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论考核知识点

理论考核知识点

理论考核知识点

7月份护理君事训练理论考核知识点

(所有内容均在前期提供的题库范围内)

1.伤员经历较长时间饥饿或疲劳后,暴饮暴食易引起何种疾病?

2.救治遭到核、化学、生物武器杀伤的伤员,应特别注意对何种情况的早期诊

断和治疗?

3.卫生战备技术训练救治的伤情种类

4.卫生战备技术训练时应掌握的战\现场急救的六大技术

5.新式技术兵器的使用,将会增加哪些伤员数量?

6.战斗减员的组成

7.战时伤员的早期伤死原因

8.伤标从何时开始使用

9.战时传染病员的留治

10.为达到最佳救治效果,紧急治疗和早期治疗实施时间

11.对伤病员急救时,按照急救优先次序实施急救的顺序

12.野战紧急情况下,可输O型血,对其输入量的要求

13.中度烧伤的相关内容

14.颅脑伤战(现)场急救相关内容

15.低温伤伤员的处理

16.脊柱、脊髓伤战场急救采取的措施

17.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防治

18.战伤救治的五个基本阶梯的顺序

19.伤票的填写

20.生化武器伤预防措施

21.高原战伤的伤情特点

22.对飞行人员出现的迅速减压性肺损伤,应如何处置?

23.心脏骤停后紧急救治措施

24.现代战争进入新时期的特点

25.我军现行伤标的颜色及意义

26.冲击伤的临床特点

27.特重度烧伤的相关内容

28.休克指数及意义

29.战创伤感染最常见的厌氧菌

30.紧急控制出血的最好办法

31.火器伤清创的黄金时间

32.战伤休克的治疗

33.延期缝合的时间要求

34.血库保存血液的温度

35.输血的适应症

36.发生溶血的处理办法

37.溶血反应的早期特征

38.输血反应的种类

初中信息技术考试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上

基础知识单元(上) 基础知识单元复习两节课,这是第一节。蓝色、下划线字为考纲上原文。 《考试说明》及详细知识点 (1)认识信息的基本特征。 1.信息:载体所包含的意义,抽象概念,无实体。载体:承载信息的媒介物,如声音、文字、影像等,实体、可感知。区别:电视是载体,电视的内容是信息。 2.信息在计算机内使用二进制的形式表达。国内外使用最普遍的字符编码是ASCII码。(2)了解信息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3.计算机发展趋势: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巨型化、微型化。 (3)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4.电子计算机的历史按元件不同分为四代,按时间顺序为:(1)电子管;(2)晶体管;(3)中小规模集成电路;(4)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目前所用)。 5.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ENIACC,、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 6.电子计算机的特点:(1)运算速度快;(2)计算精度高;(3)超强记忆力、逻辑判断力;(4)实现自动控制;(5)可靠性高。 7.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分类:(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3)过程控制(4)计算机辅助系统(5)人工智能。(要求能分类;比如:计算卫星轨迹、天气预报属于科学计算;学生成绩管理、预订机票属于数据处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属于辅助系统;导弹、卫星发射属于过程控制;电脑下棋属于人工智能); (4)理解应用软件、操作系统、硬件的关系,掌握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认识计算机的主要硬件并了解其作用。 8.计算机系统组成:硬件+软件。硬件按功能分为5大类: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如windows)和应用软件(如:word)。 9.输入设备:将信息输入电脑的元件,如键盘、鼠标、麦克风、扫描仪、摄像头。输出设备:将信息从电脑输出的元件,如显示器、打印机、音箱。 10.信息存储的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为B,为8个二进制位。存储一个英文字符使用一个字节空间;存储一个汉字使用2个字节。 11.存储单位换算:1Byte=8bit(比特,二进制位);1GB=1024MB;1MB=1024KB;1KB=1024B。 12.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最核心的部件,集成了运算、控制两大功能。我们经常说:pentiumⅣ2.0Ghz;其中pentiumⅣ(奔四)是CPU的型号;2.0Ghz 是主频。 13.存储器包括内存(主存)和外存(辅存。内存主要指内存条,存储速度快,但内容在断电后会丢失。外存有:硬盘、软盘、光盘、优盘等,存储速度慢,但可以长期保存数据。(5)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 14.计算机病毒:人为编写的起破坏作用的程序。特征:潜伏性、传染性、破坏性。

