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过程审核计划
- 格式:wps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2
制造过程审核细则(IATF16949-2016)在产品制造过程的每道工序中,必须使所策划的和已落实的过程的技术和人员素质达到要求,加以监控并从经济的角度进行持续改进。
员工素质、过程设备和检测器具的适用与改进、与所生产零件的特性相适应的运输和储存是制造过程审核的重点。
1人员/素质选择具备相应岗位素质的人员,使其保持应有的素质以及进一步培养成具有更高岗位素质的人员,这是管理者的任务。
必须对员工是否具备承担过程任务的素质进行验证。
1.1员工监控产品质量和过程质量情况1.1.1为提高产品质量和过程质量,不断改进,员工应具备质量改进的意识。
1.1.2自检情况。
1.1.3坚持设备点检情况。
1.1.4首件检查和末件检查情况。
1.1.5掌握过程的工艺要求以及理解控制图,达到应知应会要求。
1.1.6零件不能满足要求时的处理是否按有关规定执行。
1.2员工对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的职责和权限1.2.1生产设备和环境应保持整齐和清洁。
1.2.2员工应对生产设备进行日常的维修与保养,出现故障时应及时报修。
1.2.3零件、工装按规定贮存。
1.2.4按时报请对检测、试验设备的检定和校准。
1.3为了完成所交付的任务员工应具备的素质1.3.1操作者应经过培训并持有有效操作证书上岗。
1.3.2员工应熟悉产品技术要求。
1.3.3具有安全生产和生产环境要求的意识。
1.3.4具有特殊工序工艺验证方面的知识。
1.4顶岗人员的配置计划在人员配置计划中要考虑缺勤因素(如病假、休假、培训)。
对顶岗人员也要确保所需的素质。
1.5有效地使用了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方法通过针对性的信息宣传,促进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并以此来提高质量意识。
1.5.1经常发布质量信息,使员工了解质量现状。
(有目标值和实际值)1.5.2产品质量改进的合理化建议和“六小”活动的开展情况。
1.5.3员工参加培训和质量小组的积极性。
1.5.4病假率低。
1.5.5员工对质量改进的效果。
1.5.6员工具有自我评定的意识。
编制人/日期审批人/日期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编号检查项目评分现场记录产品开发(设计)要素1产品开发的策划1.1是否已具有顾客对产品的要求?N/A1.2是否具有产品开发计划,并遵守目标值?N/A1.3是否策划了落实产品开发的资源?N/A1.4是否了解并考虑到了对产品的要求?N/A1.5是否调查了以现有要求为依据的开发可行性?N/A1.6是否已计划/已具备项目开展所需的人员与技术的必备条件?N/A要求2:产品开发的落实2.1是否已进行了设计D-FMEA,并确定了改进措施?N/A2.2设计D-FMEA是否在项目过程中补充更新?已确定的措施是否已落实?N/A2.3是否制订了质量计划?N/A2.4是否已获得各阶段所要求的认可/合格证明?N/A2.5是否已具备所要求的产品开发能力?N/A过程开发要素3:过程开发的策划3.1是否已具有对产品的要求?N/A3.2是否已具有过程开发计划,是否遵守目标值?N/A3.3是否已策划了落实批量生产的资源?N/A3.4是否了解并考虑到了对生产过程的要求?N/A3.5是否已计划/已具备项目开展所需的人员与技术的必要条件?N/A3.6是否已做了过程FMEA,并确定了改进措施?N/A要素4:过程开发的落实4.1过程FMEA是否在项目过程中补充更新?已确定的措施是否已落实?N/A4.2是否制订了质量计划?N/A编号检查项目评分现场记录4.3是否已具备各阶段所要求的认可/合格证明?4.4是否为了进行批量生产认可而进行在批量生产条件下的试生产?4.5生产文件和检验文件是否具备且齐全?4.6是否已具备所要求的批量生产能力?批量生产要素5:供方/原材料5.1是否仅允许已认可的且有质量能力的供方供货?10合格供方名单YC/QR-7.4A-001——南京聚隆5.2是否确保供方所供产品的质量达到供货协议要求?10供应商出货检验报告,我司进料检验报告YC/QR-7.4C-001 5.3是否评价供货实物质量?与要求有偏差时是否采取措施?10进料检验报告YC/QR-7.4C-001、8D分析报告YC/QR-8.5B-002 5.4是否与供方就产品与过程的持续改进商定质量目标,并付诸落实?10供应商供货合格率5.5对已批量供货的产品是否具有所要求的批量生产认可,并落实了所要求的改进10供应商PPAP提交批准细则YC/WI-7.4B-0025.6是否?