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音乐八下第六单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教案3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1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使学生能够熟悉乐曲结构和主题思想,熟记作品的两个主题,初步了解作曲家贝多芬的生平和奏鸣曲式。
2、通过完成对乐曲的情感体验,从力度、情绪、节奏等方面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学习,感受音乐作品的精神境界和坚强意志,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2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音乐理解能力有一定的提升,对音乐要素的感知与体验也有一定的基础。
这是欣赏课教学的前提之一。
对于《命运》交响曲这样的著名作品,对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在本节课中,既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认知,让学生深入地感知音乐内涵,也要在学习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掌握音乐欣赏的方法,体验音乐艺术的美感。
培养学生热爱音乐、表现音乐的意识。
3重点难点1.熟悉并理解作品的两个主题,感受音乐作品的内在形象。
2.积极引导和启发学生完成对整首乐曲的情感体验并获得思想教育。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导入教师用钢琴弹奏《命运交响曲》主部主题旋律引导学生感受,并提问: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受?你知道这首乐曲的名称及作者吗?学生聆听乐曲片段,自由感受、想象并积极主动交流感受。
(学生回答问题)师:大家说得很好,“那是命运在敲门”,它既象一种严厉的警告又像一种惊惶不安的颤栗,这响亮、震撼人心的音响,威严而有力地叩响了我们的的心扉。
贝多芬的一生通过这首乐曲表现得淋漓尽致。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位作曲家,了解他的《命运交响曲》。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自然引出新课课题。
活动2【讲授】二、认识乐圣贝多芬1.引导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贝多芬的资料。
2.课件演示:展示写有贝多芬生平简介和《命运交响曲》的创作背景以及情节提示画面并伴有该乐曲背景音乐的多媒体画面,讲解给同学们。
学生积极主动交流,展示课前搜集到的贝多芬的资料并介绍给大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1教学目标1.学生对听赏交响乐感兴趣,初步了解交响曲结构,能够随乐哼唱“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2.学生感受音乐情绪,能够随乐律动,体验音乐,做一个“小指挥家”。
3.明白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从音乐中感受生命的苦与乐,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从而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幸福成长。
2学情分析1.本校地处乡镇区,生源来自个偏远乡村小学,近几年中学音乐教育才逐步重视和推进起来,整体而言学生音乐基础比较薄弱,对于音乐欣赏教学缺乏学习的连贯性,相对理论性的音乐知识大部分学生通常无法理解,教师要把握好理论性和感性教学的比重是欣赏教学的关键。
2.初中二年级下学期,正处于青春期个性形成阶段,部分学生“过于张扬”,部分学生“不敢表现”,如何处理好“张扬”与“不敢”进行面向全体的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要着重考虑的。
3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绪,敢于随乐律动,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音乐,展示音乐。
4难点引导学生清晰听辨作品呈示—发展—再现三个部分,并感受其情绪的变化。
5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 导入课件播放“我的视唱考”视频,引导学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表现的艺术,希望大家能在本节音乐课中能够积极主动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引出本课课题:乐恸——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活动2【讲授】二. 欣赏“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1 . 初步聆听与感受全体学生戴上老师准备的眼罩,用心聆听音乐“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大胆随之律动,独立感受音乐情绪。
提问:你觉得音乐要表达什么,你从音乐中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各抒己见,请2到3个同学回答)2 . 贝多芬简介(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简单介绍贝多芬生平)贝多芬是一位集古典主义大成的德意志古典音乐作曲家,也是一位钢琴演奏家。
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恩,祖籍佛兰德,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
《第五(命运)交响曲》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图片、多媒体课件,了解交响乐队的编制、交响曲的意义。
2.通过欣赏乐曲片段,认识乐队中的每一件乐器,感受交响乐队中每一件乐器的音色。
3.通过欣赏乐曲,能够正确听辨管弦乐器的音色,能感受交响音乐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难点1.能够简单的区别主题之间的不同。
2.学生能够独立理解音乐作品所描述的情感和音乐主旨。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资源、管弦乐器:小提琴、单簧管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敲门游戏)请个别学生依次敲门后进入教室。
