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1文件
- 格式:docx
- 大小:17.77 KB
- 文档页数:6
课后实验11:CSS3动画与过渡1. 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实践掌握CSS3动画和过渡的基本用法,熟练运用动画效果和过渡效果,提升网页的用户体验。
2. 实验内容本实验包括以下内容:- 利用CSS3实现简单的动画效果- 利用CSS3实现过渡效果- 结合HTML与CSS3创建漂亮的动画效果和过渡效果3. 实验步骤3.1 实现简单的动画效果在实现简单的动画效果时,首先需要新建一个HTML文件,并在文件中引入CSS样式表。
在CSS样式表中,利用keyframes规则来定义动画关键帧,然后通过animation属性来应用这些关键帧。
示例代码如下:```html<!DOCTYPE html><html><head><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style.css"> <style>keyframes mymove {0 {left: 0px;}100 {left: 200px;}}div {width: 100px;height: 100px;background-color: red;position: relative;animation: mymove 5s infinite;}</style></head><body><div></div></body></html>```通过上述代码,可以实现一个简单的动画效果,div元素将在5秒内从左向右移动,然后重新开始动画。
3.2 实现过渡效果在实现过渡效果时,可以使用transition属性来控制元素的过渡效果。
通过设置transition的属性值,可以实现元素在不同状态下的平滑过渡效果。
示例代码如下:```html<!DOCTYPE html><html><head><style>div {width: 100px;height: 100px;background: red;transition: width 2s;}div:hover {width: 300px;}</style></head><body><div></div></body></html>```通过上述代码,可以实现一个简单的过渡效果,当鼠标悬停在div元素上时,div元素的宽度将在2秒内平滑过渡到300px。
实验目的1.了解“计算机”和“资源管理器”窗口的操作。
2.熟练掌握文件、文件夹的建立、复制、移动、删除和重命名等操作。
3.掌握文件、文件夹属性的设置和搜索方法。
4.掌握快捷方式的建立方法。
5.了解计算机的显示属性、背景图片、屏幕保护程序、显示器分辨率、系统日期时间、电源选项设置方法和软件的安装与卸载、用户帐户的添加或删除方法等。
实验内容一1、在C盘根目录下新建两个文件夹“aa”和“练习”。
2、将“aa”文件夹移动到“练习”文件夹下。
3、在C盘根目录下建立一个文本文件,取名为“my”,文件内容为“珍惜每一天”。
4、将“my”文件复制到“练习”文件夹下,并将“my”改名为“我的文件”。
5、将“aa”文件夹删除到回收站。
6、将回收站的“aa”文件夹“还原”恢复到原来位置。
7、将C盘根目录下“练习”文件夹的属性设置为“只读”、“隐藏”。
8、将“练习”文件夹拷贝到自己的U盘中。
9、将C盘根目录下所有文件及文件夹的属性设置为“隐藏”。
10、将计算机整个屏幕内容屏录到剪贴板。
再启动Word 2010软件,将剪贴板中的内容粘贴到Word 编辑区后保存。
实验内容二1、在桌面上建立一个名为“example”文件夹。
2、在C盘根目录下建立“图片”文件夹。
3、在“图片”文件夹中建立“play”文件夹。
4、查找C盘文件扩展名为“*.bmp”的所有文件,将其复制到“图片”文件夹中,并将文件名为“user.bmp”的图片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5、查找C盘文件名为“calc”的所有文件,并在桌面上建立“calc.exe”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
6、查找“记事本”应用程序notepad.exe在磁盘中的位置,并在桌面上建立“记事本”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
7、将“图片”文件夹复制到“example”文件夹中。
8、将“图片”文件夹中的“*.exe”文件彻底删除(查一查能否找到)。
9、将“图片”文件夹中的其它文件属性设置为“只读”。
10、将“example”文件夹的内容拷贝到自己的U盘中。
软件工程系《JSP应用技术》实验指导书专业班级:软件11-1、2指导教师:朱亚玲实验一 JSP开发环境的搭建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Tomcat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为后续实验做好准备工作;2.掌握Web服务目录的设置;3.熟练掌握Web服务目录下JSP页面的访问;4.掌握Tomcat服务器端口号的修改。