标准预防考核知识点

标准预防知识学习材料 标准预防概念: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防护基本特点 1、强调双向预防: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 2、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3、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4、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隔离措施: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 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严格执行洗手与手消毒制度。 3、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粘膜的防护。 二级防护:适用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留观室、隔离区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并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2、进入隔离区和专门病区的医护人员必须戴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防护服或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粘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三级防护: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医护人员。除二级放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防护要求 1、基本防护:适用于病人的一般诊疗护理工作。 防护对象: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的所有医,护,技人员。 着装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 流程:洗手—手消毒—戴帽子—戴口罩—穿工作服。 2、加强防护:适用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接触感染性或传染性病人。 防护对象: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操作的医护人员,传染病流行期的发热门诊的工作人员;SARS病区的工作人员;转运疑似或临床诊断传染病的医护人员和司机。 措施: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可按危险程度使用以下防护用品。 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 防护镜:有体液或其他污染物喷溅的操作时。 外科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 手套:操作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或破损皮肤黏膜的操作时。 面罩:有可能被病人的体液喷溅时。 鞋套:进入传染病区时。

员工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员工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对绩效考核的定位模糊 很多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之所以达不到良好效果,原因是通过考核解决什么、达到什么目的,缺乏清醒认识。而仅仅定位于一种管理手段,为了考核而考核,这样做的结果虽然会对员工带来一定的激励作用,但也会加大员工心理上的负担,久而久之使员工对考核产生逆反心理。 2.领导者对考核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很多企业都建立了员工绩效考核制度,但都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这与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大关系。 3.考核者本身造成的偏差 员工绩效考核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考核者本身的偏差问题,这也是导致考核效果欠佳的最直接原因。这些偏差主要有:●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居中趋势●从众心理 ●相似性错误●以偏概全●过宽偏误与过严偏误●对比效应●个人偏见 4.考核标准在制定中存在的问题●考核标准设定的不合理。●考核标准太笼统、不明确。●考核标准的可衡量性太差。 5.考核使用的方式过于单一 在员工绩效考核中,往往采用上级对下级进行的单一考核及评定。考核者作为员工的直接上级,其和员工的私人友情或冲突、个人的偏见、喜好等主观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考核的结果。 6.考核使用的方法不恰当 员工绩效考核使用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有评级量表法、图尺度评价法、交替排列法、强制比例法、关键事件法、行为锚定评定法、目标管理法等。但由于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适应性缺乏必要的了解,选用不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方法,也会导致考核的效果不佳。 7.考核周期的设置不合理 绩效考核周期的设置一般与绩效考核的目的有着必然联系。多数企业每年都进行一次年终考核,而实际上,从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来看,不同的绩效指标需要不同的考核周期。 8.考核的结果无反馈 但很多考核者缺乏这种反馈意识。一是不懂得考核结果对员工的激励教育作用;二是担心考核结果一旦反馈给员工,会使其产生不满的情绪和行为。 事实上,在反馈过程中,就考核结果向员工进行说明和解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说明不足之处,并为其今后努力改进的方向提供一个参考意见,是非常有益的。 9.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缺乏有效地沟通 绩效沟通不仅指绩效考核完成后的绩效反馈,还指在绩效考核的整个过程中,考核者和被考核者相互交流、共同沟通以分享有关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包括员工工作进展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措施以及如何才能帮助员工提高工作绩效等。 问题 1.绩效考核办法过于粗旷,绩效考核结果的处理非程序化,缺乏有效的申诉机制。 2.绩效考核的结果同职业晋升、薪酬分配挂钩过于简单化,人才的选拔和任免主观偏好较大。 3.缺乏系统的人才晋升通道,内部晋升通道设计与执行不合理,薪酬分配缺乏合理的业绩依据,薪酬与岗位职责、业绩考核脱节。 4.对高层管理人员缺乏明确而持续的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未加具体分析,员工行为偏离企业总体目标,缺乏有效的导向和制约纠偏机制。 改进: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1.1 重点知识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及其主要特征 1.有关信息的定义和解释 几种影响较大的对信息的定义和解释: (1)信息是可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容。 (2)信息是控制系统进行调节活动时,与外界相互作用、相互交换的容。 (3)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 从系统科学角度看,信息是物质系统中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以及对这种方式或状态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通俗地说:信息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的反映,是通过物质载体所发出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信号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交换的知识容。 2. 信息的主要特征 社会性、传载性、不灭性、共享性、时效性、能动性。 3. 信息的分类 对信息进行分类的常见的8 种方法:容上、存在形式上、状态上、外化结果上、符号上、信息流通方式上、信息论方法上、价值观念上。 (二)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简要掌握信息在现代中的5 点作用:认知作用、管理作用、控制作用、交流作用、娱乐作用。 (三)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的概念 信息技术就是能够提高或扩展人类信息能力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这些方法和手段主要是指完成信息产生、获取、检索、识别、变换、处理、控制、分析、显示及利用的技术。 2. 信息技术的三个发展时期 ⑴以人工为主要特征的古代信息技术;⑵以电信为主要特征的近代信息技术;⑶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 3.信息技术的体系信息技术是一个由若干单元技术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整体,又是一个多 层次、多侧面的复 杂技术体系。信息技术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个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的层次。 ⑴主体层次: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部分。①信息存储技术;②信息处理技术;③信息传输技术; ④信息控制技术。 ⑵应用层次:是信息技术的延伸部分。 ⑶外围层次:是信息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4.信息技术的特点

