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护理
- 格式:docx
- 大小:21.06 KB
- 文档页数:2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常规一般护理1、体位:病人平卧硬板床,保持床铺干燥、平整、舒适。
室内空气流通无异味。
翻身时必须保持躯干上下一致,可作腰背伸展,禁忌作腰前屈、侧弯,更不能作腰旋转。
休息: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三周,大小便时均不宜下床。
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避免脊柱屈曲位,不得搬动重物。
2、饮食护理:普通饮食,加强营养,忌生冷油腻之品。
情志护理:由于病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易产生忧郁、烦躁心理。
因此护理人员应多关心体贴病人,及时了解思想情况,安慰开导,介绍本病相关知识及成功病例,保持乐观开朗情绪,使之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3、健康教育:(1)急性发作期应严格睡硬板床,症状缓解后,可用弹力腰围保护、固定腰部起床活动,腰围大小要合体,使用腰围时间不宜过久,避免过度前屈、后伸动作。
无症状即解除弹力腰围,以免肌肉退化萎缩。
(2)恢复期进行动静结合的体育活动,加强腰背肌锻炼。
教会病人行“飞燕点水法、五点支撑”等方法进行腰背肌的功能锻练,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钟。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3)注意避免腰部过度负重,避免久坐及过于用力弯腰,不得挑重物,半年内避免体力劳动。
(4)咳嗽、大便时应使用弹力腰围,以防因胸腹腔压力增高,使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
辩证施护1、血瘀症型1.1症状:多有外伤病史,腰腿痛如刺,有定处,并可向下肢放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坐卧不宁,便秘。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胎薄,脉旋紧或涩。
1.2护理要点:(1)急性期绝对卧床3周,观察疼痛的部位、时间、性质和程度等。
(2)局部保暖,防止风寒湿邪入侵。
(3)疼痛剧烈者可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局部采用本院自制中药粉末剂复合方湿热敷,每2天换药1次,以舒筋活血缓解疼痛,中药活血化瘀、通痹止痛之汤剂宜温服。
(4)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粗纤维蔬菜及水果,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寒湿证型2.1症状:腰痛重者,活动不利,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小便清长。
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措施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由于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损伤或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措施,患者和医护人员都需要付出持续的努力,以减轻症状、促进康复。
以下将详细介绍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的全面护理措施。
一、理解病因和病理过程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疼痛、麻木、活动受限等症状。
此病通常由于长期坐姿不正、过度使用、遗传因素或腰肌劳损等因素引起。
二、预防措施1.保持正确的坐姿:坐时要注意保持腰背挺直,避免长时间弯腰或半倚在座位上。
使用合适的坐垫和椅子,以减轻腰部压力。
2.避免过度使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以及过度弯腰等动作。
3.锻炼身体:适当的锻炼有助于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缓解疼痛。
4.控制体重:过重会增加腰椎的负担,因此控制体重对预防腰椎间盘突出很重要。
三、护理和治疗措施1.疼痛管理:使用非处方药如布洛芬等来缓解疼痛。
如果疼痛严重,应考虑就医并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处方药。
2.冷热敷:可用冰袋进行冷敷以减轻疼痛和炎症,每天敷3-4次,每次15-20分钟;也可用热敷来放松肌肉,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
3.物理治疗:包括按摩、针灸、电疗等,有助于缓解疼痛、恢复肌肉功能。
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
4.康复训练:在疼痛可以忍受的情况下,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如“燕飞”、“五点支撑”等,可以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改善脊柱稳定性。
5.手术治疗:如果病情严重,如马尾综合征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在这种情况下,应听从医生的建议,并选择合适的医院和医生进行手术。
四、生活方式的改变1.饮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
避免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和高盐的食物。
2.运动:除了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外,还应注意参加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以增强身体的整体健康。
腰椎间盘突出的日常护理要点?对于腰间盘突出这种比较常见的症状,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多了解一些相关的治疗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更好的预防腰间盘突出,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治疗好身边的腰间盘突出患者。
下面佛山正骨骨科医院来介绍下腰椎间盘突出的日常护理要点。
腰椎间盘突出的日常护理要点?1、睡硬板床睡硬板床,能够保持脊柱生理弯曲自如,从而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有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2、避免腰部用力,尽量不要弯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注意避免腰部用力,弯腰下蹲等动作都会加重病情,故平时提物时应该先蹲下,然后慢慢起身,尽量做到不弯腰。
