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 格式:docx
- 大小:3.00 KB
- 文档页数:1
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范本一、导言本技术规定旨在规范风电接入电网的相关技术要求以及运行管理措施,确保风电项目的安全、稳定、高效地接入电网,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风电接入电网的项目,包括风电场、风电电站等。
二、接入电网技术要求1. 风电接入电网应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的相关技术标准,确保风电项目按照国家规定的运行标准接入电网。
2. 风电接入电网应具备稳定的电力负荷承载能力,能够有效接纳风电项目的发电量,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3. 风电接入电网应具备有效的故障监测和障碍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电网故障和异常情况,确保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风电接入电网应具备远程监控和控制系统,方便对风电项目进行实时监测和运行调节,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
5. 风电接入电网应具备备用电源和应急供电设备,以备不时之需,保障电网运行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三、风电接入电网运行管理措施1. 风电接入电网应制定详细的运行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风电项目的接入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 风电接入电网应建立定期巡检和维护制度,确保接入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3. 风电接入电网应建立风电发电量预测系统,对风电项目的发电量进行准确预测,提前制定相应的调度计划。
4. 风电接入电网应建立电网监测系统,对电网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确保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风电接入电网应建立故障处理和应急预案,确保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故障,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
四、风电接入电网的技术评估和验收1. 风电接入电网应经过专业的技术评估,对接入电网的技术可行性进行评估和论证。
2. 风电接入电网应经过严格的技术验收,确保接入电网的质量和安全。
3. 风电接入电网的技术评估和验收应由专业的技术机构进行,评估和验收结果应及时向风电项目的相关部门通报。
五、风电接入电网的技术改进和升级1. 风电接入电网应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定期的技术改进和升级,以提高接入电网的效能和安全性。
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是制定风电发电设备与电力系统之间互联互通的技术规范,旨在确保风电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地接入电力系统,并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本文将重点介绍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电网对风电发电设备的接受能力评估、风电发电设备的并网技术要求、风电发电设备的调度控制要求等。
一、电网对风电发电设备的接受能力评估1. 电力系统应根据风电发电设备的装机容量、接入形式、接入区域等因素,对其所能接受的新风电并网容量进行评估,确定合理的接纳能力。
2. 电力系统评估接纳能力时应考虑到风电与其他电力源的配合程度、输变电设备的处理能力、电网保护系统的可靠性等因素,以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
3. 风电发电设备的接纳能力评估结果应按时更新,并向风电发电设备的建设和运维方提供。
二、风电发电设备的并网技术要求1. 风电发电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动态响应能力,即能够快速响应电网的调度指令,并保持稳定运行。
2. 风电发电设备应满足电网的频率和电压稳定要求,且在电网故障出现时具备自动脱网保护功能。
3. 风电发电设备应满足电网的无功控制要求,以保持电网的无功平衡。
4. 风电发电设备的接入点应具备与电网的保护、自动化和通信系统的互联互通能力,以实现有效的监控和控制。
5. 风电发电设备的接入点应满足电网的功率质量要求,包括电压波动、谐波、间断等指标。
三、风电发电设备的调度控制要求1. 风电发电设备应按时响应电网的调度指令,包括增减出力、停机、并网等指令。
2. 风电发电设备的调度控制应考虑到电网运行的需求,如平衡负荷、调整电压和频率等。
3. 风电发电设备的调度控制应具备与电网调度系统的互联互通能力,方便电网对其进行调控。
4. 风电发电设备的调度控制应具备远程监控和遥控功能,以便实现对其操作和参数的监测和调整。
5. 风电发电设备的调度控制应满足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规程和安全运行要求。
四、风电发电设备的运行维护要求1. 风电发电设备应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风电场电网接入方案及电力系统规划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转型的推进,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被广泛应用。
风电场作为风能的主要利用方式之一,其电网接入方案和电力系统规划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风电场电网接入方案和电力系统规划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风电场电网接入方案风电场电网接入方案是指将风电场的发电功率引入到电力系统中的具体方案。
根据风电场的规模、地理位置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常见的电网接入方案。
1. 直接接入配电网:对于小型风电场来说,直接接入配电网是一种简单、经济的方案。
通过安装电压等级相匹配的变压器,将风电场的发电功率直接输送至配电网。
这种方案不仅能够满足当地居民和企业的用电需求,还能够将多余的电力供应给周边地区。
2. 并网发电:对于大型风电场来说,采用并网发电的方式更为常见。
这种方式需要建设专用的输电线路,并将风电场的发电功率与电力系统进行统一调度。
并网发电方案可以实现风电场的规模化利用,提高整个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3. 储能系统配合接入:为了提高风电场的发电可靠性和调峰能力,可以采用储能系统与电网接入相结合的方案。
通过将风电场的多余电力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期释放,从而实现平稳的电力供应。
这种方案可以有效减少因风速不稳定而引起的发电波动。
二、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系统规划是指根据电力供需、电网接入方式和电力负荷等因素,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合理安排和布局的过程。
风电场的电力系统规划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 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在规划电力系统时,应采用多元化的电源配置和故障隔离措施,确保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同时应对风电场的接入进行合理调度,避免过载和供电不足的问题。
2.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由于风速的不稳定性,风电场的发电功率会有一定的波动性。