室分站建设知识点考核(含答案)

室分站建设知识点考核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室内分布系统主要由信号源和分布系统两部分组成。。 2.室内分布系统中常用的天线类型包括全向吸顶天线、定向吸顶天线、壁挂天线、八木天线、GPS天线等。(至少给出三项) 3.GSM直放站级联原则:每个信源小区下挂数字(模拟)光纤直放站近端不允许超过 3 台,对远端而言,每个模拟光纤直放站下带远端不允许超过3个,数字光纤直放站远端一般不超过8个,最多不允许超过12个。 4.考虑网络安全性和性能指标,通常情况下分布系统RRU级联级数建议为3级以内,最多不超过6级。 5.GSM室内无线覆盖边缘场强:普通建筑物≥-75dBm,地下室车库封闭场所≥-85dBm。6.TD室内无线边缘场强:普通建筑物:PCCPCH RSCP>=-80dBm C/I>=0dB;地下室、电梯等封闭场景:PCCPCH RSCP>=-85dBm C/I>=-3dB。 7.GSM外泄强度要求:在距建筑10米处室内覆盖系统场强应在-95dBm以下。 8.TD外泄强度要求:室外10米处应满足PCCPCH RSCP≤-95dBm或室内小区外泄的PCCPCH RSCP比室外主小区PCCPCH RSCP低10dB 9.GSM天线口输出功率小于15dBm;TD-SCDMA室内覆盖应本着“多天线,小功率”的原则,条件允许情况下,建议天线口功率不超过10dBm。 10.室内要求设计切换带在出入口外5米范围内,切换带应避免落在马路上。 11.应通过“多天线、小功率”的设计方式,通过控制天线口功率、充分利用建筑物的阻挡、合理的天线安装位置来实现对泄漏电平的精确控制。 12.泄露电缆,主要适用于地铁、遂道、矿井等特殊环境。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增益是天线的重要指标,单位通常有dBi和dBd两个,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 A ) A、dBi = dBd + 2.15dB B、dBi = dBd + 2.51dB C、dBd = dBi + 2.15dB D、dBd = dBi + 2.51dB

绩效考核 年度工作总结

充分结合生产经营目标任务不断完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 -- 2016年度绩效考核工作总结 2016年,绩效考核工作紧紧围绕分公司提出的“将单纯绩效考核转变为绩效管理,突出绩效经营和绩效改进”的目标,在中心党政班子的直接领导下,结合中心生产任务、经营管理目标顺利完成了各项绩效考核工作。现将2016年度中心绩效考核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6年绩效考核工作开展情况 1、部门绩效考核工作 2016年年初,根据分公司组织人事处和中心的要求,在总结2015年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后,修订和完善了部门绩效考核办法和目标责任书。新办法充分结合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特点,更加全面、细致,可操作性、实用性更强。新办法在考核办公室下,增设了五个专项考核组,主要负责修订责任书和考核标准表,并负责对各部门、支部、分会进行专项考核;六项责任书简化为五项,并将其中两项责任书的签订主体做了调整,以加强支部和分会的工作;考核程序由原考核小组进行综合考核,调整为由五个专项考核组进行专项考核,考核结果由考核办公室汇总,这样使考核更加专业化、合理化。新办法强化了绩效考核的组织领导,使中心考核领导小组、考核办公室、专项考核组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细化了专项考核标准,促进各部门更好