3、注意腰间保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大诱因便是风寒湿邪侵袭,故患者应随时注意腰部的保暖,避免受寒受风。
4、适当运动生命在于运动,锻炼能够强肾养身,气血充盈,精力充沛,平时应加强腰背肌锻炼,增强腰椎稳定性,会使身体康复的更快;当然不可过量运动,要量力而行,否则容易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5、不要吃刺激性食物: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后对神经的压迫刺激,使神经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加强,对食物中的生冷、烟酒等刺激性一样敏感,对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不利,要尽量避免.忌食辛辣肥腻食物如辣椒、羊肉、牛肉、公鸡肉以及肥猪肉等,多吃蔬菜. 腰间盘突出最佳治疗方法:舒腰安骨膏以思华堂百年秘传配方为组方基础,精选地道名贵药材研制而成。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机病理,舒腰安骨膏有散寒除痹、活血通经、软坚化结之疗效,能有效消融髓核、再生受损、矫正椎骨,三位一体,共同发力,从而达到彻底治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目的。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佛山正骨骨科医院是具有二级规模的骨科专科医院,设有病床300张,由原佛山市中医院院长陈志维教授担任院长。
以中医正骨疗伤技能为特色,致力于颈椎、腰椎疾病,骨折创伤、畸形矫正等常见骨科疾病的诊疗、康复及科研教学工作。
陈志维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佛山正宗中医正骨手法、深山密林纯正治伤中草药及完善的中医医养体系被誉为“正骨四宝”。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生活护理作者:李晴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20年第12期腰椎间盘突出是椎间盘组织局限性移位超过椎间隙。
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伤所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脱出,压迫腰椎神经,从而出现腰腿放射性疼痛,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痛苦,甚至造成残疾,丧失劳动能力。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其病程长、时轻时重、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质量。
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日常生活护理也尤为重要。
急性期的生活护理1.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硬板床休息,减轻腰椎负担,避免久坐。
2.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受凉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诱因,可给予腰部热敷、理疗照射、艾灸治疗,可以起到温热驱寒、疏通经络的目的。
3.做好心理护理。
急性发作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患者最痛苦的阶段,剧烈的疼痛可使病人夜不能眠,从而使病人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出现烦躁、抑郁情绪。
要体谅病人,耐心护理,给予精神上的安慰,使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长期卧床给人体生理代谢带来一定问题,使机体免疫机能与体质下降。
居室要经常开窗换气,注意饮食调理,多吃青菜水果,摄入充足维生素,多饮开水,保持二便通畅。
5.病人疼痛缓解后,即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加强腰背肌的保护功能。
功能锻炼包括五点支撑法和三点支撑法。
五点支撑法是以头部、双肘及双足跟作为支撑点,使劲向上挺腰抬臀;腰背肌功能加强后,可改以头部及双足跟三点作为支撑,即三点支撑法锻炼方法。
锻炼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避免疲劳。
6.病人疼痛缓解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腰部使用保护用具,避免腰部突然受力。
起床时要掌握正确的下床方法。
病人宜先移动到床的一侧,抬高床头,将腿放于床的一侧垂下,用胳膊支撑上身,使自己坐起;坐稳后无不适症状,再将脚放在地上,缓慢站起。
下床时家人需陪护在身边,防止意外发生。
如无不适,可以在家人的照护下缓慢行走。
活动时要适量,应循序渐进。
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措施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疼痛。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缓解症状,以下是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措施。
1. 休息与活动:在发作期间,患者应该保持充分的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卧床休息可以减轻脊柱压力,有助于缓解疼痛。
在床上,可以使用具有支撑性和适合脊柱曲度的床垫和枕头,以维护良好的脊柱姿势。
2. 热敷与冷敷:可以交替使用热敷和冷敷物来缓解疼痛。
热敷可帮助放松肌肉,增加血液循环,缓解炎症。
冷敷则有助于减轻肿胀,麻痹神经末梢,减少疼痛感。
患者可以在热水袋或冰袋上用一块干净的布包裹后,轻轻放置在受处疼痛的腰椎区域。
3. 合理的体位: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该尽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特别是长时间坐着或弯腰。
合理的体位可以减少对腰椎的压力,对外伤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当需要长时间坐着的时候,可以使用腰靠垫来支撑腰部,保持腰部曲度。
站立时,应该保持脊柱的直立姿势,避免驼背。
4. 适度的运动:虽然休息是治疗的重要部分,但适度的运动也是必要的。
锻炼可以增加腰椎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缓解腰椎的压力,并预防后续的损伤。
推荐患者进行低强度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
