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内蒙古公务员行测每日一练:言语理解与表达之成语(7)
- 格式:docx
- 大小:56.48 KB
- 文档页数:2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成语下(言语理解与表达考试常见且易错)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成语下(言语理解与表达考试常见且易错)301.求全责备: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
302.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多用于贬义。
303.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
304.如雷贯耳:像雷声传入耳朵那样响亮。
比喻人的名声极大。
305.数典忘祖:指古代的礼制、历史。
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的无知。
306.捉襟见肘:原指衣服破烂,生活穷困。
后来也比喻顾此失彼,无法应付。
307.投鼠忌器:要用东西投掷老鼠,又怕砸碎了老鼠附近的用具。
比喻有所顾忌,做事不敢放手。
308.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东西的后面。
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含贬义。
用于自称时,含谦义。
309.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310.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多含贬义。
311.屡试不爽: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312.韦编三绝:现用来形容勤奋刻苦的精神。
313.颐指气使:形容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
314.相濡以沫:比喻人在困境中用其微薄的力量来相互帮助。
315.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迁巨大。
316.钟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317.粉墨登场:妆化好了,登场演戏。
今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
318.莘莘学子:一批学子。
319.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了。
不能理解为“文章不加标点”。
320.心猿意马:形容心思不定,变化无常,如同猿跳马奔。
321.心慌意乱:心神惊慌,忙乱。
322.应接不暇:指一路上风景优美,看不过来。
后指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也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对象是相对运动的景物、人或事情。
323.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
324.回肠荡气:形容文艺作品或表演非常动人,耐人寻味。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卷行测参考答案-言语理解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卷:行测言语理解答案解析,华图根据考生回忆针对题目进行了部分答案解析,希望能对参加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帮助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40题,参考时间35分钟)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
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21.【答案】C【解析】分毫不差指办公做事没有一点儿差错。
文中信息强调“战略规划得到全方位落实,达标甚至超标”,显然,填入分毫不差更符合语境。
因此答案为C。
【释义】一丝不苟、不遗余力、分毫不差、滴水不漏一丝不苟:一点儿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用于褒义,多用来形容人处世行事的态度、作风。
不遗余力:不留下一点剩余的力量。
指毫无保留地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不含褒贬,表示全力做的或是好事或是坏事。
分毫不差:(分毫)形容很少的数量,十丝为一毫,十豪为一厘,十厘为一分;(差:)差错。
形容没有一点儿差错。
滴水不漏:比喻说话办事周到严禁,毫无破绽;强调一点儿也不漏失,多指言行严谨,不出错。
2016-国考-22.【答案】A【解析】大势所趋指符合整个局势发展的取向。
文段中强调“个人免费或少量收费的医疗对于医疗体系的改革是符合其发展的趋势的”,这里填入大势所趋符合语境,答案为A。
【释义】完美无缺、大势所趋、当务之急、未雨绸缪、万全之策完美无缺:十分完善、美好,没有缺点;用于褒义。
大势所趋: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当务之急:指之前所有应做的事情中最要紧的、最急需办的事。
未雨绸缪:趁着天还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准备,用于褒义。
万全之策:绝对安全、极其周到的计谋、办法,用于褒义。
2016-国考-23.【答案】D【解析】有的放矢比喻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有针对性。
文段中强调“认清区域污染源的共性及差别,对于明确地,有目的地治理污染源问题是有帮助的”,就像认准了目标射箭一样,这里填入有的放矢,符合语境,答案为D。
公考成语精选1.趁火打劫: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捞好处。
亦作“趁火抢劫”。
//浑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机会攫取不正当利益。
