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饲料配方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7
养猪的饲料配方猪是人类重要的肉用动物之一,养猪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给猪提供科学合理的饲料,是养猪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饲料配方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一、饲料配方原则1.科学合理。
猪的饲料配方应根据猪的品种、生长阶段、生长环境等因素进行选择,配方应科学合理。
2.营养全面。
饲料要满足猪的生长需求,保证营养均衡,防止缺乏或过量出现。
3.经济适用。
适当选择本地代替品,既能减少生产成本,又可以保证猪的生产性能。
二、饲料配方组成1.谷物类原料。
饲料的主要原料是玉米、糯米、大麦、小麦等谷物。
谷物提供猪体内能量、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2.豆粕类原料。
包括豆粕、豆饼等具有高蛋白质、高氨基酸含量,有利于增加饲料蛋白质含量和促进猪的生长发育。
3.油料类原料。
油料类原料包括菜籽油、豆油、花生油等,油料能够增加饲料的能量密度和蛋白质消化率。
4.矿物质和维生素类物质。
矿物质和维生素是猪体生理代谢过程中必需的,常常加入饲料中。
三、饲料配方实例1.育肥猪饲料配方。
玉米80%、豆粕10%、棉籽饼4%、鱼粉4%、磷酸二氢钙1%、盐1%。
2.生长育肥猪饲料配方。
玉米60%、豆饼20%、糖蜜饼10%、米糠5%、鱼粉2%、盐1%、磷酸二氢钙1%、酵母粉1%。
3.仔猪饲料配方。
米糠30%、玉米25%、豆粕18%、鱼粉15%、低聚糖5%、盐1%、磷酸二氢钙1%、维生素和微量元素2%。
四、注意事项1.不要滥用添加剂,特别是抗生素等药物。
2.喂食时要注意定时定量。
3.要确保饮用水的质量。
总之,饲料配方的科学合理性,在于选择适合自家猪的饲料原料,保证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这是养猪者需要重视的问题。
各种猪饲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一、教槽料使用方法:1.从仔猪出生7天到断奶后14天(体重10公斤)左右使用。
2.产后7-14天,每天投几颗或少量进行诱食,14天至断奶前投喂4-5次/天,少喂勤添,有效保证仔猪开食教槽成功,断奶后10-14天逐渐过渡到保育料。
3.教槽期间的建议:A.补铁和打保健针时可灌喂几粒颗粒料。
B.调成糊状后涂在母猪奶头上,让仔猪吃奶时将料吃到下去。
C.按水料4:1的比例调成加水灌服。
D.先给仔猪补少许颗粒料,稍停一段时间后再吃母乳。
4.教槽诱食时,可采用湿拌料到发觉干料的过渡方法。
注意事项:1.开封后,要及时扎紧袋口,防止吸潮而变质,并尽快用完,以保证猪群爽口吃到新鲜的教槽料。
2.保持良好料槽和环境卫生,防止饲料遭受。
3.保证仔猪能喝到鲜美、清洁的饮水。
4.少喂勤添,逐渐过渡饲料。
5.注意给仔猪保暖。
二、保育料1.从仔猪断奶后10-14天(体重10公斤)到仔猪双月龄(体重25公斤)左右使用。
2.利韦农槽料过渡到保育料时,按7天逐步过渡的方式,过渡时保育料的配比为1/7,2/7……直至全部换完。
并注意少喂勤添,还要适当的控料。
3.如果是品质良好的保育料,建议自由采食,并保证每天有每次一个小时的空槽时间。
1.保育料若是浓缩料,一定要按厂家建议蜂蜜的配方进行配比。
2.在进行饲料粉碎前会,玉米、豆粕务必粉得很细。
建议用1.2mm 以下的筛子,以便于营养成分的充分吸收。
3.保证原料的品质,防止使用残留物原料。
4.及时清理料槽,保持环境卫生,防止污染饲料。
5.注意猪群的饮水清洁与保温。
三、小、中、大育肥猪料1.小猪料从20-25公斤开始使用,直到50公斤;中猪料从50公斤开始使用并到75公斤;大猪料从75公斤开始使用并到出栏。
2.按推荐的夏季方案或垫状方案,严格配比,不要随心所欲更改厂家提供建议的建议配方。
3.从保育猪过渡到小猪料时要经过5-7天的逐渐过渡,并注意适当控料。
4.建议自由采食,并保证每天有一个小时的空槽时间。
猪饲料青饲料配方猪饲料青饲料配方是指将青饲料作为猪饲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并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科学合理地配制出适合猪饲料的青饲料配方。
