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名词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6
1. 地理信息系统(南大95、南大96、南大03、中科院03、中科院04、华东师00、中南03、浙大99)GIS作为信息技术的一种,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以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为处理对象,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采集、存储、显示、处理、分析、输出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为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来源和技术支持。
简单地说,GIS就是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来管理和应用地球表面的空间信息,它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地理数据和人员组成的有机体,用于高效地采集、存储、更新、处理、分析和显示各种类型的地理信息。
(李满春、任建武、陈刚、周炎武,《GIS设计与实现》)2. 地理信息(中科院03、北大02、西北99)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它属于空间信息,具有空间定位特征、多维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
(黄杏元、马劲松,《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电子教案》)3. 地理信息科学(南大98、南师99)与地理信息系统相比,它更加侧重于将地理信息视作为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实现,主要研究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地理信息科学在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同时,还指出了支撑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4. 地理数据(武大04)是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描述自然、社会和人文景观的数据,主要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和表格等。
(李满春、任建武、陈刚、周炎武,《GIS设计与实现》)5. 地理信息流(武大06)即地理信息从现实世界到概念世界,再到数字世界(GIS),最后到应用领域。
(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6. 数据(北大06)是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是客观对象的表示,是信息的表达,只有当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
19981.碎屑结构:碎屑岩的矿物和岩石碎屑的大小,形状,填隙物的结构,以及不同组分的空间组合关系。
2.克拉克值:中上地壳中50种元素的平均含量.3.矽卡岩:发生在中酸性岩浆与冷围岩之间,通过流体交代、物质成分的交换而形成的变质岩。
4.地热增温率:有常温层以下,深度每增加100m地温增加的度数。
5.共轭节理:在应力作用下,沿着共轭剪切面的方向会形成两组交叉的剪节理。
又称“X”节理;表现为互相切割。
19991.基体和脉体:基体:是混合岩的组成部分。
一般是变质程度较深的各种片岩、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等变质岩,颜色较深。
脉体:是混合岩中通过熔体和热液的注入、交代而形成的新的岩石。
其成分主要是长石和石英,颜色较浅。
2.斜层理:是层理基本类型之一。
由一系列倾斜层系重叠组成,层系之间界面较平直。
层系由同向倾斜的许多细层重叠组成,细层与层系界面斜交。
3.侵蚀基准面:即海平面及由海平面向大陆方向引申的平面。
入海河流的下蚀作用绝对不会低于海平面。
4.转换断层:相邻板块剪切错动,但不产生增生与消亡的一种特殊海底断层。
特点是相邻块体的剪切平移运动只在两个转换点之间发生,一过转换点,既无剪切。
原因是断层延伸线两侧的洋脊错开方向相同。
5.水化作用:不含水的矿物吸收水参与其组成的作用。
20001.安山岩线:环太平洋大陆及岛屿为安山岩,大洋内部为玄武岩,二者界线称安山岩线2.海啸:海底突然局部变动,引起海水大幅度升降,形成巨大波浪的现象.多由海底的地壳运动(地震和火山)所引起。
3.岩浆作用:岩浆发育、运动、固结成火成岩的作用.4.侵蚀阶地:阶地斜坡上基岩裸露,阶地面上仅有零星的河流沉积物分布,呈现河流侵蚀的痕迹这种阶地称之。
20011.枕状构造:主要有外形似枕头的熔岩聚集而成,枕间常用火山碎屑物或硅质充填。
枕体或相互重叠、连接或分散孤立产出,具有“顶突低平”的特点。
枕体表面光滑常有纵向及横向沟纹。
2.岩浆作用:岩浆发育、运动、固结成火成岩的作用.3.转换断层:发生在大洋底,与洋脊错位有关,不产生增生与消亡的一种特殊海底断层。
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耿济之、周作人、郭绍虞等,是“五四”后成立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以《小说月报》作为代用会刊,后又相继出版了《文学旬刊》和《诗》。