二、实验环境与地点PC机一台:JDK6.0+Tomcat6.0+编辑器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Tomcat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1)下载jdk6.0进行安装,同时配置系统变量PATH与CLASSPATH。
(2)下载Tomcat6.0,将其安装到硬盘的某个分区,如D:\。
2.Web服务目录的设置;(1)在D:\下新建一个目录,名称为student,将student目录设置为Web服务目录,并为该Web 服务目录指定名字为friend的虚拟目录。
打开Tomcat目录中conf文件夹里的文件,找到出现</Host>的部分。
然后在</Host>的前面加入:<Context path=" " docBase=" " debug=0 reloadable="true" /> (2)修改端口号为9999。
在文件中找到修改端口号部分,默认端口修改为9999。
(3)启动Tomcat服务器。
如果已经启动,应该,并重新启动。
3.JSP页面的访问;(1)使用“记事本”编写一个简单的JSP页面,文件名用自己的姓名拼音命名(如张三:zhangSan.jsp),文件名是,并保存到Web服务目录student中。
(2)打开上一步建立的JSP页面进行编辑,使其页面运行起来时显示你的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3)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Tomcat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并通过虚拟目录friend访问Web服务目录student中第2步编辑后的JSP页面,访问路径是:。
标准操作规程(SOP)(单位名称)题目:XX检测点SOP版本:第版作者:日期:年月日页数:页修订历史:版本号批准日期第版(单位名称)艾滋病检测点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SOP)目录SOP01 XX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操作规程的使用及日常维护 (33)SOP02 移液器的校正及标定 (5)SOP03 保密工作管理 (07)SOP04 环境和设施管理 (9)SOP05 记录管理 (12)SOP06 校准管理 (14)SOP07 检测样品管理 (117)SOP08 检测结果控制 (119)SOP09 检测数据管理 (21)SOP10 纠正措施 (22)SOP11 文件和资料控制 (24)SOP12 血标本的采集 (226)SOP13 血标本分离 (29)SOP14 样本接收程序 (31)SOP15 血标本的储存 (33)SOP16 结果报告 (34)SOP17 实验室安全管理 (36)SOP18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 (40)SOP19 实验室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42)SOP01 XX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操作规程的使用及日常维护一、目的本SOP规定了离心机的使用及维护规程。
二、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XX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的正确使用及维护。
三、责任实验室操作人员严格按要求执行。
四、定义无。
五、背景为使仪器使用寿命延长,实验结果准确无误,需要实验员从第一步开始就按标准操作进行。
六、程序(一)离心机的操作步骤七、复查和修订无。
八、参考文件L-500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的使用说明书九、相关文件无。
十、附件无SOP02 移液器的校正及标定一、目的本SOP规定了移液器校正和标定的操作规程。
二、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的移液器。
三、责任实验室操作人员严格按要求执行。
四、定义无五、背景实验结果是否准确可靠与实验室的条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些条件包括实验环境的温度,冰箱、冰柜是否处在正确的温度,实验用的计量器具如酶标仪、温度计、天平和移液器等是否定量准确等。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验一实验项目名称:C程序的运行环境和运行C程序的方法所使用的工具软件及环境:Visual C++ 6.0一、实验目的:1.了解在Visual C++ 6.0环境下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2.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源程序的特点。
二、预习内容: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1章。
