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环境风险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191.58 KB
- 文档页数:4
垃圾焚烧发电的利与弊垃圾处理一直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活动的扩大,垃圾产量不断攀升,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垃圾焚烧发电作为一种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正因其能够有效减少垃圾数量、产生能源和减少对土地资源的需求等优势,而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利:减少垃圾数量垃圾焚烧发电是将垃圾经过高温燃烧的方式,转化为能源。
在这个过程中,垃圾被分解成可燃气体和固体残渣,其中的固体残渣可以进一步处理成废渣。
通过垃圾焚烧发电,可以大大减少垃圾的体积,从而节约垃圾填埋场的使用面积。
二、利:产生可再生能源与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相比,垃圾焚烧发电能够将垃圾转化为能源,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在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能够转化为蒸汽,进而驱动发电机发电。
这样,可以不仅解决了垃圾问题,还能够提供电力,减少对传统能源的需求。
三、利:减少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垃圾处理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而垃圾焚烧发电可以大大减少对土地资源的需求。
由于垃圾焚烧发电可以将垃圾变成废渣,而不需要长时间地填埋或外运垃圾,因此能够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
这对于乌市面积相对有限的城市而言,特别有意义。
四、弊:环境污染问题然而,垃圾焚烧发电也带来了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
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例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重金属等,这些物质会对空气质量和人民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尽管对其进行适当处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但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五、弊:资源浪费问题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焚烧所得蒸汽进而驱动发电机发电。
然而,由于垃圾的焚烧本身并不能完全发挥垃圾中的能量,因此整个过程中会存在能源的浪费。
如果能进一步提高焚烧发电的能效,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问题。
六、弊:二次污染问题垃圾焚烧发电会产生固体残渣,这些残渣需要进一步处理。
然而,如果垃圾焚烧发电站在处理固体残渣的过程中不够妥善,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
例如,焚烧过程中没有进行充分的控制和过滤,固体残渣中可能包含有害物质,如果不加以处理,有可能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仙桃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环境影响评价简本公示1 、项目概况拟建项目厂址位于仙桃市干河办事处郑仁口村。
本工程采用焚烧工艺处理垃圾,主要消纳湖北省仙桃市市区和周边乡镇的生活垃圾,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本工程总投资估算为25868万元,设计年限按20年考虑,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500吨,年处理垃圾18.25万吨,配置1台500t/d机械炉排焚烧炉和1台9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2 、工程内容⑴项目基本组成拟建工程项目组成情况见表1。
⑵主体工艺流程生活垃圾收集后,用密闭式的垃圾专用车运至厂内。
在进厂时经过称重和自动计量后,将垃圾卸至垃圾贮坑内。
垃圾卸料平台布置在紧贴垃圾贮坑,采用室内型,卸料平台设有专用的垃圾运输车进出口一处,卸料位2个,垃圾卸料平台周围设置清洗地面的水栓,并保持地面坡度以及在垃圾贮坑方向设置排水沟,以便收集和排出污水,并和垃圾贮坑收集的渗沥液一同送到污水处理设施。
其焚烧工艺流程为:垃圾抓斗起重机抓取垃圾→给料斗→液压推料器→炉排干燥段→着火段→燃烧段→燃烬段,经充分燃烧后的炉渣经排渣机排出。
焚烧烟气经半干法脱酸、活性碳吸附、布袋除尘器除尘后,大部分酸性气体和飞灰被收集下来,少量随烟气通过引风机由高80m烟囱排入大气。
炉渣和除尘器捕集下来的飞灰进入除灰渣系统,综合利用或安全处置。
根据以上工艺流程简述,垃圾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
图1 垃圾焚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主要技术特点①工程建设规模500t/d,处理仙桃市的生活垃圾;②工程选用1台额定垃圾处理量为500t/d的机械炉排炉;③烟气净化采用半干法脱酸+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的组合处理工艺,烟气中烟尘、氯化氢、二噁英类等污染物排放达到《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相关限值要求;④焚烧产生的炉渣外委仙桃市洁城固体废物处理有限公司处理,飞灰收集固化稳定达标后送湖北省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处置中心处置;⑤垃圾沥滤液以及车间冲洗污废水收集后委托仙桃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处理,经生物处理+生化处理的渗沥液处理装置处理,达到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后通过专用管道排至仙桃市城东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积和人口急剧增加,每年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迅速增长。
“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基本原则,填埋占用较大场地,且垃圾渗滤液对土壤和地表水产生二次污染。
目前,采用焚烧处理技术城市生活垃圾,既能够有效减少垃圾容量,焚烧后的灰渣具有水泥化活性,可以作为建材原料处置,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其热能能够转变为蒸汽,用作市民供热和发电,实现了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效果。
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环境污染源分析(一)垃圾贮存未能及时加工处理的垃圾暂存于垃圾存贮池,垃圾在存贮池中发酵腐烂后渗出水分,形成垃圾渗滤液,其产量一般为垃圾量的5%~10%,其特点是臭味强,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氨氮含量高,此外垃圾存贮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污染物主要为H2S、二硫醇等。
渗滤液中主要包含有机污染物、SS、重金属及病原菌等。
一般垃圾存贮池为密闭、负压,并用风机抽气排至焚烧炉。