因此,在电力系统规划中,需要考虑如何通过调度和储能系统的使用,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3. 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在规划电力系统时,应综合考虑风电场的发电成本、输电线路的建设成本、维护成本等因素,寻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方案。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全文所属分类: 新闻资讯来源: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更新日期: 2012-09-20 前言本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国标委综合【2009】93号《2009年第二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标准计划修订。
本标准与能源行业标准《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共同规定了风电场并网的相关技术要求,能源行业标准规定了大型风电场并网的设计技术要求,本标准规定了风电场并网的通用技术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对通过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与电力系统连接的新建或扩建风电场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GB/Z 19963-2005。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监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编写单位: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伟胜,迟永宁,戴慧珠,赵海翔,石文辉,李琰,李庆,张博,范子超,陆志刚,胡玉峰,陈建斌,张琳,韩小琪。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通过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与电力系统连接的新建或扩建风电场。
对于通过其他电压等级与电力系统连接的风电场,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325-2008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 12326-2008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5945-2008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GB/T 15543-2008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20320-2006 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DL 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T 1040-2007 电网运行准则SD 325-19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应于本文件。
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1.1基本要求风电场具有功功率调节能力,并能根据电网调度部门指令控制其有功功率输出。
为了实现对风电场有功功率的控制,风电场需安装有功功率控制系统,能够接收并自动执行调度部门远方发送的有功出力控制信号,确保风电场最大输出功率及功率变化率不超过电网调度部门的给定值。
1.2最大功率变化率风电场应限制输出功率的变化率。
最大功率变化率包括1min功率变化率和10min功率变化率,具体限值可参照表1。
表1风电场最大功率变化率推荐值风电场装机容量(MW)10min最大变化量(MW)1min最大变化量(MW)3020630-150装机容量/1.5装机容量/515010030在风电场并网以及风速增长过程中,风电场功率变化率应当满足此要求。
这也适用于风电场的正常停机,但可以接受因风速降低(或超出最大风速)而引起的超出最大变化率的情况。
风电场最大功率变化率的确定也可根据风电场所接入系统的状况、其他电源的调节特性、风电机组运行特性等,由电网运营企业和风电场开发运营企业共同确定。
1.3紧急控制在电网紧急情况下,风电场应根据电网调度部门的指令来控制其输出的有功功率,并保证风电场有功控制系统的快速性和可靠性。
a)电网故障或特殊运行方式下要求降低风电场有功功率,以防止输电设备发生过载,确保电力系统稳定性。
b)当电网频率高于50.5Hz时,依据电网调度部门指令降低风电场有功功率,严重情况下可以切除整个风电场。
c)在事故情况下,若风电场的运行危及电网安全稳定,电网调度部门有权暂时将风电场解列。
事故处理完毕,电网恢复正常运行状态后,应尽快恢复风电场的并网运行。
、风电场无功功率2.1无功电源a)风电场应具备协调控制机组和无功补偿装置的能力,能够自动快速调整无功总功率。
风电场的无功电源包括风电机组和风电场的无功补偿装置。
首先充分利用风电机组的无功容量及其调节能力,仅靠风电机组的无功容量不能满足系统电压调节需要的,在风电场集中加装无功补偿装置。
风电并网技术标准1范围1 0. 1本标准适用于通过110 (66)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接入电网的新建或扩建风电1 0. 2通过其他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风电场,可参照木规定。
10. 3己投运风电场改建参照本规定执行。
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木。
DL/755-200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SD131—1984电力系统技术导则SDJ161—1985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SD325-1989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GB/T 12325-2008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 12326-2008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5945-2008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GB/T 15543-2008电能质量二相电压不平衡GB/T 20320-2006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DL/T 1040-2007电网运行准则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5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监安全[2006]34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和术语。
3. 0. 1风电机组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 WTGS将风的动能转换为电能的系统。
3.0.2风电场wind farm; wind power plant;由一批风电机组或风电机组群(包括机组单元变压器)、汇集线路、主升压变压器及其他设备组成的发电站。
3.0.3风电有效容量effective capacity of wind power根据风电的出力概率分布,综合考虑系统调峰和送出工程,使系统达到技术经济最优的风电最大出力,为风电有效容量。
风电有效容量分为风电场有效容量和风电基地有效容量。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风力发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一、定义
1.电力系统:是指对对电力供应需求进行综合调节、分配、控制的组织系统,包括输电线路、变电设备和用户等部分。
2.风力发电:是指以风能为主要能源的发电方式,利用风动的气体转换成机械能再转换成电能的过程。