2.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
残暴得灭绝人性。
//惨绝人寰:人寰,人世。
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
形容惨到极点。
3.心满意足:心愿满足。
亦作“心满愿足”。
//称心如意:完全合乎心意。
亦作“趁心如意”。
4.承前启后:承,承接。
启,开创,引出。
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
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
亦作“承先启后”。
//承上启下:接续上面的并引起下面的(多用于写作等)。
5.三五成群:三个五个结成一群。
//成群结队:聚集到一起,结成一群一伙。
亦作“成群结伙”。
6.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地瞎想。
亦作“胡思乱量”。
//痴心妄想:入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
形容一味幻想不切实际的事情。
7.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
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扬起尘土。
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8.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处心积虑:处心,存心。
积虑,积久考虑。
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
多含贬义。
9.粗心大意:做事不细心,马虎。
//粗枝大叶:指文字或话语简略概括,也指做事不认真,不细心,马虎大意。
10.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
//雷厉风行:厉,猛烈。
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
比喻政事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
也比喻行事声势威猛,动作迅速。
11.当仁不让:当仁,指面临仁义之事。
《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后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义不容辞:指顾全道义而不推辞。
12.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
岸然,高傲威严的样子。
形容神态庄重严肃。
现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之状。
多含讥讽之意。
//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有时带有讽刺的意味)。
13.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多用于指人。
//等量齐观:等,同等。
齐,一样。
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多用于指物。
14.牢不可破:牢固得不可摧毁,不可动摇。
点这查看>>>内蒙古公务员历年真题2016内蒙古公务员行测每日一练:言语理解与表达之成语(2)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内蒙中公教育整理了内蒙古公务员行测题库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1.古人有“闻过则喜”之说,而今天有些人则不然,总是( ),对比之下,实在不应该。
A.瑕不掩瑜 B.讳疾忌医 C.刚愎自用 D.好大喜功2.由于他事先没有充分准备,因而遇到意外情况时显得( )。
A.焦躁不安 B.不知所措 C.束手束脚 D.灰心丧气3.下列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正确的一组是_____。
(1)黄老师的教学语言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常常逗得大家_____。
(2)安全检查工作非常重要,要_____,不应麻痹大意,一旦出了事故,后悔也就来不及了。
A.破涕为笑,防患未然B.破涕为笑,防微杜渐C.捧腹大笑,防微杜渐D.捧腹大笑,防患未然4.我一生走南闯北,甚至出访欧美,然而想不到对自己少年时()的松花江,却()。
A.日思夜想素昧平生B.望穿秋水望洋兴叹C.大名鼎鼎闻所未闻D.魂牵梦萦缘铿一面5.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_____。
(1)桥砖是深褐色,表明它的历史的长久;但都_____,令人叹息于古昔工程的坚美。
点这查看>>>内蒙古公务员历年真题(2)我们下船后,借着新生的晚凉和河上的微风,暑气已渐渐消散;到了此地,,身子顿然轻了——习习的清风荏苒在面上,手上,衣上,这便又感到了一缕新凉了。
(3)可是一般人还忘其所以地要气派,自以为美,几乎不知天多高地多厚。
这真是所谓“_____”了。
(4)但是要老资格的茶客才能这样有分寸;偶尔上一回茶馆的本地人外地人,却总忍不住_____,到了儿捧着肚子走出。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出现的高频成语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也指按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削足适履: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迁就凑合活着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截然相反:形容物或者事件毫无共同之处,截然不同。
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至事物区别明显,意见看法截然不同。
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背道而驰:比喻彼此方向不同,目的完全相反。
分道扬镳:比喻各自向不同的目标前进。
泾渭分明:渭河水情,泾河水浊,两水合流后,清浊依旧分明。
比喻是非清楚,容易区别。