师:刚才进教室的时候你是怎么敲门的,你当时心里在想什么?生:(略)师:请大家听听,这是一个怎样的敲门声。
师:这个“敲门声”同学们熟悉吗?(播放音乐)生:贝多芬《命运》中的主题。
师:这个主题有什么特点?同学们听了之后有什么感受?生:(略)师:这是人类历史上最著名、最简短、最有力的一个主题。
贝多芬曾经指着乐谱上的这个主题对他的朋友说:“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
这也就是《第五交响曲》被称为《命运交响曲》的由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音乐巨人”贝多芬和他的《命运》交响曲。
【设计意图】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二、讲授新课1.交响曲什么叫交响曲?交响曲:交响曲是一种题材,交响乐是一种类别,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
交响曲的组成:典型交响曲通常有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音乐活跃,充满戏剧性,由两个对立主题作呈示、展开和再现,示意矛盾的起因、发展和暂时的结果。
第二乐章,慢板,可以用三段体或变奏曲,亦可以采用奏鸣曲式,曲调缓慢如歌,内容往往表现生活的体验和哲理性的沉思,是交响曲抒情的中心段落,与第一乐章形成对比。
第三乐章,常用小步舞曲或谐谑曲,通常建立在主调上,乐曲较为轻松、欢快,多为风俗性舞曲乐章,速度为快板或稍快,音乐体现了矛盾冲突之后的闲暇、休整和娱乐,有时候也代表着死灰复燃,继续奋斗。
第四乐章,多采用舞曲性格的急板如回旋曲式、奏鸣曲式或回旋奏鸣曲式,乐曲的调性建立在主调上,常表现乐观、肯定的态度和胜利凯歌般的节日欢庆场面。
《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贝多芬《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中两个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上的主要区别,学生基本上能够唱出两个主题部分旋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感受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贝多芬创作的《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体会贝多芬所陈述的人类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意志和精神。
4、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增强自我的意志品质,完善自我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独立理解音乐作品所描述的情感和音乐主旨。
2、能够简单的区别主题之间的不同。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中的音乐主旨和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
请两名同学表演见面握手的情景:互相看得见。
两人蒙上布(背景音乐:命运主题)。
师:同学们,你们从刚才的表演中品味出什么了吗?请两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
是呀,身体的缺陷给人会带来多大的伤害和心理障碍,就和我们今天要见到的这位音乐家一样,他的双耳失聪,但是却在失去听力的情况下以惊人的毅力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乐章,相信同学们都知道他的名字,我们大声说出他的名字——贝多芬。
二、贝多芬简介。
请同学们说说你了解的贝多芬。
出示贝多芬画像,通过神情揣摩他的性格。
(学生通过课前网络书籍资料的查找对他已有所了解,可互相补充)。
课件展示,了解贝多芬生平及主要代表作。
师:我想,在贝多芬众多作品中,下面这部作品最能表现他的思想和精神!出示课题:《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
三、呈示部音乐片段欣赏。
1、主部主题欣赏。
欣赏后,课件展示:你在音乐中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气氛?(阴森恐怖)。
师:对于这个主导动机,贝多芬曾对他的朋友说: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
命运交响曲名字来来源于此。
通过这样的音乐让我们感受到,这个命运石好运还是厄运呢?(厄运)。
2、副部主题欣赏。
这是一段充满着希望,温馨的抒情旋律,它是作为美好的理想形象而出现的。
《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教案教学内容:1、感受与鉴赏: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
2、拓展与延伸:贝多芬生平及其相关作品。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贝多芬所陈述的人类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意志和精神,体会伟人音乐家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增强自我的意志品质,完善自我的人格魅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欣赏、讨论、分析、归纳的方法,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交响音乐的能力。
3、知识与技能:(1)了解贝多芬生平。
(2)欣赏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理解第一乐章中两个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上的主要区别。
(3)能够唱、奏出两个主题部分旋律,并且培养学生独立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能够简单的区别主题之间的不同。
2、学生能够独立理解音乐作品所描述的情感和音乐主旨。
教学过程:一、导入:(敲门游戏)请个别学生依次敲门后进入教室。
师:刚才进教室的时候你是怎么敲门的,你当时心里在想什么?生:(略)师:请大家听听,这是一个怎样的敲门声:——播放《命运》第一乐章主题动机。
师:这个“敲门声”同学们熟悉吗?生:贝多芬《命运》中的主题。
师:这个主题有什么特点?同学们听了之后有什么感受?生:(略)师:这个动机就是人类历史上最著名、最简短、最有力的一个主题。
贝多芬曾经指着乐谱上的这个主题对他的朋友说:“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
