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环境风险分析

公司环境风险分析

公司环境风险分析
公司环境风险分析

环境风险分析

8.1环境风险分析工作流程

本次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程序见图8-1。

步骤对象方法目标

8.2.1物质危险性识别

本工程生产过程设计的危险物料主要为液氨,其物理化学性质见表8-1。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1中规定的有毒有害物质、易燃物质、爆炸性物质的划分,氨属于一般毒物、易燃易爆危险物质,故在实际生产中一旦发生事故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因此,本次环境风险分析重点对氨进行分析。

8.2.2生产设施风险识别

本项目涉及到氨的生产设施主要是冷却系统,该系统主要设备情况见表8-2。

表8-2 制冷机房、冷库设备清单

由表8-2知,贮氨器作为本项目储存液氨量最大的装置,存在泄漏的风险,评价确定其为本次风险评价的主要功能单元。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1中有毒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表,对液氨进行识别,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见表8-3。

表8-3 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由表8-3可知,本项目生产场所和贮存场所的贮存量为12t,超过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规定的10t临界值,为重大危险源。

8.3最大可信事故

8.3.1相关事故典型案例统计分析

根据本项目特点及上述确定的风险评价重点,评价单位进行了认真的资料查询,现将与本项目有关的事故典型案例列举于表8-4。

表8-4 典型事故案例一览表

出表8-3可知,上述典型事故案例中发生重大环境风险事故的事故源在储存及运输阶段,事故原因突出在村质老损、违章作业、超载运输和设各故障,事故后果严重,有些甚至为恶性事故。 8.3.2事故树(

ETA )分析

本项目主要危害物质氨具有易燃易爆、毒害特性,从而决定了项目的危害事故存在火灾、爆炸和环境污染的可能。不同事故其引发因素、伤害机制、危害时闻及空间尺度上有很大区别,并互相作用和影响,氨泄漏引发的事故类型树状图分析见图8-2。

图8-2 事故类型树状图

8.3.3风险事故发生概率分析

氪泄漏事故发生事故的原因,多出于违反操作规程、设备构件失灵、密封不合格等原因所造成。我们对其发生的概率进行了汇总统计,其统计结果见表8-5。

表8-5 不同程度事故发生的概率

氨泄漏

结合表8-5中相关事故发生概率及项目这要设备情况,评价确定最大可行事故为贮氨罐发生泄漏,而贮罐因腐蚀、焊接、外力撞击等所造成的物料外泄点多集中于贮罐与进料管道连接处,评价假设贮氨器管道发生泄漏事故,造成周围环境大气污染。

8.3.4泄露事故源强(源项分析)

8.3.4.1液体泄漏速率

评价假设液氨从贮氨器泄漏后,厂方及时发现泄露事故并采取堵漏、倒罐等措施,大部分氨通入紧急泄氨罐内,约有10%的氨,即1.2t泄露至大气中,氨开始泄漏的同时压力迅速降低,约降为原来的1/2。氨泄漏速率按液体泄漏速率公式计算:

式中:Q L——液体泄漏速度,kg/s;

C d——液体泄漏系数,此值常用0.6-0.64。取0.62

A——裂口面积,m2;取液氨接触管下截止阀接口(D=22mm)面积的20%计算,即0.8×10-4m2

P——容器内介质压力,0.5MPa;

P0——环境压力,1.01×105Pa;

ρ——液体密度,681kg/m3;

g——重力加速度;

h——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取0.7m

液氨泄漏事故源强计算结果见表8-6。

表8-6 液氨泄漏事故源强

8.3.4.2泄漏液体的挥发量

泄漏液体的蒸发分为闪蒸蒸发、热量蒸发和质量蒸发三种,其蒸发总量为这三种蒸发之和。氨的热量蒸发速度较快,即在泄漏同时,由于闪蒸和热量蒸发使泄漏后氨在短期内较快地全部挥发成为气体,而不产生质量蒸发。因此氨的泄漏速度可近似等于其挥发速度。

8.4风险事故预测计算

8.4.1预测模式和扩散参数

根据无知泄漏的突发性、有毒蒸气扩散的移动性等特点,评价采用烟团模式来预测下风向落地浓度。预测模式如下:

式中:C(x,y,0)——下风向地面(x,y)坐标处的空气中污染物浓

度(mg/m3);

——烟团中心坐标;

Q——事故期间烟团的排放量;

σX、、σy、σz——为X、Y、Z方向的扩散参数(m)。常取σX =σy 8.4.2评价标准

在风险事故情况下,污染物大量排放,但历时很短,所造成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高浓度持续时间也短,人群接触有毒物质的特点是突发性时间接触,因此采用短时间接触的有毒物质的限值作为事故排放时影响评价标准。见表8-7。

表8-7 有毒物质急性短时间接触浓度及危害

8.4.3预测计算结果

计算事故时,考虑事故发生频率、危害程度及最大影响区域等方面,作为保守计算,采用年平均风速(U=2.3m/s)预测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

氨事故发生后年平均风速条件下,D类稳定度时,贮氨罐泄漏口面积0.8cm2条件下的预测结果见表8-8。

2

8.4.4预测结果分析

根据表8-7及8-8可知:

(1)泄漏事故发生后,氨气随自然风向下风向迁移,在泄漏事故期间,下风向各处将因氨气迁移扩散作用维持一定的氨气浓度,其分布规律为近场区浓度较高,远距离浓度较低,所造成不良影响的持续特点为近场区受影响时间长,远距离处受影响时间短。

(2)在D类稳定度时,发生泄漏后,将对泄露装置下风向约123m范围内人员造成半致死危害;下风向约200m内人员造成中度以上危害,表现为强烈刺激、立即咳嗽;下风向约450m内人员造成轻度以上危害,表现为鼻眼刺激感和不适感;下风向3000m范围内短期超过居住区浓度要求,泄露结束40min后可以满足居住区标准要求。

项目贮氨罐周边3km内敏感点调查结果见表8-9。

表8-9 项目贮氨罐周边3km内敏感点调查结果一览表

由表8-9可知,东刘已拆迁完毕,123m半致死范围内五环境敏感点,贮氨罐距离南王庄840m,距离某部队驻地营房600m,氨泄露影响范围见图8-3。

图8-3 氨泄露影响半致死范围示意图

由图8-3知,氨发生泄漏后,短期内对距离贮氨罐较近的东刘庄影响较大,根据现状调查,东刘庄已拆迁完毕;南王庄居民鼻咽有刺激感。因此,为避免氨事故下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一旦事故出现,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8.5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8.5.1事故风险防范措施

