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感染性鼻窦炎的危害以及治疗
- 格式:docx
- 大小:17.17 KB
- 文档页数:5
鼻内镜下治疗真菌性鼻窦炎临床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真菌性鼻窦炎的病理特征与发病临床表现进行研究,找出正确的治疗方案与手段。
方法:50例患者在全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比内镜手术,从中找出引发真菌性鼻窦炎的真正原因。
结果:50例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病症都已经消失,其中的并发症消失。
手术之后的第一个月中每一周都要换药,而手术后的第二与第三个月要每隔两周换一次药。
同时要用生理盐水清洗手术腔。
结论:真菌性鼻窦炎是一种比较特异的鼻窦炎病症,这种病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一旦转换成恶性的肿瘤,就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
因此,加快对鼻内镜下治疗真菌性鼻窦炎临床的研究,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鼻内镜治疗真菌性鼻窦炎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42-01真菌性鼻窦炎是在医院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特异性鼻窦炎。
引发真菌性鼻窦炎的重要病因包括:曲霉菌、湿热气候、经常接触花盆与土壤、局部的慢性炎症或者窦腔中的分泌物滞留以及同侧上列的牙齿发生病变。
这种疾病不仅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降低消化系统的功能,而且极易引发哮喘、记忆力差、疲劳以及食欲不振等病症。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
本组有50例真菌性鼻窦炎的患者,男性有26例,女性有24例。
其中年龄为24-62岁,平均年龄为54岁。
这些病例的病程大都在半年到13年之间。
50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鼻塞、流脓涕等一些慢性鼻炎症状的患者有40例,涕中带血的患者有15例,流恶臭或者米汤样液的患者有5例,头痛的患者有16例,其中嗅觉消退的患者有3例。
在鼻内镜手术之前,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鼻甲息肉发生病变的患者有6例,鼻腔粘膜充血以及有分泌物的患者有19例,鼻中隔偏曲影响通气的患者有23例。
50例患者的病变是单侧的发病,其中有10例上颌骨的内侧骨质被吸收,有30例患者的上颌窦的内侧壁向鼻腔膨出。
真菌性鼻窦炎的预防和治疗近年来,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这可能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环境污染有密切关系,此外因为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工作,纷纷进行体检,影像学进步导致这类鼻窦炎的发生率明显提高,所以才有逐渐上升的情况。
真菌性鼻窦炎作为一种病原性的真菌炎症,常见的致病菌为曲霉菌,其次为毛霉菌。
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真菌性鼻窦炎是一种良性疾病,常集中在中年群体中。
但良性疾病可不是置之不理了,如果不去管它,真菌感染会进一步导致人体出现很多病症,例如感染了鼻窦炎,患者睡眠会受到很大影响,进一步影响消化系统,还没有及时治疗的话,会导致哮喘发作,给人体带来更大的危害,患者会有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头晕头痛等症状,还会有高热惊厥,真菌性鼻窦炎十分可怕。
关于真菌性鼻窦炎的基本情况、预防和治疗,我们跟着下文来认识一下吧!认识真菌性鼻窦炎的基本情况真菌性鼻窦炎的常见症状就是鼻塞,流涕,也可能鼻涕中带有鲜血或鼻涕发出臭味等,患者的嗅觉会逐渐的减退,直到消失,眼眶受到鼻塞流涕的影响,会出现憋胀疼痛和视力受损等情况,导致了整个头面部出现疼痛。
甚至还会导致颅内感染,例如脑炎和脑膜炎等情况,出现真菌性鼻窦炎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侵袭型和非侵袭型,这两类情况有着很大的差异,两者的发病速度严重程度、侵袭范围和临床表现各有千秋。
1.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这种类型的鼻窦炎分为了急性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和慢性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对于急性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耳炎真菌感染,会进一步的对比粘膜和骨壁造成影响,然后向鼻窦外组织结构进行侵袭,例如脑部和颅底病程较短,发展很快会导致多个鼻窦受累,导致眼睛和脑部有明显症状。
利用前鼻镜检查时能够看到前期鼻黏膜缺血呈现浅白色,到了晚期鼻甲和鼻中隔结痂及黑色的坏死,利用影像学检查,在早期能够看到粘膜明显增厚,到了晚期患者的骨质被严重破坏。