的完善了各项基础工作,健全了各类标准,提高了制度的执行力。 部门考核依据签订的责任书,由各专业考核小组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成员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严考核、结果申诉、汇总上报、领导审定、公布结果”五步流程,年终,取四个季度考核的平均分作为年度考核结果。并将考核结果与个人收入挂钩,实行严考核、硬兑现,起到了以考核促进工作落实、以考核激励工作热情的目的。考核过程中,从考核负责人到参与考核的人员都能尽职尽责的对待考核,坚持原则,严格按照考核细则打分,保证了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绩效考核办公室认真履行职责,每季度及时组织开展考核,准确收集保存各种考核原始资料,很好的完成了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赋予的使命。 2、员工绩效考核工作 员工考核方面,我们分为中层管理干部考核和员工考核。中层干部考核分为两个部分:70%与部门考核挂钩,30%由中心领导年终打分得出,打分内容主要涉及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员工考核分经营管理人员和技能操作人员,由部门负责人每个季度从目标完成/工作方法、工作效率、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饱和度、上进心/安全环保意识、发展潜力、遵章守纪、工作协调、责任感、精神文明等十一个方面进行评分,年终,取四个季度考核的平均分作为年度考核结果。 为确保绩效评估工作的全面性、客观性与准确性,我们要求各部门负责人加强对员工工作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在考核标准中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最全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信息载体的概念与区别 ①信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如:书本上的知识、报刊上的新闻内容 ②信息载体: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只是东西不表示内容)如:书本、图片、存有数据的U盘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除了一般特征外,信息还具有以下的特征:普遍性、可存储性、可传递性、可转换性、可增值性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计算机概论考核知识点归纳

2012年计算机概论九讲知识点 第一讲:计算机与计算思维 一、计算机的定义: 计算机是由高科技电子元器件、线路和机械装置等部件或设备构成的,在计算机软件(程序及文档)的控制下,依照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工作原理,能够高速、有效地完成人们指定的各种操作的自动化综合系统。 二、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能够自动完成运算或处理过程的基础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冯·诺依曼原理)。 三、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主频—主频是CPU工作的时钟频率。 字长—由一个或多个字节组成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存取的一个数据称为一个字。 存储容量—存储器中存储单元的总数称为存储容量。单位是字节(BYTE简写B)。 存取周期—CPU对存储器的两个基本操作为读取和写入。从存储器中存取一个字到能够再存取下一个字所需的时间称为存取周期。 运算速度—每秒可执行的百万条指令数。 第一台计算机诞生1946.2(“埃尼阿克”)1946年,研制成功了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电子数字积分器和计算器)——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以数字计算机为主导的信息时代。ENIAC采用了电子管技术。 第1代:1946~195×电子管计算机 机器语言,5千~1万次/秒代表性机种:ENIAC 第2代:195×~196×晶体管计算机 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十万~百万次/秒代表性机种:TRADIC 第3代:196×~197×集成电路计算机 OS,编译系统,各类高级语言,百万~千万次/秒 提出“摩尔定律”代表性机种:IBM360 第4代:197×~ 现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 199×各类软件完善,千万次以上/秒代表性机种:ILLIAC-IV 199×~ 200×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亿万次以上/秒 现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群)计算机,千亿浮点运算次/秒,智能化、模拟人的思维方

关于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的几点建议

关于在建立健全公安交警队伍 绩效考核机制方面的思考 高平市公安局交警大队 执法规范化建设开展以来,我队在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有力地推动了公安交警队伍正规化建设和各项业务工作的全面发展。而在当前的绩效考核中,最主要的措施大都是考核结果与经济奖励、评先评优等挂钩,随着执法规范化建设、队伍正规化建设等机制的日臻严格和完善,这些措施已不适应交管工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激励作用的有效发挥,考核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 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交警队伍绩效考核机制,增强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当前各级公安交警部门必须严肃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结合本单位在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方面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见解和看法。 一、充分认识绩效考核的重要意义 绩效考核机制是公安交警队伍建设的长效核心机制,是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和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整个公安交管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地位。实践表明,绩效考核机制作为新形势下公安交警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具有多方面

的功效和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通过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量化工作任务,明确目标导向,使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形成管理队伍的整体合力,确保各项公安交管工作目标的完成。(二)通过建立以工作业绩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确立功绩晋升机制,正确评价民警的工作实绩和德才表现,为民警调整职务和警衔、立功受奖、离岗集中培训提供依据。(三)通过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保障政令、警令畅通,全面提高队伍的战斗力,有力推进公安交管工作的正规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建设。 二、积极探索建立科学适用的绩效考核机制 近年来,公安交警部门在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初步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绩效考核方法。但从实际执行情况看,绩效考核机制仍不健全,过于注重年终考核查台帐,临时抽考和实地考核不多,以此评定一个交警部门的全年工作绩效,致使下级部门为应付考核而恶补台帐,甚至做假台帐。同时,目前的考核大都实行提前下发目标考核细则的方式进行,让下级部门在短时间内对照考核目标“按部就班”地进行“亡羊补牢”,造成年底疲于应付、忙于考核的不良问题。此外,通常情况下,考核多分组进行,考核组成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尺度把握不一,再加上一些个人感情介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核的公平和公正。

