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静物作画步骤
- 格式:pptx
- 大小:26.62 MB
- 文档页数:7
三静物写生的步骤图例及说明彩图17-1静物写生步骤之一彩图17-1是一组比较复杂的静物,使用对开的白卡纸,20课时完成(每课时为45分钟)。
首先在观察对象时,要将所有器物综合看成一个形状:即在图中所示的几何形,这个形是把静物中主体物最突出的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
将这个平面的形,安放在画纸合适的位置上,可以正确获得构图的大致格局。
这个几何形并非随意画成,也要通过目测画得大致正确,这是习作开始时不能忽视的一步。
其实这是素描造型的基础方法。
彩图17-2静物写生步骤之二彩图17-3静物写生步骤之三彩图17-2、17-3,在上图的框架中,把物体准确的大小比例、具体位置及形体画出来,大致要限制在大的几何形以内。
虽然某些器物如白瓷杯、陶马的头部会突出这个几何形框,而形成几何形的几个点,但花瓶的口,左边和下边的桔子,右边的柚子的位置不能有大的变动。
起稿的颜色,可以使用含水分较多的单色或复色,画出物体的形和简要的明暗关系,衬布的主要皱褶线也要正确画出来,为上色提供方便。
彩图17-4静物写生步骤之四彩图17-4,先从背景开始上色,背景的色调倾向要从整体比较后来确定,单独去观察获得的色彩感,往往不能表现出正确的色彩关系。
从整体比较去观察,背景色调比桌面要暖,并略带紫色倾向。
颜色可以多一些水分,画得薄一些,左上角是棕灰色调,偏暖处可调入微量赭色;偏冷处可调入蓝绿等冷色。
明度变化用白色调整,不必画得过于细致,掌握大的色彩关系就可以了。
彩图17-5静物写生步骤之五彩图17-5接着画桌面,桌面的色调比背景的紫灰要深,要冷。
桌面与背景是画面大的重要的色彩关系,要画准。
桌面色彩以普蓝为主,在比较中可获得青、绿色倾向的变化。
远处的花瓶色彩繁复,轮廓与背景对比不明显,瓶体可用弧形笔触画出体积感,色彩的变化不能过于强烈,色彩交接过渡要自然柔和,运用湿画法可获得较好效果。
陶马为翠绿色调,先把马的基本形体画出来,深入表现时可以再补充一些偏暖的黄绿色和纯蓝。
考试里的静物水彩写生步骤有哪些
一、题材选择与静物组织
组织好一组理想的静物,是完成作品的重要前提,因此组合静物时要求画者从画面的变化、统一、构图、色彩等角度去反复比较和经营,以求得较理想的组织形式。
静物内容的组织和搭配要合乎生活常理,要使画面既有生活气息,又富于趣味性,使物象之间产生一定的联系。
二、作画步骤静物写生起稿一般要求先用铅笔或炭笔入手,这一步骤非常重要,起稿不仅是打轮廓,而且有构图的任务,动笔前应该在胸中酝酿成熟。
1、用色彩定形
2、着色
从亮部开始----中间色调----暗部然后从中间色调开始----向两级(明、暗部)过渡最后从暗部开始-----中间色调-----亮部从亮部画起。
3、整体观察、局部入手
4、从薄到厚、由虚到实
三、色调组织
四、空间层次水粉画与油画在表现色彩空间上的共同点就是准确、生动、逼真。
素描静物篇超详细的素描静物作画步骤解析建议收藏素描静物作画可以说是绘画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技能,通过对物体形态、结构、阴影和光影的观察和描绘,可以培养我们对事物的观察能力、细节观察和空间感的表达。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解析素描静物的作画步骤,希望能对大家提供有益的帮助。
材料准备:1.一块素描纸,可以选择适宜的纸张质感和大小。
2.铅笔和橡皮擦,建议准备几种不同硬度的铅笔,方便绘制不同程度的深浅。
步骤一:选择和布置静物1.首先选择一个具有一定形态和结构特征的静物,可以选择水果、花朵、器皿等。
2.在绘画前,可以将静物放置在一个适合的位置,选择合适的光线照射角度,使得静物的阴影和光影更加明显,有助于后续的绘画。
步骤二:观察和构图1.用肉眼观察静物,注意观察物体的整体形态和细节特征。
2.观察物体的轮廓,注意物体的大小比例、曲线和边缘的细节。