慢性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真菌会向周围组织的侵犯,病程至少高达30天以上,进展缓慢,鼻涕中带有鲜血,鼻腔内结痂或者有干酪样物质形成。
鼻窦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鼻窦炎的症状包括鼻塞、鼻涕、头痛、面部压痛等,严重的话还可能伴随发热、嗅觉减退等症状。
对于鼻窦炎的治疗,首先要对症治疗,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去炎药等,同时也可以通过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鼻窦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鼻窦炎的症状。
1. 鼻塞,鼻窦炎患者常常感到鼻腔不通畅,呼吸困难。
2. 鼻涕,鼻窦炎引起鼻黏膜充血、水肿,导致鼻涕增多。
3. 头痛,鼻窦炎患者常常出现头痛,尤其是弯腰、咳嗽或打喷嚏时头痛加重。
4. 面部压痛,鼻窦炎患者常常感到面部压力增大,甚至有压痛感。
5. 发热,部分鼻窦炎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伴随全身不适。
鼻窦炎的治疗方法。
1. 对症治疗,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窦炎,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鼻窦炎,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使用去炎药物缓解炎症症状。
2. 手术治疗,对于慢性鼻窦炎或复发性鼻窦炎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包括鼻窦引流术、鼻窦扩张术等。
3.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鼻窦炎主要通过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可以调理气血、祛痰散结,增强机体免疫力。
4. 预防治疗,鼻窦炎患者平时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饮食清淡,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预防鼻窦炎的发生。
总结。
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鼻塞、鼻涕、头痛、面部压痛等,严重的话还可能伴随发热、嗅觉减退等症状。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对症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和预防治疗。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饮食清淡,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预防鼻窦炎的发生。
希望本文对鼻窦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有所帮助。
真菌性鼻窦炎简介真菌性鼻窦炎是一种慢性鼻窦炎,其病因主要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
这种常见的疾病可以导致鼻窦的炎症和充血,引起持续性的鼻塞、头痛和面部压力感。
尽管真菌感染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但它仍然是一种重要的鼻窦炎类型,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病因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有几个因素可能与其发生相关。
首先,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更容易受到真菌感染的影响。
其次,长期使用抗生素和类固醇等药物也可能削弱鼻窦黏膜的自我保护机制,使其易受感染。
此外,环境因素,如过度接触真菌孢子,也可能增加患病的风险。
症状真菌性鼻窦炎的症状与其他类型的鼻窦炎非常相似,包括鼻塞、鼻涕、面部压力感和头痛。
然而,真菌性鼻窦炎的特点是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例如超过12周。
患者可能还会出现恶臭的鼻涕或鼻孔排出物,视力模糊、嗅觉异常以及颞颌关节疼痛或咀嚼困难等症状。
诊断准确诊断真菌性鼻窦炎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需要与其他类型的鼻窦炎进行鉴别。
对于有疑似真菌感染的患者,医生通常会采用综合性评估来确认诊断。
这可能包括鼻窦CT扫描、鼻窦镜检查以及鼻窦分泌物的实验室检查,如真菌培养和组织检查。
在一些情况下,可能还需要进行血液检查以评估免疫功能。
治疗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方法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
