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版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48.50 KB
- 文档页数:17
语言学纲要讲义笔记导言一、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由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
二、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要把语言学跟语文学区分开来中国传统语文学——“小学”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
在古印度,公元前4世纪,著名学者潘尼尼在整理、注释婆罗门教经典《吠陀》时,写了一本《梵语语法》,提出3996条规则,被人们称为最完备的语法书。
在古希腊,伯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他们讨论了词为什么具有意义等内容。
三、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1、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联系语言研究的成果是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社会学、民族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所必须利用的,可见语言研究在这些社会科学中已占重要地位。
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相交叉产生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生物语言学、模糊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
如: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对这一具体过程的解释需要结合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总体上,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大类。
(一)理论语言学可分为:1、一般/普通语言学2、个别/具体语言学具体语言学(1)历时语言学(2)共时语言学(二)应用语言学1、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社会集团的关系。
如地域方言、社会方言、语言的接触、语言规划等。
2、心理语言学:研究儿童语言习得、语言的接收和发生过程,等。
3、神经语言学最近二十年才从心理语言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新的学科,主要研究语言和大脑结构的关系,中心是大脑如何生成语言。
此外,还有数理语言学、统计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一、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信息传递功能是语言的最基本的社会功能。
语言学考研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考研复习笔记导言0.1 复习笔记一、语言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一)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1.语言现象语言现象是人类社会普遍具有的现象,也是最早纳入人类研究视野的现象之一。
(1)与人类对于世界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理性认识以及相关的许多抽象观念一样,有关语言的理性思考也是在各个古典文明形成的时期出现的。
(2)中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古希腊的哲学家、古代印度的思想家等,都提出了对语言的一般看法,这是对语言的最早的理性认识。
这些关于语言的一般看法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2.语言学的发展过程(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在各个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古代文化典籍的传承成为文化发展延续的重要途径。
要学习和继承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著作,就需要语言方面的分析和解释。
许多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地区都出现了语文学研究,这是语言系统研究的开始。
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在传统语文学的研究上取得辉煌成就。
(2)语言学三大发源地的成就表0-1 语言学三大发源地的成就(二)语言学的学科性质1.语文学时期的语言研究不是独立的学科一是语文学时期的语言研究首先关注的是反映在古代书面文献中的古代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等等。
二是语文学时期语言研究的直接目的是解读古典文献,而不是自觉地探索语言自身的规律。
三是语文学时期语言研究的方法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现代语言学研究方法是系统的,对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各方面的规律性全局把握,并且采用多种理论方式描写解释。
因此,语文学时期的语言研究还不是独立的学科。
2.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19世纪,语言自身独有的发展规律被广泛认识,形成了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不再是其他学科的附庸,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语言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的形成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存在于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笔记-复习资料导言:语言学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旨在研究探索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规律。
本文将介绍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传统语文学的构成部分、语言的构造、语言交际的五个阶段和语言的社会功能。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与言语的关系:言语是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和结果,而语言则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相对稳定,具有规则性,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语言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进行言语实践;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存在于人们的交际过程之中,存在于言语行为和言语作品之中。
语言和言语是不可分离的。
2、人是怎样学会语言:人类研究语言的过程可以分为独词句阶段、双词句阶段和实词句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通过模仿和语言环境的刺激逐渐学会使用语言。