为尽量减少事故风险带来的危害,本项目应采取一些基本的事故防范措施,具体事故安全防范措施见表8-10。

表8-10 液氨制冷系统事故安全防范措施建议

8.5.2运输影响分析

本工程运输对环境的影响重点要考虑的是液氨运输,由于本项目冷却系统中液氨为密闭循环使用。因此,厂内不设专门的备用液氨储罐,仅在需要时定期外运少量液氨补充,虽然本项目液氨运输量较小,运输事故发生的概率很低,然而一旦发生事故则后果严重,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十分必要,建议项目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如下:

危险物品运输车辆配备必要的事故急救设备和器材,如手提式灭火器、防毒面具、急救箱等。

加强对车辆的管理,加强车检工作,保证上路车辆车况良好:依据国务院发布的《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要求,运输危险品须持有部门颁发的三张证书,即运输许可证、驾驶员执照及保安员证书;

必须在车前醒目位置悬挂黄底黑字“危险品”字样的三角旗;严格禁止车辆超载、超速。

必须严格按照危险品运输的相关规定,如必须配备固定装运危险品的车辆和驾驶员,运输危险品车辆的驾驶员一定要经过专业的培训,运输危险品的车辆必须在运输道路上保持安全车速,严禁外来明火,同时还必须有随车人员负责押送,随车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

危险品运输途中,道路管理部门应予以严密监控,以便发生情况能及时采取措施。

一旦发生危险品运输泄漏事故,由当事人或目击者通过应急电话,立即通知应急指挥部,依据应急预案联络当地环保部门、公安部门、消防部门及其它有应急事故处理能力的当地部门,及时采取应急行动,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将事故控制,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8.5.3事故应急措施

8.5.3.1事故应急预案

通过对污染事故的风险评价,评价建议各有关单位制定消除事故隐患的措旅和突发性事故的应急办法,编制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和周边居民应急预案。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应见表8-11。

表8-11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8.5.3.2液氨泄露应急处理

(1)当液氨贮罐压力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为确保安全,要紧急泄氨,为此,要配备泄氨阀及紧急泄氨罐,用于紧急情况下的液氨排放。氨气有易溶于水的特性,一旦需要泄氨,应立即打开泄氨阀,并将氨气通入紧急泄氨罐内,防止空气中氨气浓度过高,造成人员伤亡。

(2)据现场情况划分警戒区,处置车辆和人员一般停靠在较高地势和上风(或侧上风)方向150m以外;根据泄露程度,必要时采取措施对附近居民进行安全、有序撤离,并对3km范围的村庄发出安全警报;

(2)处置人员应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在处置泄漏或有关设备时,应穿着隔绝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直接接触液氨时,应穿着防寒服装;紧急时也可穿棉衣棉裤,扎紧裤袖管,并用浸湿口罩捂住口鼻;

(3)应迅速清除泄漏区的所有火源和易燃物,并加强通风;如是钢

瓶泄漏,处置时应用无火花工具,尽量使泄漏口朝上,以防液化气体大量流淌;关阀和堵漏措施无效时,可考虑将钢瓶浸入水或稀酸溶液中,或转移至空旷地带洗消处理;

(4)对泄漏的液氨应使用雾状水、开花水流喷淋,并尽量防止泄漏物进入水流、下水道或一些控制区;如发生火灾时应用雾状水、开花水流、抗溶性泡沫、砂土或CO2进行扑救,同时注意用大量的直射水流冷却容器壁。若有可能,应尽快将可移动的物品转移出火场。若出现容器通风孔声音变大或容器壁变色等危险征兆,则应立即撤离;

(5)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8.5.3.3事故处置二次废水应急及防范措施

本项目冷却系统设备房中,贮氨罐等会发生氨泄漏,评价建议在设备房中配备NH3在线监测装置,以便及时发现NH3泄漏等事故,便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将事故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应安装水幕喷淋装置,一旦发生液氨泄漏,可以及时稀释、吸收部分NH3,降低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

发生少量氨泄漏,用水幕喷淋装置喷洒,产生的含氨废水不得排入厂区雨水管道,制冷机房周围设置不低于30cm围堤收容产生的废水,废水通过管道进入事故储池(400m3);若出现贮氨罐爆炸或大量泄漏,则应用含稀盐酸的雾状水进行中和、稀释,制冷机房周围设置不低于30cm围堤收容产生的废水,事故处置后可在地面喷洒石灰水,再用水冲洗并将这部分废水通过管道收集到废水储池中。事故储池应做好防腐、

防渗处理,通向事故储池的管道应保持畅通。

收集到事故储池中的废水不得向外环境直接排放,鉴于稀氨水、氯化氨等均有利用价值,因此,评价建议项目方将该部分废水送往相应厂家回收处理,在消防废水得到妥善处置前,项目事故储池必须保证密闭,防止废水中氨的挥发造成大气环境污染。

8.5.3.4事故社会救援及应急监测

本项目一旦发生事故,其影响范围较广、较大,因此,必须建立事故社会救援机制,建设单位与地方政府、消防、公安、交通、安全、医疗、环保等相关部门建立密切联系,定期将企业安全防范工作向有关部门汇报,相关部门对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发生事故后,企业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情况,请求支援,相关部门应能够及时部署救援方案,防止事故影响扩大。

