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式分解复习课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97.95 KB
- 文档页数:3
因式分解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理解好因式分解的概念并能正确判别2、会用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来分解因式教学重点:熟练运用三种方法来进行因式分解教学难点:因式分解三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学过程:导入:1. 计算: 22465-5352. 已知a+b=3,a-b=2,求22b -a 的值.一、知识回顾1、什么叫做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1.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是( ) 222222.(3)(3)9.45(2)9.45(4) 5.44(2)A a a a B a a a C a a a a D a a a +-=---=----=---+=-2.下列多项式能分解因式的( )22222222. .. .A a b B a b C a a b b D a b+-+-+-- 2、因式分解的方法(1)提取公因式法: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到括号外面,将多项式写成乘积的形式。
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练习:1、把多项式m2(a -2)+m(2-a)分解因式等于( )A .(a -2)(m2+m)B .(a -2)(m2-m)C .m(a -2)(m -1)D .m(a -2)(m+1)2、把下列多项式分解因式(1)(2)(3)()yx y x m +--2222axy y x a -c ab ab abc 249714+--公式法:利用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将多项式因式分解的方法。
练习:1、分解因式 9-x 2=__________。
2、分解因式 4x 4-x 2+ =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解因式 49y x 14-y x 2+++)()( =_____________。
牛刀小试:把下列各多项式因式分解:总结经验:分解因式三步曲先看有无公因式,再看能否套公式,因式分解要彻底.164)1(2-x 42242)2(b b a a +-22)(4)(9)3(b a b a --+。
因式分解教案5篇2023因式分解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会用平方差分解因式;知道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是首先考虑的方法,再考虑用平方差分解因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平方差特点的辨析,培育观看、分析力量,训练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逆用乘法公式的过程中,培育逆向思维力量,在分解因式时了解换元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教学难点】敏捷运用公式法或已经学过的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正确推断因式分解的彻底性。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假如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大家知道因式分解与多项式乘法是互逆关系,能否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呢?大家先观看下列式子:(1)(x+5)(x-5)=,(2)(3x+y)(3x-y)=,(3)(1+3a)(1-13a)=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二)探究新知同学独立思索或者与同桌争论。
引导同学得出:①有两项组成,②两项的符号相反,③两项都可以写成数或式的平方的形式。
提问1:能否用语言以及数学公式将其特征表述出来? 2023因式分解教案(篇2)【教学目标】1、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意义;2、熟悉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相反变形,并会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因式分解的概念,难点是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教学过程】㈠、情境导入看谁算得快:(抢答)(1)若a=101,b=99,则a2-b2=___________;(2)若a=99,b=-1,则a2-2ab+b2=____________;(3)若x=-3,则20x2+60x=____________。
㈡、探究新知1、请每题答得最快的同学谈思路,得出最佳解题方法。
因式分解教案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因式分解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因式分解教案篇1知识点:因式分解定义,提取公因式、应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十字相乘法、求根)、因式分解一般步骤。
教学目标: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等因式分解方法,掌握利用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分解二次二项式的方法,能把简单多项式分解因式。
考查重难点与常见题型:考查因式分解能力,在中考试题中,因式分解出现的频率很高。
重点考查的分式提取公因式、应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及它们的综合运用。
习题类型以填空题为多,也有选择题和解答题。
教学过程:因式分解知识点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
分解因式要进行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分解因式的常用方法有:(1)提公因式法如多项式其中m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m既可以是一个单项式,也可以是一个多项式。