三、实验内容:1. 在Visual C++ 6.0环境下输入并运行下面的程序:#include <stdio.h>int main( ){printf("This is a C program.\n");return 0;}2. 在Visual C++ 6.0环境下输入下面的程序(有语法错误),编译、连接、调试该程序,直至程序无语法错误,然后运行程序,并观察分析运行结果。
#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a,b,suma=3;b=4;sun=a+b;print(“%d+%d=%d\n”,a,b,sum);return 0;}四、实验结果:1. 运行结果(或截图):2. (1) 改正后的源程序:(2) 运行结果(或截图):五、思考题:1. 一个C程序上机的步骤有哪些?答:2. 组成C程序的基本单位是函数,一个函数包括哪几个部分?答: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实验二实验项目名称: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所使用的工具软件及环境:Visual C++ 6.0一、实验目的:1.掌握整型、实型与字符型这三种基本类型的概念;2.掌握常量及变量的使用方法;3. 掌握基本算术运算符及其表达式的使用方法;4. 掌握++、--运算符、赋值运算符及其表达式的使用方法。
二、预习内容: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2章。
三、实验内容:1. 在Visual C++ 6.0环境下输入下面的程序,编译、连接、调试该程序。
CNAS-CL036ISO15189认可准则(2012年版)在分子诊断领域的应用要求介绍2014年11月1日起实行湖南省临床检验中心吕岳峰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CNAS对分子诊断领域的认可要求,包括:病原体核酸和人体基因等领域涉及的核酸扩增试验、杂交试验(包括原位杂交试验)、核酸电泳分析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468-2006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CNAS-RL02 能力验证规则•CNSA-CL31 内部校准要求•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工作导则•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31号• 3 术语和定义• 4 管理要求• 4.1 组织和管理责任• 4.1.1.2 实验室为独立法人单位的,应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实验室为非独立法人单位的,其所属医疗机构执业证书的诊疗科目中应有医学实验室,自获准执业之日起,开展分子诊断工作至少2年。
• 4.1.2.5应至少有1名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分子诊断工作至少5年。
• 4.2 质量管理体系• 4.3 文件控制• 4.4服务协议• 4.5 受委托实验室的检验• 4.6 外部服务和供应• 4.7 咨询服务• 4.8 投诉的解决• 4.9 不符合的识别和控制• 4.10 纠正措施• 4.11 预防措施• 4.12 持续改进• 4.13 记录控制• 4.14 评估和审核• 4.15 管理评审5 技术要求•5.1 人员•5.1.2 分子诊断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负责人应至少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从事分子诊断工作至少3年。
•分子诊断实验室操作人员应经过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培训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11年9月前言大学计算机基础分为课堂讲授和上机实验两个环节。
通过上机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习惯,掌握WINDOWS及其应用软件操作和应用方法;培养学生应用OFFICE系列软件操作及应用技能,使用多媒体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虽然采用多媒体投影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直观性,但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因为缺少充分的准备,实验目标不明确,“走马观花”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直接影响了整个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后续计算机课程的学习。
本指导书在较全面总结教材内容基础上,把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要求掌握的内容以案例的形式给出,学生只要按照指导书,遵照循序渐进规律,就能较系统地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和操作。