(二)废气净化焚烧垃圾过程中特别是焚烧塑料制品时将产生HCl、二噁英等有毒有害气体;陪入的煤炭燃烧还会产生烟尘、NO2,SO2等空气污染物;燃烧后将产生大量炉渣固体废弃物;鼓、引风机及焚烧炉运行时产生机械噪声等都将给周围环境带来影响。
因此,应加强隔音减震措施,降低噪音强度。
垃圾焚烧过程产生的气体污染物,一般治理方法为“炉内SNCR+半干式喷雾反应塔+干法脱酸+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治理后的气体经80m高烟囱高空排放。
烟气净化主要是对垃圾焚烧过程产生的废气污染物进行处理,尽管处理后烟气中的废气污染物浓度大大降低,但是仍有少量的污染物经烟囱最终排放到环境空气中。
而且烟气中的酸性气体污染物在处理过程中与活性脱污剂反应,产生飞灰固体废弃物,另外,布袋除尘器下将产生少量灰,对此类固体废弃物治理一般为厂内就地固化。
垃圾焚烧发电对环境保护有何影响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
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垃圾,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垃圾焚烧发电作为一种新兴的垃圾处理方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那么,它对环境保护到底有着怎样的影响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垃圾焚烧发电的工作原理。
垃圾焚烧发电是将垃圾在高温下燃烧,使垃圾中的有机成分转化为热能,然后通过余热锅炉将热能转化为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在这个过程中,垃圾得到了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
垃圾焚烧发电带来的一个显著好处就是减少了垃圾的体积。
相比于传统的填埋方式,焚烧可以将垃圾的体积减少 90%左右。
这意味着可以节省大量的土地资源。
在城市土地日益紧张的情况下,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从无害化处理的角度来看,垃圾焚烧能够有效地杀灭垃圾中的病菌和病毒,降低了垃圾对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风险。
传统的填埋方式可能会导致垃圾渗滤液的泄漏,对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
而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的高温能够分解有害物质,使排放的废气、废渣和废水达到严格的环保标准。
在能源利用方面,垃圾焚烧发电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垃圾中蕴含着一定的能量,通过焚烧转化为电能,可以为社会提供一定的能源支持。
这有助于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缓解能源危机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垃圾焚烧发电也并非完美无缺,它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其中,人们最为关注的就是废气排放问题。
虽然现代的垃圾焚烧发电厂都配备了先进的废气处理设备,但在焚烧过程中仍然可能会排放出一些有害物质,如二噁英、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
如果废气处理不达标,这些污染物会对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此外,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废渣也需要妥善处理。
如果废渣处理不当,可能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
同时,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和运营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这对一些地区来说可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垃圾焚烧厂环评报告书一、项目概述垃圾焚烧厂是一种常见的废物处理技术,通过高温燃烧废物,减少其体积并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本报告旨在对某垃圾焚烧厂项目进行环境评估,并提供可行性研究结果及环境保护措施。
二、项目背景1.项目基本情况该项目拟建于xx市x区,占地面积xxx平方米,总投资额约xxxx万元。
垃圾焚烧厂将采用x技术,每日处理垃圾量约xxx吨。
2.环境背景周边地区主要为工业区和居民区,临近xxxx水系,距离最近的居民区约xxxx米。
三、环境影响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垃圾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颗粒物等污染物。
为减少大气环境污染,项目将采取高效除尘设备、脱硝装置等措施,确保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2.水环境影响评价废水处理工艺采用xxxx技术,能有效去除有害物质,确保废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建议加强废水监测与管理,防止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
3.噪声与振动影响评价垃圾焚烧厂的运行可能会产生噪声和振动,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为此,项目将采取隔音降噪措施,确保降低噪声和振动对居民的影响。
4.土壤污染影响评价项目预计不会直接对土壤产生污染,但建议加强废弃物存放和处理措施,防止土壤污染风险。
五、环境保护措施1.大气污染防治(1)焚烧炉采用高效除尘设备,确保烟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2)脱硝装置采用先进技术,实现氮氧化物排放控制;(3)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排放设施的正常运行。
2.水污染防治(1)废水处理采用xxx技术,确保废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2)建立废水监测系统,提高监测频次,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噪声与振动控制(1)采用隔音材料包覆焚烧炉和运输设备,减少噪声产生;(2)合理设置设备,降低振动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4.废弃物管理(1)建议与相关部门合作,加强废弃物分类和回收利用;(2)定期清理和监测废弃物存放场所,防止溢漏和污染。
六、环境风险防范措施1.应急预案建议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环境事故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人,并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物资。
垃圾发电厂危险源辨识和评价规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产生量日益增加。
为了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垃圾发电厂应运而生。
然而,垃圾发电厂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危险源,如果不加以有效辨识和评价,可能会给员工的生命安全、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周边环境带来严重的威胁。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危险源辨识和评价规范,对于保障垃圾发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垃圾发电厂的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垃圾发电厂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垃圾接收与储存、焚烧、余热利用、烟气净化和灰渣处理等环节。