此外,特定的操纵和拉伸运动,比如俯卧撑、腹肌训练,也有助于加强腰部的支撑力。
5. 疼痛管理: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疼痛,可以考虑使用非处方药物来缓解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类固醇消炎药(NSAIDs)、止痛药和肌松药。
然而,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之前应该咨询医生,以确定剂量和时间的安全范围。
6. 腰部支撑:穿戴腰围或腰带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并减轻腰椎的负担。
腰带可以帮助维持腰部的稳定性,减少疼痛的感觉。
然而,长期依赖腰带可能会削弱腰部肌肉,所以应该避免过度依赖。
7. 减轻体重:如果患者超重或肥胖,减轻体重可以减少对腰椎的压力。
合理的饮食以及适量的运动是控制体重的有效方法之一,并有助于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8.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患者的症状无法通过自我护理和管理缓解,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腰椎间盘突出症如何护理?一、急性期的护理1、在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硬板床休息2—3周,减轻腰椎负担,避免久坐。
2、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受凉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诱因,防止受凉可给予腰部热敷和频谱仪照射。
3、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宜多食含纤维丰富的蔬菜和水果,防止便秘。
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4、做好心理护理,介绍相关知识,讲解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使患者保持输快的心情。
5、病人疼痛缓解后,即开台腰背肌功能锻炼,加强腰背肌保护功能。
功能锻炼包括五点式和三点式。
五点式的方法是:头部、双肘及双足跟作为支撑点,使劲向上挺腰抬臀,腰背肌功能加强后可改用头部及足跟三点作为支撑的三点式锻炼方法。
锻炼应循序渐过,逐渐增加,避免疲劳。
6、病人疼痛缓解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每次活动时,腰部一定要使用腰部保护用具,并注意避免腰部突然受力。
还要掌握正确的下床方法:病人宜先滚向床的一侧,抬高床头,将腿放于床的一侧,用胳膊支撑自己起来,在站起前坐在床的一侧,把脚放在地上,按相反的顺序回到床上。
急性期间,经过治疗疼痛缓解,病人即可回家休养,。
二、缓解期指导及护理1、减轻腰部负荷,避免过度劳累,尽量不要弯腰提重物,如捡拾地上的物品宜双腿下蹲腰部挺直,动作要缓。
2、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要注意持之以恒。
3、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生活要有规律,多卧床休息注意保暖,保持心情愉快。
4、禁烟酒,忌食肥甘厚味,苦寒生冷食品,多食滋补肝肾的食物如动物肝肾、羊内、大枣等。
5、病人应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长,恢复慢,病人应保持愉快的心情,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疾病。
祝早日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1.疼痛控制。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疼痛是最主要的症状之一、因此,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疼痛药物来控制疼痛。
同时,可以尝试热敷、冷敷、按摩等物理治疗手段来缓解疼痛。
2.床位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需要保持适当的床位,尽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避免过度活动。
使用硬床垫或腰垫,以保持腰椎的正常曲度。
同时,可以采用侧卧位或弯腰伸展位,有助于减轻腰椎间盘压力。
3.动作控制。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需要避免急性扭转或过度运动,以免加重椎间盘的压力,导致疼痛加重。
建议患者保持正确的姿势,尽量避免久坐或久站,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症状。
4.腰腿肌肉锻炼。
适当的腰腿肌肉锻炼可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建议患者进行医生指导下的康复训练,如腰部屈伸运动、腹肌训练、坐位抬腿等,以加强腰腿肌肉的力量,缓解症状。
5.心理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往往会因为疼痛和病情影响生活和工作,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鼓励患者树立积极的态度,调整心态,克服困难。
6.日常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确保腰椎的正常曲度。
在提重物时,需要正确使用腰力带,尽量不要弯腰和扭转。
建议患者保持适量的体重,避免肥胖对腰椎的加重负担。
总之,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除了接受医生的治疗,合理的护理和日常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床位护理、疼痛控制、动作控制、锻炼、心理护理和日常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但在进行护理过程中,请务必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过度劳累或使用不当的护理方式,以免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神志、面容、表情、营养状况及精神变化。
2、生命体征的情况。
3、日常生活的耐受水平。
4、皮肤完整性,有无压疮的发生。
5、有无神经受压的相关并发症,腰部疼痛的性质、部位及范围、影响睡眠的情况。
二、护理措施1、保守治疗(1)早期采用保守治疗,平卧硬板床,局部热敷理疗。
(2)保守治疗无效而有神经根功能障碍的症状需手术治疗。
2、术前护理(1)骨科手术前准备。
(2)完善术前辅助检查。
(3)训练床上使用便器。
(4)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戒烟。
(5)备皮。
3、术后护理(1)同骨科术后护理。
