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9.43 MB
- 文档页数:7
超市基础知识
第一节超市的定义及业态分类
超市就是实行自助服务和集中式一次性付款的销售方式,以满足消费者对基本生活用品一次性购足的需要,并普遍运用大工业的分工机理,实行对零售经营过程和工艺过程专业化和现代化的改造,普遍实行连锁经营方式的零售业态。
超市的诞生: 1930年8月具有几十年经营食品经验的美国人迈克尔.库伦在美国纽约州长岛的牙买加开设了第一家超级市场一金库伦联合商店。
超市的业态分类
业态是指商业服务于某--顾客群或某种顾客需求的店铺经营形态。
传统食品超市:其经营面积- -般为300-500平方米,经营的商品主要是一般食品和日用品;它集中了食品店、杂货店、小百货店、粮店、南北千货店等传统商店各自的单一功能,使之综合化。
传统食品超市是传统小商店的取代者,也是超级市场最初的原始模式。
标准食品超市:也称生鲜食品超市,其经营面积一般在1000平方米左右,与传统的食品超市不同的是,它以以经营生鲜食品为主;其生鲜食品经营面积一-般占整个超市的50%,70%;标准食品超市是在传统食品超市的基础上强化了生鲜食品的经营,是对传统食品超市的延伸与改进,促使消费者对每天购买频率最高、几乎每天都要进行的购买一买菜,在超级市场中得以实行,因此它对传统商店是--个内容
和形式上较完整的现代化替代,使超级市场对消费者基本生活品的一.次性购足创造力了,最初的、较完整的形式和内容。
大型综合超市:大型综合超市是标准食品超市与大众日用品商店的综合体,衣、食、用品齐全,可以全方位的满足消费者基本生活需要的一次性购足。
其营业面积可以分为两类,大型综合超市营业面积2500-5000平方米,超大型综合超市营业面积6000-10000平方米及以上。
超市理货员应知应会技能比赛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理货基础知识1.1 超市理货员的职责是什么?超市理货员负责对超市货物进行管理和布置,包括货物陈列、整理、上架、清点等工作。
1.2 请描述一下货物上架的步骤。
货物上架的步骤如下: 1. 检查货物的储存条件和保质期。
2. 根据货物种类和类别进行分组。
3. 确定货架上架顺序,保证商品的陈列效果和流通顺畅。
4. 将货物从仓库或后台取出,并按照规定的摆放位置放置于货架上。
5. 确保货物的标签信息清晰可见。
6. 对货架上的货物进行分类整理,保持整洁有序。
1.3 如何判断货物的保质期?判断货物的保质期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1. 查看货物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到期日期。
2. 针对易腐烂的货物,例如肉类、蔬菜等,可通过观察色泽、气味和质地来判断是否过期。
3. 针对饮料和食品等包装密封性较好的货物,应查看是否存在变形、发泡或包装破损等问题。
4. 根据超市制定的操作规程和相关标准进行准确判断。
二、货物陈列与整理2.1 请描述一下货架陈列的原则。
货架陈列的原则如下: 1. 根据货架空间和尺寸进行合理布置,不得影响顾客通行。
2. 将商品以类别或品牌进行分组,便于顾客查找和选购。
3. 商品应按照尺寸、颜色等特征进行排序,呈现整齐有序的陈列效果。
4. 保证商品标签清晰可见,方便顾客了解产品信息。
5. 根据季节和销售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和补充。
2.2 货物陈列时应注意哪些细节?货物陈列时应注意以下细节: 1. 商品摆放要整齐有序,防止错乱和混杂。
2.商品标签应清晰可见,标示商品的名称、价格和特点。
3. 酒水等易碎品应放置在容易触碰的位置以避免损坏。
4. 重量较大的商品应放置在较低的位置。
5. 特价商品应单独摆放或以醒目标识突出。
三、清点与盘点3.1 何为清点与盘点?有何区别?清点与盘点是超市理货员的重要任务。
清点是指对货架上商品库存进行周期性的确认和核对,确保货物摆放数量正确无误。
超市基础知识一、超市简介超市,全称超级市场,英文名:supermarket。
是指以顾客自选方式经营食品、家庭日用品、食物等为主的大型综合性零售商场,又称自选商场。
超市分类(业态):1、传统食品超市,营业面积约300---500M2,以经营食品和日用品为主2、标准食品超市,营业面积约1000-2500M2,简称标超。
在食品和日用品的基础上,强化了生鲜的经营。
3、大型综合超市,营业面积约2500---6000M2,超大型综合超市,营业面积6000M2以上,可以满足消费者一次性购足的需求。
4、便利店:面积50---150M2左右。
以上分类为超市的大致分类,不具备绝对意义国内外知名超市介绍:沃尔玛、家乐福、欧尚、乐购、易初联花、麦德隆、大润发、联华、华联、华润万佳等。
超市分为连锁超市和单店经营超市(我们的超市为什么类型)二、超市的部门架构及人员组成1、连锁超市由总部及若干门店构成总部一般由以下这些部门组成(每个公司不同):行政部、总经办、财务部、拓展部、信息部、采购部、营运部等。
门店一般分为食品部、百货部、生鲜部、服务部门(收银和防损)等。
在具体的人员配置来说,门店一般设店长、店助、值班经理、食品主管、百货主管、生鲜主管、服务主管(收银主管和防损主管)、收货主管、商管、文员、营业员(理货员)、收银员、防损员、会计、出纳等。
三、超市常用设备简介(介绍设备的用途)1、陈列设备货架:一组货架一般由立柱、背板(背网)、货板(底板和层板)、标价卡条、托枪(刀架)、挂钩卡牌、挂笼吊牌、侧挡板、底挡板、横杠、挂钩、碗盘架、球架、毛巾架、斜口笼等。
货架一般可分为卖场架、标超架(主要是货架的厚度不一样)货架有单面架(一般靠墙放置)、双面架、端头架等。
货架高度一般有1400、1600、1800、2200等,宽度一般为900、1200等促销平台(花车):主要放在通道中间陈列特价商品、季节性商品、新品、高毛利高单价商品等。
常用规格:1000*800 1200*1000等2、服务设备收银台、平板车、液压车、上货梯、购物车、购物篮、电子寄包柜、客服台、风幕机等。
新手超市收银员基础知识
