母猪时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 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元明粉中的有效成分可以促进母猪的卵子发育和受精能力,提高受精率和妊娠率,从而提高产仔数量和繁殖效益。
2. 改善母猪的产仔质量:元明粉中的营养成分可以提供母猪受胎后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等,有利于母猪的胎儿健康成长,增加仔猪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
3. 提高母猪的抗病能力:元明粉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和免疫调节剂,能够增强母猪的免疫力,提高其抵抗疾病的能力,减少猪群的疾病发生率。
4. 促进母猪乳汁分泌:元明粉中的一些营养成分可以刺激母猪的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增加仔猪摄食量和生长速度,改善断奶后的生长情况。
总之,元明粉在母猪上的应用可以提高繁殖性能、改善产仔质量、增强抗病能力和促进乳汁分泌,从而提高养猪效益和生产经济效益。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母猪的繁殖力是养殖业的核心之一。
提高母猪繁殖力既可以增加猪场的产量,又可以降低养殖成本。
下面是一些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1.改善饲料与饮水母猪的饲养管理是母猪繁殖力的首要环节。
改善母猪的饲料与饮水条件,可以有效地提高母猪的营养水平。
合理的饲料与饮水管理,不仅可以增加母猪的体重,还可以改善母猪的繁殖率、产仔数和生产间隔。
2.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母猪的饲养环境对其繁殖力的影响很大。
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可以使母猪处于一个舒适、安全、卫生和自由的环境中,有利于其生长和繁殖。
要确保母猪的舒适环境,就要常年保持温度、湿度、通风和卫生等方面的控制。
3.实施合理的配种管理选择合适的种猪和实施合理的配种管理是提高母猪繁殖力的关键。
对于母猪,要根据不同繁殖期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种猪。
同时,需要掌握母猪的生理变化和场上饲养环境,合理安排配种时间和次数,确保母猪正常配种,从而提高繁殖率和产仔数。
4.加强疾病防治和保健母猪的疾病防治和保健工作也是提高母猪繁殖力的关键。
要加强猪场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预防性接种,控制传染病和消化道病,并对母猪进行必要的保健和营养补给,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5.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以确保母猪的遗传质量。
这包括对母猪的遗传史及其生产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及在选育猪种和配种技术上提供依据。
只有过档案管理,才能对每只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行客观的评估和育种,从而增加新一代母猪的繁殖力和品质。
总结: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涉及复杂的技术环节和管理措施。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和管理措施,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母猪繁殖率和产仔数,从而使养殖效益最大化。
猪的繁殖与繁育技巧猪是人类常见的畜牧动物之一,其繁殖与繁育技巧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合理选种、科学饲养、疾病防控等方面,探讨猪的繁殖与繁育技巧,以期为农户提供实用的操作指南。
一、合理选种合理选种是提高繁殖与繁育效率的关键。
首先,选择耐寒耐热、抗病力强、生产性能优良的母猪品种,如杜洛克、大约克、长白等。
其次,选择优良的公猪进行配种,以确保后代的遗传优势。
同时,应根据生产目标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组合,实现增产增效的目标。
二、科学饲养科学饲养是保障猪的健康繁殖的基础。
首先,合理安排饲料组配,确保猪群获得充足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其次,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和饲养时间,并提供清洁、卫生的饲养环境。
同时,注意饲喂规律、水源清洁、合理的喂养量和频次,确保猪群获得良好的生长环境。