另外,评价建议当地环境监测部门在发生事故后,对厂址周围3km 以内的居民点大气环境进行监测,以便相关部门及时做好应对措施。

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对策分析

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对策分析 1、强化风险意识,健全机制,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企业的决策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按照一定的程序,由单个人或集体做出的,个人的阅历、决断力、分析甄别能力等诸多主观方面因素,以及信息不充分和其它不可预知的客观因素都要对决策风险产生影响,为此控制决策风险应注重以下几点: 首先,发展领导力,强化决策者的风险意识。领导居于企业的核心地位,各级领导者的能力是企业竞争力大小的关键,领导者的能力包括智慧力量、道德力量和意志力量。企业增强了领导者的领导力,才能使他们在关键的发展战略上,在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过程中,以其独特的眼光和力排众议的超常规决策,使企业获得转机。发展领导力并不是发展几个高级领者的领导力,中层干部、部门主管、项目经理等都有发展领导力的空间,如果每个领导者都发挥自己的智慧力量、道德力量和意志力量,企业就培养出了一个经理者阶层,拥有了一支优秀的队伍,掌握了降低决策风险的主动。 作为决策责任人,领导者自身应本着积极慎重的原则,要充分了解决策涉及的政策、规定、法律条例和相关的信息,要对决策范围各要素的能力、规模心中有数,这是减小决策风险的基础。香港首富李嘉诚强调“管理者对自己负责的事和身处的组织有深层的体验和理解最为重要。了解细节,经常能在事前防御危机的发生。”领导者要充分考虑决策的社会、法律、文化背景,在保证决策可执行性的基础上,还要对决策,特别是重大决策的执行前景进行预测分析,着重关注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制定应对预案。 其次是建立有效的决策机制,这是防范决策风险的重要保证。通过章程、内部决策制度明确董事会、总经理及部门负责人的分级决策权限,建立严格的董事会决策程序和制度,明确集团公司、控股子公司、投资企业三级决策管理层级,实现适当分权,有效地监督,增加

环境风险分析

环境风险分析 1 硫酸生产危险因素分析 在硫酸生产、储运过程中,由于生产设备、工艺的原因,人为的或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废气超标排放和硫酸泄漏,造成的事故有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 ①在生产过程中开车生产、工艺或设备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硫酸生产尾气中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超标排放。硫酸储存设备与装置由于受损或人员违规操作等原因造成硫酸泄漏,可能造成大量硫酸雾排放。后果会危及周围人群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硫酸雾会毁坏周围的植物及植被,腐蚀附近建筑物。 ②在火车、汽车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如发生浓硫酸泄漏,可能造成以下后果:硫酸及酸雾会危及周围人群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硫酸泄漏后渗入土壤会造成土壤酸性;硫酸雾在空气中扩散污染环境空气,酸雾会毁坏周围的植物及植被,腐蚀周围建筑物。硫酸如果直接流入地表水中会污染水域;导致水中动植物死亡;浓硫酸遇水引起强烈反应,会产生浓烈的硫酸烟雾。影响周围环境空气,危及周围人群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次评价根据硫酸生产工艺、装置和生产储运情况分析,通过对硫酸造成的安全环境污染事故调查,硫酸生产在厂区内的主要环境危险因素是SO2、SO3、硫酸雾废气的非正常和事故排放,本次评价主要对SO2、SO3、硫酸雾废气非正常和事故排放对空气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和防范措施分析,对浓硫酸大量泄漏对空气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和防范措施分析,根据该厂生产、储存设施情况,废水处理装置情况,对浓硫酸大量泄漏,或停车冲洗废水的处理情况进行分析。 环境风险评价中往往是通过对历史事故的调查,最好是全世界或国内同类项目运行的历史的事故调查来确定事故可能发生的概率。关于硫

酸生产、储运中发生非正常排放和事故排放的报道较少,尤其是危害事故的报道不完整,因此很难从历史事故调查分析中确定事故可能发生的概率。本次评价重点对污染排放的原因、源强及其影响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2 主要污染物物化毒理性质 2.1二氧化硫 2.1.1理化特性 分子式:SO2;分子量:64.07;性状:常温下无色气体,具辛辣和窒息气味,在常温时压力(4~5kg/cm2)下压缩为无色、流动的液体。沸点:-10.1℃;熔点:-75.5℃;相对密度: (水=1)1.43; (空气=1)2.26;蒸气压:338.42kPa/21.1℃。溶解度:水中8.5%(25℃);易于与水混合并氧化成亚硫酸;易溶于甲醇、乙醇;溶于硫酸、醋酸、氯仿和乙醚。 8.2.1.2毒理性质 属中等毒类,系刺激性气体;高浓度吸入,引起喉头痉挛、水肿而窒息。人的嗅觉阈值1.5-3mg/m3、刺激阈值10mg/m3;30mg/m3浓度时只能耐受1分钟,过久则引起呼吸困难、青紫、呕吐甚至意识障碍;大量吸入时,由于SO2窒息作用和细胞毒作用而致死。 ①急性毒性 30-50mg/m3可立即引起眼、鼻、粘膜刺激症状和支气管痉挛及窒息感,1000mg/m3以上即时生命危险,5000mg/m3以上,立即产生喉头痉挛、喉头水肿而窒息。SO2易被粘膜的湿润表面而吸收生成亚硫酸,一部分进而氧化成硫酸。因此对呼吸道及眼有强烈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 ②慢性毒性 动物实验显示小鼠吸入5.24mg/m3低浓度,经半年出现免疫反应受

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动火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序号风险分析安全措施 ①将动火设备、管道内的物料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 ②储罐动火,清除易燃物,罐内盛满清水或惰性气体保护。 1 易燃易爆有害物质 ③设备内通(氮气、水蒸气)保护。 ④塔内动火,将石棉布浸湿,铺在相邻两层塔盘上进行隔离。 ⑤进入受限空间动火,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 火星窜入其它设备或易燃切断与动火设备相连通的设备管道并加盲板___块隔断,挂牌,并办理《抽 2 物侵入动火设备堵盲板作业证》。 ①清除动火点周围易燃物,动火附近的下水井、地漏、地沟、电缆沟等清除 3 动火点周围有易燃物 易燃后予封闭。②电缆沟动火,清除沟内易燃气体、液体,必要时将沟两端 隔绝。 4 泄漏电流(感应电)危害电焊回路线应搭接在焊件上,不得与其它设备搭接,禁止穿越下水道(井)。 5 火星飞溅①高处动火办理《高处作业证》,并采取措施,防止火花飞溅。 ②注意火星飞溅方向,用水冲淋火星落点。 6 气瓶间距不足或放置不当①氧气瓶、溶解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m,二者与动火地点之间均不小于10m。 ②气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溶解乙炔气瓶禁止卧放。 7 电、气焊工具有缺陷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 8 作业过程中,易燃物外泄动火过程中,遇有跑料、串料和易燃气体,应立即停止动火。 ①室内动火,应将门窗打开,周围设备应遮盖,密封下水漏斗,清除油污, 9 通风不良 附近不得有用溶剂等易燃物质的清洗作业。②采用局部强制通风; ①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min,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 3 0min,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10 未定时监测 ②做采样点应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应保留至动火结束。 ③动火过程中,中断动火时,现场不得留有余火,重新动火前应认真检查现 场条件是否有变化,如有变化,不得动火。 ①监火人应熟悉现场环境和检查确认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具备相关安全知识 11 和应急技能,与岗位保持联系,随时掌握工况变化,并坚守现场。②监火人监护不当 随时扑灭飞溅的火花,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动火人停止作业,联系有关人员采 取措施。 12 应急设施不足或措施不当 ①动火现场备有灭火工具(如蒸汽管、水管、灭火器、砂子、铁铣等)。 ②固定泡沫灭火系统进行预启动状态。 13 涉及危险作业组合,未落 实相应安全措施 若涉及高处、抽堵盲板、管道设备检修作业等危险作业时,应同时办理相关 作业许可证。 14 作业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若作业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应重新办理《*级动火作业证》。作业人员签字: 监护人员签字:

个人期末企业经营的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企业经营的简单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基于经营管理综合实践课模拟的企业经营环境条件 保险13 卓懿 43 现实中,企业的进行风险管理工作是企业能否正常经营的必要条件之一。经营管理综合实践课上的企业经营活动,虽然是一个模拟实践过程,但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工作也应该是各企业模拟经营中必要的工作,只有通过分析存在的主要风险,才能找出应对措施,做出合理的经营决策并能及时的对每期经营活动做出调整。 仔细分析模拟经营系统的条件,各企业所面对的主要风险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经营风险四大类。 一、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因素的不确定变动的影响而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在模拟经营环境的条件下,企业主要面临的市场风险有市场需求风险和竞争者风险。 (一)市场需求风险 在有限的市场经营模拟条件下,不同市场在不同经营时期对于不同的型号产品的需求量有所不同。并且,某一特定市场的下一期特定型号的产品需求量,是由本期市场所有此型号产品的总生产量和市场不同时期不同型号产品需求增长比例等因素共同决定的,但是由于生产企业之间一般信息不流通,各企业的获取信息和分析预测市场能力强弱不同,所以会造成下期市场需求量的不确定性,形成了市场需求风险。 (二)市场竞争者风险 企业面对的竞争者主要包括本地市场竞争者和外来竞争者。市场中竞争者的数量无法从模拟系统中直接得知,所以竞争者的数量充满了不确定性。另外,竞争者的市场影响力(由企业投入广告、进行质量认证等经济决策决定)和竞争者的产品定价都是未知的,与此同时,企业与竞争者对信息和获取能力的不同,也会造成信息不对称,所以企业和竞争者围绕凭借信息不对称,展开的博弈的结果也是未知,这些不确定性都有在未来造成企业损失的可能。 市场风险应对措施: 1.有效利用模拟平台给出的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各分市场需求比例等条件,并且主动了解收集其 他企业的大致生产量,合理估算出市场下期需求量。 2.利用经验数据合理分析市场竞争者数量。每一期竞单时,注意留意系统中参加竞单的企业数量, 以此为基数,适当增减一两个数量,估算出下一期竞争者数量区间。

(风险管理).环境风险分析

6.环境风险分析 农药属有毒化学品,在其生产、贮运、应用等每个环节都潜在着对人类生活及周围环境的污染危害。本项目将对三唑磷生产线原辅材料、产品等进行环境风险分析。 6.1物料的理化性质、毒理指标 1.苯肼 分子式:C6H5NH-NH2分子量:108.1 物理参数沸点:244℃(分解);熔点:20℃;闪点:88℃;自燃温度:174℃;比重:1.1;蒸气比重:3.7;蒸气压:在20℃时为0.08mmHg;水溶性:微溶。 最高容许浓度5ppm,20mg/m3。 其它特性黄色粘滞性液体或黄色结晶。燃烧时产生有毒的亚硝蒸气,能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本品除呼吸道和消化道外,还可以从皮肤吸收,影响肝、肾和血液,腐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粘膜,大量吸入可发生肺气肿或死亡。经常接触可发生皮炎。 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本品可燃,应禁明火及吸烟。于88℃以上时其蒸气与空气混合物具爆炸性,此时必须密闭设备、加强通风,着火时可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灭火。接触后的症状有刺激感、咽喉痛、咳嗽、呼吸困难、腹痛、呕吐、脸色苍白、皮肤发蓝,眼结膜充血、疼痛、视力模糊、皮肤烧伤等。应严格注意防护,加强通风和排风,或戴防护面具,穿工作服、手套、防护镜,不准在工作时进食、喝水及吸烟。中毒后迅即离开现场,半卧位休息吸入新鲜空气,迅速用大量水冲洗眼睛,清洗口腔,脱去被沾染衣服,淋洗全身,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泄漏时戴过滤式防护面具细心收集漏物。 贮存与氧化剂隔开 【附注】根据其接触决定体检的时限。肺水肿要几小时才出现症状,它会因体力活动而加剧,因此要注意休息,可先给与考的松喷雾吸入。本品能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要特效治疗。沾污的衣服要用大量水浸洗,以免着火。本品能致癌。 2.甲酸 又名蚁酸,分子式HCOOH 分子量46.0 物理参数沸点:101℃;熔点:8℃;闪点:69℃;自燃温度:520℃;比重:1.2;蒸

八大作业风险分析和安全措施

****有限公司 八大作业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 1、动火作业 风险分析序安全措施

号 ①将动火设备、管道内的物料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易燃易爆有害物质1 罐内盛满清水或惰性气体保护。②储罐动火,清除易燃物, ③设备内通(氮气、水蒸气)保护。 ④塔内动火,将石棉布浸湿,铺在相邻两层塔盘上进行隔 离。 ⑤进入受限空间动火,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火星窜入其它设备或易切断与动火设备相连通的 设备管道并加盲板___块隔2 断,挂牌,并办理《抽堵盲板作业证》。燃物侵入动火设备 ①清除动火点周围易燃物,动火附近的下水井、地漏、地动火点周围有易燃物3 沟、电缆沟等清除易燃后予封闭。 ②电缆沟动火,清除沟内易燃气体、液体,必要时将沟两 端隔绝。 泄漏电流(感应电)危害电焊回路线应搭接在焊件上,不得与其它设备搭接,禁止4

