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景》绘画步骤
- 格式:ppt
- 大小:3.52 MB
- 文档页数:12
《色彩风景画》教学设计【教材】义务教育人美版八年级下册【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对象】八年级【授课教师】罗军凤【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人美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
本课以《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七-九年级学段要“学习色彩画”“进行绘画练习”描绘事物,表达情感和思想“为指导思想,主要学习色彩风景画的创作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景物的色彩特点,了解色彩风景画包含着创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情感,色彩风景画的创作过程是把对自然美的感受和理解通过画笔进行表达的过程,进而学习用色彩描绘风景,表达思想和情感。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选择了适合这个年齡段学生学习适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具有可行性的方法,在降低难度的同时同学可以使学生的色彩风景画作品呈现多样化的效果。
本课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介绍色彩风景画的基本工具、材料和创作要点,再教授扩画法、改画法和写生法的方法与步骤,将风景画的创作方式传达给学生。
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色彩风景画在构图、构思、色彩和作画步骤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观察、想象、实践等综合能力。
【学情分析】通过以前的学习,八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构图、明暗关系、色彩等美术语言,基本学会各种美术工具的使用,能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
所以有一定的素描、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八年级的学生由于升学压力,往往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文化课的学习上,在美术中只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简单表现方法。
还缺乏想象力、自我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致优秀作品不多。
因此,在这基础上进行《色彩风景画》新知识的学习,虽有旧知识的支持,可以温故而知新。
美术教师还需要发挥媒体在激发兴趣上的重要作用,并根据各自的性格特点和掌握基础的层次不同而采用多种训练方法,教会他们掌握色彩风景画的画法,使他们感觉到在快乐中掌握技术和技能,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更大的收获。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色彩风景画的概念和意义,认识色调并了解其在画面中的作用,初步学会对自然景物的色彩进行提炼和概括。
浙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3 色彩风景》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3 色彩风景》是浙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风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色彩风景作品,便于学生欣赏和借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色彩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绘画色彩风景时,往往难以表现出生动的景象和丰富的情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色彩风景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绘画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色彩风景的基本知识,掌握色彩风景的绘画技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意识和绘画能力。
3.提高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色彩风景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色彩风景的特点,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
五. 教学方法1.欣赏分析法:通过欣赏色彩风景作品,让学生了解色彩风景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绘画,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3.色彩风景作品欣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色彩风景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它们分别是哪些季节的景色?”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色彩风景的基本知识,如色彩风景的分类、绘画技巧等。
同时,展示一些优秀的色彩风景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色彩风景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所展示的作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
然后,学生动手进行绘画实践,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创作色彩风景作品。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大家一起分析和评价。
《色彩风景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色彩运用技巧,包括色彩调和、搭配等。
2. 提高学生观察和感知自然的能力,培养其对自然的审美情趣。
