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兆瓦风电项目接入系统设计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38.07 KB
- 文档页数:5
风力发电场电网接入研究及方案设计随着全球能源问题的不断加剧,可再生能源发电已经成为全球的重要问题。
其中风力发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优势,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速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为了更好地利用风能,风力发电场的建设不断增加,其电网接入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电网接入的定义电网接入,通俗来讲,就是将一定规模的新能源发电设施通过电网的方式并入到现有电力系统中。
其中,电网接入是分为中压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这是风力发电接入电网的主要方式。
二、风力发电场电网接入方案的优点1. 提高全球能源的可再生利用率风能作为一种免费的自然能源,其在未来的可再生能源中将会有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而风力发电场电网接入方案的优点就在于,通过将风力发电的产物通过电网接入到主电网循环利用,就可以更好地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2. 降低能源的成本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中,其成本相对较低,还可以更好地控制电力系统因天气等原因产生的成本。
风力发电具有非常优秀的可再生能源特点,其接入电网可以更好地降低能源的成本。
3. 满足能源需求风力发电场电网接入方案的好处还在于,这种合理的应用能够满足不同的能源需求。
有了这种可靠的能源转化方案,人们在能源应用方面的需求就能够得到更好的实现。
三、风力发电场电网接入方案设计1. 确定风资源首先,在风力发电场电网接入方案设计中,应该优先考虑风资源的可利用程度。
通过对风资源的测算和统计分析,以确定使用什么类型的风电机作为输出发电机,并且确定风电场的容量,这是电网接入方案设计的重点。
2. 确定输电电压等级和线路在确定好风资源之后,接下来应该考虑输电电压等级和线路的问题,这样可以更好地构建一个高效而稳定的风力发电场电网接入方案。
具体地说,要根据输电距离、交变电压等级和局部电网大网路节点的容量来确定输电电压等级和线路规划。
3. 进一步设计风电机组在经过了以上的考核之后,就需要进一步设计风电机组,这样可以在电网接入方案中实现风机输出功率的最大利用。
能源是世界发展的动力,2010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的题目为《衰退与复苏》,根据该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从2009年6月开始世界能源消费的总量又开始了新的攀升,能源消费量同比年增长已经达到了3%。
巨大的消费基数伴随着不断加快的增长趋势,能源的“开源”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不仅如此,能源结构也亟需调整.即将枯竭的传统化石能源由于其不可再生性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性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能源消费需求了。
因此,发展一种干净的、可再生的新型能源成为迫在眉睫的要务.风能是一种便于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每年可以利用的风能估计有53000TW。
h(53万亿度)之多,可以说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干净环保、对环境的危害很小,因此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新型能源。
目前,风能的利用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在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仅次于水电技术。
我国的风能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因此发展风能成为我国调整能源结构、增加能源产量的较好选择。
另外,风能在解决偏远地区用电方面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首先对风力发电机系统和工程概况分析,选定集电线路主接线,再由电能通过集电线路进入升压站参数,进行电气设备选型。
1 风力发电机组概述风力机依风轮的结构及其在气流中的位置大体上可分为水平轴风力机和垂直轴风力机两类。
水平轴风力机的风轮围绕一个水平轴旋转,工作时,风轮的旋转平面与风向垂直,如图1。
1所示。
风轮上的叶片是径向安置的,与旋转轴相垂直,并与风轮的旋转平面成一角度φ(安装角) .风轮叶片数目的多少,视风力机的用途而定.用于风力发电的风力机一般叶片数取1~4(大多为 2 片或 3 片) ,而用于风力提水的风力机一般取叶片数12~24.叶片数多的风力机通常称为低速风力机,它在低速运行时,有较高的风能利用系数和较大的转矩。
它的起动力矩大,起动风速低,因而适用于提水。
叶片数少的风力机通常称为高速风力机,它在高速运行时有较高的风能利用系数,但起动风速较高。
由于其叶片数很少,在输出同样功率的条件下比低速风轮要轻得多,因此适用于发电。
