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任务单(学生使用)
- 格式:docx
- 大小:13.91 KB
- 文档页数:2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课程名称:物体的浮沉条件年级:八年级知识点根源:第十章第三节物体的浮沉状况与应用学科:物理教材版本:新人教版学习目标: 1、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
2、会依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
要点难点:要点:认识浮沉现象及研究物体物体浮沉的条件。
难点:对淹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剖析,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并探究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学法指导:1、仔细察看,勤于思虑,多联系生活实质,从常有的自然现象中找寻规律,得出真知。
2、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概括,剖析推理得出新的知识。
学习过程:1、复习本知识点有关的知识点。
2、自主预习。
3、观看微课教课视频。
4、达成“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的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复习《浮力》这一章的前两节课的知识,和二力均衡知识。
二、阅读课本中第十章第三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内容,把不懂的地方要点画出来并记着。
三、观看微课教课视频,跟不上能够暂停或频频播放。
四、自我检测:1、填补表格状态飘荡悬浮沉底上调下沉力的关系密度关系2、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块(小木块的体积小于大石块的体积),把它们都淹没到水中,同时松开手,小木块上调,大石块下沉,则小木块遇到的浮力 F 木 ____ 大石块遇到的浮力 F 石;小木块遇到的浮力 F 木______G木;大石块遇到的浮力F 石 _____G石。
( 填“<”“=”“>” )3、一小球所受的重力为5N.体积为 5× 10-4 m3。
将它淹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_________N(g=10N/ kg),浮力的方向是 ________。
松开手后,小球将(填"上调"、"下沉"或"悬浮")。
4、淹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浮力重力时,物领会上调。
在上调过程中,未露出液眼前浮力大小 ______;露出液面后持续上调时,浮力 ______,最后物体静止时,浮力重力。
延期开学期间学生居家自主学习任务单(小学语文)年级具体学习任务完成时间一年级1.读一读:(1)读准、读通《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
(2)阅读童谣和儿歌,内容可以由语文教师推荐,也可以学生自由选择。
2.写一写:会写《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中的四会生字。
3.背一背:背诵一首《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中的古诗,具体内容由各班语文教师根据平时班级古诗背诵情况而定。
4.练一练:选择《春夏秋冬》中的几个词语写几句话,介绍你喜欢的一个季节。
2月10日-16日1.读一读:(1)读准、读通《猜字谜》和《语文园地一》中的内容。
(2)阅读童谣和儿歌,内容可以由语文教师推荐,也可以学生自由选择。
2.写一写:会写《猜字谜》中的四会生字。
3.背一背:(1)背诵《语文园地一》中的八个成语。
(2)背诵一首《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中的古诗,具体内容由各班语文教师根据平时班级古诗背诵情况而定。
2月17日-23日4.练一练:编一到两则字谜,写下来,让家人猜一猜。
1.读一读:(1)读准、读通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
(2)阅读童谣和儿歌,内容可以由语文教师推荐,也可以学生自由选择。
2.写一写:会写《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中的四会生字。
3.背一背:背诵一首《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中的古诗,具体内容由各班语文教师根据平时班级古诗背诵情况而定。
4.练一练:以“我多想……”为开头,写下自己的愿望。
2月24日-29日二年级1.读一读:(1)读准、读通课文《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
(2)阅读儿童故事,内容可以由语文教师推荐,也可以学生自由选择。
2.写一写:会写《古诗两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中的四会生字。
3.背一背:(1)背诵《古诗两首》中的《村居》和《咏柳》。
2月10日-16日(2)背诵一首《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中的古诗,具体内容由各班语文教师根据平时班级古诗背诵情况而定。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东莞市石龙第二中学尹艳君一、请在书本上给生字词注音,并用工具书查找“读读写写”新学词语的解释,写在书上的“读读写写”空白处,拍照上传。
二、达标自测1、根据拼音,写出下列句子的词语。
(1)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wū sè()了。
(2)三妹便sǒng yǒng()着她去拿一只来。
(3)它很bēi chǔ()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4)我也chàng rán()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5)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chéng jiè()。
(6)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wàng xià duàn yǔ(),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7)冬天的早晨,门口quán fú()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
【答案】污涩,怂恿,悲楚,怅然,惩戒,妄下断语,蜷伏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
B . 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地查问好几次。
C. 不懂的事不要妄下断语,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和话语负责。
D. 经过长年累月的劳作,他的眼神看起来很显得很污涩。
【答案】D(污涩:肮脏不光滑的事物。
)三、认真默读课文两遍,整体感知,观看微课,填写以下内容。
第一只猫:可爱小猫因病亡(首次养猫)猫第二只猫:活泼有趣却亡失怅然、愤恨()拒绝主观臆断第三只猫:平白无故蒙冤屈(永不养猫)【答案】1、酸辛、难过2、好久不养猫3、暴怒、愧疚四、作者一共养了几只猫?这几只猫的外形、性情各有什么特征?“我”和家人对这几只猫的态度怎样?找出文中的相关词句,完成下列表格:五、在课本上画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并朗诵。