这也就是《第五交响曲》被称为《命运交响曲》的由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音乐巨人”贝多芬和他的《命运》交响曲。
——揭示课题《贝多芬〈命运〉》设计说明:创设情境——通过敲门游戏,引出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由来。
二、走进近贝多芬.(背景音乐《命运》)1、师:同学们对贝多芬有所了解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你知道他有哪些作品?2、生(略)。
3、播放视频《贝多芬》,介绍贝多芬生平以及他的代表作《命运》。
4、师:请同学们阅读材料“贝多芬大事件年表”,用笔圈画出重要的年代、事件,看看贝多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了《命运》。
第五命运交响曲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symphony of the fifth desti ny第五命运交响曲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音乐是用各种各样的乐器和声乐技术演奏的,从唱歌到说唱 ; 仅存在器乐作品,仅存在声乐作品以及将唱歌和乐器结合在一起的作品,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本教案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乐感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教学内容:初中三年级第五册第五单元1 欣赏《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2 音乐知识:贝多芬的生平,主要作品及创作特征二教学目的:1 通过欣赏贝多芬创作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体会贝多芬所陈述的人类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意志和精神2 教学培养学生独立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3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增强自我的意志品质,完善自我的人格魅力。
4理解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中两个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上的主要区别5 学生基本上能够唱出两个主题部分旋律三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独立理解音乐作品所描述的情感和音乐主旨。
2 能够简单的区别主题之间的不同四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中的音乐主旨和情感五教材分析:贝多芬的生平和重要作品:1770年12月16日,莱茵河畔的波恩诞生了一位音乐巨匠---------贝多芬,这座靠近法国的城市,在政治上,文化上都比较活泼开放,法国的启蒙主义,德国的狂飙运动及当时德奥实行的的“开明专制”在这里都很有影响。
贝多芬的童年是不幸的,性情暴躁的父亲想把他培养成第二个莫扎特,用打骂的手段让他一连几个小时的练习钢琴。
但是,不幸的童年生活养成了他顽强自立的性格,他钻研音乐,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学,哲学都抱有广泛的兴趣。
1789年,贝多芬19岁在德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影响下创作了合唱《谁是自由人》和《约瑟夫二世》康塔塔,反映了他对“自由,平等原则”的明确信仰。
《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教案教学内容1、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2、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感受乐曲的精神。
3、分析《命运交响曲》的结构与创作方法,体会在“命运敲门”这一主题中三短一长音符组合的使用。
教学目的1、通过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和成就使学生获得激励,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通过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深刻体会贝多芬所陈述的人类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意志和精神。
3、理解《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中两个音乐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上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欣赏贝多芬的不朽之作《命运交响曲》,通过教师的引导、分析、欣赏、模唱主题音乐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斥曲的结构,理解圧曲的内涵,从而获得情感上的超越和精神上的升华。
难点是分析贝多芬“命运来敲门”这一主题的创作技巧,了解音乐元素在作曲中的使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资料、两块布条。
教学过程一、导入,了解贝多芬:1、师:同学们,咅乐的魅力是无限的,它能让你快乐的手舞足蹈,也能让你感动的泪流满面,能让你奋进,能让你哀伤。
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是作曲家精神和灵魂的体现,今天我们再一起去认识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在认识他Z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请两位同学表演“见面握手问好”,第一次不蒙眼睛,第二次用布条蒙上眼睛。
2、师:请两位表演者谈一下感受。
师:身体的残缺会给人带来极大的伤害和心理障碍,很多人会因此而自暴自弃,而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这位音乐家,他的双耳失聪,却在失去听力的情况下以惊人的毅力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篇章,他是谁呢?(此处出示贝多芬姓名和头像)3、师:贝多芬的名字可谓如雷贯耳,无人不晓。
可你们了解贝多芬吗?让我们一起走近贝多芬。
(课件播放文字和图像)让学生朗读童年篇、成长篇和巨人篇,教师读结尾。