由于学时限制,部分内容需要学生自己抽时间在课余完成。
每个实验完成后都需要写出实验总结。
总结中应反映出学生在实验前的实验准备,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法。
本书是在院领导的亲切关怀下,由课组全体成员多次讨论才最后定下基本框架的。
其中实验一由陈勇老师编写,实验二由杨沛老师编写,实验三由杨龙、田彩丽两位老师共同完成,实验四由张晶老师编写,实验五由李梅老师编写,实验六由朱姗娜老师编写,朱俊平老师独立完成了实验七和实验八全部内容的编写,实验九由杨晓辉老师编写,全书由陈勇、孙健敏、杨沛老师统稿,李书琴、张阳教授做了最后审定。
本书每个实验后都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总结,学生应该详细总结实验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等内容。
由于时间仓促,本书在内容及形式上做了较大的改动,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和同学谅解。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组2011年9月1实验一指法练习一、实验目的熟悉实验环境,认识计算机,培养良好使用计算机的习惯,掌握正确录入方法。
二、实验任务实现盲打,英文指法达每分钟80-100CPM(每分钟字符数)。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利用机房的“指法练习”进行指法训练10小时以上。
EDA实验报告之实验十一A/D转换实验1、实验目的(1)掌握A/D转换器与单片机接口的方法;(2)了解A/D芯片0809的转换性能及编程方法;(3)通过实验了解数据采集、处理的基本方法。
2、实验要求利用实验板上的ADC0809做A/D转换器,实验板上的电位器提供模拟量输入,编制程序,将模拟量转换成二进制数字量,在数码管的最高两位显示出数字量来。
另外要把模拟量值在数码管的最低三位显示出来。
例如显示“80 2.50”(其中80是采样数值,而2.50是电压值。
要求程序可连续运行以便测量不同的模拟电压(类似于电压表)(注意:多次采集求平均值可提高转换精度)3、实验说明1)原理图参看LAB6000使用手册、图示帮助等;2)连线方式与LAB6000给出的有所不同,这里的实验用数码管显示结果(原实验则用LED显示结果);3)EOC可接中断、其它引脚或不接,对应的获取数据方法为中断、查询、延迟,建议采用中断方法;4)注意ADC0809各连线接在了什么位置。
4、写出实验报告(包括6位LED显示的部分电路图)。
5、实验内容5.1 使用仪器、仪表,开发平台型号本实验用到了WAVE 6000软件平台,电脑一台,LAB6000实验箱,若干连线,串行数据线。
5.2 性能指标、技术要求、思路方案、流程图5.2.1性能指标、技术要求见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
5.2.2 思路方案:先将所有中断使能位置位,然后启动A/D转换。
在主程序中显示缓冲区的内容,判断4次中断已满的标志位是否置位,是的话调用计算子程序计算数字平均值和模拟值,这个过程反复循环的进行。
5.2.3流程图:主程序:计算数字量和模拟量的子程序:中断子程序:5.3源程序;采样的数字值放在20H 开始的单元中,修改R6的值(4);可以控制采样的个数(为了方便我们选择2,4,8……等2的倍数),上限为256个ORG 0000HLJMP BEGIN ;ORG 0003H ;外部中断0LJMP INT0ORG 0030H;=================BEGIN:FLAG EQU 50H ;对应到16进制的是2A单元,四次中断是否满的标志位TRANS EQU 51H ;是否一次转换完毕的标志位MOV R0,#20H ;采样数据存储单元MOV R6,#4 ;采样4次求均值CLR FLAGCLR TRANSSETB EA ; 开所有中断SETB IT0 ; INT0边沿触发SETB EX0 ; 允许INT0中断MOV DPTR,#8000H ; 指向0809 IN0通道地址MOVX @DPTR,A;=================LOOP:LCALL DISPLAYJNB TRANS,LOOP ;判断是否发生EOC,为0时转移CLR TRANSJNB FLAG,CONTINUE ;为0时转移CLR FLAGLCALL COMPUTEECONTINUE:MOV DPTR,#8000HMOVX @DPTR,A ; 启动A/D转换,因为与A值无关,故不管ALJMP LOOP;================= ;中断服务程序INT0:MOVX A,@DPTR ; 读A/D转换结果MOV @R0,AINC R0DJNZ R6,RETURNSETBFLAGMOV R6,#4MOV R0,#20HRETURN:SETB TRANSRETI;=================DISPLAY:MOV R4,#02H;==============BEGIN0:MOV A,#01H ;位选择字节MOV R2,#5 ;5次MOV R1,#60H ;数据地址LOOOP:MOV DPTR,#9002H ;位选输出地址MOVX @DPTR,ARL A ;修改位信号PUSH AMOV DPTR,#9004H ;数据输出地址MOV A,@R1LCALL