二、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要求
1.广阔的风速:风电机组的运行要求风速在一定的范围内,最高不能超过风电机组发电电压的阈值,最低也不能低于经济发电的设置值。
2.稳定的电网电压:在把风力发电机组接入电力系统时,需要确保电网电压是稳定的,不会出现太大波动。
3.保护设备完善:接入电力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必须配备足够先进且完善的保护设备,以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三、风力发电接入电力系统的技术规定
1. 连接配网:接入电网的风力发电机组,必须经过正确的连接配网,以避免失稳、过负荷等问题。
2. 电压等级要求:风力发电机组接入电力系统必须满足电网相应等级的电压要求,且不能发生过压或欠压,否则会损坏线路及设备,影响供电质量。
3. 电网平衡要求:在风力发电接入电力网时,必须保证该网的结构稳定,同时也要注意电力系统中电量的平衡,以免出现再平衡情况。
4.应急措施:在风力发电接入电力网的过程中,如果发生系统故障,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以尽量避免损害电网或用电设备的情况发生。
四、安装检查要求
1. 风力发电机组安装要求:如果用户使用风电动力系统,必须确保发电机组的安装地点符合电力系统的标准和要求,否则会影响设备的运行效果。
2. 风力发电机组检查要求:安装完成之后,需要对发电机组进行详细的检查,特别是电气接线、保护装置和发电机组周边环境等,以确保设备符合相关标准。
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基本规定 (2)4、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 (2)5、风电场的接入系统 (3)6、风电场有功功率 (3)7、风电场无功功率及无功补偿 (5)8、风电场运行电压 (6)9、风电场运行频率 (8)10、电能质量指标 (8)11、风电场及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 (9)12、调度自动化 (10)13、风电场通信 (12)14、风电机组选型和参数 (13)15、风电场并网调试 (13)16、风电场接入电网测试 (14)1、范围本规定提出了风电场接入电网的技术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接入内蒙古电网所有的新建和扩建风电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规定;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定。
GB/Z 19963-2005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 12326-2000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2325-2003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T 15945-1995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DL 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SD 325-19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技术导则国务院令第115号电网调度管理条例(1993)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试行)(国网发展2006-779号)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规划设计内容规定(试行)国家电网公司电能损耗无功电压管理规定及技术原则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华北电网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暂行)(华北电网调2008-16号)3、基本规定3.1 内蒙古电网所属各地区的风电开发应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制定的内蒙古自治区风电发展规划进行,必须与内蒙古电网发展规划相统一。
3.2 风电场的接入应以电网发展规划为指导,以不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能质量为原则。
目次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风电场运行条件 (2)5 风电场有功功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风电场无功功率及电压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风电场电能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是为了保障电力行业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而制定的,涵盖了发电、输电、配电、调度等多个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GB/T 19862-2005《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该标准规定了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通用要求,包括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内容。
GB/T 24616-2009《电测量数据交换-DL/T 645-2007的实施导则》:该标准为电测量数据交换提供了实施导则,适用于通过多功能电能表进行电测量数据交换的过程。
GB/T 19963-2011《风电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该标准规定了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技术要求,包括风电场并网运行的基本条件、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要求等内容。
GB/T 29319-2012《电动汽车换电站建设技术规范》:该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换电站建设的技技术要求,包括换电
站的选址、设计、施工、验收等内容。
GB/T 31464-2015《电网运行准则》:该标准规定了电网运行的基本准则,包括电网运行方式、调度管理、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要求。
除了以上列举的标准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涉及到电力行业的各个方面。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保障电力行业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修订版)二○○九年二月总 则(1)为推进风电与电网的协调发展,保证电网和风电场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通过110(66)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与电网连接的新建和扩建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
通过其它电压等级与电网连接的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可参照执行。
(3)风电场开发项目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须在列入省级以上风电发展规划的前提下开展接入系统设计工作。
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一般在风电场项目核准前进行,是风电场送出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基础。