4、师:贝多芬是一个伟大的人,他的音乐与时代紧密相连,他以博大的胸怀,坚强的毅力,震撼着世界乐坛,被人们尊称为“乐圣”。
湘版八年级音乐下全册歌曲教案湘艺版(湘教版)教材目录第一单元同一首歌同一首歌我听见时光的声音五线谱识读(六)和弦和声第二单元八音和鸣(四)春江花月夜草原上三六小放驴第三单元世界民族之声(一)星星索樱花美丽的国土拉格厄尔嘎兹阿拉伯舞曲第四单元华夏乐章(二)客家之歌红旗颂地平线交响诗第五单元我和你我和你友谊地久天长手拉手第六单元七彩管弦(四)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交响曲第七单元当兵的人当兵的人好男儿就是要当兵打靶归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第八单元舞剧撷英木偶舞场景西班牙舞曲俄罗斯舞曲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扫码下载全册音频课件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同一首歌§1.1 歌曲《同一首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学会演唱《同一首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
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课前训练】1.发声练习:3/4 5 3 1 | 5 3 1 ‖lu lu lu la la la2.歌曲《同一首歌》。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早已结束了,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的六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
二、教授新课1.介绍歌曲师:歌曲创作于1990年,作为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
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
《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
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命运”交响曲的背景和历史,并且理解其作曲家贝多芬的生平;2.熟悉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和主要乐器,掌握交响乐中的主题展开和转换;3.能够通过欣赏音乐,感受到音乐带给人类的情感和力量;4.通过演奏作品,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合作、表达自己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主要内容;2.如何准确理解作曲家想要表达的含义以及如何运用音乐元素来传达。
三、教学难点1.如何在欣赏音乐中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2.如何在演奏中体现出作品的细节和情感。
四、教学方法1.听、说、唱、演的教学法;2.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3.讲授、合作学习、个人和小组表演、评价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介绍“命运”交响曲的背景和历史,让学生了解贝多芬作为一位聋哑音乐家如何创作了这部著名的作品。
第二步:欣赏(25分钟)1.首先,播放交响曲的第一乐章,让学生先认真聆听。
聆听时,要关注曲目的整体效果,感受音乐的力量和情感;2.然后,引导学生仔细听音乐,分析其中体现“命运”的乐段和过渡部分;3.最后,组织学生,观看由奥义纳交响乐团演出的“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演奏视频。
再次聆听乐曲,并注重观察指挥的指挥动作、乐手的演奏姿势等。
第三步: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作品中所表现的“命运”进行深入的讨论,要求学生包括以下内容:1.作品中哪些片段让你感受到了“命运”?2.你认为这部作品所表现的“命运”具体指什么?为什么?3.你认为作曲家通过什么音乐元素来表现这种“命运”?第四步:合作演奏(40分钟)1.按照八度乐器的分类,分组让学生选择不同的乐器进行合作;2.每个小组选取演奏的乐句,并通过合作,演奏出该乐段的音乐效果;3.再将各个小组的乐段合并,组成完整的演奏版本。
第五步:总结评价(15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总结新学的知识;2.让学生各自分享在演奏中的体验和感受,从中感受音乐带给人们的情感和力量;3.通过组织评价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意见,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第五命运交响曲教案教案标题:第五命运交响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贝多芬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的背景、主题和结构;2.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3.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贝多芬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的背景和主题;2. 乐曲的结构和特点;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乐曲的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 贝多芬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的录音或视频资料;2. 贝多芬的照片和简介;3. 展示乐谱和音乐节拍器材。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通过展示贝多芬的照片和简介,向学生介绍贝多芬这位伟大的作曲家;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古典音乐的了解和感受;3. 引导学生回想并讨论他们之前对交响乐的学习和欣赏经历。
主体(30分钟):1. 向学生展示《第五命运交响曲》的录音或视频资料,并指导学生仔细聆听乐曲;2. 分析音乐节奏、旋律和乐器运用等乐曲元素,引导学生探究乐曲的特点和风格;3. 结合乐曲的标题《第五命运交响曲》,引导学生思考贝多芬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4.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用音乐术语描述他们的观点;5. 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补充,确保学生的理解准确和全面。
