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结构制图
- 格式:pdf
- 大小:909.54 KB
- 文档页数:12
服装结构制图技训实施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服装结构制图是以服装结构规律为主要内容的一门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主体专业课程。
通过教学与实践,使学生掌握正常体型和基本款式的服装结构制图,并能初步掌握特殊体型和变化款式的服装结构制图。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掌握一般的量体,结构制图,裁剪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初步掌握一些服装结构的变化原理、变化规律和处理特殊体型、款式变化的制图方法。
三、教材的选用和分析1.教材图文并茂,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编排,适合初学者选用。
2.本课程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服装结构制图》第四版为教材。
四、课时分配建议:198课时(实训总个数:38个)服装结构制图考核大纲考核方式:技能操作评分准则:(总分值:100分)分学期进行模拟考核,第五学期进行总体考核,成绩以第五学期的考核为准,60分以上达标合格,才能参加全国的服装设计定制工考核,取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允以毕业。
得分在60分以下必须参加补考,合格后才能进行服装设计定制工考核。
得分在80分以上为优秀。
服装缝制工艺技训实施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做为主干专业课程的教材,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本专业工艺基础缝制的同时,充分掌握日常服装的裁制及工艺技术,并通过技能训练达到中等考核标准。
2、应与现代服装加工的新技术,新方法和工业化服装生产紧密结合,并兼顾个体服装加工工艺技术。
3、充分考虑中职在校学生的年龄,接受能力,认识水平等因素,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专业兴趣的培养。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服装裁剪技术及标准成衣的裁剪方法。
2、掌握服装缝制工艺,包括有成衣样板的毛板、排料、工艺流程及具体缝制的熨烫方法、步骤。
3、掌握服饰的装饰工艺等内容。
三、教材的选用和分析。
1、本教材分为基础模块和实践模块,基础模块为前四学期所学内容,选学模块为第五期所学内容,课时分配见下页,第六期为下工厂实习阶段。
2、选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部规划教材》高教版《服装工艺》四、课时分配建议:360课时(实训总个数:61个)服装缝制工艺考核大纲考核方式:技能操作评分准则:(总分值:100分)分学期进行模拟考核,第五学期进行总体考核,成绩以第五学期的考核为准,60分以上达标合格,才能参加全国的服装设计定制工考核,取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允以毕业。
《服装结构制图》考核标准课程名称:《服装结构制图》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适应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服装结构制图是中职服装专业课程中专业性突出,专业难度突出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的学习是在掌握服装结构制图基础知识技能的前提下开展的,学习的内容包括各服装种类的结构制图技术和相应的样板推板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掌握具体的结构制图设计技能,包括裙装结构制图设计、裤装结构制图设计、外套结构制图设计,以及裙装、裤装、外套的样板推板技能。
同时,通过本课程的系统训练,要求学生培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学生的上岗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理念和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接受程度。
按照课程进度的进行,本课程的实施内容是建立在服装结构基础知识之上的。
内容的安排包括两大类:结构制图(变化款的结构设计)、样板推板。
结构制图(包括变化款的结构设计)包括三大类:裙装制图、裤装制图、外套制图。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考虑中职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就业为第一导向,发展专业能力、提高职业素养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各类服装结构制图依据。
2、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框架绘制规律,一般步骤。
3、掌握服装成品规格的构成要素。
4、理解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
5、掌握人体测量的相关知识与技术要求。
6、理解服装样板的制作,制作内容与技术要求。
7、理解服装推裆的各种方法。
8、熟悉各类服装各部位的推裆数据。
9、熟悉各类服装的结构制图的制图要领。
(二)能力目标1、了解掌握裙装类型的款式特点。
2、熟练操作裙装基础版的制图要领,以及裙装的放缝与排料。
3、能够掌握裙装变化款的结构制图设计技术。
4、能够掌握裤装类型的款式特点。
5、熟练操作男女西裤的制图要领,以及裤装的放缝与排料。
6、能够掌握裤装变化款的结构制图设计技术。
7、能够掌握外套类型的款式特点。
8、熟练操作上衣原型的制图要领,灵活掌握原型结构设计法的原理,并能够熟练掌握各类男女式外套的结构制图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