它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宣扬“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强调文字要关注社会和人生。
在文学创作方面,冰心、庐隐、许地山、叶绍钧等人的“问题小说”代表“为人生”的文学主张,沈雁冰、郑振铎专注于理论批评的建设。
2、创造社1921年6月,由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创造社。
先后创办的刊物有《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创造月刊》、《文化批评》等,以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和“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立场区别于文学研究会。
前期创造社以建设新文学为己任,强调文学的“时代使命”的承担,美学上推重直觉、灵感和天才,表现出浓重的抒情色彩和浪漫谛克倾向。
eg:郭沫若的诗、郁达夫的小说、田汉的戏剧;“五卅”后,思想方向发生改变,使用了“革命文学”、“新兴文学”、“无产阶级文学”等概念,郭沫若《革命与文学》,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后期李初梨、冯乃超、朱镜我、彭康等新成员加入,主要刊发政治理论和文艺批评文章,思想更加激进,理论倡导和文学活动带有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倾向。
3、新月诗派新月诗派名称来源于1924年正式成立的新月社,由于诗歌创作在新月派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新月派常被称为是新月诗派。
新月派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新月派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刘梦苇、孙大雨、林徽因、杨世恩等人。
1927年胡适、闻一多、徐志摩、梁实秋等在上海创办新月书店,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
主要刊物发表在《新月》、《诗刊》上。
成员增加了陈梦家、方玮德、邵洵美、卞之琳等人。
2020-2021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吴老师对南京大学传播学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南京大学的介绍,学院专业的介绍,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近三年录取情况分析,及南大传播学专业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南京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科,发端于1936年南京大学前身金陵大学所创立的“电影与播音专修科”,是中国最早的电影广播教育单位,也是中国影音传播高等教育的起源。
学科创办者孙明经先生是杰出的新闻传播教育家,中国电影教育的奠基人,中国电视事业的先驱,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委员。
1958年,南京大学设立新闻专修科,后因遇国家暂时困难而停办。
1986年,经教育部批准,恢复南京大学新闻专业。
1992年10月正式建系,2003年12月成立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一、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招生目录招生院系:新闻传播学院招生专业:050302传播学研究方向:01(全日制)传播史论02(全日制)影视传播03(全日制)网络与新媒体04(全日制)传播社会学05(全日制)广告学06(全日制)媒介管理07(全日制)南海舆情管理08(全日制)计算传播学招生人数:20人,拟推免16人考试科目: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一或203日语③ 620传播史论④ 959 研究方法与传播业务复试科目:1103传播学综合及研究设计二、南京大学考研参考书目(仅供参考)《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第9版)》埃德温-埃默里等《传播学教程》郭庆光《大众传播学—媒介与人和社会的关系》段京肃《当代广播电视概论》陆晔、赵民《网络传播概论(第4版)》杜骏飞《广告策划与创意(第2版)》蒋旭峰等《传媒经济与管理学导论》阿兰.B.阿尔瓦兰《传播的历史:技术、文化和社会》《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三、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报录比(近三年)2018年报名人数178人,录取27人四、2017年南京大学620传播史论一、名词解释1.主我与客我理论2.灵韵3.属性议程设置二、论述1.英国脱欧、美国总统大选,媒体公开的投票与结果相悖,分析原因2.感情(喜怒哀乐)在网络公共舆论中的影响959 研究方法与传播业务一、名词解释1.鲍式社会距离量表2.俗人方法论3.计算传播度二、简答题1.什么是随机性分配?它们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2.在质化田野调查中,研究者身份有哪两种极端形式,分别有什么优势,局限自己伦理考量3.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广告形态有何影响4.移动互联网传播对社会生活有何负面影响5.谈谈你对网络语言的认识三、论述题1.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媒体采写都有哪几种模式2.在应用调查问卷中,有哪五个必要条件是对研究结果的概推3.机器新闻写作对新闻业的影响四、策划关于新推出的一个HRV疫苗视频,分别采用真实验法和所罗门四组实验法进行实验设计,以检测视频的宣传效果,并分别说出其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比较这两种试验方法的特点五、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经验研究方法的书,国内比较权威的是风笑天写的《社会学研究方法》或者袁方的《社会学研究方法教程》,而我看的是陈阳的《传播学研究方法》。