青饲料是指新鲜的绿色植物,包括草类、豆科植物和一些蔬菜等,其主要特点是水分含量高、粗纤维含量大、营养丰富。
一、猪饲料青饲料配方的原则:1.合理选择青饲料: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选择含有丰富营养、易消化、不含有害物质的青饲料,如苜蓿、玉米秸秆、青绿牧草等。
2.配料科学搭配:根据青饲料的营养成分和猪的生长阶段,合理搭配其他饲料原料,如谷物、豆粕等,以满足猪的营养需求。
3.加工适度:对于一些粗纤维较高、硬度较大的青饲料,可以进行适度的加工处理,如切碎、破碎等,以提高其消化吸收率。
二、猪饲料青饲料配方的示例:以下是一个适用于生长育肥期猪饲料的青饲料配方示例:1.青饲料:占整个饲料配方的50%~60%苜蓿:30%玉米秸秆:20%青绿牧草:10%2.粗饲料:占整个饲料配方的20%~30%谷物(如玉米):10%豆粕:10%米糠:5%麦麸:5%3.浓缩饲料:占整个饲料配方的10%~20%鱼粉:5%蛋白粉:5%维生素、矿物质添加剂:1%4.其他添加剂:占整个饲料配方的5%~10%盐:1%抗生素:1%酸化剂:1%甜味剂:1%香精:1%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青饲料配方应根据当地青饲料的种类和可得性、猪的饲养条件和需求等因素来确定,并结合饲料的经济效益、生产成本等因素进行调整。
猪饲料青饲料配方的制定需要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进行科学搭配和合理配置,以提供猪所需的营养物质,并保证猪的健康生长和生产性能的发挥。
同时,也需要根据饲料的可得性和经济性进行调整,以提高猪饲养的效益和竞争力。
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制要注意的事项饲料配方设计应注意的因素1使用对象。
在给动物设计饲料配方时首先要考虑使用对象,生猪饲料与肉鸡饲料是不一样的,奶牛饲料和肉羊使用的饲料也是不同的,在给同一种动物设计饲料配方时,还要考虑到每一个生长阶段,甚至一个生长环节都要详细设计,如仔猪生长阶段与育肥阶段、催肥阶段要区分开,怀孕母猪料与断奶母猪料分别设计;奶牛干奶期与泌乳期设计不同的饲料配方等。
2 .动物用途。
不同用途的动物或者畜产品形态对日粮营养水平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产奶动物与产肉动物不一样,瘦肉型猪需要较高水平的蛋白质日粮,而肉脂型需要较高水平的能量日粮;产蛋鸡需要蛋白质含量高的日粮,肉鸡则需要含脂肪较高的饲料;所以在设计日粮配方时要区分开。
3,养分需要。
各类动物养分需要量要参照各自的饲养标准,同时还要考虑到动物的品种、饲养管理条件、环境温度、健康状况等因素,饲养条件好的与饲养管理条件差的饲料转化率、利用率有明显差异;冬季和夏季日粮水平与养分需要不尽相同,必须分别设计配方。
当然,对于国内外最新研究的资料和报告也要及时掌握,并作为参考应用。
4 .原料成分。
原料是影响饲料质量的主要因素,同样的原料不同的产地、不同的土壤、不同的种植加工方式、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环境下,其营养成分也是不一样的,在设计配方时,要考虑到原料来源的稳定性、质量保障性。
5 .原料价格。
设计饲料配方时,要考虑到饲料价格,这关系到养殖成本问题,同样的原料、同样的营养成分、同样的质量,价格低廉作为首选;价格低而质量不稳定不能作为原料配制饲料。
6 .生产因素。
在设计时,要考虑到配合饲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对于营养成分是有一定影响的,如粉碎、加工、配制等过程中对氨基酸的利用率、搅拌均匀度、维生素的效价均有影响。
02设计原则1科学性原则。
饲养标准是对动物实行科学饲养的依据,因此,经济合理的饲料配方必须根据饲养标准所规定的营养物质需要量的指标进行设计。
在选用的饲养标准基础上,可根据饲养实践中动物生长或生产性能等标准所规定的营养物质需要量的指标进行设计。
怎么自己配制猪饲料自配猪饲料配方有些养猪人觉得日常饲料成本过高或者无法满足未能的猪的日常需求的会自己配置猪饲料,老道的养猪人配制的猪饲料的真就是,效果好,那么怎么自己配制猪饲料?自配猪饲料配方。
猪户们如果自己想配制一些猪饲料配方的话,也不是不可以的。
但在配制过程中应注意配制以下几点:一、要结合猪的营养可能需要进行配制:一般养殖户喂猪主要是喂一些蛋白质料、矿物质料(含钙磷盐和各种微量元素)、抗病促长剂不足或未添加;其次是舍不得喂精料,或投喂量较少,因此生猪生长缓慢,自然总之也就错过了生猪生长的黄金期,经济效益不好。
