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心理学基础知识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6
第一讲 人类行为探秘(先天遗传vs后天环境)心理学 :一门科学、行为科学 §行为内隐与外显 §理论与应用§目标:描述、解释、预测和干预,增进人 类福祉,提高生活质量 一、对心理的探究 ——从婴儿开始心理如何研究?【1】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 某种条件,使被试产生所要研究的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出这一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结果。
·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实验室实验法 &自然~·伦理【2】观察法二、遗传与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天性与教养)§双生子研究是行为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孪生陌生人》(一)遗传对行为的影响:生物学力量 § 大脑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遗传的作用 【1】基因:性别,父母基因,体貌,肤色、血型 【2】偏好:精神特性、情绪性、气质、社交性、健康、 神经活动特性、智能【3】潜能:发展的基础,对环境的选择§生物基础影响几乎所有的个性特质和发展§环境因素比生物因素更多影响发展的方向§环境与生物遗传都对人的发展有贡献,基因大约影响人们的特征差异的25%—75%,环境也是如此§生物(基因)因素被用来解释大量特征,如酗酒抑郁症智力社交情绪性以及活跃性等 (二)成熟与发展 § 成熟—使能力和技能显露出来的时间表§动作发展 ·从头至尾 婴儿头部运动先发展,然后是躯干,最后是脚。
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由近及远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发展越早,越远离身体中心发展越迟,如上肢动作: 肩-上臂-肘-腕-手-手指 ·由粗到细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小肌肉的精细动作。
幼小婴儿只会蹬腿、挥臂这些粗大动作,4、5个月的婴儿是用手臂甚至是整个身体来抓取放在面前的玩具。
影视心理学第一章1.感觉:人的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大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刺激物整体的反映或对刺激物之间简单关系的反映。
3.知觉的基本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①注视对象的差异性;②目标对象的动态性;③捕捉对象的需求性。
(2)知觉的整体性:①接近性;②相似性;③连续性;④封闭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4.深度知觉:深度知觉是指人们观看景物时产生的距离知觉与立体知觉。
5.眼睛运动的三种基本形式:注视、跳动和追随运动。
(1)注视——对关注事物的“孤立性”微调。
(2)跳动——对关注事物的“间歇性”搜索。
(3)追随——对关注事物的“平稳性”保持。
6.人的运动知觉主要包括四种形式: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诱发运动知觉与运动后效知觉,后两者也称为运动幻觉。
7.电影是以1/24秒的间歇运动来制造光影运动的幻觉。
电视是以每秒传送25帧画面的频率进行转换。
8.视觉惰性是指,当物体运动速度足够快时,人眼无法辨别其分解动作,只能看到连续运动的整体状态。
9.人的视觉残留特性表现为:当刺激人眼的光信号消失后,人的脑海中不会马上消除光信号留下的痕迹,而存在一段保留时间。
10.与快镜头相对应的另一种创造动觉的技术是慢镜头。
这种技术也被称为“时间的特写”。
第二章1.能够被人眼所感知的光大体可归结为三种:直射光、投射光和反射光。
2.论述光的寓意与抽象。
P40(联系作品或生活实际,举例加以解释。
)第三章1.色彩感觉的三种基本特性:明度、色调、色饱和度。
2.色彩与文化习俗。
P69(联系实际论述色彩与文化习俗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阴阳五行说与色彩的关系。
)第四章1.图像:观察者感受一组复杂的刺激,能够认出它是属于经验过的某一类客体,这组刺激就成为一个图像。
2.记忆:记忆是人脑保持信息和再现信息的心理过程。
(了解就行)语义记忆和情节记忆的区别:语义记忆就是,外界信息是以语言符号的形式,也包括语言意义即语义被储存在人的大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