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酸钠的制备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137.47 KB
- 文档页数:3
葡萄糖酸钠制造
葡萄糖酸钠是一种白色或几乎白色的结晶粉末,主要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中作为防腐剂、缓冲剂和抗氧化剂。
其制造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淀粉糖化:将淀粉加水后,加入酶类进行糖化反应,使淀粉转化为糖类。
2. 糖类发酵:将糖类加入发酵罐中,加入发酵剂进行发酵,得到葡萄糖。
3. 氧化反应:将葡萄糖加入反应器中,加入辅助氧化剂和酸催化剂,进行氧化反应,得到葡萄糖酸。
4. 中和反应:将葡萄糖酸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中,进行中和反应,得到葡萄糖酸钠。
5. 过滤、干燥、包装:对葡萄糖酸钠进行过滤、干燥、包装,最终得到成品。
以上是葡萄糖酸钠的制造过程,其中各个步骤的工艺条件和反应条件均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产品质量和产量的稳定性。
- 1 -。
葡萄糖酸钠合成方法
葡萄糖酸钠在工业上用途十分广泛,葡萄糖酸钠可以在建筑、纺织印染和金属表面处理以及水处理等行业作高效螯合剂,钢铁表面清洗剂,玻瓶清洗剂,电镀工业铝氧着色,在混凝土行业用作高效缓凝剂、高效减水剂等。
工业上一般以含有葡萄糖的物质(例如谷物)为原料,采用发酵法先由葡萄糖制得葡萄糖酸,然后再由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即可得葡萄糖酸钠,也可采用电解法和氧化合成。
我国大都采用化学氧化法-次溴氧化法生产合成。
根据所用发酵酶种类的不同,发酵法可分为两钟,一种是用Aspergillus Niger的酶,另一种酸,后一法则借助于葡萄糖脱氢形成内酯,然后使酯分解。
葡萄糖酸钠也可直接由葡萄糖发酵而得。
此时,发酵基持的组成可为:葡萄糖250~350g/L,七水硫酸镁0.2~0.3g/L,磷酸氢二铵或尿素0.4~0.5g/L。
此基质须进行灭菌处理。
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为30-32度,pH用30%~50%氢氧化钠的办法控制为5.5-6.5,发酵过程持续40~100h。
然后,通过过滤和洗涤除去微生物,活性炭脱色,再过滤,浓缩结果或喷雾干燥而得成品。
苏州市昶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座落在苏州市吴江平望金联经济开发区,地理
条件优越,交通便利。
公司主营磷酸二氢钠、葡萄糖酸钠、甲酸钠、铝酸钠、氯酸钠、工业葡萄糖、钨酸钠等产品。
葡萄糖酸钠生产工艺流程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玉米淀粉经过双酶制糖、深层通风发酵、精制提取等工序生产的葡萄糖酸钠。
2 工艺流程玉米淀粉调浆→液化→糖化→制糖→发酵→浓缩→蒸发结晶→成品离心→干燥→包装3 各岗位工艺流程3.1 制糖岗位主要技术参数3.1.1 调浆PH值:3.5±0.5PH3.1.2高温淀粉酶加量:1μ/g(纯淀粉计)3.1.3喷射液化温度:125.0℃±1.0℃3.1.4糖化PH值:6.6±0.5PH3.1.5糖化酶用量:5~6μ/g3.1.6糖化温度:80.0±2.0℃3.1.2 工艺操作标准3.1.2.1 调浆1)投料前必须对所用的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设备正常后方可加水投料。
投料前先向调浆罐内加水7.0~10.0m3,用PH计测水的PH3.5,若低于此范围,用氢氧化钠调整。
打开搅拌投料。
2)投料完毕开水定容至14.0~17.0m3,搅拌后,取样准确测PH 3.5,添加高淀酶。
搅拌10分钟后开始液化。
3.1.2.2 液化当蒸汽压力大于0.15Mpa时进行液化,打开调浆罐上回流阀、液化回流阀,关闭进料阀,打开调浆罐罐底阀,打开泵冷却水,开启变频启动调浆泵;待温度上升至110.0℃以上且有明显上升趋势时,开进料阀,调节蒸汽及进料大小,使温度控制在125.0℃,进料流量控制在40~50m3/h进行液化,在维持罐维持20分钟进入糖化罐。
同时应注意维持罐液面,防止料液从排空管路中溢出。
液化完毕,关闭进料阀、蒸汽阀,停泵停变频器,关闭泵冷却水,用蒸汽将维持罐中的料液压入糖化罐。
启动搅拌直至进料结束,料液在糖化罐中125℃保温维持至碘检合格,若碘检不合格,则延长保温维持时间,直至碘检合格。
碘检:用试管取稀碘液2mL,再取液化液,用吸管吸2~3滴液化液滴入稀碘液中,若颜色呈浅红色说明碘检合格。
