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老龄问题维也纳国际行动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从儿童到老年,人人如此,概莫能外,这是自然规律!老年人、老龄化、老年人才资源开发等,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高度关心的一大问题。
胡锦涛同志在“关于老干部工作的批示”(2004.10.22,)中指出,“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广大老干部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卓越功勋”。
“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实把老干部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认真研究和解决老干部工作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真正做到政治上尊重老干部,思想上关心老干部,生活上照顾老干部,进一步把中央关于老干部工作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这是党中央“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领导理念的重要内容。
事实上对于老年人才资源的开发,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重视发挥好离退休人才的作用。
同时,开发老年人才资源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显然,对于我们辖区来讲,能够把党的政策落到实处的重要而又有效的措施之就是建立、健我街道办事处领导下的“关工委”,使之成为办事处开发老年人才资源的重要平台。
加强“关工委”工作,深入开发老年人才资源,对于促进辖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建立积极的老年人才的新理念加强关工委工作,建立组织、安排人员,不会有太多的问题。
但是,要真正提高对于关工委工作和老年人才资源开发的认识的自觉程度,还有一定的问题。
如北京大学的陈功博士就提出,“社会发展越快的时候,也是老年人危机最深重的时候,他们常常是牺牲品而且他们也只能是牺牲品。
因为社会要保证整体发展,实际上对老年人有时是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
对于这些特别的议论,要把老年人由“牺牲品”变为“宝贵财富”,由“无能为力”变为“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还需要各级党政领导者和组织以及老年人才自己付出巨大的努力,需要全社会建立新的“积极老龄化”理念、老年人才资源优势与开发的观念。
(一)“老年人”新理念何谓“老年人”?我国通常把60岁以上规定为老年人。
联合国规定的老年人标准是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发达国家65岁以上。
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印发《关于老龄工作情况与今后活动计划要点》的通知正文:---------------------------------------------------------------------------------------------------------------------------------------------------- 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印发《关于老龄工作情况与今后活动计划要点》的通知(中老字(1983)2号1983年4月28日)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关于我国老龄工作中几个问题的请示》已经国务院批准转发。
现将我委《关于老龄工作情况与今后活动计划要点》印发给你们,请参照办理。
特此通知。
附关于老龄工作情况与今后活动计划要点(1982年1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从今年四月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中国委员会成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九个月。
在这段时期里,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都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制定了老龄问题活动计划要点;初步开展了关于老龄问题的宣传报导和联系协调工作;接待了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秘书长柯里根访华;组织代表团参加了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等等。
关于参加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的问题,十月七日已向国务院写了报告。
国务院于十月二十日作了批示:“报告中所提四个建议,你们都可以先办起来,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写专题报告,提出具体方案报国务院批示。
关于委员会的名称,你们可以改。
”上述给国务院的报告和国务院的批示已印发各有关部委和单位。
这次世界大会,对我们来说,感受最深的有两点:一是世界各国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很快,在人口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愈来愈严重。
据联合国统计和预测,世界老年人数,1950年为2.1亿人,1975年为3.5亿人,2000年将为5.9亿人,2025年将增长到11.2亿人。
设计老年友好型社会作者:来源:《设计》2020年第23期随着社会和经济形势的日益发展,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严重,这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严重的经济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后果。
早在2005年发达国家进入超级老龄社会之际,世界卫生组织(WHO)更新了健康的定义,不仅指没病,更指一个人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等。
可见,健康长寿的消费需求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1982年,联合国举行了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了《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
19 90年通过的45/106号决议指定10月1日为国际老年人日。
19 91年通过的《联合国老年人原则》(第46/91号决议),将抑制老年贫困的措施归纳为五大原则,即自立、参与、照护、自我充实和尊严,由此构成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的构架。
据调查,截至2019年底我国65岁以上老人增幅达945万人,而19~59岁人口负增长89万人。
截至2019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占16.1%,且由于16~59岁人口呈明显负增长趋势,未来10年,60岁以上人口比例會呈现急剧上升趋势。
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的养老体系和适老设计面临了严峻的考验。
面对急剧增长的老龄人口,如何化解中国式养老危机,有针对性地进行地域性养老服务体系设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实现适老型健康生活,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共中央、国务院近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到2022年,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到2035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安排更加科学有效;到本世纪中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度安排成熟完备。