顾客提供的产品执行了与顾客商定的方法?5.7原材料库存(量)状况是否适合于生产要求?10月盘点表5.8原材料/内部剩余材料是否有合适的进料和贮存方法?10仓库管理制度YC/WI-7.5E-0015.9员工是否具有相应的岗位培训?10有,培训记录表YC/QR-6.2-005要素6:生产分要素6.1:人员/素质6.1.1是否对员工委以监控产品质量/过程质量的职责和权限?10岗位说明书YC/WI-6.2-0016.1.2是否对员工委以负责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的职责和权限?10岗位说明书YC/WI-6.2-0016.1.3员工是否适合于完成所交付的任务并保持其素质10岗位说明书YC/WI-6.2-001,培训记录表YC/QR-6.2-0056.1.4是否有包括顶岗规定的人员配置计划?10人员招聘计划6.1.5是否有效地使用了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方法10绩效考核分要素6.2:生产设备/工装编号检查项目评分现场记录6.2.1生产设备/工装模具是否能保证满足产品特定的质量要求?Y10生产设备/工装模具验证记录表6.2.2在批量生产中使用的检测、试验设备是否能有效地监控质量要求?Y10校准证书6.2.3生产工位、检验工位是否符合要求?Y10区域划分、灯光符合要求6.2.4生产文件和检验文件中是否标出所有的重要技术要求并坚持执行?Y10关键特殊特性6.2.5对产品调整/更换是否有必备的辅助器具?Y10辅助工具6.2.6是否进彳丁批量生产起始认可,并记录调整参数及偏差情况?Y10首检记录表、成型参数记录表6.2.7要求的纠正措施是否按时落实并检查其有效性?Y10有追踪分要素6.3:运输/搬运/贮存/包装6.3.1产品数量/生产批次的大小是否按需求而定?是否有目的地运往下道工序?Y10生产计划YC/QR-7.5A-001、过程流程图YC/QR-7.1A-0306.3.2产品/零件是否按要求/贮存?运输器具/包装方法是否按产品/零件的特性而定?Y10包装储存作业指导书6.3.3废品、返修件和调整件以及车间内的剩余料是否坚持分别贮存并标识?Y10返工/返修作业指导书YC/WI-8.3-0026.3.4整个物流是否能确保不混批、不混料并保证可追溯性?Y10标签,标识和可追溯控制程序YC/QP-7.5D-0016.3.5模具/工具,工装,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是否按要求存放?Y10是分要素6.4:缺陷分析/纠正措施/持续改进6.4.1是否完整地记录质量数据/过程数据,并具有可评定性?Y10巡检记录表YC/QR-8.2.4-0026.4.2是否用统计技术分析质量数据/过程数据,并由此制订改进措施?Y10控制图的应用指导书YC/WI-8.1-0016.4.3在与产品要求/过程要求有偏差时,是否分析原因并检查纠正措施的有效性?Y108D分析报告YC/QR-8.5B-0026.4.4对过程和产品是否定期进行审核?Y10内部审核控制程序YC/QP-8.2.2-0016.4.5对产品和过程是否进行持续改进?Y10持续改进控制程序YC/QP-8.5A-0016.4.6对产品和过程是否有确定的目标值,并监控是否达到目标?Y10方针和目标控制程序YC/QP-5.3-001要素7:服务/顾客满意程度7.1发货时产品是否满足了顾客的要求?Y10出货检验报告YC/QR-8.2.4-0047.2是否保证了对顾客的服务?Y10顾客满意度测评作业指导书YC/WI-8.2.1-001编号检查项目评分现场记录7.3对顾客抱怨是否能快速反应并确保产品供应?Y10顾客满意度测量控制程序YC/QP-8.2.1-0017.4与质量要求有偏差时是否进行缺陷分析并实施改进措施?Y10纠正和预防控制程序YC/QP-8.5B-0017.5执行各种任务的员工是否具备所需的素质?Y10岗位说明书YC/WI-6.2-001,培训记录表YC/QR-6.2-005重畀毎呦球兀習耿精品文档你我共享AB6p€评定要素数訂+K€.。
产品制造过程审核控制程序
1 目的
站在顾客对产品质量需求的立场,通过对所有批量生产产品的质量进行审核,找出本公司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缺陷和不足,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不断地持续改进,以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产品经最终检验之后、发运之前的审核。
3 职责
3.1 技质部是本公司产品制造过程审核的归口管理部门。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产品制造过程审核的领导工作,负责批准产品制造过程审核计划及实施计划;
负责审核报告的审批。
3.3 内审员负责编制审核检查表,按审核实施计划实施具体的审核工作。
3.4 相关生产部门/人员配合做好产品制造过程审核相关工作。
4 工作程序
5.0 相关文件
5.1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5.2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3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6.0 记录
6.1 《过程审核计划》。
3、审核组长:
4、审核成员:
审核日期/时间
对应要素(过程审核
表)
过程开发
供方/来料
顾客服务/满意度
生产过程
开料、内层
钻孔
层压
电镀
外层线路
阻焊
表面处理
外形
电测
检查
包装
制定/日期:批准/日期:
保存期限:以《记录控制程序》的规定为IATF16949内部过程审核实施计划
审核日程安排
受审部门/现场审核员对应人员
首次会议
末次会议
1、审核目的:验证产品所属的过程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和可靠,验证过程