三、疾病防控疾病防控是繁殖与繁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农户应定期进行动物疫苗注射,以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同时,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减少病原菌的滋生与传播。
定期检查猪群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的早期征兆。
此外,合理安排猪的运动和休息时间,保持其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抵抗力。
四、配种管理配种管理是猪繁殖中的关键环节。
首先,应根据母猪的排卵期选择适宜的配种时间,并确保公猪的精子活力良好。
其次,进行合理的配种方式,如自然配种、人工授精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同时,注意配种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确保母猪和公猪的健康与安全。
五、孕期管理孕期管理是确保猪群繁殖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在母猪怀孕期间,应给予合理的饲养和护理,提供均衡的饲料和适宜的饮水条件。
同时,定期进行产检,检查母猪的身体状况和胎儿的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现象。
孕晚期要控制母猪的运动活动,保持安静和舒适的环境,为分娩做好准备。
六、产仔管理产仔管理是确保猪群健康繁育的关键环节。
在母猪分娩前,应为其准备干净、温暖的分娩环境,防止感染和受凉。
如何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母猪的繁殖性能关系到产仔数、仔猪的活力、成活率以及母猪的泌乳量等指标,和生猪的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关系。
所以养猪要想挣钱,就要想办法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那么该如何提高呢》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1母猪的繁殖性能关系到产仔数、仔猪的活力、成活率以及母猪的泌乳量等指标,和生猪的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关系。
所以养猪要想挣钱,就要想办法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那么该如何提高呢》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1、母猪的选择母猪的繁殖性能具有遗传特性,因此要想确保母猪的繁殖性能,首先要选择优良的种猪品种。
在选择好品种后还要选择优良的个体。
选种时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我国生猪大多选择二元母猪,这些猪的生产性能好、繁殖力高、泌乳性能好。
而选择品种后,要选择体型良好、生殖器官发育良好、母猪发情排卵正常,健康无病的。
2、适时配种适时配种也是提高母猪配种受胎率的重要手段,目前养殖场大多选择人工授精,能极大的程度上提高了母猪的配种受胎率和产仔数。
但是配种时要做到适时配种,要求配种人员做好发情鉴定工作,掌握最佳的配种时间。
一般最佳配种期母猪通常必须为兴奋不安后变得安静,接受其他猪的爬跨,出现表立反射等症状。
3、母猪的饲养管理要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母猪妊娠期又可分为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要根据不同的时期的营养特点供应适宜的营养。
前期胎儿生长发育缓慢,仅够维持母猪自需求,而后期胎儿发育较快,则则要注意加强营养的供给。
同时要根据母猪自身情况合理饲喂,对于个别偏瘦的母猪要适当的加料,对于体况过肥的母猪则要适当减料。
严禁喂食霉变、腐败的饲料,做好夏季防暑和冬季的保温工作,防止母猪间互相打斗而引发的流产。
以上是如何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母猪繁殖性能,就是母猪维持正常繁殖机能生育后代的能力。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疫病因素、环境因素、繁殖技术、饲养管理因素等。
提高母猪繁殖力,但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保持合理的母猪群体年龄结构一般猪种的母猪繁殖高峰期为3~8胎,9胎及9胎以后产仔数逐胎减少,存活率也逐胎下降。
据此,母猪的利用年限定为4~5岁,每年更新20%~25%,2~5胎龄母猪应占繁殖群的60%以上,6~7胎龄的占20%,对繁殖力较高的母猪可适当延长利用年限,对繁殖力低的母猪可提早淘汰。
淘汰母猪的标准是:一是年龄4岁以上的;二是缺乳或泌乳力差的;三是2~3个情期配不上的;四是第三胎产仔在7头以下的;五是新生仔猪大小不匀的;六是有恶癖的。
2、缩短繁殖周期母猪的繁殖过程分为配种期、怀孕期、泌乳期,从配种至泌乳期结束(仔猪断奶),称为一个繁殖周期。
因为怀孕期114天是固定的,所以要缩短分娩间隔,必须从抓紧配种期和缩短哺乳期来实现,只要使母猪在仔猪断奶时能保持中等体况,一般断奶后7天内都能发情。