其中,主要设备包括垃圾抓斗起重机、焚烧炉、余热锅炉、汽轮发电机组、烟气净化设备、灰渣输送设备等。
二、危险源辨识的方法1、现场观察法安排专业人员深入垃圾发电厂的各个区域,对设备运行、操作流程、工作环境等进行实地观察,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源。
2、安全检查表法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以往的事故经验,制定详细的安全检查表,对垃圾发电厂的各个系统、设备和作业活动进行逐一检查。
3、故障类型与影响分析法(FMEA)分析设备或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评估其对系统运行和人员安全的影响,从而确定危险源。
4、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通过对工艺过程中节点的偏差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导致危险的原因和后果。
三、垃圾发电厂的主要危险源1、火灾与爆炸垃圾在储存和焚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易燃易爆气体,如甲烷等。
此外,电气设备故障、违规动火作业等也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2、高温烫伤焚烧炉、余热锅炉等设备运行时表面温度较高,员工在操作或巡检过程中如果接触到高温表面,容易造成烫伤。
3、中毒与窒息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毒有害气体,如果通风不良或防护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人员中毒和窒息。
4、机械伤害垃圾抓斗起重机、输送带、破碎机等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如果防护装置缺失或失效,可能会对操作人员造成机械伤害。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积和人口急剧增加,每年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迅速增长。
“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基本原则,填埋占用较大场地,且垃圾渗滤液对土壤和地表水产生二次污染。
目前,采用焚烧处理技术城市生活垃圾,既能够有效减少垃圾容量,焚烧后的灰渣具有水泥化活性,可以作为建材原料处置,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其热能能够转变为蒸汽,用作市民供热和发电,实现了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效果。
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环境污染源分析(一)垃圾贮存未能及时加工处理的垃圾暂存于垃圾存贮池,垃圾在存贮池中发酵腐烂后渗出水分,形成垃圾渗滤液,其产量一般为垃圾量的5%~10%,其特点是臭味强,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氨氮含量高,此外垃圾存贮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污染物主要为H2S、二硫醇等。
渗滤液中主要包含有机污染物、SS、重金属及病原菌等。
一般垃圾存贮池为密闭、负压,并用风机抽气排至焚烧炉。
(二)废气净化焚烧垃圾过程中特别是焚烧塑料制品时将产生HCl、二噁英等有毒有害气体;陪入的煤炭燃烧还会产生烟尘、NO2,SO2等空气污染物;燃烧后将产生大量炉渣固体废弃物;鼓、引风机及焚烧炉运行时产生机械噪声等都将给周围环境带来影响。
因此,应加强隔音减震措施,降低噪音强度。
垃圾焚烧过程产生的气体污染物,一般治理方法为“炉内SNCR+半干式喷雾反应塔+干法脱酸+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治理后的气体经80m高烟囱高空排放。
烟气净化主要是对垃圾焚烧过程产生的废气污染物进行处理,尽管处理后烟气中的废气污染物浓度大大降低,但是仍有少量的污染物经烟囱最终排放到环境空气中。
而且烟气中的酸性气体污染物在处理过程中与活性脱污剂反应,产生飞灰固体废弃物,另外,布袋除尘器下将产生少量灰,对此类固体废弃物治理一般为厂内就地固化。
(三)污水处理污水处理环节主要是对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进行治理,垃圾焚烧发电厂在污水处理站主要有污泥等污染物的产生,其治理对策为脱水后厂内焚烧。
垃圾焚烧发电厂安全预评价报告1. 背景本报告是针对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的安全预评价。
垃圾焚烧发电是一种常见的处理垃圾并发电的方式,但其安全性对于保护环境和保障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评估该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安全状况,并提出相关建议以确保其安全运行。
2. 评估方法安全预评价是通过对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设施、设备、操作流程以及管理体系进行综合评估的方式来获取相关信息,并基于评估结果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和评估。
在本次评估中,我们采用了以下评估方法:1. 文件和记录审查:对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相关文件和记录进行仔细审查,包括工艺设计文件、操作手册和历史事故记录等,以获取关键信息。
2. 现场考察:到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实地考察,对设施和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以了解其实际状况。
3. 专家访谈:与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相关人员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安全管理的理解和实施情况。
4. 安全风险分析:基于收集到的信息和实地考察结果,对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确定潜在风险和现有风险。
3. 评估结果根据我们的评估,垃圾焚烧发电厂在以下方面存在一些安全隐患:1. 设备老化:部分设备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存在一定的老化问题。
这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和事故的风险增加。
2. 操作规范不足:在现场考察中发现,部分操作人员对操作规范的理解不足,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
这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
3. 应急响应能力不足:对应急情况的处理能力有待提升。
在演练中发现部分人员缺乏应急处置技能和经验。
4. 改进建议为了提高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安全性,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设备更新和维护:及时对老化设备进行更换或修复,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操作培训: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操作规范的理解和遵守程度。