概率与统计(多概率)考核知识点 (新)

概率统计(多概率)期末试卷考核知识点 (注:考试中不得使用计算器)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 利用互不相容和概率性质计算概率(书第5,9,,10页) 2. 已知离散随机变量分布列,计算概率和数学期望(2个空) 【4:一1;8:一1】 例:若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为 1 .03.03.02.01.04 3210p X ,则 =≤)2(X P ;=>)3(X P ;()4≠X P . =)(X E ;=)(2X E ; =+)53(2X E . 3. 已知两个连续型随机变量独立,求协方差和概率(2个空) 【4:一1;8:一1】 1. 设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X Y 与都服从(0,2)上的均匀分布,则它们的联合概 率密度函数=),(y x f ;(1)P X Y ≤=- . cov(,)0X Y = 2. 设随机变量,X Y 相互独立,概率密度分别为 22,0()0,0x X e x f x x -?>=? ≤?, 33, ()0, y Y e y f y y -?>=?≤?, 则概率(2,1)P X Y <>= . cov(,)0X Y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二项分布概率计算(书35页) 1. 设每次试验成功的概率都为)10(<

验,记X 为试验成功的次数,则==)4(X P ( ).=≥)8(X P (A) 64)1(p p - (B) 46)1(p p - (C) 64410)1(p p C - (D) 464 10)1(p p C - 2. 正态分布的线性性质(书104-106页,定理1,2,3) 【11:三1】 1. 已知随机变量(3,1)X N -,(2,1)Y N ,且X 与Y 相互独立,设随机变 量27Z X Y =-+,试求()E Z 和()D Z ,并求出Z 的概率密度函数. 3. 常见分布的数字特征(书120页)【8:一3;二1】 1. 设(4)X p ,则=)(X D ,2() E X = . 2. 已知随机变量X 服从二项分布B(n,p),且4.2)(=X E ,68.1)(=X D ,二项分布的参数=n ,=p . 3. 已知随机变量~(2)X P ,设23-=X Y ,则=)(Y E ( ). ① 2; ② 4; ③ 41; ④ 2 1 4.若随机变量X 服从泊松分布)(λP ,已知=)(X E 1,则λ= , (2)D X = . 4. 已知两随机变量的相关系数,计算和(或差)的方差 【9:一2;三3】 1. 若随机变量X 与Y 满足()()1D X D Y ==,相关系数2 1 ),(- =Y X R ,则=-)(Y X D ;=+)23(Y X D . 2.若~N(0,1),Y ~N(0,1)X ,相关系数4 1),(- =Y X R ,=+)2(Y X D . 3.已知随机变量X 与Y 都服从二项分布(20,0.1)B ,并且X 与Y 的相关系数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主题1 信息的获取 一、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的基本概念 “信息”一词通常是指数据、信号、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 a)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信息的表现载体:图片、声音、动作、表情、文字等 信息的实物载体:CD、U盘、硬盘、纸张等 b)信息是可加工处理的 c)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 d)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可以增值 e)时效性:信息反映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 f)共享性:信息可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收且多次使用 1.下列情形可能引起信息丢失的………………………………………() (A)载体的损坏(B)共享范围扩大(C)获知人数增加(D)有效期限延长 2.李斌发现按照车上的GPS导航仪规划的路线驾驶经常出错,他更新了导航软件的地图文件后, 出现错误的概率大大降低,该事例反映出信息具有……………() (A)载体依附性(B)时效性(C)共享性(D)传递性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简史 1、信息技术:简称IT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之为信息技术。 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其中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机器人、数字地球、虚拟现实、云技术、物联网等。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虚拟现实技术 语音技术 ?关键技术有自动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智能代理技术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信息技术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高 知道电脑的主要性能参数:cpu(频率越大运算速度越快)、硬盘(存储空间)、内存、显示器

流体力学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流体力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 基本知识点: 1. 连续介质的概念。 2 .流体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一实际流体模型: 实际流体是由质点组成的连续体,具有易流动性、粘滞性、不可压缩性、不计表 面 张力的性质。 理解连续介质和理想流体的概念及其在流体力学研究中的意义。 理解流体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重点掌握流体粘滞性、牛顿内摩擦定律及其适用条 3. 掌握物理量的基本量纲、基本单位及导出量的单位。 4. 理解质量力、表面力的定义,掌握其表示方法。如判断某说法的对错:流体的质量 力是作用在所考虑的流体表面上的力。 单位质量力X 、丫、Z 基本知识点: 1. 静压强及其两个特性,等压面概念。 2. 静压强基本公式及其物理意义。 3. 相对压强、绝对压强、真空压强的概念。 4. 测压管水头的概念。 —位能(位置水头)3 —压能(压强水头、测压管高度) —总势能(测压管水头) 皿 5. 点压强的计算。 3. 4. 牛顿内摩擦定律。 理想流体模型:不考虑粘滞性。 5. M 、L 、 6. 物理量的基本量纲, 作用在液体上的力:质量力、表面力。 考核要求: 1. 2. 件 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