因此,可以将断奶至配种的间隔预定为10天,关键是必须抓住断奶后的第一个发情期,保证情期受胎率达到100%。
缩短泌乳期的潜力很大,传统养猪,习惯于60天断奶,极大地制约了母猪繁殖力的发挥。
在饲养管理较好的条件下,泌乳期缩短为35天,一般都可以做到,且对断奶后母猪发情和受配及后来仔猪育成均无影响,这样,繁殖周期可缩短到159天,即一年可产2.29窝仔猪,除去不可预见的不利因素,实际可产2.2窝,比60日龄断乳的母猪年多产0.3窝。
仔猪提早补料是提前断乳的根据,提前断乳是缩短繁殖周期的关键。
3、增加窝断乳仔猪数窝断乳仔猪数受窝产活仔猪数和哺乳期仔猪死亡率这两方面的制约,其中提高窝产活仔猪数又要靠增加母猪排卵数、提高母猪受精率,降低胚胎和胎儿死亡率来实现。
从技术措施上说,要使母猪一窝多产仔,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平衡供应,使母猪常年保持种用体况;初产母猪配种前短期优饲催情,每天适当运动;做到适龄适时配种和重复配种;肉猪生产,充分利用杂种势,进行双重配种;怀孕母猪不可喂发霉变质、冰冻或酸性过大、含酒精较多的饲料;防止拥挤、咬架、鞭打、惊吓和追赶等造成机械性流产;在高温季节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减少胚胎死亡。
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措施
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措施母猪的繁殖性能是养猪生产的重要指标。
充分发挥和利用母猪的繁殖性能,是提高养猪生产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如何从传统的养殖误区中迅速转变过来,对母猪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提高初生仔猪的初生重和断奶重,并对母猪进行科学的品系繁育,最大可能挖掘母猪的生产潜能,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和难题。
一品种为先,选优淘劣选择高产品种与个体如太湖猪,平均窝产15.83头,最高窝产42头;外来品种中的大白猪产仔数在11~12头。
这是提高母猪繁殖率的有效途径。
在个体选择中,研究表明,母猪的有效乳头数与产子率成正比。
选好种母猪要从高产的公、母猪后代中选择符合本品种特征、身体健壮、体形匀称、性情温顺,奶头排列整流齐、背腰平直、腹大而不拖地的母猪作为种猪。
再次是充分利用杂交优势。
不同品种或品系间杂交所产生的第一代,比其双亲具有较高的生活力和生长强度,这就是杂交优势。
我们可以选用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的长白公猪和大约克母猪杂交,生产出“长大”二元杂交母猪,其母性好、繁殖力强,窝产子12头左右,泌乳性能好,耐粗饲,适应性强,瘦肉率65%以上,是生产商品猪的优良母本。
公猪可以选择台湾杜洛克,来生产纯正的洋三元(杜长大),这样的三元猪增重快,不低于800克/天,饲料报酬高,达2.8~3.0∶1,从而大大缩短了育肥期,5个月出栏上市90千克的目标得以实现,降低了养猪成本,效益明显提高。
二.营养合理,控制膘情,短期优饲,增加排卵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在母猪的空怀期、怀孕中期和哺乳后期多喂粗料,适当喂给青料;怀孕期要足量供给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丰富的精料和青绿多汁饲料,但不能喂给过多的能量,否则将影响哺乳期的采食量,而使哺乳能力下降。
同时要给母猪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尽可能地减少转群、驱赶、打架等外界刺激。
母猪过肥:产子数少,成活少,体重小,不均匀,而且拉稀严重,奶水差。
母猪过瘦:胎儿发育不好,母猪产后很快消瘦,严重者发生产后瘫痪。
如何来控制这个膘情?可以采用分阶段饲养的方式,从而为母猪的高产创造条件。
母猪妊娠(114)期包括:妊娠前期(配种~第一个月),中期(怀孕2个月~3个月),后期(怀孕的最后一个月)。
在母猪配种前10 –15天给予母猪全价优质饲料,可以增加母猪的排卵数(短期优饲可以增加排卵)。
妊娠前期即妊娠后的第一个月给予低营养水平的饲料,每日1.8千克~2.2千克。
但蛋白不低于13%/日/头~14%/日/
头。
但如膘差,仍应给予高营养。
在妊娠中期(妊娠第二个月到产前80天)的这一时期母猪食欲增加,新陈代谢机能旺盛,饲料利用率提高,可以给营养水平中等的饲料,14%~15%的蛋白,2.5千克/日/头。
进入妊娠后期(妊娠后80天~107天)后,这时的胎儿体重、体长增长极为迅速,约占初生重的2/3。
这时要给母猪营养水平略高的饲料3千克/日/头。
粗蛋白16%~18%。
采用这一方法对控制母猪膘情,增加产仔数,促进保胎及提高初生子猪体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母猪发情开始时,经其肌肉或皮下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 –1000国际单位,可增加其排卵数,提高受胎率,增加产子数。
三适时配种,提高受胎率 1.母猪初配年龄:过早配恶果多:产仔数少、死胎多、仔猪初生重小、体质弱、生长慢;母猪本身也生长发育不良,未老先衰,种用期缩短。
