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绘画案例之《大杏树》作画步骤
- 格式:doc
- 大小:135.00 KB
- 文档页数:3
水粉写生技法之如何画树首先,要画好树,我们需要理解树的结构和形态,因为树的形状和轮廓对于一幅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一颗树通常由树干、树冠和根系组成。
树干是树的主干,负责承载树冠的重量。
树冠是树的上部,它分支出许多树枝和叶子。
根系通常被埋入地下,提供营养和支撑树的生长。
在水粉写生中,我们可以使用浅色的蓝色或灰色作为底色来勾勒出树的整体轮廓。
使用宽笔刷和轻柔的笔触沿着树干的轮廓画出树的主要形状。
不要过于准确地追求细节,因为水粉的特点是表达简洁和随意。
接下来,我们可以利用深色的绿色或棕色填充细节部分,以营造出树木的质感和纹理。
使用较小和适合的画笔,轻轻地添加树枝、树叶和树干的细节,但要记住保持画面的整体平衡和和谐。
树枝是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形状和分布可以为整幅画增添各种动态。
观察树枝的方向、位置和长度,并尝试在画布上精确地描绘出来。
在使用较深的颜色时,请确保让底层颜色充分干燥,以免颜色混合在一起。
树叶对树的整体外观具有巨大影响。
使用轻柔的笔触和适当的颜色,试着画出树叶的形状和轮廓。
由于水粉的透明性,可以通过在底色上涂抹不同颜色的水粉来模拟树叶的层次感和光照效果。
但是要记住,不要过多地细节化,保持简洁和充满活力的效果更好。
最后,在绘画树木的根系时,需要注意根的深度和分布。
水粉的透明效果可以根据树根的位置添加相应的颜色。
使用较细的画笔轻轻勾勒出根系的轮廓,以确保树的整体形象看起来更加完整。
总之,绘画树木是水粉写生中非常重要的技巧之一、通过理解树木的形态和结构,运用适当的色彩和笔触,我们可以创造出生动而有趣的树画作品。
重要的是要保持绘画的简洁和随意,同时也要记住观察自然界中真实的树木,以获得更多的灵感和指导。
希望这些技巧和建议能帮助您在水粉写生中更好地描绘树木。
梵高盛开的杏花作品讲解
梵高(Vincent van Gogh)是欧洲印象主义绘画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其作品中有一幅名为《盛开的杏花》(Blossoming Almond Tree)的画作,是他在法国阿尔勒创作的一幅印象派风格的画作。
这幅画作呈现了一片盛开的杏花林,给人留下一个美丽的视觉印象。
从这幅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梵高使用了疏散而明亮的笔触和色彩,将富有生气和活力的花卉画上了他独特的审美理念与情感体验。
画面中色彩的运用相当奔放,如杏花的朱红、橙黄与绿,与天空的蓝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呈现出明显的视觉力量。
同时,梵高还在画作的背景中加入了竖直的树干,使画面显得有条理感,同时也平衡了画面的构图。
此外,快速的笔触创造了花瓣上沉稳与张力的冲突,体现出了艺术家的思考以及个性感情。
这幅画充满了能量和光明,营造出一个生命焕发的氛围,给观众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
总的来说,梵高的《盛开的杏花》是一幅充满生命力和感情的画作,让我们感受到艺术家的创造力和在生活中对自然的追求与敬畏。
此画的高山杏花让人心旷神怡。
水果写生色彩画法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水果写生色彩画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对象:高三美术课绘画知识课教法:尝试教学法、讲授法教具准备:绘图纸、铅笔、毛笔、水彩色、调色盘。
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了解写生色彩的基础知识,提高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色彩的能力。
2、通过调色练习,使学生掌握色彩的明、暗、冷、暖的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写生色彩的一般规律。
(2)单件物体的明暗、冷暖色彩的表现方法。
(3)静物画中的色调。
(4)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