南大新传专硕名词解释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专业硕士(简称新传专硕)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开设的一种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
该项目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
学生在学习期间将接受包括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新闻采编、传播策划等在内的全方位训练,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作为国内知名的新闻传播学院,其新传专硕项目在学术研究和专业实践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新传专硕项目的课程设置通常包括新闻传播理论、传播研究方法、媒体经济与管理、新闻采写与编辑、传播策划与营销等方面的课程。
学生在学习期间还需要完成一定的实习或者毕业设计,以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后,学生可以选择从事新闻媒体、传媒机构、公关公司、广告公司、政府部门等相关领域的工作,也可以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
总的来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新传专硕项目旨在为学生提供一种深造的机会,使他们在新闻传播领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经济类1.Capital Market),亦称“长期金融市场”、“长期资金市场”,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资金借贷和证券交易的场所。
资本市场上的交易对象是一年以上的长期证券,因为在长期金融活动中,涉及资金期限长、风险大,具有长期较稳定收入,类似于资本投入,故称之为资本市场。
2.Initial Public Offerings)是指企业通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发行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
3.但目前已成为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代名词。
信息和服务业的兴起催生了纳斯达克。
纳斯达克始建于1971年,是一个完全采用电子交易、为新兴产业提供竞争舞台、自我监督、面向全球的股票市场。
纳斯达克是全美也是世界最大的股票电子交易市场。
纳斯达克是全美也是世界最大的股票电子交4.(Growth Enterprises Market)Board是地位仅次于主板市场的二级证券市场,以NASDAQ市场为代表,在中国特指深圳创业板。
在上市门槛、监管制度、信息披露、交易者条件、投资风险等方面和主板市场有较大区别。
其目的主要是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企业,为风险投资和创投企业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为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提供融资平台,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添砖加瓦。
5.欧债危机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是指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希腊等欧盟国家所发生的债务危机。
6.二次探底也称为双谷衰退,一般在经济衰退之后,如果出现持续性复苏则成为称为V型反弹或U型复苏,经济衰退出现反复则成为W型震荡,将发生二次探底。
7.“企”是“站”的意思。
“高企”即是指价位持续停留在,且有再升高的可能,中性词,此词常用于金融、股票业、物价类。
8.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
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1 、华盛顿会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美国建议召开的国际会议。
又称太平洋会议。
1921年11月12日~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举行。
有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北洋政府的代表团参加。
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其目的是要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和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会议期间签订3项条约:①《四国条约》。