药物治疗主要采用抗真菌药物,如口服或局部应用的酮康唑和伊曲康唑。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并缓解炎症症状。
手术干预主要用于清除鼻窦中的真菌沉积物和改善鼻窦通气。
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内窥镜鼻窦手术和开放性鼻窦手术。
预防预防真菌性鼻窦炎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鼻腔和鼻窦健康。
这包括定期清洁鼻腔、保持鼻腔湿润以及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和类固醇等可能影响鼻窦黏膜屏障功能的药物。
此外,避免暴露于真菌孢子和其他有害的环境因素也是预防这种疾病的重要措施。
结论真菌性鼻窦炎是一种常见但常被忽视的鼻窦炎类型。
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和缓解症状非常重要。
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和保持良好的鼻腔卫生,我们可以减少患上这种慢性鼻窦炎的风险。
真菌鼻窦炎手术后会复发吗
文章目录一、真菌鼻窦炎手术后会复发吗二、真菌鼻窦炎有哪些常见症状三、真菌鼻窦炎的预防方法
真菌鼻窦炎手术后会复发吗1、真菌鼻窦炎手术后会复发吗
真菌鼻窦炎手术后也有可能会复发,而且复发率很高,这个根个人平常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是有关系的。
尤其是手术后,要注意清淡饮食,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和发物,这样有可能会引发。
2、真菌鼻窦炎手术后如何护理
2.1、为预防感染,手术后可以应用广谱的抗生素,连用一周。
2.2、手术后取半卧痊,数小时内鼻前庭放置干棉球,防止血染的分泌物流出。
采用冰块或者冷毛巾进行冷敷,以减轻手术后肿胀的反应。
并注意观察出血及一般情况。
2.3、手术后1到2天抽除鼻腔堵塞纱条。
双侧鼻腔均堵塞时经口呼吸,要多喝水或者用温布擦拭口嘴,以免口干舌燥。
另外,切勿用力擤鼻打喷嚏,以免妨碍伤口愈合。
2.4、术后要多休息,注意饮食,禁食辛辣刺激食物。
3、真菌鼻窦炎带来哪些危害
慢性鼻窦炎患者由于经常流脓涕、头痛、记忆力减退,给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和影响。
脓液向周围扩散,可导致周围组织的感染,甚至可引起失明、脑膜炎、脑脓肿等严重后果,但随着抗菌素的广泛应用,这种严重后果的并发症已经比较少见。
由于脓涕流入咽部和长期用口呼吸,常伴有慢性咽炎症状,如痰多、异物感或咽干痛等。
若影响咽鼓管,也可有耳鸣、耳聋等症状。
小儿的慢。
真菌性鼻窦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近年来,在健康个体检查中也发现了真菌性鼻子-鼻窦炎表明,这些真菌也可能在身体抵抗攻击能力下降的某些局部致病。
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器官移植、糖皮质激素或抗肿瘤药物或广谱抗生素的长期应用、放疗和HIV病人。
曲霉菌和毛霉菌是菌和毛霉菌。
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这可能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环境污染有关,也可能是由于体检的普遍发展和影像学的进步-鼻窦炎发现率增加。
真菌性鼻窦炎的病因包括:1.病原菌:曲霉菌是常见的致病菌(aspergillus),占80%以上,其他有念珠菌(monilia)、Seeber鼻孢子菌(rhinosporidiumSeeber)、毛霉菌(mucoraceae)以及申克孢子菌(sporotriaSchenck)等等。
曲霉菌是条件致病菌,主要有烟色曲霉菌(A.fumigatus)黑曲霉菌(A.nigrae),前者是最常见的。
单曲霉菌感染,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曲霉菌感染。
毛霉菌感染较少,但相当危险,因为它更倾向于侵入动脉弹性内膜层,形成血栓形成、继发性缺血性血栓形成和出血性坏死,死亡率较高。
2.外部环境:包括气候和生活环境。
中国南方省份等湿热气候发病率相对较高;长期从事土壤、花盆和家禽接触的工作人员容易发生。
3.全身因素:如糖尿病、皮质类固醇激素的长期应用、抗肿瘤药物、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放疗和艾滋病患者是真菌性鼻窦炎的易发人群。
低免疫功能、低氧、低pH真菌生存的合适条件是值血症和高血糖环境(三低一高)。
4.局部因素:是一些真菌性鼻窦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各种因素阻碍鼻窦通风引流,包括中鼻道狭窄、中鼻甲反向弯曲等解剖因素;局部慢性炎症、水肿、窦分泌滞留;同侧牙齿病变等。
真菌性鼻窦炎的症状有:1.全身症状:急性鼻炎病程中患侧症状常加重,进而出现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
急性牙源性上颌窦炎的全身症状严重。
儿童发烧高,严重者可出现抽搐、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
真菌性鼻窦炎真菌性鼻窦炎【病理特点】目前分为四型,真菌球、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急性暴发性真菌性鼻窦炎和慢性无痛性真菌性鼻窦炎。