3.观察物体的内部构造和细节,例如花瓣的纹理、器皿的纹理等。
4.根据观察到的物体形态和细节特征,进行素描草图的构图和布局,可以先用轻画笔进行简单的线条草图,将物体的轮廓、构造和细节表现出来。
步骤三:绘制轮廓线1.从整体上观察和描绘静物的外形,用适当的铅笔硬度绘制出轮廓线。
2.注意观察物体边缘的细节,例如弧线或直线的变化,使用适当的线条表达出来。
3.绘制轮廓线时,可以使用轻的线条来描绘物体的外形,待整体构图确定后,再逐渐加深和加粗轮廓线。
步骤四:描绘阴影和光影1.观察静物在光线照射下的阴影和光影,注意物体表面的明暗变化和过渡。
2.用较软的铅笔在物体表面需要阴影的地方进行描绘,注意观察阴影的形状和渐变,用适当的线条表达出来。
3.注意观察物体受光影哪些部分变得更亮,用适当的线条和阴影来描绘高光和反光。
步骤五:细节和修饰1.观察静物上的细节特征,例如物体的纹理、细微的色彩变化等,用适当的线条进行描绘。
2.根据需要进行修饰,例如对一些容易混淆或绘制不准确的部分进行调整和修正。
步骤六:整体观察和修正1.在绘画过程中,时常远离画纸,站远观察整个画面,看画面整体效果是否满足预期,是否需要调整细节或整体的比例和对称性。
色彩静物基本步骤及要求第一步构图起稿:(10分钟)铅笔起形,再用熟褐起单色稿构图:构图饱满,主体物勿居中摆放,画面前方有一定的空间。
物体位置的前后关系明确,画面整体的透视准确,处理好画面的聚散关系。
(多采用三角构图)起稿:物体的形体结构准确(包括特征形、结构形、方向性、受背光形透视准确),物体的比例关系、遮挡关系、衬布的摆放及穿插关系处理明确。
统一光源,投影方向一致,物体投影面积的大小。
单色起稿,注意用色要,干,淡,区分出物体的受背光及投影。
第二步铺大色:(20分钟)分析画面的明度层次,冷暖层次,纯灰层次,按照12345的顺序做好标记按照明度层次标记12345从重颜色开始到亮颜色,相同明度从面积大的颜色到面积小的颜色。
确定画面的色调,注意颜色的冷暖关系,区分受背光的颜色,前纯后灰,前面的对比强,后面的对比弱。
把整个画面的颜色铺满。
第三步压投影:(10分钟)画面所有的投影整体压(衬布的投影),注意投影的形、方向及完整度,不要有遗漏。
投影的颜色明度要低,色相明确,投影的三个层次的关系要明确。
第四步塑造:(50分钟)把黑白试卷照片覆盖从主体物开始塑造围绕物体的形和结构塑造,笔触明确。
笔触要起到决定性作用,体现形体和结构。
从主体开始刻画,依次进行,颜色符合画面的色调,质感明确,注意物体之间的影响(环境色),物体与周围环境的呼应关系,主次分明,前实后虚。
衬布围绕厚度、投影、褶皱关系进行刻画。
第五步调整画面:(30分钟)试卷打开参照处理色调是否统一,调整不入调的颜色。
光线是否统一,调整投影。
整个画面的颜色关系是否统一,冷暖关系是否统一,调整局部受背光的颜色。
画面的主次关系是否明确,强化画面的主体物。
画面的空间关系是否明确,调整物体的虚实对比、透视及空间位置。
画面塑造完整。
色彩静物的画面要求:色调明确---画面的整体效果好光感好-----光线统一符合明暗调子规律质感明确---物体造型准确形色结合主次分明空间感强---物体前后位置及纯灰对比得当。
色彩静物写生步骤1.准备材料为了进行色彩静物写生,首先要准备好一个白色的画板,一个专业度足够的畫板架,以及填充绘画用途的进口颜料、油画棒、毛笔和宣纸,确保足够的量。
同时,可以准备一些带有漂亮色彩的静物,比如水果、花朵、茶具、室内小物等,让色彩更加丰富。
2.摆放物件接下来,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摆放物件,保证摆放的物件尽量放置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保证绘画的视觉效果。
另外,在摆放物件的时候,还需要注意物件的重量,不要太靠近画板,防止移动时发生意外。
3.选择光源接下来,在摆放完物件之后,就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光源,比如自然日光或是电灯等,只需要保证光线比较均匀就可以。
如果需要准备一些遮光棉或是胶布来增加光源直射到物件上的效果,也可以准备。