新能源(风电、光伏)接入系统设计报告单位:XXX编制:XXX校审:XXX二〇二〇年XXX月目录1 工程概述 (1)1.1工作依据 (1)1.2设计输入 (1)1.3设计水平年 (2)1.4主要内容 (2)1.5风电场概况 (2)2 电力系统一次 (3)2.1电力系统现状及规划 (3)2.2电源现状及规划 (3)2.3负荷预测及电力平衡 (3)2.4工程概况及建设必要性 (6)2.5接入系统方案研究 (8)2.6推荐方案电气计算 (14)2.7导线截面选择 (15)2.8对电厂及有关电气设备参数的要求 (15)2.9主要结论 (17)3 推荐方案投资估算 (18)4 结论 (19)附图附图1 本期XX电网地理接线图附图2 风电(光伏)推荐接入系统地理接线图附图3 远期XX电网地理接线图1 工程概述1.1 工作依据(1)《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T 12325-2008);(2)《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 12326-2008);(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4549-1993);(4)《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15543-2008);(5)《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19963-2011)(6)《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GB 51096-2015)(7)《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285-2006)(8)《电力系统技术导则》(SD131-1984)(9)《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429-2009)(10)《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 755-2001)(11)《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DL/T 5729-2016)(12)《发电机与电网规划设计关键参数配合导则》(DLT 33-2010)(13)《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 5003-2005)(14)《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 5002-2005)(15)《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Q/GDW 1868-2012)(16)《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Q/GDW 1392-2015)(17)《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Q/GDW 1868-2012)(18)《电能质量评估技术导则》(Q/GDW 10651-2015)(19)其它相关设计技术规程、规范、法规等。
风电电源接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前言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风力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的能源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本报告旨在对风电电源接入系统工程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为项目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项目概述(一)项目背景近年来,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我国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
风力发电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项目拟在_____地区建设一座风电场,并将其产生的电力接入当地的电网系统。
(二)项目规模风电场的装机容量为_____兆瓦,预计年发电量为_____万千瓦时。
(三)项目建设地点风电场选址于_____,该地区具有丰富的风力资源和良好的建设条件。
三、风力资源评估(一)测风数据收集与分析在项目建设地点附近设立了多个测风塔,对风速、风向、风功率密度等参数进行了为期_____年的监测。
通过对测风数据的分析,得出该地区的平均风速为_____米/秒,风功率密度为_____瓦/平方米,有效风时数为_____小时,具有较好的风力发电潜力。
(二)风力资源预测采用专业的风力资源评估软件,对未来_____年的风力资源进行了预测。
结果表明,在考虑气候变化和地形影响的情况下,风电场的风力资源依然较为稳定,能够保证机组的正常运行和发电效益。
四、接入系统方案(一)接入电网现状对当地电网的结构、容量、电压等级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目前,该地区电网的主网架为_____千伏,变电站容量为_____兆伏安,电网的供电能力和可靠性能够满足风电场接入的要求。
(二)接入方案比选提出了两种接入方案:方案一为直接接入_____千伏变电站;方案二为通过新建_____千伏线路接入电网。
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运行可靠性等方面对两种方案进行了综合比较,最终确定采用方案_____。