拓展(15分钟):1.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创作一幅画作,表达他们对《第五命运交响曲》的理解和感受;2. 学生可以选择用音乐、舞蹈、戏剧等方式进行表演,展示他们对乐曲的诠释;3. 分享小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学生总结对《第五命运交响曲》的理解和感受;2. 鼓励学生对贝多芬和古典音乐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探索;3. 提醒学生将音乐欣赏融入日常生活,培养对音乐的持续热爱和学习兴趣。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厅或博物馆,接触更多古典音乐和贝多芬的作品;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3. 进一步了解其他著名的交响曲,比较不同作曲家的风格和创作手法。
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对听赏交响乐感兴趣,能随乐哼唱第一主题,并对贝多芬的生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使学生获得激励,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运用导入法、情境教学法、听赏法、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根据学习、听赏感受,说出对此曲的理解,感受乐曲的精神。
3、理解《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中两个音乐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情绪上的区别。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了解乐曲的结构,理解乐曲的内涵,从而获得情感上的超越和精神上的升华。
教学难点:分析贝多芬“命运之叩门声”这一主题的创作技巧,了解音乐元素在作曲中的使用。
教学方法:问题导入法、听赏法、讲授法、示范教唱法、启发法、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检查班级学生情况2、导入新课(播放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作为背景)①师:同学们,音乐的魅力是无限的,它能让你快乐的手舞足蹈,也能让你感动的泪流满面,能让你奋进,能让你哀伤……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是作曲家精神和灵魂的体现。
今天,我带领你们去认识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我出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他是谁?谜:a、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b、他是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被尊称为“乐圣”。
c、他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
d、他是德国人。
e、他青年时代起听力就有所减退,直到晚年两耳失聪。
②学生根据老师给的条件抢答。
③师导入新课。
师:贝多芬的名字可谓如雷贯耳,无人不晓。
他是一位伟大的人,他的音乐与时代紧密相连,他以博大的胸怀、坚强的毅力震撼着世界乐坛,被人们尊称为“乐圣”。
可你们了解贝多芬吗?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贝多芬。
(出示课题)【设计意图:抓住学生凡事都充满好奇心的特点,运用猜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较多文字的介绍贝多芬做铺垫】二、新课教学----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一>、简介贝多芬生平(1770---1827)(课件播放文字和图像,让学生朗读贝多芬的少年时期、青年时期和老年时期,老师说结尾。
《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教学准备学情分析《命运交响曲》完成于 1808 年,是贝多芬的所有的重要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部伟大的作品体现了贝多芬不向命运屈服的英雄主义精神,也深刻、鲜明地体现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人民群众决心通过顽强的浴血斗争获得胜利的英雄主义精神,乐曲结构严谨、手法简练、形象生动、情绪激昂,赋予整部作品以浑然一体的宏大雄伟的英雄气魄,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量。
选择这样一个作品是向经典致敬,全曲四个乐章,第一乐章为快板,奏鸣曲式,作品结构为呈示部,展开部以及再现部。
今天这个片段讲解的是呈示部主部主题,乐章的开始由单簧管与弦乐器齐奏出著名的四个音动机,并发展为主部主题,即命运主题,这是一个斩钉截铁,果断有力的威严主题,作为黑暗势力的概括,暴虐专制的象征,这个主题贯彻整部交响曲,以富于动力性冲击的形象,推动着乐曲不断向前发展使矛盾冲突体现得更加鲜明,突出。
教学工具学生之前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通过欢乐颂作品对贝多芬的生平已经有所了解,之前通过海顿的惊愕交响曲,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音乐作品的学习,了解了古典交响乐的一些基本知识,上节课通过微视频再次感受了什么是交响曲,并通过思维导图了解了交响曲的基本结构,即使这样学生对古典交响乐的学习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不太能听懂并理解,导致学生学习古典交响乐的兴趣还没有那么浓烈,今天这节课我将以动画的形式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欣赏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主部主题,感受命运主题带来的情绪变化,学会体验和分析由命运动机如何引发的命运主题。