3、为什么语言是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因为它可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构建社会关系、形成文化传承等。
语言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人类有效地交流,建立联系,推进社会进步。
总之,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广泛,涉及语言的各个方面,包括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等。
同时,语言也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语言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它存在于说话和所说的话中。
如果一个人不会说话,他就失去了语言的本质,和动物没什么区别。
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交流思想,以便在认知现实、改造现实的过程中协调相互之间的行为,以取得最佳的效果。
因此,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
虽然人类有许多交际工具,如文字、手势和表情等,但它们与语言相比重要性要差得多。
这些辅助性交际工具都是在语言基础上制定的,没有语言基础,这些工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总之,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他交际工具可以说是语言的补充,用来辅助语言交际。
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还是思维的工具。
思维活动,尤其是抽象思维活动,必须借助于语言,不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
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
完整版)《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版)复习资料语言学纲要》(叶蜚声、___版)复资料导言部分本部分内容都需掌握。
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1.语言学是一门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其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包括语言的性质、作用、结构以及发展变化等。
通过研究,人们可以获得有关语言的理性知识,提高研究和运用语言的水平。
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我国古代语文学包括训诂学、文字学和音韵学三部分。
其中,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4.语言交际过程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传递与接受问题。
编码是发话人利用词语组织语句,发送是把思维成果变成话语通过发音器官表达出来,传递是通过空气振动成声波,把话语传达给受话人,接收是受话人利用听觉器官感知对方所说的话,解码则是经过大脑把声波还原成语言,理解对方话语的含义,从而完成信息传递接受。
如果受话人收到语言信息有所反馈,那么上述五个阶段则又重复一遍,只是发话人与受话人调换了。
二、语言学的基本类别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是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一个时期的状态的语言学,而历时语言学则是研究语言的发展变化。
2.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专语语言学是以一种具体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而普通语言学则是研究语言的一般规律。
另外,文言是我国“五四”以前通行的书面语,而文言文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或著作。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实际上就是一套规则系统,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在语言学方面,索绪尔提出的标志性理论认为,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
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两条根本的原则,而语言符号则是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统一。
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点:1.作为交际工具,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语言学纲要考试提纲09.1.12考试题型:填空题,单选题,简答题,问答题,名词解释题等导言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P1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传统语文学的构成部分P1文字、音韵。
训诂是我国传统语文学的构成部分,统称“小学”。
3、语言的构造P2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三个部分4、语言交际的五个阶段P3编码——发送——传递——接收——编码5、语言学的概念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探索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规律。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与言语的关系?言语是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和结果。
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有阶级性的,语言是全民性的。
语言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进行言语实践;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存在于人们的交际过程之中,存在于言语行为和言语作品之中。
语言不能够脱离言语,言语也不能脱离语言,它们是不可分离的。
语言(language)和言语(parole)的区别是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的重要概念。
其区别表现在:第一,从运用角度来说,语言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相对稳定,语言是不自由的,有规则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语言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和由此产生的言语作品,是自由结合的,处于运用状态,言语始终是开放的。
第二,从表现形式看,语言是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人们要遵照这个系统的规则来使用它,是社会的,有共同性,也就是说语言属于全体社会成员;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除了具有社会的因素外,还具有个人的因素,而且还要受某种特定语境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言语属于讲话者个人。
第三,语言的各个部分是有限的,抽象的;但言语是无限的,具体的。
联系表现在:第一,从历史上看,言语事实在先,规则在后,因此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