二、原料:选择原料时应注意,不仅要猪喜欢吃,还要有营养,同时又能烹制出泡制符合标准的配合料。
特别注意另外还要注意原料种类的多样性。
不好吃的,可斯尼胡调味剂进行调制。
三、添加微量元素:在微量元素方面,建议添加一些碘、硒、铜、铁、锌、锰等。
以50~100斤重的猪为标准,每公斤配合料中要加铜4.36毫克、碘0.14毫克、硒0.26毫克、铁60毫克、锌110毫克、锰2.18毫克,用相应的原料添加就填入可以了。
四、调制要合理:像麸皮、鱼粉、糟糠、骨粉等粉状原料外,豆类、玉米、稻谷等原料应对其进行毁掉。
另外生大豆是不能直接给猪煮的,必需煮熟或所需炒熟后才能给猪吃。
五、饲料多样合理:咱们短文之前的文章里经常写道青饲料,因为在猪饲料配方中,青饲料是不可缺少一些则的一部分。
青饲料的特点是含水多、适口性好、好消化,并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
因此在配制猪饲料时,应青、粗、精饲料合理搭配,以需要满足生猪生长的营养需要有。
怎么自己配制猪饲料?自配猪饲料配方按照上述原则,下面再给大家两个自制的猪饲料配方:一、20~60公斤生猪的饲料配方:麦麸15%、磷酸氢钙1.5%、优质鱼粉2%、石粉0.23%、玉米53%、豆粕16%、细米糠10%、盐0.19%、添加剂2.08%。
二、60~90公斤生猪的饲料配方:鱼粉1%、豆粕12%、磷酸氢钙1%、稻谷9%、石粉0.4%、玉米54%、麦麸20%、盐0.24%、添加剂2.36%。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一、引言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使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营养和保障,从而达到快速增重和高品质的目标。
本文将从饲料、环境、疾病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二、饲料管理1. 配方饲料配方饲料是指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的营养需求,科学地配制出适量、合理搭配的饲料。
在配制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选择不同品种的玉米和豆粕;(2)添加合适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3)控制好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以保证能够被猪消化吸收。
2. 非配方饲料非配方饲料包括剩余物、垃圾食品等。
这些食物虽然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也有一定危害。
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控制好非配方饲料的比例,不宜超过总饲料的10%;(2)严格控制非配方饲料的质量,避免出现不卫生、变质等问题;(3)不要给猪吃有毒有害物质。
三、环境管理1. 温度猪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窄,一般在15℃-25℃之间。
在冬季需要加强保温措施,在夏季则需要降温。
为了保持合适的温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装保温材料;(2)安装通风设备;(3)喷洒水雾等。
2. 空气质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氨等物质会对猪造成危害。
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通风换气;(2)保持空气流通;(3)定期清理猪舍内部。
四、疾病防治1. 疫苗接种在育肥猪饲养管理中,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具体接种时间和方法应根据不同疫苗的说明书进行。
2. 疾病监测定期对育肥猪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疾病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
3. 环境卫生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手段。