①找已知点压强、②找等压面、③利用静压强基本方程推求点压强 6. 相对静压强分布图的绘制。 7. 作用于平面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 (1)解析法 静水总压力的大小: 静水总压力的作用点: (2)(图解法) 8作用在曲面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 水平方向的分力: 铅垂方向的分力: 总压力: 总压力作用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9. 压力体图。 考核要求: 1. 理解静压强的两个特性和等压面的概念。 体接触的自由面,它既是等压面,也是水平面。 2. 掌握静压强基本公式,理解该公式表达的物理意义。 3. 理解绝对压强和相对压强,以及绝对压强、相对压强、真空压强之间的相互关系, 理解位置水头、压强水头、测压管水头的概念。 4. 掌握点压强的计算。 5. 掌握静压强(相对压强)分布图的绘制。 6. 掌握作用在矩形平面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包括图解法和解析法。 7. 掌握压力体图的绘制和作用在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的计算方法。 基本知识点: 1. 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 2. 质点加速度的表达式(欧拉法)。 P a = arctg — Px 如判断某说法的对错:静止的液体和气 第三章 一元流体动力学基础

优化绩效考核 完善评价体系

摘要:中学绩效考核对于每一个学校而言,都是评价老师的一个重要手段。绩效考核是人员任用的前提,是决定人员调配的基础,是进行人员培训的依据,是确定劳动报酬的依据,是激励员工的手段,是促进员工成长的工具。如何优化绩效考核制定,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是每一个学校决策层的难题。文章从中学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如何优化评价手段入手,对中学绩效考核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及科学合理的做法。 关键词:中学;绩效;考核;优化 绩效考核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运用好绩效考核体系,对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有极大的帮助,对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改革有深远的意义,但目前对学校绩效考核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这种特殊性加大了绩效考核的难度。首先,学校教学工作是需要团队合作的,很难考核团队工作中的个人价值。学校培养的对象是学生,很难用定量的指标来衡量教师的成果。而绩效考核又是学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因而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是很有必要的,也是迫在眉睫的工作。 一、学校现行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不足 学校绩效考核是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实施和开展的,但学校是一个培养人的场所,这一特殊的性质使得考核的终端结果很难量化,而且过程太长。例如用学生成绩来体现教师业绩时,因生源质量差异较难做到平等,不考虑入学成绩的差异,就会影响一部分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时,其成效往往要一年后才能体现,而我们的绩效考核是以学期为单位的,不利于调动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改革。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量化的工作量无法体现教师真正的工作 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即使是教学的内容不变,但学生变了,它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就必须进行改变。而教师的工作很多是隐性的工作,例如备课,网上下载一份教案和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去备一份教案,二者的工作量是截然不同的。而在过程管理中,很难考核教师的隐性工作量,老师在探索管理过程中付出了许多的努力,无法用量化来衡量。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开展教学的改革,实施课题的研究,表面上她还是备一节课上一节课,但她所需要付出的劳动更多,而这也往往无法用量化来衡量。因而在绩效考核过程中,一些教师的创意和隐性工作很难考核。 2. 团队协作的工作难以体现个人的价值 有人说教师的工作是“抬轿子”工作,我们培养的对象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而各学科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学校提倡的集体备课通过同伴互学,达到提升教学水平,这也需要加强团队精神。学生的成长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而这个环境的营造同样需要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绩效考核如果只考核教师个人的业绩,那么就会产生不良的导向,忽略了团队的精神。如果以班级为单位实行考核,又不利于体现团队中个人的价值,因而在绩效考核中要处理好团队与个人的关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3.差别不大的绩效工资无法体现教师工作的差异