②《五国海军条约》。
③《九国条约》。
华盛顿会议签订的各项条约和通过的决议案构成华盛顿体系。
此后,美日两国之间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争夺愈演愈烈。
2、九国公约:1922年2月6日,签订《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通称《九国公约》。
条约规定:“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
实质上是要挟中国政府执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
3、互助论:互助论即互助的进化观.它在清末传入我国.《互助论》是无政府主义的主要活动家和理论家克鲁泡特金在1902 年发表的一部著作。
克鲁泡特金以伪科学的方法来宣扬无权威、无政府、无国家的社会是可以“实现”的,而且宣扬这种社会比其他社会主义思想家提出的理想社会还要“完善”。
由于互助论的科学性及其对达尔文进化论的修正与反思,使新世纪派和天义派接受了这种观点,并在国内大力宣传.但互助论能在中国产生较大的社会道德效应则应归功于新世纪派的传播。
4、醒狮派:又称国家主义派,国民党左派和当时与国民党合作的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国家主义是欧战以后,“无产阶级革命潮流高涨所激起的一种极反动的思想”,国家主义派是“帝国主义的走狗”,“民族运动的死敌”,“干反革命事业的大集合”,“是最反动势力的结晶”。
国家主义派的主要代表是五四运动时期创建的少年中国学会的一部分成员在法国成立的中国青年党,以及该党党魁曾琦、李璜回国后与左舜生等一起创办的《醒狮》周报,故而国家主义派又称醒狮派。
名词解释法律:广义指法律的整体,狭义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
法的本质:是法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和规律性的综合,是法这种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相对稳定的,深藏于其内部的只有依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的东西。
意志: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是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并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精神力量。
统治阶级:就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材料的生产方式,其中物质材料的生产方式是决定性的内容。
社会规范:泛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调整人们之间交互行为的准则。
法(法的定义、马克思主义定义):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行为规范体系。
法律概念:是法律上规定的和人们在法律推理中通用的概念。
规则:是指具体规定权利和义务以及具体法律后果的准则,或说是对一个事实状态赋予一种确定的具体后果的各种指示和规定。
义务性规则:是直接要求人们从事或不从事某种行为的规则。
授权性规则:是指示人们可以做出或要求别人做出一定行为的规则。
权利义务复合性规则:指兼具授予权利和设定义务两种性质的法律规则。
法律原则:是指可以作为法律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准则。
法的历史类型:是与人类历史上基本的社会形态相联系的概念,按照法所据以产生和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和体现的阶级意志的不同,对人类社会的法所作的分类。
包括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法律价值:作为价值的一个分支概念,是指在人对于法律的需要和实践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法的积极意义和有用性。
社会主义法律价值:第一,社会主义法律价值体系是由一组与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相关的价值所组成的系统;第二,是由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集团所持有的价值体系;第三,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和依据。
名词解释1.员工关系:管理方与员工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利关系的总和,并受到一定社会中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2.员工关系管理:是指为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对企业中涉及企业与员工、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以及员工之间的各种工作关系、利益冲突和社会关系进行协调和管理的制度、体系和行为。
1.劳动关系:劳动力所有者与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用人单位之间,以实现劳动为目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而产生的社会关系。