3. 通过作业,使学生初步掌握色彩风景画的创作过程和方法。
二、作业内容:1. 作业主题:校园风景(或附近公园等熟悉的环境)2. 材料:画笔、颜料、画纸等美术用品,以及相机或手机拍摄的照片素材。
3. 步骤:(1)选择一处校园或附近的风景,用相机或手机拍摄照片作为素材。
(2)观察照片中的色彩,分析并记录主要色彩及其在画面中的分布情况。
(3)参考照片,使用画笔和颜料进行色彩风景画的创作。
要求注意色彩的调和与搭配,以及景物的空间感和透视感。
(4)创作完成后,对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讨论作品的优缺点,以及可以改进的地方。
三、作业要求:1. 作品应体现所选风景的真实色彩和美感,注意画面布局和细节表现。
2. 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多种色彩表达对风景的感受和情感。
3. 绘画过程中,需注重技巧的运用,如笔触、涂色等,以达到最佳效果。
4. 按时完成作业,不得抄袭或使用他人作品。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包括色彩运用、画面布局、细节表现、创意程度等。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综合多种意见,给出最终成绩。
3. 成绩评定: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待改进等五个等级,以供参考。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及时进行批改,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
2. 对于学生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教师认真听取,不断改进教学方案,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3. 对于优秀作品,可进行展示或推荐至学校或相关机构进行参展或收藏。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进一步了解色彩风景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创作力,同时也能培养对自然的审美情趣和热爱之情。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将有机会深入观察身边的风景,发现其美丽之处,从而增强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教师也将从学生的作业反馈中了解教学效果和不足之处,以便不断改进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课我的书包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12册第三课《我的书包》本课是一节“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艺术设计与生活应用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设计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本课的说课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过程、说板书。
一、说教材本课的教学以设计书包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与创造能力,使学生能够了解设计理念,提高设计意识,学会简单的设计方法,并将设计理念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创造出更有创意的作品。
根据《课标》提出的目标,本课教材的特点,联系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思维的特点,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了解书包的设计理念,设计的书包要美观与实用相结合。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设计一只自己较满意的新书包。
3、情感目标:通过设计新书包,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书包各部分的设计意图,了解形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运用简单设计图的画法设计一款自己书包。
教学难点:运用设计理念,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的书包。
二、说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特点的需要,本课我采取了情境法、启发式教学法、赏析教学法、演示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并通过恰当的方式把学生完全带入这个情境之中,才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下有效地进行学习。
教学本课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融形、声、画为一体的优美的教学情境,扩大学生视野,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学得兴趣盎然,教师则只在关键之处作出精要的点拨或总结。
这样,学生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高效地掌握了新知。
2.引导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适合于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
因此,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我注意引导他们感受艺术的形式美感,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环境的关系。
3.赏析教学法:赏析、品味优秀的学生书包设计作品,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导入“同学们,上课前先来欣赏一组风景图片。
这里是法国的象鼻山////////”“设想一下,这些风景用你的手来表现是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大师笔下的象鼻山。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呢除了个人因素,不能忽视的还有自然的变化,光影的变化,季节的交替以及时间等因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色彩风景第一讲,赏析《干草垛》系列由《干草垛》系列不同时间的色彩变化,表现色彩风景的光与色的表现技法的艺术语言引入。