4.调节视角调节了光源之后,就要调整视角,在完成绘画之前,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找出最佳的视角视野,可以在架子上安装活动轴调节视角,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5.开始作画接下来,就可以开始提笔作画了,首先可以用颜料将颜色勾勒出来,这里应该先调整色调和灰度,并且保证填充色调与物件真实色调尽量相近,然后再仔细描绘每个细节,最后逐步改善,完成绘画。
6.完善细节在描绘部分完成后,可以将画笔改成了细小的毛笔,用毛笔描绘最后的细节,比如植物的叶毛,或是水果的凹凸纹理,另外也可以进行适当的点缀,使得作品细节更加逼真。
7.完成作品最后,在实物逐步描绘完成之后,开始对此进行会审,会审时要仔细检查画板上是否有任何缺陷,同时也要看是否满足自己的预期,如果不满意,可以及时进行更改,改良完善后,就可以认为这幅色彩静物作品完成了。
色彩静物的绘画步骤:1、起稿构图。
这一步用时不多,但非常重要。
这一步的任务不只是打轮廓,更重要的是怎样通过各物体的轮廓与比例,在纸面上形成合理的布局,即构图。
构图大小,左右上下位置,都直接影响到下一步和最终效果。
因此在打轮廓时要力求形体准确,注意把握物体的个性特征,抓住体面的转折线,同时注意主次,突出重点,做到大小比例准确,空间位置适当,形体轮廓、结构、转折明确,全局整体合理,为以下的步骤打好基础。
2、铺大色调。
在做好第一步后,不要急于着色。
先要明确几个大色块和画面的基调。
之后,便可大胆将几个主要色块铺开,形体大体色彩关系和大致色调。
这是着色时最开始和最重要的一步,是抓大感觉的一步,切忌一开始就钻到局部,死扣硬刻。
一定要从全局着眼,迅速将基本色彩关系,如冷暖、明度、纯度等大体铺开。
便于下一步的局部深入刻画,整体把握,不至于陷入细节而忘了整体全局。
3、深入刻画。
在大体色调铺开后,接下来就是把各物体刻画充分。
这一步所需时间最长,花的心思也最多。
在每画一个物体,甚至每上一笔色时,都要反复观察,相互比较。
哪里暖哪里冷;哪里明哪里暗;哪里纯哪里灰,没有比较是画不好的。
用色塑形主要看这一步的功夫。
在刻画过程中,要钻得进去,能看到细节,画出细节,把物体的空间、体积、质量感很充分地表现出来。
这一步是研究色彩规律,掌握色彩表现方法,熟练绘画技法的主要过程。
4、整体完成。
前一步的全面深入刻画,虽能不断充实画画,但难免有些细节失去整体,画面不统一、不协调的现象。
因此,必须要对画面进行检查,对某些部分进行调整(如太跳的反光,太实的背景,太花的笔触等)。
调整的目的是促成局部统一于全局,细节统一于整体,做到变化中求统一,统一求变化。
这一步是检验习画者整体感水平的最佳法码。
画面的完成效果,要力求充实完整,有虚实,有主次,即响亮又统一,统一而不单调,丰富而不花乱。
色彩静物暗部的颜色到底是怎么画的?步骤:1.铅笔起形;2.一号水粉笔蘸薄的(掺水比较多的)颜料(一般用普蓝或熟褐);3.大笔(8号以上)从面积最大或者主体的地方开始铺色;4.铺完颜色之后笔号逐渐往小号换,开始塑造(一般从主体物开始);5.调整画面大关系。
6 静物写生静物画可以是创作性质的,也可以是习作性质的。
前者是创作的一种体裁,即通过静物的题材反映一定的主题思想。
如有一幅题为《战士的遗物》的静物创作,把阵亡战士在战争生活中使用过的,并留有战斗痕迹的遗物——钢盔、背包、水壶等组成静物,使观众看了后对于为国捐躯的年轻战士,产生了深切的怀念与崇敬的爱国主义情感。
作为水粉画基础学习的静物写生与创作不同,它是一个具有教学与研究意义的课题,主要是为了达到对水粉画性能的了解,对工具的熟练掌握和色彩规律的运用,它是一种以技法的训练为目的的教学活动。
静物写生的内容、进度与要求必须以拟订的教学计划为依据。
这是静物写生与静物创作在性质上的区别。
一如何组织静物(1)静物写生中,应特别重视的是设计与布置好写生的静物,这除依靠教师在这方面的经验和修养外,还必须要有充分齐全的道具、设备,包括造型完美、形状大小和色彩、质地不同的种种器物,以及色相、纯度、明度、冷暖、质地不同的大小衬布等等。