1. 真菌球为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一种慢性非侵袭性的真菌感染,多累及单个鼻窦。
镜下可见密集的真菌菌丝伴有非过敏性黏蛋白,坏死真菌球内可见磷酸钙和硫酸钙沉积,黏膜无受侵表现。
2.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发生于特异性体质的人,多累及多个鼻窦,易反复发作,经常与多发鼻息肉并存。
镜下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黏蛋白、Charot-Leydon结晶和真菌丝并存。
真菌丝不侵犯鼻窦黏膜和血管。
3. 急性暴发性真菌性鼻窦炎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病人。
毛霉菌多见,真菌菌丝侵犯黏膜、血管、窦壁骨质及窦外结构,造成黏膜和骨质坏死,短期内可侵犯颅面部及颅内结构,死亡率很高。
坏死组织较多,颜色苍白,镜下可见菌丝侵入黏膜下骨质和血管内。
4. 慢性无痛性真菌性鼻窦炎肉芽组织和坏死组织并存,窦壁骨质的硬化和破坏并存,有时易误诊为恶性肿瘤。
镜下可见菌丝侵入黏膜下骨质和血管内。
【选择检查的顺序】1. CT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软组织窗和骨窗必不可少,尤其是对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及真菌球的诊断,易于发现钙化。
对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多体位CT可以很好显示骨质破坏和增生改变。
2. MRI作为CT的补充,增强后T1WI尤其是联合脂肪抑制技术可显示病变侵犯邻近眼眶、翼腭窝、颞下窝和颅内等结构。
【影像学表现】1. CT表现(1) 真菌球:通常仅局限于一个窦腔,上颌窦多见。
表现为窦腔实变,伴有点片状、团块状钙化,软组织窗易于显示(图1)。
窦壁骨质以增生肥厚为主、破坏少见。
图1 左侧额窦内真菌球A.CT冠状面软组织窗示左侧额窦扩大,窦腔内可见软组织样密度影充填,并可见条片状高密度钙化影(真菌菌丝);B.CT冠状面骨窗示左侧额窦内软组织密度影,其内条片状高密度影隐约可见。
(2)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半组或全组鼻窦发病,常伴有多发鼻息肉。
解读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鼻内镜治疗发布时间:2023-06-02T05:09:55.826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1月2期作者:王超[导读]解读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鼻内镜治疗王超(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四川马尔康624000)真菌性鼻窦炎在临床中属于特异性疾病的一种,该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近几年来,随着环境的污染以及抗生素的全面使用,导致真菌性鼻窦炎的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
而随着临床影像学检查技术的进步,体检普及等,增加了真菌性鼻窦炎的检出率。
真菌性鼻窦炎在临床中有不同的表现类型,对其采取的治疗方法也有所差别。
曲霉菌属是其较为常见的致病菌,虽然毛霉菌致病较为少见,但是鼻脑型患者病情极其凶险,发展迅速,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对于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通常都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
1真菌性鼻窦炎发病原因真菌性鼻窦炎的主要发病原因如下:(1)病原菌。
真菌性鼻窦炎主要的致病菌为曲霉菌,占比约为80%,其次为毛霉菌、白色念珠菌、孢子菌等病菌。
其中致病的曲霉菌又包括黑色曲霉菌和烟色曲霉菌,毛霉菌感染极其凶险,该病菌会直接侵入到患者的动脉弹性内膜层中,引发血栓,从而出现出血性坏死、缺血性血栓等情况。
(2)局部环境。
有些真菌性上火会导致患者发生扁桃体炎鼻窦炎,而鼻腔、鼻窦通气受阻,窦腔里有分泌物,糖尿病酮酸中毒、同侧上列牙患有病变、局部有慢性炎症,都有可能引发真菌性鼻窦炎。
(3)全身因素。
若长期使用抗肿瘤药物、广谱抗生素、激素、放疗等,发生真菌性鼻窦炎的风险较高。
(4)环境因素。
若处于湿热气候环境中,或在工作中长期接触家禽、花盆或土壤等,都可能引发真菌性鼻窦炎。
2真菌性鼻窦炎典型临床表现不同类型的真菌性鼻窦炎,其主要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
真菌球真菌性鼻窦炎症状如下:单侧出现鼻塞、会流脓涕,有恶臭感,这种类型一般发生于中老年群体。
有些患者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而有些患者面部会有疼痛感,或出现隆起,通过鼻窦影像学可检查出来。
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诊断及治疗作者:张伟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1年第17期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