作为一名新手超市收银员,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必备的知识点:
1. 商品价格:收银员需要了解超市内各种商品的价格,以便在结账时正确计算价格。
此外,还需要了解促销活动和折扣信息,以便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2. 收银机操作:收银员需要熟练掌握收银机的操作,包括扫描商品条码、输入商品价格、计算找零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如何处理退货和换货等问题。
3. 顾客服务:收银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为顾客提供友好、高效的服务。
在处理顾客投诉和问题时,需要耐心、细心地解决问题,以保持良好的顾客关系。
4. 安全措施:收银员需要了解超市的安全措施,包括如何处理假币和盗窃等问题。
在处理这些问题时,需要保持冷静、果断的态度,以确保超市的安全。
5. 团队合作:收银员需要与其他员工密切合作,以确保超市的顺利运
营。
在处理高峰期和突发事件时,需要与其他员工协作,以保持超市的正常运营。
总之,作为一名新手超市收银员,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收银员,为超市的顺利运营做出贡献。
超市科普知识超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购物场所,大家经常会去超市购买日常用品和食品。
但是,除了购物以外,你了解超市的一些科普知识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超市的一些科普知识。
首先,超市的货架上陈列的商品是经过精心布局的。
一般来说,超市的货架上的商品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布置的,比如经常购买的商品会被放置在较为显眼的位置,方便顾客找到。
此外,超市还会根据商品的销售情况进行调整,把热销的商品放在更显眼的位置,以吸引顾客的注意。
其次,超市的定价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超市的商品价格一般会比传统的小商店要便宜一些,这是因为超市的商品种类多,销量大,能够获得更多的折扣,从而降低成本,让商品价格更具竞争力。
此外,超市的商品价格一般会以.9或.99结尾,这是为了让顾客在看到价格的时候,觉得商品的价格更低,更具吸引力。
再次,超市的商品陈列也是经过一定的考虑的。
一般来说,超市的商品会按照类别进行陈列,比如洗护用品放在一起,食品放在一起,饮料放在一起等等,这样方便顾客购物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商品的销售量。
此外,超市的商品陈列还会遵循一定的原则,比如易碎品会放在比较低的位置,避免掉落的时候造成损坏,而重的商品则会放在较为坚固的货架上,以确保安全。
最后,超市的布局也是经过一定的设计的。
超市的商品会按照一定的路线进行布局,一般来说,超市的出口会放在相对靠近的位置,这样方便顾客购物后的结账和离开,同时,超市的一些促销商品也会放在比较显眼的位置,吸引顾客的注意,增加销量。
总的来说,超市的运营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超市的商品陈列、定价、布局等方面都是经过一定的考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提高商品的销售量,让顾客的购物体验更加愉快。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大家能够对超市的一些科普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让我们的购物体验更加丰富多彩。
D M ——(Direct mail,简称:快讯商品广告)又称促销彩页,一般用于超市商品促销的宣传手段,通常使用邮递、夹报、人工发放、店内领取等形式送到消费者手中。
DM促销是超市最有效的促销手段2、并板——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卡板上的商品有条理地合并在一个卡板上。
3、端架——货架两端的位置,也是顾客在卖场回游经过频率最高的地方。
4、拾零——捡回顾客遗弃在各角落的零星商品。
5、拉排面——商品没有全部摆满货架的时候,利用先进先出原则将商品向前排列,使排面充盈、丰满。
6、理货——把凌乱的商品整理整齐。
7、堆头——即“促销区”,通常用栈板、铁筐或周转箱堆积而成。
8、码货——堆放商品、或摆放商品。
9、换档——相连两期快讯产品的更换。
10、变价——更改商品的零售价或进货价格。
11、价签——用于标示商品售价并作定位管理的标牌。
12、板栈——木制放货的卡板,使商品避免直接放在地面上,并利用于使用叉车进行搬运商品。
13、补货——理货员将缺货的商品,依照商品各自规定的陈列位置,定时或不定时地将商品补充到货架上去的作业。
14、试吃——对一些促销食品进行现场加工,并让顾客现场品尝。
15、清货——为清理商品余货,降价处理活动。
16、稽核——为防止顾客遗漏商品,和收银员收款时发生错误,在其离开时对其所购商品的核对。
17、滞销——指商品销售效果不明显或很难卖出的现象。
18、畅销——指商品销售效果好或很易卖出的现象。
19、平销——指商品销售效果不好也不差。
20、报废——由于变质或破包、损坏而不能销售,需按废品处理的商品。
21、消磁——在收银过程中对贴记在商品上的防盗码,进行解除磁性的工作。
22、盘点——定期对点内商品进行清点,以确实掌握该期间的经营绩效及库存情况。
23、上架——把商品摆放在货架上。
24、库存——指尚未销售出去的商品。
25、赠品——为刺激销售,对购买一定量所售商品的顾客,给予馈赠定量的商品。
26、动线——卖场的布局,使顾客自然行走、购物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