过晚配又减少产仔胎数。
本地母猪:6~8月龄,体重70kg以上配;我国培育猪种及其杂种在7月龄左右。
杂种体重不低于80~100kg;国外中型猪:如中约克夏,8~10月龄,体重100kg以上配;国外大型猪如大约克夏:体重120kg
配。
初次配种年龄也可根据情期来决定:最好经过初情期、第二情期后,在第三个情期配。
2.如何掌握适时配种的时机成为关键问题。
首先在管理上要作好母猪发情鉴定。
母猪发情时,行为不安,爬跨其他母猪或被其他母猪爬跨,频频排尿,外阴红肿,此时并不是配种的最好时机。
当母猪外阴红肿消退,黏液拉丝,压背反射明显,或有耳动反射或尾根颤动,四肢挺直,摆出待配的姿势,此时为配种的最佳时机。
成年母猪的排卵时间则为发情开始后的24小时~36小时,高峰在31小时左右,排卵的持续时间为8小时~10小时。
卵子在体内保持受精能力的时间是8小时~12小时,精子进入母猪体内授精能力一般可以维持10小时~15小时,输精后精子的前进速度大约为2小时~3小时到达输卵管的受精部位。
所以,我们可以采取①重复配种:用同一头公猪,发情开始后8~12小时配种或输精一次,隔12~18小时再配一次。
②双重交配:在一个发情期内,用两头公猪(同品种或不同品种的公猪但育种场不能采用该法)先后间隔5~10分钟各配一次。
也可采用混合精液输精。
③多次配种:一般为三次。
四.对乏情母猪施以摧情:母猪第一胎断奶3个月了,还不发情,其原因如:年龄较老了;夏季气候太热了;母猪膘情与营养欠佳(可增喂豆粕和青绿料);母猪太胖:对太胖的母猪要加强运动和减料,甚至停料停水一天促进发情;生殖器官有病:对生殖器官有病又不易治好和繁殖低下的老
龄母猪应及时淘汰。
对长期不发情母猪可采取:(一)诱导发情: 1.公猪诱导法:用公猪与母猪持续接触以刺激母猪性欲;播放公猪求偶声的录音磁带,然后连日试情; 2.合群并圈法:将不发情母猪放入发情母猪圈内,通过发情母猪的爬跨刺激发情; 3.按摩乳房法:每天早晨喂食后,用手掌按摩每个乳房表层10分钟,经过几天母猪有了发情征状后,再每天进行表层及深层按摩(是用指尖端放在乳房周围的皮肤上,不要触到乳头,做园周运动,按摩乳房的乳腺层)各5分钟。
配种当天再深层按摩10分钟。
表层按摩的作用是加强脑垂体前叶机能,使卵泡成熟,促进发情。
深层按摩是加强对垂体的刺激,促使分泌黄体生成素,促进排卵。
4.并窝法:把产仔少和泌乳力差的母猪所生的仔猪待吃完三天初乳后,全部寄养给同期产仔的其它母猪哺育,使产仔少的母猪提前回奶,提早发情配种,增加年产胎次和产仔数。
(二)同期发情:使整批母猪同期发情排卵、同期配种、同期产仔的技术。
也是诱导发情的一种。
又叫人工催情。
1.每天给母猪喂20~40mg 名字叫allyl十renbolone(RU-2267)的一种新的类孕酮物质,共18天,処理后4~6天便出现犮情,很有效,但价格较贵。
适合集约化程度高的养猪场采用。
2..利用激素催情:①肌肉注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合剂5~7ml/头后,到第三天肌肉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或PMSG-C1000IU/头(PMSG不可超量。
否则将引起卵巢囊肿),到第六天再肌肉注射HCG500~1000 IU/头,诱导发情率可达100%,情期受胎率75%。
②单独注射1000IU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附:孕马血清的制备:在灭菌的烧瓶里放入硼砂4g,次亚硫酸钠2g,蒸馏水12ml,溶解后进行蒸气消毒20分钟,取出冷却到370C,再采取妊娠2~3个月的健康母马颈静脉血液180~200ml,直接注入瓶内,然后紧塞瓶口,立即振荡15分钟,放在冷暗处备用。
③皮下埋植500mg乙基去甲睾酮20天,或每日注射30mg,连注18天,停药后2~7干内犮情率可达80%以上。
④注射脑垂体前叶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五. 加强保胎措施母猪配种后9天-13天和分娩前21天易流产,应特别加强保胎措施,尽量供给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丰富的精料和青绿多汁饲料,切忌饲喂冰冻霉烂变质的饲料。
怀孕母猪尽量避免机械性刺激,如拥挤、咬架、滑倒、鞭打、惊吓等。
六.猪场配种要详细的记录,避免近亲繁殖。
七.实行早期断奶,提高年产仔窝数平均在28天~30天断奶,这样可以保证一头母猪年产2窝,或2.5窝,而且早期断奶后的母猪5天~7天绝大多数可以发情配种,受胎率在90%~95%
之间。
一般情况下,在仔猪断奶后3天-5天给母猪喂催情药。
母猪发情后,可进行哺乳期配种,也可提高年胎产数。
八.淘汰更新,优化猪群结构对老、弱、病、残、低产母猪应及时淘汰更新,一般年淘汰率,母猪群为25%~30%,并且及时补充后备母猪,保证猪群中:老20%、中60%、青20%的合理母猪比例。
九.加强防疫与药物保健,减少影响繁殖疾病的发生困扰和造成母猪流产、早产、死产、弱产的主要有下面几种疾病,要严加预防:特别是乙型脑炎、流行性感昌、布氏杆菌病、细小病毒、伪狂犬病等疾病的预防,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有流产先兆者,要立即注射黄体酮15毫克-25毫克,并内服镇静剂来安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