(2)运用公式法,即用写出结果。
(3)十字相乘法对于二次项系数为l的二次三项式寻找满足ab=q,a+b=p的a,b,如有,则对于一般的二次三项式寻找满足a1a2=a,c1c2=c,a1c2+a2c1=b的a1,a2,c1,c2,如有,则(4)分组分解法:把各项适当分组,先使分解因式能分组进行,再使分解因式在各组之间进行。
分组时要用到添括号: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5)求根公式法:如果有两个根X1,X2,那么2、教学实例:学案示例3、课堂练习:学案作业4、课堂:5、板书:6、课堂作业:学案作业7、教学反思:因式分解教案篇2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整式的乘法”是整式的加减的后续学习从幂的运算到各种整式的乘法,整章教材都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依据原有的知识基础,或运用乘法的各种运算规律,或借助直观而又形象的图形面积,得到各种运算的基本法则、两个主要的乘法公式及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学生自己对知识内容的探索、认识与体验,完全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利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时,注意把握多项式的特点,对比乘法公式乘积结果的形式,选择正确的分解方法。
The time wasted casually can never be won back.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2021年因式分解教案三篇因式分解教案篇1学习目标1、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以及它与正式乘法的关系。
2、能确定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会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学习重点:能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学习难点:确定因式的公因式。
学习关键,在确定多项式各项公因式时,应抓住各项的公因式来提公因式。
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计算(1)、n(n+1)(n-1)(2)、(a+1)(a-2)(3)、m(a+b)(4)、2ab(x-2y+1)二、自主学习1、阅读课文P72-73的内容,并回答问题:(1)知识点一: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__________的形式叫做____________,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__________。
(2)、知识点二:由m(a+b+c)=ma+mb+mc可得ma+mb+mc=m(a+b+c)我们来分析一下多项式ma+mb+mc的特点;它的每一项都含有一个相同的因式m,m叫做各项的_________。
如果把这个_________提到括号外面,这样ma+mb+mc就分解成两个因式的积m(a+b+c),即ma+mb+mc=m(a+b+c)。
这种________的方法叫做________。
2、练一练。
P73练习第1题。
三、合作探究1、(1)m(a-b)=ma-mb(2)a(x-y+2)=ax-ay+2a,由上可知,整式乘法是一种变形,左边是几个整式乘积形式,右边是一个多项式。
、2、(1)ma-mb=m(a-b)(2)ax-ay+2a=a(x-y+2),由此可知,因式分解也是一种变形,左边是_____________,右边是_____________。
3、下列是由左到右的变形,哪些属于整式乘法,哪些属于因式分解?(1)(a+b)(a-b)=a-b(2)a+2ab+b=(a+b)(3)-6x3+18x2-12x=-16(x2-3x+2)(4)(x-1)(x+1)=x2-14、准确地确定公因式时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关键,确定公因式可分两步进行:(1)确定公因式的数字因数,当各项系数都是整数时,他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公因式的数字因数。
因式分解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本文为您精心整理了8篇《因式分解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本文将不胜荣幸。
因式分解教案篇一课型复习课教法讲练结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育)1、了解分解因式的意义,会用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分解因式(指数是正整数)。
2、通过乘法公式,的逆向变形,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教学难点根据题目的形式和特征恰当选择方法进行分解,以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教学媒体学案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一):【知识梳理】1、分解因式:把一个多项式化成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2、分解困式的方法:⑴提公团式法: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⑴运用公式法: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3、分解因式的步骤:(1)分解因式时,首先考虑是否有公因式,如果有公因式,一定先提取公团式,然后再考虑是否能用公式法分解。
(2)在用公式时,若是两项,可考虑用平方差公式;若是三项,可考虑用完全平方公式;若是三项以上,可先进行适当的分组,然后分解因式。
4、分解因式时常见的思维误区:提公因式时,其公因式应找字母指数最低的,而不是以首项为准。
若有一项被全部提出,括号内的项1易漏掉。
