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结构制图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602.50 KB
- 文档页数:27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第二章服装结构制图基础一、教学目标教学目的: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规范,了解制图的方法与原理,做到准确、规范。
教学要求:1.明确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
2.正确使用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知识、制图要求与规范和制图的一般步骤。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服装制图规则和工具服装制图的规则和符号都有严格的规定,以便保证制图格式的统一、规范。
一、制图规格1、结构制图的程序一般是先作衣身,后作部件;先作大衣片,后作小衣片;先作前衣片,后作后衣片。
对于具体的衣片来说先作基础线,后作轮廓线和内部结构线。
在作基础线时一般的先横后纵,即先定长度、后定宽度,由上而下、由左而右进行。
作好基础线后,根据轮廓线的绘制要求,在有关部位标出若干工艺点,最后用直、曲线和弧线准确地连接各部位定点和工艺点,作成轮廓线。
服装结构制图时的尺寸一般使用的服装成品规格即各主要部位的实际尺寸。
但要注意用原形制图时须知道穿衣者的胸围、臀围、袖长、裙长等重要部位的净尺寸。
在制图和读图时,有常用的图线,有粗实线、细实线、虚线、点划线、双点划线等五种,各种制图用线的形状、作用都不同,各自代表不同的含义。
2、具体制图线条的绘画顺序:服装结构制图的平面展开图是由直线和直线、直线和弧线、曲线等的连接构成衣片(或部件)的外形轮廓以内部的衣缝分割。
制图时,一般先定长度、后定围度,即先用细实线画出横竖的框架线。
长度包括衣长线、袖长线、裤长线、开领深和袖窿深等:围度包括胸围宽、肩宽、开领宽、腰围宽、臀围宽等。
而横线和竖线的交点就的定寸点,两个顶寸点之间的距离,就是这一部位的注寸距离。
制图中的弧线。
是根据框架和定寸点相比较后画出的。
因此可将制图步骤归纳为:先横后竖、定点画弧、定位。
3.服装部件(或附件)制图顺序:服装部件(或附件)制图顺序包括每一件衣片之间的顺序:面辅料之间的顺序:上下装之间的顺序。
每一单件衣片的制图顺序按先大片、后小片、再零部件的原则,即一般是先依次画前片、后片、大袖、小袖、。
服装结构设计基础知识何为服装结构设计?为何学习服装结构设计?服装结构设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人体对服装结构设计有何重要关系?服装的加放松度如何掌握?等等……我们只有将这些问题探讨清楚后,才能主动地将结构知识学好,使其为服装设计服务。
第一节服装结构设计概况服装结构设计是服装设计专业中一门独立的重要学科,也是服装生产制作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它是研究以人为本的服装结构平面分解和立体构成规律的学科,其知识结班服图案构涉及到人体解剖学、人体测量学、服装造型设计学、服装工艺学、服装卫生学、美学及数学等,是艺术和科技相互融洽,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服装结构设计的主要任务在于能系统地掌握服装结构的内涵,包括整体与局部的解析方法、相关结构线的吻合、功能性与结构设计的关系、整体结构的平衡、平面与立体构成的各种设计手法、工业用版的制定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运用等等。
服装结构设计是一门与生产实践有着密切关系的实用性学科,是严密的科学性与高度的实用性的统一。
服装结构的设计方法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因此,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实践才能理解和牢固的掌握。
掌握了服装结构设计技法后,对任何高难度的、复杂多变的服装款式,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裁剪。
第二节服装与人体(1——2——1)1、颈窝点:位于人体前中央颈、胸交界处,是领口深定位的参考依据。
2、颈椎点:位于人体后中央颈、背交界处,即第七颈椎点,是测量背长和上衣长的起点。
3、颈肩点:位于人体颈侧根部至肩部的转折点,是确定领宽的参考依据,也是测量小肩宽的依据。
