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结构制图》课程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5
11、第六章第三节两用衫款式变化教案《服装结构制图》(高教版第6版)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服装结构制图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中一年级(1)班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0日上午第1节4.教学时数:45分钟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1.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服装结构制图,培养学生对我国服装行业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对服装设计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国家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2. 科学精神: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服装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 法治意识:教育学生遵守国家有关服装设计、生产、销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4. 公共参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 重点: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解决办法:通过实物展示、示范操作、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难点:服装结构制图的实践操作。
解决办法: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演练,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
3. 重点:服装结构制图的规范和标准。
解决办法:详细讲解服装结构制图的规范和标准,通过案例分析、课堂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规范和标准。
4. 难点:服装结构制图的创新设计。
解决办法: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进行创新设计实践,通过设计比赛、作品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服装结构制图》(高教版第6版)的教材,以便学生能够跟随课堂进度,学习和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相关知识。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服装结构制图的示例图、服装设计效果图、服装工艺流程图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概念和方法。
《服装结构制图》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专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从事该专业所必须的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专业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和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及学习新的生产科学技术打下基础。
二. 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本课程打破原来学科的理论教学方法,以知识全面性为本的观念,从生产实际出发,突出“够用为度”的理念,采用传统教学,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合理结合的方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特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的设计以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案例为主,其服务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基础。
以就业为导向,不仅强调了岗位的实际需求,还强调学生个人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以能力为本位,是实施素质教育,体现综合职业能力的个人就业需求和企业需求相结合。
以素质为基础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既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案例,其总体目标是使学生能具备从事本专业所涉及的服装裁剪图的阅读,绘制能力,采用的训练项目其目标是使学生能具备从事本专业所必须的基本制图技能,这是本课程在学校期间的阶段目标。
从长远目标来看,本课程还要为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以及学习新的生产科学技术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的总目标能知道《服装结构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要掌握测体和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独立裁制一般品种的服装,并能运用服装结构变化规律的基本理论去认识,分析,解决标准体型的服装款式变化,具有服装结构处理的初步应变能力,初步掌握样板制作的基本理论及技能,培养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敬业精神。
二.课程的具体目标1、能知道服装制图中的依据和基本规定,如号型,图线,符号,工具,字体以及画法和标准方法等。
服装结构制图教学大纲一、说明1 课程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服装制图的基础知识及技能,具有平面分解图和结构制图的能力。
本课程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服装结构制图的基础知识,共分三章;第二部分为服装结构制图实例,共分十章;第三部分为服装样板制作,共一章。
主要内容有:服装结构制图的依据,服装制图基础,服装裁剪,裙类,裤类,男、女上装、下装、童装结构制图,以及特体服装制图等。
2 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服装制图的基础知识,掌握所学品种的款式、造型、样式变化的一般规律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掌握服装品种的裁剪和排料方法,以及服装主要部位的变化(领、袖、袋等)。
达到独立裁剪服装,独立解决裁剪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达到中级服装设计与制作人员的制图水平。
3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理论教学时要注意与实习教学的配合,并采用模型和实物进行直观教学。
(2)为巩固学习效果,可采用先画小图(1:5),再画大图(1:1),最后进行实物裁剪的方法。
(3)要紧密结合服装工业批量生产中的有关技术问题进行授课,以加强学生对服装生产的认识。
二、学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服装结构制图的依据教学要求掌握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掌握服装各部位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理解服装成品放松量的依据,了解服装款式、材料、缝制工艺与服装结构制图的关系。