《规划》从5个方面部署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工作任务,其中打造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
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建立和完善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老年教育论文(5篇)老年教育论文(5篇)老年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1.老年人安度晚年应当是一个乐观老化的过程西塞罗认为"老年人不能乐观工作'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老年人虽身体虚弱,不能担当年青人从事的体力劳动,但是,成就宏大的事业并不全是只依靠体力、速度和灵敏,有时需要依靠思想、声威和推断力。
这些因素,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而益发增加。
因此,他认为老年人不仅要乐观参加社会政治生活,而且要大力发扬老年人本身专有的深谋远虑和审慎的品行。
他举例说柏拉图是在八十一岁高龄执笔写作时去世的;伊索克拉斯在创作《雅典娜女神节祝辞》这本书的时候已经94岁了,他的老师里昂提尼的戈尔加斯活到107岁也从未休止过研习和工作,因此,西塞罗认为只有愚蠢的人才把自己的错误和过失归咎于老年。
为了证明老年人仍旧可以不断的工作和学习,可以乐观老龄化的,他还幽默地阐述了人的记忆力问题。
"事实上,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哪位老人忘了他藏钱的地方。
老年人记得与他们相关的一切。
比如商定的开庭日期,他们欠谁的钱,谁欠他们的钱。
而那些上了年纪的律师、大祭司、卜者和哲学家,他们的记忆力也是特别好的!老年人只要能长久的学习和钻研,就能保持良好的记忆力。
'2.老年人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心态来延缓老化过程西塞罗认为,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其相对应的特征表现:童年脆弱、青年高傲、中年峻厉、暮年老练,这些都是自然的属性,每个特征分别对应其相应的生命周期,但这无法表明老年人不能同时拥有健康。
西塞罗说:"我很敬佩成熟的年轻人,更赞扬怀有少年魄力的老年人。
老年人只要做到这点,身体虽老,可他的心灵和精神是永久不会老的。
'西塞罗认为羸弱不是老年人特有的,身弱的年轻人同样也会羸弱。
他认为,我们应当抵挡老年的侵袭,应当尽力弥补老年的缺陷。
一方面,要向反抗疾病一样同老年作斗争,不仅要留意自己的身体,每天进行适当的熬炼,而且要留意饮食,以能够恢复体力为限,不要过度,成为负担。
人口老龄化的认知和应对:积极的与消极的原华荣;赵伟伟【摘要】正确认知和积极应对老龄化是老龄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
在“消极论”看来,“老龄化即是衰亡”,须提高出生率和“社会化养老”以应对。
积极的认知是:老龄化负荷着积极的价值而非“衰亡”,人口数量过多是“心膂之忧”,控制人口对合理年龄结构具优先性;提高出生率无异于“饮鸩止渴”,“社会化养老”则是一个模糊而不宜使用的概念。
积极的应对之策是,发展“家庭养老”和“社区服务”,在政府负责、主导下,建立“三结合”的赡养体系和服务体系,“给岁月以生命”并坚持“节制生育”。
%To make aware and respond to the problem of aging correctly and actively,is the premise of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aging. A view of “negativism”which thought “aging is the decline”,increased birth rates and “social pension”in response to aging by choice. Positive cognitive is:Aging load a positive value rather than “decline”, the number of overpopulation is of“the heart backbone of concern”to control the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 with reasonable priority;increase the birth rate is tanta-mount to“quench a thirst with poison”,“social pension”is a vague concept and should not be used. Active countermeasures is in charge and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to develope“family supporting” and “community service”, establishment of the “three-in-one combination”maintenance system and servicesy stem, to “add years to life”and insisted “birth control”.【期刊名称】《西北人口》【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7页(P62-67,72)【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认知和应对;积极的;消极的;“三结合”;“家庭养老”;“社区服务”【作者】原华荣;赵伟伟【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杭州 310028; 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环境与资源研究所,杭州 310028; 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杭州 310028;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杭州 310028; 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环境与资源研究所,杭州 310028; 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杭州 31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3.6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发生在当代而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广泛和显著影响的新问题。
全面两孩政策使老年人口比例略有下降,而老年人口数量不会有任何差异。
到2035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会降低0.5个百分点,而到2050年也仅降低1个百分点,全面两孩政策无法缓解我国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进程。
21世界后半叶,中国将处于超稳定和超高的老龄化态势,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高达40%,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35%。
从世界经验看,通过生育政策调整以提升生育率进而改变人口结构和老龄化趋势往往很难奏效。
应对乃至引领中国的老龄社会,需要在长期发展战略的高度,设计一个综合性的经济、社会、人口政策的框架体系。