3.1.2.3 糖化碘检合格后,用盐酸调PH至5.3,灭淀粉酶,同时开循环水降温至70±2.0℃,加入50-90μ/g淀粉糖化酶(以纯玉米淀粉计),搅拌10分钟开始保温糖化。
葡萄糖酸钠的生产方法葡萄糖酸钠又称五羟基己酸钠,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微溶于醇,不溶于醚。
它是一种用途极广的多羟基有机酸盐,由于其无毒,原料来源广泛的特性,在化工、食品、医药、轻工等行业有广泛的用途。
此外还可用于电镀、胶卷制造等许多工业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葡萄糖酸钠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生物发酵法、均相化学氧化法、电解氧化法以及多相催化氧化法等(1)生物发酵法。
该方法包括真菌发酵和细菌发酵,另外还有固定细胞发酵工艺,其中较普遍采用的是黑曲霉菌发酵制葡萄糖酸钠工艺。
该方法是在240- 300 g/L的葡萄糖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营养物质,灭菌,冷却至适宜温度,接种体积分数为10%的黑曲霉种子液,开动搅拌,通气流,调整发酵液PH值维持在 6.0-6.5,温度保持在32-34℃。
发酵过程中滴加消泡剂,以消除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泡沫。
整个发酵过程约需20 h,当残糖降至1g/L 时可以认为发酵结束。
菌体与发酵液分离后,发酵液经真空浓缩、结晶后可得葡萄糖酸钠晶体,或经喷雾干燥后制得葡萄糖酸钠粉状产品。
该方法具有发酵速度快、发酵过程易于控制、产品易提取等特点,但同时也有一定的缺陷,如产品色泽不易控制、无菌化要求程度高等。
(2)均相化学氧化法。
结晶葡萄糖加水溶解后加入催化剂,控制一定的温度,滴加次氯酸钠溶液,同时滴加离子膜液碱来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使平衡向生成葡萄糖酸钠的方向移动。
通过测定残糖量来确定反应终点,然后过滤,将反应液浓缩,利用氯化钠溶解度比葡萄糖酸钠溶解度低的特性,浓缩后先析出氯化钠,后析出葡萄糖酸钠来进行提纯,可得葡萄糖酸钠含量在95%(质量分数)以上的产品。
采用次氯酸钠氧化法生产葡萄糖酸钠具有转化率高,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的优点,但是其中间步骤多,副产物多,产物难于分离,因此在应用上受到了限制。
(3)电解氧化法。
该方法是在电解槽中加入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再加入适宜的电解质,在一定温度、一定电流密度下恒电流电解。
葡萄糖酸钠生产工艺流程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采纳玉米淀粉通过双酶制糖、深层通风发酵、精制提取等工序生产的葡萄糖酸钠。
2 工艺流程玉米淀粉调浆→液化→糖化→制糖→发酵→浓缩→蒸发结晶→成品离心→干燥→包装3 各职位工艺流程3.1 制糖职位要紧技术参数3.1.1 调浆PH值:±高温淀粉酶加量:1μ/g(纯淀粉计)喷射液化温度:℃±℃糖化PH值:±糖化酶用量:5~6μ/g糖化温度:80.0±℃3.1.2 工艺操作标准3.1.2.1 调浆1)投料前必需对所用的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设备正常后方可加水投料。
投料前先向调浆罐内加水~3,用PH计测水的,假设低于此范围,用氢氧化钠调整。
打开搅拌投料。
2)投料完毕开水定容至14.0~17.0m3,搅拌后,取样准确测,添加高淀酶。
搅拌10分钟后开始液化。
3.1.2.2 液化当蒸汽压力大于时进行液化,打开调浆罐上回流阀、液化回流阀,关闭进料阀,打开调浆罐罐底阀,打开泵冷却水,开启变频启动调浆泵;待温度上升至℃以上且有明显上升趋势时,开进料阀,调剂蒸汽及进料大小,使温度操纵在℃,进料流量操纵在40~50m3/h进行液化,在维持罐维持20分钟进入糖化罐。
同时应注意维持罐液面,避免料液从排空管路中溢出。
液化完毕,关闭进料阀、蒸汽阀,停泵停变频器,关闭泵冷却水,用蒸汽将维持罐中的料液压入糖化罐。
启动搅拌直至进料终止,料液在糖化罐中125℃保温维持至碘检合格,假设碘检不合格,那么延长保温维持时刻,直至碘检合格。
碘检:用试管取稀碘液2mL,再取液化液,用吸管吸2~3滴液化液滴入稀碘液中,假设颜色呈浅红色说明碘检合格。
3.1.2.3 糖化碘检合格后,用盐酸调PH至,灭淀粉酶,同时开循环水降温至70±℃,加入50-90μ/g淀粉糖化酶(以纯玉米淀粉计),搅拌10分钟开始保温糖化。
当糖化液DE值达到98%以上,且再也不明显上升时,酒检合格时,终止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