哪里有言语,哪里就有语言;哪里没有言语,哪里就没有语言。
语言是存在于言语之中的,语言是从言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模式,抽象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语言都是以言语的形式存在着的。
“语言学概论”讲授纲要导言一、语言学研究对象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
(一)语言的性质:1、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人类的思维工具;3、符号系统。
(二)语言的结构:1、由语音(外在形式)、意义(内容)统一构成。
汉语:桌子(zhuōzi)英语:table 一种有腿有面,供写字、吃饭等用的家具。
俄语:сто2、对语言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语音;词汇;语义和语法。
(三)语言的产生、演变、发展:怎样产生?有哪些演变规律?历史发展的情况。
1、《圣经旧约·创世纪》第二章亚当、夏娃,世间万物的取名。
→亚当及其子孙本来同一种语言。
→定居希善皆 ㄔ毂床 ═he Tower of Babel ,意即“变乱”)。
→上帝下凡,把人们的语言搞乱。
2、人类语言的产生,是社会交际所需要的,一开始就作为社会成员之间的交际工具,为社会服务。
集体劳动、集体生活。
→有了语言的需要(社会条件)。
→语言产生有了可能(物质条件)。
3、传统语文学:①古印度。
公元前四世纪,对梵语语音的研究,形成“声明学”;对梵语语法的研究,有巴尼尼《梵语语法》。
②古代中国。
文言文;“小学”(训诂、文字、音韵)。
十九世纪初,欧洲一些语言学家(丹麦拉斯克、德国博普等),运用“历史比较法”,即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研究,揭示语言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它们的历史发展。
语言学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成为独立学科。
(四)语言的应用:怎样建立语言的各个门类?理论研究的成果如何进行实际应用?二、语言交际的过程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说者)(空气等通道)(听者)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1、语言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是人类特有的。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每一种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一语言,维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语言依存于社会,与社会的产生、发展、消亡息息相关。
鲜卑语的消失;北魏孝文帝禁用鲜卑语;与汉族同化,鲜卑民族社会终止。
第6章文字6.1 复习笔记一、文字和语言(一)文字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1.文字使语言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2.文字使人类文化得以积累;3.文字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二)文字的基本性质1.文字是用书写/视觉形式对语言进行再编码的符号系统。
2.文字有形、音和义三个方面。
3.文字有大小不同的各级形体单位,有文字单位的聚合类和组合规则。
同时,由于文字是对语言的再编码,所以文字单位与语言单位、文字的组合规则与语言的组合规则有着系统的对应关系。
4.文字必有一级较小的单位是可以用语言中的音读出来并表达语言中音义结合体的意义的。
(三)汉字和汉语1.采用拼音文字的语言,一个字的拼写反映出语言中一个符号的语音面貌,人们基本上按照字母的拼法就能读出音来。
方块汉字与此不同,往往能见“形”而知“义”。
2.一些汉字的形体确实有提示意义的作用,但是作为一个文字系统的汉文和其他拼音的文字一样,同样有一级文字单位和语言里的音义结合体相联系,即“字”这一级单位。
汉字不仅跟特定的语素义相连,也跟特定的语音形式相连。
二、文字的基本性质与文字的产生文字的基本性质是对语言的再编码,是语言的书写/视觉符号系统,它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实物记事1.比较普遍的实物记事的办法是结绳,讯木也是一种记事的方法。
2.实物能够表达的信息很少,与文字的产生没有直接的关系。
(二)图画记事1.图画记事的进步性和实物记事相比,图画记事表达的信息更加丰富:(1)实物记事只能表达静态的事物或事件整体的大小或数量;(2)图画记事不仅可以记录事物,还可以记录有发展过程的事件,事件内部的各个要素及其空间关系,可以表达心里的意愿和要求。
2.记事图画和文字的关系(1)记事图画常常使用一些约定俗成的图形来表示特定的名物,也常使用一些与现实事物外形相似的简单图形来表示事物。
以上两种形体往往直接为早期文字继承,成为早期文字系统中的文字符号。
由于以上原因,图画记事一般认为是文字产生的前身。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版)复习资料一、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复习语言学概论课程,总的要求是:弄清楚基本概念的准确含义,抓住重点,全面复习。
“语言学概论”是语言学方面的一门基础课,重点讲授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是我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本科阶段的其它语言类课程和撰写语言方向毕业论文的理论基础,在整个专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现在这门课的学习即将结束,要进行复习考试,弄清楚基本概念的准确含义自然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这一点做到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也就不会有什么大的障碍。
复习的时候应抓住重点,就是要根据我们的考核说明规定的重点进行复习;但“抓住重点”不是“只学重点”,而是要通过重点问题的复习达到全面复习的目的,不要自己从主观愿望出发来划定复习范围。
复习的总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吃透内容要点复习不但要掌握比较重大的要点,弄清楚各个章节的框架结构,对各个重点内容的要点也要非常熟悉,每个要点要求都能展开阐述,比如基本词汇的特点,什么是全民常用,什么是稳固,什么是有构词能力,这些特点相互之间是怎样影响的,都必须能结合实例说出个所以然来。
如果复习不全面不细致,理解问题不深入透彻,遇到这样的问题恐怕就只能是干巴巴的条款了,那样是很难取得优异成绩的,也不符合本课程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三基”的要求。
第二,掌握常用的名词概念专门就名词概念提出复习要求,这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名词概念是一门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知识的基础部分,学科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一系列的名词概念串连起来的。
另一方面,期末试题名词解释题目还是一个考核重点,而且还占有非常重的分量。
不但如此,而且在填空、选择、问答题里都要涉及重要的名词概念,至于占试题主要内容的分析题,更是离不开名词概念,否则就无从下手分析。
例如:合成词、词与词的组合方式、词组的层次分析等,都涉及到名词概念。
语言学纲要考试提纲考试题型:填空题,单选题,简答题,问答题,名词解释题等导言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P1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传统语文学的构成部分P1文字、音韵。