2通过情绪体验学习贝多芬不屈不挠,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强意志,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熟悉音乐主题,感受情绪的变化能体验和分析由命运动机如何引发的命运主题教学方法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主部主题教学过程命运主题一,导入师:欢迎同学们走进音乐的课堂,上课之前我们首先来观看一小段微视频,待会请同学回答你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观看动画版的命运交响曲设计思路:动画版的命运交响曲生动有趣这样的导入方式简洁直观,能一下子提起学生的兴趣)生:一个人骑自行车翻山越岭,经历各种跌宕起伏,心情非常的激动,紧张的,不安的师:大家知道这是什么作品,是谁的作品吗?生:命运交响曲贝多芬二,了解分析命运动机师:看样子同学们对这部作品非常熟悉,这是贝多芬在身患耳聋症的情况下创作的一首代表作,有人说命运代表着贝多芬,贝多芬也代表着命运,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刚刚听到的就是第一乐章呈示部的主部主题,我们也把它称作命运的主题,让我们再次来聆听这个主题,请大家思考它的力度是怎样的?(一听命运动机)师:力度是怎样的?(强有力的)师:这是一个斩钉截铁,果断有力的威严主题,作为黑暗势力的概括,暴虐专制的象征,这个主题贯彻整部交响曲。
第六单元七彩管弦(四)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教案教学目的:1 通过欣赏贝多芬创作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体会贝多芬所陈述的人类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意志和精神2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古典主义音乐的大体特点.3明白得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中两个主题在旋律,节拍,力度上的要紧区别教学重点:欣赏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教学难点:明白得作品的中的音乐主旨和情感教学进程:一、游戏导入:请两个同窗演出“见面握手”(1)相互看的见(2)两人蒙上布(背景音乐命运)师:同窗们,你们从适才的演出中体味出点什么来?咱们请这两位同窗说说他们的感受。
是呀,躯体的残缺给人会带来多大的损害和心理障碍,就和咱们今天要见到的这位音乐家一样,他的双耳失聪,可是却在失去听力的情形下以惊人的毅力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乐章。
相信同窗们都明白他的名字——贝多芬。
二、贝多芬简介一、同窗们说说“你了解的贝多芬”二、观看录象片段,使学生更深切的了解贝多芬的生平。
师:下面咱们通过一段录象来更深切的了解贝多芬。
我想,在贝多芬的众多作品中,下面这部作品最能表现他的思想和精神!出示课题“命运交响曲”三、《命运》欣赏一、欣赏呈示部,师:你在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显现了哪些画面?请学生谈感受二、感受两个主题音乐并会哼唱主题旋律。
a、第一主题:命运主题0 3 3 3 1师:你从哪句旋律感觉到贝多芬在和命运作斗争?那个命运是好运仍是恶运?关于那个主题动机,贝多芬是如此说的:“命运确实是如此来敲门的”,咱们一路把那个命运主题来哼唱一下。
学生模唱,要求力度强,并能伴以敲门的动作。
b、第二主题:英雄主题 5 1 7 1 2 6 6 5师:接下来咱们来感受一下那个乐章的第二主题,(听音乐)谈谈与第一主题有什么不同?(力度变得柔和,速度缓慢,旋律更优美)这是一个充满温馨的抒情旋律,抒发了贝多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向往和追求。
咱们把那个主题命名为“英雄”。
《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教学内容:1、欣赏《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2、音乐知识:贝多芬的生平,主要作品及创作特征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贝多芬创作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体会贝多芬所陈述的人类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意志和精神2、教学培养学生独立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3、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增强自我的意志品质,完善自我的人格魅力。
4、理解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中两个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上的主要区别5、学生基本上能够唱出两个主题部分旋律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独立理解音乐作品所描述的情感和音乐主旨。
2、能够简单的区别主题之间的不同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中的音乐主旨和情感教材分析:贝多芬的生平和重要作品:1770年12月16日,莱茵河畔的波恩诞生了一位音乐巨匠――贝多芬,这座靠近法国的城市,在政治上,文化上都比较活泼开放,法国的启蒙主义,德国的狂飙运动及当时德奥实行的的“开明专制”在这里都很有影响。
贝多芬的童年是不幸的,性情暴躁的父亲想把他培养成第二个莫扎特,用打骂的手段让他一连几个小时的练习钢琴。
但是,不幸的童年生活养成了他顽强自立的性格,他钻研音乐,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学,哲学都抱有广泛的兴趣。
1789年,贝多芬19岁在德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影响下创作了合唱《谁是自由人》和《约瑟夫二世》康塔塔,反映了他对“自由,平等原则”的明确信仰。
1792年他离开了波恩来到了维也纳。
开始频繁的出入上流社会,资产阶级的平等意识和他倔强的性格,和贵族们的恩赐和他们的任性和无知,时时激怒着他,他和贵族小姐的恋爱也从不成功。
1796年他发现自己患有耳疾,而且越来越重,这一切是贝多芬非常痛苦,热烈的感到“命运”的残酷和不公正。
1798年后,他走向了民众开始了他辉煌的创作生涯:这一时期的的作品都表现了他的痛苦和热情,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等他的反抗精神的风格在他的作品中逐渐成熟。
1803年后,他创作的交响曲《英雄》《命运》《合唱》《田园》等相继问世。
第五课音乐作品个人风格-《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稿说课稿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五课音乐作品的个人风格:《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说课稿一、说教材我说课的题目是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