(三)接入系统设计根据选定的接入方案,进行了详细的系统设计,包括线路路径选择、导线截面确定、变电站间隔改造等。
风电场接入系统情况华能新能源三塘湖一期66台金风S/48-750kW机组,总容量49.5兆瓦,二期33台金风GW/77-1.5兆瓦机组,总容量49.5兆瓦。
华能新能源三塘湖一、二期,线路长度101.6公里。
一期与2010年7月1日投产,二期与2010年9月投产。
线路建设费用按照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和《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等文件进行核算。
在进行华能三塘湖风电场一二期接入系统时,已通盘考虑了一、二期的送出,所以一期工程与二期工程共用一座升压站,选用两台50兆伏安三相双卷有载调压升压变压器,电压比110±8×1.25﹪10千伏,110kV母线为单母线接线,110kV最终规划4回,目前出线1回,接入巴里坤110kV变。
10kV母线为单母线分段接线,10kV出线最终规划20回已上16回。
即华能三塘湖风电场所发电力通过10kV 线路汇流至升压站110kV母线,然后由风电场升压站至巴里坤110kV 变110kV线路送出。
华能新能源三塘湖风电场至巴里坤变的110kV线路采用LGJ-240型导线,该导线在环境平均温度为30℃的持续极限输送容量为109MVA,因此,本工程的接入系统方案能够保证三塘湖风电场两期共99MW电力的送出。
由于马场变-巴里坤变目前为单回LGJ-150型导线,在后夜小方式风电处理较大时,受马-巴线输送水平的限制,需控制风电出力避免马-巴线过载,但在山北220Kv输变电工程建成后,将补强马场变-巴里坤方向的Ⅱ回线,届时风电送出将不再受限。
哈密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且种类多、品味高、储量大。
目前已探明矿种76种,主要优势资源有煤、石油、天然气、铁、铜、镍、石材、芒硝、黄腐酸等。
煤炭远景预测储量达5708亿吨,占全疆煤炭远景调查储量18182亿吨的31.4﹪,现已探明储量388.7亿吨,油气资源呈“南油北气”前景极为可观。
目前,哈密已形成以化工、冶金、煤炭、建材、轻纺、制药、食品加工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所以具备了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
风电场电网接入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管理1. 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发电已成为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发电方式、技术和规模逐渐成熟,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能源公司的重视。
风电场电网接入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管理,对于提高风电发电效率、确保电网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2. 风电场电网接入系统设计2.1 智能化监控系统风电场电网接入系统需要具备智能化监控功能,对风场的发电情况、电能输出、电能品质等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智能化监控系统,可以有效提高风电场的运行效率和电能输出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2.2 变电站设计风电场需要通过变电站将风机产生的交流电能转换为输送到电网上的直流电能。
变电站设计应兼顾风电场的输出容量、输电距离和电网要求等因素。
同时,为了确保电能的稳定输送,变电站需要配备适当的过渡、保护和监测设备。
2.3 电缆系统设计风电场的风机通常分布在较大范围内,因此需要设计合适的电缆系统以连接各个风机和变电站。
电缆系统应具备高电压传输能力、低损耗和长期可靠性等特点。
此外,电缆系统还需要考虑敷设和维护的便利性。
3. 风电场电网接入系统运行管理3.1 运行监控和维护风电场电网接入系统需要建立完善的运行监控和维护机制,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定期的维护工作可以确保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2 安全管理风电场电网接入系统的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
风电场存在诸如火灾、电击和交流阻塞等安全隐患,在设计和运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合理的安全措施,如防火措施、隔离装置和紧急救援预案等,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3 运维管理风电场电网接入系统的运维管理包括设备检修、故障排除和备件管理等。
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体系,提高运维人员的技术能力和培训水平,可以有效降低故障率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4. 案例分析以我国某风电场的电网接入系统为例,该风电场位于山区,电网接入系统设计合理,既考虑了电网的稳定性,又充分利用了风力发电的潜力。
风力发电站接入系统设计发表时间:2020-05-21T16:17:23.520Z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4期作者:王硕[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渐老化的传统的电网结构已经很难满足人类对于电力方面的需求,也跟不上技术变革的步伐。
