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以小数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9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2)》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乘法原理,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理解小数加减法与小数乘法的区别和联系;3.能够灵活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小数乘小数(2)》,本节课重点围绕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展开,并引入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小数乘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小数乘法与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新知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感受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提出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
2. 理论学习将小数乘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PPT或黑板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要求学生反复进行练习,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例如:0.3 × 0.4 = 0.123. 拓展应用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导学生进行小数乘法的应用拓展,让学生尝试将小数乘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一家商店每个月销售2000元,但是从第4个月起每个月都要增加8%,请问第10个月的销售额是多少?4. 总结归纳通过课堂练习,引导学生对小数乘法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对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巩固和深入理解。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课内作业,以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理解和记忆,并要求学生完成与实际生活有关的小数乘法问题的解答和应用。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同时也增长了他们的知识见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实际问题的引入和拓展应用,以及注重学生的反复练习和思考。
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5小数乘小数-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乘小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2. 小数乘小数的竖式计算。
3. 小数乘小数的应用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
2. 教学难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情境导入,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购物时遇到过需要计算小数乘小数的情况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2. 探究新知- 讲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小数乘小数的规律。
- 示例讲解小数乘小数的竖式计算,让学生跟随示例进行计算练习。
-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3. 巩固练习- 设计不同难度的小数乘小数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 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个别指导和集体讲解。
4. 应用拓展- 设计与生活相关的小数乘小数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用小数乘小数的知识解决。
5. 总结提升-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和竖式计算规则。
- 强调小数乘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遇到的小数乘小数问题,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应用拓展,让学生掌握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小数乘小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同时,针对学生的错误,要及时进行个别指导和集体讲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注意:以上为教案的大致内容,具体的教学过程和细节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小数乘小数(1)_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相乘的概念和规律;2.掌握小数相乘的计算方法;3.能够应用小数相乘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小数相乘的计算方法;2.实际问题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小数相乘的应用问题解决。
四、教学准备1.教材;2.小黑板/白板;3.彩色粉笔/白板笔;4.学生练习册;5.学生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例如:小数的读法、小数的大小比较等。
2. 新课讲解向学生介绍小数乘小数的概念。
例如,将一个小数表示为整数和小数部分的和,然后通过例子讲解小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例如,给出一个例子:0.3 × 0.4 = 0.12。
可以利用分数乘法的思想,将小数转化为分数进行计算,最后再转回小数形式。
3. 学生练习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练习。
例如,给出若干小数相乘的计算题目,让学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上来解答。
并对他们的答案进行讲解,鼓励他们互相讨论和分享解题思路。
4. 拓展练习让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相关的小数相乘练习题。
并提供一些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问题:小明买了两辆自行车,第一辆自行车的价格是350元,折扣为8折,第二辆自行车的价格是450元,折扣为7折。
请计算小明实际支付的总金额。
5. 知识总结对本课的知识进行总结概括,强调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作业,要求学生练习相关乘法计算题目,并完成出示的应用问题。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小数相乘的概念和规律,掌握小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小数相乘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和分享,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通过布置作业,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便下节课的复习和拓展。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小数乘小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小数乘小数》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知识,分数、百分数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详细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小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规则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对于小数点的位置掌握不准确,对于乘法的运算规则理解不深刻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对于这些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辅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小数点的位置的掌握,以及对于乘法运算规则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小数乘小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尝试解决导入例子中的问题,体会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
3.讲解示范:教师对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练习巩固: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直观地展示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
苏教版五年级上小数乘小数在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小数乘小数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它不仅是数学运算中的基础,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小数乘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其实,它和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但在小数乘小数中,我们要考虑小数点的位置。
比如说,03×02 这个式子,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 03 的十分之二是多少,或者 02 的十分之三是多少。