分解不彻底,如保留中括号形式,还能继续分解等(二):【课前练习】1、下列各组多项式中没有公因式的是( )A.3x-2与6x2-4xB.3(a-b)2与11(b-a)3C.mxmy与nynxD.aba c与abbc2、下列各题中,分解因式错误的是( )3、列多项式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是()4、分解因式:x2+2xy+y2-4 =_____5、分解因式:(1) ;(2);(3) ;(4);(5)以上三题用了公式二:【经典考题剖析】1、分解因式:(1);(2) ;(3) ;(4)分析:①因式分解时,无论有几项,首先考虑提取公因式。
因式分解教案6篇因式分解教案篇1教学目标:运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能说出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会用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分解因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联想能力,进一步了解换元的思想方法.并能说出提公因式在这类因式分解中的作用,能灵活应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以及因式分解的标准.教学重点和难点:1.平方差公式;2.完全平方公式;3.灵活运用3种方法.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得到新知观察下列多项式:x24和y225学生思考,教师总结:(1)它们有两项,且都是两个数的平方差;(2)会联想到平方差公式.公式逆向:a2b2=(a+b)(ab)如果多项式是两数差的形式,并且这两个数又都可以写成平方的形式,那么这个多项式可以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二、运用公式例1:填空①4a2=()2②b2=()2③0.16a4=()2④1.21a2b2=()2⑤2x4=()2⑥5x4y2=()2解答:①4a2=(2a)2;②b2=(b)2③0.16a4=(0.4a2)2④1.21a2b2=(1.1ab)2⑤2x4=(x2)2⑥5x4y2=(x2y)2例2:下列多项式能否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①1.21a2+0.01b2②4a2+625b2③16x549y4④4x236y2解答:①1.21a2+0.01b2能用②4a2+625b2不能用③16x549y4不能用④4x236y2不能用因式分解教案篇2知识点:因式分解定义,提取公因式、应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十字相乘法、求根)、因式分解一般步骤。
教学目标: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等因式分解方法,掌握利用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分解二次二项式的方法,能把简单多项式分解因式。
考查重难点与常见题型:考查因式分解能力,在中考试题中,因式分解出现的频率很高。
重点考查的分式提取公因式、应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及它们的综合运用。
习题类型以填空题为多,也有选择题和解答题。
因式分解教案4篇因式分解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以及它与整式乘法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分解因数到分解因式的类比过程,掌握因式分解的概念,感受因式分解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因式分解的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培养积极的进取意识,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含义与价值.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感受其作用.2.难点: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之间的关系.3.关键:通过分解因数引入到分解因式,并进行类比,加深理解.教学方法采用“激趣导学”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请同学们探究下面的2个问题:问题1:720能被哪些数整除?谈谈你的想法.问题2:当a=102,b=98时,求a2-b2的值.二、丰富联想,展示思维探索:你会做下面的填空吗?1.ma+mb+mc=()();2.2-4=()();3.2-2y+y2=()2.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分解因式.三、小组活动,共同探究(1)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为因式分解:①(+1)(-1)=2-1;②a2-1+b2=(a+1)(a-1)+b2;③7-7=7(-1).(2)在下列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项,使等式成立.①92(______)+y2=(3+y)(_______);②2-4y+(_______)=(-_______)2.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课本练习.计算:993-99能被100整除吗?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由学生自己进行小结,教师提出如下纲目:1.什么叫因式分解?2.因式分解与整式运算有何区别?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选用补充作业.板书设计15.4.1 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例:练习:15.4.2 提公因式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确定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会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多项式各项公因式的过程,依据数学化归思想方法进行因式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类比以及化归的思想,增进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主动积极地积累确定公因式的初步经验,体会其应用价值.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掌握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2.