2.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相互了解,确定对方是否符合自己的招聘条件或求职条件而约定的不超过6个月的考察期。
3.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
4.集体协商:是指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企业代表为签订集体合同进行商谈的行为。
5.集体合同: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
1.沟通管理:是指在组织内部,管理者管理者通过〃发出信息到接受信息再到反馈〃的行动过程,并以此来完成〃计划〃、〃组织〃、〃领导〃等目标性工作。
2.自上而下的沟通:是指从管理者向员工的单向的沟通,是管理方向员工传达信息的过程。
3.自下而上的沟通:是指员工向上级或管理层提供信息反馈,汇报工作进度,并告知当前存在的问题。
4.入职前沟通:是在招聘选拔面试时进行,由人力资源部和相关领导主持完成,重点围绕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目标等方面内容展开的沟通。
5.岗前培训沟通:是在新员工到达岗位前开展,目的是为了让新员工尽快熟悉与企业相关的各项事务,了解自己将要从事具体工作的沟通。
6.转正沟通:一般在转正之前一个星期由新员工的直接上级及人力资源部新人跟踪专员负责的沟通,其沟通内容是员工试用期表现、提升建议、任用期转正意见等。
南大1、遥感:广义的遥感,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等的探测。
狭义的遥感: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卞来, 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遥感技术识别地物的原理:2、数字地球:数字地球是把有关地球的海量的、多分辨率的、三维的、动态的数据按地理坐标集成起来的虚拟地球,是地球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的高度综合,数字地球建设是一场意义深远的科技革命,是地球科学研究的一场纵深变革。
传感器:接收记录目标物电磁波特征的仪器称为传感器或遥感器。
3、电磁波谱: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
5、黑体:对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全部吸收的物体。
即对任何波长的辐射,反射率和透射率都等于0。
也叫完全辐射体。
6、航空相片比例尺:航空像片上某一线段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长度之比,称为像片比例尺, 用1/m表示。
平坦地区、摄影时像片处于水平状态(垂直摄影),则像片比例尺等于像机焦距(f〉与航高(H)之比。
7、加色法:8、混合像元:若像元包含多种土地类型,则为混合像元。
遥感所获取的光谱信号是像元所对应的地表物质光谱响应特征的综合。
9、DTM:2•辐射源:能够向外辐射电磁波的物体。
任何物体都能够吸收其他物体对它的辐射,也能够向外辐射电磁波。
3.太阳辐射:是可见光和近红外的主要辐射源:常用温度为5900K的黑体辐射来模拟:4. 其辐射波长范围极大;辐射能量集中于短波辐射。
4•地球的电磁辐射:小于3 Um的波长主要是太阳辐射的能量:大于6um的波长,主要是地物本身的热辐射:3-6 um之间,太阳和地球的热辐射都要考虑。
5•辐射能量(W):电磁辐射的能量,单位焦耳J;6•辐射通量(e):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辐射能量,为波长的函数,a)=dw/dt,单位W (J/s),又称为辐射功率;7•辐射通量密度(E):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枳上的辐射能量,E=de/dS,单位:w/nF, S为面积;8•辐照度(I):被辐射物体表面单位面枳上的辐射通量,I=E=d"/ds,单位:w/n® S为面积;9•辐射出射度(M):面辐射源在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上辐射出的辐射能量(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M=E=d®/ds,单位:w/m» S为面积;10•辐射亮度(L):面状辐射源在某一方向,单位投影表面,单位立体角内辐射通量(单位瓦•米心•球面度"),即L=e/(Q *A*cos 0 )朗伯体(漫辐射体):辐射亮度L与观测角&无关的物体。
南京大学中文专业1996--2002名词解释试题汇总叙述视角悲剧灵感意境艺术真实现实主义文学鉴赏熟悉的陌生人文艺社会学文学本质论文学语言文学风格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再现理论和表现理论形式主义文学研究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新月诗派胡适之体主观战斗精神孤岛文学问题小说左联东北作家群七月诗派三突出黑八论伤痕文学"寻根文学" 