是否具有能力并受控评定过程相关结果的有效性,确保满足质量目标;
2、审核依据:IATF16949:2016标准规范;VDA6.3审核清单;
质量体系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法律法规、顾客合同等。
背景过程审核是组织内部对各个关键过程进行评估、诊断和改进的一种管理工具。
它通过对过程的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帮助组织发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以确保组织的过程和运营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目标本年度过程审核计划的目标是对组织内的核心过程进行全面评估,识别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通过改进过程,提高组织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过程审核范围本过程审核计划将涵盖组织内的所有核心过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供应链管理过程:包括供应商选择、采购流程、物流管理等。
2.生产过程:包括生产计划、生产控制、质量控制等。
3.销售与市场营销过程:包括销售策略、渠道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
4.财务与会计过程:包括财务报表编制、成本控制、内部控制等。
5.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包括招聘与用人、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等。
6.技术研发过程:包括产品设计、技术创新、知识管理等。
过程审核方法1.文件审查:对相关的文件和记录进行审查,了解过程的规定和执行情况。
2.访谈:与过程的负责人和参与人员进行访谈,了解过程的运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3.观察:对过程的实际操作进行观察,了解过程的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障碍。
4.数据分析:对过程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机会。
本过程审核计划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1.计划阶段:明确过程审核的目标、范围和方法,编制过程审核计划。
2.实施阶段:按照计划,进行过程审核活动,包括文件审查、访谈、观察和数据分析。
3.分析阶段:对收集到的信息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识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机会。
4.报告阶段:编写过程审核报告,总结过程审核的发现和建议,提交给相关负责人。
5.实施改进阶段:根据过程审核报告的建议,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改进措施,监督改进的进展和效果。
过程审核计划的安排1.计划阶段:本阶段将在本年度的第一个季度进行,主要包括明确过程审核的目标、范围和方法,编制过程审核计划,并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和确认。
2013年度制造过程审核计划JL-8.2.2.2-01
1.目的:
对产品制造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以验证过程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2.范围:
公司产品从原材料采购直至包装入库所有的影响产品符合性的活动。
包括所有的制造过程。
3.审核日期:
2013年11月
4.审核人员:
培训合格的审核员
计划编制:技术质量部
计划审核:包长双
计划批准:卢保岭
批准日期:2013年4月16日
制造过程审核实施计划JL-8.2.2.2-02
1.目的:
对产品制造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以验证过程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2.范围:
挤出橡胶软管和手工缠绕胶管从原材料采购直至产品包装入库所有的影响产品符合性的活动,包括所有的制造过程.
审核日期:2013年11月2日
审核安排
日期时间过程(工序)审核员
12月2日上午:
8:30-12:00
下午:
13:30-17:30
原材料采购卢华举
配料田宝月
炼胶田宝月
挤出卢华举
手工缠管田宝月
穿管卢华举
硫化田宝月
清洗卢华举
包装卢华举
不合格控制田宝月
17:30-18:00 审核总结卢华举、田宝月
编制:卢华举
审核:包长双
批准:卢保岭
批准日期:2013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