(2)加强营养,合理安排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肢感觉、运动、肌力、温度、末梢血液循环等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疼痛时给予镇痛剂。
(5)观察皮肤受压情况,定时局部减压,预防压疮发生。
(6)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物颜色、性质、量,每日更换引流袋,并记录引流量。
(7)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如渗血多时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8)术后一周卧床期间进行直腿抬高锻炼,预防神经跟粘连。
(9)指导患者做腰背肌的锻炼:①挺胸,患者仰卧,以双肘支起胸部,使背部悬空;②五点支撑法(1周后开始),患者仰卧下肢屈膝屈髋,双足放置在床上,双肘支撑用头、双肘、双足撑起全身,使背部尽力腾空离床;③三点支撑法(2-3周开始),让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及双足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后伸;④背伸法(“小燕子”5-6周开始),患者俯卧,抬起头,胸部离开床面,双上肢向背后伸,双膝伸直,从床面抬起双腿,即身体的两头翘起,双肩后伸,腹部为支点,形如“小燕飞”;⑤锻炼的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决定,锻炼的幅度及次数应逐渐增加,在不疲劳无痛苦的情况下进行。
(10)单纯椎间盘切除的患者,术后3天即可下地佩戴支具行走。
4、出院指导卧硬板床休息,继续腰背肌锻炼。
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佩戴支具3个月,半年内不可提重物。
经验交流247腰椎间盘突出日常怎么护理刘琼芳成都天府新区人民医院骨科 四川成都 610213腰椎间盘突出对生活会造成严重影响,除了会造成疼痛问题之外,还会出现威胁生命的情况。
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应当做好日常护理,具体如下:1、养成良好习惯腰椎间盘突出之后患者应当找出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从而纠正原来的不良习惯,养成良好习惯。
除了不良的睡姿和坐姿会引起腰椎间盘突出之外,抽烟、饮酒、肥胖等都会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
为此日常生活中应当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在医生的指导下纠正不良睡姿和坐姿。
正确的站姿和坐姿可以帮助椎体稳固,减轻腰椎的压力。
同时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长期坐在电脑前办公会增加腰椎的压力。
因此要避免久坐久站,充分缓解肌肉疲劳问题。
正确的行走姿态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的日常护理措施之一,建议患者在行走的时候上半身保持挺直的状态,双眼需要目视前方,充分保持身体平衡,身体重心上下左右移动的时候最好不要超过二点五厘米,如此一来才会让腰椎受到的压力最小,充分活动腰椎,强化腰椎附近的肌肉群,避免腰椎受伤。
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需要检查自身使用的床铺情况,为了尽快恢复腰椎的正常状态,需要选择适合的床铺,建议以平板床和硬板床为最佳选择。
在恢复期间,要保证在仰卧状态之中的时候以腰椎生理前凸为主,侧卧状态的时候则应当避免脊椎侧弯。
很多人的工作繁忙,工作方式特殊,稍不留神就会诱发腰椎间盘突出问题,因此建议选择科学合理的坐姿以及劳作方式。
比如在生活中经常会面对搬运重物的情况,为了避免伤及腰椎,建议在屈膝、屈筋的时候将腰部保持挺直,以防用力不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通过良好的劳作方式使得身体在搬运重物的时候不需要大力伸展腰部,利用双手的力量握住重物伸展髋关节和膝关节,将重物办起来。
髋关节和膝关节相关的肌肉部位是臀大肌和股四头肌,这两个肌肉部位的最重要特点是力量强大、肌纤维长,具有工作效能大的特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可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和马尾神经症状。
1.护理评估
1.1健康史:患者的年龄、身体素质、病因等的评估,询问临床表现。
1.2症状:①腰痛,表现有急性剧痛或慢性隐痛;②坐骨神经痛;③马尾神经受压。
1.3心理社会反应:病人和家属对治疗认知和支持程度。
1.4 X线检查、CT和MRI检查及电生理检查。
2.护理问题
2.1疼痛
2.2腰部活动受限
2.3焦虑
2.4知识缺乏
2.5潜在并发症
3.护理措施
3.1术前护理:
3.1.2早期采用保守治疗:卧硬板床、局部热敷、理疗,遵医嘱给予镇痛剂缓解疼痛。
3.1.3骨盆牵引治疗,重量为7~10kg,牵引3周,每日1~2次,每次1~2小时。
3.1.4提供相关疾病康复知识,指导病人保持正确姿势。
指导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3.2术后护理:
3.2.1同骨科、麻醉术后护理常规。
3.2.2正确搬运病人,术后平卧6小时,正确翻身。
3.2.3观察双下肢运动及感觉,与术前做对比。
3.2.4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保持切口敷料干燥,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2.5术后1日指导病人行双下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
术后1周卧床期间进行直腿抬高锻炼,预防神经根粘连。
3.2.6指导腰背肌锻炼:挺胸运动、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背伸法,锻炼方法应根据病情决定,锻炼的幅度及次数应逐渐增加。
4.健康指导
4.1饮食: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多食蔬菜和水.
4.2有效牵引方法: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牵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3提供相关疾病康复知识,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
4.4出院指导卧硬板休息,行走佩戴腰围,继续腰背肌功能锻炼,佩戴腰围3个月,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半年内不可提重物。
5.护理评价
5.1非手术治疗后,症状缓解或消失,患者舒适。
5.2护理并发症预防处理及时、有效。
5.3患者及家属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基本知识,并能主动配合治疗。
5.4观察病情细致,及时发现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