教学内容§1—1 人体体型与人体测量一、人体体型二、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三、人体测量四、服装成品规格的放松量§1—2 服装成品规格与服装号型系列一、服装成品规格的来源、构成和使用二、服装号型系列三、服装成品规格§1—3 服装款式、材料与缝制工艺一、款式二、材料三、工艺第二章服装结构制图基础教学要求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具体方法和制图过程中常见的图线、符号和代号,掌握服装制图术语。
《服装结构制图》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服装结构制图》[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是以学习服装结构规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其专业内容实用性强、针对生产实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方法和变化规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熟悉服装生产流程,具备从事服装设计、服装制版工作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获得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为继续学习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课时] 120[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服装设计工作必备的知识、工作规范、工作流程、操作技能和技巧。
本课程以专业教学大纲为依据,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包括:掌握服装款式、结构、工艺制作方法,使学生具有独立完成基础纸样和样板制作。
确定缝制工艺流程及成衣效果控制的基本能力。
同时在平时的练习中训练学生精细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并在课堂知识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创新与设计能力。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1.能胜任服装纸样设计2.能胜任服装工业制版3.能胜任服装推版、排版4.能胜任服装驳样制版5.能胜任服装用料测算6.能胜任产品设计与开发[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通过行业专家、课程专家对相关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得出从事服装设计与服装制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在课程分析、课程内容分析的基础上,以工作岗位为专门化方向模块;以工作任务为线索采用并列式与流程式相结合设计课程内容;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兼顾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完整,保证技能证书考试的要求,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形成以项目教学、任务教学为主体的课程模式,以工作流程和任务为线索设计项目,把工作过程设计成项目过程,以工作任务负载知识,通过技能操作、仿真模拟、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发现学习、范例教学、案例分析、实地参观、市场调查、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模式,在工作情境中开展学习过程。
服装结构制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包括服装的平面图和立面图的绘制。
2. 学生能够识别并运用服装制图中常用的专业术语和符号,如衣片、省道、缝份等。
3. 学生能够掌握服装各部位的比例关系和尺寸计算方法,准确绘制出符合人体尺寸的服装结构图。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工具,如尺子、圆规和绘图笔,准确地绘制出服装结构图。
2.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和修改服装结构图,以达到设计要求。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件服装的结构制图,并展示给他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服装结构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耐心、细致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养成良好的绘图习惯。
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学会沟通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服装结构制图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备一定的手工制作能力和美术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和思考。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技能,为后续的服装设计和制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服装结构制图基本原理:介绍服装结构制图的概念、作用和基本步骤,使学生理解服装从设计到成衣的制作过程。
- 服装平面图与立面图的绘制方法- 常用服装制图符号及术语的识别2. 人体测量与服装尺寸:学习人体测量方法,掌握服装各部位的比例关系,进行尺寸计算。
- 人体基本部位测量方法- 服装各部位比例关系与尺寸计算3. 常见服装部件的制图方法:学习衣身、袖子、领子等基本服装部件的制图技巧。
服装结构制图服装结构制图技训实施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服装结构制图是以服装结构规律为主要内容的一门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主体专业课程。
通过教学与实践,使学生掌握正常体型和基本款式的服装结构制图,并能初步掌握特殊体型和变化款式的服装结构制图。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掌握一般的量体,结构制图,裁剪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初步掌握一些服装结构的变化原理、变化规律和处理特殊体型、款式变化的制图方法。
三、教材的选用和分析1(教材图文并茂,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编排,适合初学者选用。
2(本课程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服装结构制图》第四版为教材。