CHECK ;查表CJNE R1,#62H,PEIORL A,#80HPEI:MOVX @DPTR,ALCALL DELAYINC R1POP ADJNZ R2,LOOOPLCALL DELAY ;为了两轮显示间时间间隔久一些DJNZ R4,BEGIN0RET;================DELAY:MOV R5,#02HMOV R3,#09FHLOOPP:DJNZ R3,$DJNZ R5,LOOPPRET;================= ;计算数字平均值和模拟值COMPUTEE: ;计算采样值总和,放在BA单元,前者为高位MOV R1,#20H ;指向20H单元MOV R5,#4CLR CCLR AMOV B,ALLOOPP:ADD A,@R1JNC GOONINC B ;C为1是加一CLR CGOON:INC R1DJNZ R5,LLOOPP;====================MOV R5,#2 ;2的2倍是4次DIVISION: ;数字平均值最后在A中,B移位完后为0PUSH AMOV A,BCLR CRRC AMOV B,A ;暂存POP ARRC ADJNZ R5,DIVISION;===================== ;这部分程序是为了获得模拟值和将数字量分别存为两个字节里面PUSH APUSH AANL A,#0FHMOV 63H,APOP AANL A,#0F0HSWAP AMOV 64H,APOP AMOV B,#5MUL ABMOV 62H,BMOV B,#10MUL ABMOV 61H,BMOV B,#10MUL ABMOV 60H,BRET;==================CHECK:INC AMOVC A,@A+PCRETTABLE:DB 3FH,06H,5BH,4FH,66HDB 6DH,7DH,07H,7FH,6FHDB 77H,7CH,39H,5EH,79HDB 71H5.4实验步骤,完成情况5.4.1在WAVE 6000中新建文件,并将代码写入文件中,保存为EXPERIMENT11.ASM;5.4.2在WAVE 6000中新建项目,并在模块文件中包含上述EXPERIMENT11.ASM文件,最后保存为EXPERIMENT11.PRG。
《模拟电子技术》演示实验库实验11: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一、教学目的1. 演示桥式整流输出电压的波形并与变压器次级波形作比较。
2. 演示加有电容滤波的输出电压的波形,负载变化后对输出电压波形的影响。
3. 测试各种情况下的输出电压,演示当一支二极管开路、短路后输出电压的变化,加深理解桥式整流电路的应用。
二、演示内容1. 创建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实验电路(1)启动Multisim进入Multisim工作界面。
(2)按图11.1在电路工作区连接电路图11.1 单相全波整流电容滤波实验电路◆安放元器件(或仪器)单击打开相应元器件库(或仪器库),将所需元器件(或仪器)拖拽至相应位置。
利用工具栏的旋转、水平翻转、垂直翻转等按钮使元器件符合电路的安放要求。
◆连接电路(3)按图11.1所示,给元器件标识、赋值(或选择模型)双击元器件打开元件特性对话框,进行相应设置。
全波整流波形电源电压波形(示波器面板波形显示框)图11.2 电源与全波整流波形◆信号源u s单击Label,键入单相交流电源Us。
单击Value,设置Vo1tage:200V,Frequency:50Hz,Phase:0。
◆变压器Tr单击“Label”,键入Tr 10:1。
单击Mode1s,选中Library 中的default和Model中的ideal,单击“Edit”按钮打参数设置对话框,在“primary to Secondary tums ratio”框键入“10”,单击“确定”。
◆整流桥堆D×4单击Labe1,键入D×4,单击Models,选中Library中的general1和Model中的BYM10.100,单击“确定”。
◆电容C单击Labe1,键入滤波电容C。
单击V alue,将“Capacitance”设置为20μF,单击“确定”。
◆开关K单击Label,键入K,单击确定。
由于只有一个开关,故控制键可采用其缺省设置的“Space”(空格键)。
至此,我们顺利完成了本书有关人机交互技术的全部实验。
为巩固通过实验所了解和掌握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请就所做的全部实验做一个系统的总结。
由于篇幅有限,如果书中预留的空白不够,请另外附纸张粘贴在边上。
11.5.1 实验的基本内容(1)本学期完成的人机交互技术实验主要有(请根据实际完成的实验情况填写): 1)第1章实验:主要内容是:熟悉人机交互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通过因特网搜索与浏览,了解网络环境中主流的人机交互技术网站,掌握通过专业网站不断丰富人机交互技术最新知识的学习方法,尝试通过专业网站的辅助与支持来开展人机交互技术应用实践。