训诂是我国传统语文学的构成部分,统称“小学”。
3、语言的构造P2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三个部分4、语言交际的五个阶段P3编码——发送——传递——接收——编码5、语言学的概念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探索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规律。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与言语的关系?言语是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和结果。
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有阶级性的,语言是全民性的。
语言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进行言语实践;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存在于人们的交际过程之中,存在于言语行为和言语作品之中。
语言不能够脱离言语,言语也不能脱离语言,它们是不可分离的。
语言(language)和言语(parole)的区别是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的重要概念。
其区别表现在:第一,从运用角度来说,语言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相对稳定,语言是不自由的,有规则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语言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和由此产生的言语作品,是自由结合的,处于运用状态,言语始终是开放的。
第二,从表现形式看,语言是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人们要遵照这个系统的规则来使用它,是社会的,有共同性,也就是说语言属于全体社会成员;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除了具有社会的因素外,还具有个人的因素,而且还要受某种特定语境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言语属于讲话者个人。
第三,语言的各个部分是有限的,抽象的;但言语是无限的,具体的。
联系表现在:第一,从历史上看,言语事实在先,规则在后,因此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
哪里有言语,哪里就有语言;哪里没有言语,哪里就没有语言。
语言是存在于言语之中的,语言是从言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模式,抽象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语言都是以言语的形式存在着的。
语言学概论导言部分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我国传统小学包括文字、音韵、训诂三门分支学科。
语言交际过程可分“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存在于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语言学从此成为一门现代科学。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信息传递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人际互动功能语言的功能语言的思维功能说话中枢(布洛卡区)-左半球前部-失语症(丧失说话能力,听得懂)书写中枢-靠近布洛卡区-失写症(失去写字绘画等精细动作能力)人类大脑特有的语言功能分区视觉性语言中枢-左半球后部-失读症(无法阅读理解)听觉型语言中枢(韦尼克区)-左半球后部-感觉性失语症(听得到但听不懂,也表达不清)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①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以及身势、表情等。
在一定场合使用,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
②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A.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对语言的再编码系统,只有几千年历史。
B.旗语之类的则是建立在语言或文字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C.身势所能传递信息十分有限,还可能被错误理解。
加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为什么说语言是符号?语言符号和一般符号有什么不同?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
说语言也是一种符号,是因为语言具有符号的一切特点:①语言之所以是一种符合,就是因为它能代表或指称现实现象。
②语言具有符号的一般特点,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语言符号的第一性的形式是人类发出的声音,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
③同一般符号一样,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第2章语言是符号系统2.1 复习笔记一、语言的符号性质(一)语言和说话1.语言的有限性和无限性说话的行为和说出的话都属于语言现象,语言现象是无穷尽的。
但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东西:不同的句子中所包含的词是有限的。
同一个词可以和不同的词组合,构成不同的句子。
更重要的是,组织这些材料的规则是极其有限的。
语言学所研究的“语言”,正是指由有限的材料和有限的规则组成的系统,而不是指具体的话语。
2.语言和说话的区别说出来的一句一句的话和说话时所用的词与规则是两回事。
(1)说话的行为和说出的话语总是具体的,在发音、词语选择、句子形式的运用等方面都有个人的特点。
而每个人说话或听话时使用的材料和规则却是具有一般性的,是社会每个成员共有的。
(2)语言是能够生成话语的符号系统,而具体说出来的话语则是人们运用语言系统所产生的结果。
(3)每个人说话都是自由的,但说话时选择什么材料,遵循什么规则是不自由的,必须服从社会的习惯。
所以,语言又是社会的规约,对每个语言使用者都具有强制性。
【名师点拨】考生须准确掌握语言和说话的关系,结合实例识记语言和说话内容。
说话和语言的区分是历年考研真题中的常考知识点。
(二)语言与符号1.符号的含义符号是指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标记,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形式是人们的感官可以感知的,而这些可以感知的形式都具有专门的意义,因此这些形式就具有了符号的功能。
(1)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离的,二者的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
(2)符号的形式和意义都是一般性的。
(3)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
2.语言符号的性质(1)语言符号的第一性的形式是人类发出的声音,用声音作为语言符号形式的物质载体,有其自然属性的优势。
(2)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
这首先涉及心理现实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其次涉及语言符号意义的概括性。
①客观现实是四维时空中外在于人的所有存在:当下和历史上所有的人物、事物、现象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