四、课时分配建议:198课时教学课程实课所训时在实训内容实训要求序个分学标题号数配期不同体型的人体测量第掌握人体测量方法和服服装结构制图一服装号型系列的设置训练 1 装号型知识、以及常见1 2 依据学材料的正确识别常见材料的识别期服装结构制图工具的使用第服装结构制图制图线与符号会使用工具、牢记符号、服装结构制图一的识别 2 代号及掌握制图的方法1 2 基础学和顺序服装结构制图的一般规定期服装结构制图的方法服装裁剪的基础应用第能辨别面料的正反缩水一单体裁剪的模拟操作 3 服装裁剪率、区分单件和批量裁1 2 学剪异同批量裁剪的模拟操作期直裙的制图、制板、排料掌握直裙、斜裙及各类第4 女裙结构制图 3 15 裙的制图和计算公式以一斜裙的制图、制板、排料及放缝排料和各部位的学调节期女裙款式变化的制图西裤的制图、制板、排料 2 11 第一5 西裤结构制图西裤款式变化的制图、制板、学掌握男女西裤、男女衬排料 2 11 期衫、连衣裙的制图和计算公式以及量体放缝、女衬衫的制图、制板、排料 2 10排料、款式变化和其他第连衣裙的制图、制板、排料 1 5部位的调节二男衬衫的制图、制板、排料 1 6 6 衬衫结构制图学衬衫款式变化的制图、制板、期 4 15 排料女两用衫的制图、制板、排料 2 18 第两用衫结构制笳克衫的制图、制板、排料 2 6 三7 图学两用衫款式变化的制图、制2 12 期板、排料掌握两用衫、笳克衫、女西服的制图、制板、排料男女西服、中山装的制2 16 第图方法和计算公式,以男西服的制图、制板、排料 2 15 四8 西服结构制图及量体加放,放缝排料,学西服款式变化的制图、制板、1 5 了解其他部位的调节及期排料变化中山装的制图、制板、排料 2 6 第中山装结构制五9 中山装款式变化的制图、制图学1 5 板、排料期男童装的制图、制板、排料 1 6 掌握男女童装的制图和第女童装的制图、制板、排料计算公式以及量体放2 8 五10 童装结构制图缝、排料、放缝、款式学童装款式变化的制图、制板、3 11 变化期排料(实训总个数:38个 )服装结构制图考核大纲考核方式:技能操作评分准则:(总分值:100分)分学期进行模拟考核,第五学期进行总体考核,成绩以第五学期的考核为准,60分以上达标合格,才能参加全国的服装设计定制工考核,取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允以毕业。
服装结构制图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服装原型结构设计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服装制作与管理专业(服装制版专门化方向)
1. 前言
1. 1 课程性质
服装原型结构设计是服装制作与管理专业(服装制版方向)的一门专门化方向课程。
是以学习服装结构规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其功能是在于通过系统地学习服装结构制图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使学生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方法和变化规律,掌握服装基本款式的结构制图,并能初步掌握服装款式变化结构制图,达到服装制版的上岗要求。
1. 2 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通过行业专家对相关工作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服装结构制图专业流程为主线,按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本课程要求掌握的服装结构制图分解成若干个工作任务,包括服装结构制图与人体的关系、服装结构制图的基础理论知识、服装基本款式结构制图的方法和步骤,能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和制图方法,进行服装基本款式的结构设计和制版,能进行一般服装工业化样板的设计制作。
本课程建议课时252。
2. 课程目标
熟悉服装原型结构相关知识,掌握服装平面结构设计的方法、步骤及样板制作,能掌握服装基本款式工业化样板的设计制作,掌握一般服装裁剪和缝制工艺,形成以下职业能力,为上岗就业做好准备。
职业能力目标:
●会进行人体和服装测量
●熟悉服装成品规格与服装号型
●会大类产品样衣打版
●会样衣打版后复核校对
●能对服装款式进行合理可行的解析评判,具有提出合理化修改意见的能力
●能够依据人体特征制定样板设计方案并实施
●能审视和分解服装效果图的
●能对服装结构和工艺方案进行评判
●能够深入理解服装结构综合设计的内涵和知识
3. 课程内容与要求
4. 实施建议
4. 1 教材编写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导、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要以服装结构制图的各项任务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合理安排教材内容。
(3)教材在内容上应既有实用性又有开放性,及在注重服装结构技能训练的同时,还应根据企业和市场的变化,及时将最新版型设计理念和打版技法引入到教学中,使教学内容适应社会需求。
教材形式上适应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表述深入浅出,内容图文并茂。
(4)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服装结构制图的综合能力,教材应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技能训练活动。
各项技能训练活动的设计应实用、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4. 2 教学建议
(1)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实践经验的学习,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尽可能运用现代化、多样化手段实施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建议教学模式采用“五环四步”的教学模式。
(2)(2) 教学中应突出技能培训目标,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强化案例和流程教学,让学生边学边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3) 教学中,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避免“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让学生在完成教师设计的训练活动中,既学会服装制版必须具备的知识,又练就各项基本技能。
(4) 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热情真诚、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思想品质。
4. 3 教学评价
(1) 项目教学要注重过程评价、阶段(以工作任务模块为阶段)评价及最终评价的综合,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等进行综合评价。
(2) 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引导学生以职业能力为工作任务的主动学习方式。
(3) 评价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在评定时给予鼓励。
4.4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 注重实训指导书的开发和利用
实训指导书既是教师训练学生的指导文件,也是学生参加实训的参考书,所以在编制时必须注意可操作性,要求文字简练,脉络清晰。
(2) 常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可开发并应用一些直观且形象生动服装结构作品(包括实物、图片、幻灯片、录像片、视听光盘等),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更快理解、吸收课程知识,熟练掌握服装结构制图操作流程。
(3) 充分运用网络资源
尽可能利用现有的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教育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媒体多样化、教学活动双向化、学习形式合作化。
(4) 开发和利用校外实训基地
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培养学生服装结构制图的实际能力是本课程的核心目标。
为此,学校应与各服装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让学生在服装老师的带教下参与服装工作实践,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为学生尽快成为合格的服装制版员创造条件。
5.其他说明
本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服装制作与管理专业服装制版专门化方向(三年制)。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