2)第2章实验:主要内容是:熟悉认知心理学和人机工程学;了解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内容;熟悉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熟悉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3)第3章实验:主要内容是:熟悉硬件人机界面设计;熟悉硬件人机界面设计的基本内容,了解硬件界面设计在人机界面设计中的作用;欣赏著名设计公司的设计成果,熟悉人机界面设计的成果表达,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和知识水平,提高对设计的鉴赏能力。
4)第4章实验:主要内容是:理解设计风格和原则;熟悉人机交互的设计风格,掌握人机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了解 Windows “辅助功能选项”的人文设计。
5)第5章实验:主要内容是:熟悉设计管理和游戏界面设计;了解和熟悉人机界面设计过程管理的相关知识;了解和评价游戏软件的人机交互设计,提高自己的评价能力,提高自己对设计水平的鉴赏能力。
6)第6章实验:主要内容是:熟悉直接操纵界面;熟悉直接操纵与虚拟环境的基本概念和内容;了解人机交互设计师的岗位特点和职业要求欣赏手机界面设计的优秀作品。
;7)第7章实验:主要内容是:熟悉网页设计;熟悉企业网页设计的基本内容与要求;实验11课程实验总结2 人机交互技术通过因特网搜索与浏览,欣赏成功网站的设计,分析网站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学习网页设计的成功经验。
8)第8章实验:主要内容是:人机交互界面的创新设计;熟悉人机界面时尚设计的基本内容;熟悉技术进化 S 曲线及其应用与技术预测的作用。
实验11.文件---10101 学生成绩管理(文件)1.【问题描述】学生成绩管理,每个学生的数据包括学号、姓名、3门课的成绩,数据保存在文件中(内存中只保留一个学生的信息,处理后写回文件)。
分别用若干个函数实现如下各操作,根据选择执行相应功能。
1) 输入学生成绩;2) 给出学号或姓名,找到该学生的信息。
3) 给出学号或姓名,修改某学生的信息。
4) 找出某门课程不及格的学生,并输出其学号和不及格课程的成绩;若不存在,则打印no。
5) 给出所有学生的各科平均成绩和总平均成绩。
【输入形式】第一行为一个整数N,表示学生数;接下来的N行中每行包含5个数据:学号(字符串)、姓名(字符串)、3门课的成绩(成绩为整数);第N+2行为一个字符串,表示要查找的学生学号;第N+3行为6个数据(姓名、学号、姓名、3门课的成绩),表示要修改信息的学生姓名以及欲修改的该学生信息;第N+4行为数字(1、2或3),表示要查找的是第几门课程。
【输出形式】第1行为给定学号的学生信息;第2行为给定姓名的已经修改的学生信息;第3行为指定课程中不及格学生的学号以及不及格课程的成绩(各数之间由空格分隔);第4行为所有学生的各科平均成绩和总平均成绩(各数之间由空格分隔,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样例输入】3070001 ZhangLi 90 80 85070002 WangHua 86 55 90070003 ChenHai 58 42 84070002ChenHai 070003 ChenHai 58 42 902【样例输出】070002 WangHua 86 55 90070003 ChenHai 58 42 90070002 55 070003 4278.00 59.00 88.33 75.11【样例说明】以样例中的输入输出数据作为测试数据,检查自己的程序正确与否。
【评分标准】本题有1个测试点,共2.0分。
主要考察学生的文件操作能力。
请严格按照题目中的文件操作要求上传程序,否则扣减得分。
#include <stdio.h>#include <string.h>#include <malloc.h>#define S_STU_LEN sizeof(struct s_stu)struct s_stu{char xh[20];char xm[20];int cj[3];};int n=0;void oallscore(struct s_stu *head){struct s_stu *temp;float zcj[4]={0};int i;temp=head;while(temp!=NULL){for(i=0;i<3;i++){zcj[i]+=temp->cj[i];zcj[3]+=temp->cj[i];}temp=temp->next;}printf("%.2f %.2f %.2f %.2f\n",zcj[0]/n,zcj[1]/n,zcj[2]/n,zcj[3]/n/3); }void edit(struct s_stu *head,char *xm,struct s_stu *chg){struct s_stu *temp;temp=head;while(temp!=NULL){if(strcmp(temp->xm,xm)==0){strcpy(temp->xh,chg->xh);temp->cj[0]=chg->cj[0];temp->cj[1]=chg->cj[1];temp->cj[2]=chg->cj[2];break;}temp=temp->next;}}void outputbadscore(struct s_stu *head){int cz=0,i,cj;temp=head;while(temp!