难点:正确地确定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3.关键:提公因式法关键是如何找公因式.方法是:一看系数、二看字母.•公因式的系数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相同的字母,并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最低次幂.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是因式分解,为什么?(1)22+4=2(2+2);(2)2t2-3t+1= (2t3-3t2+t);(3)2+4y-y2=(+4y)-y2;(4)m(+y)=m+my;(5)2-2y+y2=(-y)2.问题:1.多项式mn+mb中各项含有相同因式吗?2.多项式42-和y2-yz-y呢?请将上述多项式分别写成两个因式的乘积的形式,并说明理由.我们把多项式中各项都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如在mn+mb中的公因式式是m,在42-中的公因式是,在y2-yz-y中的公因式是y.概念: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二、小组合作,探究方法多项式42-86,16a3b2-4a3b2-8ab4各项的公因式是什么?提公因式的方法是先确定各项的公因式再将多项式除以这个公因式得到另一个因式,找公因式一看系数、二看字母,公因式的系数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相同的字母,并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最低次幂.三、范例学习,应用所学把-42yz-12y2z+4yz分解因式.解:-42yz-12y2z+4yz=-(42yz+12y2z-4yz)=-4yz(+3y-1)分解因式,3a2(-y)3-4b2(y-)2观察所给多项式可以找出公因式(y-)2或(-y)2,于是有两种变形,(-y)3=-(y-)3和(-y)2=(y-)2,从而得到下面两种分解方法.解法1:3a2(-y)3-4b2(y-)2=-3a2(y-)3-4b2(y-)2=-[(y-)23a2(y-)+4b2(y-)2]=-(y-)2 [3a2(y-)+4b2]=-(y-)2(3a2y-3a2+4b2)解法2:3a2(-y)3-4b2(y-)2=(-y)23a2(-y)-4b2(-y)2=(-y)2 [3a2(-y)-4b2]=(-y)2(3a2-3a2y-4b2)用简便的方法计算:0.84×12+12×0.6-0.44×12.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怎样计算更为简便.解:0.84×12+12×0.6-0.44×12=12×(0.84+0.6-0.44)=12×1=12.在学生完全例3之后,指出例3是因式分解在计算中的应用,提出比较例1,例2,例3的公因式有什么不同?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课本P167练习第1、2、3题.利用提公因式法计算:0.582×8.69+1.236×8.69+2.478×8.69+5.704×8.69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1.利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关键是找准最大公因式.•在找最大公因式时应注意:(1)系数要找最大公约数;(2)字母要找各项都有的;(3)指数要找最低次幂.2.因式分解应注意分解彻底,也就是说,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课本P170习题15.4第1、4(1)、6题.板书设计15.4.2 提公因式法1、提公因式法例:练习:15.4.3 公式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应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发展学生推理能力.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感受数学知识的完整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互动交流的习惯,体会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2.难点:领会因式分解的解题步骤和分解因式的彻底性.3.关键:应用逆向思维的方向,演绎出平方差公式,•对公式的应用首先要注意其特征,其次要做好式的变形,把问题转化成能够应用公式的方面上来.教学方法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推进自己的思维.教学过程一、观察探讨,体验新知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式.(1)(a+5)(a-5);(2)(4m+3n)(4m-3n).动笔计算出上面的两道题,并踊跃上台板演.(1)(a+5)(a-5)=a2-52=a2-25;(2)(4m+3n)(4m-3n)=(4m)2-(3n)2=16m2-9n2.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两道题目,并运用数学“互逆”的思想,寻找因式分解的规律.1.分解因式:a2-25; 2.分解因式16m2-9n.从逆向思维入手,很快得到下面答案:(1)a2-25=a2-52=(a+5)(a-5).(2)16m2-9n2=(4m)2-(3n)2=(4m+3n)(4m-3n).引导学生完成a2-b2=(a+b)(a-b)的同时,导出课题: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平方差公式:a2-b2=(a+b)(a-b).评析:平方差公式中的字母a、b,教学中还要强调一下,可以表示数、含字母的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投影显示或板书)(1)2-9y2;(2)164-y4;(3)12a22-27b2y2;(4)(+2y)2-(-3y)2;(5)m2(16-y)+n2(y-16).在观察中发现1~5题均满足平方差公式的特征,可以使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启发学生从平方差公式的角度进行因式分解,请5位学生上讲台板演.分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解:(1)2-9y2=(+3y)(-3y);(2)164-y4=(42+y2)(42-y2)=(42+y2)(2+y)(2-y);(3)12a22-27b2y2=3(4a22-9b2y2)=3(2a+3by)(2a-3by);(4)(+2y)2-(-3y)2=[(+2y)+(-3y)][(+2y)-(-3y)] =5y (2-y);(5)m2(16-y)+n2(y-16)=(16-y)(m2-n2)=(16-y)(m+n)(m-n).