那怎么计算小数乘小数呢?我们以 03×02 为例来看看。
第一步,我们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也就是 3×2 = 6。
第二步,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
在 03×02 中,03 有一位小数,02 也有一位小数,所以因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
第三步,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因为因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所以我们从 6 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得到 006。
再比如 05×04,先算 5×4 = 20,因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所以结果是 020,通常我们会把末尾的 0 去掉,写成 02。
在计算小数乘小数时,我们要特别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如果点错了小数点,结果就会大错特错。
为了能更准确地计算小数乘小数,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检验计算结果。
比如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看两次的结果是否相同。
小数乘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比如,我们去买水果,苹果每千克25 元,买了08 千克,需要多少钱?这就要用到小数乘小数,25×08 = 2(元)。
再比如,我们做衣服,每米布料 125 元,需要 06 米,那么一共需要 125×06 = 75(元)。
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时,我们首先要认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确定是用乘法还是除法,然后再进行计算。
学习小数乘小数,对于我们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但要熟练掌握这一知识点,还需要我们多做练习。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5.7 小数乘小数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乘小数的基本概念,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2.能够完成小数乘小数的口算和列竖式计算;3.完成小数乘小数的相关练习,整理笔记。
二、教学重难点1.小数乘小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小数乘小数的口算能力;3.列竖式解决小数乘小数的计算问题。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知识通过导入新知识,让学生了解“小数乘小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小明买了 4.5 公斤苹果,每公斤 3.2 元,那么小明花费了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小数乘小数的概念。
3.2 习题探究教师出示习题,引导学生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例如:“0.3 × 0.5= ?”让学生用口算和列竖式的方法求解。
3.3 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己出小数乘小数的习题,并分享解题方法。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4 归纳总结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们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归纳,掌握其基本思路和规律。
3.5 诊错提醒在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针对学生错误的地方进行诊错和提醒,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提高学生问题解决和自我纠错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采用了“导入新知识-习题探究-合作探究-归纳总结-诊错提醒”的教学方式,由浅入深,把握好了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教学进程。
其中,通过习题探究和合作探究,让学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思想和计算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够学会习题,还能够培养出问题解决的能力。
并且,针对学生的错误点进行诊错和提醒,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问题解决和自我纠错的能力。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数乘小数》教案(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数乘小数》主要让学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知识,对小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和应用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2.小数乘小数的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讲解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练习题。
3.教学道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小数乘小数的问题,如“小明买了一瓶饮料,每瓶2.5元,他买了3瓶,共花费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小数乘小数的算式,如2.5 × 3.0,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规律。
同时,教师讲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让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小数乘小数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随机挑选几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巩固(10分钟)教师继续给出一些小数乘小数的练习题,让学生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数乘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烹饪等。
让学生举例说明,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以及实际应用。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2)》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相乘的概念及其意义;2.能够进行小数相乘的计算;3.能够运用小数相乘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小数相乘的计算方法;2.运用小数相乘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一道简单的例题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小明有0.2元,在超市里买了3瓶饮料,每瓶饮料的价格是0.5元。
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通过这道例题,引导学生思考小数乘法的意义,即小数相乘可以表示“数量×单价”的乘积。
2. 讲解与演示(35分钟)在导入新课后,教师将开始进行介绍和演示。
首先,需要讲解小数相乘的概念。
小数相乘的方法与整数相乘的方法类似,只需要将小数按照位数对齐后进行乘法运算,最后计算出小数位数的和即可。
例如:0.45 × 0.2 = (4.5 × 0.2)÷10 = 0.09。
在讲解完小数相乘的方法后,教师可通过一些简单的例题对小数相乘的计算进行演示。
3. 练习与巩固(30分钟)在讲解完小数相乘的方法后,教师需要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
首先,可通过一些小组练习让学生进行基本的小数相乘计算。
例如:1.0.05 ×2.5 =2.0.13 × 0.2 =3. 1.6 × 0.07 =在小组练习结束后,教师可分别选择一个学生分享他们的练习结果,并对错误的计算进行纠正。
4. 拓展与应用(20分钟)在学生们掌握了小数相乘的运算方法后,教师可以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来拓展学生们的思维和能力。
例如:小明要在自行车店买一部自行车,这部自行车的价格是499.99元,小明手中有500元。
请问小明需要找零多少元?通过这道实际问题的应用,可以让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小数相乘的概念,同时也可以加强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10分钟)在完成教学过程后,教师可以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回顾课堂的主要内容和学生们的学习情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1)》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
2.能够运用小数的乘法在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小数乘小数方法。
2.理解小数乘法的规律。
教学难点:1.理解小数乘法的算法。
2.深入理解小数乘法的原理。
三、教学过程3.1 活动1:引入教师通过一道小数乘法题目引起学生对小数乘法的兴趣,例如:计算:3.2 × 0.5 = ?导入本节课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小数乘小数。
3.2 活动2:讲述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通过讲解小数乘法基本概念,让学生对小数乘法有深入的认识。
例如:在小数乘法中,每一位上的数相乘并保留小数点,将小数点的位数相加,并在最后的结果中保留小数点。
3.3 活动3:示范计算小数乘小数的方法通过具体的小数乘小数计算示范,让学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例如:计算:2.3 × 1.6 = ?让学生模拟计算过程,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规律。