难点:对写生色彩中条件色的认识与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写生色彩是从写生出发,研究物象的固有色与条件色的相互关系,并找出其变化规律。
(1)固有色———物体本身的颜色。
(展示静物蓝色花瓶、红色衬布等)(2)条件色———(光源色、环境色)是物体的固有色在不同的光源照射下,在不同的环境色的影响下所呈现的色彩。
(二)讲授新课:1、尝试练习:写生台上摆放着三个水果:苹果、雪梨、橙,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作写生练习,要求用十六开水彩纸作画。
教师暂时不作示范,让学生先自行作练习,探究画法。
教师在这过程中观察学生遇到的问题,待学生作画完毕后作分析解答。
2、教师讲解作画步骤:步骤a:单色稿————用蓝色或褐色勾出物体的大体形状,利用深浅变化表现出物体和光源。
(用单色确定出物体的外形大小,利用水分多少的控制,画出物体的明暗关系。
)步骤b:从暗步入手————区分好每笔颜色的不同;注意画物体的背光面;颜色可以调灰点,以免太“火”。
(从物体的暗部最重的地方入手,调色的时候加点补色进去,这样调出的色彩会更稳重些。
画暗部是从上到下,色彩规律是———上深下浅。
)步骤c:画灰面固有色———灰面的'纯度较高但不能过火,注意上鲜下灰,前鲜后灰。
彩绘树教案范文第3课五彩树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以描画小手的形式来表现树的基本特征——树干。
2、大胆涂色,培养学生作画的兴趣。
教学准备作品范例教师示范材料白纸水彩笔蜡笔教学过程(一)以手指游戏引出课题。
1、教师带领学生做手指游戏。
(手指谣)“让我们能干的小手来变个魔术吧!……小手小手变变,变棵树来种种。
2、出示范例欣赏。
(二)教师引导创作。
1、欣赏五彩树,教师引导说出小手与树的关系。
手掌是树干,手指是树枝。
2、教师与学生共同演示。
步骤:(描画小手)将小手放在纸上(强调不能移动)——描下手形——添画小树枝——画上五彩的叶子——给树干涂上棕色(三)学生创作。
1、提醒学生仔细小心地描画小手,注意画笔不要太靠近小手。
2、鼓励大胆作画,将树枝、叶子画得多,涂色鲜艳,将树打扮得更茂盛、更漂亮。
3、要求将画面保持干净。
(四)欣赏作品。
让大家的五彩树都种到一起,变成一片五彩的树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的能力。
教学重点对三原色作用的了解以及三原色的运用,吹树中观察发现三间色的产生。
教学难点掌握吹画的基本方法,并用三原色吹出一片多彩的树林。
教学用具A4纸、水彩水,废报纸,棉签。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也要向大家介绍我的好伙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呢?二、欣赏感受1.小朋友找一找你们的周围能不能找到我们的三个好伙伴?学生交流。
2.老师课件出示图片欣赏。
了解红、黄、蓝的“性格”出示图片,学生谈感受。
分别看看红、黄、蓝三种颜色,想一想它给你什么感觉?红的感觉热情、温暖;黄的感觉明快、响亮;蓝的感觉优美、凉爽…三、学习吹画、体验乐趣1.学生赏析范作,探究吹画方法。
师引导观察:“看来三个小伙伴的作用还真了不起!它们有什么本领呢?(出示范作)这是什么?”让学生猜一猜这幅画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师提问:“这棵五彩树是什么样的呢?(形、色)如果是你来表现,你会注意哪些方面呢?”(出示图片)欣赏姿态优美的树,帮助学生了解树的外形特征。
梵高盛开的杏花赏析
梵高的《盛开的杏花》是一幅充满生机与纯粹美的作品。
这幅画在梵高生命的最后一年创作,是送给刚出生的侄子小文森特(弟弟提奥的儿子)的受洗礼物。
画中所绘的是一棵杏树的某个分叉部分。
梵高用水蓝色天空做背景与一朵朵白色的杏花构成了对比,白色的杏花粗枝昂扬向上,坚硬的笔触描绘树枝的线条,花瓣好像是顶着光芒般舞动开放,生机勃勃。
画家专注于花与天、白与蓝,瞬间与永恒的元素融合。
梵高画这幅画是坚信生命值得活下去,将安宁赐给新生的侄子。
因此,他收敛了以往绘画的狂放、浓烈和炽热的激情,也撇弃了厚厚的涂彩。
此画一片淡雅,一眼就能看出受到日本版画的影响。
但当你仔细看每一个花瓣的时候,似乎都能感受到生命,感受到微微的风,就好像每一个花瓣都是活的。
不呆板,充满了流动的生命气息。
从上到下,向着天空,向着各个方向。
总的来说,《盛开的杏花》是梵高送给新生命的圣洁祝福,体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与希望。