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课本P168练习第1、2题.1.求证:当n是正整数时,n3-n的值一定是6的倍数.2.试证两个连续偶数的平方差能被一个奇数整除.连续偶数的平方差能被一个奇数整除.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首先应注意每个公式的特征.分析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然后再确定公式.如果多项式是二项式,通常考虑应用平方差公式;如果多项式中有公因式可提,应先提取公因式,而且还要“提”得彻底,最后应注意两点:一是每个因式要化简,二是分解因式时,每个因式都要分解彻底.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课本P171习题15.4第2、4(2)、11题.板书设计15.4.3 公式法(一)1、平方差公式:例:a2-b2=(a+b)(a-b)练习:15.4.3 公式法(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领会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方法,发展推理能力.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感受逆向思维的意义,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步骤.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推理能力,体会“化归”与“换元”的思想方法,形成灵活的应用能力.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理解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并学会应用.2.难点:灵活地应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3.关键:应用“化归”、“换元”的思想方法,把问题进行形式上的转化,•达到能应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目的.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方法,在教师适当指导下完成本节课内容.教学过程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1.分解因式:(1)-92+4y2;(2)(+3y)2-(-3y)2;(3) 2-0.01y2.因式分解教案篇2学习目标: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的过程,能用代数式和文字正确地表述,并会熟练地进行计算。
因式分解教案3篇因式分解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运用因式分解进行简单的多项式除法。
2、会运用因式分解解简单的方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因式分解在多项式除法和解方程两方面的应用。
教学难点:应用因式分解解方程涉及较多的推理过程。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知识回顾(1)因式分解的几种方法:①提取公因式法: ma+mb=m(a+b)②应用平方差公式: = (a+b)(a—b)③应用完全平方公式:a 2ab+b =(ab)(2)课前热身:①分解因式:(x +4) y — 16x y(二)师生互动,讲授新课1、运用因式分解进行多项式除法例1 计算:(1)(2ab —8a b)(4a—b)(2)(4x —9)(3—2x)解:(1)(2ab —8a b)(4a—b) =—2ab(4a—b)(4a—b) =—2ab (2)(4x —9)(3—2x) =(2x+3)(2x—3) [—(2x—3)] =—(2x+3) =—2x—3一个小问题:这里的x能等于3/2吗?为什么?想一想:那么(4x —9)(3—2x)呢?练习:课本P162课内练习合作学习想一想:如果已知()()=0 ,那么这两个括号内应填入怎样的数或代数式子才能够满足条件呢?(让学生自己思考、相互之间讨论!)事实上,若AB=0 ,则有下面的结论:(1)A 和B同时都为零,即A=0,且B=0(2)A和B中有一个为零,即A=0,或B=0试一试:你能运用上面的结论解方程(2x+1)(3x—2)=0 吗?3、运用因式分解解简单的方程例2 解下列方程:(1) 2x +x=0 (2)(2x—1) =(x+2)解:x(x+1)=0 解:(2x—1)—(x+2) =0则x=0,或2x+1=0 (3x+1)(x—3)=0原方程的根是x1=0,x2= 则3x+1=0,或x—3=0 原方程的根是x1= ,x2=3注: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根,当方程的根多于一个时,常用带足标的字母表示,比如:x1 ,x2等练习:课本P162课内练习2做一做!对于方程:x+2=(x+2),你是如何解该方程的,方程左右两边能同时除以(x+2)吗?为什么?教师总结:运用因式分解解方程的基本步骤(1)如果方程的右边是零,那么把左边分解因式,转化为解若干个一元一次方程;(2)如果方程的两边都不是零,那么应该先移项,把方程的右边化为零以后再进行解方程;遇到方程两边有公因式,同样需要先进行移项使右边化为零,切忌两边同时除以公因式!4、知识延伸解方程:(x +4)—16x =0解:将原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得(x +4)—(4x) =0(x +4+4x)(x +4—4x)=0(x +4x+4)(x —4x+4)=0 (x+2)(x—2) =0接着继续解方程,5、练一练①已知 a、b、c为三角形的三边,试判断 a —2ab+b —c 大于零?小于零?等于零?解: a —2ab+b —c =(a—b)—c =(a—b+c)(a—b—c)∵ a、b、c为三角形的三边 a+c ﹥b a ﹤b+c a—b+c﹥0 a—b—c ﹤0即:(a—b+c)(a—b—c)﹤0 ,因此 a —2ab+b —c 小于零。
因式分解复习教学设计第一篇:因式分解复习教学设计《因式分解复习》教学设计抚顺市第二十六中学柴春杨因式分解是代数式的一种重要恒等变形,它是学习分式的基础,又在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和函数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课是在学完因式分解新课后安排的一节复习课,因为之前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整式的四则运算基础不过关,搞不清因式分解与多项式的逆变形,混淆公式,分解不彻底等。