浙教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

浙教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 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无处不在 1.物质、能源和信息(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 2.信息指数据(data)、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3.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描述。 4.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万事万物里都有信息。 5.信息是指对消息接受者来说是预先不知道的东西,所以具有“不确定性”。 ★信息的载体和形态 1.信息本身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但不随载体的物理形式而变化。 2.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3.纸张可以承载文字和图像,磁带可以承载声音,电视可以承载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所以也把纸张、磁带、广播、电视、光盘、磁盘等称为信息的载体。 4.相同的信息,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载体来表示和传播。 5.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 ★信息的六个特征 1.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2.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信息也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 3.信息具有真伪性。 4.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信息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像物质和能源那样产生损耗。 5.信息具有时效性。 1.2 信息的编码 1.信息的代码:把用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 2.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或称计算机只能识别机器语言。 3.冯·诺依曼:数据和程序都应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4.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B”;最小单位:位,bit简写“b”。 5. 1B=8b;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6. n位能最多表示2n个数,能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数是2n-1。 7.进位制标识:二进制(B),十进制(D),十六进制(H) 8.二进制进位规则:逢二进一。 9.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时,每一位十六进制数对应4位二进制数,反之相同。 如7F H=0111 1111 B。其中H和B是进制标识符。 10.二进制——十进制:按权展开。如(110101)2=1*25+1*24+1*22+1*20=53 11.十进制——二进制:除2取余法。如26=( 11010 )2

绩效考核修订及完善方案

绩效考核指标调整方案 自2010年5月份开始公司对现有各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和模式进行了修订,至今已快一点的时间,从这一段时间的执行情况来看,总体的政策方向是可取的,改善效果也比较明显,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之前没有注意到的一些问题。为了更好的发挥绩效考核应有的作用,改善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特对现有的绩效考核进行必要的调整,具体方案如下: 一、调整细则: 1、各部门经理的考核调整。 原则:加大结果导向,减少日常事务工作量,提升管理决策和领导能力。 方法: 1)对现有考核表中加大“显现业绩”的指标和权重,减少“基本职能”的指标和权重,让部门经理从日常事务工作中抽出时间去考虑部门的建设和发展。 2)“显现业绩”中的指标可量化的要适当加大权重比例,不可量化但又必须衡量的可适当降低考核权重。 3)增加一定比例的交叉打分。例如:房产部提交文章质量和数量可由采编部予以考核;各部门组织活动的优劣可由企划部予以考核;各部门人员流失及培训实施可由综合管理部予以考核等等。以此加大各部门的沟通与协助。 4)将部门经理的考核指标权重由原来“显现业绩”:“基本职能”:“其他”比例为5:3:2调整为7:2:1。 2、部门骨干人员的考核调整 原则:以执行与结果为导向,提升协助、创新能力。 方法: 1)指标分解以可执行、可操作为主,要求有明确的执行步骤、标准及执行结果。 2)“显现业绩“指标必须量化(不能量化的宁可不考),不出现有上级的主观评定的指标。 3)所有可量化的数据必须公正、客观、可查,要求建立日常工作量化流水表,数据来源必须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 4)部门骨干人员的考核指标权重“显现业绩”:“基本职能”:“其他”比例为5:3:2暂不变。