这幅画以杏花为象征,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也表达了梵高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和祝福。
中班美术春天的树教案中班美术春天的树教案中班美术春天的树教案1活动目标:1、首先让幼儿认识基本的树。
2、利用树的形象激发幼儿进行美术创作。
3、尝试用画波浪,直线,初步感觉色彩的组合美。
4、培养幼儿想象力,激发幼儿更多的兴趣。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准备:1、基本大树的图片。
2、一幅美术作品《春天的树林》。
3、绘画纸,油画棒。
4、一段抒情的音乐。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幼儿了解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艺术表现力。
教学难点:让幼儿融入根据自己的想象绘画,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教学流程:拿出准备好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带领幼儿认识大树--展示《春天的树林》--激发幼儿创造力--绘画《春天的树》--结束活动。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在组织小朋友们做好之后提问小朋友们知道哪些大树。
2、展示大树的图片正确的引领幼儿认知多种大树。
3、引领幼儿找找每种大树的不同。
二、基本部分1、展示美术作品《春天的树林》,提问画上都有什么。
2、讲解植树造林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以及提问小朋友们怎样保护我们的家园。
3、由教师示范画一棵大树。
4、鼓励幼儿大胆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作画。
三、结束部分小朋友们今天真认真听讲,都画出了自己喜欢的画,老师也很满意,小朋友们,你们是最棒的,为自己鼓鼓掌吧。
活动结束:放一段欢快的音乐由教师带领小朋友们把学习道具放回原处,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中班美术春天的树教案2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认真观察和大胆表现的能力。
2.学习用弧线画柳条,用点画的方法画春天柳条上的嫩叶。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油性笔及瓷砖每幼儿人手一份。
知识准备:带幼儿观察柳树,观察其枝条和叶子的特征。
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观察柳树,说说枝条和叶子的的特征。
2.教师示范柳条的画法。
3.提出作画要求:先画枝条再画柳叶;大胆作画。
六年级美术上册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可以选择以下主题:自然风景。
步骤如下:
1. 准备画纸和颜料。
选择一块适合的画纸,并准备好各种颜色的水
彩颜料和画笔。
2. 选择一个自然风景的场景。
可以选择山水、海滩、森林或花园等。
在这里,我们以山水为例。
3. 用浅色的蓝色或青色,涂抹在画纸的上方,代表天空。
用水彩刷
子轻轻地涂抹颜色,使其呈现柔和的效果。
4. 使用深绿色的颜料,画出山脉的轮廓。
注意使用不同的绿色调来
增加层次感。
用画笔轻轻地涂抹颜色,使山脉看起来更加自然。
5. 选择较浅的绿色或黄色,用画笔涂抹在山脚下,代表草地。
可以
用不同的绿色调来描绘不同类型的植被,如草、树木等。
6. 使用深蓝色或紫色,画出远处的山脉。
这些山脉应该比前面的山
脉更模糊,以增加远景的感觉。
7. 选择适当的颜色,画出湖泊或河流。
可以使用蓝色、绿色和白色
来描绘水的质感和反射。
8. 最后,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他细节,如树木、花朵、鸟类等,以
增加画面的丰富性。
通过这些步骤,你可以画出一幅色彩和谐的自然风景画。
记得在选
择颜色时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层次感的表现,以创造出和谐美丽的