教学目标:1.能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并能正确判别,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及一般步骤。
2.学会逆向思维,渗透化归的思想方法.通过“彻底分解”养成细心观察、缜密思考、综合分析的能力。
3.通过因式分解的学习,使学生体会数学美,根据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团队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两种方法来进行因式分解。
教学难点:因式分解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一.课前展示:(教师寄语:温故而知新,复习后再做题!)下列代数式的变形当中哪些是因式分解,哪些不是.A.6x2y=3xy·2xB.a2-b2+1=(a+b)(a-b)+1C.-m2-mn=-m(m+n)D.(x+3)(x -3)= x2-91E.a+1=a(1+)a设计意图:(1)弄清因式分解的对象和结果。
(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变形.(3)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因此可以用整式乘法来检验.解题密码:因式分解是把一个________化成几个__________的形式二.激趣导入:司马光砸缸:当小孩掉入缸里时,其他小朋友想的是如何捞人,而司马光想的却是砸缸,使水流出,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在我们数学中也经常用到:比如因式分解和整式的乘法。
设计意图: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并知道了因式分解和整式的乘法的这种互逆关系。
三.探究新知1.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公因式的概念和找公因式的方法多项式中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因式,称之为公因式.温馨提示:一看系数,找_______________ 二看字母,找________________ 三看指数,找________________(教师寄语:勤思考,善动脑,天天会进步!)展示汇报:先找出下列各多项式中的公因式,(再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1)8x+64(2)12m2n3-3n2m3(3)p(a2+b2)-q(a2+b2)(4)2a(y-z)-3b(z-y)(5)-24x3-12x2 +28x(6)4p(1-q)3+2(q-1)2设计意图:设置问题串,分散难点,小组合作,交流解题思路,带动学困生,小组之间矫正互批。
因式分解复习课教学设计
大邑外国语学校晏春霞
中考目标:因式分解是代数的重要内容,它是整式乘法的逆变形,在通分、约分、解方程以及三角函数等恒等变形中有直接应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四种基本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教学过程:
一、中考知识梳理:
1、什么叫做因式分解:
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恒等变形) 2、分解因式的基本方法:
(1)、提(提取公因式法);(2)、用(运用公式法、十字相乘法);
(3)、分组(分组分解法)
二、中考题型例析:
1、因式分解的识别
下列各式由左边到右边的恒等变形中,是分解因式的是( )
①(x+y)(x-y)= (x-y)(x+y)
②a(x+y)=ax+ay
③x2-4x+4=x(x-4)+4
④x2-4=(x+2)(x-2)
⑤x2-x+=x2(1-)
2、灵活进行因式分解
题型一:直接提公因式
(1) -12x3z+18x4y (2) 3x(a-b)+2y(b-a)
题型二:直接用公式
(1)x2-9y2 (2)4x2+2x+
题型三:先提公因式再套公式
(1)2x2-8 (2)-a3+a2b-ab2
(3) a2b+2ab+b (4)x4y2-6x2y2-27y2
题型四:先分组再套公式
(1)x2-y2-3x-3y (2)16+8xy-16x2-y2
题型五:把代数式作为一个整体
(1)(a+b)3-4(a+b) (2) (x+y)2-4(x+y-1)
3、因式分解与分式的联系
(1)当x2-4x+1=0时,求-(1+)的值
(2)当x取何值式,分时有意义。
(3)当x取何值式,分时的值为零。
4、因式分解与方程的联系
(1) 解下列方程: x2-4x-12=0
(2)若2x3-x2-5x+k有一个因式x-2,求k的值
三、全国各地中考题型
1、(2012呼和浩特,4,3分)下列各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A. –x2+(–2)2=(x–2)(x+2)
B. x2+2x–1=(x–1)2
C. 4x2–4x+1=(2x–1)2
D. x2–4x=2(x+2)(x–2)
2、(2011江苏省无锡市,3,3ʹ)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A. B.x2+1 C. D.
3、(2012北京,9,4)分解因式:.
4、(2012福州,11,4分,)分解因式:x2-16= .
5、(2011山东省潍坊市,题号13,分值3)分解因式:
6、若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是
7、若9x2+kxy+36y2是完全平方式,则k=
8、当x取何值式,分时的值为零
9、当x取何值式,分时有意义
10、化简(1+)÷
11若x3+5x2+7x+a有一个因式x+1,求a的值
12、已知a,b,c是△ABC的三边的长,且满足:a2+2b2+c2-2b(a+c)=0,试判断此三角形的形状。
13、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4x4-25y2 (2)
(3)81(a-b)2-16(a+b)2 (4)16(b-c)2-a2
(5)(6)
(7)(8)
(9)(10)
(11)(12)
四、反思小结:
(1)、对象: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进行恒等变形;
(2)、方向:因式分解与整式的乘法是互逆的过程,具有方向性;(3)、目标:是要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乘积;
(4)、最终:把一个多项式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