4、肩端点:位于人体肩关节峰点处,是肩线外端点和袖山顶点的对应点,也是测量人体总肩宽和臂长的参考点。
5、胸高点:位于人体胸部最高点,即乳点,是确定胸围线和胸省省尖方向的参考点。
6、背高点:位于人体背部最高点,即肩甲骨点,是确定后肩省省尖方向的参考点。
7、前腋点:位于人体胸部与臂根的交点处,是测量胸宽的参考点。
8、后腋点:位于人体背部与臂根的交点处,是测量背宽的参考点。
服装结构制图读书笔记方案一一·服装结构制图的含义:是以人体体型、服装规格、服装款式、面料质地性能和工艺要求为依据。
运用服装制图的方法,在纸上(或直接在面料上)画出服装衣片和零部件的平面机构图,然后制作成样板或接着将面料裁成衣片。
测量部位:身高:头骨顶点量至脚跟。
衣长:前衣长:由右颈肩点通过胸围最喜口廊工至衣服所需长度。
后衣长:由后领圈点向下量至衣服所需长度。
胸围:腋下通过胸围最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
腰围:腰部最细处,水平围量一周。
颈围:颈中最细处,围量一周。
总肩宽:从后脊左肩骨外端点,量至右肩骨外端点。
袖长:肩骨外端向下量至所需长度。
腰节长:前腰节长:由右颈肩点通过胸部最高点量至腰节最细处。
后腰节长:由右颈肩点通过脊部最高点量至腰节最细处。
脊长:由后领圈中点量至腰间最细处。
臀围:臀部最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
裤长:由腰的侧部骨宽骨处向上 3cm(即腰宽)起,量至裤长所需长度。
胸高:由右颈肩点量至乳峰点。
12、乳距:两乳峰之间的距离。
臀高:由侧腰部骨宽骨处量至臀部最丰满处的距离。
14、上裆长:由侧腰部骨宽骨处向上3cm处量至凳面的距离以上侧体部位可参照书上。
衣长: L胸围:B腰围: W裤长:L袖长:SL肩宽:S领围:N胸高位:BP前腰节长:WL制图工具尺:直尺:基本工具,用于绘制直线条。
角尺:基本工具主要用于制图中垂直的绘制。
软尺:一般测量所用。
制图中用于测量各曲线,拼合部位的长比例尺:用于按一定比例作图的工具。
量角器:用于测量并确定某些部位的斜度。
如肩斜的倾斜的等曲线板:用于服装制图中的弧线、弧形部位的绘制。
图线的形式、规定及用途见下表。
(单位: mm)注意:同一图纸中同类的宽度应一致。
虚线、点画线及双点画线的线段长和间隔应各自相同,其首尾端应是线段而不是点。
制图符号:制图符号的符号形式及含义见下表:方案二《服装结构制图》,是教育部规划的职高类服装专业教材。
该教材刚改版。
就我的认识而言,这是现有服装教材中相当不错的一本。
一、制图概述制图是指根据衣服设计图纸和尺寸要求,在纸上或电脑绘图软件上画出衣服零部件的形状和尺寸,用以制作成衣。
制图是服装生产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因为在制图环节,决定了后续生产的成败。
制图的目的是使每个部件的形状、尺寸和剪裁规范得到准确反映,供裁剪、下针、缝纫、成衣及质量检查等工序参考,从而提高服装的制作精度,保证其品质。
二、制图的种类1. 平面制图:是将纸样放在设计台上贴图,并画出其外形尺寸实物大小的图样,以便裁剪。
2. 立体制图:是将三维立体样片投影到二维上,便于后续工序操作。
常见的有立体展开图、裁片图等。
3. 电脑制图:是利用计算机上的绘图软件,通过输入数字化的纸样数据和合成纸样,生成纸样CAD图。
三、制图的要求1. 精确准确:制图时需要准确理解设计师的意图,绘制出符合要求的纸样。
2. 结构合理:纸样的分割线应该合理,布料应无浪费,且适合缝制。
3. 规范标准:制图应符合相关的制图标准和规范,以便后续生产操作。
4. 美观整洁:制图要符合审美要求,线条清晰,图案规范,便于制衣。
四、制图知识点1. 纸样的分解:根据服装设计,将服装分为各个部件,如前片、后片、袖子、领子、口袋等,形成不同的部分。
2. 纸样的标注:对纸样的各个部分进行标注,标明各部分的名称、数量、缝边、辅助线等内容。
3. 纸样的放码:将纸样反复摆放在布料上,使布料的利用率最大化。
4. 纸样的修正:在制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或需要改动的地方,需要进行及时的修改和修正。
5. 纸样的展开:将三维立体纸样展开成二维平面,以便于后续的缝制和操作。
6. 纸样的编号:对每个部分的纸样进行编号,以便后续生产和操作。
1. 边角部位的补加宽度:在制图时,边角部位需要留出补加宽度,以保证缝制时无裁断。
2. 衣领的制作:在纸样上需要标注好领子的宽度、长度和形状,便于后续制作。
3. 袖口的处理:袖口的纸样需要有合适的肩头宽度,以便缝制和操作。
4. 各个部分的缝边:在纸样上需要标注好各个部分的缝边和缝长,便于后续缝制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