进退维谷:比喻困难处境,进和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措施。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事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现出来。
(1+1大于2)老生常谈:至老书生经常发表的平凡的议论。
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意的话。
不刊之论:是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经之谈:指荒诞,没有根据的话。
标新立异:持不同的态度或者看法,提出新奇的见解和主张,表示与一般的不同。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差强人意、万人空巷不能理解字面的意思)举重若轻: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的东西那么容易。
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墨守成规:死抱着老规矩不放,不思改革进取。
未雨绸缪:在没有下雨前,就要修缮好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防患未然。
舍本逐末:把根本、最重要的舍掉而追逐细枝末节。
因噎废食:因吃东西卡过喉咙,从此就停止吃东西。
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了。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
指真是、正确和可靠。
无可厚非:没有什么可过分指责或批评。
指事情有一定的到或者原因。
泥沙俱下:泥土和砂石跟着水一起流下来;好人坏人都有或者事物混杂在一起。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杂在一起,成分复杂。
鱼目混珠:用鱼眼睛来假冒珍珠。
形容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常用成语1.不刊之论:不能够更改的言论,形容言论不可磨灭。
2.高山仰止:指高尚的道德使人仰望向往。
3.洛阳纸贵:古典式说晋代的作家左思,用了十年的时间写成了一篇作品《三都赋》。
被大家所赞赏,于是很多人竞相传抄,以致洛阳的纸供不应求,提高了价格。
现用来比喻文章精美,广为流传。
4.包罗万象:指包括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内容丰富、复杂,什么东西都有5.洋洋大观:指事物繁多,丰富多彩的景象---侧重景象6.汗牛充栋:指书籍多。
7.叹为观止:意思是赞叹所见的事物是最好的,好到了极点8.贻笑大方:被内行人笑话-----注意,不能再有“被”与之搭配9.美轮美奂:只能用来形容建筑10.鳞次栉比:形容房屋排列整齐11.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用来形容技艺高超12.鬼斧神工:侧重非人力所能做到13.趋之若鹜:比喻很多的人争抢着去追求某种东西,带有贬义色彩14.豆蔻年华:旧指少女十三四岁的时期,现在也泛指处于少女时期。
15.首当其冲:比较最先受到攻击或者最先蒙受灾难的16.无所不至: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多指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贬义17.无微不至:没有一个细小的地方没有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十分周到和细心。
18.不负众望:不辜负别人的期望19.不假思索:形容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做事快捷。
20.求全责备:意思是要求尽善尽美,完美无缺,强调完美之极21.弹冠相庆:比喻因为将要做官而互相庆贺,贬义,形容坏人得势而庆贺22.百依百顺: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
侧重感情上的“爱”惟命是从: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
贬义词,侧重拍马屁的人23.千夫所指:侧重指触犯众怒,被众人所指责,是贬义词众矢之的:中性词,其对象可以是好人,也可以是坏人。
24.心照不宣:多指双方彼此都领会对方的意思心领神会:一方了解另一方的意思,多指单方了解。
思忖:思量,想的意思。
思索:思考探求(问题等)唐突:乱闯,冒犯的意思。
2016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一、常识判断1 下列对诗词中的物理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地球的公转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运动的相对性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空气振动发声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势能转化为动能2 关于生活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缺碘可能会患“大脖子病”B吃水果有助于补充维生素C甲醛可以用作药品的防腐剂D回收废电池可减少重金属污染3 下列哪组气体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大?A一氧化氮、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水蒸气C氢气、稀有气体D甲烷、氮气4 下列关于党的重要思想,按提出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5 下列关于微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微波的频率比一般无线电波的频率低B含水量多少对微波加热效果没有影响C微波会被玻璃、塑料和瓷器等物体反射D微波通信容量大、质量好、传输距离远6 下列常见的心理现象与成语对应错误的是:()A晕轮效应——爱屋及乌B首因效应——一鼓作气C门槛效应——得寸进尺D从众效应——人云亦云7 下图所示的是哪种典型地貌?A喀斯特地貌B冰川地貌C丹霞地貌D风蚀地貌8 下列哪种球类运动的场地面积最大?A网球B篮球C排球D足球9 