穿越下水道(井)。 火星飞溅①高处动火办理《高处作业证》,并采取 措施,防止火5 花飞溅。 ②注意火星飞溅方向,用水冲淋火星落点。 ①氧气瓶、溶解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m,二者与动火地点气瓶间距不足或放置不6 之间均不小于10m。当 ②气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溶解乙炔气瓶禁止卧放。

电、气焊工具有缺陷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7 带病使用。 作业过程中,易燃物外泄动火过程中,遇有跑料、串料和易燃气体,应立即停止动8

火。 ①室内动火,应将门窗打开,周围设备应遮盖,密封下水通风不良9 漏斗,清除油污,附近不得有用溶剂等易燃物质的清洗作 业。 ②采用局部强制通风; ①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min,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未定时监测10 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min,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②做采样点应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应保留至动 火结束。 ③动火过程中,中断动火时,现场不得留有余火,重新动 火前应认真检查现场条件是否有变化,如有变化,不得动 火。 监护不当①监火人应熟悉现场环境和检查确认安 全措施落实到位,11 具备相关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与岗位保持联系,随时掌

(完整版)成立分公司报告

××公司××分公司的可行性报告 一、成立××分公司的背景分析: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政策及512地震灾后重建,成都这个地处西部重要经济区,为抓住成都市的发展机遇,共同为成都地区的稳定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经双方友好协商,充分酝酿,决定发挥各自的优势,携手合作,调动各自的优质资源,开发成都建设市场业务,本着平等合作、双方共赢的原则,就设立和运营分公司的相关事宜进行分析。二、成立成都分公司的必要性 根据现有资源和市场发展情况看,为拓展公司市场占有率,扩大公司的整体规模,积极发挥企业资源,谋求跨地区的发展,乙充分发挥异处开发、发展地域的区域市场资源优势,形成资源共享谋求跨越式的发展实现共赢,实现跨地区的有力合作。为了优化和整合资源,提高公司资源的利用率,公司实行对外拓展已成为必要。三、成立成都分公司的可行性 总、分公司各自的优势与优势互补:总公司与成都分公司双方均具有各自独特的优势,且各自的优势互补。总公司拥有企业资质资源,良好的社会信誉及专业的技术管理人才;拥有多方面的资质等级:市政公用施工总承包贰级、房建建筑二级、装饰装修三级、土石方工程专业承包叁级等。成都分公司拥有区域建筑行业市场优势资源(包括);良好的金融关系、人脉关系、众多建设单位合作关系等资源,有现成办公场地及分公司运营所需的全部资金投入。 目前我××公司成都分公司从事工程开发工作,有很多的合作关系,同时又在××分公司及××公司成都分公司分包在建项目有3000多万,完全有能力支付所以的开销。四、拟成立的分公司基本概况 1.分公司名称:××有限公司××分公司(暂定名,最终以工商局核准的名称为准) 2.分公司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东四段东景丽苑9-13 3.前期计划投资总额:分公司成立需投资总额约为15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办理分公司的工商营业执照、办公场地的装修、办公用品及其他。 4.注册工商营业执照等前期金额出资比例:总公司出资:零万元人民币,分公司出资:百分之百。 5.利润分配及亏损分担比例: 方案一、总公司按工程合同总额收取(暂定)%管理费。分公司独立核算,分享剩余利润,分担风险和亏损;分公司并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 方案二:分公司每年定期定额向总公司缴纳(暂定)万元管理费用。分公司独立核算,分享剩余利润,分担风险和亏损;分公司并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 6.经营范围:经营市政公用施工总承包贰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装饰装修叁级、土石方施工总承包叁级等资质许可经营范围内建设工程。 7.分公司的组织结构: a) ××××有限公司××分公司属于××分公司,分公司实行独立核算、独立经营,分公司经理由公司授权我担任。 b)分公司的公司级管理人员由五名成员组成,其中总公司委派1名(建议:副经理、财务或办公室主任共1名),分公司出任人员4名(建议:分公司经理一名、安全员一名、资料员一名、预算员一名)管理人员的报酬由分公司支付。 c)分公司的项目级管理人员暂用总公司的项目管理人员名单,或者无代价使用分公司下属的项目部管理人员替代。 d)分公司级管理人员任期为每届一年,经委派可以连任。 8.分公司的经营管理机构: a)设经理一人,由公司授权我担任,负责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对总公司负责,并向总公司董

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分析

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分析 每个企业都是在风险中经营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存在的风险较以往更加严峻,更具隐秘性和摧毁力。正确认识和了解这些风险,提高对风险的防范,才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使企业在汹涌澎湃的市场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实现持续的良性发展。从目前现状,企业应着重关注以下几类风险: 1、决策风险 决策风险是指在决策活动中,由于主客观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导致决策活动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可能性及其后果。降低决策风险,减少决策失误,一直以来都有是为人们所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决策包括战略决策、管理授权决策、业务发展决策等不同层次的决策。决策风险在每个层次都会发生,但对企业影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越是上层的决策,影响越深远,严重程度越大,但往往不易马列上表现出来,较难觉察;越是低层的决策,影响就越小,危害小,但往往能立即显示出来,表现为直接的经济损失。 2、筹资风险 又称“财务风险”,是指由于负债筹资而引起的到期不能偿还的可能性。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对资金支持的新的要求,往往会面临资金不足的境况,为保持经营活动,便会从员工集资、抵押贷款、租赁厂房设备、拆借融资等途径获得资金,但这些途径各有利弊,如果企业不善于扬长避短,为我所用,便会陷入困境。 3、质量风险 包括资产质量风险和产品质量风险。如果企业经营不佳,效益滑坡,不良资产不断增加,必然会对资产的保值增值造成损害,损失股东的利益;企业产品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监督控制不到位出现失误,首先会在市场上产生不良的影响,动摇顾客对企业的信任,减少定单,其次是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修订稿从P38-40: 6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 根据《企业环境风险等级评估方法(征求意见稿)》通过定量分析企业生产、使用、存储的化学品与事故环境风险物质临界量的比值(Q),工艺过程与风险控制水平(M)以及环境风险受体(环境保护目标)敏感性(E),按照分级矩阵法将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为重大、较大和一般三级,分别用蓝色、黄色和红色标识。分级程序见图6-1。 图6-1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流程示意图 6.1 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评估 对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发【2014】34),项目涉及的环境风险物质主要有:氧化镉,硫酸镉,盐酸。根据企业化学品