3.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反应速度。
5. 结论综上所述,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的隐患。
通过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可以提高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安全性,并保障环境和人们的健康。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开封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开封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项目概况拟建开封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位于开封县范村乡袁府庄村,地处开封县北部,距离开封市中心约7km。
项目建成后的主要服务区域为开封市城区及开封县的生活垃圾。
项目建设规模为年焚烧生活垃圾36.5万t,汽轮发电机容量2×9MW,主要建设项目组成为:垃圾卸料平台、垃圾储仓、垃圾预处理系统、垃圾焚烧系统、汽轮发电系统等主要生产设施,以及其它环保工程、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储运工程和行政生活设施等。
垃圾焚烧炉选择3台350t/d的机械炉排炉,烟气处理采用“半干法脱酸(旋转喷雾)+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组合的烟气净化工艺。
项目建设总投资41959.9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3500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为8.34%。
2.区域环境质量现状2.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区内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通过对项目区附近6个监测点进行的现状监测可知:各监测点SO2、NO2、HCL、NH3、H2S浓度均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且占标率较小,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2.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域内地表水适用水体功能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Ⅴ类水域水质。
马家河3个水质监测断面的所有监测项目中除PH、石油类、砷、六价铬、挥发酚不超标外,其他监测项目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COD、NH3-N、氟化物、全盐量的超标率均为100%,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5.95、67.5、1.49和2.66倍。
评价区域内地表水水质较差,分析超标原因为:目前该河段上游已无天然径流,且下游现主要接纳了开封市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导致该河段超标严重。
2.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域内地下水执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
垃圾焚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1.引言垃圾焚烧项目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环保领域课题,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对该项目进行全面评估的重要文件。
本文将针对垃圾焚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展开深入探讨,探究其对环境的影响、评价方法和结论,以及我个人对这一议题的看法和理解。
2.垃圾焚烧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垃圾焚烧项目是一种处理城市垃圾的技术手段,但其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废气、废渣和废水,对周边环境造成潜在影响。
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应当对这些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包括空气质量、土壤质量、水质等方面,以便全面了解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
3.评价方法和结论针对垃圾焚烧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需综合考虑定量和定性分析,应用相关的技术手段和模型进行预测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控制和减缓措施,以保障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4.对垃圾焚烧项目的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垃圾焚烧项目在处理城市垃圾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不能忽视其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在实施该项目时,需要充分重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和实施,确保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健康保护。
总结垃圾焚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对该项目潜在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的重要文件,通过评价方法和结论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对环境的影响。
对于垃圾焚烧项目,我们需要重视其环境影响报告,从而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健康保护。
结语通过本文对垃圾焚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探讨,相信您对该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也希望在环保领域,我们能够更加重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共同致力于建设美丽的家园。
这篇文章总字数已经超过了3000字,按照知识的文章格式,我将使用序号标注,以更好地呈现内容。
希望能够为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思考。
,可以继续深入探讨垃圾焚烧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包括针对废气、废渣和废水对周边空气质量、土壤质量和水质的潜在影响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9 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工程存在的潜在危险和有害因素,工程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爆炸,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事故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的水平。