《命运交响曲》完成于1808年,是贝多芬的所有的重要伤口中体现英雄主义精神,具有强烈的英雄性格的杰出的代表作。
它歌颂了人民群众英勇斗争的英雄群体。
以“通过斗争,获得胜利”深刻、鲜明地体现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人民的伟大理想。
乐曲结构严谨、手法简练、形象生动、情绪激昂,赋予整个伤口以浑然一体的宏大雄伟的英雄气魄,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量。
2、我认为学生学习本课应完成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方面: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作曲家生平、代表作品,以及创作此曲的历史背景。
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2.能力目标:教学培养学生独立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贝多芬创作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体会贝多芬所陈述的人类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意志和精神,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增强自我的意志品质,完善自我的人格魅力。
依据:音乐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具有重要意义,而对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认识等具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音乐课程要求培养学生音乐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扩展转换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就是我设计本课贯穿始终的教学思想,结合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和本课的特点。
3、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独立理解音乐作品所描述的情感和音乐主旨。
2)能够简单的区别主题之间的不同。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中的音乐主旨和情感4、练习设计1、口头练习(讨论)A、导入:教师用钢琴弹奏《第五(命运)交响曲的》的主题提问:同学们知道它的作曲者和乐曲的名称吗?B、同学们说说“你了解的贝多芬”c、小组讨论:同学讨论在乐曲中感受到什么?想到什么?用简单的词汇形容。
《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教案
教学内容
1、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2、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感受乐曲的精神。
3、分析《命运交响曲》的结构与创作方法,体会在“命运敲门”这一主题中三短一长音符组合的使用。
教学目的
1、通过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和成就使学生获得激励,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通过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深刻体会贝多芬所陈述的人类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意志和精神。
3、理解《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中两个音乐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上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欣赏贝多芬的不朽之作《命运交响曲》,通过教师的引导、分析、欣赏、模唱主题音乐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理解乐曲的内涵,从而获得情感上的超越和精神上的升华。
难点是分析贝多芬“命运来敲门”这一主题的创作技巧,了解音乐元素在作曲中的使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资料、两块布条。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了解贝多芬:
1、师:同学们,音乐的魅力是无限的,它能让你快乐的手舞足蹈,也能让你感动的泪流满面,能让你奋进,能让你哀伤。
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是作曲家精神和灵魂的体现,今天我们再一起去认识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在认识他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请两位同学表演“见面握手问好”,第一次不蒙眼睛,第二次用布条蒙上眼睛。
2、师:请两位表演者谈一下感受。
师:身体的残缺会给人带来极大的伤害和心理障碍,很多人会因此而自暴自弃,而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这位音乐家,他的双耳失聪,却在失去听力的情况下以惊人的毅力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篇章,他是谁呢?(此处出示贝多芬姓名和头像)
3、师:贝多芬的名字可谓如雷贯耳,无人不晓。
可你们了解贝多芬吗?让我们一起走近贝多芬。
(课件播放文字和图像)让学生朗读童年篇、成长篇和巨人篇,教师读结尾。
4、师:贝多芬是一个伟大的人,他的音乐与时代紧密相连,他以博大的胸怀,坚强的毅力,震撼着世界乐坛,被人们尊称为“乐圣”。
二、欣赏《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呈示部。
1、师:贝多芬的一生是命运多舛,坎坷不平,成就卓著的。
我们应该从他的身上得到鼓舞,在我们的人生之路上,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贝多芬告诉我们,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战胜的,哪怕是命运,也不能使我屈服!我想在他众多惊世之作中,有一部作品最能体现他的思想和精神!