近年来,鼻腔、鼻窦真菌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占各种慢性鼻窦炎手术治疗的6%~13%,致病菌种以曲霉菌最多见,占80%。
真菌性鼻-鼻窦炎常为单窦起病,以上颌窦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蝶窦、筛窦,额窦罕见。
病变进一步发展可累及多窦。
目前认为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的有关因素是:①不利于鼻腔、鼻窦引流的解剖变异和病变,使鼻窦局部缺氧,如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及变应性鼻窦炎等;②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及滥用,可导致包括鼻窦在内的机体许多部位的正常菌群间比例失调,鼻腔、鼻窦内真菌过度生长,诱发真菌感染;③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或者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④器官移植、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等均是真菌性鼻窦炎的主要致病因素。
因此,体内局部低氧、低pH疾病、高糖环境、免疫功能低下有利于真菌的生存,是真菌性鼻窦炎的必须条件。
临床定义真菌性鼻-鼻窦炎(FRS)是某种类型的真菌在鼻腔-鼻窦内所引起的一种感染性或(和)变应性疾病。
临床分类真菌性鼻-鼻窦炎从病理学角度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2类。
非侵袭性病变见于免疫功能正常者,侵袭性病变见于免疫功能缺陷者,当患者免疫功能发生变化,其真菌感染的形势也发生改变,侵袭性和非侵袭性之间相互重叠存在或者发生转变。
见表1。
诊断症状主要症状:鼻塞、脓涕、涕血、头痛、面部不适。
次要症状:眼部症状,面部隆起,颅内、外并发症。
检查鼻腔检查鼻黏膜充血水肿,窦腔向鼻腔内膨胀生长,鼻道内脓性或干酪样分泌物,恶臭。
影像学检查鼻窦CT有鼻窦内局灶性点状或絮状高密度钙化影。
骨质局限性破坏,膨胀性骨吸收。
真菌学证据HE染色变应性黏蛋白、嗜酸性粒细胞、夏-莱结晶,Gomori染色(六胺银染色)可见大量真菌菌丝。
术中形态学病变为泥石样物伴稠脓、窦黏膜肿胀、质脆、坏死样改变。
真菌性鼻窦炎*导读:真菌性鼻窦炎又称霉菌性鼻窦炎。
真菌性鼻窦炎是鼻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性疾病,近年来为了适应国际交流的需要,学者提议改名为真菌性鼻-鼻窦炎(fungalrhino-sinusitis,FRS)。
传统观点认为,真菌性鼻-鼻窦炎多在机体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接受放射治疗等情况下发生,也可在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烧伤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生。
真菌性鼻窦炎又称霉菌性鼻窦炎。
真菌性鼻窦炎是鼻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性疾病,近年来为了适应国际交流的需要,学者提议改名为真菌性鼻-鼻窦炎(fungal rhino-sinusitis,FRS)。
传统观点认为,真菌性鼻-鼻窦炎多在机体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接受放射治疗等情况下发生,也可在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烧伤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生。
概述近年来发现,在健康个体体检中亦发现真菌性鼻-鼻窦炎,表明这些真菌也可以在机体抵御侵袭能力下降的某一局部致病。
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器官移植术后、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抗肿瘤药物或广谱抗生素、放疗及HIV病人。
致病菌主要为曲霉菌和毛霉菌。
近年,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可能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环境污染有关,也可能由于体检工作普遍开展、影像学的进步使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现率提高。
表现诊断真菌性鼻-鼻窦炎先单侧鼻窦起病,以上颌窦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蝶窦、筛窦,额窦罕见。
进一步发展累及多窦。
其临床表现视不同临床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异。
目前常用的是外用中药真菌性鼻窦炎,每天两次,治疗彻底。
1.真菌球:多见于老人,女性多于男性。
病人通常免疫功能正常。