种类与数量(折纯),与临界量分别进行比对,计算比值(Q ): (1)当企业只涉及一种化学物质时,该事故环境风险物质的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即为Q 。 (2) 当企业存在多种事故环境风险物质时,则按式(1)计算事故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 1 (22) 11≥+++= n n Q q Q q Q q Q (1) 式中:q 1, q 2, ..., q n ——每种事故环境风险物质的最大储存量或使用量,且数量超过对应临界量的5%,t ; Q 1, Q 2, ..., Q n ——各事故环境风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t 。 计算得到事故环境风险物质与临界量比值(Q )后,将Q 值划分为3个级别,分别为:(1) 1≤ Q <10;(2) 10≤ Q <100;(3) Q≥100。 本项目Q 值见表6-2 表6-2企业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值比值 因此,企业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值比值(Q )为18。 6.2工艺过程与风险控制水平(M )评估 6.2.1评估指标及赋值 评估指标及赋值见表6-3

环境风险评估

1 总论 1.1概述 1.2 评价目的和工作重点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 1.3 编制依据 1.3.1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⑹《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1;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改),2004.8.28; ⑼《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⑽国务院国发(2000)38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11; ⑾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 ⑿《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2009.3.26; 1.3.2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1.3.27;

⑵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8.10.1; ⑶国务院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12.3; ⑷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5)152号《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2005.12; ⑸国家环保总局,环控[1997] 0232号《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1997.4.14; ⑹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 1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2001.2.21; 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1]4号《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2001.1.8; 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环发[2001]199号关于发布《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 ⑼《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2.3.15; 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环办[2006]4号《关于检查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 ⑾《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保部令第1号),国家环保部、发改委,2008.6.6; ⑿《关于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安监管管二字[2003]45号. 1.3.3地方性文件 ⑴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发[1994]2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划类规定》的通知>,1994.4.18; ⑵贵州省环境保护局《贵州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报告》,2001.12; 1.3.4技术导则与规范 ⑴HJ/T 2.1-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1993.9.18; ⑵HJ 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2009.4.1; ⑶HJ/T 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1993.9.18;

危险作业分析共八个方面汇总

危险作业共八个方面: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断路作业、破土作业、吊装作业、盲板抽堵作业,不仅有风险分析还有安全措施哦,非常全面,千万不能错过。 1.动火作业风险分析 序号风险分析安全措施 1易燃易爆有害物 质①将动火设备、管道内的物料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 ②储罐动火,清除易燃物,罐内盛满清水或惰性气体保护。 ③设备内通(氮气、水蒸气)保护。 ④塔内动火,将石棉布浸湿,铺在相邻两层塔盘上进行隔离。 ⑤进入受限空间动火,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 2火星窜入其它设 备或易燃物侵入 动火设备切断与动火设备相连通的设备管道并加盲板___块隔断,挂牌,并办理《抽堵盲板作业证》。 3动火点周围有易 燃物①清除动火点周围易燃物,动火附近的下水井、地漏、地沟、电缆沟等清除易燃后予封闭。 ②电缆沟动火,清除沟内易燃气体、液体,必要时将沟两端隔绝。 4泄漏电流(感应 电)危害电焊回路线应搭接在焊件上,不得与其它设备搭接,禁止穿越下水道(井)。

5火星飞溅①高处动火办理《高处作业证》,并采取 措施,防止火花飞溅。 ②注意火星飞溅方向,用水冲淋火星落点。 6气瓶间距不足或 放置不当①氧气瓶、溶解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m,二者与动火地点之间均不小于10m。 ②气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溶解乙炔气瓶禁止卧放。 7电、气焊工具有 缺陷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 8作业过程中,易 燃物外泄动火过程中,遇有跑料、串料和易燃气体,应立即停止动火。 9 通风不良①室内动火,应将门窗打开,周围设备应遮盖, 密封下水漏斗,清除油污,附近不得有用溶剂 等易燃物质的清洗作业。 ②采用局部强制通风; 10未定时监测①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min,如超过此 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min,必须重 新取样分析。 ②做采样点应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 应保留至动火结束。 ③动火过程中,中断动火时,现场不得留有余 火,重新动火前应认真检查现场条件是否有变 化,如有变化,不得动火。 11 监护不当①监火人应熟悉现场环境和检查确认安全措施 落实到位,具备相关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与

成立分公司的风险分析资料

关于成立分公司的风险分析 表一:分公司风险与防控制度一览表 分公司制是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状态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分公司在资金、人事、经营等方面受总公司的管辖,性质是下属分支机构。分公司具有自己的事务场所和办事机构,具有总公司拨付的营运资金和授予管理的财产,具有与总公司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和负责人员,具备相对独立开展业务活动的条件和能力,具

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但分公司没有独立财产、不能越权对外从事民事活动,也不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本报告针对成立分公司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为公司治理提供参考。 一、分公司可能存在的风险 (一)公司涉诉风险 分公司无法人资格,缺乏法人的独立性,故分公司没有注册资本,其资金来源均由总公司直接拨付,在融资担保方面需凭总公司信誉得为之。根据现行法律,依法设立的分公司,领取了营业执照并具有相应授权,就具备了诉讼主体资格,是诉讼中的适格主体。 涉诉中(一般成为债务人的情形),分公司可成为单独被告。但一般原告通常会将分公司与总公司列为共同被告,以期获得债权最大程度的实现。因分公司没有独立的财产,实际上是由总公司承担全部责任。但在具体责任的分配机制上,通常是分公司的财产优先偿付,其财产不足清偿时,由总公司以自身财产承担补充责任。如此,总公司涉诉的风险有所增加。 (二)内部控制风险 分公司内部控制风险主要体现在分公司人为错误、管理越权或者财务舞弊等三个方面。这类风险的出现是因为,分公司一般设立了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管理层级的增加也会导致管理成本的增加。 1、人为错误。即分公司员工的过失(主观上是不愿意造成损失的),造成公司财产、商誉的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等。分公司的主要人为错误可能在于,在洽谈合同的过程中,业务员对应当注意事项的疏忽,或者约定不明。 2、管理越权。分公司是在总公司的授权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的,但也会出现分公司超出管理权限的行为。管理越权可能是一种过失,也可能是一种故意,容易导致表见代理或者无权代理的情况。若为表见代理,则分公司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将由总公司来承担,但总公司可在内部对直接责任人进行追责。若为无权代理,总公司享有追认权,逾期不行使,权利消灭;而相对方则享有撤销权,有增加管理成本之嫌。 3、财务舞弊。分公司一般也有自己的财务管理机构,虽然对外不具备独立名义,但具有一定的自主空间。舞弊行为是主观上的故意行为,损害分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影响分公司发展,降低公司商誉。情节严重触犯《刑法》者,将受