(4)对于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开发规模和容量比重较大的地区,应在完成《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研究》和《大型风电场输电系统规划设计》及相应评审意见的基础上,开展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工作。
接入系统方案应与电网总体规划相协调,应满足《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要求。
(5)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一次部分和系统二次部分。
一次部分明确风电场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接入系统方案(包括出线电压等级、出线方向、回路数和导线截面等),确定风电场接入系统无功补偿方案,提出并网点升压站电气主结线及有关电气设备参数要求。
二次部分提出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稳定控制装置、调度自动化子站设备、电能计量装置及电能量远方终端、通信系统的接入系统方案。
(6)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应注意远近结合、由近及远地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论证,并提出推荐方案。
当负荷预测、电源和电网规划的不确定性对风电场接入系统方案影响较大时,应作敏感性分析。
第一章 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一次部分)1 任务依据和主要原则1.1任务依据。
1.2设计范围。
1.3设计水平年、过渡水平年及远景年。
1.4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委托方对设计重大原则问题的意见、设计内容的特殊要求。
1.5主管部门对该风电场建设的有关意见。
1.6《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研究》和《大型风电场输电系统规划设计》及相应评审意见。
风电场电网接入技术研究在全球范围内,绿色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其中,风能是最受人欢迎的绿色能源之一。
风电场是通过风力发电机来收集风能并将其转换成电能的场所。
然而,将风电场的输出电能接入到电网中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当前的风电场电网接入技术,并分析未来技术趋势。
一、风电场电网接入技术当前,有两种主要的风电场电网接入技术,即直接电网接入和间接电网接入。
直接电网接入是指将风电场的输出电能直接连接到电力网络中。
间接电网接入是指将风电场的输出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并将其连接到电网中。
1. 直接电网接入直接电网接入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风电场的输出电能由电缆直接连接到电力网络中。
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系统成本低、输电损耗小,而缺点则是所需的电力电子设备较多,电压和频率控制较为困难。
2. 间接电网接入间接电网接入是一种更复杂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风电场的输出电能被转换为交流电能,然后再将其连接到电网中。
该方法克服了直接电网接入所遇到的问题,并能提供更好的电压和频率控制。
然而,该方法所需的设备成本比直接电网接入高,输电损耗也比较大。
二、未来技术趋势未来的风电场电网接入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具有可靠性。
以下是未来技术趋势的几个例子:1. 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是一种将数字技术与电力传统技术相结合的电网。
它通过使用各种通信和控制技术,可以更好地监测、管理和控制电力系统。
智能电网将会是未来风电场电网接入技术的一大趋势。
2. 高效逆变器逆变器是间接电网接入的关键组件,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例如,基于硅和碳化硅半导体器件的高效逆变器,可以提高功率密度和效能,这将有助于将风电场的输出电能转换为高质量的交流电。
3. 更好的储能系统随着风电场规模越来越大,如何储存风电场产生的电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因此,未来的技术趋势之一是开发更好的储能系统,以增加风电场的灵活性,使其产生的电能更具可变性。
综上所述,风电场电网接入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已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2021新版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2021新版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1.1基本要求风电场具有功功率调节能力,并能根据电网调度部门指令控制其有功功率输出。
为了实现对风电场有功功率的控制,风电场需安装有功功率控制系统,能够接收并自动执行调度部门远方发送的有功出力控制信号,确保风电场最大输出功率及功率变化率不超过电网调度部门的给定值。
1.2最大功率变化率风电场应限制输出功率的变化率。
最大功率变化率包括1min功率变化率和10min功率变化率,具体限值可参照表1。
表1风电场最大功率变化率推荐值风电场装机容量(MW)10min最大变化量(MW)1min最大变化量(MW)15010030在风电场并网以及风速增长过程中,风电场功率变化率应当满足此要求。
这也适用于风电场的正常停机,但可以接受因风速降低(或超出最大风速)而引起的超出最大变化率的情况。
风电场最大功率变化率的确定也可根据风电场所接入系统的状况、其他电源的调节特性、风电机组运行特性等,由电网运营企业和风电场开发运营企业共同确定。
1.3紧急控制在电网紧急情况下,风电场应根据电网调度部门的指令来控制其输出的有功功率,并保证风电场有功控制系统的快速性和可靠性。
a)电网故障或特殊运行方式下要求降低风电场有功功率,以防止输电设备发生过载,确保电力系统稳定性。
b)当电网频率高于50.5Hz时,依据电网调度部门指令降低风电场有功功率,严重情况下可以切除整个风电场。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电力需求日益增长,利用可再生资源发电,尤其是风电,已经成为我国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是风电发电的核心技术,也是风电发电的重要环节。
首先,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时,要求接入系统的电压等级、频率、稳定度、容量等要求与现有系统相符。
其次,安装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时,要求设备的性能参数满足电网规定,以确保接入系统后,电网稳定运行。
另外,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还要考虑接入电网的安全与稳定性,以及与电网接入的对等性,确保风电发电的稳定运行。
此外,安装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时,还要考虑风电场接入电网时的负荷分担,以确保电网安全稳定。
同时,在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中,还需要考虑调度管理等问题,以确保风电发电及接入电网的安全性能。
综上所述,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时要求设备的性能参数满足电网规定,要考虑接入电网的安全与稳定性,以及与电网接入的对等性,要考虑风电场接入电网时的负荷分担,以及调度管理等,这些都是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必要技术要求。
只有满足这些技术要求,才能保证风电发电的稳定性,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更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