设计并布置好一组具有艺术构思的静物写生,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有利于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摆设色彩写生静物,首先是确立主题,然后选择好符合主题要求的各种器物。
主题即一组静物的中心内容。
一组静物不可能包含太多太杂的内容,尤其不能把意义上没有什么联系,形式上不相协调的物品拼凑在一起。
内容与形式上的统一是组成写生静物的重要原则。
如果以农家生活有关的物品为主题的静物,选择瓜果蔬菜、农家的日用陶器、蓝花瓷盆和斗笠围裙等组成静物,可以产生质朴的田园风味和乡村情调;如果用牛奶面包、玻璃杯盆、刀叉餐具、酒杯瓶子和咖啡具等组成的静物,就会联想起西方人的饮食风貌。
两组不同的静物,所选用的器物内容,与不同主题是密切联系的。
如在前一组静物中放入咖啡具、刀叉,后一组静物中放入一个南瓜,就会牛头马嘴极不协调。
所以组合静物,先要明确主题,选用有关器物,再依协调的形式法则进行布局,使整体统一而具有美感。
摆设静物,经常使用的日用器皿和其他物件,大多是经过实用美术家根据实用和审美的要求,通过造型和装饰设计出来的。
色彩静物写生的具体绘画步骤
色彩静物写生是绘画中的一种重要技法,可以帮助绘画爱好者掌握色彩运用的技巧,提高作品的审美价值。
下面介绍具体的绘画步骤: 1.选择合适的静物:选择一些具有丰富色彩、形状有趣的静物,如水果、花朵、瓶子等。
2.安排好构图:在画布上用轻笔画出静物的轮廓和位置,并考虑好整个画面的布局。
3.建立基本形状:用淡色笔刷描出静物的基本形状和色彩,注意要掌握整体的色彩平衡和层次感。
4.强化细节:逐渐加强每个静物的细节,如颜色、质感、阴影等,使其更加立体有感。
5.调整色彩: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色彩的明暗度和饱和度,使画面更加逼真。
6.最后润色:最后对整个画面进行润色,去除不必要的笔画,让作品更加精致。
以上就是色彩静物写生的具体绘画步骤,希望可以对绘画爱好者有所帮助。
- 1 -。
色彩静物技法详解!1、薄画法(透明画法)这是一种接近水彩画的画法,又称透明画法。
颜料里含的水分比较多,画的比较薄,能使纸的底色透出来。
一般用于铺底色、画远景及物体的暗部;有时画明亮鲜艳的景物如阳光下的鲜花、火光等,也用此法。
水粉画的明度是靠加白颜料来提高的,但过多使用白颜料则会因减弱颜色的纯度而不鲜艳。
在白纸上用纯度高的颜料作薄涂透明画法,利用纸的白色透出来提高颜色的明度,这样既可保持一定的色彩纯度。
又能提高色彩的明度,可以较好地解决画鲜明物体时水粉色纯度和明度的矛盾,因此当画到那些既要求鲜艳又要求明亮之色时,就应当使用薄涂法,其次如起稿,画单色色稿时亦应采用此法。
2、厚涂法(覆盖画法)接近油画的一种表现方法,也称覆盖画法,颜料用得比较干、厚,覆盖能力较强。
一般用来画近景和物体的受光部分。
也有整个画面都用厚涂法画的。
厚涂法也可用刮刀来画。
水粉画的厚涂,是和薄涂相对而言,并不是要求象油画那样厚到在画上能看出颜色的厚度。
厚涂是指颜料里水分较少(不掺水或少掺水),能达到覆盖底色的程度即可。
如画得太厚,干后颜色容易开裂剥落,故一般不宜画得太厚。
薄涂和厚涂在一幅画面上也可以同时使用,如用薄涂画底色,用厚涂画面色,用薄涂画远景,用厚涂画近景等。
有些学画者,片面地不恰当地使用厚涂法,把水粉画当做油画那样来画,反复涂盖,将画面搞得很脏很腻,这也应该引起注意。
3、湿画法这种方法在水粉画中运用较多,薄涂、厚涂均可采用湿画法。
它的关键是水分和时机的掌握适当。
湿画法有两种:一种是颜料里水分比较多,作画时前笔上去,不等干,后笔紧接画上。
这种画法颜色渗化流动比较明显,色块与色块之间溶合成一片,没有明显笔触,效果细腻柔和。
另一种是用色较厚,也是趁前笔颜色涂上未干时,接上后笔。
这种画法能看到笔触,笔与笔之间的衔接柔和,边缘滋润。
湿画法用来表现光滑细腻的物体以及画远景,物体的暗部和反光部用此法都比较适宜。
4、干画法一般都在底色干了之后画上去,笔触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