天然气项目环境风险分析模板

1环境风险分析 1.1评价目的 风险评价主要考虑项目的突发性事故,包括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质失控状态下的泄漏、技术系统故障时的非正常排放等。发生这种事故的概率虽然很小,但其影响的程度往往较大。本篇主要分析 和预测建设项目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引起天然气泄漏,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措施,以使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1.2编制依据 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环发[2005]152号《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1.3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范围及评价工作内容 1.3.1 风险源辩识 本项目原料及产品涉及的物质主要为天然气等。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规定,辨识结果见表1-1。 表1-1 危险源识别表 易燃物质名称本项目最大贮存量(t) 临界量标准(t) 天然气贮存场所10 10 本项目天然气最大储存量10t,根据表1.1可知,其最大储存量等于临界量标准(10t),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规定》中的有关规定,该项目的天然气储配站为重大危险源。 1.3.2风险评价等级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规定,根

据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判定风险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T169-2004规定的《物质危险性判定标准》进行判别,本项目所涉及的危险物质为天然气,属于易燃性危险物质,贮存场所功能单元属重大危险源;同时,项目建在弓长岭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属环境敏感目标。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T169-2004关于评价级别的判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级别应为一级,应对事故影响进行定量预测,说明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 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级别的判定具体见表1-2。 表1-2 环境风险评价级别的判定 项 目 剧毒危险 性物质 一般毒性 危险物质 可燃易燃危 险物质 爆炸危 险物质 评价等 级判定 重大 危险源 导则规定 一 二 一 一 一级 本工程 × × √ √ 非重大 危险源 导则规定 二 二 二 二 本工程 × × × × 环境敏 感地区 导则规定 一 一 一 一 本工程 × × √ √ 1.3.3评价范围 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级别为一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规定,本环境风险评价范围为距离风险源源点5公里的范围内。 1.4风险评价保护目标 (1)人口集中区和社会关注区 根据本项目风险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及所在区域环境情况,确定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控 制措施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一、动火作业风险分析 1易燃易爆有害物质: ①将动火设备、管道内的物料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 ②储罐动火,清除易燃物,罐内盛满清水或惰性气体保护。 ③设备内通(氮气、水蒸气)保护。 ④塔内动火,将石棉布浸湿,铺在相邻两层塔盘上进行隔离。 ⑤进入受限空间动火,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 2 火星窜入其它设备或易燃物侵入动火设备切断与动火设备相连通的设备管道并加盲板可靠隔断,挂牌,并办理《抽堵盲板作业证》。 3 动火点周围有易燃物 ①清除动火点周围易燃物,动火附近的下水井、地漏、地沟、电缆沟等清 除易燃后予封闭。 ②电缆沟动火,清除沟内易燃气体、液体,必要时将沟两端隔绝。 4 泄漏电流(感应电)危害电焊回路线应搭接在焊件上,不得与其它设备搭接,禁止穿越下水道(井)。 5火星飞溅 ①高处动火办理《高处作业证》,并采取措施,防止火花飞溅。

②注意火星飞溅方向,用水冲淋火星落点。 6气瓶间距不足或放置不当 ①氧气瓶、溶解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m,二者与动火地点之间均不小于 10m。 ②气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溶解乙炔气瓶禁止卧放。 7 电、气焊工具有缺陷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 8 作业过程中,易燃物外泄,动火过程中遇有跑料、串料和易燃气体,应立即停止动火。 9 通风不良 ①室内动火,应将门窗打开,周围设备应遮盖,密封下水漏斗,清除油 污,附近不得有用溶剂等易燃物质的清洗作业。 ②采用局部强制通风; 10 未定时监测 ①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min,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 过30min,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②采样点应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应保留至动火结束。 ③动火过程中,中断动火时,现场不得留有余火,重新动火前应认真检查现场条件是否有变化,如有变化,不得动火。

分公司内部控制风险分析

分公司内部控制风险分析/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

教学论文 经济论文 理工论文 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管理论文企业管理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分公司内部控制风险分析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财务风险的重要举措。没有内部控制系统的企业财务报告不一定无可靠性,但是财务报告一旦不可靠,则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必定无效。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只能合理保障企业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内部控制制度不是万能的,也存在着局限性和风险性。分公司内控风险点有可能是存在于分公司内部的隐患,也有可能是在外部环境影响下隐藏的痼疾。一、公司集体舞弊带来的内部控制风险当分公司高管集体进行财务舞弊时,由于内部利益的纽带作用,易形成攻守同盟,其财务丑闻很难被总公司监管发现或被发现成本很高。内部控制对于这类事件不可能控制,只有靠外部的监督机制了。即使被发现,也是受益者、授意者不受罚,执行人却“代人受过”的现象,或者出现法不责众现象,只惩罚一两个替罪羊。内部控制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将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处于不相容职务上的有关人员相互串通、相互勾结,失去了不同职务相互制约的基本前提,再好的控制措施也无能为力。二、控制成本超过控制收益带来的内部控制风险成本效益原则要求一个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不得超过预期的效益。任何单位制定内部控制制度都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而这些的付出未必能带来预期的结果。中小企业如果设计的控制环节过多,控制措施越复杂,相应的内部控制成本也就越高,最终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大企业虽然有能力设计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实践中内部控制制度所发生总成本的主观判断与控制效益难以准确计量,这就使得各分公司很难找到内部控制成本与效益的最适宜点。由于信息的不可靠性、财务人员工作效率低下和对内部控制制度所花费成本上限的忽视,理应保障的内部控制成本等于并略小于内部控制效果的基本拓扑原则可能无法如愿以偿。因此,在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时,企业必须要考虑控制成本与控制效果之比。一般