3.4 活动4:练习乘法口诀要求学生掌握小数乘法口诀,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示例口诀:小数乘小数,变整数啦小数点上下移,保留小数的个数那最后统一点,得了结果啊3.5 活动5:练习乘法通过一些乘法练习题,让学生深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原理。
例如:1. 计算:23.2 × 1.3 = ?2. 计算:0.8 × 0.5 = ?3.6 活动6:工作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并且能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习题来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例如:1. 计算:4.2 × 0.5 = ?2. 计算:1.75 × 2.6 = ?。
苏教版五年级上小数乘小数2《苏教版五年级上小数乘小数 2》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小数乘小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在前一篇的基础上,今天我们继续深入探索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的奇妙世界。
小数乘小数,其实就是把小数看作整数来相乘,然后根据因数中小数的位数,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比如说,我们来看一个例子:03×02。
我们可以先把 03 和 02 分别看作 3 和 2,相乘得到 6。
然后,我们数一数原来两个因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所以就从积 6 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得到 006。
再来看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例子:025×04。
同样,先把它们当作 25 和 4 相乘,结果是 100。
而这两个因数一共有三位小数,那么积就是0100,化简后就是 01。
在计算小数乘小数时,要特别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如果点错了小数点,结果就会大错特错。
为了能准确地点出小数点,我们可以在计算时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 0 补足,再点小数点。
比如说 005×06,按照整数乘法算出 5×6 = 30。
因数中一共有三位小数,而 30 只有两位,所以要在 30 前面补一个 0 变成 0030,然后化简为 003。
那么,小数乘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实际用处呢?其实有很多呢!比如我们去买东西,如果商品的单价是小数,我们要买的数量也是小数,这时候就要用到小数乘小数来计算总价。
假设苹果每千克 25 元,我们要买 08 千克,那么总价就是 25×08 =2 元。
又比如我们在计算房间的面积时,如果房间的长和宽都是用小数表示的,那么面积的计算也会用到小数乘小数。
学习小数乘小数,不仅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还能锻炼我们的数学思维。
在计算过程中,我们要认真仔细,不能马虎大意。
为了更好地掌握小数乘小数,我们可以多做一些练习题。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小数乘小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数乘小数》是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对于小数的基本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也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在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小数点的处理产生困惑,因此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
2.能够正确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
3.能够将小数乘小数的运算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四. 教学重难点1.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
2.小数点在运算过程中的处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5元,他买了3本,一共花了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并进行讲解和示范。
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运算规则,以及小数点在运算过程中的处理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练习,老师进行个别指导。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小数点的处理,以及运算的准确性。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进行计算,并解释计算过程。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小数乘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计算利息等,并进行讨论。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小数乘小数运算方法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小数乘小数的计算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
小数乘小数-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与小数相乘的意义和方法。
2.掌握小数与小数相乘的步骤和计算规则。
3.能够运用小数与小数相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小数与小数相乘的意义和方法。
2.掌握小数与小数相乘的步骤和计算规则。
三、教学准备1.教案、黑板、粉笔、教具(小数棋盘、小数计算器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复习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法。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小数之间可以相乘吗?有什么特点吗?第二步:引入1.出示题目:23.5 × 0.2 = ?请大家用心算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并与同桌讨论比较答案。
2.随机抽几位同学上台解答,并与全班讨论出答案:23.5 × 0.2 =4.7。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得到的结果是4.7呢?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计算得到这个结果呢?第三步:探究1.引导学生把乘数和被乘数标在小数棋盘上,并用小数线对齐。
2.提醒学生,小数相乘的法则是:先忽略小数点,按照整数相乘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再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3.让学生根据小数棋盘计算出23.5 × 0.2 = 470,再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得到4.7。
4.让学生通过对比,发现23.5 × 0.2 的结果就是两个数的乘积的结果去掉小数点后面的位数再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5.提醒学生,当相乘的两个数都有小数点时,最终的结果小数点后的位数等于两个小数点后面位数的和。
第四步:巩固1.出示题目:2.4 × 0.5 = ?2.让学生根据刚才探究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并核对答案:2.4 × 0.5 = 1.2。
3.出示题目:3.6 × 0.4 = ?4.让学生自主计算出结果,并核对答案:3.6 × 0.4 = 1.44。
第五步:拓展1.出示题目:13.7 × 0.15 = ?2.让学生自主计算出结果,并核对答案:13.7 × 0.15 = 2.055。
《小数乘小数》说课稿一、说教材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小数乘小数》选自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数小数乘法和除法中例7至例9的内容,这一部分属于数与代数的领域,主要内容是教授学生如何计算小数乘小数,具体来说在例7中让学生对于小数乘小数的基本方法进行探究。
在例8中讲解对于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应如何做。
在例9中讲解取近似数的方法。
本节的内容在小学数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完善了学生对于计算的理解。
二、说学情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
对于学生来讲,整数的运算、小数的运算与分数的运算,虽然有相近相似之处,但是确实又是有着不同的计算方法与技巧和注意事项,那么就需要我们在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前后逻辑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小数乘法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将小数乘以10或100变为整数,再利用整数的乘法得到积,再通过积的变化规律除以相应的倍数得到原来的积的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时,提升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运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自主探索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
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小数乘小数的基本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得到原来的积。
五、说教法和学法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讲授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