(摘自《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人口老龄化》)材料三:1999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比例首次超过10%;2015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口突破两亿的国家;预计到2025年,老年人口突破3亿,2033年突破4亿,2053年达到4.87亿,占亚洲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二,全球的四分之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2000年——2005年全球人口老龄化水平从10%提高到22%,同期中国人口老龄化水平从10%提高到34%。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失能化、高龄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剧,2050年,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将达到1亿,占老年人口总量的2.3%,占世界高龄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和发达地区,留下来的大多是缺乏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不发达地区高于发达地区。
与“边富边老”甚至“先富后老”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超前经济发展,“未富先老”,面临的风险挑战更加严峻。
人口老龄化使得我国人口负担比加重,同时也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老年人口增多,特别是高龄、患病老年人增多,对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并且提出更多方面的要求。
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身体较弱,有病的相对较多,对卫生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64社会治理Social Governance【摘要】随着老龄化加剧和失能半失能老人增多,居家养老成为养老服务中的一种优先选择。
居家养老面临政府支持的缺位错位、社区组织作用不到位、社会支持主体不成熟的困境,因此要从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两个维度构建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持体系。
【关键词】失能半失能 居家养老 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 失能半失能老人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持体系研究杨建海敬老养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尚,做好养老服务工作是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举措,也是积极应对老龄化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数量也逐步上升,截至2018年底已达4400万人。
失能半失能老人有较高的照料护理需求,需要一种合适的养老方式,而居家养老兼具机构养老的照料条件和家庭养老的亲情优势,其重要性逐步凸显出来。
近年来,各级政府也开始重视居家养老的发展建设,并在政策和财政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但是,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居家养老涉及医疗服务、家庭照护、精神慰藉等多方面工作,除政府大力支持之外,还需要企业、社会、家庭等多元主体参与,共同构筑老有所养的社会支持体系。
居家养老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十三五”规划把我国的养老服务定位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和“十二五”规划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有所区别,把“机构为支撑”转变为“机构为补充”,其中一个词语的改变折射出我国养老政策的新思路、新方向,也可以看出政策的关注重点逐步从“机构”转向为“居家”和“社区”。
本文研究的居家养老就是介于家庭和社区之间,一种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专业机构为后援的养老服务模式。
居家养老源于英国政府为使老人留在家中和社区,鼓励家庭和社会共同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帮助的一种政策措施。
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和1992年联合国《老龄问题宣言》,都提倡和鼓励老年人尽可能留在家中养老。
1982年老龄问题维也纳国际行动计划(节选)
……
三.行动方面的建议
A.目标和政策建议
……
30.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的意义上来说,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迹象同时也是一种结果。
说明过去几十年内,用以谋求国家和国际发展的各种部门方法之间的不平衡所造成的各种影响的一个主要例子是,到目前为止医药和公共卫生总进展已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生产、收入分配、培训、教育、住房、体制现代化和一般社会发展的进展速度。
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中国家即将“老龄化”,为保证平衡及综合发展所需要的各部门无法赶上同样的步伐,同时也无法保证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代人数急剧增长的年长者将能够享有小康生活。
1.一般性政策建议
……
2.老龄问题对发展的影响
33.各国人口结构日益老化的趋势,必定会在本世纪后几十年间以至二十一世纪的相当一段时期内成为国际和各国规划工作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
除了上述关于各国社会中年长者这部分人的地位和困境的一般性考虑和对于年长者的需要和潜力的阐述之外,还应注意人口老龄化对世界所有各种社会的结构、功能和进一步发展必然会产生的广泛而又多方面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在承担某些现由家庭所提供的职司方面可能需要予以增加。
……
3.老年人关切的领域
49.承认老龄问题的各个方面都是相互关联的,就意味着有必要就此问题的各种政策和研究采取协调一致的办法。
从整体上考虑老龄化过程及其与社会和经济状的相互作用,需要在全面经济和社会规划范围内采取一种一体化的办法。
不适宜地强调一些特定部门的问题会严重阻挠把老龄政策和方案纳入更广泛的发展纲领。
虽然还建议按大标题分列,但应该认识到它们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互依存关系。
50.在意识到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的范围内,特别的注意力应当给予协调和预防努力,以便抵消未老先衰的有害影响。
从出生起,便应避免过早老龄化对个人的有害影响,其措施如下:
∙在教育方面作出努力,旨在使青年人具体认识到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变化;
∙健康的一般生活方式;
∙按工作时间和条件作适当调整;
∙把每个人的时间和任务分散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中去,以便在他年纪较长时可以做几种不同的工作,并且使花在闲暇、培训和工作上的时间尽可能得到平衡;
∙不断进行调整,使人适应他的工作,而更重要的是,使工作适应于人,并按照每个人的变化、家庭环境的变化以及技术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变化改变工种。
在这方面,职业医学和长期教育应起重要作用。
51.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于其第1981/62号决议中请秘书长拟订一套保护消费者的一般指导方针。
此外,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曾通过了一项《关于国际食品
贸易的道德准则》,而世界卫生组织也通过了一项关于《婴儿奶粉销售守则》以保护儿童的健康。
老年消费者应该受到保护,因为老年人的健康、安全和福利是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的目标所在。
(a)保健和营养
……
(b)保护老年消费者
……
(c)住房和环境
……
(d)家庭
……
(e)社会福利
……
(f)收入保障和就业
……
(g)教育
……
(资料来自网站:联合国老龄化议题
/chinese/esa/ageing/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