效果。
Nothing in life is more important or rare than human actions.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色彩》中班教案《色彩》中班教案1一、活动准备(一)知识经验准备幼儿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
(二)环境及物质准备利用三围空间布置春天景色,录音机、磁带、幼儿表演用的小鸟头饰若干。
二、活动过程(一)运用电教手段,播放影片,启发幼儿说说春天的景色,丰富词语:“万紫千红”、“色彩”。
1.师:请小朋友看一看片中有些什么?(引导幼儿逐一细致观察并描绘草地、柳树、桃树、杏树、油菜地、蒲公英) 2.师:谁能说一说,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语言连贯、用词恰当,教师重点提示植物各自的色彩)学习词语:“万紫千红”、“色彩”。
3.师:春天为什么这么美?(启发幼儿明白是气温、阳光、春天等各种自然条件,促进万物生长,形成春天美丽的景色)(二)教师制作投影片,出示小鸟,引导幼儿观察。
1.师:看,这里有几只鸟?它们是什么鸟?停在什么地方?这些小鸟在干什么?2.师:原来小鸟都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知道是什么吗?(引出主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三)播放配乐散文,让幼儿欣赏。
1.师:你认为他们的话对不对?2.欣赏最后一段,师:“那你们知道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了吗?”3.再次一边欣赏配乐散文录音,一边出示投影片,加深幼儿对散文的理解。
(四)角色表演。
师:小朋友,刚才小鸟们的话,你们还记得吗?现在请你们来做小鸟吧。
三、各领域渗透艺术:学会用鲜明的色彩画出美丽的春天。
科学:了解天气的变化,认识雨的形成。
四、生活中渗透让幼儿观察周围景色,了解春雨给大地带来的美丽。
五、环境中渗透在音乐区设置各种小鸟头饰,让幼儿进行表演。
六、家庭中渗透建议家长多让幼儿观察一些自然景色,多接触大自然。
七、活动评价八、活动目标(一)认知目标1.通过电教手段,让幼儿欣赏散文中优美的意境,理解散文含义,学习新词:“万紫千红”、“色彩”,丰富幼儿的想像。
杏子灰调色方法范文首先,为了制作杏子灰色调,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白色调色板或白色画纸2.橙色的水彩颜料3.棕色的水彩颜料4.粉色的水彩颜料5.水和画笔接下来,我们开始制作杏子灰色调:1.将白色调色板或白色画纸准备好,用来混合颜料。
2.使用画笔将适量的白色水彩颜料涂抹在调色板或白色画纸上。
3.将橙色水彩颜料挤入调色板的一角。
用画笔轻轻蘸取橙色水彩颜料,并将其轻轻混合到白色水彩颜料中。
4.混合颜料时要小心,以免过多添加橙色颜料而破坏了杏子灰色调的效果。
可以试着调配一小块颜料,然后在白色调色板上进行测试,直到达到理想的颜色。
5.添加棕色水彩颜料。
棕色用来给杏子灰色调增加一些暖色调。
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逐渐加入棕色水彩颜料,直到达到理想的效果。
6.添加粉色水彩颜料。
粉色可以给杏子灰色调增加一些柔和和温暖的感觉。
同样地,可以逐渐地加入粉色水彩颜料,只要注意不要加入太多。
7.不断试验和调整颜色,直到达到满意的杏子灰色调为止。
可以在白色调色板上涂上一小块颜料,然后在白纸上进行测试,以确保颜色和效果都符合预期。
在制作杏子灰色调的过程中1.要小心添加橙色、棕色和粉色水彩颜料,以免取得太深或太浅的颜色。
2.不同品牌和质地的颜料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请根据自己喜好和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3.如果需要调整颜色的亮度和饱和度,可以添加一些白色水彩颜料。
总结起来,制作杏子灰色调方法主要是在白色的基础上加入适量的橙色、棕色和粉色水彩颜料,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进行调整。
希望这些步骤和技巧能够帮助你成功制作出自己理想的杏子灰色调。
画树的几种方法
画树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枯树法:先练习画枯树,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包括树根、树干、中枝和细枝。