2、师:以我之见,好像从来没有哪本书能说得清“命运”是个什么东西,但在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中,命运是活生生的,它会敲门,会蹒跚,会欢呼,会叹息,会愤怒,会呐喊!短短的三十几分钟乐曲,从个人的孤独感到世界的历史性冲突,调动起我们那么大的情感空间,冲动如此强烈,堪称音乐的奇迹。
《命运交响曲》是一部恢宏制作,花了贝多芬五年时间才得以完成,乐曲结构严谨,手法简练,形象生动,主题鲜明,用贝多芬自己的话就是“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屈服”。
整部作品情绪激昂,气魄宏大,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聆听这首不朽之作的第一乐章。
播放《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呈示部。
3、请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
4、分析第一主题:(听音乐)
师:1)这个命运是好运还是厄运?音乐是激昂还是柔和?是强烈还是优美的?
2)对于这个主题,贝多芬是这样说的:“命运就是这样来敲门的”;请几位同学分别以不同的情绪(胆怯地、愉快地、愤怒地)表演敲门,体会敲门的节奏。
旋律:0 3 3 3 | 1— | 1— | 0 2 2 2 | 7.— | 7.—(学生一起哼唱,并伴以敲门的动作)
3)以《藏猫猫》《春天在哪里》为例分析三短一长的音符组合特点:抒情饱满,有悬念感,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
4)总结:这一主题既表现了命运来临时的不可一世,也表现了贝多芬不屈服于命运的坚定信念和勇于挑战命运的气魄。
5、分析第二主题:(听音乐)
师:1)与第一主题有什么不同?(柔和、缓慢、旋律优美)
2)这一主题主要表现了贝多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充满温馨浪漫。
圆号: 0 5 5 5 | 1— | 2— | 5.—
弦乐: 5. 1 7. 1 | 2 6. 6. 5. | 5. 1 7. 1 | 2 6. 6. 5.(学生一起哼唱,并伴以波浪线条动作。
)
6、师:同学们表现不错,其实我们刚才的手势就是简单的指挥动作,希望你们好好练习并体会,老师盼望着从你们中间走出一位出色的指挥家。
三、再次欣赏,总结主旨。
(1)师:其实我们刚才听到的只是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呈示部,它还包括展开部和再现部,这种曲式结构就叫做奏鸣曲式。
(课件)
(2)师: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世界上最出色的指挥家卡拉扬,请大家看一下他是如何用肢体语言来诠释对命运的理解。
(播放视频)
四、作业拓展,课后思考。
(1)《命运交响曲》共分为四个乐章,根据我们对第一乐章的分析,请同学们课下自己对第二、三、四乐章进行欣赏分析,按自己的理解总结成文字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讨论交流。
(2)想一想在你们的人生道路上遇到过哪些困难和坎坷,你是如何对待的呢?今天的音乐欣赏课是否可以给你一些启迪?
五、总结语:
这首命运交响曲高亢激昂、催人奋进。
他是作者在饱尝了人生的苦难,忍受了身体与心灵双重伤害后,向命运发出的挑战和呐喊!同学们,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前途或遇险滩暗礁,或遇波涛汹涌,在这个时候,我希望你们从《命运交响曲》中受到启迪,坚定信念,勇敢地搏击风浪,定能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