在生活中,下列哪一做法或现象与热胀冷缩无关?A夏天在架设电线时,不宜把电线绷得太紧B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比灌满更容易保温C把刚煮熟的鸡蛋放到冷水中浸一下,更容易剥壳D冬天往玻璃杯中倒开水,应先用少量开水预热杯子10 关于古代思想家,下列对应错误的是:A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荀子B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C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D摩顶放踵利天下——墨子11 关于农作物,下列对应错误的是:()A豆类、薯类——粮食作物B花生、向日葵——经济作物C西红柿、青梅——蔬菜作物D玉米、紫云英——饲料作物12 下列关于国家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征收农民集体土地,需要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予以补偿B征收耕地以外其他土地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C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市、县人民政府规定D征收耕地应给予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13 关于疫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根据费用支付方式,分政府免费提供和公民自费自愿接种两类B牛痘疫苗彻底消灭天花,是人类用疫苗迎战病毒的首次胜利C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D目前乙肝疫苗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疫苗14 洲际导弹通常指射程大于8000公里的远程弹道式导弹。
公务员行测成语积累一.言语理解之易混用成语置之度外:为正义的事把生死厉害等不放在心上。
不能用于贬义场合。
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诲。
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场合。
苦心孤诣:苦心钻研或经营,达到很高的造诣。
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极点。
只能形容人的态度,不能形容事情的性质,只表示痛恨,不表示痛心。
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的辛苦,不可来形容生活的艰辛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
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
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沁人心脾:形容诗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平易近人:态度和蔼没有架子,使人易接近。
也指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二.言语理解之重复使用成语相形见绌:相比之下,显出一方非常逊色。
不能用作“显得相形见绌”。
遍体鳞伤:形容被打的浑身是伤。
不用“浑身被打的遍体鳞伤”。
生灵涂炭:指老百姓处于极端的困苦的境地。
不用“是我国人民生灵涂炭”。
自惭形秽: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不用“感到自惭形秽”。
恍然大悟:一下子忽然明白过来。
不用“我心里突然恍然大悟过来”。
眼花缭乱:看到纷繁复杂或光彩耀眼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不用“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耿耿于怀:心理老是想着不能忘怀。
不用“心理老是耿耿于怀”。
三.言语理解之对象误用成语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女孩子。
破镜重圆、相敬如宾、琴瑟之好形容夫妻。
不带宾语:津津乐道,司空见惯,求全责备,漠不关心。
只能用于疑问句,否定句之中: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一概而论,等量齐观,善罢甘休,等闲之辈。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高频成语拆出高分【第一组】如数家珍;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如”是好像的意思;“家珍”也就是家里的珍宝。
如数家珍的意思就是好像在数家里的珍宝一样,而家里的珍宝自己一定是比较熟悉的,所以“如数家珍”即对自己所讲的东西非常的熟悉。
津津乐道:“津津”兴趣很浓的样子,比如“津津有味”;“道”是谈论、说话。
所以“津津乐道”是对事情非常感兴趣,很有兴趣地谈论。
所以这组词的区别在于,“如数家珍”侧重对事物的熟悉程度,“津津乐道”侧重对事物感兴趣,喜欢谈论。
【例题】近年来,多部科幻电影在各大影院热播,黑洞、白洞、虫洞等都是人们________的天文学前沿概念,人类似乎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通过虫洞快速抵达太阳系外的宜居星球。
但实际上,近年来星际飞行理论并没有突破性进展,深空探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只能________于对太阳系内天体的探测。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数家珍满足B.了如指掌倾向C.津津乐道局限D.念念不忘受制解析:题目中说“黑洞、白洞、虫洞”等概念随着科幻电影也进行了传播,而这样的专业概念对人们来说不可能是非常熟悉和了解的,所以A、B中的“如数家珍”和“了如指掌”程度过重,排除。
而“念念不忘”这个词更加强调思念之情,难以忘怀,并不是适合这个语境。
故第一个空填“津津乐道”最为合适,第二个空“局限”也符合语境。
故正确答案选择C。
【第二组】真知灼见;远见卓识;深谋远虑真知灼见:“真知”真正地知道,“灼”是明白、透彻。
所以“真知灼见”的意思是正确深刻的认识和高明的见解。