公司内部承包经营的风险分析及其防范

公司内部承包经营的风险分析及其防范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公司内部承包经营的风险分析及其防范 程洪 【关键词】 【点击次数】257 一、内部承包经营风险存在的原因 由于公司内部承包经营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增加了发包公司与承包股东之间的经营风险,加之实践过程中操作不当,很容易使双方陷入长期的纠纷之中,抑制公司的长期发展。因此,我们首先要对公司内部承包经营中风险存在的原因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1.公司营业权不能独立转让是内部承包经营风险存在的直接原因。 承包股东向发包公司交付一定数额的承包费后,发包公司将公司的经营权承包给承包股东,使承包股东在承包期间享有公司的经营权利。但并不是将发包公司的经营在一定期限内转让给了承包股东,而是承包股东在一定范围内有行使公司经营、管理行为的权利,所以,承包股东并非真正享有经营、管理权。由于企业经营上活动包括企业构成部分、组织与顾客、商品、劳务,及与资金供应者的关系等,经常变动,其客体难以量化,欠缺权利所应具的社会典型公开性,尤其是归属及排他的功能。因此,在公司内部承包经营过程中,公司经营权中哪一部分完全由承包股东行使?哪一部分完全由发包公司行使?并不能做出明确的划分。那么,必然导致在经营权在行使过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由于权利的行使人不明确,自然地,产生的相责任人也变得模糊不清,为此,大大增加了发包公司与承包股东之间利益风险。而且,一旦公司经营权在双方“犬牙交错”的行使过程中发生“交战”,利益风险将随时发生。 2.利益之争是公司内部承包经营风险存在的根本原因。 公司作为公司各方参与人利益博弈的平台,追逐利益的最大化是公司各方参

环境风险评估

1 总论 概述 评价目的和工作重点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 编制依据 1.3.1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⑹《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改),; ⑼《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⑽国务院国发(2000)38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⑾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⑿《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 1.3.2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⑵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⑶国务院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⑷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5)152号《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⑸国家环保总局,环控[1997] 0232号《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 ⑹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 1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1]4号《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环发[2001]199号关于发布《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 ⑼《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环办[2006]4号《关于检查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 ⑾《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保部令第1号),国家环保部、发改委,; ⑿《关于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安监管管二字[2003]45号. 1.3.3地方性文件 ⑴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发[1994]2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划类规定》的通知>,; ⑵贵州省环境保护局《贵州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报告》,; 1.3.4技术导则与规范 ⑴HJ/T -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⑵HJ -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⑶HJ/T -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⑷HJ -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⑸HJ 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⑹HJ/T 192-2006?《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 ⑺HJ/T 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⑻《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 50351-2005); ⑼《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1. 表1-1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评价标准 1.5.1环境质量标准 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⑵《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成立分公司报告

一、成立××分公司的背景分析:?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政策及512地震灾后重建,成都这个地处西部重要经济区,为抓住成都市的发展机遇,共同为成都地区的稳定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经双方友好协商,充分酝酿,决定发挥各自的优势,携手合作,调动各自的优质资源,开发成都建设市场业务,本着平等合作、双方共赢的原则,就设立和运营分公司的相关事宜进行分析。?二、成立成都分公司的必要性? 根据现有资源和市场发展情况看,为拓展公司市场占有率,扩大公司的整体规模,积极发挥企业资源,谋求跨地区的发展,乙充分发挥异处开发、发展地域的区域市场资源优势,形成资源共享谋求跨越式的发展实现共赢,实现跨地区的有力合作。为了优化和整合资源,提高公司资源的利用率,公司实行对外拓展已成为必要。?三、成立成都分公司的可行性? 总、分公司各自的优势与优势互补:总公司与成都分公司双方均具有各自独特的优势,且各自的优势互补。总公司拥有企业资质资源,良好的社会信誉及专业的技术管理人才;拥有多方面的资质等级:市政公用施工总承包贰级、房建建筑二级、装饰装修三级、土石方工程专业承包叁级等。成都分公司拥有区域建筑行业市场优势资源(包括);良好的金融关系、人脉关系、众多建设单位合作关系等资源,有现成办公场地及分公司运营所需的全部资金投入。? 目前我××公司成都分公司从事工程开发工作,有很多的合作关系,同时又在××分公司及××公司成都分公司分包在建项目有3000多万,完全有能力支付所以的开销。?四、拟成立的分公司基本概况? 1.分公司名称:××有限公司××分公司(暂定名,最终以工商局核准的名称为准)? 2.分公司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东四段东景丽苑9-13? 3.前期计划投资总额:分公司成立需投资总额约为15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办理分公司的工商营业执照、办公场地的装修、办公用品及其他。? 4.注册工商营业执照等前期金额出资比例:总公司出资:零万元人民币,分公司出资:百分之百。? 5.利润分配及亏损分担比例:? 方案一、总公司按工程合同总额收取(暂定)%管理费。分公司独立核算,分享剩余利润,分担风险和亏损;分公司并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 方案二:分公司每年定期定额向总公司缴纳(暂定)万元管理费用。分公司独立核算,分享剩余利润,分担风险和亏损;分公司并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 6.经营范围:经营市政公用施工总承包贰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装饰装修叁级、土石方施工总承包叁级等资质许可经营范围内建设工程。? 7.分公司的组织结构:? a)?××××有限公司××分公司属于××分公司,分公司实行独立核算、独立经营,分公司经理由公司授权我担任。? b)分公司的公司级管理人员由五名成员组成,其中总公司委派1名(建议:副经理、财务或办公室主任共1名),分公司出任人员4名(建议:分公司经理一名、安全员一名、资料员一名、预算员一名)管理人员的报酬由分公司支付。? c)分公司的项目级管理人员暂用总公司的项目管理人员名单,或者无代价使用分公司下属的项目部管理人员替代。? d)分公司级管理人员任期为每届一年,经委派可以连任。?8.分公司的经营管理机构:? a)设经理一人,由公司授权我担任,负责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对总公司负责,并向总公司董事长报告工作;任期为每届一年,连聘可连任;b)设财务一名,由公司指定或我指定,协助分公司经理工作,对总经理负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