本次评价遵照国家环保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82号)精神,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为指导,通过对本项目进行风险识别和源项分析,进行风险影响分析,提出减缓风险的措施和应急预案,为环境管理提供资料和依据,达到降低危险、减少危害的目的。
9.1 评价对象与目的拟建项目新建1×400t/d机械炉排焚烧炉+1×8MW凝汽式汽轮机组+1×8MW发电机组,年处理生活垃圾14.6万t,同时配套建设辅助、公用及环保工程。
项目烟气处理采用“SNCR炉内脱硝+半干法脱酸+干粉喷射系统+活性炭喷射吸附+布袋除尘器”的组合工艺。
烟气中的烟尘、酸性气体、二噁英与重金属等污染物经处理后能够满足《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中表4要求和《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2376-2013)表2一般控制区要求。
垃圾卸料大厅处于微负压的状态,恶臭气体通过风机进行收集,收集的臭气作为一次风进入焚烧炉燃烧,焚烧炉检修时,臭气经活性炭除臭装置处理后排入大气;渗滤液处理系统产生的沼气,也通过风机引入焚烧炉燃烧,工程检修时,直接引入火炬燃烧。
拟建项目采取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的废水处理原则,垃圾渗滤液、垃圾区冲洗废水经配套建设的渗滤液处理站处理后外排市政管网;化水制水排水、锅炉排污水排入降温池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循环冷却水排污水大部分回用,剩余部分通过雨水管网直接9-1山东省环科院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排放厂外;实验室废水与生活污水一起直接排污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锅炉间地面、灰渣输送区及烟气净化间冲洗水排入浓水箱作为除渣用水回用。
济宁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环境风险分析12环境风险分析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和有害因素,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爆炸,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事故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的水平。
本次评价遵照国家环保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 [2012]77 号)及鲁环发 [2009]80《关于构建全省环境安全防控体系的实施意见》精神,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为指导,通过对本建项目进行风险识别和源项分析,进行风险影响分析,提出减缓风险的措施和应急预案,为环境管理提供资料和依据,达到降低危险、减少危害的目的。
12.1风险识别、评价等级与评价重点确定拟建项目为垃圾焚烧项目,生产过程中烟气处理系统存在事故隐患,存在有各种内外因素所导致的事故性危害,其中物料泄漏、烟气事故排放是引发环境风险的主要因素。
项目主要事故源来自烟气处理系统、污水处理处理系统等。
12.1.1生产设施风险识别拟建垃圾焚烧工程采用先进的炉排炉工艺技术,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密集。
主要生产系统有锅炉、垃圾储运、除灰除渣、烟气处理、污水处理、飞灰固化等系统。
涉及的设备设施众多,主要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垃圾抓吊、蒸发浓缩设备、飞灰固化设施、烟气处理设施等,生产过程中涉及高温高压蒸汽设备、高速旋转与移动的机械,各种电器以及各种污染防治设备,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设施风险因素有:锅炉、高压容器及管道爆炸、柴油泄漏引发火灾、活性炭着火、烟气处理、飞灰固化或渗滤液处理设施事故导致污染物超标排放、电气伤害、机械伤害等。
12.1.2物质风险识别1、焚烧烟气拟建项目所使用的燃料为生活垃圾,垃圾焚烧车间产生的烟气中含有重金属(汞、镉、砷、镍、铅、铬、锰等)及其化合物、SO2、NO X、CO、HCl 、HF、二噁英等多种污染物,在事故状况下,SO2、HCl 、烟尘的排放量较大,且直接外排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危害较大。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8.03.04•【文号】环办环评〔2018〕20号•【施行日期】2018.03.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关于印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的通知环办环评〔2018〕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为规范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引导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我部组织制定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现印发给你们,作为开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依据。
附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环境保护部办公厅2018年3月4日附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第一条为规范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引导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技术规范要求,制定本环境准入条件。
第二条本环境准入条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参照执行。
第三条项目建设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等,符合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有关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求。
第四条禁止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永久基本农田等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标准、政策明确禁止污染类项目选址的区域内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项目建设应当满足所在地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自然生态保护等要求。
鼓励利用现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用地改建或扩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新建项目鼓励采用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园区选址建设模式,预留项目改建或者扩建用地,并兼顾区域供热。
第五条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应当选择技术先进、成熟可靠、对当地生活垃圾特性适应性强的焚烧炉,在确定的垃圾特性范围内,保证额定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