远见卓识:有远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见解。
深谋远虑:“深谋”深刻的谋划,“远虑”长远的考虑。
所以“深谋远虑”的意思是谋划得周密,考虑得长远。
这组词的区别就在于,“真知灼见”强调认识、见解的正确;“远见卓识”侧重见解有长远的眼光;“深谋远虑”侧重谋划、计划得周密长远。
【例题】中国教育,向来不缺批评声,这其中不乏________,也难免过激之言。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汇总1、南辕北辙:行动和目的相反的比喻。
例如,如果你想去上海,但却朝着北京的方向走,那么你就是南辕北辙了。
2、大相径庭:相差很远,大不相同的比喻。
例如,两个人的观点完全相反,他们就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3、理所当然:按照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全合理、不容怀疑的意思。
例如,如果你努力工作,就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是理所当然的。
4、应运而生:适应时机而产生的比喻。
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产品应运而生。
5、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例如,现代舞蹈就是推陈出新的产物。
6、无可厚非: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例如,他虽然有点固执,但他的意见无可厚非。
8、无所适从:(1)不知听从哪一个好;(2)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例如,面对两个好的工作机会,他无所适从。
9、矢志不渝:坚定的意志像射出去的弓箭一样不会改变,表示永远不变心。
例如,他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10、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
例如,这幅画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
11、以偏概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
例如,只因为某个人犯了一个错误,就认为他是一个坏人,这是以偏概全。
12、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例如,他一直循规蹈矩地做事,不愿意尝试新的方法。
13、大行其道: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
例如,现在健康饮食大行其道。
14、历久弥新: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
例如,这部电影虽然上映已经很久了,但它历久弥新,仍然很受欢迎。
15、此消彼长:这个上升,那个下降的比喻。
例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此消彼长。
16、林林总总:形容杂乱众多。
例如,他的书房里摆满了各种林林总总的物品。
17、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
比喻解决不了问题,没有办法。
例如,再多的抱怨也是无济于事的。
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故都的秋》是著名文学家郁达夫的名作,也是描写秋景秋思的名篇。
故都是指今天的()。
A.杭州B.南京C.西安D.北京【答案】:D2.在公告的总体结构中,没有的一部分是()。
A.成文时间B.主送单位C.标题D.正文【答案】:B3.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基尼系数的数值就越低。
A.均匀B.不均C.不公D.无法判断【答案】:A4.“名不正则言不顺”是哪家的思想?()A.道家B.佛家C.儒家D.法家1/ 12【答案】:C5.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行文应用()。
A.意见B.公告C.通知D.决定【答案】:D6.某地北京时间6月22日6时左右日出,13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约83°,该地当天上午太阳高度角达到36°时,布宜诺斯艾利斯(西四区)的区时约为()。
A.6月21日9时B.6月21日21时C.6月22日21时D.6月22日9时【答案】:B7.为不断提升政府系统网站管理水平和政务服务能力,某市政府近期组织开展了2018年第一季度全市各区县有关部门、直属事业单位的政府网站检查活动,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公布,适用的公文是()。
A.通知B.通报C.通告D.公告【答案】:B8.下列关于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会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A.股东人数较少或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设1~2名监事,不设监事会B.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可以兼任监事C.监事须忠实履行服务,维护公司利益,不得利用职权牟取私利D.监事会应当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职工代表【答案】:B9.国家物价管理部门确定公共交通收费标准,是在运用()进行宏观调控。
2/ 12A.法律手段B.计划手段C.行政手段D.经济手段【答案】:C10.直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手段是()。
A.提高法定准备金率B.购买国债C.增加政府采购D.提高再贴现率【答案】:C11.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规划是指()。
行测成语积累
行测中常常会涉及到成语的运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行测成语积累:
- 积少成多: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 水滴石穿:水一直向下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
比喻只要坚持不懈,细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难办的事。
-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 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 未雨绸缪: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 居安思危: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
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公考言语理解成语
在公考言语理解中,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考言语理解中的成语,以及它们的解释:
1. 画龙点睛:比喻在关键的地方用几句话突出文章或讲话的实质,使内容更为生动有力。
2. 厚积薄发:多多积蓄,慢慢放出。
形容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准备,然后突然展现出来。
3. 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
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势。
4. 登峰造极:比喻成就达到最高境界;也比喻做坏事猖狂到了极点。
5. 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
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6. 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火一样。
7. 口若悬河: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
形容能说会辩,说起话来没完没了。
8. 千钧一发: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9. 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
今多比喻打扮一番后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10.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
出来。
以上只是公考言语理解中可能出现的部分成语,仅供参考,由于公考中涉及的成语可能会随考试时间和内容的变化而有所差异,因此建议在准备过程中要结合历年考试真题来进行练习和积累。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汇总成语在言语理解部分是公务员行测中常考的题型之一。
熟练掌握并准确运用成语,不仅可以提高答题速度,更能够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正确选择或判断答案。
以下是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部分常见高频成语的汇总。
一、与"人"相关的成语:1. 马首是瞻:形容对前辈、领导的言行举止自来熟,毫无顾忌。
例句:他对老师马首是瞻,态度非常恭敬。
2. 指鹿为马:形容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例句:有人明明知道是鹿,却偏要说成是马,真是指鹿为马。
3. 画龙点睛:比喻在事物的关键点上做出精彩的补充或点化。
例句:他的发言很有深度,像是画龙点睛。
4. 拔苗助长:比喻急于求成,反而适得其反。
例句:在种菜过程中,拔苗助长会导致菜苗死亡。
5. 自相矛盾:形容自己的话或行动前后矛盾,互相抵触。
例句:他说的话自相矛盾,让人无法理解。
6. 因噎废食:因为一次噎住而放弃整个食物。
例句:他因噎废食,再也不敢吃那种食物。
7. 掩耳盗铃:指自己欺骗自己,掩饰事实真相。
例句:他明明知道真相,却选择掩耳盗铃,一直自欺欺人。
二、与"事"相关的成语:1. 塞翁失马:比喻坏事可能转变为好事,好事也可能转变为坏事。
例句:他虽然失去了工作,但倒也发现了新的机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前有充分的准备和把握。
例句:他思路清晰,胸有成竹地给出了解决方案。
3. 杯弓蛇影:比喻因多疑而疑神疑鬼,猜疑不安。
例句:她经常杯弓蛇影,过度敏感。
4. 本末倒置:把主要的事情和次要的事情颠倒。
例句:他办事不分轻重缓急,总是本末倒置。
5. 如醉如痴:形容沉迷于某种事物,陶醉其中。
例句:她看演唱会时如醉如痴,完全投入其中。
6. 人云亦云:形容毫无主见,只是盲目跟从别人的意见。
例句:他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总是人云亦云。
7. 坐井观天:比喻眼界狭窄,缺乏远大的胸怀。
例句:他只顾自己小圈子里的事情,真是坐井观天。
公务员行测成语积累公务员行测成语积累(一)成语作为汉语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面对公务员行测考试,成语的积累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公务员行测成语,并带来对它们的详细解释。
1. 守株待兔:指人在等待好运的同时,丧失了自己改变命运的机会。
2. 如火如荼:形容事物进行得十分迅猛、热烈。
3. 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自不量力。
4.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有充分准备,有把握能够成功。
5. 画龙点睛:比喻在文章、绘画或工作的最后阶段,加上有力的点睛之笔。
6. 因噎废食:比喻因为以往的遭遇而不敢再尝试。
7. 因果报应:指个人、集体以前所做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8. 以逸待劳:在敌人疲劳时出其不意地袭击对方。
9. 以德报怨:以德报怨是指对方对自己怀恨在心或报复,而自己不仅不怨恨对方,还用自己的德行来回报对方。
10. 以眼还眼:比喻用同样的手段回击对方。