(国家电投集团山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渐老化的传统的电网结构已经很难满足人类对于电力方面的需求,也跟不上技术变革的步伐。
通过设备选型优化风力发电站的电能质量,对安全稳定的接入电网进行设计,优化资源配置节能减排。
关键词:能源替换;关键性技术;研究现状;接入系统引言伴随着全球资源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社会对于资源的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能源的效率对于从电能和热能的生成、分配和输送等所有类的能源转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何选择、建设新能源电站,尤为重要,针对接入电网的设备选型,功率调节、电能质量优化,无功补偿能力等成为优化电能质量的课题。
通过分析德州电网、乐陵电网的负荷发展、风电建设情况及风电的特点提出风电站的接入系统方案,并进行相应的系统继电保护、调度自动化及系统通信的方案设计。
一、拟建电站任务和规模1.1风电站容量规划本风电站规划容量为48MW,新建1 座110kV 升压站,安装1 台50MV A(110/35kV)双绕组变压器,风电站新建的24 台2MW 风电机组经机端变压器升压至35kV,由集电线路接入升压站35kV 配电装置。
升压站规划出线1回, T 接至110kV 信家~乐陵线路,新建线路采用300mm2截面导线,长度约0.5km。
1.2风电机组的选型根据风电站区域内的测风塔测风数据统计分析100m 高度平均风速为5.70m/s,相应风功率密度为210.8W/m2;主导风向和主导风能风向分别为SW 和SSW,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4.0%和21.1%,测风塔100m 高度主导风能风向有差别,但主要风向风能均集中在NNE~ENE 和SSW~SW 风向扇区上,出现频率分别为48.1%和61.4%;本风电站标准空气密度下100m 高度处50 年一遇10 分钟平均最大风速为28.9m/s,所有不同高度层风切变指数为0.345,相对较大,但随着高度上升,风切变指数有减小的趋势;根据IEC61400-1(1999)标准关于风机安全等级的规定,在风电机组选型时需选择适合IEC B 类及以上的风力发电机组;因此在机组选型时需选择安全等级为IEC ⅢB 类及以上等级的风力发电机组。
风电项目的用电需求与电网接入规划随着全球对于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风电项目作为风能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用电需求与电网接入规划成为项目实施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围绕风电项目的用电需求和电网接入规划展开论述。
一、风电项目的用电需求风电项目的用电需求主要源自于风力发电机组以及与之配套的设施。
风力发电机组通过转动风轮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而这些电能需要通过电网进行输送和分配。
因此,首要的用电需求来自于风电场内部。
1. 设备用电需求风力发电机组以及与之配套的设施,如变流器、变压器和控制系统等,对于电能的需求较大。
风力发电机组通过叶片转动来产生动力,进而驱动发电机发电,因此需要一定的起动功率。
而变流器和变压器等设备则需要额外的电能来支持其正常运行及维护。
2. 基建及办公用电需求风电项目的基建设施,如风电场内的办公楼、仓库及维护设施等,也需要一定的电能供应。
这些设施在项目运营中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因此其用电需求也不容忽视。
3. 附属设备用电需求风电场还有一些附属设备,如计量设备、监测设备和安全设备等,也需要电能供应来保证其正常运行。
这些设备对风电项目的管理、监控和安全保障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其用电需求同样不能被忽视。
以上是风电项目的主要用电需求,但请注意,风电场的用电需求随着项目规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具体项目设计中,应根据项目规模和实际需求量来合理规划和配置电能供应系统。
二、风电项目的电网接入规划风电项目的电网接入规划对项目的可持续运行和电能输出至关重要。
电网接入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发电效益和成本控制。
以下是几点需要考虑的因素:1. 电网容量与输送能力为了确保风电项目的可持续运行,需对电网的容量和输送能力进行评估与平衡。
在电网接入规划中,需根据项目规模和预计发电量,考虑电网的负荷承载性和输送能力,以避免因输电线路过载而导致电能传输不稳定或中断。
标题:深度剖析5兆瓦风电项目接入系统设计报告
在当今日益发展的新能源行业中,风能的利用成为了热点话题之一。
而其中,5兆瓦风电项目接入系统设计报告更是备受关注。
本文将深度剖析这一热门话题,为读者带来更全面的了解。
一、绪论
5兆瓦风电项目接入系统设计报告,是指对于5兆瓦风电项目接入系统进行设计的详细报告。
在接入系统设计中,涉及到诸多因素,如风电机组选型、电场设计、并网协议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二、风电机组选型
在风电项目中,选择合适的风电机组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考虑风电机组的额定功率、变桨机构、齿轮箱设计等因素。