Ⅱ考试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点

Ⅱ考试目标考核知识点 考核要点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高纲1075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3060卫生事业管理(二) 南京医科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是为培养自学应考者卫生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一门专业性课程。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重要学科,它涉及到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一切战略问题和一切具体工作,是预防医学专业和卫生管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或核心课程。目前我国的卫生管理正处于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之中,卫生管理实践中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迫切需要从卫生事业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角度予以研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卫生事业管理学是伴随着卫生管理实践的发展而进步的,我国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大形势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对卫生事业管理学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在掌握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研究把握适宜的卫生政策,推动卫生机构的改革。 设置本课程具体的目的要求:使自学应考者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家卫生事业的有关法律法规;了解卫生服务提供和需求情况;通过系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提高他们的组织管理技能,将现代管理的理念、思想和方法运用到卫生管理的实践中。 Ⅱ考试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点) 第一章绪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卫生事业管理学概述 (二)我国卫生事业的地位、作用和奋斗目标 (三)中国卫生工作方针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卫生事业 (五)卫生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六)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发展 二、考核要求 (一)卫生事业管理学概述 掌握: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概念。 (二)我国卫生事业的地位、作用和奋斗目标 熟悉:我国卫生事业管理的奋斗目标。 (三)中国卫生工作方针 掌握: (1)我国卫生事业管理的性质;(2)我国卫生工作方针。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卫生事业 熟悉:(1)中国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2)中国特色卫生事业的内容(五)卫生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熟悉:卫生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六)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发展 了解: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卫生政策研究 一、考核知识点 (一)概述 (二)卫生政策研究的基本原理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题(新I)参考答案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题(新I)参考答案 1. 信息处理指的是与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施用等内容相关的行为和活动。以下属于信息加工内容的行为和活动的是______。 A.信息的检索 B.信息的测量 C.信息的控制 D.信息的识别 2. 将计算机用于自然语言理解,自动翻译,这属于计算机在____方面的应用. A. 人工智能 B. 管理和决策 C. 自动控制 D. 办公自动化 3. 当前使用的微型计算机,其主要电子元器件是由____构成. A.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B. 集成电路 C. 晶体管 D. 电子管 4. 在表示存储器的存储容量时,1MB的准确含义是____. A. 1024字节 B. 10242字节 C. 10243字节 D. 10244字节 5. 根据ISO的定义,在信息技术领域中"信息"与"数据"的关系是____. A. 信息包含数据 B. 信息仅指加工后的数值数据 C.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数据 D.数据是指对人们有用的信息 6. 在信息处理领域,下面关于数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 A. 数据可以是数字、文字、图画、声音、活动图象 B. 数据可以是数值型数据和非数值型数据 C.数据就是数值 D. 数据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 7.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数据所下的定义是: 数据是对____、概念或指令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 A. 物质 B. 信息 C.事实 D. 意识 8. 根据ISO对数据所下的定义,可认为____。 A. 数值、图片、声音、活动图像都是数据 B. 仅数值和文字是数据 C. 仅声音和图像是数据 D. 仅数值、图片和文字是数据 9. 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以二进制数表示的主要理由是____. A. 信息处理方便 B. 运算速度快 C. 降低能耗 D.物理器件性能所致 10.微型计算机系统采用总线结构对CPU、存储器和外部设备进行连接.总线通常由三部分 组成,它们是____. A.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B. 数据总线、信息总线和传输总线 C. 地址总线、运算总线和逻辑总线 D. 逻辑总线、传输总线和通信总线 11.微型计算机内存储器是按____进行编址. A.二进制位 B. 字节 C. 字长 D. CPU型号 12.微机的硬件系统是由____组成的. A. 内存和输入输出设备 B. CPU和输入输出设备 C.主机和外设 D. 主机、键盘、鼠标和显示器 13.微型计算机中的内存储器的功能是____. A.存储数据 B. 输入数据 C. 进行运算和控制 D. 输出数据 14.微型计算机的微处理器主要由____组成. A. 运算器和主存 B. 控制器和主存 C.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 D. 运算器、控制器和主存

安全管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整理

安全管理学总结 第一章概论 本章学习重点是第二节、第三节。重点掌握:1、管理的基本原理2、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本章学习的难点内容是第三节;难点是安全管理科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其在安全科学体系中的任务 (1)安全的定义及概念 1. 安全的定义(任选一个) 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 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2. 安全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安全体现三个方面):经济损失大;社会影响大;影响周期长 3. 职业安全卫生、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 ①职业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通常是指影响作业场所内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外来人员和其他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条件和因素。 ②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设备完好无损及生产顺利进行。安全生产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③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二者从概念上看是有所不同的,但在内容上有所交叉:安全生产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保证企业员工的安全、健康和企业的财产不受损失。劳动保护是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强调为劳动者提供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的保障、属于劳动者权益的范畴。(简述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异同点) 4. 安全、安全性与系统安全 ①安全:保护,主要指职业安全、意外伤害、家庭安全等安全问题(安全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领域);Security:保卫,主要涉及国家安全、刑事犯罪、防抢防盗等安全问题。 ②安全性:安全性是系统在可接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发挥其功能的一种品质。 ③系统安全:在系统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和成 本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和技术,使 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 5. 系统可靠,是否一定安全?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使用期限内实现规定性能的可能程度。可靠性技术的核心是失效分析,安全性技术的核心是危险分析。可靠性与安全性不能等同,系统可靠不一定安全。 (2)管理科学及基本概念 6. 管理的定义:是为实现预定目标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 7. 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弹性原理 ①系统原理----系统分析内容包括(选择):①系统界定;②系统要素;③系统结构;④系统功能;⑤系统联系;⑥系统目标;⑦系统变革。 ---系统原理的基本原则:(1)整分合原则(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的主要含义)(2)反馈原则(正反馈、负反馈)(3)封闭原则(4)动态相关性原则 ②人本原理---人本原理的基本原则:1、能级原则2、动力原则3、激励原则 ----动力原则基本动力有三类:物质动力,以适当的物质利益刺激人的行为动机;精神动力,运用理想、信念、鼓励等精神力量刺激人的行为动机;信息动力则通过信息的获取与交流产生奋起直追或领先他人的动机。 激励原则中人发挥其积极性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内在动力,指人本身具有的奋斗精神;外在压力,指外部施加于人的某种力量;吸引力,指那些能够使人产生兴趣和爱好的某种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