以上是几个常见的公务员行测成语,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成语积累(二)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成语的积累是提高综合素质和解题能力的关键。
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注意收集并掌握一些常用的成语,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感和思维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务员行测成语,供大家参考。
1. 入木三分:形容写实或刻画事物极为透彻,达到了毫厘不差的程度。
2. 功亏一篑:原指修筑地基时差了一篑土,后比喻做事不求进取,工作未能完成或未能达到预定目标。
3. 功成身退:取得成就后自己主动退出,不再追求名利。
4. 刻舟求剑:比喻追求固守旧观念,不知趋时务。
5. 心猿意马:比喻思想不集中或心神不宁,不能专心应付。
6. 巧夺天工:形容技艺或设计超过了自然界的变化,有着天然规律不具备的智慧。
7. 目瞪口呆:形容受到突然情况的惊吓或吃惊后,眼睛瞪大,张口结舌的样子。
8. 金玉满堂:形容财富极丰。
9. 刻骨铭心:表示印象极深,记忆极牢。
10. 衣锦还乡:比喻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回到家乡生活优裕的境地。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高频成语考点总结1500字在行测中,言语理解与表达是一道必考题型。
这部分题目主要考察考生对于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下面是一些较为常见的高频成语,供考生参考:1. 杞人忧天:指杞国(现在的河南省洛阳市东北部)的国王生性多疑多虑,看到一只树上的阴影就以为是敌人的阴谋。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无事生非、多疑之态度。
2. 囫囵吞枣:比喻学习或阅读不加分析、理解,一味地贪多求快。
也用来形容处理事情不加思考、沉思,一口吞下。
3. 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情,自取其辱,弄巧成拙。
也可以形容对完美事物的描绘,后面再添加多余的东西,反倒使其缺乏完美。
4. 对牛弹琴:比喻对没有取向、没有兴趣、无法理解的人讲话或做事。
也形容对听众毫无共鸣的言论或表演。
5. 守株待兔:比喻等待机会而不自己主动创造机会。
也用于形容不会努力自谋生活,只靠空等或机遇的人。
6. 隔岸观火:比喻置身事外,对他人之祸灾置之不理。
也用于形容看热闹不愿负责的态度。
7. 如鱼得水:比喻处境得到改善或所处环境适合自己。
也用作赞美别人与某种环境达到完美的统一。
8. 刻舟求剑:比喻坚持照旧的办法,不顾环境的变化而揚弃新的思想。
9. 石破天惊:比喻事情的变化大到出乎意料,并因此产生轰动的效果。
10. 蚍蜉撼大树:比喻力量悬殊的斗争,小人物冒然与强大的对手作斗争。
11. 鸡飞蛋打:比喻因小节小利而失去大局大利的。
12. 守株待兔:比喻依赖他人,不自助.13. 马失前蹄:比喻一点小差错或失误,导致全盘皆输。
14. 百折不挠:比喻意志坚定,无论遭到多少次失败和挫折,都辞I不低头,持续奋斗。
15. 杀鸡取卵:比喻贪心或斤斤计较,一着不慎,枉费了之前辛苦经营获得的东西。
16. 亡羊补牢:比喻事事都及时处理,不轻易放过问题,以免日后后悔。
17. 抛砖引玉:比喻开门见山地提出一种意见或问题,引起别人更好的意见或问题。
18. 心照不宣:对于想法和意向,无需言说,双方心知肚明。
点这查看>>>内蒙古公务员历年真题2016内蒙古公务员行测每日一练:言语理解与表达之
成语(7)
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内蒙中公教育整理了内蒙古公务员行测题库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试题1:人人都有缺点,都有不足,不应对别人(),对自己高抬贵手。
A: 手下留情 B: 吹毛求疵
C: 严格要求 D: 得过且过
试题2: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靠党的富民政策,靠自己的()和辛勤劳动,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走上了富裕之路。
A: 锐意进取 B: 勤俭节约
C: 聪明才智 D: 发奋努力
试题3:大气层实在是地球()的一件理想的外衣。
A: 梦寐以求 B: 得天独厚
C: 美轮美奂 D: 精美绝伦
试题4:我们年轻人无不(),一颗心就像燃烧的火炬,这是我们的优势;但也应该承认,我们毕竟缺乏社会风浪的洗礼和的磨炼,容易自负、任性、莽撞。
A: 朝气蓬勃艰苦斗争 B: 壮怀激烈艰苦斗争
C: 奋发图强勤俭建国 D: 朝气蓬勃刻苦学习
试题5:柏克和阿伦特等思想家把博爱和同情视为感伤主义,是滥情、不理智的表现,认为结果会______,达不到改善弱者境遇的效果。
贫困等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政治,而非部分人的善心。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适得其反
B.事与愿违
C.南辕北辙
D.雪上加霜
点这查看>>>内蒙古公务员历年真题试题6:“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
”新闻作品要想成为历史的“宏音”,时代的“响箭”,新闻记者就必须胸怀全局、_____,深入_____新闻的理性力量,使新闻语言具有一种理性美。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高瞻远瞩分析
B.高屋建瓴发掘
C.见微知著彰显
D.由表及里剖析
试题7:中国人的历史知识,多半儿是从“讲史”中得来,有本事、有耐心抱着二十四史读下来的,_______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寥若晨星
B.历历可数
C.孤鸾寡鹤
D.光前绝后
参考答案
1.答案: B。
2.答案: C。
3.答案: B。
4.答案: B。
5.答案: B。
6.答案: B。
7.答案: A。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中公教育内蒙古公务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公考大战中拔得头筹!内蒙古公务员考试题库邀请您一同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