在饲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定期清理消毒;(2)避免污水积聚;(3)保持干净卫生。
五、结语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管理。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饲料、加强环境管理、做好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工作,才能够使育肥过程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
猪饲料配方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配方设计是饲料生产的核心技术,也是动物营养学与饲养有机结合的结晶与媒介。
饲料配方的设计水平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和形象,甚至关系到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饲料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设计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不仅需要在微观、谨慎考虑养殖动物的营养需要、安全卫生,而且从宏观上还要考虑该地区乃至国家整体的饲料资源耗竭与不可逆转性的预防等生态效益问题。
因此,只有把饲料配方的目标放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结合点上,充分考虑品种、性别、日龄、体重、饲喂条件、饲喂方式等影响饲粮配制效果的因素,才能设计出具有合理利用同种饲料资源、提高产品质量、降低饲养成本的高质量饲料配方。
为此,本文就猪饲料配方设汁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一简述,仅供参考。
一、注意灵活应用饲养标准,科学确定饲料配方的营养标准饲养标准是指一定品种的健康畜禽在适宜的条件下,达到最优生产性能时,营养的最低需要量。
它是对一定时期动物营养科研成果和畜牧业发展水平的总结,是配方设计的主要依据。
但由于试验畜禽的品种、供试饲料品质、试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导致饲养标准存在着明显的时间滞后性、静态性、地区性和最佳生产性能而非最佳经济效益的不足,加之由于各国和各地的饲养环境、条件、动物的品种、生产水平的差异,决定着饲养标准也只能是相对合理。
如1987年我国瘦肉型猪营养标准规定仔猪赖氨酸/消化能的比0.5,1998美国NRE为0.81。
以赖氨酸为100%,中国和美国标准分别为:蛋+胱氨酸65%、57%,苏氨酸98%、65%,色氨酸25%、I8%,两个标准相差很太。
同时,配方中的营养指标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如蛋白质指标从粗蛋白质含量演变为可消化蛋白质、氨基酸、可利用氨基酸、乃至真可利用氨基酸等深层次的内在质量。
在矿物质微量元素方面,不仅要满足安全用量,同时还需要充分调配不同元素之间的拮抗规律;对一些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抗营养因子的原料,还必须考虑其加工工艺对营养物质的破坏、毒素的残留等因素。
因此,在饲料配方设计时不能生搬硬套饲养标准,要在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内,根据不同的饲喂对象,以动物实验的结果为依据,从以下四个方面灵活应用饲养标准:1.不同的品种(基因型)选用不同的营养水平。
猪的遗传基础,饲粮的养分含量和各养分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猪与饲粮因素的互作效应,都会对饲粮营养物质的利用产生影响。
脂肪型、瘦肉型与兼用型猪之间对饲粮的干物质、能量和蛋白质消化率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己是不争的实事。
一般认为,在相同的条件下,瘦肉型猪较肉脂型猪需要更多的蛋白质,三元杂交瘦肉型比二元杂交瘦肉型猪又需要更多的蛋白质。
因此,配制猪的饲粮时,不仅要根据不同经济类型猪的饲养标准和所提供的饲料养分,而且要根据不同品种特有的生物特点、生产方向及生产性能,并参考形成该品种所提供的营养条件的历史,综合考虑不同品种的特性和饲粮原料的组成情况,对猪体和饲粮之间营养物质转化的数量关系、以及可能发生的变化作出估计后,科学地设计配方中养分的含量,使饲料所含养分得以更加充分利用。