朦胧诗"革命样板戏"章回小说说话四家毛诗公安派桐城派唐宋诗派大历十才子梅村体阳湖派三家诗散曲八病骈文变文《世说新语》《花间集》《文选》奥林波斯神统《人间喜剧》《复活》书信体小说三一律托尔斯泰主义象征主义自然主义神人同形同性文人史诗多余人流浪汉小说荷马史诗框形结构古典主义卡夫卡式语言规划语言联盟根词分析性语言表层结构传统语法语义场语流音变孤立语组合的递归性词类对立与互补语言风格亲属语言洋泾浜永字八法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区别性特征社会习惯语借词语言的社会变体语言的共时态和历时态社会方言合成词多重复句组合关系汉语七大方言区音标层次分析法异化歧义结构兼语句基本词汇普通话联绵词四书集注偏义复词古音通假通假颈联箴铭异体字流水对十三经引申义反切稽古如字平仄衍文貌2003~2008真题名词解释文学卷熟悉的陌生人游戏说创作说创作个性唐宋八大家文钞三言、二拍新月诗派革命样板戏浮士德精神多余人黑色幽默文学风格误读骑士文学湖畔诗派山药蛋派野草现实主义冲击波梅村体孔门四科沈汤之争兴观群怨文学思潮九歌公安派文学研究会《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感伤主义意识流小说语系意音文字联绵字反切轻声主谓谓语句童心说共鸣平话八股文革命浪漫谛克第一次文代会框形结构自然主义语流音变色彩意义六书如字调类名词性谓语句悲剧永明体唐宋派百花文学拜伦式英雄魔幻现实主义语法范畴狭义形态使动用法平仄定位语素兼语词组审美观照文学流派春秋笔法兰亭唱和常州词派“繁星体”小诗《野草》文艺复兴《卢贡—马卡尔家族》社会习惯性语言符号的线条性通假字破读字衍文汉语的七大方言词类音序法古代汉语《史记》三家注通假字集解古今字疏十三经文言清浊六书异体字词类活用避讳《说文解字》天干地支反切使动用法文艺学名词解释汇总(参照南大参考书目总结,与其它专业重复部分不再列举,仅供参考文艺学名词解释汇总(参照南大参考书目总结,与其它专业重复部分不再列举,仅供参考)文艺学文艺方法方法论评注圈点系统方法比较文学方法再现理论表现理论审美观照心理学方法社会学方法形式主义方法心理距离间离艺术形象文学形象意象文学意象文学典型熟悉的陌生人艺术直觉文学语言两分法三分法四分法艺术积累艺术构思艺术传达形象思维艺术联想艺术幻想移情艺术思维灵感变形生活真实典型化个性化概括化典型环境审美趣味创作个性文学风格才气学习文学流派文学思潮文学鉴赏共鸣文学批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席勒-斯宾塞理论悲剧喜剧正剧通感文学本质论文学特征论文学创作论文学创作主体论文学寓教于乐体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文学报告文学蒙太奇典型人物艺术概括意境艺术想象艺术技巧创作方法游戏说巫术说模仿说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古代文学名词解释汇总(参照南大参考书目总结,与其它专业重复部分不再列举,仅供参考)传说神话《诗经》《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尚书》《论语》《楚辞》《离骚》《九章》《九歌》《吕氏春秋》《史记》《汉书》乐府相和鼓吹曲《古诗十九首》建安风骨正始文学永明体《典论论文》《文赋》《世说新语》《文心雕龙》《诗品》《文选》竹林七贤左思风力四声八病骈文前四史四书五经劝百讽一春秋笔法九流十家大小谢宫体诗互见法古文运动以文为诗新乐府《诗品》变文俗讲押座文词韩孟诗派大历十才子西昆派江西诗派永嘉四灵说话四家元诗四家四大谴责小说元杂剧四大爱情剧神怪小说演义小说三大名注文质说缘情说文气说诚斋体江湖诗人《沧浪诗话》话本入话南戏北曲元曲小令套数叶儿元杂句折楔子科院本赋山水田园派盛唐边塞派无题诗唐宋派上官体郊寒岛瘦明初四杰茶陵派前七子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复社浙西六家几社格调说肌理说神韵说童心说性灵说桐城派南社元曲四大家岭南三大家江左三大家南施北宋《人间词话》章回小说台阁体弋阳腔昆腔拟话本唐宋八大家《闲情偶寄》阳湖派常州词派诗界革命我手写我口同光体宋诗派汉魏六朝诗派黑幕小说大晟词人诸宫调吴江派临川派谴责小说侠义小说狎邪小说苏州派讽刺小说赋诗言志兴观群怨毛诗序九辩"七"体《淮南子》太康体玄言诗元嘉体元和体和长庆体婉约词派豪放词派雅部和花部小说界革命晚明小品阳羡派歌行体清谈小说志怪小说吴均体梅村体赋比兴乐府古诗十九首竹林七贤三张两潘二陆一左山水田园诗派元白诗派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参照南大参考书目总结,仅供参考)《康熙字典》《辞源》《辞海》《古汉语常用字典》《经藉篡诂》《经传释词》《词诠》《现代汉语词典》《诗词曲语辞汇释》《经典释文》《说文解字》《广韵》《中原音韵》《切韵》直音法反切法偏义复词本义引申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联绵词古音通假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判断句被动句同义词训诂四书集注说文四家三家诗诗韵韵脚韵例双声叠韵正义传笺十三经注疏集注曰为谓之章句谓之谓言貌犹之言之为言读为读曰读若读如如字衍文脱文形训声训破读毛诗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檄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句读四六词类活用三十六字母稽古引经倒置迂回委婉夸饰平水韵黏对拗句拗救流水对借对词调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参照南大参考书目总结,与其它专业重复部分不再列举,仅供参考)语言现代汉语汉语规范化汉语拼音方案隔音符号注音字母发音部位发音方法零声母字韵母韵腹韵头韵尾音值押韵十八韵十三辙调值五度制声调表示法轻声调类平仄儿化韵停顿重音语法重音强调重音异读词句调文字笔形永字八法部首四体隶变实词虚词词素词组单音词复音词叠音词双声词叠韵词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同音词同源词类义词反义词古语词方言词借词熟语惯用语成语四字格歇后语谚语格言行业词语隐语语法学语法学体系历史语法学比较语法学描写语法学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转换生成语法词类词性多义词组存现句句类句型非主谓句把字句被字句独立成分修辞移用仿用反语对比联想对偶排比顶真回环错综通感借代夸张比拟事物语体文艺语体多重复句分析性语言综合性语言名词解释。
1、直切:用同音字来注音,如“根,音跟”。
2、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称为“某某切”或“某某反”(唐前),上字取声母。