2. 树干画法:单勾树干、双勾树干和单双勾相结合的树干。
3. 树根画法:树根是支撑整棵树势的基础,要盘得稳、扎得牢。
一般近树多露根。
4. 树枝画法:出枝并皴擦树干,一般皴擦要比勾自:线虚淡些,目的是使树干有厚度,使轮廓也不显得单调。
5. 染叶法:先画树干、树枝,然后画枝条。
枝条用浓淡墨画,画完再用淡墨水渲染,干后再上色。
叶用淡汁绿染数次,分出层次。
6. 点叶法:先画树干、树枝,后添上枝条,在枝条上随意地撒叶,叶稍短,有飘选感,干后,略用淡墨染,再上色。
7. 松树画法:要表现其高大和苍劲枝千多用方笔勾皴。
树干上色时,以赭石略加淡墨渲染;松针以花青加淡墨罩染,中心部位要浓重,边沿虚淡些,避免刻板。
以上是画树的几种方法,掌握这些方法可以画出不同形态的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班幼儿创意画银杏树教案教案名称:小班幼儿创意画银杏树教案目标学生:小班幼儿(年龄3-4岁)目标:1. 帮助幼儿培养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2. 通过创意画银杏树的活动,激发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3. 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材料:1. 白纸(中大幅度)2. 色彩丰富的彩色纸3. 剪刀4. 胶水5. 蜡笔或油画颜料6. 画笔活动流程:1. 引导活动(10分钟)- 引导幼儿围绕“银杏树”这个话题展开讨论,询问他们是否了解银杏树。
- 展示一些银杏树的图片,向幼儿介绍有关银杏树的特点,例如叶子呈扇形而且会变黄等。
- 利用图片和情景的描述,激发幼儿对树木和大自然的兴趣。
2. 准备活动(5分钟)- 为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白纸和一些色彩丰富的彩色纸。
- 给每个幼儿提供剪刀、胶水、蜡笔或油画颜料以及画笔。
3. 实践活动(30分钟)- 引导幼儿用剪刀剪出树干的形状,并使用胶水将其固定在白纸上。
- 鼓励幼儿用绿色纸来剪出银杏树的叶子形状,并黏贴在树干上,创造树冠的效果。
- 提醒幼儿树叶有时候会变黄,鼓励他们使用蜡笔或油画颜料给树叶涂上黄色,增添细节。
- 鼓励幼儿用色彩丰富的彩色纸剪出树干和树枝上的小细节,例如树干上的树皮纹理或树枝上的小叶子。
4. 结束活动(5分钟)- 邀请幼儿展示他们的创意画银杏树,并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
- 给予肯定和鼓励,表扬幼儿的努力和创意。
延伸活动:1. 请幼儿用口语或绘画形式表达“为什么树叶会变黄?”的问题。
2. 引导幼儿观察树叶在秋天的变化,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绘画或图片上。
3. 学习和了解更多不同种类的树木,鼓励幼儿创作不同的树画。
《大杏树》作画步骤
步骤一,先用铅笔确定整个画面的构图,这是一幅以树为去现主体的画面.再加广远山和牧羊人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用铅笔将画面的布局大体确定后,用油画笔调筛石色再将画圆中的形体大的明暗关系强调出来,为涂大的色彩关系确立一个良好的基础。
步骤二,铺大色调,首先确定画面的基本色调,如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这是一幅以冷绿色为主的画面。
先从画面最大的色块树画起,树的亮部为暖色,暗部偏冷、树铺完后接下来天空和地面,色彩的概括和简化是这一步的要求,注意画面空间感的表现,同时画面黑、白、灰也要表现出来。
步骤三,深入刻画、调整完成,先从画面的主体树开始刻画,树的刻画具有一定的难度,树的形体一定要整体地去刻画,不同的树形状不同色彩亦不相同,画笔的选用,笔触的大小都要考虑到。
树完成后接下去是表现天空及远山.远景要画得虚一些,近景要刻画得具体实在,点景人物和动物都要仔细地画,他们苟时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依次画完后,还要进行调整,该强调的加强,次要的削弱,近、中、远三景拉开。
意境的表现是风景画的灵魂。
来自美术论坛/thread-676-1-1.html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