(简要介绍莫奈莫奈擅长以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对事物的瞬时印象,1890—91年间,莫奈对同一干草垛,分别对在不同季节的早、午、傍晚的阳光下,物体所呈现出的不同色彩,多达数次的描绘。
这才有了著名的组画《干草垛》系列(大屏幕播放干草垛系列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选派代表评述,教师进行归纳补充。
)思考:1、你看到这组画后第一感觉是什么呢?生:色彩丰富,色彩漂亮,光感很强,色彩的瞬间被凝固了。
2、这组画中,干草垛分别是什么颜色,为什么色彩不一样呢?你更喜欢这组画中的哪一幅?生:答【评析】师:在莫奈笔下,一个普通的干草垛在早晨,正午,傍晚等不同的时刻,呈现出不同的迷人色彩。
在光影与环境色的冷暖交替,使干草垛整体的色彩感觉也呈现出了不同冷暖变化。
学生在美妙的欣赏中,了解了光影对风景画的色彩的影响。
绘画步骤同学们在了解了色彩风景的绘画要素后,开始讲解绘画步骤总结最后再次强调总结几点要素色调冷暖光影暖色调的2种形成方式:暖光源的影响:在画色彩风景时,日出日落形成的光线为暖色调,在暖光源的笼罩下,被画风景往往呈现暖色调固有色呈现暖色:物体固有色对色调也起着重要作用。
在正常光线下,被画对象原有色彩为暖色,或大部分呈现暖色,所画的作品必然为暖色调作品。
冷色调的2种形成方式光源的直接影响:在风景画中,如风景笼罩在一片轻纱薄雾下、淡蓝色的月色中或冬季银白色的世界里,这些本身就在冷色调下的风景,都称为冷调作品。
《色彩风景》教案课型:理论,观察,实践教学方法:口述,观察,提问,多媒体课件教具:幻灯片课件、范画、风景照片、教案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风景色彩是色彩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色彩写生能力和认识自然、表现自然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风景色彩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发现色彩的空间美,增强色彩表现能力,能够进行场景色彩写生与表现。
着重培养从大自然中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运用水彩画独特的表现语言从大自然的原始魅力中汲取创作的灵感与激情。
2.学会用概括的手法,表现繁杂的自然境象,构图简练,色彩整体,并有一定的设计意识,能动的去把握和控制画面的能力,熟练综合的运用水彩技法来表现不同的景物,画面丰富耐看,每幅画都有明确的明确的色调,格调高雅,有一定的个人特点和追求,为专业学习打下较好的色彩基础。
3.风景色彩写生课不仅仅是技法和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的审美眼光和高品味的画风。
学会用概括的手法,表现繁杂的自然境象,构图简练,色彩整体,并有一定的设计意识,能动的去把握和控制画面的能力,熟练综合的运用水彩技法来表现不同的景物.重点难点重点:1.着重解决画面的构图、色彩色调、表现手段及正常宽松的作画心态。
主动的探索水彩画的各种表现技法,并就不同的境物用不同的技法来表现,画面画法随意大方,体现出表现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2.如何调动自然界所见的各种零散的物象有机地组成自己的画面,形成韵律、节奏、和谐以及个性鲜明的构成,形象上可以相似于对象,也可在“似与不似之间”。
、纯抽象的风景画练习,通过在自然界中提炼点、线、面和色彩元素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难点:如何重新组织画面的构图,最本质的反映客观对象的特点,做到去表及里,去粗存精,有目的地强化和再现客观景物的精神面貌。
掌握色彩的整体关系以及其色调教学方法和手段写生前先做多媒体课件演示、中外水彩画大师作品欣赏和经典场景画作品欣赏。
开始写生后主要采取面授形式,根据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实际能力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做到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因材施教。
色彩风景写生教学浅析【内容摘要】色彩风景写生是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概括力、组织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对自然景物中光色转瞬多变的记忆力,以及对色彩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能力。
色彩风景写生的训练也是掌握色彩规律、分析色彩关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色彩风景写生方法步骤自然风景自然色彩色彩风景写生是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但不是照搬自然景物。
自然景物能牵动画者的感情和主观表现愿望。
大海的波涛万里被视为无穷的力量,也被视为危险的深渊。
钱塘江波涛滚滚,激荡心弦。
云的流动,苍天白云变化无常,彩云则是吉祥的象征。
白桦幽径,炊烟则形容生活安乐。
工厂烟囱林立寓意雄伟的建设,从发展观点看也反映了空气污染。
风景写生是以客观景物为依据,但排除不了画者主观对客观景物的感觉,当然也排除不了画者表现感情的倾向性。
大自然的色彩表情唤醒画者产生某种感觉,而色彩又因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反映出不同的表情,春天之嫩绿,生机在动;夏天有火焰般的烈日,也有浓密的绿荫可纳凉;秋天之黄叶、红叶、金黄色的麦穗;冬天有阳光照耀闪光的白雪,也有黑云密布风雪前的压抑。
人们用色彩来形容自然景物,如肥沃的土地、墨绿的森林、银灰的湖泊、青蓝的海洋、黄土高原等。
自然景物的色彩是丰富多变的,是写生取之不尽的素材源泉,是掌握色彩规律、分析色彩关系的重要途径。
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学生色彩风景写生的技能技巧阐述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色彩风景写生的精神准备风景写生是外光下作画,在阳光下写生,阳光照射地面的角度时刻在转移,这就贵在能迅速把瞬间的阳光照射下的景物描绘下来,要求迅速地观察、迅速地画。
自然界景物是一个大天地,将景物放到大不到两尺的画面的小天地里,那就要对客观物象加以概括,如画房子不是一砖一瓦地画,而是画房子的基本结构,及其在小天地整体关系中的色彩关系。
树也不是一片叶、一根树枝地画,而是树干主体、茂密的树叶等。
草地更不是一根草、一根草地画,而是画出整个草地在画面整体中的透视关系、色彩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