2。
不同生产阶段选用不同的营养水平。
猪在不同的生理阶段,对养分的需要量各有差异。
虽然猪的饲养标准中已规定出各种猪的营养需要量,是配方设计的依据,但在配方设计时,既要在充分考虑到不同生理阶段的特殊养分需要,进行科学的阶段性配方,又一定要注意配合后饲料的适口性、体积和消化率等因素,以达到既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又充分发挥猪的生产性能的效果。
如早期断奶仔猪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发育迅速、饲料利用率高的生理特点,但也处于消化器管容积小、消化机能不健全等特点,在配方设计时,既要考虑其营养需要,又要注意饲料的消化率、适口性、体积等因素。
3、不同性别采用不同的营养水平。
据美图NCR-4I猪营养委员会进行的一项包括九个试验站的综合研究阉公猪和小母猪的蛋白质需要量的结果表明,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从13%o提高到16%,并不影响公猪增重和饲料利用率,胴体成份也未变化;而小母猪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从13%提高到16%,增重和饲料利用率都有所提高,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呈线性下降。
他们得出结论认为,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最小为16%,小母猪的各辞生产性能达到最佳水平,而阉公猪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为13%~14%时,即可达最佳水平。
4。
不同的季节选用不同的营养水平。
据报道,温度每升高1度的热应激,猪每天采食量下降约40克:若环境温度超出最佳温度5~10℃,则每天采食量将下降20O~400克。
由于采食量的减少,导致营养不良,改变生化作用,使酶的活性和代谢过程发生紊乱,而影响了生产性能的表现。
为此,不同的季节,应配制营养浓度不同的日粮,以满足其生理需要。
对于炎热的夏季,为保证猪的营养需要,应注意调整饲料配方,增加营养浓度,特别是提高日粮中油脂、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降低饲料的单位体积,并适当添加KCL、NaHCO3等电解质,以保证养分的供给,减缓其生产性能的下降。
二、注意饲料原料的质量和可利用性饲料产品质量的优劣,除决定于配制技术外,还决定于饲料原料的质量。
为此,要设计配制高质量的饲料配方。
在选用饲料原料时要注意下列问题:l。
原料的营养含量。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土壤类型繁多,气候差异较大,即使是同一种饲料,由于产地、品种、加工方法和质量等级不同,其营养成份含量也有差异。
如同是玉米,产地、品种、等级不同,它们中的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的含量也千差万别。
要选用效价高、稳定性好、剂型符合配合饲料生产要求的产品使用,因此,配方设汁时一定注意原料的养分含量的取值,尽量让原料的营养含量取值相对合理或接近,使配制的饲料达到既能充分满是猪的生理需要,又能生产出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同时也不浪费饲料原料的要求。
2、饲料原料的消化率与体积。
曲于饲料原料种类、来源、加工方法等属性不同,总营养成分中能被动物消化利用的程度差异较大。
同时,日粮的体积也要合适,过大不仅使消化道负担加重,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而且由于体积过大,导致猪食后的营养不足,影响生长发育。
尤其是在选用低成本的原料进行营养替代时,更要注意不同营养物质的适宜比例与消化率等因素,不能只顾营养物质含量的平衡而进行替代,而忽视了替代物的体积与消化率。
因此,选用原料设计配方时,要注意饲料的消化率和体积,做到配方营养平衡、消化率高和体积又适中,以使所配饲料能达到预期效果。
3、原料的适口性。
猪采食量的多少,主要受猪的体重、性别和健康状态、环境温度和饲料品质与养分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而对于健康猪群,饲料的适口性则是决定猪采食量多少的主因。