下字取韵母合声调,合称被注字的音。
如“毛”,“莫袍切”。
《康熙字典》用此法。
3、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只是作为陪衬。
如“有缓急,非有益也。
”“缓急”指的是“有急”,“缓”字无意义。
4、本义:词的本来意义。
如,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5、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
,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引申意义是“朝着”、“对着”。
直接引申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
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出来的意义,与本义为间接关系。
6、假借义:如同朱骏声所说是“本无其义,依声托字”,与本义不相。
如解通邂(解逅即邂逅)。
7、六书: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汉字形体的构造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A、象形:把事物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构成一个字,如日、月。
B、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
如上、下、本、末、亦、刃。
C、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结合,如及。
D、形声: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如江、沐。
意符相同的形声字意义上大都合意符所标示的事物或行为有关。
如贝与财物有关,言与言语有关,心与心理有关。
E、转注:说法不一。
F、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如“令”本为“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
8、古今字: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乐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那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
如“责”,其“债务”等意义已经为“债”所替代,但“责任”等意义担任着,故而两者为古今字。
9、异体字:由于时间或地狱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形成乐形体结构相差较大,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如睹覩。
10、简繁字:由于人们改革汉字,进行简化而产生的现象,简化字要比繁体字的书写简单,笔画较少,往往是一对一的关系,也有一对多的情况。
今天所用的许多简化字是历代相传下来的。
如礼礼、气气等。
有些简化字和繁体字之间词义毫不相干,因为同音而被采用。
如后後、适适、征征、余馀。
11、判断句: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
在古汉语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在谓语后用语气词“也”来帮助判断。
如“董狐,古之良史也”。
有时在主语后用语气词“者”表示提顿。
现代汉语中主谓之间一般用“是”。
作者:sunruixin2005 2006-5-26 13:41 回复此发言--------------------------------------------------------------------------------2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参照南大参考书目总结,仅供参考)12、叙述句: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人或事物的行动变化的句子。
13、否定句:表示否定的句子。
必须有否定词,古代汉语中否定词可以是副词“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动词如“无”,可以是代词如“莫”。
14、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临时改变词性,如名作动、形容词作如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作状语等等情况。
如“秦师遂东”。
15、韵母:指一个音节中除声母以外其他因素的总和,包括韵头、主要元音和韵尾。
16、韵:只指主要元音和韵尾(如果有的话)。
17、诗韵:韵头不同而韵相同的字如干、满、南、叹可以互相押韵,这些互相押韵的字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就构成诗韵。
18、韵脚:韵头不同而韵相同的字如干、满、南、叹可以互相押韵,这些互相押韵的字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就构成诗韵。
汉语诗韵一般放在句尾,习惯上叫韵脚。
19、韵例:就是关于用韵的格律:什么地方用韵,什么地方不用韵和怎样用韵。
20,换韵:不一韵到底,中途变换成不同的韵押韵的押韵方式,交韵的情况不是。
21、天籁:民歌随口而唱,随口用韵,随时换韵的情况。
22、叶韵:古人为了说明《诗经》的押韵和谐,认为某字是改读某音,就是“叶韵”,或称“叶句”(叶,同“协”,和谐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