5兆瓦的风电机组在高效率、稳定性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其在并网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接入系统设计报告中,需要对不同风电机组进行详细的比较和分析,以便选择最适合的机组。
三、电场设计
接入系统的电场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5兆瓦风电项目接入系统设计报告中,需详细考虑电缆线路、开关设备、保护装置等各项设计参数。
还需考虑风电项目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对
电场设计的影响,以确保电场能够在各种环境下有效运行。
四、并网协议
在5兆瓦风电项目接入系统设计报告中,必须明确制定并网协议。
这涉及到发电厂和电网之间的协调、交流等方面。
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对于并网协议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设计报告中需要考虑到地方政策和法规的影响,以确保风电项目能够顺利并网。
五、个人观点
在我看来,5兆瓦风电项目接入系统设计报告的编制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细致的工作。
从风电机组选型到电场设计,再到并网协议的制定,都需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各个环节都做到精益求精,才能确保整个风电项目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发电。
六、总结回顾
通过本文的深度剖析,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5兆瓦风电项目接入系统设计报告的重要性以及各个方面的设计要点。
在未来的风电设计工作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细节,积极探索新的设计方案,以推动风能行业的发展。
本文就5兆瓦风电项目接入系统设计报告进行了深度探讨,希望能为读者带来有价值的信息,并对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有所助益。
(文章内容为虚构,仅供参考)一、风电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在进行5兆瓦风电项目接入系统设计报告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
这包括对风能资源的分析和评估,地形地貌的调查,以及项目的经济性分析。
只有在确保项目具备良好的风能资源、适宜的地理条件,并且经济效益可观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接入系统的设计工作。
二、风电机组的技术选型
风电机组的技术选型是风电项目中非常关键的部分。
在5兆瓦风电项目中,需要考虑到风速、气候、环境等因素对风电机组的影响。
还要考虑到机组的可靠性、维护成本以及并网时的稳定性。
需要对不同的风电机组技术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和比较,以选择最适合项目的机组。
三、电场设计的细节考虑
5兆瓦风电项目的电场设计需要更加注重细节的考虑。
在设计报告中,需要详细考虑电缆线路的敷设、开关设备的选用、保护装置的设置等多方面的设计参数。
另外,还需要对输电线路的损耗、并网点的选择等因素进行严密的计算和分析,以确保电场设计能够满足项目的发电需求。
四、通电试运行的安全保障
在5兆瓦风电项目的接入系统设计报告中,需要对通电试运行阶段的安全保障进行详细规划。
通电试运行是项目投产前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确保设备和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同时也要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设计报告中需要包含通电试运行的计划、安全措施以及应急预案等内容。
五、环保和社会责任
在5兆瓦风电项目接入系统设计报告中,还需要考虑到环保和社会责任的因素。
这包括对风电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和规划,同时也要考虑到对当地社区的影响和责任。
设计报告中需要包含环保措施、社会责任规划以及环境监测方案等内容,以确保风电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六、关于风电项目的未来展望
在5兆瓦风电项目接入系统设计报告中,也需要对风电项目的未来展望进行一定的展望。
包括对新技术的应用、新政策的影响以及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为项目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七、总结回顾
通过本文的扩写和深入分析,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了5兆瓦风电项目接入系统设计报告的各个方面。
在未来的风电项目设计工作中,需要更加注重细节和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项目能够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
风能行业的发展势不可挡,设计报告的编制工作将会长期影响着风电项目的稳定运行和发展。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和启发,推动风能行业的持续发展。
(扩写内容仅供参考,具体项目设计仍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