=NULL){cj=100;for(i=0;i<3;i++){if(temp->cj[i]<60){cj=temp->cj[i];cz++;}}if(cj<60)printf("%s %d ",temp->xh,cj);temp=temp->next;}printf("\n");}struct s_stu *create(int count){struct s_stu *head,*p1,*p2;int i;head=p1=p2=(struct s_stu *)malloc(S_STU_LEN);for(i=1;i<=count;i++){scanf("%s%s%d%d%d",p1->xh,p1->xm,&p1->cj[0],&p1->cj[1],&p1->cj[2]);if(i==1)head=p1;else p2->next=p1;p2=p1;p1=(struct s_stu *)malloc(S_STU_LEN);}p2->next=NULL;return head;}void find(struct s_stu *head,char *xh){struct s_stu *temp;char *op;op=(char *)calloc(100,sizeof(char));temp=head;while(temp!=NULL){if(strcmp(temp->xh,xh)==0){printf("%s %s %d %d %d\n",temp->xh,temp->xm,temp->cj[0],temp->cj[1],temp->cj[2]);break;}temp=temp->next;}}int main(){struct s_stu *head;struct s_stu *temp;char *in;temp=(struct s_stu *)malloc(S_STU_LEN);in=(char *)malloc(100*sizeof(char));scanf("%d",&n);head=create(n);memset(in,0,100);scanf("%s",in);find(head,in);memset(in,0,100);scanf("%s%s%s%d%d%d",in,temp->xh,temp->xm,&temp->cj[0],&temp->cj[1],&temp->cj[2]);edit(head,in,temp);printf("%s %s %d %d %d\n",temp->xh,temp->xm,temp->cj[0],temp->cj[1],temp->cj[2]);outputbadscore(head);oallscore(head);return 0;}实验11.文件---10111 小白鼠排队2.【问题描述】N只小白鼠(1 < N < 100),每只鼠头上戴着一顶有颜色的帽子并且有一个编号。
现在称出每只白鼠的重量,要求按照白鼠重量从大到小的顺序输出它们的编号和头上帽子的颜色。
编号是长度为5的字符串,如:“W-101”,“T-002”等,帽子的颜色用“red”,“blue”等字符串来表示。
不同的小白鼠可以戴相同颜色的帽子。
白鼠的重量用整数表示。
【输入形式】输入数据在文本文件IN.TXT中,数据格式是:第一行为一个整数N,表示小白鼠的数目。
接下来的N行,每行是一只白鼠的信息。
第一个为编号;第二个为不大于100的正整数,表示白鼠的重量;第三个为表示白鼠的帽子颜色的字符串,其长度不超过10个字符。
【输出形式】按照白鼠重量的从大到小顺序输出白鼠的编号和帽子颜色到文本文件OUT.TXT中。
【样例输入】IN.TXT文件3T-001 30 redW-001 50 blueT-101 40 green【样例输出】OUT.TXT文件W-001 blueT-101 greenT-001 red【样例说明】将键盘输入的数据写入到“IN.TXT文件”中,读取“IN.TXT文件”中的数据,排序后写入“OUT.TXT文件”,再读取“OUT.TXT文件”内容,在显示器上显示。
【评分标准】本题有1个测试点,共1.0分。
#include <stdio.h>#include <string.h>void swap(int );struct TYPE{char name[20];int height;char color[10];}Mouse[100];int main(void){int number;int i;scanf("%d",&number);for(i=0;i<number;i++)scanf("%s%d%s",Mouse[i].name,&Mouse[i].height,Mouse[i].color);swap(number);for(i=0;i<number;i++)printf("%s %s\n",Mouse[i].name,Mouse[i].color);return 0;}void swap(int number){int i,j,t;char temp[20];for(i=0;i<number;i++)for(j=0;j<number-i-1;j++)if(Mouse[j].height<Mouse[j+1].height){strcpy(temp,Mouse[j].name);strcpy(Mouse[j].name,Mouse[j+1].name);strcpy(Mouse[j+1].name,temp);t=Mouse[j].height;Mouse[j].height=Mouse[j+1].height;Mouse[j+1].height=t;strcpy(temp,Mouse[j].color);strcpy(Mouse[j].color,Mouse[j+1].color);strcpy(Mouse[j+1].color,te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