单侧鼻窦发病,以上颌窦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蝶窦、筛窦,额窦罕见。
临床表现似慢性鼻窦炎,如单侧鼻塞、流脓涕,或有恶臭等。
亦可不表现任何症状,仅在鼻窦影像学检查时发现。
真菌球发展较大者,可有面部隆起和疼痛(压迫眶下神经),少有脓血涕和周围结构如眼眶受累症状,一般无全身症状。
浅谈真菌性鼻窦炎的诊疗摘要】目的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
方法通过真菌性鼻窦炎的病例及临床表现,了解真菌性鼻窦炎。
结论侵袭型者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清除鼻腔和鼻窦内真菌病原和坏死及不可逆的病变组织,恢复鼻窦的通畅引流。
【关键词】真菌性鼻窦炎诊疗随着对鼻腔和鼻窦真菌病的认识逐渐加深和诊断技术的不断改进,鼻腔及鼻窦真菌病病例报告逐渐增多,其中曲菌病最为常见。
其他的致病菌包括毛病菌、鼻孢子菌等。
下面将真菌性鼻窦炎的诊疗阐述如下。
1.鼻腔及鼻窦曲菌病曲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可长期存在于人呼吸道而不产生症状。
当长期应用抗生素和激素药物、机体抵抗力下降、患有严重消耗性疾病或恶性肿瘤放化疗其期间及出现局部诱因时可诱发曲菌的生长并导致病变。
常见的局部诱因包括慢性鼻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和钩突肥大等病变使得鼻腔和鼻窦通气引流受阻、分泌物潴留、慢性炎症刺激、外伤、上列牙齿病变等。
倪道凤和杨华统计了1984~1988和1949~1998各5年间在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住院行上颌窦根治术的患者真菌性鼻窦炎发病情况。
统计结果提示鼻窦真菌病占上颌窦根治术的比率有较明显的增高趋势,女性患者发病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男女比例分别为1:2和1:2.33),患者发病年龄也有下降趋势,提示年龄和性别可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类型多样,根据侵袭性可分为侵袭型和非侵袭型两类。
非侵袭型可分为真菌球型和变态反应型。
真菌球型好发于老年人群,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变态反应型主要由Ⅰ型变态反应型引起。
侵袭型可分为慢性/无痛型和急性/暴发型,有的作者将肉芽肿型命名为第3型侵袭型鼻-鼻窦真菌病。
各型之间可相互转变,非侵袭型如未得到有效治疗以及在特定的免疫功能受到损害的情况下可转变侵袭型。
2.1非侵袭型为鼻腔和鼻窦真菌病中最常见者,好发于成年女性。
此型病变一般局限于鼻腔或鼻窦粘膜表面。
病灶位于鼻窦者以上颌窦最常见,其次为筛窦,多局限于一个窦腔。
主要症状包括鼻塞、脓涕、涕血、头痛、牙痛、鼻臭、面部麻木或胀痛、眼眶胀痛或畏光流泪等。
研究真菌性鼻窦炎是什么原因引起?怎么
治疗好?
真菌性鼻-鼻窦炎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其临床表现性鼻-鼻窦炎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误诊率较高。
目前用辛夷鼻舒爽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2008年~2010年间在我院耳鼻咽喉科住院的80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并选择同期住院的8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对照。
慢性鼻-鼻窦炎组男53例,女27例,年龄(5~69)岁,平均年龄(35.1±11.4)岁,病程7 d~50年。
真菌性鼻-鼻窦炎组男37例,女47例(37+47≠80),年龄(18~79)岁,平均年龄(47.3±12.8)岁,病程20d~20年。
两组患者在近期均无发热、鼻窦、鼻腔和眼眶等急性坏用辛夷鼻舒爽治疗,临床患者多表现为(鼻塞、头痛、嗅觉下降、流涕、涕血、面部不适、下鼻甲肿大、鼻中隔偏曲、脓性分泌物)、影像学资料(单侧或双侧病变、钙化斑、致密影、骨质增生和骨质破坏)和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嗜酸粒细胞数)。
结果发现辛夷鼻舒爽对慢性鼻窦炎引起的鼻塞、流涕、头痛和嗅觉下降有明显改善,使用辛夷鼻舒爽三个月后,大部分患者可以痊愈。
真菌性鼻窦炎的介绍真菌性鼻窦炎这种疾病相信大家都可以从字面的意思看出这是一种真菌感染引起的鼻子发炎,对于这样的一种,我们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应该要对于它的发病原因以及治疗方法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才能够保证我们治疗这种疾病。
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病原因就在下面,希望你们可以进行了解。
真菌性鼻窦炎又称霉菌性鼻窦炎。
真菌性鼻窦炎是鼻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性疾病,近年来为了适应国际交流的需要,学者提议改名为真菌性鼻-鼻窦炎。