因此,在考虑饲料的营养价值、消化率、价格因素的基础上,要尽量选用适口性好的饲料原料,以保证所配饲料能使猪足量采食。
4、原料营养成份之间适宜配比。
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两个方面。
具有协同作用就能使饲料营养的利用率提高,改善饲料报酬,降低饲养成本。
不合理的配比或具有拮抗作用,就会降低使用效果,甚至产生副作用。
有条件的企业最好能进行试验研究或根据积累的饲养经验修订配方设计标准。
5、饲料原料的可利用性。
配方设计应从经济、实用的原则出发,尽可能考虑利用当地便于采购的饲料原料,找出最佳替代原料,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佳分配和多种物质的互补作用。
三、应用先进技术,优化配方成本设计优化配方成本设计,就是根据可供选用的饲料原料的种类、数量、价格以及原料的质量,在遵循饲养标准和保证产品质量的条件下,应用先进技术,进行最佳配方的比例筛选,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料的使用效果,达到最低成本饲料配方设计的总目标。
因此,在遵循日粮中粗蛋白、氨基酸、电解质、钙磷和脂肪酸平衡的原则下,目前,可应用于饲料配方中较成熟的先进技术主要有以下几项:l、以理想蛋白质模式理论为基础设计配方。
理想蛋白质模式理论是对蛋白质的氨基酸营养价值和动物对氨基酸需要量两方面研究的结晶。
以理想蛋白质模式为基础,补充合成氨基酸进行日粮配方设计,在不影响猪的生产性能的同时,可节省天然蛋白质饲料资源,减少粪尿中氨的排泄量,减轻集约化畜牧业生产对环境的氨污染问题,据报道,在不影响猪的生产性能的前提下,日粮中添加赖氨酸,可使断奶仔猪(10~20千克)日粮蛋白质水平从18%降低到16%,再添加色氨酸,可进一步从16%下降到14%。
生长猪(20~50kg)日粮蛋白水平16%降到14%和14%下降到12%;粗蛋白为10%的育肥猪日粮中添加赖氨酸和色氨酸后,生长效果与粗蛋白为13%的田粮没有差异。
2、组合应用非营养性添加剂。
众多试验与应用效果证实,益生素、酶制剂、酸化剂、低聚糖、抗生素等饲料添加剂,不仅单独添加对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有良好的作用,而且它们之间科学组合使用具有加性效果,是目前国内外提高养殖经济效益采用的一种有效、经济和简捷的途径。
据报道,在28日龄断奶猪基础口粮加0.15%的酸化剂和0.1%的酶制剂,可提高日增重18.61%,饲料利用率提高13.5%,腹泻率降低28.58个百分点,降低料肉比10.9%。
3、应用小肽的营养理论指导饲料配方。
传统的观点一直认为动物采食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蛋白酶和肽酶的作用下降解为游离氨基酸后才能被动物直接吸收利用。
但在许多的试验中,人们发现动物对饲料各种氨基酸的利用程度不完全受单一限制氨基酸水平的影响,按照蛋白质降解为游离氨基酸的理论使氨基酸纯合日粮或低蛋白平衡氨基酸日粮,动物并不能达到最佳生产性能。
随着人们对蛋白质消化吸收及其代谢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蛋白质降解产生的小肽(二肽、三肽)和游离氨基酸一样也能够被吸收,而且小肽比游离氨基酸具有吸收速度快、耗能低、吸收率高等优势。
据报道,在仔猪饲粮中添加富肽制剂,可使饲料转化率提高1l.06%,提减仔猪重12.93%,腹泻率降低60%,经济效益提高15.63%。
4、应用配方软件技术提高配方设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计算机配方软件技术由初等代数上升为高等教学,主要是应用运筹学的各种规划方法,使配方设计由单纯的配合走向配合与筛选结合,能够较全面地考虑营养、成本和效益,克服了手工配方的缺点,为配方调整、经济分析和采购决策提供大量的参考信息,大大提高配方设计效率,实现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四、注意正确限制配方中养分的最低限量与最小超量按照饲养标准中规定的猪营养需要量平均值的最低需要量设计配方,由于原料的质量差异和加工方面的因素,产品中的某些养分指标不一定能够满足猪的实际需要量和配合饲料质量标准中规定的营养指标的最低保证值,必须超量添加一部份来满足猪的实际营养需要和饲料质量标准中规定的要求,这个超量称之为最小超量。
它是根据原料的质量情况和加工因素,是产品营养指标的实测值与饲料质量标准中营养指标的最低保证值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