传统观点认为,真菌性鼻-鼻窦炎多在机体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接受放射治疗等情况下发生,也可在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烧伤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生。
外界环境包括气候及生活环境。
湿热气候如中国南方省份的发病率相对北方高;长期经常性从事接触土壤、花盆及家禽的工作人员易罹患。
全身因素如糖尿病、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抗肿瘤药物、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放疗及艾滋病病人等均为真菌性鼻窦炎的易发人群。
有报道低免疫功能、低氧、低pH值血症及高血糖环境(三低一高)是真菌生存的合适条件。
局部因素是部分真菌性鼻窦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各种因素所致的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受阻,包括解剖因素如中鼻道狭窄、中鼻甲反向弯曲等;局部的慢性炎症、水肿,窦腔的分泌物潴留;同侧上列牙齿的病变等。
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上述病理改变迅速向周围结构和组织发展。
早期波及鼻腔外侧壁、甚至上颌窦前壁、上壁和下壁,累及面部、眼眶和硬腭,后期破坏鼻腔顶壁、筛窦顶壁或蝶窦壁,侵犯颅内,并经血液循环侵犯肝、脾、肺等脏器。
以上就是真菌性鼻窦炎的介绍,希望你们看完之后能够知道真菌性鼻窦炎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以及知道它的发病原因。
对于真菌性鼻窦炎我们在生活中应该要采用药物及时的控制鼻子发炎的问题,这样才能够让鼻子发炎得以控制。
真菌感染性鼻窦炎的危害以及治疗
真菌感染性鼻窦炎这是我们鼻腔受到真菌感染从而引起的一种疾病,面对这种疾病我们是需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治疗的,因为如果长期不治疗或者是治疗方法不恰当有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例如:头痛、发烧等等。
而要想治疗这种疾病我们就要了解这种疾病。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真菌感染性鼻窦炎危害以及治疗。
★治疗
★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治疗原则:①早期的手术治疗,侵袭型者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清除鼻腔和鼻窦内真菌病原和坏死及不可逆的病变组织,恢复鼻窦的通畅引流。
②药物治疗。
★1.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和范围应根据病变范围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病变不严重的(如真菌球、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一般均可采用鼻内镜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及病变组织,保留正常粘膜,创造鼻窦宽敞的通气和引流。
病情严重,病变范围广者,可采用柯-陆氏手术(Caldwell-Luc operation)、鼻侧切开术(lateral rhinotomy)或与鼻内镜手术联合等术式。
★中药疗法:中药治疗常用真菌性鼻窦炎,中草药配方:苍耳子30克、辛夷20克、黄芩35克、细辛4克、白芷25克、龙胆草10克等中草药材,手工工序,精心选药、晾晒、研磨,外用,一日两次,对真菌性鼻窦炎有确切效果。
★2.药物治疗
(1)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术后必须用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itraconazole)和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为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剂量可根据病情和患者耐受性而定。
经手术和两性霉素B治疗病情已被控制或病情较轻者,可用酮康唑。
★危害
1、真菌性鼻窦炎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降低消化系统功能。
2、鼻窦炎还可以引起哮喘发作。
3、真菌性容易出现精神萎靡、记忆力差、易疲劳、食欲不振、头痛及头晕。
4、容易引起高热惊厥。
★饮食保健
1、要多摄取维生素E,可以多吃葵花子、种子油。
2、多吃具减充血作用的草药和调味品,例如接骨木花、麝香草和姜。
3、多吃大蒜和洋葱。
大家都知道,医疗水平的发展,现在很多疾病都是可以通过手术能治疗好或者得到控制。
真菌性鼻窦炎也是,它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很容易给人们带来困扰,那么真菌性鼻窦炎要注意什么呢?
1、注意平时鼻腔卫生,要经常用等渗盐水清洁。
2、真菌性鼻窦炎注意游泳时姿势要正确,尽量做到头部露出水面。
3、注意擤涕方法。
鼻塞多涕者,宜按塞一侧鼻孔,稍稍用
力外擤。
之后交替而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